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现在眉间出现了皱纹,脾气也越发不好。
再加上太皇太后生病的时间越来越多没有精力劝诫康熙,佟皇贵妃也不再得到康熙的偏爱,常泰远在海外,整个朝廷,居然没有一个可以私下劝慰康熙的人。
以前会跟着太子和大阿哥和康熙对着干的小阿哥们一个比一个老实,对康熙越来越敬畏,抬着头向康熙撒娇的时间越来越少。
康熙当了这么多年皇帝,本应该早就习惯了孤家寡人。
但太子出生之后,他就被一条无知无畏的小生命给缠住。再加上大阿哥那个有知无畏的家伙,康熙过了近十年的热闹生活,居然不习惯当个孤家寡人了。
夜深的时候,康熙有时候手撑着脸,直接在乾清宫书房里睡着。醒来时,他茫然看着周围,叫着“保成”,居然有一种萧瑟感。
后世将这时候的他叫做空巢老人。
说来也讽刺。明明皇宫里只少了两个人,明明康熙身边还有很多人,连皇子公主又增添了几个早夭了几个,康熙居然仿佛一个空巢老人了。
当胤礽和胤禔再次穿过马六甲海峡,停留在已经开始修建的大清城池修整的时候,康熙看到了胤礽和胤禔在信中预计到达天津的时间。
他想了想,决定再次南巡,直接在南京等待大清使臣。
就算是几日,他都有些等不住了。
小阿哥们也得知了哥哥们终于要回来的消息。
已经出落成一个壮实小少年的胤祉嘴一瘪,差点和小时候一样哭了。
哥哥们已经走了快三年,他都长大了。可这日子,和他没长大差不多。
明明哥哥们在这个年龄,已经在前朝搞风搞雨,他却连应付功课都感到吃力。
明明哥哥们在的时候,他从来不操心功课。在他走路还会晃悠的时候,就跟着哥哥们在前朝捣乱。
“谁说不是呢?”胤禛蔫哒哒道,“我还没上学,就跟着太子哥哥和大哥去找贪官的麻烦。现在我都上学两年了,连出宫的机会都找不到。”
胤祺使劲点头。
他也入学了,学习进度极慢,老被教书师傅说,老被汗阿玛罚。
以前他明明被太子哥哥抱着叫“小天才”,比人才还厉害的天才!
为什么太子哥哥一走,他就变笨了?
这一定都是太子哥哥抛下我离开的错QAQ。
“小的几个都快记不得太子哥哥和大哥了。”胤禛又道,“小六、小七、小八明明在太子哥哥离京的时候还哭了,现在已经完全把太子哥哥抛到了脑后。更别说剩下几个弟弟。”
胤禛很不满。以前太子哥哥对小六、小七、小八多好啊,他们怎么能忘记太子哥哥呢?
忘记大哥就算了,大哥不是什么好人,就喜欢欺负弟弟。但他们现在玩的游戏看的识字卡片都是太子哥哥留下的,他们怎么能这样?
小白眼狼!
等太子哥哥回来,我要和太子哥哥告状,让太子哥哥别和他们玩!
胤禛气呼呼地想。
胤祉老气横秋道:“他们年纪太小了,忘记很正常。至少他们玩着太子哥哥做的玩具时,还是念着太子哥哥的好。”
胤祉心很累。
以前有两个哥哥在,他从未觉得和弟弟们一起玩耍有多麻烦。
现在只剩下自己一个人,他才发觉,要每日去探望弟弟有多累。
胤祉每日功课就已经够累了。和已经上课的弟弟还能有些共同语言,那些没上学的、甚至还在喝奶的弟弟,他实在是不耐烦带着玩。
又吵又闹又脏,还听不懂人话,烦死了。
胤祉想,太子哥哥当年带着自己玩的时候,自己是不是也其实蛮令人讨厌?
