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品读汉代风云人物

  本书是CCTV《百家讲坛》超人气节目——易中天教授主讲《汉代风云人物》的全文字增补典藏版。西汉前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这些英雄人物或开天辟地,或建功立业,造就了辉煌盛世,同时也在历史上留下了一个又一个谜团。应该说,“工于谋国,拙于谋身”是众多人物个性悲剧的通因。那个时代纵横捭阖、波澜壮阔的大历史风貌让人在无限向往的同时又无限怅惆。在易教授的娓娓而谈中,刘邦、韩信、项羽、晁错、袁盎、窦婴等人物都是那么栩栩如生,他们曾经就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七情六欲都是那么真实可感。于是,历史活了!而易教授也由此树立了一个标范:历史是可以这样解读的,历史是可以这样亲近的……
《汉代风云人物》是根据易中天先生在央视《百家讲谈》的讲稿整理而成的。西汉前期是一个英雄和人才辈出的时代。正是这些一代又一代的英雄和人才,辅佐高、惠、文、景数代皇帝,开天辟地,建功立业,最后帮助武帝造就了辉煌盛世。但是,这些功臣大多遭遇悲惨,这在历史上留下了一个又一个谜团。易中天先生用通俗的形式向我们解读这些历史之谜,包括晁错之死与削藩、袁盎之死与士、窦婴之死与外戚、韩信被杀之谜。此外,作者还对刘邦的崛起和成功之谜进行了解读。从这些解读中,读者还可以明晰汉代政治运作的奥秘。《汉代风云人物》兼顾知识性和通俗性,对于历史文化的普及具有很好的作用。

  年过花甲的易中天先生只好费尽力气,将其整理完成。但内容太少,遂又请郭勇健博士新写了萧何、曹参、张良、陈平、吕雉五人。

  说在前头

  大汉,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中国第一个统一的王朝。因为在它之前的秦朝,持续的时间很短,而汉王朝强大,持久,影响深远。比方说,我们现在称汉人、汉族,我们说的是汉语,都是以这个王朝为标记的。这个王朝前后持续了四百多年,是中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王朝。当然由于王莽篡汉,这个王朝被一分为二,分为前半段和后半段,历史上称为前汉和后汉,又叫西汉和东汉。那么,在汉王朝的四百多年中,应该说最精彩的是在西汉;而西汉王朝两百多年,最精彩的是从汉高祖刘邦到汉武帝刘彻这一段。那一段历史,我们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就是“轰轰烈烈”。在那样一个轰轰烈烈的时代,人才辈出,英雄辈出,纵横捭阖、波澜壮阔的大历史风貌让人无限向往,其中又有许多历史谜团有待开解。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择其精要,为你一一道来。


第1讲:冤死的晁错(上)

  电视剧《汉武大帝》中,晁错是第一个出场的重要人物,也是第一个被冤杀的功臣。当时就有人认为他死得很冤。晁错是西汉初期的政治家,他学贯儒法,知识渊博,深受文、景两帝的器重和宠信。景帝前元三年,为巩固大汉王朝的千秋大业,晁错上书《削藩策》,他被杀就是因为削藩。晁错“衣朝衣斩东市”的历史真相是被骗至刑场腰斩,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晁错的死是西汉初年的一大冤案。西汉这个王朝应该说冤案不少。比方说,晁错之前的韩信,韩信的死是一个冤案。晁错之后的窦婴,窦婴的死也是一个冤案。但是比较而言,晁错死得最冤。为什么呢?晁错是为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政治抱负而死的,而他的这个政治理想又是在他死后实现的,而且是正在实现他的政治理想的时候,他被冤杀了。也不是我们现在人看他是冤的,当时就有人说他冤。

  当时有一个叫邓公的人就跟汉武帝说过,晁错死得太冤了。邓公当时的官职叫做“谒者仆射”。“谒者仆射”的级别叫做秩比千石,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相当于副部级。吴楚之乱的时候,汉景帝派“谒者仆射”邓公到前线去打仗。当邓公从前线回来,向汉景帝汇报军情时,汉景帝就问了他一个问题,说这个晁错现在已经被朕杀了,吴楚两国应该退兵了吧?

