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娘自是打听清楚了,立马道,“这几人都是三房的。”
放在平时,江晚芙肯定会给赵氏留面子,不会越过她,处置三房的人。但这种时候,老夫人三令五申,她也不止叮嘱过几次,竟还有人撞上来,她若轻轻放过,她失了面子也就罢了,连老太太的威严,也一并被她丢了。
江晚芙脸色微微沉下来,但她没说什么,只让惠娘带上几人,跟她去了回事处。进了院子,下人看她不进屋,忙搬了椅子到院子里,江晚芙坐下来,轻描淡写吩咐,“去看看,有几个管事在府里,有几个,都叫过来。还有手里没活的下人,也叫过来,学学规矩。”
刚才说闲话的那几个婆子中,带头的那个一听这话,就知道江晚芙这是要杀鸡儆猴了,本来该求饶的,但她仗着自己是赵氏的陪嫁,嫁的也很体面,几个儿子都在陆三爷身边干活,平日里倚老卖老惯了,张口就道,“……太太,奴婢们是三房的人,您看是不是把三太太请来?”
江晚芙听了这话,倒是笑了。
这婆子拿三婶来压她?
看来她果真是对她们太客气了。
第126章
江晚芙依旧笑着,轻声问,“你说你是三房的人,刚才倒是没来得及问,你在三房领什么差事,伺候了几年了?”
那姓马的婆子看江晚芙笑着,柔柔弱弱的模样,实在不像什么有主见的当家主母。江晚芙虽主持中馈,但各房的事情,尤其是几位长辈那里,她的确是很少插手的,马嬷嬷心里便不免有些轻视,习惯性作出自己在三房摆谱的模样,答话道,“奴婢是隆顺十七年,跟着三太太到国公府的陪嫁,现如今也在太太身边服侍二十余年了。”
江晚芙点头,“听你这么说,倒是老资历了。”
马嬷嬷听这话,还以为自己把江晚芙给唬住了,正洋洋得意地想,果然拿三太太压一压她就好了,早就听人说过了,这位太太是小门小户出生的,估计也就是靠着张脸,讨了世子爷的喜欢,才进了门的。连孩子也没有一个,脚跟都没站稳,哪里敢得罪她这样的老人。
“太太您年轻,怕是不晓得咱们府里的规矩,各房的下人,都是各房各管各的。奴婢们皮糙肉厚,打一打,倒是无妨,就是您啊,可别为着这么点小事,坏了您跟三太太的情分,奴婢说句托大的话,您毕竟是晚辈呢。”
江晚芙淡笑听着,也不生气,“听你这话,自己挨打都不怕,倒是怕我跟三婶闹了不开心。乍一听,你倒真是个忠仆。”
马嬷嬷飘飘然,摆手还客气几句,“太太过誉了,这都是奴婢该做的。”
江晚芙摸了摸手腕上的镯子,沁凉油绿,她抬起头,继续道,“刚刚嬷嬷说我年纪轻,不懂得府里的规矩。那想必嬷嬷定然是很懂规矩的人了。那有件事,我可要请教请教嬷嬷了。妄议朝政,按府里的规矩,该怎么处置?”
马嬷嬷被问得一懵,府里哪有这条规矩,她正想着,江晚芙不会是在故意刁难她吧,便紧接着,就听江晚芙继续往下说了。
“噢,是我糊涂了。”江晚芙收起笑容,淡淡道,“府里没这样的规矩。不过,你也知道,世子爷在刑部任职,我平日耳濡目染,也胡乱学了几分,学得不好,不过恰好见过这条律法。《大梁律》第一卷,十三条,妄议朝政,以谋反罪论,轻者绞刑,重者凌迟。嬷嬷规矩学得好,不如自己算算,衙门定案的时候,是将你算作轻者,还是重者?”
江晚芙说得轻飘飘的,马嬷嬷跟几个婆子却吓得不轻,马婆婆还嘴硬辩解,“哪里就那样严重了,奴婢们忙了差事,凑在一处,胡言乱语说几句话罢了,当不得真的。太太可不要吓唬奴婢们!”
江晚芙轻声细语,“说出去的话,如泼出去的水,如何当不得真?嬷嬷要喊冤,不如去衙门喊,跟我喊有什么用?你是三房的人,按规矩,我连罚你,都是不成的,还是送你们几个去见官,来得快些。也省得为了你们几个下人,坏了我跟三婶的感情,这还是嬷嬷刚才教我的呢,这么快就忘得一干二净了?”
马嬷嬷被吓得傻住,看江晚芙身边那个惠娘,真的出去叫人了,高大的侍卫腰间挎着刀走进来。内宅妇人身边带几个粗使婆子,都算正常,可这年轻的世子夫人身边,随身跟着的,居然是带刀侍卫?
其余几个婆子,却已经服软了,她们本来就没底气跟主子硬抗,不过是看马嬷嬷胡搅蛮缠,便觉得自己也能逃过一顿打,如今一看这情况,几人不约而同跪了下去。
七嘴八舌道,“奴婢知错,请太太责罚。”“奴婢多嘴多舌,甘愿领罚。”
常宁进了院子,一眼都没看撒泼的马嬷嬷,朝江晚芙拱手,“夫人可是有什么吩咐?”
