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自己有情妇,却不允许妻子有情夫,不像其他贵族那样各玩各的,各不干涉。
他谋杀了妻子的情夫,休弃了妻子,还将前妻囚禁。如果他们离婚,这位可怜的女人,或许未来不会这么凄惨。
常泰沉默。
胤礽笑道:“舅舅,你没有阻止大哥,该不会是想让大哥给这对夫妻做心理工作,让他们真的离婚吧?”
常泰很老实地点头:“我有这个想法。以他的性格,过于厌恶这场婚姻,或许会做出伤害妻子的事。那时,他与孩子大概也会水火不容吧。”
胤礽问道:“大哥知道舅舅的想法吗?”
常泰再次点头:“大阿哥知道,但……唉,大阿哥说,没救了,等死吧。”
常泰无奈耸肩。
胤礽大笑。
……
待胤禔和胤礽离开维也纳的时候,乔治和妻子也没离婚。不过乔治的妻子看着乔治的眼神中没了幽怨和渴求。
难道大哥的心理治疗真的有用?胤礽不确定了。
他们这次离开维也纳,是得到了新继任的英国国王詹姆斯二世的隆重邀请。
与胤礽知道的历史一样,今年二月,英国国王查理二世病逝,詹姆斯二世继位。
英国皇位斗争暂时告一段落,社会稳定,他们终于能进入英国。
这也是他们出使欧洲的最后一站。
詹姆斯二世根本没想到自己能如此顺利地登基。登基之后,他第一件事就是给忘年交胤禔写信,邀请胤禔来英国游玩。
对詹姆斯二世而言,虽然和胤禔结交没多久,但他失意的时候,只有胤禔是不因为利益而支持、安慰他的朋友。
友情厚重不在于时间,而在于交心。
胤禔就是詹姆斯二世的知己。
现在他翻身当国王了,自然第一时间想到了这位知己好友。
胤礽都慕了。
他八面玲珑在西欧贵族中游走,虽然获得了不错的评价,但哪像大哥,直接和人成为知己了?
对了,大哥在维也纳还结识了一堆知己。
这就真是天赋啊!
詹姆斯二世的知己胤禔却没有把詹姆斯二世当知己,他高兴地晃动着胤礽的肩膀,问胤礽能不能利用詹姆斯二世牟取些好处。
友谊不就是拿来利用的吗!
胤礽被胤禔晃得头昏脑涨。
他们为了尽快前往英国,走水路进入波罗的海之后,直接前往英国。
船本就晃得厉害,胤禔还晃,胤礽差点晕船。
他把胤禔踹开之后,道:“就是签个通商条约和互不干涉条约而已,顶多去英国皇家科学院找找人才。你和詹姆斯二世交好,问他要一些皇家科学院的学徒,他肯定会放行。”
胤禔把自己胸脯拍得啪嗒响:“交给我!”
拍完胸脯后,胤禔得意道:“你说我眼光怎么这么好?随随便便认识个老头,居然成了国王?”
胤礽本想说,这是意外。但他突然想到,把胤禔当做心理咨询师的乔治,之后也会成为英国国王。
他不确定了。
不会他哥真的和英国国王有不解之缘吧?