但太子哥哥真的非常非常喜欢他,老抱着他亲亲蹭蹭,说最爱和他一起玩。
太子哥哥不会说谎,所以只是自己没耐心,自己对弟弟们的爱不够。
胤祉有些沮丧。太子哥哥回来之后会不会失望?失望他没有照顾好弟弟们。
“三哥,怎么了?”胤祺见胤祉的表情不对,小声问道。
胤祉扯了扯嘴角:“我担心太子哥哥回来后,说我没照顾好弟弟。”
胤祺道:“怎么会?三哥已经做得够好了。”
胤禛也点头:“咱们这么忙,还每隔一两日就要去看弟弟,弟弟还嫌弃咱们,我们做得够多了。我们又不是太子哥哥,对弟弟们有无限的耐心。太子哥哥为什么会这么喜欢弟弟们?”
胤祺老老实实道:“我也不知道。照顾了弟弟们之后,我才知道弟弟们有多麻烦。我当初连话都说不好,肯定更麻烦。”
三个弟弟同时叹气。
是的,他们开始反省了。
胤祉想起自己老乱跑,说话结巴;
胤禛想起自己老闯祸,说话啰嗦;
胤祺想起自己说话走路都很慢,被人说是小傻子……
他们都是太子哥哥的麻烦弟弟。
“我们去求求汗阿玛,让汗阿玛允许我们一起去南京迎接太子哥哥好不好?”胤禛道,“我想早点看到太子哥哥。”
胤祉咬牙:“走,一起去!”
胤祺也鼓足勇气点头。
这两年多时间,他们越来越害怕康熙,从来不敢和康熙主动提要求。但这次,他们豁出去了!
康熙见三位小皇子难得一起来,放下手中折子,听小皇子们会说什么。
当他听到胤祉、胤禛和胤祺想一同去南京等太子哥哥的时候,他愣了一下,难得对儿子们露出温柔慈祥的笑容:“好。你问问其他皇子,想去的一起去。”
胤祉松了一口气。
他去问了已经入学的六阿哥、七阿哥和八阿哥。这三位阿哥虽然对太子哥哥和大哥的印象已经淡了,但也举着双手跳着双脚说要一起去。
他们只模模糊糊记得有一个对他非常好的哥哥,和一个老欺负他们但也会保护他们的不好不坏的哥哥。
但亲切不亲切无所谓,出门玩啊!
其他皇子年纪太小,胤祉没有去打扰。
于是这次去南京迎接胤礽和胤禔的,仍旧是当初那几个皇子。
当胤礽和胤禔在台湾休整完毕,换上了新衣服,打理了容貌,整理完货物,留下了一些人之后,他们坐着汽船,和其他大臣们甩开大部队,先往南京驶去。
胤礽搜罗的外国人才和物品都在后面的大船上,慢悠悠地直接驶往天津港。
他们在返航的路上过了新年,现在已经是康熙二十五年的六月,天气非常炎热。
胤禔很想撕开自己的皇子长袍。
在海上航行的时候,他们都在较南方的地方,胤禔一直穿着白背心。
现在,胤禔重新换上大清服饰,把身体遮得严严实实,他不自在极了,和有蚂蚁在身上爬似的,不断拉扯。
胤礽无奈极了:“大哥,别拉扯了,等汗阿玛看到了成何体统?你是想在群臣面前被汗阿玛揍吗?”
胤禔把衣领扯得歪歪斜斜,有气无力道:“我先去换身衣服,等快到岸边了再换回来。”
说完他就跑了。
胤礽犹豫了一些,也摸了摸鼻子,跟着胤禔一起在船舱里换衣服。
大清使臣们先在船头吹了一会儿风,也把官服脱了下来。
咳咳,他们不是不顾礼仪,只是想着现在把衣服汗湿了,等会儿形象不好。
他们在看到海岸的时候,才用掉了船上仅剩的淡水,每个人都用湿帕子洁净了身体,整理了头发,换上了官服和礼服。
胤禔带上亲王帽子的时候,那个脸色,那个表情,就像是赶赴刑场似的。
康熙老泪纵横地迎向胤礽和胤禔时,看到了胤禔那张死爹脸,眼泪憋了回去。
康熙问道:“大阿哥这是什么表情?”
你是不是对朕很不满!
