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五千年》
作者:梁毅

 

简介:
一个汉字就是一个故事。千百年来的风俗礼仪、社会结构、伦理道德、哲学思考、审美意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几乎都隐藏在一个个汉字对所要反映的事物的摩画、概括和美化之中。
——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长 许嘉璐
造成中华文化核心的是汉字,而且成为中国精神文明的旗帜。
——国学大师 饶宗颐
《汉字五千年》我饶有兴趣地连续看了好几个晚上。这部纪录片虽然是讲汉字的演变过程,但联系中国的历史和考古发现,形象地说明了汉字对中国维持大一统的局面,以及对中华文化的传承所起的巨大作用,很有说服力。对比其他文字的形成讲汉字的历史,视野开阔,知识性强,其中还穿插一些专家的谈话,使人感到亲切、活泼。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 袁行霈
中华文化就是一个很大的圈,圆心无处不在,圆周无迹可寻,中文就是它的半径,中文走得越远,圆就越大。
——台湾诗人 余光中
我们博大精深、灿烂无比的文化是建立在汉字基础上的,离开了汉字,我们民族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观复博物馆馆长 马未都
进入21世纪,世界上悄悄地出现了一个新事物:从2004年开始,在短短的四年里,在几十个国家里陆续建立了300多所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这是有史以来汉语和中国文化第一次应外国政府和人民的要求,成体系地走出国门。八集人文纪录片《汉字五千年》就是为了提高各国学习汉语者对汉字汉语的兴趣而拍摄的。《汉字五千年》虽然在说“字”,其实也是在冷静地叙说中国漫长崎岖凤凰涅槃的历史、令中华儿女振奋自豪而又痛心反思的旅程。现在奉献给国内外读者的这本书所收集的,就是该片的解说文本和部分画面。
——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长 许嘉璐



总顾问
许嘉璐
主 任
许琳
编 委
麦天枢 陈实 马箭飞 赵国成
王永利 胡志平 谢刚
高晓蒙 姜言东
学术指导
许嘉璐 李学勤 乐黛云 张颔
麦天枢 王宁 拱玉书
撰稿指导
麦天枢
撰 稿
刘军卫 段骏 裔欣
程乐平 李宁 高楠
杨曼 秋雨



日录
□ 序一 许嘉璐
□ 序二 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许 琳
第一集 人类奇葩
第二集 高天长河
第三集 霞光万道
第四集 华夏心灵
第五集 翰墨情怀
第六集 天下至宝
第七集 浴火重生
第八集 芳华永驻

□ 延伸阅读
迎接历史叙述的新时代 麦天枢
全球化语境下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之路 袁行霈
从汉语走向世界看各国语言推广背后的博弈 陈雨露
汉字的魅力 马未都
文化的汉字与汉字的文化 叶培贵
我欠汉字的 刘军卫

