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① 汉末大乱,牧守可以私相署置或目领,无须经过朝廷同意,最多上表打个招呼就可以了,所以常常出现一州数牧(刺史)。例如:当时,本有豫州刺史郭贡,驻谯,陶谦又表刘备为豫州刺史,驻小沛;本有公孙瓒所置青州刺史田楷,刘备又表孔融为青州刺史,继而袁绍又以自己的儿子袁谭为青州刺史。
② 汉时,常尊称州刺史为使君、郡太守为府君。
商量的余地,必要刘备接受徐州牧的职务。北海相孔融也跑到小沛,对刘备说:“袁公路岂忧国忘家者邪?冢中枯骨(指袁氏先世四世五公),何足介意。今日之事,百姓与(举)能,天与不取,悔不可追。”其实,这正是刘备求之不得的:“天与不取,悔不可追”,自然更是打动了他的心,于是便在大家的劝勉、拥戴下,“遂领徐州”①。这就是世传陶谦让徐州之佳话的来历。
刘备有了州牧资格、从而也有了荐置州郡大吏权力。为了报答孔融的知遇之恩,他捐弃旧谊,竟然置旧友、老上司公孙瓒和青州刺史田楷于不顾,上表另以孔融“领青州刺史”。客观上,这也是一种叛离公孙瓒而依附袁绍的明确表示。当时公孙瓒、袁术和袁绍严重对立,任何对公孙瓒、袁术势力的削弱或不利影响,都是对袁绍的支持。所以,刘备此举深得时为讨伐董卓联军盟主、地盘最大、势力最强的冀州牧袁绍的欣赏和支持。
据《三国志•先主传》注引《献帝春秋》说,陈登等派人把奉迎刘备为徐州牧的事向袁绍做了报告,词谓:“天降灾诊,祸臻鄙州,州将殂殒,生民无主,恐惧奸雄一旦承隙,以贻盟主日畏之忧、辄共奉故平原相刘备府君以为宗主,永使百姓知有依归:方今寇难纵横,不遑释甲,谨遣下吏奔告于执事。”袁绍接到陈登等人的报告后,很高兴,不暇思索,为了更好地笼络刘备,当即表示支持,回答说:“刘玄德弘雅有信义,今徐州乐戴之,诚副所望也。”这样,刘备便进一步获得了相对合法的承认。这是兴平元年(公元194年)十二月发生的事,刘备34岁。
————————————
①《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二、保徐州,频战袁术和吕布
袁绍说刘备“弘雅有信义”,但他羽毛初长便脱离了公孙瓒,所以相对公孙瓒来说,则无异于背信弃义。
当时,袁绍、袁术兄弟不睦,袁术正北联公孙瓒对付袁绍;袁绍则南联曹操、刘表牵制袁术,以求稳住南方,从而全力北战公孙瓒。因此,当刘备身领徐州牧(治下邳,今江苏宿迁境)的时候,自然面临着如下军事态势:
(1)北有袁绍和曹操。
袁绍,字本初,汝南汝阳(今河南商水西北)人,曾为西园八校尉之…,诛杀宦官出了名。董卓专权,他亡奔冀州,董卓知袁氏树恩四世,门生故吏遍天下,怕袁绍“收豪杰以聚徒众,英雄因之而起”①,不敢治其罪,反而封他为勃海太守,邡乡侯。袁绍起兵讨量卓,被推为盟主,自号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不久又逼冀州牧韩馥让位,自领冀州牧,控有冀、青、幽、并四州地,是北方最大最强的一股势力。
曹操、字孟德,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也曾是西园八校尉之一。黄巾起义后,他被任命为骑都尉,因功拜官济南相。后为典军校尉。董卓专权,曹操亡命陈留,首举义兵。后因镇压黑山起义军有功,被袁绍表荐为东郡太守,又在镇压黄巾起义中壮大了自己,被济北相鲍信和部属陈宫等拥戴,领兖州牧。
兖、徐紧紧相邻、时,袁绍、曹操处于联合之势,不久之前打败
——————————
