贞观四年以后,常服又经历了一些变化,到上元元年(674)八月,唐高宗再次下诏完善服色等级,规定“文武三品已上服紫、金玉带十三,四品服深绯、金带十一,五品服浅绯、金带十,六品服深绿、七品服浅绿、并银带、九,八品服深青、九品服浅青、并石带、九,庶人服黄、铜铁带、七”(《唐会要》卷31)。这次诏令还有一项重要规定,即禁止流内官穿黄袍衫。自此以后,唐代官员常服的服色,基本都按品级以紫、绯、绿、青为准了。不过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按品级”指散官品级,即隋唐时期的常服均以散官官品为准。因此白居易虽身为从五品下的江州司马(职事官),但并不穿绯衫,而是依散官将仕郎的官品从九品下,穿青衫,所以才有“江州司马青衫湿”(《琵琶行》)的著名诗句。到五代,随着散官地位的下落,服色也逐渐向依职事官品的方向发展,到宋代就全都依职事官官品了。
唐代的常服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配有一件物品即鱼袋。按鱼袋本来用于装鱼符,鱼符是刻有官员职务的身份证明书,要随身佩带,最初只发给职事官,退休后要交回。到武则天时期,因玄武与“武”姓相合,遂改佩鱼为佩龟,并初次规定龟袋按品级不同,分别用金、银、铜饰。到中宗时恢复佩鱼及鱼袋,并与滥授官职同步,开始让散官佩鱼。到睿宗朝,正式将鱼袋与常服服色相连,规定穿紫袍衫者,鱼袋用金饰,穿绯者用银饰。到玄宗开元九年(721),再规定一切检校、试、判、内供奉官均可佩鱼袋,官员退休后也不交回。从此以后,鱼袋就成为常服中绯紫服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凡是赏赐绯紫服同时也要赏鱼袋,二者连在一起,称章服。这时的鱼袋基本上变为一种表示身份地位的装饰,所以韩愈有诗说;“开门问谁来,无非卿大夫。不知官高卑,玉带悬金鱼。”(《示儿》)韩愈是在说,来作客的都是佩金鱼袋的大官,透着一股得意的口气。到五代后周时,周世宗正式下诏停废鱼袋中装的铜鱼,章服中的鱼袋就成为名副其实的“鱼袋”了。
唐金带饰
常服之外还有异文袍。其实异文袍也是常服,不过是在普通常服上增加了一些图案而已,但它似也有走向制度化的趋势。异文袍最初只是作为赐物。武则天天授三年(692),赐都督刺史袍,上皆绣有山形,山周围并有铭文十六字,字为“德政惟明、职令思平、清慎忠勤、荣进躬亲”。以后凡是新任命的都督刺史,都赐这种带铭文的袍。两年后,武则天又赐给诸文武三品以上者以铭文袍而且各自都绣有动物图案,例如诸王是盘龙和鹿,宰相是凤,尚书是对雁,十六卫将军是对麒麟、对虎、对鹰、对牛、对豹等。到玄宗时,将这种绣有动物图案的袍的服用扩大到诸卫郎将。德宗时,又扩大到节度使、观察使,规定凡赐节度使袍,所绣图案为鹘衔绶带,观察使则为雁衔仪委(一种瑞草)。这以后我们看到鹘衔绶带紫袍和雁衔瑞草绯袍向一般中央文官中普及。此后到文宗时,又将异文袍的服用超出赏赐范围,制度化为三品以上依官职不同可服鹘衔瑞草或雁衔绶带或对孔雀绫,四品五品可服地黄交枝绫,六品以下常参官可服小团窠绫。再以后不闻有关于异文袍的敕文。大约终隋唐五代时期,异文袍始终没有完全形成为制度,但它对明清时期袍服的影响,却是显而易见的。
