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罪连环1-4上一章:罪连环2:死亡名单
- 罪连环1-4下一章:罪连环4:生死赌局 大结局
波刚继续道:“这就需要两层密码,双方各设一个。所以,我必须跟魏名扬见面,一起通过网络输入密码,再亲眼看到,他把钱平分成两份,汇进我的账户,这才放心。他呢,把另一半也转入自己的另一个账户。”
“原来如此。你们分完账了?”“是的。案发当晚我下了直升机,直接去了他的旧宅,那是提前说好的,见面分账是第二天的事。”
“第二天杀玛索是谁的主意?”
“信息是魏名扬提供的,决定是我下的,当时的情形,非那么做不可……”“既然分了账,怎么不杀他灭口,把钱全吞了?”“你被揍糊涂了吧!”波刚说,“一、魏名扬舍命不舍财,再说我也不知道他的密码;二、既然双方身份透明了,谁不留个后手?”“其实我懂!”秦向阳笑了笑,又问,“分了账,为什么还留在这儿?”波刚叹道:“魏名扬那批宝贝还在我手里,按约定,应该还给他,但又不想还了。”
“成本太大?”“是的!本来一切完美,没想到……那么多兄弟没了,玛索也被我炸了,他魏名扬不该多出钱?我叫他按拍卖价,把那批货收回去,他不干,这几天都在讨价还价。”
“所以你就上‘东亚丛林’做起买卖来了?”“是的,八折。”“那个收购帖是我们发的。”
“哦?”波刚的表情说不上惊讶,他哼了一声道,“我想过那个可能,但不认为我那么做有风险。我很好奇,你们到底怎么找到我的?”“就是因为你那个回帖。”秦向阳也笑了笑,没有把话说太透。“怎么可能?”波刚露出不敢相信的表情。
“最后一个问题,那个翡翠手镯怎么回事?你从‘东亚丛林’卖出去那个。”秦向阳把最后一根烟递给波刚。
“手镯?”波刚说,“八折,六百四十万,怎么了?”“我想知道买家信息,比如怎么交易的。”“交易?”波刚想了想说,“他给了个地址,用快递。”“快递?”不可思议,买家竟然用快递完成暗网交易。“大部分的暗网网购业务,都是通过快递完成的,比如手机、违禁药品等,其卖家遍布各地,价格便宜。只是你们不关注,或者查不到而已。”“地址,给我买家地址。”暗网普通购物者、快递业务,秦向阳不想深究这些,他关注的是那个手镯。“地址在那个收购手镯的帖子里。”秦向阳知道,那个帖子早没了。他想了想,问波刚:“是哪个快递公司,总记得吧?”波刚点点头。
知道了快递公司,警方很快找到了那个取件的业务员,把地址查出来了。秦向阳没想到,地址所在地是越州,取件人居然是黄赫。有了波刚的证词,那份比特币流动关系图,就成了实际意义的铁证,它所牵涉的匿名者,就成了实名者(“东亚丛林”开发者X和对陈一龙发赏金帖的Y除外)。
第二天,中国香港和内地警方同时行动,抓捕了魏名扬、吕秀丽、刘新华。魏名扬做梦也想不到,这么快就大难临头。说好的暗网犯罪天衣无缝呢?他起初表现得很从容,要求见律师,可当他见到波刚时,顿时泄了气,知道自己真完了。
可是波刚怎么会被抓呢?他死活想不明白。
对吕秀丽的审讯很顺利,她的杀人动机的确如冯玮玮所言,俗不可耐,高强把大笔资产转移给了小三冯玮玮,吕秀丽为钱痛下杀手。
对刘新华的审讯,又审出了新情况。他交代,那事不是他自己干的,还有个同伙,公司的另一个合伙人,胡卫东。
正如李天峰调查到的情况,张云生以扩张、上市为目标,收购了多家濒临破产企业,虚假运作,扩大所谓企业规模,浪费了大量资金。胡卫东和刘新华多次劝阻无效,闹到要散伙分钱的地步。可张云生一时根本拿不出胡、刘二人的股份。实际上就算拿得出,张云生也不会拿的,他宁愿风险共担。为避免更大损失,拿回自己的股份,刘新华和胡卫东这才心生邪念,对张云生痛下杀手。
那么,这几个人是怎么接触到暗网的呢?都是通过邮件,还附带教程。让人吃惊的是,吕秀丽高中文化,真不知她是怎么学会的。
这两起买凶杀人事件,动机和结果所呈现的因果关系并不复杂,仅仅因为买凶过程是通过暗网和比特币操作,分别实现了信息传递和价值传递的双重匿名性,把获取证据的侦破过程变得异常烦琐、困难,让人不胜唏嘘。
案情发展到现在,但还剩两个问题没搞明白。第一个,“东亚丛林”开发者X的身份。第二个,买凶杀陈一龙的Y到底是谁?目前看来,还是黄赫嫌疑最大,不管是不是他,都要调查。但不管怎么说,这么短时间内,行动组取得的阶段性胜利,还是很给丁奉武长脸的。毕竟一开始,这个所谓的特别行动组组长根本没人愿意干,为什么?不就怕案情特殊,搞不好丢脸吗?
