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曾邀请英国文化委员会首席执行官马丁•戴维逊(Martin Davidson)先生来孔子学院总部演讲。他说:“随着全球化加剧,信息沟通更加便捷,但人们之间的疏远和不理解却在加剧,因为我们越彼此靠近,就越发现彼此的不同。”马丁的话发人深省。细细想来,孔子学院处于中华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交流交锋的最前沿,面对的是当代中西文化直接碰撞的风口浪尖,我们所遇到的种种困难和问题,表面上是教师、教材、教学法不适应当地需要所造成的,但深层次的原因则是中外文化差异和话语体系不同,是对跨文化交流的准备不足。这种差异几乎涵盖了文学、艺术、宗教、伦理甚至科学研究等各个领域,体现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中国人内敛含蓄,多以“我们”一词代替“我”字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做法,而西方则张扬个性,文字中 I(“我”)永远大写我们待客吃饭时,为表示亲近总是抢着付账,不使公筷,西方人则更习惯 AA 制和分餐式我们的京剧服装考究而厚重,浓墨重彩勾画脸谱,而西方崇尚的芭蕾舞服装却追求薄轻短少,化妆淡雅清丽等等。话语体系的不同常常导致对同一词汇的理解完全不同。如Aggressive一词,我们解释为“有进攻性的、好斗的”,美国人则用它来形容有开拓精神我们经常说的“坚持以人为本”,常被翻译成people first 或者people-oriented等等。
缩小中外文化差异靠什么只能靠交流,靠理解,靠合作。世界各国语言推广机构的实践证明,只有以平等的姿态和博大的胸怀主动走出去,加强交流交锋,不同文明才能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
要想让自己的语言文化“走出去”,首先自己必须做好准备。春节期间,我应邀到巴黎出席法语联盟年度大会,深切感受到法国人对自己语言文化的挚爱和不遗余力地向全球推广的热忱。法国前总统吉斯卡尔•德斯坦在会上演讲说:“在文化思想方面,法国应居于世界最高峰。要让更多的人了解法语和法国文化,就必须不断地修正缺陷和弱点,找出法国文化的闪光点。”早在17 到18世纪,法语还只是贵族、官员等精英阶层的语言,普通百姓仍在使用多种不同的语言。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熟悉、喜爱法语,法国人借鉴拉丁语简洁的特点,不断改进发展法语语法和词汇,同时,法国政府也采取各种措施积极推广本国语言,取得了积极的成效。目前,法语联盟已在130个国家建立了1000多个法语中心,拥有学员40多万。
反观我们自己,由于近代中国传统文化受西方文化冲击而受到重创,特别是十年浩劫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摧残和破坏,造成我们对自身文化既缺少自知又缺乏自信,有些人或妄自菲薄,或夜郎自大。尤其是时下很多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仅仅是快餐式的“讲坛”、“戏说”,既不知道哪些是优秀的,应该继承,应该让外国人了解,也不知道哪些是糟粕,需要摒弃,还有哪些则需要借鉴“他山之石”自省创新。长期断层注定了中华文化的复兴不可能一蹴而就。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要让中华文化“走出去”,首先必须搞清楚“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要说服别人,必须先说服自己。
我们从哪里来?五千年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铸就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孕育了胸怀天下、追求统一的爱国情怀,造就了崇尚和谐、爱好和平的民族品格,涵养了扶正扬善、恪守信义的社会美德,激发了刚健有为、奋发进取的自强精神。这是炎黄子孙世代相传的宝贵财富和生生不息的血脉脊梁,是当今激励海内外中华儿女继续前进的强大动力,不仅对中国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发挥着巨大影响,而且对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种种问题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世界各个角落种族矛盾、区域冲突加剧时,政客们总喜欢用孔子的格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来劝解纷争;当各国面临人口、环境和资源等危机时,人们才开始顿悟“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深刻涵义当人类遭遇金融风暴,开始反思《道德情操论》时,才赫然发现“去奢去泰”、“厚德载物”、“居安思危”、“自强不息”的观念在中华文化瀚海中早已有之。上世纪末,75位诺贝尔奖得主曾在巴黎呼吁“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个世纪之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而今,社会越向前发展,人们越惊讶地发现运用东方智慧能解决很多人类的矛盾和冲突。