常服与冠服相比,由于它便于行事,因而大行于世。隋唐皇帝自隋文帝始就喜穿常服,“自贞观已后,非元日冬至受朝及大祭祀,皆常服而已”(《旧唐书•舆服志》)。唐玄宗尤其不喜欢冠服,自己平时只戴幞头,见到宰相张说“冠服以儒者自处”,就不高兴,特意赐给他长脚罗幞头(《唐语林》卷4)。宰相姚崇也不喜冠服,死前曾给子孙留下遗书说:“吾性甚不爱冠衣,必不得将入棺墓。紫衣玉带,足便于身。”(《旧唐书•姚崇传》)在这种上行下效的风气下,我们可想而知在隋唐五代时期,除去特别正式的典礼之外,日常生活中的百官及庶民男性,大都是幞头袍衫、穿靴束带,所不同的只在于衣服的质地与颜色而已。
现在介绍几种主要的服饰。
1.幞头
幞头就是“用全幅皂(或当作“帛”——笔者注)而向后幞发,俗人谓之襆头”(《隋书•礼仪志》)。北朝周武帝将上述全幅皂绢裁出四脚,二脚系于头前、两脚垂于脑后。隋以后,这种裁出四脚裹头的幞头,“通于贵贱矣”(同上)。最初的幞头直接裹在发髻上,因此从外观看比较低平,似贴在头上。后来大约在隋末唐初,出现了一种叫“巾子”的东西,将它罩在发髻上,外面再裹绢罗之类的幞头,就能裹出各种样子,外观看上去也变得直立起来,有些像帽子的模样了。后人一般统称幞头和巾子为幞头,但如果分开来看,巾子的变化多于幞头,特别是自唐初到玄宗这一时期,巾子变化的花样最多。例如武则天时的巾子比较高,叫“武家诸王样”;中宗时的巾子高而且向前倾,叫“英王踣样”;玄宗时巾子的上头是圆的,叫“官样圆头巾子”。与巾子相比,幞头的变化不大,主要表现在幞头罗的厚薄,特别是后面幞头脚的软硬和长短上。就长短而言,大致是尊贵者脚长、士庶脚短。到晚唐,由于每天要裹一次太费事,于是出现了木围裹头,即做一个幞头形的木帽子,刷上漆,外面蒙上纱,用时一戴即可,非常方便。相应地,幞头脚也变得硬起来,即在脚上加些铁丝之类,让它平伸出来。这时,只有皇帝贵人才用硬脚幞头。到五代,这幞头的脚是越伸越长,后汉高祖刘知远的幞头脚左右长尺余;湖南楚国马希范的幞头脚左右竟长有一丈。不用说,这后一种绝不会是日常实用的幞头。
唐太宗像
2.帽
帽在这一时期种类繁多。有冬天戴的,也有夏天戴的,各地区也不一样。由于“帽”向来是“野人之服”,因而对其形制记载不多。实际上隋唐五代时期,上自皇帝下至百官士庶,甚至包括妇女,都有戴帽的。帽子中记载较多、流行时间较长的是席帽。按席帽本是西北少数民族的服饰,最初叫帏(或围)帽,以藤织成,有檐,四周下垂网以障尘土。后来女子戴者称帏帽;男子戴者将网去掉,称席帽。到唐宪宗前后,改用罽或毡织成,仍有檐,所以又叫毡笠。唐宪宗元和十年(784)宰相武元衡被刺时,御史大夫裴度也遭不测。但由于裴度戴着毡席帽,“刃不即及而帽折其檐”,结果不死。“既脱其祸,朝贵乃尚之。近者布素之士亦皆戴焉”(《资暇录》),在大都市甚至出现了“席帽行”以经营席帽,可见其流行。席帽之外,见于记载的还有搭耳帽、浑脱帽(一种羊毛毡帽)、黑纱方帽、豹皮帽、锦帽、砑绢帽、四缝帽、笠子、柘枝花帽、卷檐虚帽、减样方平帽、大裁帽、莲花帽、平顶帽、危脑帽、轻纱帽等等。其中列在减样方平帽之后的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帽子,如大裁帽、危脑帽是蜀国人戴的(危脑帽的样子可能是帽顶比较尖),而轻纱帽则出自韩熙载,为南唐人所喜戴。
唐代戴帷帽的骑马仕女泥俑(1973年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出土)
3.袍衫袄子
