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康熙看他,胤禔抬头,给了他汗阿玛一个“你瞅啥”的淡定眼神。
明明胤禔没做错什么,康熙居然有种心梗的感觉。
他想,可能是看到胤禔就有气吧。
“去问问那两人,为何会被官兵追杀。”大儿子已经护好宝贝儿子了,康熙便进入了帝王模式。
胤禔眼睛兴奋地快放光:“这是查案吗?爹您要开始查案了吗?我看过许多帝王微服私访的话本,他们出门必定遇上重要案子,然后惩治贪官污吏!我猜这些官兵肯定和山西巡抚有关!虽然我不认识山西巡抚是谁,但山西巡抚是山西最大的官!”
康熙无语:“你都不知道山西巡抚是谁,就别打胡乱说,污蔑无辜的人。山西巡抚穆尔赛为人老实,从不生祸端。他今年还奏请开库赈灾,应该是个爱惜百姓的好官。”
侍卫问话后回来,道:“那两人为父女。男人为文水县前任知县,说他因想向御史状告山西巡抚穆尔赛贪污受贿、敲诈勒索、加派火耗,导致全家被杀,只剩下他和小女儿两人逃出。”
康熙:“……”
胤禔给了康熙一个得意的眼神。
胤礽听到侍卫的话后,把胤禔的双手扯下。
胤禔赶紧再次遮住胤礽的双眼:“别看,太血腥了,我怕你会做噩梦。等等,他们很快就打完了,我们换个地方问。”
胤礽道:“我迟早会经历这些事,大哥别担心,我可是爹的儿子,是你的弟弟,这点场面吓不到我。”
胤禔还想说什么,康熙道:“保成说得对。保清,把手放下。”
胤禔看了康熙一眼,双手放下,嘴里嘀嘀咕咕,连胤礽都没听清胤禔在说什么。
胤礽扫了一眼前方战场。保护康熙的可不是乾清宫那群混日子的侍卫,而是上过战场后调到康熙身边的八旗精锐子弟,很快就将那群官兵镇压住。
有官兵想跑出去送信,但这些经历过战场的人最擅长的就是阻拦敌军送信,没有一个人逃脱。
康熙黑着脸道:“给我带回……”
他话说了一半,道:“在附近找个地方把人关进去,你们来审!”
他转头对衣衫褴褛,面色凄苦的中年男人道:“将你知道的全部说出来。若情况属实,我会为你递折子弹劾穆尔赛。”
见到这么多身手不凡的人,中年人已经知道康熙的身份地位不低,赶紧磕头:“草民已经将证据存放在城外破庙内!”
康熙道:“你带路!”
胤礽看了那中年人一眼。
这人这么快就相信自家阿玛了?不,那证据恐怕并非只有一份,他只是广撒网。
胤礽又看向被中年人护在怀里的小女孩。
中年人跟受了什么刺激似的,立刻将小女孩牢牢按在怀里,遮住了胤礽的视线。
胤禔不悦道:“我们救了你,多看你女儿几眼怎么了?放心,我弟弟不可能看上你女儿,你女儿的长相比我弟弟差远了。”
胤礽道:“大哥,别说了。”
他对那中年人道:“你女儿脚受伤了,先包扎。”
中年人立刻道:“不用不用,不要耽误正事。”
胤礽不理睬中年人的闪躲,让侍卫强硬地给小女孩上药。
在拉扯过程中,小女孩破烂的衣服被拉开了一点,露出一小节手臂。
胤礽眼神很好,看到那一小节手臂上密密麻麻都是字。
他倒吸一口气,不敢置信道:“你把证据写在了你女儿身上?!”
中年人见胤礽发现了秘密,痛苦地闭上了双眼。
胤礽没有再询问。他让侍卫脱掉外衣给小女孩穿,用不容拒绝地口吻沉痛道:“先给你女儿治伤!”