①《三国志•魏书•董卓传》。
了袁术和陶谦,但他们依然各自忙于征战和巩固自己的地盘,所以暂时不对刘备构成威胁。
另外,公孙瓒署置的青州刺史田楷也是近邻,但是公孙瓒的征战月标不在徐州,而且公孙瓒、田楷与刘备本有宿谊,所以,虽有微嫌,但也不对刘备构成威胁。
(2)南有袁术。
袁术,字公路,袁绍的异母兄弟,曾累官河南尹、虎贲中郎将。董卓人洛阳后,袁术怕为董卓所不容,出奔南阳。到了南阳,被荆州牧刘表荐为南阳太守。先是试图向北发展,抢夺曹操的地盘,结果被曹操打败,然后他“以余众奔九江,杀扬州刺史陈温,领其州(治今安徽寿县)”①,又自称徐州伯。意思很明白,他是既要占有扬州,又要北图徐州,以实现他做皇帝的美梦。所以,刘备的势力存在,是最为袁术所不能容忍的。从而袁术也就成了刘备最大、最迫近、最现实的威胁。
(3)近有吕布。
吕布,字奉先,五原郡九原(今内蒙五原)人,初为并州刺史丁原的主簿,甚见亲待。后来,丁原受何进召带兵进入洛阳为执金吾。吕布不念旧谊,受董卓之诱,杀死丁原,投靠了董卓。董卓以吕布为骑都尉,誓为父子,继而升为中郎将,封都亭侯。据载,司徒王允利用了他们之间的矛盾,以布为内应杀了董卓。后来,吕布被李傕、郭汜赶出长安,投袁术,袁术恶其反复,拒而不受;投袁绍,袁
————————
① 《后汉书•袁术传》。《三国志•魏书•袁术传》裴松之引《英雄传》说,陈温先为扬州刺史,自病死,袁术更用陈瑀为刺史,术败封丘,南向寿春,瑀拒术不纳,术更军攻瑀,瑀走下邳。其说不同。
绍阳为重用,并利用他领兵击破黑山起义军万余众于常山(今河北元氏),但内实患之,想把他杀掉;然后,他走奔河内,投靠并州刺史张杨,“(张)杨及部曲诸将,皆受(李)催、(郭)汜购募,共图布”。幸张杨念及“州里”之谊(同为并州人),“外许汜、催,内实保护布”,使得本患吕布为乱的李傕、郭汜,改变了主意,反而“更下大封诏书,以布为颖川太守”。吕布在走投张杨经过陈留时,太守张邈待之甚厚,临别,二人“把手共誓”图大事。兴平元年,张邈与陈宫等乘曹操出征在外,迎吕布为兖州牧以代曹操。曹操从讨陶谦的前线匆匆赶回,开始了同吕布争夺兖州地盘的战争。
兴平二年,曹操大破吕布于钜野(今山东巨野)、定陶(山东今县)、吕布东奔,投靠了刘备,屯于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之西①。吕布人居刘备腹地,对于刘备来说,实同引狼人室。《三国志•吕布传》注引《英雄记》说:“布见备,甚敬之,谓备曰:‘我与卿同边地人也。布见关东兵起,欲诛董卓。布杀卓东出,关东诸将无安布者,皆欲杀布耳。'请备于帐中坐如床上,令妇向拜,酌酒饮食,名备为弟。备见布语言无常,外然之而内不说。”
综上可见,当时威胁刘备地位和地盘的主要敌人是袁术和吕布。
首战袁术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六月,袁术发动了攻打刘备的第一次战争②。
——————————
①《三国志•魏书•吕布传》并注。
② 《三国演义》说战争是刘备奉曹操假传的诏旨主动发起的,非是。
是年八月,曹操控制了汉献帝,自领司隶校尉,录尚书事;九月,自为司空,行车骑将军,“百官总已以听”。为了笼络刘备和激励刘备抗拒袁术,曹操表荐刘备为镇东将军,封宜城亭侯。
对于袁术的进攻,刘备兵分两路进行抵抗,"使司马张飞守下邳,自将拒术于盱眙、淮阴,相持经月,更有胜负。”①《三国志•先主传》注引《英雄记》也说:“备留张飞守下邳,引兵与袁术战于淮阴石亭(今江苏淮安境),更有胜负。”