胤禔有气无力道:“皇父,汗阿玛,儿子的好阿玛,能不能别再折腾这么多仪式了,咱们赶紧上车回京,儿子快要热死了。”
他拉了拉自己的亲王礼帽,又拉了拉自己的亲王礼服。
“全是汗水。”胤禔道,“我快受不了了。”
康熙:“……”
康熙扬起了手掌。
胤礽条件反射抱住康熙的手臂:“汗阿玛,算了算了,大哥这脾气,您还不知道吗?他就是这样的人,没有坏心。天气真的太热了,大哥只是别扭地关心您,担心您中暑啊!皇帝的礼服多很厚重,大哥心疼汗阿玛!”
胤禔立刻回过神,点头如捣蒜:“没错没错,儿子是关心汗阿玛。汗阿玛一定很热吧?脸上都被汗水打湿了。汗阿玛,咱们赶紧上车回京。”
康熙:“……”朕信了你个鬼!
在康熙身后看着这一幕的众大臣。
嗯,这一幕好怀念。
在康熙身后有点远的地方踌躇不敢前的弟弟们:“……”
小八柔柔弱弱道:“我、我想起来了!”
小七点头:“没错,是大哥和太子哥哥。”
小六也捂着嘴哭道:“太子哥哥和大哥回来了!”
其他三位阿哥:“……”
不知道怎么说,心情有点复杂。


第134章 (21w营养液加更)
康熙很想揍儿子,但现场有很多人,所以他只能顺着胤礽递过来的梯子下了。
康熙狠狠拍了拍大儿子的肩膀,咬牙切齿道:“长大了,也长壮了。”
胤禔面无表情地挨着老父亲故意用了很大力的拍击,等康熙一转身,他就揉着肩膀龇牙咧嘴,向其他人传达康熙对他下了毒手的讯息。
胤禔龇牙咧嘴的时候,从人群中发现了几个小萝卜头。
“你们躲在那里干什么?”胤禔没好气道,“我就走了不到三年,你们便不认识我了?过来!”
小萝卜头们看向康熙。
康熙转身瞪了胤禔一眼:“先上车!”
胤禔看着康熙的御驾面露难色。
他可不想和康熙坐一辆车,被康熙训一路。
虽然该训还是会训,晚一点也是个心理安慰。
于是胤禔找了一个“上下尊卑有别,儿子不能和汗阿玛坐一辆车,让太子弟弟坐就成了”的借口,然后没听康熙回答,径直钻进了弟弟们的车里。
本来想说“我们父子俩不用在乎这些上下尊卑,你太子弟弟也不会介意”,来展示自己慈父一面的康熙手抬到一半,大儿子已经溜走了。
他把手放下来,咬牙切齿道:“保成,大阿哥怎么越来越欠揍?”
胤礽赶紧为哥哥正名:“没有没有,汗阿玛,大哥以前就这样,他没改变。”
康熙:“真的?”
胤礽点头:“汗阿玛仔细回忆一下,大哥真的没有变得更欠揍。”
康熙努力回忆了一下。
在见到大儿子本人,思念儿子的滤镜消失之后,康熙终于记起了大儿子从小到大把他气得半死的辉煌过往。
最终,他只能干巴巴道:“是,他真是一点改变都没有。”
感叹完之后,康熙狠狠磨了一下牙:“都出门两三年了,他怎么一点改变都没有!朕听他立下大功劳,还以为他变成熟了呢!”