这一定不是真的。
“只是碰巧。”胤礽道,“别想太多。”
胤禔笑道:“碰巧也值了。我回去和弟弟们吹吹,他们肯定羡慕我。”
胤礽也忍不住笑了:“那肯定。光是我们出使遇到的这么多事,立下的这么多的功劳,弟弟们就一定羡慕极了。”
这辈子他大哥早早立下灭国战功,又在出使时与西欧各国贵族继承人成为朋友,将来在弟弟们中的声望肯定是独一份的。
胤禔道:“那是自然。年长还是好啊,我们俩把事干完了,他们想立功都找不到地方立。”
想到这个,胤禔就忍不住大笑了好多声。
康熙每次夸赞儿子,都喜欢拿他比较。
他那些弟弟刚拿稳弓刚骑上马,康熙就要夸弟弟“和老大差不多”“比老大强”。
胤禔虽然不至于记恨弟弟,但对康熙一直不满。
接下来,他立下这么大的功劳,看康熙还好不好意思说,“你们和老大差不多”。
呵呵。
胤礽听到胤禔的抱怨,不断点头。
他这辈子的皇帝老爹虽然已经优秀许多,但对儿子的教育还是一如既往的糟糕。
这样让儿子内部作比较,不是伤害兄弟之间的感情吗?汗阿玛真不会教孩子。
“如果汗阿玛还睁眼说瞎话怎么办?”胤礽问道。
胤禔道:“那我就直白地问他,汗阿玛,您睁眼说瞎话,这可不是给弟弟们树立好榜样。”
胤礽:“……还是罢了,小心挨揍。”
胤禔耸肩。
兄弟俩在船上笑着闹着,终于登陆了大不列颠岛。
亲自来迎接的詹姆斯二世虽然头发已经斑白,但志得意满,意气奋发,现在是一个很威严的国王。
詹姆斯二世先和胤礽互相行礼,然后和胤禔来了一个军人间的熊抱,仍旧和胤禔一副哥俩好的模样。
其他大臣看到这一幕,笑容陶醉极了,好像看到了什么令他们十分幸福的事似的。
胤礽记下这诡异的一幕,在宴会时悄悄打听。
他还没打听到,胤禔先打听到了。
胤禔道:“我在花园里救了一位爬到树上救小猫下不来的女士,女士抱怨说,国会的人为了利益,背叛了圣公会。”
胤礽:“啊?什么女士?”
这什么烂俗言情小说动漫情节?!
胤禔无奈:“你这什么眼神?别搞得我跟勾引路上姑娘似的。那女士年纪大肯定比我额娘大。我看她满脸忧郁,想起了我额娘。”
胤礽道:“其实惠妃在面对你之外的人时候都不满脸忧郁……这不是重点,你继续,什么利益?”
胤禔道:“詹姆斯和大清大皇子是至交好友,有大清大皇子牵线,他们一定能在和大清的贸易中获得很大利益。他们甚至做梦,能支持我取代你登上大清皇帝的位置,嘿嘿,真是有意思。”
胤礽瞪圆眼睛:“连这话她都对你说?她是谁?”
胤禔道:“她说她是詹姆斯二世的女儿,叫安妮。我和詹姆斯是兄弟,只好和她各论各的,叫她安妮姐姐。安妮姐姐说,让我一定要护好你。她的家庭已经因为皇位四分五裂,她看我俩关系很好,希望我俩别因为皇位决裂。”
胤礽:“……”
胤礽:“谁?她叫什么?你叫她什么?”
胤禔道:“安妮姐姐。怎么了?你也觉得我们各论各的辈分很奇怪?其实我想叫她安妮姑姑,但有点对不起詹姆斯兄弟。”
胤礽:“啊这……”
胤禔挠了挠头:“她那个绝望和痛苦的眼神真的太像额娘了,我忍不住对她有些亲近。是不是这样不太好?”
胤礽:“惠妃在见到你之外的人眼神真的不绝望和痛苦……这不是重点,重点是……”
重点是这个安妮,她未来也是英国国王啊!!!
胤礽真是服气了。
他相信,自家大哥或许真的和大英帝国的国王们有一些不可言说的缘分了!
除了威廉三世和玛丽夫人没和大哥成为朋友,大哥这都交了几个英国国王朋友了?!
难道以后英国会成为大清友邦?
这什么讽刺小说啊!“宁与友邦”的友邦还真的成为友邦了?
那以后美国独立战争的时候,大清要不要参战帮助英国啊?
光荣革命的时候,大清又帮谁啊?
胤礽现在双手都在抖。
他发现,因为胤禔无意的举措,将为大清之后的外交政策造成巨大影响。
胤禔疑惑:“弟弟,你脸皮怎么抖得这么厉害?为什么你的眼神也和额娘、安妮姐姐一样绝望了?”
