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中天上一章:中国的男人和女人
- 易中天下一章:费城风云 美国宪法的诞生及其启示
和"腕儿"平起乎坐的是"款儿"。"腕儿"是有能耐、有地位、有权威、有名气的人,"款儿"则是有钱的人。"款儿"也是历史上就有的,原意是"架子"。比如《红楼梦》第四十四回就说"今儿当着这些人,倒拿起主子的款儿来了"。新北京方言用"款儿"来指那些财大气粗的人,倒是合适,--钱包叫款,而有钱的往往也有架子。由此及彼,则又有"大款"、"款爷"等等。这些新词也已经流行于全国,比加上海就有这样的新民谣:"好男不上班,好女嫁大款。猪头三,上夜班;十三点,倒三班。"看来钱这玩艺也真是个好东西,竟能够沟通京沪两地的。
流行于全国的词还有"侃",包括神侃、胡侃、侃山、侃价、侃爷。其实"侃"也是古为今用,它原本就有调侃、戏弄、胡说八道、漫无边际地闲扯乱说等意思。关汉卿的《望江亭》里有"浪侃",王实甫的《西厢记》里有"胡侃",可见古人早就在"侃"了。只不过"侃"字在古人那里不是什么好字眼,就像"能说会道"不是什么好词一样。传统社会中的中国人对能言善辩者大都没有什么好感。巧言令色、摇唇鼓舌、天花乱坠、夸夸其谈,都是贬义词。不过现在世道变了。现如今的北京人是把"侃"当作一种事业来看待的。在北京,一个能说会道特能侃的人,会受到普遍的尊敬,至少也能享受有一技之长手艺人的待遇。他们被叫做"侃爷",而那些专供人们发表各种见解,浪侃胡哨的地方,比如各类学会、协会、社团、沙龙,则被称为"侃协"。
北京人也能侃出学问侃出名堂来,比如"十亿人民九亿侃,还有一亿在发展"的段子就是。事实上,哥几个凑在一起一顿暴侃,没准就侃出什么信息什么点子来。所以有人说,别的地方学问是做出来的,北京人的学问是侃出来的。至少,也能丰富语言,提高语言的表现力。北京的现代流行语为什么那么多?侃出来的么!
这也是北京成为现代流行语策源地之一的一个原因。中国现代流行语的策源地主要有三个:北京、上海、广州。上海和广州成为这样一个策源地,是因为两地都曾"开风气之先",交替成为新生活新时尚的倡导者。上海在二十世纪上半个世纪出尽风头,广州在下半个世纪后来居上。北京成为这样一个策源地,除因为它是政治文化的中心外,还因为北京人会侃爱侃。会侃爱侃,就会在语言上下功夫,琢磨怎样才能侃得有趣,侃得传神。结果,几乎每一个"新鲜事物"出现,北京人都能发明出相应的说法,还能说得既形象生动,又简捷明了,上口好记。比如官倒、猫腻、练摊、搓麻、蒸馏水衙门。蒸馏水衙门就是比清水衙门还没油水的单位。清水衙门虽然清,那水里面好歹还多少有点养分。蒸馏水里有什么呢?什么也没有。
瞧这词儿说的,你不能不服了北京人。
创造力强的地方,新陈代谢也快。就算你不想变吧,又哪里架得住"这世界变化快"?于是流行语也难免"死去活来"。甭说早些年前的杀口(味道)、淘唤(寻找)、转影壁儿(躲藏)没人说了,就连六十年代还流行的提货(盗窃)、鼠味(猥琐)、国防绿(军裝)也没什么人说了。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我们只能对它们表示沉痛的哀悼。
四、从头到尾
死去活来的不仅有词,还有词头和词尾。
印刷品、普遍性、知名度这些词我们都会用,却很少有人知道品、性、度这三个词尾是日本人的发明。日本人把food译为食品,work译为作品,production译为产品,这就有了"品"这个词尾。把possibility译为可能性,importance译为重要性,impermeadility详为不渗透性,这就有了"性"这个词尾。把length译为长度,strenth译为强度,height译为高度,speed译为速度,这就有了"度"这个词尾。想想也对。品,原本有"种类"的意思;性,原本有"性质"的意思;度,原本有"度量"的意思。用在这些地方,很是合适。因此中国人也赞同,也要应用的,于是便有了现成品、必要性、透明度之类的词。
品、性、度是"活来"的词尾,"有"则是"死去"的词头。上古时,地名、国名、部落名前,往往要加一个"有"字,比如有虞、有苗、有殷、有周。现在没多少人这么说了。只有个別人写文章,还会把"明代"写成"有明一代",许多人还看不懂。
长生不老的词头是"阿"。用"阿"做词头,汉代就开始了。有用在疑问代词前的,如"阿谁";有用在人称化词前的,如"阿你";有用在小名甚至名字前的,如"阿瞒"(曹操)、"阿斗"(刘掸)、"阿恭"(庾会)、"阿连"(谢惠连);还有用在称谓前的,如阿翁、阿婆、阿爷、阿戎(戎指从弟)。阿谁、阿你,现在没人说了,其他用法则都保留了下来,而且主要流行于南方地区。北京活里已经没了"阿"这个词头。北京也有"阿哥",但那是指皇子(如雍正就是康熙皇帝的四阿哥),而且"阿"也不念阴平,念去声。"阿"在北方其他方言也多半只用于称谓,如"阿大"(父亲)。南方(尤其是闽、粤、吴方言区)则各种用法都有。阿哥阿妹、阿公阿婆不用说,阿张阿黄(加在姓氏前)和阿明阿华(加在名字前)也很普遍。粤语还用于排行,如"阿三"(别的地方则叫"老三")。吴语则连骂人的话也说"阿",如阿木林、阿吾卵。最通常的,当然还是用于人名,如"阿Q"。
南方人喜欢说"阿",北方人喜欢说"老"。阿张阿黄,到了北方就是老张老黄;阿三阿六,到了北方就是老三老六;阿华阿明,到了北方也可能是老华老明。白居易就称元稹为"老元",苏东坡则称文与可为"老可"。可见称"老",至少从唐代就开始了。那时也有"老兄"、"老姊"一类的称呼。和现在没什么两样。宋谚云:"关节不到,只有阎罗老包。"老包就是包公(包拯)。包公是不收红包的。阎王按生死簿勾魂,想收也收不了。所以关节(贿赂)不到,便只有阎罗和老包。
有"老"便有"小"。小,也是常用的词头。老张老黄、老三老六、老华老明,也可以称作小张小黄、小三小六、小华小明的。苏东坡在称文与可为"老可"的同时,便自称"小坡"(老可能为竹写真,小坡今与竹传神)。老是尊称,小则是谦称,也是昵称。所以范成大便称苏东坡为"老坡"(快读老坡《秋望赋》,大千风月一毫端),孙悟空则自称"老孙",因为此人从不谦虚。除了此公,自称"老某"的,并不太多,除非是开玩笑,或者写杂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