序 一

◎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长 许嘉璐

进入21世纪,世界上悄悄地出现了一个新事物:从2004年开始,在短短的四年里,在几十个国家里陆续建立了300多所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
这是有史以来汉语和中国文化第一次应外国政府和人民的要求,成体系地走出国门。数以千计的汉语教师和志愿者怀着作为一名中国文化使者的激情,登上各国大中小学的讲台,走进大小城市的社区。汉字、汉语和中国文化进一步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兴趣。
“汉字难学!”几乎在孔子学院纷纷建立的同时,这一声音不断从五大洲传来。
的确,学习一种从没有接触过的文字和语言是很困难的特别是学习和自己的母语不是同一语系的语言和文字,更难如果不是在该语言文字故乡的环境中学习,尤其难。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使用的是拼音文字,那里的人们乍一学习中国的方块字,一个字一个模样,单是莫名的神秘感和横平竖直的讲究就足以让他们望而生畏了。
但是,事情还有另外一面。英国广播公司网站昨天(2009年1月27日)刊登了一篇题为《外国人觉得学中文很难》的文章,报道了英国一位18岁女孩黛西•拉芬“从5岁就开始学汉语。她在14岁的时候就考过了GCSE(中等教育普通证书)汉语科目的考试,拿到了A+成绩”,“她设立了汉语学习网站‘kidschineseclub.com’,让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可以使用汉语学习材料”。她说:“许多人认为汉语很难,不可能学得好,这也是许多人对学习汉语缺乏兴趣的原因。”“我个人的经验是学习汉语非常有趣。”在(中国)大年初一度过18岁生日的拉芬表示,已经有40所中小学采用了她编的汉语课程,现在还有许多印度、加拿大和美国的儿童通过她的网站学汉语。
就我所知,像拉芬小姑娘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而她的事迹可谓比较典型,人们从中可以得到不少启发“有趣”是她学习的动力从小学习,成绩获得认可,是坚持十四年学习不止的重要原因办网站,帮助他人学,实际上也有助于她汉语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我看来,“非常有趣”是最重要的一条。无论是人人都有过的经验,还是心理学的实验都证明有了兴趣,学起来就快,记得就牢。
“汉字难学”是摆在所有初学汉语汉字的外国朋友面前的客观事实。作为汉语教学者,当然要创造性地为母语非汉语的学习者探索、设计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而通过教学让学习者产生莫大的兴趣,应该是解决“汉字难学”漫长过程的突破口。
八集人文纪录片《汉字五千年》就是为了提高各国学习汉语者对汉字汉语的兴趣而拍摄的。现在奉献给国内外读者的这本书所收集的,就是该片的解说文本和部分画面。我们希望这部400分钟长的电视片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帮助各国朋友在了解汉字的基础上不知不觉地消除掉一些“汉字难学”的先验观念。实际上,这部片子和这本书也适合在国内外从事汉语教学的老师和志愿者的需要。除了它可以给予人们许多有关汉字与中国文化的知识外,还可以得到这样的启发向异国介绍汉语汉字和中国文化,需要进行“话语转换”,通过讲述汉字及其历史所蕴涵的文化内容,让看似凝固不动的汉字活起来,从而使学习者兴味盎然,在学习掌握一个个汉字的同时,也更宽泛而深入地接触到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学习的内容难还是不难,通常主要由三个方面的因素决定该事物的复杂、深刻程度学和教的方法对路不对路学习者对该事物的兴趣,而兴趣又常常从对该事物有趣内容有所认识而来。我们应该承认,汉字,对于外国人来说是比较难学的解决之道就在于后两者引发学习者的兴趣不断尝试适合的教学方法。《汉字五千年》不能代替执教者针对不同国别、不同层次、不同群体的需求而进行教学方法的探索和钻研,我们不过是提供一点有关知识的资料和思路而已。

《汉字五千年》虽然在说:“字”,其实也是在冷静地叙说中国漫长崎岖凤凰涅槃的历史、令中华儿女振奋自豪而又痛心反思的旅程。“字”,则是贯穿于古今风雨中的一件中国独有的宝物。它的命运折射了中华民族的兴衰起伏,而它的顽强生命力则来自于中华文化的伟大。汉字神秘么是的,对于非以汉语为母语的人们,的确有些神秘。究其主因,是因为汉字所承载的民族文化太丰厚了。可以说,一个汉字就是一个故事。千百年来的风俗礼仪、社会结构、伦理道德、哲学思考、审美意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几乎都隐藏在一个个汉字对所要反映的事物的摩画、概括和美化之中。如果对这些故事一无所知,就会觉得变化万千的汉字“神不可测”。我们就是要试图打开这个神秘的宫殿,用通俗生动而又严肃科学的语言和画面让看过的人感受到汉字的灵动和鲜活。汉语和汉字,既是中国文化最重要的载体,又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

在继汉唐宋元几次气势恢宏的对外交流之后,伴随着西方率先工业化而出现的新一轮中西文化交流已经进行了近二百年。这是不同于过去任何一次的交流,是一次浑噩与觉醒、凌辱与反抗、自卑与自强、战争与和平前后交替出现的刻骨铭心的记忆,是中国人在与农耕生活迥然不同的全球环境中不停反省奋起的时代。汉字,和中国的所有事物一样经历了考验与磨难。至今,这一过程还没有结束。我们这部片子就是在民族向前跋涉中,围绕着汉字这一中国人须臾不可离而又容易被人忽视的现象展现民族的过去和现在。我想,这不但对于外国想学、在学、已学汉语汉字的人们进一步了解中国有所帮助,而且就是对中国的青年也是有益的。

对汉字的研究,是文字学的任务。一般说来,文字学是少数专家的领地。通过拍摄《汉字五千年》,众多专家走上屏幕向国内外大众讲述自己研究的成果和心得,这在过去并不多见。这对我们也是一次新的尝试。我们既希望观众和读者给我们提出宝贵的批评和建议,更希望有更多的汉语汉字专家关注向社会普及科学的事业,写出和拍出更多更好的作品。这也是我们所生活的这个时代应有的景象。
感谢所有为《汉字五千年》作出贡献的人!
2009年1月28日
《汉字五千年》首播之日
于日读一卷书屋