胤礽深呼吸,深呼吸。
他能说什么?他能怎么说?他什么都说不了啊!
胤礽抱着脑袋:“别理我,我安静一会儿,我想想,我想想,一定有办法。”
胤禔着急了:“我做错了什么吗?弟弟,你别吓我啊。”
胤礽抱着脑袋:“没有没有,大哥你没做错什么,你做得很好。没事,没事,放心。”
他决定了,现在就和欧洲各皇室签订新的条约!一个真正的互不干涉内政条约!
以后你们欧洲的大战,我们大清都不参加,我们只做生意!
无论你们谁当国王谁当执政,都和我们大清没关系!
胤礽口吐半截灵魂。


第133章 (20w营养液加更)
胤禔成为英国国王和公主的座上宾的事,也传到了英国其他高层耳中。
胤礽一边让蒸汽船赶紧给他汗阿玛送信,请康熙给各国国王写信,说大清根据这段时间使团搜集的情况,决定不与欧洲大陆任何国家为敌,只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大清永久中立;一边让大清使团疯狂给英国贵族塞钱,打探英国高层对胤禔此番行为的看法。
但他没有阻止胤禔和詹姆斯二世与安妮公主交好。
这是大清皇室的直亲王与英国皇室的正常交往,于公于私于面子,胤禔都该大大方方我行我素。
哪有一国亲王和其他国家皇室成员交好的时候,还看大臣们的脸色做事?
大清使团中除了胤礽之外的其他人都很淡定,只有胤礽表面淡定,心里急得冒火。
对穿越者而言,日不落帝国给他的压力太大了。
胤礽自己做事的时候,总难免被历史和既定印象影响。如常泰和胤禔等这个世界的“土著”,才会凭借本心与这些人交往。胤礽不希望因为自己的“偏见”,影响身边人的人际交往。
在胤礽的纵容下,胤禔在詹姆斯二世有空且天气好的时候,和詹姆斯二世一起去打猎;平时就和安妮公主一起喝下午茶,偶尔会拉上胤礽。
胤礽所做的事是去上下议院参观,去皇家科学院参观,去英国的海军参观。
这相当于胤礽一直在做出使的工作,胤禔则闲下来“不务正业”。
英国对胤礽的评价仍旧是“完美的大清皇太子”,对胤禔的评价就各种奇怪了。
什么“妇女之友”“绅士之友”“皇室之友”“共和之友”各种矛盾的评价都有。
大清使臣在私下都纷纷吐槽,直亲王在大清国内众朝臣中名声极差,到了这蛮夷之地,居然声望快超过太子了。
这难道说明直亲王就和这帮蛮夷性格一样?