江晚芙指了指马嬷嬷,常宁都不用她吩咐,看了眼马嬷嬷,挥了挥手,身后几个护卫走上来,硬生生把人给拖走了。马嬷嬷才知道怕了,拼命挣扎反抗,但护卫都是练家子,自然不会让她逃脱,三两下就把人给捆了,直接带了下去。
几个管事得了消息,才匆匆赶过来,还没进院子,就看见马嬷嬷被拖走了。平日里仗着自己是赵氏陪嫁,很有几分体面的婆子,被五花大绑捆着,鼻涕眼泪,狼狈得不行。别说那些吓人看了害怕,就是几个管事,也心有余悸,不由得正了脸色,小心翼翼跟门口的惠娘打听。
“这婆子可是冒犯了太太?”
惠娘一如既往的和气,微微一笑,开口道,“管不住嘴,便叫衙门管去。”
轻轻一句话,把几个管事都给吓住了。惠娘一副什么都没说的样子,朝众人笑笑,“既是都来了,便进去吧。”
众人进了院子。江晚芙扫了眼众人,才朝那几个婆子开口,“你们几个,搬弄是非,多嘴多舌,各打二十大棍,你们认是不认?”
几个婆子刚刚看马嬷嬷被拖下去,早就吓破胆了,一听只是二十板子,忙不迭就争着抢着道,“奴婢认罚!奴婢们认。”
江晚芙垂下眼,闭了闭眼,才道,“那便动手吧。”
这种事情,她也只要发话就行了。很快有人把长凳搬上来,几个拿着涂了黑漆的立威棍上来,一棍下去,那些婆子连叫都没敢叫一声。
一声一声,结结实实打在皮肉上的重响。管事还好些,一般的下人却都已经吓白了脸,有的丫鬟胆小,被吓得抽抽噎噎的哭了起来,捂着眼睛都不敢看了。
这画面的确是有些血腥的。
陆家的立威棍,是从军棍改过来的,比一般的棍子要更重更结实,七八棍下去,就皮开肉绽了,深色的膝裤染得更深,湿漉漉的。
江晚芙却坐着没走。一直等二十棍打完,几个婆子身子软下来,还要挣扎着起来,跟她磕头。她也只由着她们磕了头,才开口,“日后不要再犯,下去吧。”
她扫了眼院中观罚的人,不出意料地看见,不少人都惧怕地避开她的视线,还有十来个丫鬟眼睛都是红的,显然是吓得不轻。但她要的正是这样的效果,杀鸡儆猴,她这一顿罚,不到中午,就能在下人里传遍,至于他们私下会如何说她,江晚芙倒不在意了。
“你们也自去做活吧。”
江晚芙起身,带着惠娘回了立雪堂,一进屋,便去把衣裳换了,惠娘给她端茶进来,江晚芙喝了几口,好像还能闻到一股血腥味。
实在有些年没这么罚人了,上一回这么大动干戈,还是阿弟院里做事的妈妈,串通了守门的婆子,把她侄女送进阿弟屋里。她也是把所有下人都喊来了,当着所有人的面打得她。
想到阿弟,江晚芙神情又淡了下来。这时,惠娘出去了片刻,很快回来了,低声道,“常侍卫长来问,那婆子要如何处置?”
婆子便是刚刚当着众人的面,被拖出去的马嬷嬷。
江晚芙当然不会蠢到送她去见官,她是国公府的下人,真要送官,牵连到府里怎么办,不过是吓唬马嬷嬷一下,做给那些人看的。一顿打,要是还不能让府里下人管住自己的罪,那掉脑袋、丢性命,总能让他们害怕了。
江晚芙想了片刻,才道,“等三叔回来,便送去三房给三叔。”
三婶实在有些太不管事了,这婆子又很是能言善辩,一张嘴很能胡搅蛮缠,三婶多半就那么让她糊弄过去了,倒是三叔,平日里温温和和,不显山不露水的,其实很靠谱。
惠娘应下,出去传话。等到傍晚的时候,陆三爷回来,就听下人来报,说常宁过来了,他倒是认得常宁,知道他是侄儿的贴身侍卫,被他留在府里,给侄媳妇使唤。
“何事?”陆三爷看了眼常宁,儒雅问话道。
常宁一拱手,三言两语把话说了,然后示意护卫把马嬷嬷押进来。
陆三爷听罢,脸已经彻底沉下来了。亏他先前还特意去见母亲,让母亲约束好家里人,结果惹事的,竟是他院里的人。他是几个爷里,脾气最好的,但不代表他是个没脾气的,尤其是在三房,就是赵氏,都是怕他的。
陆三爷缓和面色,朝常宁点头,“是我没约束好,给你们太太添乱了。明日让她三婶登门道歉。”
常宁摇摇头,让护卫把马嬷嬷留下,几人便退了出去。
翌日,江晚芙刚起来,还没来得及用早膳,惠娘就匆匆进来传话,道,“三太太来了。”
长辈登门,她自然不敢耽搁,忙收拾了一下,就去了正厅见客。赵氏坐在屋里,人还是很瘦,脸色也泛着一股不健康的黄,她真的是不大年轻了,跟陆三爷站在一起的时候,显得比他还老些。
江晚芙进去,主动打招呼,“三婶。”
赵氏也朝她笑了一下,很客气,喝了一口茶,就开门见山道,“昨儿我院里的人,给你添麻烦了。我来给你陪个不是,那婆子,三爷已经撵到别庄去了。”
说完,就没下一句了。像是来完成任务一样,连茶也不肯多喝一口,就找个理由回去了。