胤礽陪笑道:“汗阿玛,这里太阳大,咱们先上车,您肯定也热了。这两三年的事,儿子和你慢慢说。儿子和大哥遇到了好多有趣的事,信纸上写的不到十一。”
康熙深深舒了一口气,看着自己的乖儿子,点了点头:“好。”
胤礽这个年龄的少年,一年一个样,营养好的话,一个月裤子就能短一截。他这礼服虽然在船上改了改,仔细看看,居然仍旧看得出不合身的地方。
明明离宫之前,康熙已经考虑到这件事,让人给他准备了大几号的礼服。但孩子的变化,还是远远超出老父亲的想象。
康熙打量着儿子,心里充满没能亲眼看着儿子长大的惆怅。
到了车上后,两人同时摘下礼帽,松开衣服,然后开始擦汗。
康熙道:“这天确实特别热。”
胤礽道:“是啊是啊。”
父子俩相视一笑,两年多没有见面的疏离感一扫而空。
胤礽熟练地从车里的柜子中掏出被冰镇过的凉茶吨吨吨,康熙靠在车座的椅背上,拿着扇子轻轻扇风。
车里放着许多冰块,非常凉爽。
“别贪凉,小心喝坏肚子。”康熙像以前那样不痛不痒的训斥。
胤礽擦了擦嘴:“都回来了,喝坏肚子找御医。哎呀,可热坏儿子了。”
康熙失笑:“快三年,你怎么就只长个子,行为举止一点都没有成熟?”
胤礽道:“那哪能啊,儿子肯定行为举止成熟了许多,但那是在外人面前。在阿玛面前还装着,多累。”
康熙用扇子轻轻敲胤礽汗津津的头:“在朕面前也装一装,让朕看看成熟的太子模样。”
胤礽又摸出一个果子,一边啃一边道:“不要。我就算七老八十了,您不还是我阿玛?我照旧这样。”
康熙无奈:“七老八十……你怕是要在太庙里向朕撒娇了。别边吃边说话,吃完再说。怎么饿成这样?”
胤礽道:“饿倒不饿,只是航行时有新鲜的水果吃就很不容易了,总不能挑味道。好久没吃到这么好吃的果子了。”
说完,胤礽便一边继续啃果子,一边向康熙抱怨旅途中的不便,丝毫没把康熙的训斥放在心上。
康熙也没有再训斥他,安静地听着胤礽抱怨。
大清出使团此番去欧洲是沿着大陆线航行,条件比跨洋航行好许多,有充足的淡水和新鲜食物补给。
但这个时代的旅途,总归是非常辛苦的。
狭小的船舱、颠簸的船身、枯燥乏味的生活,海员的苦,胤礽切身体会到了。
若是要去新大陆,跨越太平洋去美洲新大陆,对船员的意志考验就更严苛了。
胤礽把自己在旅途上的困难用讲述笑话段子的语气告诉康熙,康熙嘴边浮现微笑,眼中隐藏着浓浓的心疼。
同意太子带领大清使团出使欧罗巴之后,他每一日夜深人静的时候都会思考,这个决定是不是错误。
西方再重要,有太子重要吗?
康熙认为自己的孩子一定要能吃苦,才能守住这庞大的家业。但当太子真的小小年纪就吃了这么多苦头时,他却不断后悔。
现在太子已经回到他身边。太子这一次出使任务完成得异常圆满,比他想象中的还要优秀。但听到太子在途中吃过的苦头时,康熙仍旧止不住的心疼。
即便是把孩子派到北方去打沙俄、打准噶尔,他也不会如此心疼。因为孩子不会一离开就是两三年,而且孩子总还是在大清的领土上,他想让孩子回来,随时都可以让孩子快马加鞭赶回来。
可太子离开了大清的国土,踏出了大清的国界,走向了他的权力达不到的地方。
即使有大清海军保护,但太子和大阿哥在这次出使中,也要忍耐许多事,做出许多他们在国内根本不可能做的委屈行为。
他家的大阿哥是小小年龄就能带着一帮走路都走不稳的小阿哥打上大臣们的混世魔王,到了大清之外,他居然还会向其他王公贵族挂着虚伪笑容做应酬的事。
康熙的心脏都被揪紧了。
“大阿哥……”康熙小口深呼吸了一下,道,“大哥也是不容易。”
胤礽面无表情道:“我更不容易。大哥就像是出笼的野狼,那脚丫子撒得可欢了。大哥就没觉得自己不容易。”
康熙满腔心疼被胤礽这句话给说没了。
他按住额头,道:“他又做什么了?”