我们要到哪里去文化创新离不开融合。失去交锋与融合,文化的创新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中华文化究其源头,本身就是一种多元文化,从仓颉造字到六书表意,从老子崇“道”到佛祖讲“空”,中华文化在交锋中自我检验,在交融中自我扬弃,在创新中不断发展。然而,中国人在对待自身文化上却存在一种自满自足的心态。正是这种自我封闭,使得近代中华文化与鸦片大炮送来的西方文明冲撞的时候,一下子又跌到了自卑的低谷。新文化运动中,救国心切的知识分子把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根源几乎完全归咎于中华文化的劣根与糟粕。有识之士将眼光转向了西方,试图从西方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夷夏之辩、中西之争、体用之论、新旧之战的实质其实是东西文化的优劣比较和筛选。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中华文化的发展方向几乎迷失,引领中国社会未来发展的文化之根几乎断裂。而今,我们重续中华文化之根,首先要树立对中华文化的自觉、自信,找准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如果说,开放状态下文化流动的一般规律是从高向低、从强势向弱势、从先进向落后的话,那么,弱势一方主动向强势一方推广自己的文化,低位一方通过学习,努力与高位一方比肩,就是改变文化命运和地位主动自觉的选择。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时代,加快中华文化“走出去”,与世界文化进行交流交锋交融,是中华文化浴火重生的必然选择。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们以开阔的视野面向世界,对发达国家的学习和了解程度远远超过了对方对我们的认知。中国人的英语普及程度在三十年里突飞猛进,令外国人都惊讶不已,而外国人学习汉语的人数却相对较少。据美国2004年统计,其全国中小学生中,学习西班牙语、法语、德语、拉丁语等外语的人数比例占到99%,而学习汉语的学生比例仅为0.5%。联合国虽然将汉语列为工作语言之一,但是在国外举行的各种国际会议上,真正把汉语作为通用语言的几乎没有,汉语在外交、贸易、科技、教育等国际交流领域的使用范围还十分有限。按照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目标,到2020年,我国要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到那时,如果我国的经济总量占据世界第二位,中华文化和汉语的国际地位应该提升到什么位置这是值得所有人深思的一个重要问题。毋庸置疑,文化输出上“西强我弱”的状况如不改变,中国的综合实力就不可能真正得到增强。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深入发展,世界很多国家越来越重视本国语言文化的海外推广,将此作为软实力竞争的重要手段。美国在世界各地一以贯之地推广其文化和价值观,英国提出到2015年让全世界一半以上人口讲英语,德国、西班牙、俄罗斯、日本、韩国、印度等国都在加紧推广本国的语言和文化。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发展孔子学院和汉语国际推广事业,国运攸关,时不我待!
我们深知,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至少需要几代人呕心沥血、艰难跋涉、遍寻典籍、披沙拣金,而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则能“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寻找中华文化之根、弘扬中华文化之源的方法绝不仅仅是在故纸堆里咬文嚼字,而是要坚持在文化的瀚海里去粗存精、去伪存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把握世界文化的脉动中确定新的方向,在借鉴与创新中走出一条活力奔放的发展之路。
为了让更多国人了解自己文化的发展脉络,厘清中华文化的渊源,建立对中华文化“走出去”的自信与自觉,我们不得不从头做起,夯土奠基。我们在全国一批高校和中学建立了汉语言国际推广研究与体验基地,启动了多语种的《五经》翻译项目,编译了38种语言的中国历史、地理和文化常识教材等等。我们在中华文化五千年的瀚海上,细心、执著地捡拾掩埋已久的珍贝。《汉字五千年》就是这种探索所迈出的一步。
摄制《汉字五千年》在我来说实属偶然。那是2007年春节期间,我与老朋友麦天枢和司徒红聚会。他们大谈我的工作是多么重要,中华文化“走出去”多么必要,甚至摩拳擦掌愿意为此效力。我们谈到如何让外国人学汉语不感到难。我认为,外国人畏惧学汉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中华文化不了解。学英语对于中国人不难吗也难得很。但是,向西方学习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及开辟个人前程的动力巨大,所以我们必须学习和运用英语,于是难也就不难了。也就是说,一种强大精神动力变被动为主动了。设想,如果外国人对中华文化有所了解,对汉字的历史及其表意特点有所了解,一定会激发其学习汉语的兴趣。兴趣是克服困难的钥匙。天枢夫妇非常赞成,我们不约而同地喊出,拍一部《汉字五千年》电视片!为拍好这部片子,天枢呕心沥血、殚精竭虑,倾注了他几乎全部的才华。我们特别邀请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长、著名语言文字专家许嘉璐教授担任总顾问。许先生学兼中西,博古通今,亲自逐章修改脚本,给创作人员说戏把脉,耗费了大量时间和心血。我们组织的大批中外专家学者,个个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借助文献资料、考古研究、访谈调研等多种形式,汇集了翔实的资料、丰富的图片以及学术研究的最新成果。三多堂传媒科技有限公司的小伙子们刻苦钻研,忘我工作,不计成本,令人感动。
片子拍成了,播出了,我们希望她能使中外观众接受一次中华传统文化的洗礼,体验感悟“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的历史本源及现实内涵。我们也希望,通过这部片子为各国孔子学院提供一套鲜活的多媒体中华文化普及教材,为深入开展汉语国际推广工作探索一种新的思路。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汉语加快走向世界,使命神圣,匹夫有责。在汉语国际推广这一伟大而艰巨的世纪工程面前,我们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但我们坚信,只要大家团结一心,坚持解放思想,锐意改革创新,扎实苦干,“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一步一个脚印,坚定不移地向前迈进,五千年文化所积淀的中华之魂一定会重新抖擞精神,如同一只展翅翱翔的鲲鹏,从东方地平线直上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
今年是新中国建国六十周年,我们谨以此片作为献给伟大的祖国母亲的一份小小贺礼!