忙了两天,终于回到安全屋,钱进也不睡觉,又像往常一样登入“东亚丛林”。他心里有个事,他一直记得前几天视频直播间的那则推送消息:近几天某直播间有精彩表演,具体时间请随时留意。
丁奉武回了自己办公室,向上级汇报工作进展。秦向阳和波刚打了一仗,添了几处外伤,浑身酸痛,一边靠在沙发上休息,一边琢磨下一步怎么查黄赫。
秦向阳正琢磨着,钱进突然大叫起来:“又是杀人直播!”秦向阳赶紧凑了过去。“什么情况?”丁奉武听到后也从办公室出来了。
接下来,跟正在看直播的黄赫一样,他们看到了郭震杀人与被杀的一幕。
虽然秦、钱二人经历了拍卖会的现场直播,但还是被视频内容深深刺激到了。他们的心情非常糟糕,除了不安、震惊、愤怒,更多的是无奈。
“畜生!”丁奉武第一次全程接触这类视频,当即拍桌子大骂起来。视频透露了三点信息。
一、行刑者是新手,再结合直播间观众讨论可知,行刑者身份是花钱买来的。
二、行刑者杀完人后,观众里有人出钱,又把他杀了。出钱的是谁?三、行刑者是海外华人或中国籍公民,直播后半段,他的嘴巴被蒙面人封住前,曾说了好几句中文:“放开!老子没违规!这干吗?求你,放了我!操!别打了!操你妈!缅甸杂种!冚家铲(全家死光光)……”
“缅甸”二字,秦向阳他们听得一清二楚。“缅甸籍华人?出国务工者?游客?”钱进连着说了好几个身份,手底下也没闲着。行刑者被摘去小丑面罩,嘴巴被封住前,他及时抓取了截图。被行刑者杀掉的女人,虽然被封住了嘴,但眼窝较深,鼻梁挺正,看面相,不像是中国人。秦向阳他们关注的,是那个行刑者。这个可恨又可怜的家伙,很可能是自己的同胞。花钱去玩杀人游戏,可恨;完事又被杀了,可怜。秦向阳立刻否定了缅甸籍华人的可能性。
理由很简单,如果他是缅甸籍华人,在缅甸生活久了,在那么危急的情形下,他应该对那些“缅甸杂种”说缅甸话,或者夹杂着缅甸话,才能更好地沟通,求饶。可他说的全是中国话,最后还说了句粤语“冚家铲”,为什么?
只有两个可能。一、他是中国游客或出国务工人员;二、除非他知道那几个蒙面的“缅甸杂种”懂汉语。问题是,那几个蒙面的懂汉语吗?他又怎么知道对方懂汉语?
至于出国务工者,有这个可能,但秦向阳认为可能性很小。这个新手显然是花钱找乐子。这个乐子,花钱一定不少。务工者攒钱还来不及,哪有闲钱干这个?
