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什么叫“下知有之”?
答:就是下级和民众,仅仅知道最高层,有那么一两个领导人而已,并不产生实际上的领导和被领导关系,等于没有。所以,也有版本写作“不知有之”,就是社会和国家虽然有领导,下级和民众却根本就不知道。
问:形同虚设呀?
答:是的,虚君。
问:为什么要“虚君”?
答:因为按照道家的观点,最好的社会是不需要救助的,也是不需要治理的。一旦有了治理,天下就会大乱。因此,最好的治理就是不治理,最好的领导一定看不见。但请注意,看不见,不等于不存在。领导是存在的,又好像不存在,是“不在之在”。
问:其次呢?
答:第二等,叫“亲而誉之”,就是亲近赞美;第三等,叫“畏之”,就是惶恐畏惧;最差的叫“侮之”,就是侮辱蔑视。事情到这个份儿上,那就是乱世,离亡国不远了。
问:请问,亲、誉、畏、侮等等,是单向的呢,还是双向的呢?
答:一般都理解为单向的。下级和民众对待领导的态度,最好的是有他没他,其次是爱他夸他,再次是怕他躲他,最坏是恨他骂他。不过,一个巴掌拍不响。老子的这段话,我认为也可以理解为领导与群众的双向关系。最好的,是领导不管事,群众不在乎;其次,是领导爱群众,群众夸领导;再次,是统治者威胁老百姓,老百姓害怕统治者;最差的,就是统治者侮辱老百姓,老百姓仇恨统治者。但不管怎么说,“虚君”都是最好的。
问:领导人形同虚设,又有什么好处呢?
答:虚君,就无为;无为,就不折腾。相反,实君,就有为;有为,就折腾。从尧舜禹到夏商周,为什么折腾个没完?在道家看来,就因为不但领导人太想有所作为,而且他们能够有所作为。为什么?实的嘛!有实权又能办实事,就难免折腾。
问:莫非要他们放弃领导权?
答:没这意思。放弃了领导权,那还是领导吗?你要搞清楚,所谓“太上,下知有之”,或者“太上,不知有之”,不是没有领导,而是看起来好像没有,实际上还是有,是“不在之在”、“没有之有”。而且,按照道家的辩证法,不在之在,没有之有,可是“大在”、“大有”!这是最高境界。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在不在,大有没有嘛!
问:怎样才能做到“大在不在,大有没有”?
答:抓大放小。只抓大政方针,不管鸡毛蒜皮。或者说,抓住根本。
问:根本是什么?做什么才能抓住根本?
答:根本不是“做什么”,而是“不做什么”。要知道,道家的“无为”,或者说,我们赞成、主张的“无为”,不是“不做事”,而是“不折腾”。怎样才能既做事,又不折腾?这可是大学问。事实上,只要做事,就难免折腾。这个时候,就必须有人说“不”。而且,为了保证“不折腾”,这个“不”还得领导来说,而且最好是最高领导来说。所以,他要考虑的,不是“做什么”,而是“不做什么”。不做什么,当然好像不存在。但是,由于他能够有效地防止折腾,他又是最大也最重要的存在。
问:领导只管“不做什么”,“做什么”交给下级和民众?
答:对!
问:不会有问题吗?比方说,没人做事、消极怠工、停滞不前等等?
答:不会。老子说,领导人无所作为,老百姓就潜移默化(我无为,而民自化);领导人喜欢清净,老百姓就走上正轨(我好静,而民自正);领导人无所事事,老百姓就逐渐富裕(我无事,而民自富);领导人清心寡欲,老百姓就善良纯朴(我无欲,而民自朴)。总之,君无为,则民自治。领导什么都不做,下级和民众就什么都做了。
问:这就是所谓“小政府,大社会”吧?
答:是的。不过要讲清楚,道家所谓“大社会”,只是相当于政府而言。社会的组织和单位,他们也主张“小”,叫做“小国寡民”。
问:这可能吗?
答:道家认为可能,而且曾经有过。

  第十三、你的笑容已泛黄
误入歧途的人,走得越远,就越找不着北
问:请问,我们历史上,当真有过“小政府,大社会,民自治,君无为”的时候吗?
答:道家认为有。
问:什么时候?
答:道的时代。
问:什么是“道的时代”?
答:就是领导人清净无为,老百姓自由自在,谁都不瞎折腾的时代。
问:为什么叫“道的时代”?
答:因为“道”的特点就是“无为”,也就是“不折腾”。但是,后来人们把它丢了,开始折腾,这就进入了“德的时代”。
问:为什么是“德的时代”?
答:因为一折腾,就乱,乱,就要治。拿什么来治?最早的时候,是用道德,即“以德治国”,所以是“德的时代”。这个过程,用老子的话说,就叫“失道而后德”。
问:这是什么时候?
答:夏商周,又以西周为鼎盛时期。因为“以德治国”是周公的主张,而且曾经有效。
问:这不也很好吗?
答:不行啊!丢了“道”,就折腾;开了头,就打不住,只会继续乱下去。终于,德也不管用了,也被丢掉了,只能再想办法。
问:什么办法?