“更有胜负”是互有胜负的意思。但情况很快发生了变化,一是自身力量迅速地削弱了。史载,陶谦故将、下邳相曹豹与张飞不和,张飞欲杀之,激起州治下邳城内大乱,“豹众坚营自守”,不听刘备、张飞的调遣和号令,“使人招吕布”,投降了吕布;中郎将丹杨许耽,也在酝酿投靠吕布。二是袁术与吕布联合,敌方力量增强了。袁术为了拉拢吕布攻击刘备,写信大大夸奖吕布一番,劝令袭击下邳,并答应资助军粮二十万斛。力量对比,刘备迅疾由相对劣势变为绝对劣势。吕布其人,有奶便是娘,于是“引军水陆东下”。《三国志•吕布传》注引《英雄记》说:“布水陆东下,军到下邳西四十里。备中郎将丹杨许耽夜遣司马章诳(按;章诳,人名)来诣布,言:‘张益德与下邳相曹豹共争,益德杀豹,城中大乱,(互)不相信。丹杨兵有千人屯西白门内,闻将军来东,大小踊跃,如复更生。将军兵向城西门,丹杨军便开门内(纳)将军矣。’布遂夜进,展到城下。天明,丹杨兵悉开门内布兵。布于门上坐,步骑放火,大破益德兵。”张飞败走,吕布取得下邳,尽获刘备军资,并俘获了刘备的妻子及部曲将吏家口。
————————————
①《资治通鉴》卷62,献帝建安元年。
刘备闻知袁术以吕布攻下邳,立即率兵自盱眙、淮阴北还,及至下邳,张飞兵已经大溃。刘备收拾余兵,东取广陵(按:泛指广陵郡辖区),再与袁术战,结果又败,不得已转屯于海西(今江苏东海县南)①。
刘备抗拒袁术失败,以至被吕布端了老窝,表面上看是力量对比悬殊,实则反映出:第一,刘备为徐州牧,虽然得到徐州刺史部少数文官如麋竺、陈登、孙乾等的拥护,但没有得到拥兵武将的广泛认同,甚至没有得到陶谦亲信部队诸如州治(下邳)守将曹豹、嫡系丹杨兵及其首领许耽等人的支持;第二,刘备陶醉于周围拥戴的气氛,没有重视并及时做好对陶谦旧部的团结工作;第三,刘备既知吕布反复,而乏未雨绸缪之谋,没有想到预防袁术、吕布军事上的联合;第四、刘备自将外出,以莽将军张飞守下邳,说明他对客观形势缺乏清醒的分析和用人之不当。质言之,刘备战争乏谋,已见端倪。
投降吕布
刘备在海西,给养难供,陷入饥困,不仅难以应付袁术、吕布的攻势,而且生存也成了问题。《三国志•麋竺传》载,别驾从事麋竺“于是进妹于先主为夫人,奴客二千,金银货币以助军资;于时困匮,赖此复振”。“赖此复振”云云实是著史者为了表述麋竺的功劳而写出的夸张之词。实际上,困难依然很大。据《先主传》注引《英雄记》说:“备军在广陵,饥饿困踧,吏士大小自相啖食,穷饿侵逼”。此是事实。刘备在广陵海西实在是呆不下去了,所以“欲还小沛”,
————————
①《三国志•蜀书•先主传》、《三国志•魏书•吕布传》并注。
派人到吕布那里请求投降。
吕布本来是被曹操赶到徐州地界的,刘备准其在自己的地盘上立脚,他不仅不谋报答,反而为利所动,帮助袁术攻击刘备。刘备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反而倒过头来又向吕布投降①,真是莫大的讽刺。
当刘备兵败请降时,吕布正因袁术“运粮不复至”而不高兴,想找机会给袁术点颜色看看,于是派出车马迎接刘备来归,以壮大自己的声势、并且他乘机剥夺了刘备徐州牧的头衔,让其挂名豫州刺史,屯驻小沛(治今江苏沛县东,属豫州境),自己取而代之做了徐州牧②、驻下邳,相约“并势击术”。据载,吕布还按照刺史的规格,为刘备举行了欢送仪式:“具刺史车马童仆,发遣备妻子部曲家属于泗水上,祖道相乐。”③ 当然这也是刘备所愿意的,所以有些记载说,刘备还屯小沛是主动要求去的,如《先主传》注引《魏书》说:“诸将谓布曰:‘备数反复难养,宜早图之。’布不听,以状语备, 备心不安而求自托,使人说布,求屯小沛,布乃遣之。”不管何种情况,反正是刘备做了一年半的徐州牧后,便被袁术和吕布赶出徐州境了。