中年人这次没有阻拦,让侍卫带着伤药给小女孩包扎。
小女孩目测接近十岁。这个年龄的女孩已经开始注重男女大防。胤礽却让侍卫给女孩上药,丝毫不顾及女孩的贞洁。
因为他让侍卫“抢夺”女孩的时候,就注意到了女孩从褴褛的衣衫下露出的仿佛有文字伤疤的肌肤。
他果然没猜错,中年人放弃了所有家人,只拼死带出了女儿,是因为他将大部分要呈上去的罪证用针刺在了女儿身上。
不,不止。
中年人撩开袖子。他自己身上也刺着罪证,并且肌肤已经红肿,看上去是感染了。
第91章 (12w营养液加更)
古代没有抗生素,伤口很容易感染。
看中年人的面相,他肯定一直在持续低烧中,若不尽快治疗,恐怕很快就会死亡。
显然,中年人认为再多证据备份都可能被找到,所以才把证据刺在身上,只要他还活着,就能继续告下去。
若他死了,把皮剥下来藏着,可能也比纸张备份不容易被人查找。
更重要的是,他用如此决绝的手段自残藏匿证据,更容易取信上官。
胤礽看了一眼康熙和胤禔的表情,显然,他们俩已经有九分相信山西巡抚穆尔赛问题很大了。
剩下的一分怀疑,在侍卫前来禀报,前方有一处民宅被烧毁,民宅前有血迹,应该是真的发生了灭门惨案后,也烟消云散。
康熙面色铁青。
他其实曾经听闻过穆尔赛官风不正。但他在朝堂询问时,六部九卿皆为穆尔赛说好话,他没有证据,只能作罢。
后来六部九卿说穆尔赛的好话说得多了,康熙也逐渐相信穆尔赛确实是一个老实人,因为太老实才会被人穿谣言。
老实人?
一个逼得知县把证据刺在自己和女儿身上,杀害知县全家,还胆敢杀他灭口的老实人?
这样一个狠戾的人,居然被六部九卿纷纷夸奖,这可真是……康熙气得额头青筋直跳,脑袋一阵一阵的抽疼。
胤礽拉了拉康熙的袖子,递给康熙一颗糖果。
康熙虽正生气,但儿子给他糖果,他还是给了儿子面子,把糖果含进了嘴里。
清凉中带着微酸的果香味直冲脑门,康熙愤怒的心情不由缓解,突突疼的脑袋也重新变得清醒。
康熙含着糖深呼吸了几下,拍了拍胤礽的脑袋。
不愧是他的宝贝儿子,真是太体贴。
“去破庙。”康熙吩咐道,“把御医带来。”
中年人听到“御医”二字,眼神惊愕。
康熙牵起两个孩子,走上了被侍卫赶来的马车。
中年男人和小女孩被安排在另一辆马车上。
两刻钟后,康熙来到了中年男人所指的破庙。破庙却冒着浓烟,已经被人付之一炬。
康熙面色微陈,比刚才已经冷静不少:“除了你和孩子身上之外,你还在何处留有证据?”
中年男人指向破庙之后的坟地。
他并没有把证据藏在破庙中,而是藏在了坟地的棺材里,逃过了一劫。
但挖坟的时候,侍卫惊愕的发现,那坟地居然是一家祖坟,不由犹豫。
中年男人沉声道:“是我家祖坟。”
康熙手掌攥紧:“挖!”
他说完之后,对中年男人道:“朕会为你再寻一处风水宝地安葬祖先。”
中年男人听康熙自称后,脸上露出轻松的神色。
他跪地磕头,道:“罪臣文水知县康仲,叩见皇上,皇上万岁、万万岁。”
康熙叹气:“请起。朕已经寻御医来,一定能治好你和你的女儿。”
康仲再次叩拜。
胤礽叹了口气,道:“皇父,康知县的女儿遭此磨难,或许可以将她带回宫,在太皇太后处当宫女。将来自梳为女官,终老宫中,也不比嫁人差。”
康熙揉了揉胤礽的头发,对康仲道:“太子建议,你意下如何?”