秦向阳说完点上烟,紧皱眉头。他很清楚,不管这人是谁,其家人永远也找不到他的尸骨,甚至要很久以后才能得知其失踪的消息。家人会倾尽全力,四处寻找,会从抱有希望,渐至无望,最终绝望。其实绝望并不是最坏的,它总比亲眼看到这场直播要好。
“不铲除‘东亚丛林’,老子不姓钱。”钱进拍着桌子爆发了。
丁奉武语气沉重地说:“魏名扬和吕秀丽他们的案子,铁一般证实了暗网对中国健康网络环境的渗透和侵蚀。这活儿不好干啊。可正因不好干,才意义重大。希望你们克服困难,坚持下去,搞出名堂!”
秦向阳点点头,说:“目标很明确,就是没什么头绪。这个‘东亚丛林’就摆在这里,技术上,真的没办法封锁它,或者破解它的服务器地址吗?”
钱进想了想,说:“从国际经验看,就算从技术上搞,也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而且也不是一朝一夕能有作为。”
“所以,要是能增加人手就好了,”秦向阳说,“比如那个黄赫,我总觉得很不简单,要是能为我们所用……当然,前提是他跟陈一龙的死没关系。”
“话是这么说,可他对警察素有偏见,积怨已深,我们总不能把他绑来吧?”钱进叹道。
“这么点困难就妄自菲薄了?”丁奉武打断了他们的讨论,说,“虽说行动组加上我这个老头子,就四个人,可全国的资源随我们调配嘛。刚才钱进也说了,铲除暗网,不是一朝一夕能有作为。我看,还得抓住细小的针头线脑做文章。眼前这个被害的中国人是谁?查一查嘛。哦,也可能是外籍华人。我说了,所有资源随我们调配,包括大使馆。”
丁奉武说得再明白不过了,既然直播中的被害人提到过“缅甸”,那么按官方思维,就首先应向中国驻缅甸大使馆打听信息。
毕竟,按秦向阳的分析,被害人最可能的身份,是出国游客。而游客失踪或脱团,按规定,旅行团领队应向本国大使馆汇报情况,当然,违规脱团旅客的保证金肯定是拿不回了,其后续安全,旅行团也不再负责。
查询结果证明了丁奉武的老练。消息显示,昨天有一位中国游客脱团失踪。向领事馆提请备注这一消息的,是云南昆明某旅行社的领队。领队说,那名游客叫郭震,23岁,越州人,一下飞机就失踪了,没跟团里任何人打招呼,他为此很生气。钱进立即联系到了领队,让他确认视频截图。“就是他!”领队吃惊地问,“他怎么了?”钱进叫他详细说说当时的情形,别多问。
“郭震全程未带电话,无法联系,我就向大使馆报失了。对了,他失踪后,曾有人打来电话,询问他的情况。”
“有人询问郭震情况?”钱进很是意外。“是啊。问他是谁,也不说。”领队说完,把号码发给了钱进。钱进一查,机主出来了:黄赫。
第十二章 角色
目睹了郭震的死,黄赫心里异常复杂。
郭震摆脱他,他很生气;郭震杀人,让他愤怒;但接着郭震被杀,他心里只剩深深的无奈。这也意味着,他输了第一场赌局。
是疏忽大意,还是人性难以捉摸?还要继续赌下去吗?他想不明白。
要通知郭大山吗?还是让郭大山慢慢意识到儿子失了踪?仔细考虑了很久,他才决定告诉郭大山。他认为自己根本没有隐瞒事实的权力,与其让郭大山在将来的漫长日子里,揣着个所谓的期望,不如早点面对事实。
直播早已结束,黄赫正要关机,小丑的对话框又弹了出来。
一看到小丑头像,黄赫心里生出一股恨意:这见不得光的老鼠,拿别人的生死做威胁,简直没人性。
小丑:“你好。”
黄赫静静地盯着屏幕,待了一会儿,才说:“你他妈得逞了。”
小丑:“是的。第一局,你输了。”
黄赫:“还是那个老问题,你如何得知郭震的个人资料的?”
小丑:“我说过,一切结束后,会告诉你。”
黄赫:“那你自己玩吧,哥不玩了。”
小丑:“你确定?”
黄赫不说话了。他知道小丑的意思,还有两局,还有两个人的命。
小丑:“他们的生死,掌握在你手里,你想眼睁睁看他们去死?”