赵氏来得匆忙,走得更匆忙。江晚芙也知道,自己是把赵氏给得罪了,平日她虽话少,但也没有这么客气的,多少还是拿她当晚辈的。
但这事,她也想不出别的法子了。她这个位置,容易得罪人,尤其赵氏这样心思细腻的人。她一个晚辈,总不能劝她以大局为重,这种话,祖母可以说,三叔可以说,她是不能说的。
惠娘进来,看见茶都还是满的,就低声道,“奴婢打听到,那个姓马的婆子,是被三爷灌了哑药,本来要撵出去的,三太太求了情,才改成罚去别庄做活的。她男人跟儿子本来在三爷身边做事,也被捋下去了……”
江晚芙听了,一时没说话。其实她把人送去给三叔的时候,心里多多少少就猜到了的,三叔一定会严惩。男子行事,和女子不一样,他们更不留情面,更狠得下心。
但她还是把人交给三叔了。
做了的事,江晚芙就不会后悔,她这一番杀鸡儆猴,府里果然一下子太平了,偌大个国公府,就像一个牢固的铁桶一样,什么风言风语都传不开了。
当然,江晚芙也不免被下人说了几句,翻来覆去的,无非就是那些话,什么“她做事太心狠”、“她对下人太严苛”之类的话。太过的,倒也没人敢说。
江晚芙没放在心上,也没大动干戈地再罚谁。
第127章
卫国公府里称得上风平浪静,外边却到处都是乱的。
储君的失德,在坊间传的沸沸扬扬,因为封城的缘故,京城本就动荡,城外的人想进来,城内的人则日日担惊受怕,生怕瘟疫蔓延到内城,城门口处,巡城的士兵,一日能来来去去、带走不少闹事的人。
“强占人妻”、“失德招致灾祸”……这些消息,在坊间越传越广。顺天府外,大理寺,都察院,各处被围得水泄不通,今早都察院有位御史出门的时候,还被人群拦住了轿子,有个读过些书的秀才,指着那御史的鼻子就骂,说什么“身为言官,食君之禄,却庸庸碌碌,明知储君失德,却不敢直言劝谏,只知溜须拍马、歌功颂德……”
那监察御史一把年纪,胡子都花白了,没几年都要致仕的年纪,还只是个正七品的言官,可见并不是什么逢迎拍马的人,平日再介直敢言不过,被这么指着鼻子骂“昏官”,差点被气晕过去,还是都察院护院看情况不对,硬把人从里头救了出来。
饶是如此,这位御史也气得脸色漆黑,他倒不是不讲道理的人,没把矛头指向围着他的百姓,进了号舍,下笔如有神,不过一刻钟,一篇言辞犀利、针砭时事的谏文,洋洋洒洒而成。
等墨稍干,便立即合上,带上折子,推门而出,步子迈得又快又急。
同样的场景,这几日已经不止一次地发生。宫廷内,有言官已经捧着折子,跪了几日,且越跪越多,一个昏过去,被扶下去,便有好几个补上。
哪怕帝王龙颜大怒,也无一人退缩。
真正达到高潮,是谢纪的出现。他整整齐齐穿着朝服,一步一步沿着官道,越过跪着的官员,走到人群的最前面。
人群中传来一阵骚动,跪得头晕眼花的老御史,初入官场的年轻言官,都在同一时刻,抬起头,凝视前方那个清癯刚直的背影。
谢纪闭目,伸手缓缓脱下官帽,直挺挺跪下去,再睁开眼时,一双苍老的眼睛,锐利而坚定,眼神里满是决绝。
“微臣谢纪,请求彻查太子刘兆强掳民妇一案。”
“微臣袁青……”
“微臣钟立良……”
整个宫廷之内,此起彼伏的声音,一声声地传开,有的嘶哑低沉,来自老者,有的清亮有力,来自青年。唯一的共通之处,是他们语气里的坚决和无畏。
一直到入夜时分,宫道上、走廊下,一盏盏宫灯被挂起。初夏的夜里,还有几分冷意,露水凝结在言官们的官袍上,寒意渗进膝盖里。
张元带着内阁的人,从文英阁一一迈出来,十几个阁臣,与这跪满一地的言官,擦身而过。他脸上没有任何多余的表情,淡淡地掠过跪着的众人,直直朝前走去。阁臣们相继跟上,快出宫门的时候,跟在张元身后的阁臣,觉得自己似乎听到了首辅大人的叹息。
很轻的一声,轻得他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那人抬起头,探究地看向前方的首辅,却见首辅只是顿了顿步子,回头朝众人道,“明日卯时早会,请诸位同僚提前理顺手头事务。”顿了顿,他道了一句,“今日辛苦了。”
这些日子,最忙的肯定就是内阁了。陛下不管事,所有的担子,都压在内阁身上。
张元在内阁很有威望,其余阁臣们,一向以他唯首是瞻,忙应声道,“首辅尚且以身作则,我等谈不上什么辛苦。”
张元点点头,不欲多说什么,正想叫众人散去,还没开口,一个嘶哑的声音,打破了宫廷夜晚的宁静。
“微臣于忠书,山东潍州人士,蒙先帝不弃,于泰乾十五年取为进士。皇恩深泽,臣至今不敢稍忘。既作言官,便不可畏死。臣言已行,死有何憾?”