第一集 人类奇葩
公元1793年9月,经过整整一年的颠簸,英国勋爵马噶尔尼率领着一个庞大的商业使团,浩浩荡荡地前来东方觐见大清国的皇帝乾隆。这是一个新兴的海洋帝国与中国这样一个古老的内陆帝国之间的第一次正式会晤。
为了这次来访,英国专门准备了能代表其最新科技水平的发明创造作为礼品,计有590件之多,包括天文地理仪器、自鸣钟、近代火器、轻便马车和船舶模型等,而由科学家、画家、测绘员、医生等135人,以及650名官兵和水手组成的使团更是阵容强大。
虽然来者之多让大清国的官员和子民惊叹不已,但更让他们有些惶惑不已的是,这一干人等只有一人略通中文,如何有效地交流成了问题。要知道,在当时整个西方世界能使用汉字的,掐指算算也不会超过一百人。此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由于长期闭关自守,国力渐渐衰弱,于是,汉字与这块生养它的、命运多舛的土地一起,遭逢数次劫难,历经几多坎坷。
斗转星移,时光如梭。在公元21世纪的门口,汉语在世界范围内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目前,学习汉语的外国人已超过了4000万。然而,对于正在兴起的汉语热,这不过是波澜壮阔的大潮卷起的第一个浪头。
公元1793年至今不过二百多年,但这浴火重生的过程既是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一部分,同时它也是一面镜子,不论是我们的社会,还是我们的传统,甚至我们特立独行的汉字,都因此而获得了另一个回望自己的角度。
天、人、合、一

 


《说文解字》“天,颠也。”
公元1899年3月的一天,随着挖掘的深入,一座巨大的塔基完整地呈现在德国考古学家罗伯特•科尔德维的眼前。
这个巨大的塔基共7层,每边长87.78米,据说建塔时共用去了5800万块砖。它就像是庞然大物一样蹲坐在那里,俯视着两河流域,考古学家认为,它就是《圣经》中描绘的巴比塔。
《圣经•旧约》上说,人类的祖先最初讲的是同一种语言。因为没有交流障碍,大家很容易齐心协力,于是,他们在两河流域建起了繁华的巴比伦城。
■ 意大利那不勒斯东方大学教授 沙歌蒂
巴比伦是一座非常富有的城市,那些城市管理者们想为世界留下一些永恒的建筑,他们决定修建一座通天的高塔。通到天上的目的,就是为了显示他们的强大,甚至可以与上帝并驾齐驱。
随之问题也就出来了。通天塔越建越高,很快就高耸入云,这让上帝又惊又怒:凡人怎么能同自己比肩而立呢?
■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 杨慧林
于是上帝想到应该变乱人的语言,当人们之间的语言沟通受到限制的时候,人们之间可能产生的力量也就受到了限制。于是有一天,修建巴比塔的人发现自己不能够很好地交流、沟通了,那么后来巴比塔也就停工,也就荒废了。

■ 意大利那不勒斯东方大学教授 沙歌蒂
这就表明上帝在那个时候,以那样的一种方式,我们说奇迹也好、行为也好,他做到了他比人类高明。通天塔只造了半截儿,从那以后,在西方,“巴比”就意味着混乱的意思。
巴比塔是我们今天可以找到的最早关于语言力量的故事。那么,人类从前讲的真是同一种语言吗?
时过境迁,最早的语言是什么样子已无可探寻,西方《圣经》中的这个寓言,只不过表达了人类天性中希望无障碍沟通的美好愿望。
今天的我们已经知道,世界四大文明天生是独立的,融合和交往是它们诞生很久以后的景象。所有的语言和文字都先天存在于各自独立的文明环境之中。上帝或许认为自己的目光已笼罩了整个世界,但遗憾的是,在《圣经》的世界里,并没有东方中国,更没有汉语和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