黄赫忍不住了:“这根本就是个套。”
小丑:“套?你受了打击,看问题这么偏?郭震怎么选择,我未作任何干涉。”
黄赫:“你未作任何干涉?出钱杀郭震的人是谁?会不会是你背后搞鬼?”
小丑:“呵呵,程序员说话,应该丁卯分明,不做无端猜测。你需明白一点,是郭震自己去缅甸玩杀人游戏,而非别人强迫!节目最后,是谁杀他并不重要。他自己的选择,是一切的因。”黄赫长叹一声,叼起烟:“所以说,他们的生死掌握在自己手里,我左右不了,怎可能赢你?”小丑:“你说得也对,但你确实有机会,有机会救他们。救,还是不救,看你。”
黄赫:“你惯用的套路,就是把我架上道德高地。”
小丑:“道德高地?嘿嘿,你又说对了,那你可以下来啊,我也拦不住你。”
黄赫一想,也是啊,事情的确因小丑而起,但后续问题不在小丑,而在自己。如果真想罢休,何不拔掉电源睡大觉?
可是,那能心安吗?有些人,就算眼见小孩子被车轧了,也会漠视离开,毫无内疚可言;可有一种人偏偏就做不到这一点。黄赫就是那种人,他善良,自信,阳光,会因自己的错而内疚痛苦。小丑的话,显然刺中了他的性格软肋。要是就此拔掉电源不闻不问,怕是他后半辈子再也不能睡个踏实觉了。
小丑继续加码:“别忘了,你还有机会赢。”黄赫当然没忘输赢规则,救回两个人,也算赢。小丑:“你的角色很有趣,在你攻击我的网站帮我找漏洞之前,你要拯救三个暗网用户,这像个暗网清道夫。以后开始了攻击网站的工作,就又成了暗网保卫者了。从清道夫,到保卫者,这是不是很有趣?”从暗网清道夫,到暗网保卫者?可我原本只是个黑客。黄赫一边想,一边苦笑,感觉很错位。见黄赫不说话,小丑直接发送了第二份资料。黄赫把资料甩在一边,不打算看。
发完资料,小丑又说:“对了,给你快递了礼物,收到没?”黄赫:“礼物?”小丑:“收到你就知道了。记住,我对你有恩,我做这么多,目的是唯一的。”黄赫:“闭嘴吧,我宁愿陈一龙活着。”小丑:“你这么说,是你还不明白‘东亚丛林’的意义。”
黄赫突然被小丑这话逗笑了,他接触的暗网足够多,时间也足够久。要说“东亚丛林”有什么意义,除了增加犯罪率,增加犯罪者的人身安全和心理安全,增加警方破案成本,增加社会恐慌,他还真想不出别的意义。而这四个“增加”,对正常社会来说,完全不需要。
小丑:“人性分善恶,人组成的社会性,同样分善恶。‘东亚丛林’存在最大的意义,就是营造一个丛林世界,把社会性的恶和善隔离开来——如果暗网和明网并行,人们能自由选择的话。”
黄赫:“别逗了大哥,你还想自由选择?”小丑:“别纠结假设,注意我话题的概念。”
黄赫:“你的丛林里,除了一些图便宜的非法网购者,聚集了一大批人渣。”
小丑:“没错,可你嘴里的人渣,在生活中往往有另一副面孔,和善、漂亮、高尚……没有‘东亚丛林’,他们也存在,只不过他们的丑陋被藏起来了。这个平台的出现,让他们有机会聚在一块,充分释放、展示自己恶的一面;相反,如果没有这个平台,他们各自隐藏的邪恶,在生活中一旦遇到合适的因由,也会爆发,而且带来的伤害面只会比平台上更广,程度也更深。郭震就是个明显的例子,如果没有这个平台,他将来一样很可能在生活中尝试无成本杀人,但在平台上,他就要花一笔不小的钱。”黄赫:“又是无谓假设。用不可能的假设论证观点,荒谬。”小丑:“之所以假设,是因为社会不允许,从未尝试让平台合法存在。