胤礽先敲打了这群胆敢说直亲王坏话的人,然后让胤禔再接再厉。
胤禔摸了摸脑袋,不知道怎么再接再厉。他只是对每个人的话都平等地敷衍,平等地嘴瓢而已。
胤禔这个年龄嘛,正是喜欢胡扯说大话的中二病时期,做事不一定极端,说话一定极端。
他对詹姆斯二世说,英国不要詹姆斯,詹姆斯还不要英国这旮旯地呢。新大陆那多广阔,英国的殖民地比英国本土富饶面积广,为什么不干脆带着天主教徒去新大陆建立新英国;
他对安妮公主说,不想看着自家人自相残杀,就自己当女王,然后搞一个隔得远远的分封制,那不合的亲戚都隔开。比如他自己很讨厌皇父,所以将来准备找个隔海相望的封国,对皇父眼不见心不烦;
他对支持詹姆斯二世的议会成员说,大不了一拍两散;他对偏执的英国国教信徒说,先干掉罗马教廷,釜底抽薪;他对势力微弱的共和党说……他什么都没说,就偷偷塞给了对方几本小册子。
在胤禔的心理辅导下,现在詹姆斯二世和议会相处融洽,各自积攒实力,政令一片平和,仿佛已经和解。
胤礽却知道,自家大哥这火拱得真厉害。
未来如何,再说吧。反正他们马上就要回国了。等他回国,管大英洪水滔天(悲伤)。
胤礽见胤禔拱火之事不但没被人谴责,胤禔反倒像是传销头目一样被英国高层信任和敬仰,松了一口气,乐呵呵去挖英国皇家科学院墙角。
这个时候牛顿还没有成为国会议员,也没有当选皇家学会会长。胤礽想尝试能不能把牛顿挖到大清去。
不过经过了几次交流之后,胤礽就放弃了。
牛顿不是一个纯粹的科学家,他在政治上同样极具野心和手腕。并且,牛顿也是一个较为狂热的宗教分子,甚至因为宗教而影响了他的科学研究。
他这样的性格,绝对不会远赴他乡单纯当个科学家。
牛顿在英国科学界的声望也已经较高,英国各界科学家们有渐渐以他为标杆甚至神灵的趋势,他正是志得意满的时候,胤礽付不出可以诱惑他的条件。
胤礽只好依照原本计划,将视线投向英国皇家学会正式成员的学徒和助手。
有一日,他在拜访一位学者的时候,发现一个被打的浑身是血的中年人被人扔了出来。
那中年人状似疯癫,哭得涕泗横流,被一群人指指点点。
胤礽私下拜访学者,没有带太多侍卫,并做了一定伪装,戴上了路易十四赠送的假发和帽子,穿上了西方人的衣服。他的侍卫也做了伪装,看上去像是富商子弟出行。
看见前方出现冲突时,胤礽停下了脚步,等候英国警员前来处理。
在等候的时候,他听到那中年人吼着什么论文,什么署名,神色黯然。
“又是一个被骗的学生。”一个有些邋遢的男人嘀咕。
胤礽转头,看向那个邋遢的老头:“你认识他?”
邋遢男人道:“你说是那个可怜人,还是那个房子里的人?”
胤礽道:“你都认识?”
邋遢男人嗤笑道:“认识,都认识。房子里的人,最爱占用学生和助手的研究;趴在地上的那个人,是他的助手。”
胤礽道:“既然知道他会占用学生和助手的研究成果,为什么还能召到学生和助手?”
邋遢男人继续嗤笑:“皇家学会中,助手和学生的研究成果属于教授,是规则。助手和学生所有的研究资源都来自于教授,在他们出师之前,研究成果属于教授不是很正常?这就和学徒怎么会和师傅争夺资源一样。”
胤礽道:“那就是那个助手的错啰?”
邋遢男人道:“但数学不一样,纯理论性的研究也不一样,学生和学徒更不一样。”
胤礽叹气:“我有些听不懂先生的话了。先生究竟是站在哪一边?”
邋遢男人摇头:“我哪一边都不站,只是有感而发。”
说完,他走到那个疯癫的男人面前,俯身低头耳语了几句。
那个疯癫的男人似乎冷静了下来,胡乱擦了擦脸,在警员来之前离开了。
其他围观的人也纷纷散了。
胤礽好奇地走过去,问道:“你和他说了什么?”
邋遢男人道:“知识仍旧在他自己脑海里。与其被抓起来,以后再也不能进行学术研究,不如忍一忍,去找一个更厉害的教授当学生和助手。比如牛顿教授,他这么厉害的人,就不会抢夺助手和学生的研究成果。只有无能的人,才会做这些事。”
胤礽问道:“你很敬佩牛顿教授?”
邋遢男人使劲点头:“谁不敬佩牛顿教授呢?”
胤礽跟着点头:“也对。请问先生您叫什么名字?您这么熟悉皇家学会的规则,也是皇家学会的会员吧?”
邋遢男人哈哈大笑:“被你看出来了。”
胤礽问道:“你和牛顿教授很熟?”