“请陛下彻查储君刘兆强掳民妇一案,以定民心,以正纲纪!”
这声音蓦地一顿,夜风呜咽了一声。仿佛是过了很久,又好像只是一瞬的功夫,就有几个太监,小心翼翼抬了个人出来,白色棉布被夜风吹开,露出半张脸。
张元看着,不曾挪开视线。
他认得这人。泰乾十五年的进士,他之所以认得他,是因为他与他同为老师的学生。老师学子众多,他们也不过点头之交,后来老师去世,他作了首辅,而于忠书不过区区一个七品御史,两人之间便更无往来了。
上一次听到他的名字,还是从老妻的口中。他在看书,妻子拿了剪子,替他剪去一截烧过的灯芯,话家常时说道,“前几日带琼姐儿赴宴的时候,于夫人也在,我记得她年纪比我小几岁,头发却比我白得还厉害,说话也小心翼翼的,像是怕得罪人。郑夫人还拿话挤兑她,她也忍了,我看不过去,替她解了围。”
他那时听了,也只随口道,“于忠书才弹劾了她侄子强抢民女。”
妻子便叹气,道,“原来是这样,我说郑夫人平时对人还蛮和善的,还拉着琼姐儿说话。”顿了顿,又道,“我看于夫人也是难做。”
……
张元闭了闭眼,叫住了他们。在一旁吩咐的太监一听是张元,忙殷勤上前,“首辅大人可是有什么吩咐?”
张元没说话,走上前去,轻轻将那被夜风吹开的白布,重新盖了回去。那太监见状,也忙连声道,“都怪这几个奴才办事笨手笨脚的……”
张元却也没说什么。
几人抬着于忠书的尸首,便朝外走去了。狭长的宫道,两旁红色宫墙,夜风吹过宫道,呜呜咽咽的,像是野兽的叫声,又像是什么人的哭声。
……
翌日,宫门外依旧跪了一地的言官。
天明了,天色又渐渐暗了下来。
高长海已经从劝说,到小心翼翼叫人给言官们送吃食和水了,看见有昏过去的,就手脚利索些,趁机硬灌几口水下去。真要饿死或者渴死在宫门外,他们这些伺候的,也一样要跟着倒霉。
高长海不放心,特意把干儿子喊来,“思云,你机灵,替干爹看着。吃的就不说了,水一定要喂。隔半个时辰送一回,不管他们喝不喝,你送你的,记住没?”
高思云自然点头应下。
他这样的宦官,是最不被言官看得起的,平日碰见这些大人,是没一人给他好脸色的。但高思云并不在意,他觉得他们愚蠢,好好地活着不好吗,非要跟陛下反着来,那可是皇帝啊,但另一方面,他却又忍不住羡慕他们。
他羡慕他们铁骨铮铮的样子,刚正不啊,哪怕是跪着,却像是站在他永远碰不到的地方。他在他们面前,明明是站着的,却好像不能直视他们。
更何况,他们弹劾的,是刘兆。
高思云没说话,看了眼时辰,示意几个太监去送水,提醒了一句,“态度恭敬些。”说罢,便站回屋檐下的避风处,垂首而立。
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结束,但看情况,今晚是要就这么熬过去了。
……
这是帝王和臣子之间的拉锯。一方手握着天底下最高的权势,另一方,则以性命和官职为注,谁先服软,意味着哪一方认输。
这个道理,宣帝当了多年的皇帝,再明白不过。
他起身,走到窗户前,窗户是关着的,薄薄的窗户纸,隐隐约约照出点殿外的场景。他隔着那扇窗户,注视着窗外的言官。
言官跪着,他站着,他不是不知道刘兆干了些什么,可能知道得不是那么的清楚,但多多少少是知道刘兆的荒唐的。胡庸替他遮掩了多少,皇后和孙家又替他隐瞒了多少,他又多少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地动、山崩、保定兵乱乃至瘟疫,难道真的是上天对他的警示吗?下一步,会不会真的就是保定失守?
宣帝的手慢慢握紧了,一些曾经或现在出现的念头,一一在脑海中闪现,他想到胡庸跟太子的勾结,想到万氏的孕事和钦天鉴的卜算,想到那日在东宫里听到刘兆脱口而出的那一句“等孤继位”……
忽然,他叫了一声高长海的名字。
“高长海。”
高长海忙上前,小心翼翼地问,“陛下?”