不管怎样,你都该明白一个道理——暗网犯罪只是形式不同于传统犯罪而已,它给了你一个具体的对象,去谴责,去憎恨。即便没有‘东亚丛林’,没有暗网,这世上的犯罪可有减少?那时你又去谴责谁,憎恨谁?去恨全社会?一切的根源,都在于人性之恶。你却总盯着这个形式,这个平台,愚蠢。”
黄赫一时无语,他缓了缓,说:“不管怎样,平台的存在增加了破案成本,让人性之恶更肆无忌惮,应该关掉。”
小丑:“丛林世界的规则,就是没有规则,所谓适者生存,本就是个结果,而非规则。至于你所说的破案,它本身有规则吗?是不是所有的犯罪者,都应该在现场写上自己的名字,等着警方上门?有人做,就一定会有人破,这是因果。再复杂的案子,也有高明的警察,花最低的成本解决它,再简单的案子,也有蠢货年复一年不明所以。因此,增加破案成本就是个伪命题。”
黄赫:“照你这么说,你在做一件有益于社会的大好事?”小丑:“是的。简单地说,我把人渣集中起来,让他们得以发泄心中诸恶,再转身到更好的生活。洪水需要出口,恶念同样需要。‘东亚丛林’就是恶念的出口,恶的集散地。把恶集中起来,生活中总会干净些、美好些。”
黄赫:“错。正因人性之恶无法否认,人才以群居。人类社会不是丛林,群居的目的,就是通过个体间的相互监督,以及共有知识的分享,去约束、净化人性之恶,去释放、发扬人性之善。”
小丑:“你的社会化约束有效吗?别忘了任务,再见。”这该死的老鼠!
黄赫很生气,胸中压抑不安。他知道那源于自己和小丑之间两种截然不同思想的冲击,那种冲击,让他很不舒服。他感觉每次交流,自己都很被动,尽管这种交流是他不喜欢的。
下次不能再这样。他暗暗对自己说。
还赌吗?万一再输了怎么办?他问自己。这不是赌博,是救人。不知道便罢,知道了怎能袖手旁观?谁说一定会输,凭什么不能赢一次?黄赫不停地跟自己做斗争,自信心渐渐占据上风。
情感上,他拒绝小丑发来的狗屁资料;本能上,却还是忍不住打开了,尽管他心里还没完全想明白。
第二个目标叫张海涛,43岁,河北人,二十年前越州某大学中文系毕业,留在越州一所初中当语文老师。张海涛老婆叫王晶莹,是越州本地人,从这个概念上说,张海涛算倒插门女婿。
资料上未详细介绍王晶莹的家世,只说王晶莹是个女强人,任某大型保险公司副总。张海涛呢,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个有梦想的人,十年前就从学校离了职,专心在家搞文学创作。孩子两个,大的刚上大学,小的上幼儿园。
除了上面两段话,资料里还附着必要的电话和地址,此外,还有三个本地城市论坛心理服务版块的链接。
链接里的三个帖子,看发帖者的语气,一个是张海涛小区的住户,一个是小区所在居委会大妈,一个像是王晶莹单位的人。
小区住户的帖子极尽挖苦,说张海涛窝囊,一个大男人,十年来啥也不干,惹得王晶莹大声吵吵,搅得四邻不安。
居委会大妈口吻的帖子说,张海涛很阴郁,精神状况差,买个菜回家常走错门;带孩子逛超市,三回能丢两回,好在孩子机灵,知道给他打电话;上河边,能不吃不喝坐一天,别人钓鱼,他看水。
王晶莹单位口气的帖子说,王晶莹有官瘾,很变态,在单位把员工折腾得不像人,在家里把老公折腾得不像人。
小丑给的东西就这么多,看来张海涛精神状态很差,夫妻关系也不好。黄赫知道,更深层的东西还得靠自己挖。
不用说,张海涛肯定也是“东亚丛林”的用户,那么他的兴趣是什么呢?