邋遢男人得意道:“牛顿教授马上将要公布一项重要理论,而我在他发现这条理论中居功首位。等他的论文发表,你就知道了。”
胤礽点头:“先生真厉害。”
对于一个会同情学徒和助手的人,胤礽很有好感。他没有拜访那位刚刚把助手赶出门的学者,和这位邋遢男人一同吃了个饭。
胤礽得知,那个男人叫胡克。
他有些疑惑。能在牛顿某一条重要定律中居功首位的人,他怎么没听过名字?
后来他想起来,和牛顿某一条重要定律有争执并平分功劳的莱布尼茨他都不记得名字,不记得这个人的名字也正常。
虽然胤礽不知道胡克在历史中的名声,但胡克在现在的英国社会名声可就大极了。
胡克对显微镜的研究和发明改造,据说影响了不少英国人进入科学领域,包括现在在职的英国皇家学会会长。
胤礽兴奋地和其探讨显微镜和显微世界,被胡克引为知己。
胡克热爱发明创造,还特别擅长建筑设计,和胤礽这种什么都懂一点的“全才”特别有共同语言。
虽然胡克现在在英国生活得很好,没有远赴他乡的打算。但他愿意和胤礽建立私人友谊关系,通过大清海军和胤礽交流,解答胤礽的问题。
谁能拒绝一位能和自己谈得来的高贵大国皇太子呢?
胡克在得知胤礽想要带一批在英国无法出头的科研人才回大清之后,给胤礽介绍了许多怀才不遇的人,并以自己的地位为胤礽担保,让那些人放心地跟胤礽离开。
胡克只是一个纯粹的科学家,他面对胤礽时没有太多政治上的考量。
胤礽在牛顿那里碰壁之后,胡克作为地头蛇,帮助胤礽熟悉了英国皇家学会,轻松得到了大批人才。
在胤礽离开英国时,胡克将自己的书籍手稿和绘图交给了胤礽。
“我不信任我那些不懂科学的子孙和那些毛手毛脚的学生。”胡克笑道,“太子说要建一座博物馆?那麻烦你也帮我的心血也找个位置。”
胤礽郑重地接过了胡克的手稿和绘图:“我一定会好好保管。如果你有什么麻烦,就来大清。”
胡克笑道:“我能有什么麻烦?我在英国皇家学会的地位可高了。”
胤礽道:“也对。多来信。”
他居然也能和一位科学家成为朋友,咳,胤礽的意思是,居然有个科学家说的话他能听懂,而不是不懂装懂。胤礽怎么也要巴着这个科学家朋友多写几封信。
胡克因为出生低微,对助教、学徒等泥腿子贱民帮助较多,很不招皇家学会的会员们喜欢。因胡克和大清太子的友谊,胡克在皇家学会内部地位水涨船高,说胡克坏话的人少了一些。
不过胡克本就不在乎这些,又不参合学会内部权力斗争,所以并未在意自己地位差距。他能出版书籍、有自己的实验室,一直以为自己在学会中特别受重用、特别受欢迎。
胡克:我才没有被讨厌.jpg。
胤礽在离开英国的船上,脑海里忍不住给朋友P了个表情包,自己把自己逗乐了。
“你傻笑什么?”胤禔的穿着越来越不讲究,现在就穿了个后世街溜子大爷常穿的那种白背心在船上乱晃悠,手里还拿着一个大蒲扇。
胤礽道:“我在想胡克这么厉害,要是能来大清就好了。”
胤禔道:“他把自己的徒子徒孙都给你送来了,四舍五入等于半个他。”
胤礽笑道:“他真够朋友。等这一船的人回大清,我们就可以组建大清皇家科学院了。胡克的学生和助手动手能力都很强,肯定能给大清做出很多科学仪器。有了显微镜,大清的医学研究一定会突飞猛进。”
胤禔却没有这么乐观:“不一定。正确的就一定能被推广吗?你不知道太医院那些御医有多顽固。先做着吧,大不了哥把这些人安排到哥的封地里。”
康熙的来信说,他已经在和朝臣扯皮,给胤禔争取一块海外封国。
现在大清的海外飞地不多,胤礽猜测,康熙可能会在马六甲海峡附近、或者安南找一块地给胤禔当封国,顺便与大清海军遥相呼应。
胤禔自己是想要北美那块地。但现在大清内部较为保守,南亚这一片地就罢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势力范围;去老远的地方开疆扩土,还和“友邦”主动开战,朝臣们很别扭。
康熙也考虑着大清需要抓住这次出使带来的机会,好好休养生息一段时间,积攒国力,暂时也不打算打出去。
胤禔一肚子气,只好怂恿好友詹姆斯二世去新大陆发展。
他就很不理解,英国那么小的一个岛国,有什么值得留恋?詹姆斯以前当海军最高指挥官的时候可是亲手把新大陆的新约克(纽约)打了下来,在新大陆颇有声望,为什么不去新大陆?