刘备屯驻小沛后④,不久,建安元年九月袁术第二次向刘备用
——————————
①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不言刘备“请降”,而称“先主求和于吕布,布还其妻子”、当以“请降”为是,因为吕布是以受降者的姿态,把刘备赶出徐州境界的。
②《后汉书•吕布传》。
③《三国志•蜀书•先主传》注引《英雄记》。
④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说:“遣关羽守下邳,先主还小沛”。此记不对,正如《通鉴考异》所说:“遣关羽守下邳,此在布败后,备传误也。”故不取。
兵,派遣大将纪灵等步骑三万进攻刘备。刘备新败以后,刚刚安顿,兵力很弱,自然无力抗拒,于是又向吕布求救。
吕布的将领们对吕布说:“将军常欲杀刘备,今可假手于(袁)术。”简短一句话,透露了目布对待刘备的真实态度。但吕布没有这样做,因为他明白,暂与刘备成椅角之势,有利于抑制、抵抗袁术的势力,有利于稳定自己在徐州地区的地位,所以对诸将说:“不然。术若破备,则北连太山诸将,吾为在术围中,不得不救也。"①可见,吕布虽属有勇无谋之辈,但也有清醒之时。
据载,吕布率步骑千余援救刘备,纪灵等闻吕布至,“皆敛兵而止”。纪灵敛兵,自然是因为考虑到悬军敌境,难敌吕布与刘备的共同抵御,一旦交手,难免吃亏。吕布屯兵小沛城外,“遣人招备,并请灵等与共餐饮”。刘备和纪灵等皆应招而至,吕布对纪灵说:“玄德,布弟也,为诸君所困,故来救之。布性不喜合斗,但喜解斗耳。”于是命令军侯(执掌军纪的军官)植戟于营门,自弯弓,对刘备和纪灵等说:“诸君观布射戟小支,中者当各解兵,不中可留决斗。”说罢,一箭发出,正中戟支。据载,“灵等皆惊,言‘将军天威也’。明日复欢会,然后各罢。”② 这就是辕门射戟故事的来历。
就当时的军事态势分析,“辕门射戟”不过是一个传奇故事而已,迫使袁术收兵的真正原因当在:袁术想完全越过吕布的军事存在而向刘备进攻是有顾虑的,试图在极短时间内奄有徐、豫,也有困难,所以只好暂时罢手。
吕布为刘备解除了一次军事危机。尽管是形势使然,吕布的
——————————
①《三国志•魏书•吕布传》。
② 《后汉书•吕布传》。
动机和根本目的主要是为了自己,但总算是对刘备有好处。
归依曹操,助擒吕布
袁术的人马撤离以后,刘备在小沛急谋恢复和发展势力,“复合兵得万余人”。
吕布虽然不愿袁术将刘备消灭了,但也不愿刘备强大起来,所以对其迅速合兵万余人非常不安。吕布感到了刘备的威胁,于是再次毅然亲自率兵进攻刘备。刘备力弱,不敢恋战,“败走”,投奔曹操。这是一年之内刘备第二次被吕布打败,
从此,刘备便成了曹操棋盘上的一颗棋子。
《三国志•先主传》载,刘备归操,“曹公厚遇之,以为豫州牧。”这是刘备从曹操控制的“朝廷”那里取得的正式的封疆大吏头衔,也是“朝廷”对吕布先时表荐刘备为豫州牧(刺史)的承认。嗣后,直至取益定蜀之前、官场上便以“刘豫州”尊称刘备了。
刘备走归曹操之日,也是曹操谋兵东南、征伐袁术和即将用兵吕布之时。
历史表明,群雄并立,但时常萦回于曹操脑海中的最主要的是两大劲敌,一是北方袁绍,二是东方吕布。此期间,曹操的一切活动及其策略安排都是以最终消灭这两股势力为目标,南征张绣是为了消除后顾之忧,东伐袁术是为了削弱诸敌掩角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