序二

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国家汉办主任、孔子学院总部总干事 许琳
由国家汉办暨孔子学院总部制作的大型人文纪录片《汉字五千年》历时两年终于摄制完成。牛年新春伊始,该片在央视热播后,海内外观众以热情洋溢的信件、电话给予了高度评价和热情支持,同时也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充分肯定,这让我深受感动,百感交集。
国家汉办是教育部下属的一个非政府机构,其职责是向世界推广汉语言文化,最大限度地满足各国汉语和中华文化学习者的需求。2004年,为适应各国日益强烈的学习汉语和了解中华文化的需要,经时任国务委员的陈至立提议,我们开始在海外创办孔子学院。孔子学院名称响亮,模式新颖,很快被世界各国广为接受,纷纷争相申办。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孔子学院与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胡锦涛总书记和中央其他领导利用国事访问的机会,多次出席孔子学院的有关活动。在中央各部门、各地方政府以及高等院校的密切配合和积极参与下,这项工作取得了骄人业绩。目前,已在81个国家建立了314所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还有40个国家150多个机构已提出申办。各国孔子学院采取中外合作、因地制宜、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面向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面向社区和企业开设各类汉语课程,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动,为各国人民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提供了良好服务,受到了世界各国的热烈欢迎。可以说,孔子学院的快速发展,一举实现了中华文化首次有计划、成建制地“走出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给予高度评价,指出“这是中华盛世的标志,是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梦寐以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探求救国之路,冥思苦想,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孔子学院总部理事会主席刘延东充分肯定孔子学院的重要作用,称赞孔子学院是世界各国人民学习汉语和了解中华文化的园地,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是加强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友谊合作的桥梁,并就下一步如何做好孔子学院的工作多次给予重要指示。
孔子学院受到国内国际舆论的普遍好评。美国《时代周刊》、英国《经济学家》杂志、法国《世界报》等国际著名媒体纷纷发表评论称,孔子学院是中国实现和平外交战略、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措施,是继“熊猫外交”、“乒乓外交”之后的新一轮文化外交。很多国家的领导人和社会名流都赞扬“孔子学院是迄今为止中国最好最妙的一个出口产品”。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专程访问芝加哥孔子学院,并给予热情鼓励。2008年12月18日,《人民日报》公布改革开放三十年科教文体卫十件大事,孔子学院荣膺其选。
孔子学院的神速发展令国际上各著名语言推广机构刮目相看。英国文化委员会、德国歌德学院、法国法语联盟、西班牙塞万提斯学院等都纷纷提出要与我们合作,共谋发展。
四度寒暑化春泥。当人们在为孔子学院全球遍地开花欣喜振奋时,很少有人知道我和我的同事们几年来在跋涉途中所经受的磨炼、所遇到的艰难。
国家汉办暨孔子学院总部这支百余人的团队,平均年龄34岁,“80后”占一半,50%的人有硕士以上学位。他们当中,有的曾任政府官员、外交官、大学教授、新闻记者,有的是牛津剑桥的“海归”和“哈佛女孩”。尽管经历不同、背景各异,但所有的人都怀着同样的光荣感和使命感,相聚在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旗帜下,艰苦创业、奋勇拼搏。随着孔子学院的快速发展,中外汉语言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事务急剧增多,管理服务工作异常繁重。白天,我们热情接待络绎不绝前来要求开设汉语课和开办孔子学院的各国校长、州长和部长入夜,我们还要不厌其烦地接听和处理来自西半球各国孔子学院的电话和电邮。四年中,我和同事们几乎每天都是迎着晨曦而来,更深夜半才归,放弃了所有的节假日。全员四年加班数十万个小时,相当于干了八年的工时。
汉办人年轻,孔子学院更年轻,她至今才只有4岁,在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经受严寒酷暑各种考验。由于国人对中华文化“走出去”在各个方面都还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很多人对其重要性和紧迫性还缺乏真切的感受,一时不知道如何对待孔子学院这个新生事物。有的认为孔子学院的发展是“大跃进”,帮助外国人学习汉语是“洋扶贫”,不值得有的怀疑孔子学院“红旗到底能打多久”。这些看法都不足为怪。平心而论,汉语言文化“走出去”存在的困难和挑战的确是严峻的,也许超出了很多同志的想象。例如,面对全球“汉语热”的急剧升温,兴办孔子学院高潮迭起,我们的高校派不出数量足够、质量合格的汉语教师,很多学校师资教育的课程设置和培养模式仍是“新瓶旧酒”,甚至是“旧瓶旧酒”,培养的汉语教师要么懂外语不懂汉语言文化,要么懂汉语不能熟练运用外语,即便找到中外两种语言都通者,其中大多数也不知如何与外国人交流。很多人的教学方法主要还是“黑板搬家”和沿袭所谓的“精英教学”。我们的出版社拿不出适合外国人多样化汉语学习需要的高质量教材。总之,以中外合作举办孔子学院为契机,攻克“汉语难教难学”的持久战步履维艰,以致我和同事们常常在夜深人静疲惫不堪离开办公室的时候,会情不自禁地仰天长叹汉语走向世界的“突围”之路究竟有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