那么广阔的土地,那么混乱的秩序,不正好适合詹姆斯发展吗?
他要是詹姆斯,直接迁都新大陆,以更广袤的土地作为国土不好吗?
“詹姆斯好像快被我说服了。”胤禔扇着大蒲扇道,“其实我有点后悔,他真去了怎么办?我和他在战场相遇挺尴尬。不过以他的年纪,可能活不到那么长。”
胤禔估摸着,下次康熙把他放出去浪的时候,得要再过个十年了。这十年,他要娶妻生子,并在朝堂站稳脚跟。
胤礽嘴角直抽。
詹姆斯二世要是真的去了北美,在北美建立了新英国,以后的美国独立战争可能就有点……咳咳。
有趣。
胤礽已经想通了。这也就是让西方更乱而已。乱起来好啊,就算不会打扰未来历史进程,能给大清更多的发展时间也不错。
“啊,真不想回去啊。”胤禔满脸抑郁,“就算封国,估计我不到三四十岁也别想住到封国去。”
胤礽问道:“为什么?”
胤禔用蒲扇轻轻打了一下胤礽的脑袋:“你在皇父身边长大,难道还不了解皇父的控制欲吗?封国是一回事,去不去封国是另一回事。估计要等你登基之后,我才能一直待在封国。”
胤礽黑线。所以你说的三四十岁,是指你三四十岁的时候我登基?
“不一定。可能你生个儿子,汗阿玛就让你去了。”胤礽没有反驳康熙控制欲强的话。
康熙可能会允许胤禔南征北战,但回来之后肯定还是得住京城。那一片地说是给胤禔,其实胤禔只享用税收供奉。等新皇登基之后,藩王才会就番。
康熙没死之前,儿子们都翻不出花样;康熙驾崩之后,为了以防儿子自相残杀,把儿子远远封到国土之外,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本来大清对中原以外的地盘控制力就很弱,就算大清的亲王们完全把持当地权力,至少比那些臣服的藩国好,肉是烂在自己碗里。
不过事也有以外。比如康熙实在是受不了胤禔,把胤禔早早赶走。
胤禔道:“看了西方皇室这十几个几十个孩子的死……”
胤禔皱紧眉头:“我得和额娘说说,让福晋先调理调理身体,过了双十年岁再说生孩子的事。”
胤礽点头。他也是这么想。
大哥有了这种思想,大嫂以后估计就不会早亡了吧。
康熙表示大清会永远中立的信到达西方众位国王手中之时,胤礽和胤禔也接到了康熙的催促信。
康熙不仅写信催促,还直接给大清使团其他使臣下旨,要求他们中途不准耽误,必须全力返航。
如果说催促信和圣旨还能找一个“太子和直亲王在外,圣旨有所不从”的借口,太皇太后的信,就让胤礽和胤禔不得不立刻返航了。
太皇太后说自己年纪大了,身体一日比一日不好,希望胤礽和胤禔早点回来,怕见不到最后一面。
胤礽记得太皇太后不会这么早去世,但事有万一,大清使团自然玩了命的往回赶。
康熙大部分时候对大臣们极具人文关怀。在他的圣旨到来的时候,顺带捎来了大臣们的家书。
胤礽得知曹寅的父亲去世时,懵了一会儿。
他第一世和曹寅关系并不好,不是很看得起康熙身边的包衣们,自然也不记得曹寅的父亲什么时候去世。
若他知道,可能就不会带曹寅出使。
现在曹寅没见到父亲最后一面,胤礽很是愧疚。