  汉景帝为什么会问这个问题呢?如果大家看过《汉武大帝》,就应该知道,所谓吴楚之乱,就是当时一个叫吴的王国,还有一个叫楚的王国,联合了另外五个王国发动叛乱,七国联军浩浩荡荡地杀向京师。他们当时打出的口号叫做“诛晁错,清君侧”。就是皇帝身边有小人,要把他清理掉。小人是谁?晁错。汉景帝说,既然你们的口号是“清君侧”,说我身边有小人,小人是晁错,依你们的意见我把晁错杀了,你们应该退兵了吧?邓公说,他们怎么可能会退兵呢?吴王想造反,已经准备了几十年了。好容易逮着一个机会,你杀了晁错他就退兵了?这是不可能的。

  邓公还说了一句话。他说,反倒是我认为天底下的人都会因此把自己的嘴巴闭起来。汉景帝就问他为什么?邓公说,陛下想一想,晁错是为什么死的?晁错主张削藩,也就是主张加强中央集权,巩固中央政权,这是我们大汉王朝的千秋大业。但是,在他的计划刚刚实行的时候,自己却被冤杀了,像这样以后还有人说话吗?还有人说真话吗?还有人愿意向朝廷提建议吗?汉景帝听了这个话以后呢,默然良久,然后叹了一口气说,朕也是后悔莫及呀!

  汉景帝的后悔,我估计还是真的。为了表示这个汉景帝杀晁错是出于万不得已,我们看到在《汉武大帝》里安排了一场汉景帝和晁错两个人喝酒话别的场面———这个情节在历史上恐怕是没有记载的。根据《史记》和《汉书》的记载,晁错被杀的时候,他是不知道自己要被杀的。被杀的也不是晁错一个人,是他们全家。诛杀晁错是朝廷大臣正式打了报告的,牵头打这份报告的是三个人,丞相陶青、中尉陈嘉、廷尉张欧。

  这三个人是什么人呢?我们要知道,汉代中央政府实行的制度叫做“三公九卿”制,就是三个宰相和九个部长。“三公”中第一个是丞相,相当于现在的总理;第二个叫太尉,相当于现在的三军总司令,是最高军事长官;第三个叫做御史大夫,就是副丞相,管监察,相当于现在的副总理兼监察部长———这“三公”合起来叫宰相。

  “九卿”就是九个部长,里面有几个是叫做尉的。刚才说的中尉陈嘉、廷尉张欧,都是尉。尉就是军事长官。那个时候可能是军警不分,有的是军官,有的是警官,有的是军官兼警官。它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官呢?那就要看他前面的那个字。比方说太尉,“太”是最高的意思,至高无上谓之“太”,太尉就是最高军事长官、三军总司令。“中”是宫廷、中央、京城的意思,所以中尉就是首都卫戍司令,同时也兼公安部长。“廷”就是朝廷的意思,廷尉是管刑法的,管刑事、侦查、判案子,所以廷尉就是司法部长兼最高法院院长。

  现在,一个政府总理、一个公安部长、一个司法部长,三个人联名弹劾晁错,这个分量可是很重的。拟定的罪名也很大,叫做“亡臣子礼,大逆无道”,所以当时拟定的处分是晁错腰斩。腰斩就是一刀从腰那儿切下去,是一种很残忍的刑法。腰斩以后人没有马上死,还会动,非常惨。这个刑法一直到雍正的时候才废掉。因为雍正皇帝杀了一个人,也是腰斩。那个人被腰斩成两段之后,在地上乱滚,手上蘸血,在地上连写了七个“惨”字才断气。雍正皇帝听闻此事后,觉得非常惨,即下诏废除了腰斩之刑。晁错是被腰斩的,另外他的父母、妻子、家人,凡是没有分家的,统统杀头,所以晁错的罪是判得非常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