胤礽想了想,把胤禔这一路的大功劳如实报告给了康熙。
这些大功劳,他的信中全都写着。但这些书信不仅要给其他大臣看,以后可能还会留在史书中,甚至原件都会留存下来,被后世考古学家们观赏,所以胤礽用了春秋笔法。
而且,大哥确实浪过头。胤礽担心告诉康熙实话,康熙会勒令大哥返航。
他现在不告诉康熙,船队里的其他使臣也会告诉康熙,他不如先照实说了,还能及时劝劝康熙,免得康熙从大臣那里得知真相脑溢血。
于是康熙听到了和信中有(大)些(不)相同的直亲王灭国记。
康熙手中的扇子落在了座椅上。
胤礽赶紧擦干净手,捡起扇子给康熙扇风:“阿玛,深呼吸,深呼吸。”
康熙回过神,眼珠子动了动,转向狗腿打扇子的胤礽:“你倒是替他瞒得紧?”
“我这不是怕阿玛生气,把大哥叫回去吗?虽然大哥稍稍有点过分,但对付西方人,还真得是他这副性子才成。”胤礽讨好笑,“您看,结果不是很好吗?”
康熙幽幽叹了一口气:“结果……是不错。”
只从结果看,直亲王这次出使也完全挑不出错误。只是过程……
康熙想想,就感到太阳穴突突突疼。
这个大阿哥啊!
“辛苦你了。”康熙已经可以想象,自家乖儿子不顾形象抱着大阿哥嚎啕大哭的模样了。
胤礽苦笑:“还好还好,大哥后面就老实了。”
胤礽挑了胤禔和多个王公贵族成为好友,其中一人误打误撞成为英国国王的事迹。
康熙的脸皮使劲抖动,神色变幻了许久,不知道该做出什么样的表情。
他早就得知胤禔和英国国王交好,却没想到这交情居然是一起喝酒打猎骂人中发展起来的。
胤禔小小年纪,居然每日酗酒!成何体统!
而且他也不知道,英国国王的处境居然这么危险。
胤禔和刚即位就肉眼可见或许马上就会被逼退位的英国国王有深刻友谊,不是一件好事啊!
胤礽道:“阿玛别担心,虽然英国国王处境危险,但大哥和英国所有派系领导人的关系都很好,换个国王,说不定也是大哥的朋友。”
胤礽在心里补充,除了威廉三世夫妇,接下来的英国国王都是大哥的朋友。
康熙按住了胤礽扇扇子的手:“让朕静静。”
胤礽乖乖缩在一旁,摸出柜子里的肉干窸窸窣窣的啃。
康熙白了胤礽一眼。
他很想训斥,胤礽一上车嘴就没停过,哪还像个太子?
但看着儿子鼓鼓的腮帮子,他训斥的话没能说出口。
他闭上双眼,在胤礽窸窸窣窣吃东西的声音中冷静冷静。
嗯,冷静,冷静。大阿哥此番立了大功,不能打儿子。
在另一辆车上,直亲王胤禔比胤礽可豪放多了。
他当即丢下礼帽,撤掉衣服,袒露着上半身,使劲擦完汗后,就保持着光膀子躺在了椅子一侧。
可怜的小阿哥们,被大哥挤到了另一侧。
“大大大大哥,你衣服穿上。”比起其他被胤禔吓作一团的弟弟们,以前经常抱着胤禔大腿和胤禔打架的胤祉胆气更足一些。
“哎哟,三阿哥终于肯屈尊降贵和我这个大阿哥说话了。”胤禔拍了拍自己的腹肌,“怎么,不装哑巴了?”
胤祉苦笑:“哪能啊,大哥您说什么?”
胤禔道:“刚你和一群弟弟跟着一群大臣行礼后就往后躲,我给你递了好几次眼色你都装没看见。没良心的,亏你太子哥哥隔三差五就念着你,给你准备了一大堆东西。我看还是把东西扔了吧,给路边的乞丐,也不给你们几个小白眼狼。”
胤祉一听太子哥哥念着他,立刻不怕了。
他摸到胤禔身边,把光膀子大哥挤开:“真的真的?太子哥哥一直念着我,给我带了很多好东西?有什么好东西?”
