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篇都是车的小说推荐言情上一章:伪装学渣
- 整篇都是车的小说推荐言情下一章:豪门大小姐她撕了白月光剧本
“官家是要为臣从新议罪吗?”
魏钊低头看向他。
“不是。”
说着,他甚至伸手扶了他一把。
“朕要知道,刘知都是敌是友,还是不相干的人。”
刘宪站起身,二人相视而立。
“臣所求不多,不过是尘埃落定后,全身而退,官家明白,臣这种身份,到最后,都是做刀下鬼的下场,臣当年入宫,是为了活命,如今听官家调遣,是为了最后求一个宽恕。”
这话说得听起来尚算坦然,但魏钊显然还觉得笼统。
“当年给你议罪的是殷相,后来,给你定罪的是刑部的吴旭,这个人朕后来查过,徐牧曾送过他一处香粉宅,在汴京的东面儿,虽然年岁久了,他人已经死了,可是那座宅子还在,甚至宅子里的女人都还能把当年的事说出个七七八八。”
刘宪仰头吐出一口气。
当年的事对他来说,不止是身上那个伤口。
“殷相受人表象所惑,深信臣是舞弊案主谋,甚至试图将他也拖入水,这才议了臣的死罪,徐牧……对臣有救命之恩,当年先帝昏庸无道,徐牧自诩有匡扶天下正道之能,将臣从腰斩台上救下,送入宫中,最初是想臣和济昆一样,做一个先帝身边的玩样儿罢了。”
索性实话剖白,刘宪稍仰起下颚,看向魏钊。
“你不该对殷家有恨吗?”
刘宪怔了怔。
“官家,每一朝的官场风云下,都有它的规矩和规则,不遵守,就要被像扎草一般的扎去,臣无谓以此怪谁。殷相是洁身自好的人,于百姓,于朝廷,殷相都只有功,无过,臣本就是当年朝堂势力为打压他陷害他的一个棋子,若为我平反而失了朝堂地位,也不会有后来的废就革新的气象。”
魏钊一句一句地听完,听到末尾,到拊了一回掌。
“刘知都是这样的胸襟,朕倒是没有想过。那对殷家的绣儿呢?”
刘宪的目光柔和下来,清风明月撒一身,这个人被魏钊提及之后,他突然有了一丝不理智的表达欲望。
“听臣的养父说,他在汴京城外的护城河旁捡到了臣,那时臣身患重病,只记得自己五岁,父母兄弟是何方人,全然不记得。养父与养母一辈子没有子嗣,便把我当成亲儿教养,养父姓刘,是从南方迁到汴京的文士,在汴京城外开馆授徒,殷相是他的朋友,当年二人交往甚笃,便为臣和绣儿结了这一门亲事。后来,养父去世,殷相心疼女儿,不再应允这门亲事,再后来,臣沦落至宫中奴,自然也再不敢去想这件事,不过,臣第一次见绣儿,是在白马寺的茶会上,唐既念出:‘凌波不过横塘路。’她举盏奉上,接出‘但目送,芳尘去。’茶絮如尘,在人眼中化开,小小年纪,如此情趣,实在驻人心中。”
作者有话要说: 更新开始恢复了,最近成都的天气开始降温了。
文里也进入秋天。
秋季人容易敏感,也容易感冒,总之有点伤感,大家多出去走走,吃吃好吃的。人活心情,幸福哦。
第32章 婉人儿 恐怕是想在朝廷上和徐牧斗一次……
这一段话说得有些长,算是把刘宪二十多年的人生扼要地陈述了一遍,魏钊在崖边慢慢地踱着步子,听到最后,不禁笑了。
“父母双亡。同病相怜,就连绣儿也是…”
刘宪也扬了嘴角,“臣不负绣儿,便不负官家,只望官家给她一条平顺的道路,若从此无风无浪,臣定听她的话,忠于魏家的朝廷。”
魏钊喉咙里轻“嗯”了一声。
“朕和你之间,若没有绣儿,是不是一定会有生死相关的高下之分?”