答:讲爱。仁爱呀,兼爱呀,都搬出来“救市”了。于是,社会就进入了“仁的时代”。这就叫“失德而后仁”。这是孔子和墨子的时代,即春秋晚期到春秋战国之际。
问:仁爱、兼爱,也都不行,对吧?
答:是啊,只好讲“义”。这时,社会就进入“义的时代”,即“失仁而后义”。
问:这又是什么时候?
答:孟子的时代。孔曰成仁,孟曰取义。这是战国中期。
问:战国晚期呢?
答:义也不管用,也被丢掉了,于是荀子出来讲“礼”,社会进入“礼的时代”。这就叫“失义而后礼”。到了“礼的时代”,就很糟糕,已经不可收拾了。
问:为什么?
答:因为按照老子的观点,礼是“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问:礼怎么就是天下大乱的罪魁祸首呢?
答:因为礼带有强制性,不是发自内心的。请你想想,如果每个人都发自内心地尊敬老人疼爱孩子,还用得着规定“尊老爱幼”吗?如果每个人都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人关爱弱者,还有必要规定“礼让为先”吗?可见“以礼治国”,是因为没有了仁,也没有了义,只能强迫人们装出“有仁有义”的样子。结果,却是
“当面叫哥哥,背后摸家伙”。人心世道,都坏透了、烂透了,只有一张薄纸包着。
问:所以,“礼的时代”必定是乱世?
答:对!荀子所处的战国晚期,就是中国历史上最混乱也最黑暗的时代之一。君臣父子之间,尔虞我诈,你死我活,刀光剑影,血流成河。这就到了最低谷,穷途末路了。
问:战国晚期最坏?
答:按照道家的说法,恐怕是的。荀子所处的战国晚期,不如孟子、庄子的战国中期;孟子、庄子的战国中期,不如孔子、墨子的春秋晚期(或春秋战国之际);孔子、墨子的春秋晚期(或春秋战国之际),又不如周公的西周初期。换句话说,“礼的时代”不如“义的时代”,“义的时代”不如“仁的时代”,“仁的时代”不如“德的时代”。所有这些,又统统都不如“道的时代”。
问:一代不如一代?
答:不断滑坡,每况愈下。
问:为什么会这样?
答:丢了“道”嘛!丢了道,只好讲“德”。德没了,只好讲“仁”。仁不管用,只好讲
“义”。义不管用,又只好讲“礼”。德、仁、义、礼,都是用来“救市”的。结果是“越救越没救”。“救市”的过程,就是折腾的过程,堕落的过程,走向灭亡的过程。这个过程,就叫“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问:这就是老子勾勒的“路线图”?
答:是的,而且正好对应了儒家的四大人物和儒学的四个阶段──周公之德、孔子之仁、孟子之义、荀子之礼。所以我说,《老子》一书,决不可能完成于孔子之前。如果是,那也太神了。当然,这可以讨论。但可以肯定,在老子看来,儒家的那一套绝对救不了世道,救不了天下,相反只会坏事。
问:就像陷进沼泽的人,越挣扎,死得越快?
答:也像误入歧途的人,走得越远,就越找不着北。因此,惟一的出路,就是离开“沼泽”,回到“正道”。或者说,回到“道的时代”和“道的社会”。
最好的时代、社会和人,都像婴儿
问:请问,所谓“道的时代”,是什么时代;所谓“道的社会”,又是什么社会呢?
答:“德的时代”既然在夏商周,那么,“道的时代”就应该在夏商周之前。而且,按照庄子的说法,还应该在尧舜禹之前。夏商周,是国家时代;尧舜禹,是部落时代。由此推论,所谓“道的时代”,就是原始时代;所谓“道的社会”,就是氏族社会。
问:老子和庄子,为什么喜欢原始氏族社会?
答:符合他们的理想呀!老子说,人这一生,最美好的是什么时候?婴儿时期。而且,最好还是刚刚出生,那会儿还不会笑,叫做
“如婴儿之未孩”(孩,就是笑)。因此,最好的时代,最好的社会,最好的人,也都应该 “如婴儿”,比如圣人。
问:圣人有如婴儿?
答:是的,只不过是 “伟大的婴儿”。《老子·第五十五章》说,这样的婴儿,毒蛇不伤,猛兽不捕,凶禽不抓,不会做爱却阴茎长久勃起,终日号啕却不会声嘶力竭。
问:怎么会这样?
答:精气充盈,精力充沛,生命力旺盛不衰,全身心都处于极其和谐的状态,叫做“精之至也”、“和之至也”。
问:伟大的婴儿,为什么就“精之至”、“和之至”呢?
答:吃母乳呀!我们知道,吃母乳的孩子,都天然地具有免疫力,圣人也如此。只不过,圣人作为
“伟大的婴儿”,他的妈妈也很伟大。这个“伟大的妈妈”,就是“道”。圣人推崇的,是直接从“道”那里吸取营养,叫做“贵食母”。这样的人,就是“道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