袍衫是这一时期男子最常穿的衣服。袍衫都是圆领,长过膝。衫是春夏穿的,袍是冬天穿的。武则天时溱州刺史杜景佺曾碰到一个算命的,说他能够入相,得三品,但穿不着紫袍。结果“夏中服紫衫而终”(《朝野佥载》卷1),可见穿袍和衫有季节差别。袍或衫在近膝处加有一横襕的,叫襕衫,为士人所穿。关于最初在袍衫上加襕的人,史籍有三种说法,即北周宇文护、唐朝马周和唐朝长孙无忌。从考古图像资料看,隋朝人的袍上已有襕了,可知北周宇文护说最为可信,而马周不过是将襕衫升作士人之服罢了。衫中还有一种叫“汗衫”,是贴身穿的衣服,比袍衫的衫要短。唐中宗时刘幽求“着白襕衫,底着短绯白衫”(《唐语林》卷3)。这短绯白衫,就是穿在内的汗衫。这一时期还有袄子,也是冬天穿的,比袍短,有绵的,有夹的。武官和士兵穿袄子的比较多,一般官员、百姓也穿。唐高宗时,就曾下诏严禁“于袍衫之内,著朱紫青绿等色短小袄子”。
4.半臂
半臂是隋唐五代特有的一种男子服饰,大约是从西北传入中原的。半臂的形制有些类似今天的坎肩,但比坎肩多了个袖子,其长度在半袖与无袖之间,襟大多开在右边。半臂的穿法主要是穿在内衣之上外衣之下,即唐代马周所说的“中单上加半臂”(《中华古今注》卷中)。这样它就起到了一种垫肩的作用,使男子显得肩宽而雄武。如果半臂的质地很好,如像“锦半臂”那样,那么穿半臂的人就常常脱掉一只袖子以夸耀自己的半臂。当然为劳作方便,也有人将一只或二只袖子全脱掉。唐陕县尉崔成甫为了在万众面前出风头,就“自衣缺胯绿衫、锦半臂,偏袒膊,红罗抹额”(《旧唐书•韦坚传》)。这“偏袒膊”,就是为了将锦半臂显示出来。
初唐男性服装
5.裤
裤的种类很多。有一种与“褶”相配合,称为袴褶服,属于百官礼服,说已见前,此不赘述。其他从形制看有单裤、复裤(或称绵裤)、短裤、裈等。裤主要穿在袍衫里面,裈大约是内裤。从原材料看,当时又有布裤、纱裤、罗裤、皮裤、绸裤等。唐代人似乎喜爱穿白色裤,而白花罗裤就是进贡给皇帝的礼品了。又由于裤是穿在袍衫内的,因此当时人常常把这二种衣服对举。例如白居易就有“浅色縠衫轻似雾,纺花纱裤薄于云”(《寄生衣与微之因题封上》)、“裤花白似秋云薄,衫色青于春草浓”(《元九以绿丝布白轻褣见寄制成衣服以诗报知》)等诗句。这其中的裤又轻又薄,当是夏天所穿的裤。
6.靴鞋
靴在这一时期为男子常穿之服。隋朝初始,皇帝贵臣就多服乌皮六合靴。唐初将靴的长靿改为短靿,允许上朝时穿,李白让高力士脱靴的故事,就是穿靴上朝的一证据。后来,这种乌皮六合靴就“贵贱通用”了(《旧唐书•舆服志》)。六合靴用七块皮子拼成,看上去有六个缝,所以叫六合靴,也叫六缝靴。六合靴的靴靿上有带可系,靴口较宽,可以往靴里藏刀、书信,甚至能藏进一个小笸箩。除六合靴外,唐代还流行有吉莫靴、蛮靴等。
唐代的麻鞋(1972年新疆吐鲁番出土)
鞋在这一时期有麻鞋、丝鞋、皮鞋、藤鞋、棕鞋、绣鞋、草履、木屐等。一般说来,穿鞋比穿靴要随便一些。从形制上说,除了作为冠服的履舄在鞋的前面要上翘很多之外,一般的鞋头也稍有上翘。有些鞋要用鞋带来固定。《旧五代史•梁太祖纪》引《五代史阙文》说唐昭宗“佯为鞋系脱,呼梁祖曰:‘全忠为吾系鞋。’梁祖不得已,跪而结之,汗流浃背”。可见皇帝所穿的鞋,也是有带的。1972年,在新疆吐鲁番地区的唐代墓葬中曾出土有系带的麻鞋,使我们看到了当时人所穿系带鞋的实物。
(三)军衣