刘宪抬头看向他:“不是,臣被迫入局,所求不过立命之地。朝堂之上,臣并不想与官家有高下之分,臣想和官家争的高下之分,其结果早就在官家手中的那一方锦帕之中了。”
魏钊握了握袖中那方帕子,丝绢的质地,哪怕体温也难暖去它的寒凉之感。
“好,朕信你,你回吧。徐牧的事,朕全托付与刘知都。”
“是。”
“杨嗣宜。”
“官家您说。”
“提灯,送一送。”
杨嗣宜自从生了供奉官后,倒是少在刘宪面前进心的,如今得了魏钊这么一个旨意,果然精心得紧,一丝不苟地在前面提灯照路。刘宪心中琢磨着徐牧的事,一路掐捏着食指与拇指,没有开口。杨嗣宜回头看了看他,试探着唤了一声,“知都。”
刘宪顿了顿脚步。
“怎么了?”
“也……没怎么,就是之前从来没有听知都说过自己的事情。刚才听您和官家说话,总觉得有些惊心动魄,但又说不上来为什么。”
刘宪笑了笑,落英道上有些滑腻,二人都行得仔细,走得慢,走了小半个时辰,才面前看见前面的山门。刘宪抬手拂开一枝玉兰枝,语调随和。
“怎么,跟着我做鬼做久了,就听不得我偶尔说几句人说的话。”
杨嗣宜抓了抓头,“知都您哪里的话,您哪里能是鬼呢,就是……哎……怎么说呢,知都您可要不能把我这个话说给别人听啊,我心里总觉得吧,您和官家……有些像。”
说完,他又后悔了,忙伸出一只手去捂住自个嘴巴,那模样滑稽得很,刘宪也不免笑出了声。
“我以为,我教你的东西,足够你在大陈宫活下去了,如今看来,还是我太纵容,你还是板子挨得少。”
山路一个弯转,杨嗣宜先几步下去,又仔细地将灯移到刘宪脚下。
“平日里我晓得事情的,不过是对着您,才心里想什么说什么,您可千万饶我的命啊。”
刘宪声音淡下来,“你不要想得太多而入了心魔,不过是你平时在官家面前伺候,不真不实的场面话听得太多了。”
杨嗣宜垂头道:“我就是觉得眼前的事情太大了,您又不常在宫中,这身上啊就没了主心骨,从前跟着您,也就伺候伺候宫中那些贵人主子们,如今……您看看,我这个身上担得都是些什么事啊,我没有知都您这样的心思谋略,只有些个人情世故上的小聪明,我怕……”
“别怕,你仍做会做的事。”
杨嗣宜点点头,“那……知都,您想好怎么就绣姑娘了吗?我刚才听您和官家那哑谜一般的话,实在迷糊。”
刘宪抬头望了一眼头顶如乌洞一般的天,“官家,恐怕是想在朝廷上和徐牧斗一次法。”
“怎么说。”
眼见山门就在眼前,刘宪停住脚步,“绣儿的事是一个死局,如果徐牧不去茶太妃这一条线,那绣儿就必然会被定个死罪,相反,徐牧若把这件事在朝堂上揭露出来,绣儿的事,就会被压下去。这其中最关键的事,官家要怎么在朝堂上,捏住徐牧。”
杨嗣宜不由打了一个寒战。
“怎么听着如此惊险。您是怎么想的。”
刘宪笑了笑,“反手一击。”
“如何击?”