宣帝沉默了会儿,忽的道,“准备笔墨。”
终于,天亮了,一缕金光,从云间斜射到地上,落在言官的肩头。紧闭的宫门开了,高长海匆匆走出来,手里捧着封圣旨,走到众人面前,先轻轻咳嗽了一声。
昏昏欲睡的言官,被这一声咳嗽惊醒,四肢无力,茫然地抬起头。
高长海便念起了圣旨,圣旨很短,三言两语,一句多余的话都没有。但把该说的,都已经说了。
收监太子府詹事、少詹事等七十余人,彻查案子。
这道圣旨一出,彻底打破了僵局。毕竟事关太子,且民生鼎沸,要足够分量的人来查,才能安定民心。身为刑部尚书的陆则不在京中,案子便交给大理寺和都察院共审,当日,关在顺天府里的秀才,那个太子一案的苦主,就被移交到了大理寺。
倒也不是顺天府多配合。因为瘟疫的事情,顺天府知府刘荣因祸得福,被派去除疫,阴差阳错地躲过了城中的乱局,代他主持政务的同知,这几日险些没吓破胆,晚上睡觉梦见的都是自己被牵连进去,一家子脑袋都落地了。要么就是百姓冲进了知府,砸了他一身的臭鸡蛋。
一天天的,过得心惊胆战。
一听说大理寺跟都察院接手案子,赶忙把这烫手山芋送出去了。
第128章
东宫,晨光熹微。
正该是寂籁的时辰,朱红的宫墙庭院内,往日再规矩不过的宫女太监们,三三两两,缩着肩膀,站在庭院里,面上仍留有仓惶惊色。先前的乱象,显然打破了这座宫殿原有的平静。
这时,朱红精雅的隔扇门打开了。
太子妃踏了出来,身后跟着个相貌稳重的嬷嬷,主仆二人站定,太子妃环视庭院,神情无异,仿佛方才什么都没发生一样。在她的目光之下,惊慌失措的宫人们,也渐渐安定了下来。
太子妃身侧的嬷嬷宁氏见状,替主子开口,“什么时辰了,在这里呆站着做什么,手上的活都忙完了?”
宫女太监们怔怔,像是被骂醒了一样,俱行礼后,便一哄而散了。
往日这样没规矩,宁嬷嬷自然是要大发一番脾气的,可今日,她却只当做没瞧见。太子妃也没在意,转身回屋,无人瞥见她的神色,往日端庄温和的脸上,藏不住的厌烦。
直至视线落在卧在榻上的女儿,眼见她揉着惺忪睡眼,朝远处的母亲,伸出一双白嫩的手臂,声音也嫩嫩的,“母妃……”
太子妃神情倏地柔和下来,上前几步,环住女儿,幼嫩双臂环在她的脖颈处,软趴趴的,似蓬松的棉花一般。露出柔和的笑容,“嗯,母妃在。”
直到现在,没人觉得,宣帝会真的严惩太子。太子妃不觉得,皇后不觉得,就连太子本人,都没那么怕。他甚至想不明白,自己不过碰了个农妇,比之以往那桩桩件件荒唐事,简直不值一提,如何就闹得这样沸沸扬扬了。
有那么严重吗?
这些朝臣是不是太小题大作了些?
刘兆压根没将这案子放在心上,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但何时真的同罪过了?倒是父皇,那日父皇诏他过去,因他传话放孙韬入城一事,勃然大怒,斥他目无法纪,罔顾圣意,还问他是姓孙,还是姓刘。
那日后,舅舅就被撤了官,当朝挨了板子。
刘兆虽一贯愚钝,一门心思都扑在玩乐之上,到了今日,也隐隐觉得哪里不大对,思来想去,总觉得要做些什么才行。只是孙家闭门,往日幕僚亲信也都被带走收监了,刘兆也无人可与商议,苦思冥想半日,只潦草想出个写陈情奏本的法子。
但陈情二字,要的便是“情真意切”、“言辞恳切”。刘兆荒废学业多年,往日多有亲信代笔,如今一时寻不到亲信,碍于情面,又不愿将自己被宣帝责骂一事宣之于口,便硬着头皮自己动笔,写写停停,抓耳挠腮,直到天黑,也才写了篇干巴巴的奏本。
东宫太子,哪怕是被关了禁闭,深陷舆论,御前伺候的高长海也不敢怠慢,很快将奏本递到宣帝面前。
宣帝接过去,一眼从头看到尾,神色非但没有缓和,反皱起眉,甩手将丢出去,抛在地上。
宣帝信道,也信道家养生之术,觉得怒气过盛,易伤肺充血,鲜少这般动怒。一旁伺候的高长海赶忙跪了下去。
“陛下息怒,您保重身子啊。”
宣帝怒气微滞,面容有一霎的缓和,看了高长海一眼。就连高长海这奴才都知道,劝他保重身子,他的亲生子倒好,至今不觉自己有错,诸多解释,生怕他误会了他一样,却一句关切的话都没有。
是太子愚钝,没想到这一层。还是他压根就不在意他身子好不好,甚至,巴不得他不好,便连样子都懒得装了?