一直很平静的康仲终于露出了些许崩溃的神情。
他使劲磕头,额头都磕出了血:“谢皇帝陛下,谢太子殿下,谢皇帝陛下,谢太子殿下……”
“好了,我皇父和太子弟弟都想方设法让你好了,你如果把脑袋磕出问题了,怎么对得起皇父和太子弟弟。”胤禔皱眉道,“你也要保重身体。只要你没死,你满门就没灭。我看你年纪不太大,再娶个媳妇,也能给家里延续香火。”
康仲的表情立刻很精彩,也看不出是生气还是郁闷,反正肯定没有感激。
胤礽干咳一声:“我大哥话糙理不糙。你见到了皇父,对大清的‘忠’已经能圆满做到,接下来就是对家人的孝。你只要能活下去,定能儿孙满堂,光宗耀祖。”
康仲神色轻松不少:“是,太子殿下!”
胤禔挠了挠头,对康熙小声道:“汗阿玛,我和弟弟说的话差不多我,为什么康仲反应完全不同?还有,为什么要叫汗阿玛为皇父?”
康熙道:“汗阿玛是比较亲昵的称呼,在外面称皇父更庄重。至于为什么你和保成所说的话,别人反应不同,你自己琢磨!”
胤禔惊讶:“什么?比较亲昵?那我以后都叫您皇父……哎哟。”
康熙一拳头砸胤禔脑袋上,“咚”的一声响。
反正大儿子头铁砸不坏,康熙砸得很顺手:“闭嘴!”
胤禔摸了摸脑袋被砸的地方,心里嘀咕,他才不要和皇父亲昵。但他怕被揍,让太子弟弟无奈,只能含泪继续和康熙装亲昵叫汗阿玛了。
御医就在五台县的客栈中等着,很快就到了。
他们检查了康仲和闺名为康小娘的康家小女儿的身体后,给他们配了药膏药水,说最好立刻药浴。
康熙大手一挥,带着康家父女俩上了五台山。
然后,他派人将穆尔赛召来五台山,要亲自审问穆尔赛。
与康仲接头之人也被他从京城叫到了五台山,那人为御史钱珏。
钱珏之前已经多次弹劾穆尔赛,但都被九卿六部一同压下。他已经做好了一直抗争下去,直到自己被免职或者被杀的准备。
未想到此事时来运转,皇帝居然正好撞到了文水知县康仲。
钱珏立刻把自己搜集的穆尔赛的罪证交给康熙,并建议道:“穆尔赛势力极强,皇上最好先找个其他借口稳住他,将他调离山西之后再行审问。”
康熙先平三藩,又定台湾,现在又打退了沙俄,正是踌躇满志的时候。
他挑眉道:“怎么?他还敢反了朕不成?”
钱珏道:“他不敢反,但恐怕会放出谣言,激起民变。”
衣服里的身体被包成木乃伊,只露出一个脑袋和手脚露在外面的康仲也跪下道:“今年山西大灾,税收火耗也未停,百姓已经有了民变的苗头,不少人躲进了深山中。百姓愚昧,不知皇上圣明,穆尔赛在山西耕耘极深,恐怕会误导百姓。”
钱珏也劝说道:“以皇上麾下将士英勇,肯定很快就能平叛。但被误导的百姓无辜啊皇上。”
康熙不悦地皱眉头。
他的大刀已经饥渴难耐,想亲自砍掉穆尔赛的脑袋了。难道他必须忍耐吗?
胤禔嘟囔:“用得着这么麻烦吗?穆尔赛的属下冲撞皇父的圣驾,都可以当谋逆了。朝中谁敢保他,山西又有谁敢护着他?”
康熙深深地看了胤禔一眼,看得胤禔毛骨悚然。
胤禔倒退一步,警惕道:“皇父,您这眼神是什么意思?儿子哪里说错了吗?”
康熙幽幽道:“朕只是想,原来你的脑袋也有好用的时候。”
胤禔很想反驳,但胤礽拉了拉他的衣角,制止他在众人面前杠康熙。
胤礽道:“穆尔赛并不知道康仲已经逃脱。皇父带着儿子和大哥在城中游玩的时候,被一群官兵冲撞,皇父很生气地将那群人抓了起来,诘问穆尔赛是否想要谋反,让穆尔赛自辩,这很合理。”
胤礽想了想,又道:“皇父可给穆尔赛检查康宅的时间。”
康熙点头:“太子这计谋很好。钱珏,你当着穆尔赛的面再次弹劾他。”
钱珏立刻明白了康熙的意思,道:“臣遵旨!臣这次会弹劾穆尔赛御下无方,纵兵扰民!”