“徐牧不是要匡扶正道,揭露君王无道吗?这种事反过来说,就是诬陷君王,玷污皇家,是大逆不道的杀头罪名。这个局要破,就必须让徐牧自认为拿住了所有证据,清清楚楚地把“殷茹与官家佛寺苟合”这样的肮胀话到朝堂上,然后再破他的证据,把那些所谓的证据,都变成他一手捏造的东西。”
杨嗣宜一拍脑门子,“难怪!官家这一日遣人在查白马寺僧人居士的来历和身世。”
刘宪点了点头:“嗯,除了周太后,官家到是把这其他的事也想干净了。白马寺与徐牧这个人是有渊源的,当年我设计送官家出宫,徐牧给我的第一站,就是白马寺,他留在这个寺种的眼睛,如今都要变成插入他胸口的刀。绣儿拿命换给官家时间,官家既吩咐了你,你就让你底下的人用心。”
杨嗣宜应是,但转念又想起一件事,“这么一来,绣姑娘又要如何是好。”
“徐牧的事情出来,会把“绣儿”的过错压下去,好在她不是嫔妃,这件事情,只要不放在朝堂上来论,其实就是内宫可以自惩自罚的小事,她……恐怕还是要吃些苦。好了,你回吧,我的马栓在外头,你也不用送了。”
一连几日,刘宪都没有进宫,而魏钊回宫以后,早朝也罢了几日,说辞仍是为太后侍疾。
福宁宫的案头上累了几本折子,虽然言辞之中都没有挑明皇帝亵渎神佛的事,但劝诫斥责之语已然是力透纸背了。其中牵头得是御史中丞郑琰。这个人是新封婕妤郑婉人的父亲,自从入仕之后,就一直在言官的大本营御史台里呆着,一路熬走了三届的中丞大人,自己终于爬到了这个位置上,是个极不好评价的人,一方面,这人承袭了三届老大人的传统,特别地不怕死,特别得敢说,但他私底下的作风,又不是个正人君子,家里七八房妻妾,外头还养着外室,自个是清水官,爱风流爱得一身清贫。
郑婉人是他嫡出的女儿,人长得十分好看,虽然有个“婉人”的名字,却不是个温柔婉约的性子,家中缺钱,她到拼了命的追逐奢华的东西,郑琰管教不了她,只能由着她在几房妻妾的脂粉窝里去抢去争。她一入宫,郑琰整个家中到都是松了一口大气一般。
这日过了午后,郑婉人去慈安宫请安,新封的婕妤吴嫣也立在门口。正殿的大门紧紧闭着,只能闻到一丝又一丝极浓的檀香透过隔扇门的缝隙渗出来。
郑婉人撩了裙角跪下来,端端磕了三个头,抬头对吴嫣道:“你不请个安走么。”
吴嫣搓了搓手,“我还想再候一会儿。”
郑婉人笑了,扶着宫人的手站起身,“等到什么时候?礼数到了就够了,咱们做嫔妃的,还能抢了圣人娘娘的活儿去,磕个头走吧。”
吴嫣是兵部侍郎吴佳道的妹妹,倒是个郑婉人全然不同的人,性子软,平日里都听跟着自己入宫的嬷嬷的话,这会儿听她这么说,又没了主意,正要回头去看嬷嬷,却听见背后传来一个声音。
“去我那儿坐会儿吧。”
郑婉人也回了头,见凤凰树下面站着一个女人,身穿褐色的菊纹绣襦裙,肩上挂着藏青色的如意纹的披帛,一身晦暗深沉的颜色,却露着半截子如玉如雪的脖子,艳如春日花的面容,与周身的
沉暗格格不入。
“哦,是太妃娘娘啊。”
郑婉人迎着她走上去,弯腰行了一个礼,吴嫣见状,也忙跟了过去。殷茹笑着扶了二人一把,“可别行礼了,宫里人都唤我一声太妃,谁不知道,我不过是伺候太后娘娘的一个奴婢,你们越是尊重啊,反而越是打我的脸。”
这话郑婉人听着倒是舒服,吴嫣却不知道怎么去接,只得怯怯道:“太后娘娘今日好些了吗?”
殷茹带着二人往偏殿走,一面走一面道:“早间是好些了的,后来歇午也睡得安稳,怕是还要一会儿子才醒得来,你们在我那儿坐坐,指不定过会儿子,那边就传话了呢。”
说着便倒了偏殿,殷茹推开门,伺候她的碧澄正靠着窗棂打盹儿,听着响动起来,却见吴嫣与郑婉人也进来了,慌得起来出去去伺候茶水。偏殿里便没有了旁人。郑婉人绕着走了一圈,只见殿中陈设得十分精致。帐子里烧着一种说不出名字的暖香,是在别处都没有闻到过的,佛龛对面挂着一副海棠图,落款的人叫“洞庭主人”。她也是知道一些外头文人堆里的事,像这样的别号,一看就不是什么名人名家,而是些个落魄的风流文人,胡诌出来自娱自乐的。不由也把这个声名狼藉的太妃又看透了几分。
正想着,宫人进来奉茶,殷茹让二人坐下,亲自斟茶。
“我这儿平日里清净,也就常能看见程皇后和你们过来请个安,程皇后不是我这样的人敢上去说话的,若不是今日遇着你们,我这儿不知道又要寂几日呢。”
郑婉人看向手中茶杯,那杯却不是宫中常见的那种哥窑钧窑的素釉杯,而是瓷绘美人春水图的白瓷杯。
“太妃娘娘这里是如此精致有趣儿的地方,臣妾看这宫里竟没一处地方比得,怎会是这样的光景。”
第33章 雨在畔 我到想去瞧瞧这位魏夫人。
殷茹放下瓷壶,抬手扶了扶鬓角小心藏着簪的一朵紫色绢花,在吴嫣身旁坐下来。帐中的暖香越发浓烈,熏得郑婉人几乎有些发困。
“欸,太妃娘娘这帐里是什么香,怎么这般好闻。”
殷茹回了头,风撩开藕色幔帐的一角,一缕青白色的烟淡淡的透出来。
“这个呀,鹅梨帐中香,这一些是开春时,我的姐姐手上调出来的,通共就剩了这么一些儿了。”
郑婉人眉头稍蹙,“太妃的姐姐……是魏夫人么?”