宣帝克制不住地往深处想,面色沉沉。
宫中诸事,尚未传至京外,太子案正查得火热。
然千里之外的宣府边境,沉沉夜色里,延绵百里的边防处,却刚刚结束了一场战役。散兵们打扫战场,带血的旗帜悬在长杆上,于猎猎北风中伸展呼啸。
陆则在箭楼之上,听着下属来报。老可汗一死,几个儿子都坐不住了,瓦剌内部更是暗流涌动,若是汉族,自是讲究攘外必先安内的说法,先把正统定下,再言其它。但蒙古人天性凶残,他们不像汉人,生长于土壤肥沃的中原大地,戈壁沙漠,注定他们从生下来的那一刻起,就必须足够悍勇,才能活下去。
所以,正统未明,但向南扩张的狼子野心,却都是刻在骨子里的。如今老可汗一死,做主的人没了,谁都想当那个做主的人,但听谁的,凭什么,却要各凭本事了。
这个“本事”,便是谁能给部落带来更多肥沃的土地,源源不绝的粮食,舒服的丝帛布匹,听话的奴隶和女人……
所以,瓦剌会有异动,也全然在陆则的猜测之中。自来保定起,除去派去赈灾救人的那一部分人,他与陆勤暗中来去信件,父子二人,一个佯装调兵保定赈灾,一个假做加固各地卫所,诱敌深入,做了数月的局,打了几场你来我往、不痛不痒的小仗,终于引得蒙古瓦剌主力南下。
折腾了这么久,但好在结果是好的。
经此一役,蒙古元气大伤,年内大抵是不敢再有大动,即便是有,大约也是小型的劫掠,但宣府等处都是屯兵制,战时为兵,闲时为农,再加上这些年陆家军越发赫赫的威名,倒也不惧蒙古人。
……
不远处,传来急促的马蹄声,沿途的火把,照出玄色旗帜上那个深青色的“陆”。
陆则沿着台阶,快步走下城楼,陆勤则几乎在他到来前一瞬,策马来到箭楼前,翻身下马,纵身一跃,身后是浩浩荡荡的骑兵,便听得四周官兵大呼“大都督”。
齐刷刷的——
“大都督!”
“大都督!”
陆则站在人群外,看着父亲从马上下来,官兵们严守军纪,不敢上前簇拥,手中举着火把,火光落在他们还未来得及擦拭的面孔上。跳动着,照亮他们脸上的血,瞳孔里几乎满溢而出的敬仰。
他们像仰望神一样,仰望着陆勤。他们战无不胜的大都督。
民间有句戏言,九边不知刘王郑,只知卫公镇边陲。
意思是,九边的老百姓日子过得苦,年年打仗,年年打仗,早已不知道朝廷姓刘还是王,只知道镇守边陲的卫公。
这样的民心所向,帝王不忌惮,才是天方夜谭罢。
陆则出神,不过片刻功夫,陆勤已穿过人群,到他面前。宣府的将士们对于陆则,也很熟悉,不像陆家人对陆则身上流着刘家血的忌惮,在宣府,将士们对这个敢闯能打、没什么官架子的世子爷,同样很是尊敬。
陆勤拍拍儿子的肩,叫了几名副将过来,耳语叮嘱了几句战后的事宜,便同陆则一起离去。
二人来到宣府的府邸,说是府邸,其实也就是个不大的院子。都督府虽阔亮许多,但因在内城的缘故,打仗不便,陆勤很少住都督府,多半住在此处。加之府邸管家知外头打仗,早就备着主子得胜归来,父子俩一进门,便有仆妇迎上来,陆勤随口吩咐,“备水沐浴。”
吩咐罢,又朝陆则道,“收拾好了,记得来我书房一趟。”
陆则自是颔首。
洗净身上血污,陆则起身,抓过架子上的换洗衣物,那架子模样老旧,似乎不稳,他不过略用了几分力,那架子便发出沉重的嘎吱声响,陆则刚皱眉,还没来得及做什么,就见那门猛地推开了。
陆则飞快抬手,披上里衣,遮住赤裸上身,声音冷冰冰的,带着不虞,“谁?”
推门的老媪被他的冷峻神色,吓了一跳,但还是鼓起勇气,探着脑袋往里张望,若不是陆则看得分明,门外是个花烛残年的老媪,简直要怀疑她的意图了。
但这样的年纪,总不至于对他有什么不轨,难道是间谍探子?
陆则下意识朝阴谋诡计的方向想,却见那老媪仔仔细细看了好几眼,才磕磕绊绊的解释道,“婢还以为将军磕着碰着何处了,才一时忘了规矩,推门来看的。”
陆则对老媪的解释,不置可否,但也不会对这样一个、年纪几乎快赶上他祖母的老妇,说什么难听话,便不再说什么。略过这小小插曲,陆则穿戴齐整,推门出去,过去数年,他常来宣府,对这府邸倒是熟悉,也没找下人引路,踩着夜色,自己便朝南侧的主院去了。
他到时,管事仿佛刚送什么人出门,见他便忙上前,引他去书房,边道,“世子爷稍坐片刻,国公爷方才留了话,他很快便过来。”
陆则颔首。片刻,陆勤便过来了。
“方才送来的,你先看看。”陆勤进门,没说什么家长里短叙旧的话,先将一奏本递过去,语气淡淡的,听不出什么情绪。
陆则接过,展开,一眼扫过。是这次的军情奏本。军营里的文士是专门写这些东西的,最晓得轻重。打仗归打仗,但笔头上的东西,便又是另一回事了。
同样是打败仗,“屡战屡败”同“屡败屡战”,给人的观感便大为不同。
文士言辞老练,虽无华丽辞藻,但战事这种奏本,本该朴实无华,若加之诸多辞藻,反显累赘。陆则很快看完了奏本,他沉默一瞬,抬眸淡淡道,“孩儿觉得,可改一处。”
陆勤正喝茶,闻言也抬起眼睛,父子二人目光碰至一处。陆勤面无表情地点头,“哪一处?”