军衣分二类。一类是平常穿的,一类是作战时穿的。前者与一般男子服饰大致相同。据敦煌文书记载,唐玄宗天宝年间(742—756)一个士兵所需衣服的种类有衫、汗衫、裈、袴奴、半臂、绵袴、袄子、幞头、鞋袜等。这其中袴奴比较特殊,似是裤口扎紧的一种裤子,基本为军人所独有。还有一种头饰叫“抹额”,也为军人专用。另外,这些衣服在颜色上与一般服饰也稍有不同。到唐代宗朝(762—779)前后,军中士兵还流行戴压耳帽子。除士兵外,将军不在军而在朝廷时也要服长袍。这种长袍绣有花纹,如瑞牛、瑞马、虎、豹、鹰等。在唐睿宗时,还曾规定武官五品以上要佩 七事,也就是要佩戴佩刀、刀子、砺石、针筒、火石袋之类实用的佩物(《旧唐书•舆服志》)。
第二类作战时穿的服装,包括有战袍和盔甲。战袍中有的质量很好,例如五代时后晋皇帝就曾穿有“红罗真珠战袍”。盔甲中的头盔在此时仍称兜鍪,戴上它时能将大半个脸遮住。甲的种类很多,最常见的仍是明光甲,它在《唐六典》卷16“武库令”条所引十三种甲中名列第一。其他还有光要甲、细麟甲、白布甲、皂绢甲、木甲、锁子甲等。唐初名将李协助李世民平定王世充,二人一起服金甲告捷太庙,这金甲恐怕是最显赫的戎服了。
二 女子服饰
女子服装就法令规定而言,较男子服装简单。隋唐五代的妇女服装,亦可分为礼服和便服。礼服为律令格式所规定,便服则不然。
(一)礼服
隋唐五代妇女的礼服主要指皇后、妃嫔、内外命妇在正式场合下的衣着。它既不同于汉魏传统的六服之制,也不同于北周系统的十二等之服,而是比它们都简单得多。隋初文帝立制,定皇后服为四等,即袆衣、鞠衣、青服、朱服,隋炀帝沿而不变。到唐代,可能嫌青服、朱服之名不合体统,唐高祖便将皇后服简省为三等,即袆衣、鞠衣和钿钗礼衣。据《武德令》,袆衣和鞠衣都是头上饰花十二株。袆衣为青色,上有十二行翚翟(锦鸡)花纹,系蔽膝,大带,腰悬白玉珮,足着青色袜、舄,舄上有金饰物,凡受册、助祭、朝会等大事时服用。鞠衣为黄色,无雉纹,亲蚕时服用。钿钗礼衣是头上饰十二钿,服色不定,无雉纹也无佩,足着履,宴见宾客时服用。皇后以下如皇太妃等,均与皇后同而降等,内外命妇则有所不同。又有翟衣、钿钗礼衣、公服、宴服等名目。据《武德令》,内外命妇五品以上着青色翟衣。首饰与翟数各有不同,在受册、从蚕、大朝会、婚嫁时穿用;钿钗礼衣仍为杂色,钿数有不同而无雉,外命妇朝参、辞见或内命妇寻常参见时服用。宫内女官也有杂色礼衣,没有首饰,七品以上有大事则服用,平常供奉穿公服,七品以下至九品,则无论大事与否均穿公服。至于宴服,其颜色亦不定,皆据丈夫或儿子的服色为宴服服色。《武德令》对妇女礼服的规定一直延续了下去,到这一阶段的末期,也没有什么大的变化。
初唐女性服装
(二)便服
礼服是指有官品的贵妇人在参加典礼时所着的服饰,而便服则指她们平时所穿的衣服。一般百姓的服饰,也可归入便服的范畴。《旧唐书•舆服志》讲命妇们“既不在公庭,而风俗奢靡,不依格令,绮罗锦绣,随所好尚”。结果“上自宫掖,下至匹庶,递相仿效,贵贱无别”。这种“贵贱无别”的妇女服饰或曰便服,就隋唐五代而言,主要由衫(襦)、裙、帔组成。
1.衫、襦
衫、襦都是短上衣,为此阶段妇女最常见的衣服。衫一般较薄,襦则较厚,多是夹或绵的。就形制而言,隋及唐初衫、襦比较短小,窄袖,掖在裙腰内。后来衫、襦变得逐渐宽大,以至到唐文宗时不得不下诏,限制襦袖不得超过一尺五寸,而在此之前,很多地方妇女的衣袖都阔达四尺。当然这只是衫、襦的大致趋势,实际上在唐前期也有大袖衫、襦,后期也有穿窄袖罗衫的。衫、襦的颜色大致有白、青、绯、绿、黄、红等,尤以红衫为多。一般的衫子用布做,好的则用罗,上有金银线;襦则多绣有各式花样,所以当时诗中常有“薄罗衫子金泥缝”、“连枝花样绣罗襦”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