殷茹弯曲手腕抵住唇,若有似无地叹息了一声,半晌,方轻声道:“是啊,只是……我如今也不好再提她了,毕竟是要议罪的人,我们人微言轻的……”
郑婉人仰起头,屈臂撑着下颚,修长的指甲一下一下地叩在白瓷杯壁上,那声音轻细,却极有穿透力,惹得吴嫣在一旁,坐立不安。
“太妃怕什么,就算您要开口给她求个情,也是你们的姐妹情谊,谁也不会把太妃这样的人,跟那肮脏的身子扯到一起去。”
殷茹笑笑,口中只絮絮叨叨着:“是是……”
而后又小心地问了一句,“婕妤入宫候,瞧见过她么。”
郑婉人看向吴嫣,“你瞧见过么。”
吴嫣摇了摇头,“魏夫人都是官家身边伺候的,我就那日在寺中,远远地看过她一回。”
郑婉人的手指停顿下来,“呵,一个奴婢,因着在官家跟前,阖宫尊地她比我们还要高贵,是个什么事儿。”
殷茹起身又给郑婉人添了一回茶。
“婕妤也不好这样说的,我这个姐姐,到也过得坎坷,这会儿又行错了路,成了阶下囚,哪里还能又从前的脸面呢,听说啊,这处置还是官家下的,这不……再尊贵的也弃如弊履了不是?”
郑婉人听着听着,嘴角的弧度到是越来越上扬,她松下胳膊,对吴嫣道:“我到想去瞧瞧这位魏夫人。吴婕妤,你不也没瞧清她么,与我一道?”
吴嫣怕事,忙回头去看自个身后的嬷嬷,见那嬷嬷冲自己悄悄摆手,忙道:“我还候着与太后娘娘请安的,怎得候一半走了?”
郑婉人不以为然,“都这时辰了,前头传话了么。咱们这里等着哪里是个头的。我就想去看看那狐媚子的狼狈模样。听说,官家从前为了她,连明仁殿都不去的,掖庭明明选了秀,可还是把我们搁一旁放着。我还奇着怪,这魏夫人究竟是什么样的好人,原有这些花儿香的手段,如今,连官家都瞧清楚她了,你我还有什么可顾忌她的。”
殷茹在旁摇了摇头,“哟,这话婕妤可说差了,没有官家护着她,可还有个刘知都呢,这个人……啧啧,鬼的钱也收,人的买卖也做,可是个不能惹的主。”
郑婉人一听这话,到似火了,“不也是宫里伺候人的奴婢么,怎的还是主子们不能招惹的了?你这个姐姐是把大陈宫当什么了,狐媚官家不说,还与一个阉人不清不楚的,可真叫我恶心。”
殷茹忙站起身,替她顺着气儿,“哟哟,可别恼了婕妤娘娘,您快坐下消气儿,我这儿可不敢再说了。
郑婉人挡开她的手:“太妃到不肖这样,我没与太妃置气。只是气不过这个理儿,圣人娘娘这些日子,也就这样纵着她不成?”