陆则起身,带着奏本到书桌边,执笔沾墨,悬腕在奏本上划去一处,继而没有半分迟疑的落笔,在一旁写下一字。
陆勤没起身看,也不知是他对陆则过于放心,还是旁的什么原因,父子二人都没理会那书桌上的奏本,谈正事的氛围散去,陆勤舒展眉心,开口问,“你二叔的事,没叫你为难罢?”
边关消息滞后,陆家又刻意瞒着,消息传到陆勤耳中,都已经事过境迁了。但当老子的,问总是要问的。
陆则摇头,“算不得为难。二叔虽有纰漏,但也不能怪他一人。”
陆勤听出儿子替老二说话的意思,心里自是满意的。自家人自是要护着自家人的,陆则姓陆,当然要护着陆家人。嘴上却道,“你二叔这个人,性子多情散漫,其实不适合为官。好在他那个位置,便是有错,也无伤民生,总能处理得过来。”
……
父子二人,说是闲聊,其实跟对答也没甚区别,多半是陆勤问,陆则答罢了。待家中事都问过了,陆勤才开口放人,道,“也不早了,你回去歇着吧。”
“父亲也早些歇息。”
陆则起身出门,还未走远,隐约听见几声很轻的咳声。天边已经泛着一丝丝银白了,风刮过一阵,宣府的风很凛冽,还未入冬,屋顶的青色瓦片上,已经结了一层薄霜了。
陆则回到房间,说是歇息,也只是闭眼睡了一个多时辰。天一亮,诸多事情便接踵而至了,在外打仗,哪有安生的时候。
早起用膳,给他送早膳的,却不是昨夜那个老媪,换了个敦厚仆妇,四十上下的样子,也有规矩得多。陆则没在意这些细枝末节,但自有在意这些的人,碗筷刚撤下,便听外头管事来求见。
陆则让人进来。
管事进屋,小心翼翼看他,道,“先前伺候的下人不够机灵,规矩学得也一般,冒犯了世子爷,还请世子爷见谅。”
昨晚的事,他也没放在心上,知道不是蒙古人的探子就够了,他倒也不会真的跟个老媪计较,只随口道,“无妨,下次注意便是。”顿了顿,到底对这管事做事的脾性不熟悉,怕他误解自己的意思,特意道,“无需罚她,我没放在心上。”
这般年纪的老媪,放在国公府,都是送出府养老去了。
陆则以前没注意过这些。他毕竟是世子,国公府也没有郎君插手庶务的规矩,但先前偶有次回去得早了,便看见阿芙誊放归的名单,他才知道府中有这样的做法。像老媪这个年纪的,还留在府里,多半是没有儿女可依靠的,无处可去的。
管事自是忙应承下来,“是,小人明白。”
陆则颔首,本来都要让他出去了,不知道怎么的,可能是想起小娘子誊名单时认真垂首的模样,恰恰将他这数月看惯尸横遍野逐渐冷硬的心,敲出一丝缝隙一般。他忽的随口问了句,“她无儿女奉养吗?”
管事被问得猝不及防,好在府邸下人不算多,他个个都熟悉,也都说得上来一两句,忙答话道,“原是有的,生了一个女孩儿,她屋里男人是打仗没的,她舍不下女儿,硬是一人拉扯大了。后来女儿嫁去别村,说要接她过去养老的,她舍不下家里的麦,说收了再过去。不等她过去,那村子叫流窜的鞑子给劫了,一个活口都没留下。她女儿一家老少七八口人,连还在襁褓里、七八月大的小孩,都没留下。她这样的,年轻时候没了丈夫,年纪大了又没了儿女,有些爱说闲话的,便说她命硬。国公爷心善,便叫府里雇了她。自打女儿没了,她脑子便有些糊涂了,昨晚冒犯您,怕也是一时犯浑,被上次国公爷的事给吓着了。”
陆则听到这里,问了句,“父亲的事?”