胤禔想起那一堆书本,咧嘴不怀好意地笑道:“回去你就知道了。不装不熟了?”
胤祉赶紧道:“我怕太子哥哥和大哥和我不熟。”
胤禔道:“哦。”
他拍了拍胤祉的肩膀,皱眉:“都汗湿了,你穿着干什么?脱了。”
胤祉道:“可这样不合礼仪。”
胤禔道:“下车再穿上不就得了。在车里,你要符合什么礼仪?你信不信前面汗阿玛的车里,汗阿玛也已经把衣服脱了。”
胤祉瞠目结舌:“真的?”
胤禔道:“真的。汗阿玛私下的性子比我还不羁。”
胤祉和一群小阿哥满脸不信。
汗阿玛难道还能和大哥一样,把上衣全脱了不成?
小阿哥们性格都挺活泼,有人带头了,他们也确实热得慌,便都把帽子摘下来,将衣服撒开。
胤禔见他们衣服全都汗湿了,伸头问太监要了水和帕子,亲自给他们擦身体,又在他们身后放了一条毛巾隔汗。
在胤禔伺候这群祖宗弟弟的时候,祖宗弟弟们才想起来,在太子哥哥和大哥还在宫里的时候,他们一起玩耍,换衣服擦汗这点小事都是两个哥哥做,因为下人们没有这么细致。
后来哥哥们做得多了,下人们也学了去,他们的生活才越来越好。
胤礽和胤禔离开宫里时,这群孩子还小。时隔两年多的时间,许多事他们都记不清了,直到同样的事再次发生。
小胤禛嘴一瘪,平时在宫里被德妃宠得如同混世魔王的他,第一个哭出来:“呜呜呜,大哥,胤禛好想你和太子哥哥。没有你和太子哥哥,我这两年都没出过宫。”
小胤祺也吸了吸鼻子:“我想太子哥哥。太子哥哥和大哥离开之后,额娘都对我不亲了。”
其实宜妃对胤祺不再那么亲近,不是因为太子和大阿哥的离开,而是有了新的儿子。
九阿哥胤禟年纪小,又被宜妃自己抚养,宜妃当然在胤禟身上倾注的心血更多一些。
但小胤祺现在还不明白这个道理。他在太皇太后和皇太后身边长大,也没人敢去他耳边嚼舌根子,所以他只以为是没有太子哥哥和大哥带着他经常去宜妃宫中,额娘才对他不亲近了。
其他小阿哥也瘪嘴,想起了太子哥哥和大哥离宫之后,自己在宫中待遇变化。
小孩子虽然可能不记事,但他们记得感情和感觉。
以前胤礽和胤禔经常来找他们,下人们都对他们更尽心。
胤祚还好,亲生额娘是个娘家有本事的嫔;胤祐和胤禩的亲生额娘都是庶妃,就算有养母护着,下人们肯定也没有有太子和大阿哥盯着的时候尽心。
特别是胤祐。胤禩的额娘觉禅氏世代在宫中为仆,人脉深厚,下人们不敢得罪他。但胤祐身有残疾,还有他可能会被皇帝过继的传闻,下人们对他总会多几分漫不经心。
胤祉想要学着太子哥哥和大哥保护好弟弟们,却发现有心无力。
他只是一个非嫡非长的小阿哥,即使额娘是妃,也不敢在宫中太过放肆。他放话让下人们好好对待弟弟,那些偷奸耍滑的下人们也嘴上应着,心里没当回事。
因为就算是作为养母的荣妃、惠妃,都没办法惩治那些下人。这些下人没有苛待小阿哥,他们能做的都做了,只是不贴心。
就像是胤礽当初遭遇的那样,渴了自己不说便没人添水,饿了自己不说便没人喂食,身上哪里不舒服了自己不说便没人知道……小阿哥们年纪小,很多事他们自己不知道该怎么说,总是要有些贴心的人仔细观察着,才能伺候好。
不过下人们不贴心,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也就是偶尔不舒服,所以小阿哥们都没在意。
但现在突然想起来,他们却委屈了。
三个小阿哥都哭了起来,向大哥告状。
胤禔被弟弟们哭得头昏脑涨。
他揉着太阳穴,道:“别哭了……算了,哭吧,在我这哭了就算了,别在你们太子哥哥面前哭。以他的性格,要是看见弟弟们哭了,他能把你们住的地方给掀了。他刚回宫就闹出这么大的事,朝臣又要给他找麻烦。”
胤祉被弟弟们哭得鼻子也酸了。他吸了吸鼻子,道:“太子哥哥出使立下这么大功劳,还有人给太子哥哥找麻烦吗?”