“圣人娘娘哪里是愿意下狠手的人,官家那里对她淡淡的,她又手上数着佛珠子,心里装着佛主子的,能行什么手段。我是阿弥托福,得了这位温柔的圣人娘娘,不然,我姐姐恐怕找被逼着认罪,丢性命了。”
郑婉人起步子往外,外面伺候的碧澄忙过来打帘子。碧玺石头串成的珠帘滑过郑婉人的肩膀,她一面走,一面道:“她竟还不认罪?呵,我可不是圣人娘娘那样的人,我到要到她跟前儿去,臊得她狠不得削自个的脸儿。”
殷茹佯装要追出去劝,人却在门槛上绊了一回,眼见着她扬长走远,方扶着碧澄的手站起来,面上爬上一丝笑意。
吴嫣见郑婉人走了,越发觉得在这间屋子里如坐针毡,也站起身来,匆匆行了个辞礼,带着人出去了。殷茹一手撑着腰身,一手掩着嘴从新坐下来,侧身对碧澄道:“不饮茶了,你去倒酒吧。”
碧澄道:“这方过了午后,娘娘您就要饮酒么,伤身的。”
殷茹软了腰趴下来,用手指滑弄着瓷杯上的美人脸,“我心里头高兴啊,郑婉人这个女人,可真是个棒槌,两三句话,她就坐不住了。”
碧澄在袖中捏着一双手,“可是娘娘,奴婢这心里怎么有些慌呢。”
殷茹抬头撇了她一眼,“你慌什么,横竖我有说一句不诚的话么,是郑婉人自个要往这张网子上扑,我到希望,她见了殷绣,也能有在我这儿的这个狠劲儿。手上不要软,最好能在她脸上,割出几道印子来,我看官家,还能不能看得下去。”
碧澄听她这样说,手也有些发软。
“娘娘,您……为何如此恨魏夫人。”
殷茹闭上眼睛,“为什么啊……你要我一下子说清楚,我到说不清楚了,我想想啊……”
说着,她偏过头,便看到了妆台前那半打开的妆奁,里面珠玉叠翠,金钗银环,玛瑙碧玺的链子,镯子凌乱地堆满,红木妆台雕这鲤鱼戏莲的图案,那鲤鱼的嘴巴微微张开,就这么一幕,竟看得她双腿发痒。
“她总以为,她是为我好,可我真正爱的人,她却偏偏要一个人霸着,零星半点的恩宠也不分给我,当初答应帮我进宫,却要把我放在这么一个冰冷的地方,守着那半死不活的老人,天天听佛经,吃素斋,她这就是为我好了?”
碧澄不是第一次听殷茹说这样的话,在她的立场上,她无法说出规劝的语言。但她有她的心思和隐忧,每每见到殷茹这样,她也只能把话题岔开去。
“您进宫前,徐大人是要咱们做眼睛和耳朵的,如今,您把所有的心思都用在魏夫人身上,这……”
殷茹撑起身子,“什么眼睛和耳朵,他这一回送来的那些药,还有吩咐我在白马寺中做的那些事,险些让我害死了官家和自己,我原先到真以为他有这个心成全我,如今我也看明白了,不过也是捏着我做棋子,我殷茹这辈子,就活该被这些男人玩弄在手掌中么。”
碧澄听着,越发退了一步:“娘娘,您这话,奴婢听着真有些怕。”
殷茹将一缕碎发挽至耳后,“怕什么,且看着吧。”
偏殿合上了门,将满室的杏花酒香和帐中暖香锁在一处。
日渐渐偏向西面,风吹走一片云,深厚的云层里突然破出一缕光,斜斜地落在大陈宫如云般的树冠上,路上行走的宫人裹紧了身上的衣裳,一言不发地往各处送晚膳。
此时掖庭狱才放过饭,殷绣靠着墙静静地坐着,饭食就摆在手边,她也没动过。狱中的人都知道她是刘宪关照过的人,一日三餐虽然不精细,但也都竭尽所能照顾得成样子,如今见她不思茶饭,心里都有些不安。
一个年轻的内官隔着门轻声与她说道:“夫人,您为难自个,刘知都就要给我们松皮儿了。”
殷绣抬头笑了笑,“心里有事,吃不下的。”
那内官蹲下身子,“在这里面的人,谁心里没个事儿呢,日子不也得一天一天地过嘛,我们知都大人虽然年轻,但为人处事的那个利落和精明,偌大个汴京城,谁敢和他争高下呢,既然他都让您放心,您啊,就把心搁肚子里,想吃什么,想用什么,就跟奴婢们说,只要大陈宫有的,没有伺候不上的。”
殷绣听他这语气,着实像杨嗣宜调教出来的人,便一面伸手端了饭起来,一面问她:“你在杨供奉手底下做个事儿么。”
那人点头道:“您真实好眼力,我就张令,以前在丽正门上答应的时候,是杨供奉手底下的人。”
殷茹没在往下问,执筷夹了几口。谁知还没吞咽几下呢,外面突然喧闹起来。
张令忙站起身,“怎么了?”