胤礽再次道:“赵良栋曾任山西大同总兵多年,治兵军纪甚严,多有贤名,在山西民间名声较好。皇父让赵良栋来护驾,或许能以防万一。”
康熙看着胤礽的目光温柔欣慰极了:“善。快马召赵良栋来。”
胤禔转头看向胤礽。他很疑惑,弟弟怎么突然锋芒毕露。
胤礽锋芒毕露的原因自然是山西真的可能被激民变。就算到时候康熙下令只诛首恶,但刀剑无眼,被穆尔赛逼得没有活路的百姓何其无辜?
胤礽在心里叹气。他即使有第一世的记忆,但视线仅仅局限在京中。而且大清几乎没有官员不贪污,根本没法治。
康熙早期对贪污容忍度很低,但也只是东打一个补丁,西打一个补丁,修修补补勉强维持,待他晚年一怠政,一切努力归零。
这都是这个时代、这个制度的错。
他被这个时代的局限性所束缚,也只能和他汗阿玛看到一个漏洞就打一个补丁,尽可能的护好百姓。
想到这一点,胤礽心里堵得厉害,就像是一只被渔网紧紧束缚住的鱼。
第92章
康熙忙起来,胤礽和胤禔就闲了。
即使胤礽故意展现出自己的锋芒,毕竟现在他年纪还小,康熙还没有太过压榨他的意思。
胤礽和胤禔每日陪着太皇太后礼佛,胤礽还算坐得住,胤禔跟被一只强按在凳子上的猴子似的,肉眼可见的烦躁每日剧增。
太皇太后假装没看见,每日继续拘着胤禔礼佛,想要磨一磨这个大孙子的性子。
太皇太后疼爱曾孙儿们。她知道胤禔老气康熙。康熙现在还年轻,大阿哥年纪小,这样气着没什么。待康熙年纪大了,胤禔再气康熙,可能结局不太好。
太皇太后感觉到自己的精神气越发不行,日子过一天少一天。她希望所有曾孙儿都好好的不要出事。
胤礽也觉得自家大哥的性子的确该磨一磨。现在的汗阿玛很大度,再过个七八年,他就会变得很小气了。那时候大哥再气汗阿玛,被暴揍是小事,圈禁套餐了解一下。
不是所有皇子都和他一样认为,只要圈禁的地方不错,被圈禁也算个好结局。
胤禔那个活泼过头的性子若被圈了起来,就算是温泉庄子,他都会被折磨废。
于是胤禔可怜兮兮地被曾祖母和弟弟联手拉着折磨,被磨得一佛出窍二佛升天,整个人好像被炭笔打上了阴影,就像是一副素描西洋画。
康熙抽空来看望太皇太后与两个儿子,被胤禔的状态逗乐了:“大阿哥怎么了?”
太皇太后好笑道:“念佛念的。”
胤礽忍笑道:“大哥的灵魂被佛经洗涤升华了。”
康熙哈哈大笑,被穆尔赛等人气得濒临火山爆发的心情为之一松。
康熙看完胤禔笑话之后,浑身轻松的离开了。他想,等他再濒临爆发的时候,就再来看大儿子的惨状。
哈哈哈哈,看到大阿哥不开心,朕就开心啦!
胤禔咬牙切齿道:“皇父绝对没安好心。”
“私下里,请叫皇父汗阿玛,显得更亲近一些。”胤礽纠正,“山上风景不错,总比在京城中强,大哥怎么跟饱受折磨似的。”
胤禔给了胤礽一个崩溃的眼神:“在宫里我什么时候需要每日念经诵佛了?”