胤禔道:“他越厉害,给他找麻烦的人越多。你上学好几年,应该也读过不少史书了。你看哪个想要当权的臣子,希望有一个强势英明的皇位继承人?你再想想咱们大清的历史,哪个皇帝被推举上位的时候……哼。”
别说顺治和康熙两个没长大的孩子,即便是皇太极,当时也是有资格继承大位的人中势力最弱的一方,所以他继位之后,“四大贝勒并肩而坐,处理军政大事”。
胤祉不敢哭了:“谁找太子哥哥麻烦,我要揍他!”
胤禔没好气道:“得了,你连欺负弟弟们的人都不敢揍,还敢揍大臣。”
胤祉立刻蔫了。
胤禔看着那几个还在哭的弟弟:“哭够了吗?再哭,前面的汗阿玛估计会知道了。”
小阿哥们被吓得被噎住,哭声戛然而止。
胤禔满意地递给他们帕子,让他们自己擦脸。汗阿玛虽然百般无用,用来吓弟弟是真好用。
“我还能在宫里待一两年,你们太子哥哥会一直待在宫里,有什么不高兴的事就找你们太子哥哥。”胤禔道,“你们自己也要硬气起来。否则我要是出宫建府了,太子独木难支,他倒是能保护你们,谁来保护他?”
胤禔恨铁不成钢地瞪了胤祉和胤禛一眼:“你们俩以前怎么说来着?要代替我保护太子,比我更能保护太子。现在你们俩怂成什么样了?”
胤祉和小胤禛垂下脑袋,不敢说话。
“其他小阿哥为了不给额娘惹事就罢了,你们仨就算在宫里横着走,谁敢惹你们?”胤禔伸出手指头,挨个戳三阿哥、四阿哥和五阿哥的额头,“特别是你,小五,你额娘是宜妃,养育你的是太皇太后和太后。只凭身份,就算大哥我都不如你。你这个比泥还软的性子,究竟是怎么回事?”
小胤祺傻傻道:“是吗?是这样吗?我很厉害吗?”
胤禔皱眉道:“当然!”
小胤祺抱着脑袋道:“可是,可是下人们都说我的处境很不好,要老实。”
胤禔道:“谁说的?打死!”
胤祉拉着胤禔的手臂道:“大哥,算了算了,宫里的下人不能随便打死,要挨汗阿玛板子。”
“哼。”胤禔冷哼一声,道,“小五,你也已经开始读书了,你自己想,是不是这个理?”
小胤祺抱着脑袋,冥思苦想。
他额娘是宜妃,除了佟皇贵妃之外份位最高的嫔妃;
养育他的是皇太后,连汗阿玛都要给三分面子;
太皇太后也经常照顾他,他在太皇太后面前是除了太子哥哥之外最说得上话的皇子……
“咦!我好像真的很了不起!”小胤祺放下手臂,惊讶道,“我真的不用怕什么!”
胤禔鼻子喷气道:“对吧?谁给你和你的哥哥弟弟气受,你和皇太后、太皇太后说一声,比找汗阿玛管用。”
他想起康熙,道:“这种事找汗阿玛其实没多大用,他只会说你们太娇惯。”
胤祉又瘪嘴了:“汗阿玛就是这么说的。”
显然,他为弟弟们的事找过汗阿玛了,康熙的确没当一回事。
后宫的事,康熙都不怎么管。小皇子的事,他顶多管管教育,生活,那不是妃嫔们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