一个狱卒匆匆忙忙地跑过来,“郑婕妤突然来了,这会儿在前面堂上坐着呢,非要让带魏夫人出去问话,前面已经让人去请刘知都了,但刘知都今日像是去听徐大人府上的戏去了,这一来一往的,可不知道要耽搁多少时辰,怎么好啊?”
张令低头想了想,“让带去堂上么……这是要行什么事啊。”
殷绣抬起头,“恐怕是想听我认个罪吧。”
张令皱了眉,“去跟郑婕妤说,刘知都说了,没有他的意思,谁都不能见魏夫人。”
殷绣撑着墙面站起身,“这样对你们刘知都不好,带我过去吧,这种事是不能避的。”
张令有些犹豫,“知都把您交给我们,这万一……”
“无妨的。走吧。”
张令抿了抿唇,对那来传话的认道:“再遣认去徐大人府上催一催。”
说着,又命认开门。
“我送夫人过去。”
第34章 狱中事 照着她的这张伶俐嘴,给我打!……
掖庭狱的正堂上挂起了一副银沙的帘帐子,张令带着殷绣过去的时候,正有两三个宫人捧着海南新供的荔枝进帘子后头,那是今年的最后一季荔枝。照理说这种精贵的东西,原本是应该由程灵来调配,无奈她在这些事务上面着实没什么兴致,内东门司就捡着自个认为的富贵处送了。
郑婉人喜欢这些入口甜软,身价贵重的东西,甚至觉得,这些东西摆道掖庭狱这种地方,反而更凸显其贵重,就连那红皮儿上晶莹剔透的水珠儿都闪着珍珠玛瑙般的光泽。她摘了一颗,递给身边的宫人去剥皮,自个把眼睛从荔枝上移到纱帐子后面,纱帐后的女子温顺地跪着,双手交叠于额前,向她行了一个恭敬的大礼。
“你原来是叫殷绣是吧。”
殷绣没有直身,仍是伏地道:“奴婢绣儿。”
郑婉人长长地“哦”了一声,“也是,你父亲犯了谋反的大罪,你们殷家一族,都是被先帝爷给抹了姓氏的。啧啧,你和你妹妹可真实厉害啊,从奴隶堆里头爬出来不说,一个封了太妃,一个入了官家的眼。”
“那是皇家,给奴婢姊妹的恩德。”
郑婉人笑出了声音,入口的荔枝嚼到一半,一丝果肉甜疼了牙齿,她索性吐出来。
“逆臣之后,总是有逆骨的,你知道皇家给了你恩德,却还是恩将仇报,在官家身上去用那腌臜的东西。”
殷绣按在地上的一双手相互握了握,青砖地的寒气透过轻薄的衣衫扎刺着膝盖。
“婕妤,奴婢心中事浅薄,桩桩件件不能全数说出,污您清听。”
郑婉人一时有些没有反应过来这句话的意思,掐在荔枝皮儿上的手顿了顿,但也就这么一瞬,她分明觉得这句看似卑微的话,其中的骄傲和底气却另有风骨。她心中的无名火一下子上来了。不是说她被弃如弊履么,怎么整个掖庭狱的人到都似主子似的尊着她,她明明是跪在地上没有抬头的,怎却瞧不出一点点卑微的模样。
郑婉人的指甲使了劲儿,深深地掐进荔枝皮肉里。冰凉的汁水染了她的指尖,她忙将手抽回来,轻轻地按在胸口。
“这些日子周太后病着,圣人娘娘又仁慈,才搁置议你的罪,不知道你晓不晓得,你这个罪若是议出来,那是要当着众宫人的面儿杖毙的。”
“是。”
殷绣仍未抬头,腰上的力气几乎要泄尽了,她索性将手肘放下来贴着地,以此支撑身子。
郑婉人看着她这副逆来顺受的模样,心头有火却又找不这一个错处儿来撒。索性抬头问殷绣身后的张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