胤礽叹气:“乌库妈妈想磨磨你的性子,免得你老气汗阿玛。现在咱们还小,汗阿玛不会和咱们生气。再长个几岁,汗阿玛就没有这么大度了。”
胤禔沉默了一会儿,烦恼地抓乱自己的头发:“知道了,我以后尽量在他面前装沉默。”
胤礽道:“我觉得你在汗阿玛面前装沉默,也挺气人的。”
胤禔理直气壮道:“说话他也气,不说话他也气,这不是他自己的问题吗!”
胤礽:“……”
他揉了揉脸,尽可能让自己的语气变得温柔:“汗阿玛是皇帝,汗阿玛没有问题,皇帝怎么会有错?”
胤禔眉头皱得十分紧。
半晌他低声问道:“弟弟,这是你和汗阿玛相处的经验吗?”
胤礽赶紧点头:“对,大哥信我!”
胤禔想露出一个笑容,但勉强了自己好一会儿,嘴角上扯的幅度都很难看。
他抱住一头雾水的胤礽,拍了拍胤礽的背,道:“好了,哥哥知道了。你关心自己就好,别还要烦恼我的事。”
胤礽也拍了拍胤禔的背,道:“我就你这么一个哥哥,你如果不让我关心,不让我烦恼,我难受。”
胤禔终于笑了出来:“好,我让你关心。”
他松开怀抱后顿了顿,道:“我知道等长大后,汗阿玛就不会对咱俩这么纵容。以后我多做事少说话,尽量不惹汗阿玛。不过你也放心,我勉强摸到了汗阿玛的底线,不触及他的底线,他也就吹胡子瞪眼,不会认真。”
胤礽也压低声音道:“大哥,你老撩拨汗阿玛,不会就是在试探他的底线吧?”
胤禔老老实实道:“当然不是。我脑子里没那么多弯弯道道。你说反了,我是说完之后发现他生气了,才察觉他的底线。”
胤礽:“……”他想,自己还是继续操心大哥吧。有他拉着汗阿玛,给哥哥弟弟与汗阿玛之间当润滑剂,应该不会让汗阿玛气到失去理智。
其实汗阿玛只要没人对他的皇帝权力伸手,他也不会失去理智。让哥哥弟弟们看准这一点,应该就无事。
胤禔在被胤礽劝过之后,稍稍打起了一点精神。
太皇太后溺爱曾孙,不忍心逼迫胤禔太过。见胤禔好似在反省,便让两个皇子自己去玩,不用陪着她这个老人家礼佛。
挣脱了太皇太后的束缚之后,胤禔就开心了。
他拉着胤礽上房揭瓦,下河摸鱼,还拎着弓箭去五台山的林子里打猎。
五台山的和尚们都被气哭了。
大和尚们实在是受不了,纷纷向康熙磕头。五台山佛教圣地,大阿哥居然在山上打猎,简直太过分。
康熙笑得止不住,开心极了。
这不是说反话,康熙其实来五台山,就是来恶心汉传佛教的。
民间疑惑太皇太后厌恶汉传佛教曾经差点让顺治脑抽出家,为什么太皇太后还要和皇帝一起去五台山?于是民间便传言,顺治在五台山出家,才会让太皇太后和皇帝捏着鼻子去拜谒。
顺治当然没出家。他死于天花,这一点记载很详实。
那么康熙为什么会带着太皇太后去五台山?看看康熙之后会做的事就知道了。
五台山的寺庙分青衣和黄衣。青衣即汉传佛教,黄衣是喇嘛教。
明永乐时间,有喇嘛来五台山传教,但传教并不顺利,五台山仍旧是汉传佛教的天下。
待康熙上山后,下令将五台山山内罗睺寺、寿宁寺等十座大寺庙改成喇嘛教,把青衣僧驱逐,迁入黄衣僧。
五台山虽说寺庙无数,但那是指山脉上零散小庙。占据五台山好地方的大庙是有数的,山内也就四十座左右。
康熙这么一改,藏传佛教立刻占据了五台山半壁江山。
之后,康熙还会花钱让藏传佛教在五台山内每年搞重大佛事活动,汉传佛教的青衣僧们就只能看着;康熙甚至让山西全境向藏传佛教的大喇嘛进贡,给大喇嘛提督印。
众所周知,就算同属于一个大教派,不同的小教派分支都互相称彼此为异端。汉传佛教不同派系都要论佛来比一比谁更厉害。
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
唉,不提了。
你说康熙和太皇太后上五台山是礼佛?不,他们是来砸场子的。
汉传佛教勾引我爹/我儿子?我把你汉传佛教圣地五台山一半场子给藏传佛教,以后五台山就是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共同的圣地啦!