管事忙解释,“也就今年早前的时候。您是知道的,宣府这地,平日除蒙古鞑子来犯,时不时还有那等逃上山做匪的。国公爷带人去剿匪,连夜回的,那日我恰不在府里,伺候的下人手忙脚乱,也未曾察觉国公爷是带伤回的,没请大夫。等第二日,人都烧得神志不清了,才匆匆忙忙叫大夫来看。因着这事,奴才便跟府里上下叮嘱,叫他们做事细致些、警醒些,这才有了昨日吕媪冒犯您的事。”
管事也不敢多说,他没伺候过陆则,不知他的脾性,见他问了,才敢说上几句,也不敢添油加醋,说上这么多,也不过是想着,在陆则面前给求求情。
陆则听了,沉默了有一会儿,才开口道,“知道了,无需罚她。”
管事自是替吕媪谢过陆则,才退下去了。
陆则在宣府,拢共留了不过五六日,第七日上,随他来宣府的三大营便已整装待发,欲朝保定的方向走了。保定如今事情也已了结,蒙古瓦剌联军主力于宣府被父子二人重创,本就元气大伤,瓦剌内乱本就未绝,如今外侵受挫,矛盾更是进一步激化,老可汗十几个儿子,已经兵戈朝内。
来自北部骑兵的威胁,短时间内已经不复存在。保定本就设了卫所,又有陆则先前从中斡旋,救灾之急已过,大抵是没什么事要他做了。
陆勤一贯极忙,这一日却也抽空来送他。父子俩这些年聚少离多,但陆家人早已习以为常,父子二人又是心性坚韧之辈,并没什么不舍情绪。
送到一处里亭,陆勤便主动停下步子,道,“我便送到这里了。”
陆则站在父亲身侧,不知何时起,他已经同父亲一般高了。自他有记忆起,父亲便是一个,着精铁盔甲的、冷着面孔,待他严厉胜其他兄弟几倍的存在。没有哪一个孩子,会不崇拜他的父亲,就如他们天然去怜惜保护柔弱的母亲一样。他也不例外,待他长大些,明白皇室与陆家之前那岌岌可危的,却被一桩婚姻、一个孩子维持住的平衡,他便渐渐回过味来,那些严厉,远比他先前以为的期许、厚望、期盼,更为厚重。
陆则偶尔回忆过去,无趣的幼年经历中,也偶有几个片段,能掠过他的心头,随着年岁的增长,已经很少想起,但他仍记得,他第一次正式面对陆家族人。是太、祖父的葬礼,他尚年幼,因长辈去世,进宫念书的课也停了几日,他与兄弟们在灵堂,当时最小的陆机甚至还未出生。父亲从满是雪白灵幡的堂院进来,叫了他的名字。
他起身,离开几个兄弟,走到父亲身边。父亲依旧是平日里那张冷硬的脸,没说什么,带着他朝外走,对于那时的他来说,堂屋那段路,落着雪,雪白地看不见一点尘土,仿佛是很远的。一直走到门口的地方,父亲转过身,蹲下身子,第一次不是高高在上的俯视,他对他道,“则儿,你是世子,等我死了,我的位置,就是你的。里面的那些人,身上流着和你我一样的血,跟你一样姓陆,但人都有私心,或源于欲望,或始于恐惧,这无足轻重。就如狼群,只要你做得了头狼,剩下的狼,自然会跟随服从,以你唯首是瞻。”
父亲寡言,很少同他说这样多的话,当时年幼的他,既激动又不解,胸膛却仿佛有什么滚烫的东西在沸腾一般。
后来的事情,反倒没那么清晰,大抵是顺利的。他那时尚不知屋里的那些族人,有多忌惮他和母亲,盖因他生下来就被封为世子,他便也理所当然的认为,自己本来就该是陆家的“头狼”。
如今想来,那时是在太小了。
……
陆则的思绪,从过去的记忆中抽离,看了眼面前同自己一般高的卫国公,沉默片刻,开口道,“儿知您英勇善战,但战场之上,刀剑无眼,祖母年衰,力有不逮,母亲一贯体弱,亦无力操劳,儿亦刚成家,尚不稳重,阖府上下安危,还系于您肩……您多保重身子。”
陆勤跟儿子不亲近,被他一番话说得也是一怔,内心倒觉出几分暖意。
自离京前夕,同永嘉那一夜的争执,与其说是争执,倒不如说二十余年来,一直为刘皇室隐忍沉默的永嘉,道出了自己多年内心真正的想法。夫妻和睦、相敬如宾的假象,他这些年的自欺欺人,一并砸了个稀烂。
这次到宣府,跟以往并无不同,兵是用惯了的兵,训练有素,不过剿个匪而已,居然能叫他受伤。其实他这些年已经不大受伤了,不像初出茅庐的时候,那时候是真的不怕死,千军万马也敢往里冲,少年人意气风发,生死无惧。大抵是九死一生的次数多了,对于危险,冥冥之中,就有种极其敏锐的感觉。
但这一次,枪头刺穿甲胄,他才回神躲避。自是没躲过去,伤不算重,倒是把府里伺候的下人吓得不轻。
倒也不是生了什么寻死觅活的念头,他自知自己并非那等多情人,富贵闲人才有伤春悲秋的资格,他这样的,便是死了,也不能一了百了。他死了,北地这数以百万计的百姓怎么办,陆家怎么办,母尚在,妻孱弱……永嘉与他虽生嫌隙,但他护她周全之心,一如当初,他死也死不清静的。陆则虽是他一手教养出的,他知道自己这儿子多有本事,他要是死了,他拼死也会扛住这些,但他是老子,哪有当老子的一了百了,把烂摊子甩给儿子的,这样没担当的事,他也做不出。他便是给陆则留,也是给他留一个人心安定的陆家军,断然不会让他接一个摇摇欲坠的烂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