想到这儿,黄赫打开电脑,通过手机号获取了张海涛家的网络信息后,成功入侵。
那个网络地址连着两台电脑,其中一台是王晶莹的,但她没开机。黄赫查看了另一台电脑的内容,发现里面有很多小说文稿,确认它的机主正是张海涛。
张海涛开着机,但没登录暗网。黄赫无心了解他的小说稿件,直接搜索视频内容,包括已删除文件。人心里的秘密能瞒过黄赫,但对他来说,电脑里没有秘密。
一搜索,文件出来了。黄赫看了大吃一惊,他没想到这个离职在家的中年宅男,竟然喜欢虐待一类的视频。这令黄赫大为头疼,他接触的暗网非法内容太多,可他对那些东西毫无兴趣。
他耐着性子研究了一下,发现所有视频貌似有个规律:它们的施虐者有男有女,但被虐者却全是女人。细究起来,那些视频中,与性有关的SM类视频不多,有相当一部分是单纯的虐待表演,视觉效果非常暴力,但与性无关,一般不危及生命。
看来张海涛口味不轻。可这个年龄段的男人和郭震不同,他心理成熟,状态稳定,按说,绝不会因为这所谓重口味,干出什么要命的事来。可是小丑既然选了他,那他就一定有暗藏的危机,这个危机在哪儿呢?
郭震的问题很明显,张海涛的问题不明显。
黄赫反复琢磨,觉得张海涛最出格之处,无非就是离职十年,宅在家带孩子,做饭,写作,这事一般男人干不出,可张海涛有这条件,他老婆王晶莹事业有成,不缺钱,他们生活上毫无压力。但大男人天天宅在家,时间长了,夫妻关系难免紧张。危机来自于紧张的夫妻关系,还是他的精神状况?难道他会自杀?
一想到自杀,黄赫急了。怎么办?要了解对方,必须做深入接触。黄赫考虑了很久,觉得这事还得找杨依。
天一亮,黄赫先找到了郭大山。
郭震的事很难启齿,他实在不知道咋说,才能让郭大山好过点。“郭震出事了,跟他上的暗网有关。”“出事?少唬我!”又见到这个不请自来的黑客,郭大山来气了。黄赫拿出手机,把郭震被杀时的小片段找出来,交给郭大山。他知道,这事他根本说不清,说了,郭大山也不信,只能叫他自己看,虽然残忍了点。“这……这他妈咋回事!”郭大山只看了一眼,就一把薅住了黄赫的衣领。黄赫挣扎了一阵,挣不开,大声冲郭大山吼起来:“跟我来什么劲?早干吗去了?”
“你他妈……”郭大山两眼通红,把黄赫推到了墙边。“放开!”黄赫说,“那个网叫‘东亚丛林’。他离开戒断中心后,跟着旅行团去缅甸,然后私自脱团,花钱玩杀人游戏,结果就被……”“放屁!”郭大山抬手就打。
“你儿子杀了个女人!”黄赫吃痛,奋力甩开郭大山,说出的话不再有温度。
郭大山再次抬起的手僵在了半空,手机片段还在播放,他听到了郭震的惨叫声。
“你报警吧。”黄赫留下这话走了。事实太残酷,他不知该怎么去安慰对方。
黄赫走后半天,郭大山才想起报警。他根本不信郭震杀了什么女人,只说儿子被害了,事情牵扯到什么“东亚丛林”,还和一个叫黄赫的有脱不开的关系。派出所当面接触郭大山后,把案情汇报给当地分局。分局领导一听“东亚丛林”,立刻联系特别行动组。此时,秦向阳和钱进正在赶往越州的路上。
黄赫从郭大山家一出来,就接了个电话。电话是快递员打来的,叫他回家取件。
没买东西,哪来的快递?难道是小丑所说的礼物?黄赫赶回去接了快递,拆开来一看,呆了。快递包里装着个塑料袋,塑料袋里装着个翡翠手镯。他一眼就认出来了,那正是父亲临终交代要寻回的遗物。他又看了看快递包,发货地是中国香港,但没写发货人,也没电话,也不保值,物品那一栏写着几个潦草的字:仿真纪念品。他没想到小丑竟言而有信,真的搞到了这件东西。怎么说,这都算一份大礼。为达成目标,小丑真是下足了本钱。
怎么办?东西不能还回去,但能还钱,可他压根不知小丑是谁,这钱咋还?黄赫琢磨再三,还是把东西交给了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