被驱赶走的青衣僧双手合十直念佛,不然还能怎么着?
现在康熙被山西巡抚穆尔赛的事拖住了手脚,暂时还没有对五台山的汉传佛教们做什么。他听到胤禔居然让这群大和尚们气得跳脚,高兴极了。
该!就该把大儿子放出去祸害别人!
康熙装模作样当理中客,但根本没打算约束胤禔,恨不得胤禔再多气死几个大和尚。
倒是胤礽看不下去了,让胤禔把弓箭收起来,大家去山林里随便玩玩就成,打猎还是算了。
康熙遗憾地叹气,悄悄和胤礽说,让胤礽和胤禔继续去玩,不用管那些大和尚的埋怨。
胤礽早知道太皇太后和康熙上五台山是为了砸场子,咳咳,不,是为了宣扬皇家对藏传佛教的喜爱,以宗教的方式笼络蒙古和西藏的贵族。
他叹气道:“就算是藏传佛教,也是佛教圣地。大哥的行为太过不尊重,恐怕会引起大喇嘛们的不喜欢,让信奉藏传佛教的蒙古贵族们也不喜。乌库妈妈也信藏传佛教。”
康熙听后也跟着叹气:“那就罢了。”
胤礽道:“大哥在山上闲不住。阿玛,您最近忙得都瘦了,可有什么事能让我和大哥能下山为您做的?我们听闻山西局势紧张,心里也焦急。”
康熙没好气道:“你就宠着他吧。你们究竟谁是哥哥?”
胤礽曲起食指揉了揉鼻子,傻笑道:“上阵父子兵。快点把大哥培养起来,让大哥在外为阿玛做事,阿玛会轻松不少。”
康熙捏住胤礽的脸颊:“就没见过像你这样主动为兄弟们揽权的太子。”
胤礽拍打着康熙捏着他脸颊的手,含糊不清道:“不是揽权,是为阿玛跑腿做事。”
“油嘴滑舌。”康熙松开胤礽的脸颊,道,“不过他已经快要定亲,稍稍多学一些事,待出宫建府之后免得手忙脚乱。赵良栋要去按住山西巡抚的兵,你们俩跟着他一起去学学他的做法。”
三藩之乱平定之后,康熙便将山西提督之位撤了,山西巡抚兼任山西提督。除了山西大同总兵、太原总兵各领一万人左右,山西巡抚能直接调动的军队也是一万人。
赵良栋来到五台山之后,领着康熙给的圣旨,已经安抚住大同总兵。现在他要去解除太原总兵和山西巡抚的兵权。
山西军队一共驻扎了三万左右军队,赵良栋已经控制住一万;穆尔赛已经被康熙稳在五台山上,山西巡抚所辖一万军队群龙无首。此行唯一的难题在于太原总兵,应该很顺利。
康熙就当把儿子们派出去见见世面了。
胤礽惊讶:“啊,我也去啊?”
康熙又忍不住捏了捏胤礽的脸颊:“你不去,大阿哥乱跑乱来谁管得住?”
胤礽犹豫:“大哥在正事上不至于……啊,我还是去吧。”
他忘记胤禔现在才十一周岁,恐怕脾气上来了,真的控制不住。
康熙失笑。
他想起在史书中看到的,那个为了弟弟们焦头烂额的太子朱标。现在他家的小太子,已经初步感受到了太子朱标的痛苦了吧?
康熙让赵良栋把两个儿子带出去遛遛。赵良栋很无语。
毕竟是去兵营里,假如出事了呢?皇上还真放心两个小皇子单独乱跑?