曹寅悲伤了几日,见胤礽比他更难过,振作了起来。
“父亲给我的信件说,他很高兴他去世的时候,我正在出使的路上。”曹寅私下悄悄把书信分享给胤礽,“父亲说,如果我在国内,现在已经背负家庭的责任。现在我至少在背负责任之前,能双腿丈量更多的土地,双眼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织造”是官员,也是皇商,负责在江南采买和经营皇宫中所用所有丝绸制品。
织造会和三教九流打交道,打探消息十分容易,身兼皇帝耳目。虽然官阶不高,但连当地一把手都得对其恭恭敬敬。
这样重要的职位,康熙只会信任曹家父子。
只是曹寅有封爵之才,却只能待在一个小小的织造位置上,曹寅的父亲心里其实很难过。
虽然曹寅只给胤礽偷偷看了信,但胤礽看到了,就等于胤禔看到了。
胤禔非常不满:“皇父看到了这封信,难道没有被感动吗?让子清跟着我,也比去当什么皇商好。皇商谁当不是当?只要人老实就行了。子清能文能武,出将入相的胚子,凭什么?”
胤礽拍着胤禔的肩膀,只轻轻叹气。
其实他们心里都明白“凭什么”。大清不缺能出将入相的胚子,但皇帝很缺能完全信任的人。
康熙肯定会在其他方面给曹寅补偿,但这织造的位置,曹寅必须坐。
“或许可以改一改织造的职位,只买卖个丝绸,这个职位太闲了。”胤礽睁眼说瞎话。
织造其实很忙碌,他们忙碌的大头可不是买卖丝绸。
胤禔道:“你的意思是……海商?”
胤礽点头:“全面开海,可不能让两广和福建专美于前,南京同样可以设置贸易港口。而且南京位置特殊,也应该设置海军基地。海军要护送商船,给子清挂个官职,很正常。”
胤禔连连点头,对胤礽竖起大拇指:“还是弟弟想得周到。”
胤礽道:“先别和子清说,我不知道能不能成功。咱们成功了,再给子清一个惊喜。”
胤禔咧嘴笑道:“到时候不知道子清会不会哭。他要哭了,我就让容若把他哭的样子画下来。”
胤礽也跟着不怀好意地笑了。
可惜啊可惜,没有照相机,否则,嘿嘿嘿。
希望大清皇家科学院的人才们,能尽早把照相机弄出来。他想在最帅的时候和家人们留下照片,免得那些画师艺术加工,把他画成丑男。
如果当他年纪大了,照相机才被发明出来,他就不留下照片了。
“不知道弟弟们还记不记得咱们?”近乡情怯,胤礽看着好几箱子给弟弟们带的礼物,忧虑道。
胤禔一点都不忧虑:“不记得?那就多揍几顿,揍了就有记性了。”
胤礽:“……没必要。”
他更愁了。
大哥在出使时性子完全野了。回大清之后,估计会有好一顿折腾。
希望汗阿玛的脾气和他们离开的时候一样好,可别和大哥一般见识。
胤礽与胤禔返航的时候,康熙每天都在看日历数日子。
这两年大清的麻烦事特别多,康熙还南巡了一次,敲打南方的士绅。
若不是胤礽的书信,康熙都有些撑不住了。
康熙从未想过,原来没有了胤礽天天逗他开心,陪他批改折子,为他排忧解难,他的压力居然会这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