“我们俩扮成你的小兵,他们认不出我们,就不会针对我们。”胤礽提议,“我和大哥营养好,身材比寻常十四五岁少年还高大,脸上稍稍化化妆,别人认不出来。”
胤礽和胤禔每日蛋奶鱼肉摄入十分充分,身材和后世十岁左右的男孩差不多,在这个时代算很高大强壮了。
毕竟这个时代,大部分人能吃粮吃饱饭就算富裕。每日都有肉吃,那得是什么家庭啊。
胤禔一听到自己能抛开康熙,和弟弟一起单独出门浪,他就激动到现在。现在听闻还要玩变装,他兴奋得直搓手手:“好啊好啊,我愿为将军麾下一小兵!”
赵良栋在京中大学任教时,和太子、大阿哥已经很熟。听胤禔这么说,他不由乐了:“臣可不敢。太子殿下和大阿哥殿下都这么说了,臣就遵从两位殿下的命令。”
胤礽笑道:“那以后可别说漏嘴了,我叫保成,哥哥叫保清。”
胤禔把住胤礽的肩膀,嬉皮笑脸道:“我们是保清保成兄弟,一同为将军效力。”
赵良栋笑着道:“好。”
胤礽看了胤禔一眼,发现胤禔心情好的时候,其实蛮会说话。
所以大哥只会气阿玛和惠妃,以及他讨厌的人吗?
不愧是亲儿子。
胤禔和胤礽单独出行,康熙自然给两个儿子配备了一群武艺高强的侍卫。
不过赵良栋不太看得上那群侍卫。他让自己四子赵弘炜和五子赵弘熺跟在太子和大阿哥身边保护。
赵良栋的儿子都跟着他上阵杀过敌,比那群花架子侍卫厉害多了。
胤禔就喜欢和武功高强的武人混。他很快就和赵弘炜、赵弘熺勾肩搭背混熟,看得赵良栋嘴角直抽。
他怀疑自己两个儿子再跟着大阿哥混一段时间,都会沾染上大阿哥的纨绔小霸王习气。
唉,等这次任务结束,回家揍儿子两顿,应该揍得回来。
赵弘炜和赵弘熺敢和胤禔勾肩搭背,但不知道为何,看到总是温温和和笑着的胤礽却有些发憷。
只要胤礽一皱眉头,他们俩就立刻收敛笑容,乖乖变回了侍卫该有的样子,就像是老鼠遇到了猫似的。
胤禔笑话他们:“你们别这么怂啊,爷的弟弟难道很可怕吗?”
赵弘炜道:“太子殿下不是可怕不可怕的问题……”
赵弘熺道:“太子殿下是那种,他一皱眉头,我就感觉我好像犯了天大的错误,恨不得自裁谢罪的问题。”
胤禔捧腹大笑。
胤礽扶额。这两人也说得太……
他决定和赵校长建议,把这俩糟心的娃狠狠揍几顿。
赵良栋在康熙允许后,带了自己的私兵来。
胤礽不仅深受赵良栋两个儿子的喜爱(?),赵良栋的兵都非常喜欢胤礽。
他们不知道胤礽的真实身份,只猜到胤礽可能是朝中重臣之子。
明明胤礽的武力值最低,按理说可能不受武人们喜欢。但胤礽没架子,喜欢混迹于底层士兵们间说话唠嗑,还教他们识字、帮他们写信,很快就有了“小先生”的称呼。
赵良栋一个错眼没看住两位皇子,大阿哥已经把自己两个小儿子拐走当同伙,小太子则成了士兵们的小先生。
赵良栋满头乌鸦叫。
他怀疑自己从五台山到山西巡抚所在地太原的路程不是几日,而是几年。否则这两位皇子的亲和力也太强了吧?
大阿哥就罢了,还能说是(划掉)臭味(划掉)意气相投。小太子还不满十岁,他队伍里那些大老粗们见到小太子,居然会规规矩矩拱手行不伦不类的礼。
赵良栋问胤礽:“太……保成,你是怎么收服那群兵油子的?”
胤礽疑惑:“我没有收服啊。”
赵良栋失笑:“他们对你毕恭毕敬,心里已经对你服了。”
胤礽更加疑惑:“我没做什么,就很正常的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