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甄为了教好杠精大阿哥,说故事的功力突飞猛进,去当个说书人绝对能赚得盆满钵满。
胤礽认为,唐甄之前贫困潦倒是入错了行。
唐甄都这么努力了,换得皇子们叫他一声“师傅”,也是理所当然。
“对,我就是馋唐师傅的故事。”胤禔道,“就没有和唐师傅一样会讲故事又见多识广的人吗?教我们的那些老师傅就只会拿着书本念叨,说什么要把经义吃透,烦,无聊,想换师傅。”
“忍着吧。汗阿玛也还正学着经义。他什么时候不学了,我们什么时候才能不学。”胤礽道,“不说这些烦心事了,悄悄告诉你个好消息。”
胤禔坐起身,手放在耳朵旁:“说。”
胤礽悄声道:“我听太皇太后和汗阿玛说,他们要去五台山。我们俩应该可以随行。”
胤禔眼睛立刻瞪圆了:“真的?!”
胤礽笑嘻嘻道:“真的。以我对汗阿玛的了解,到时候他肯定会微服去山下玩耍。”
胤禔激动地搓手手:“我终于能跟着汗阿玛一同出门了?”
胤礽道:“是的,汗阿玛说,你都快定亲了,该拖出来给群臣看看了,否则娶不到好媳妇。”
胤禔:“……”
胤禔躺了回去:“不知道为什么,突然不兴奋了。”
胤礽趴在胤禔的肚子上,笑得起不来:“你还害羞了?”
胤禔有气无力道:“不是害羞,是觉得麻烦。”
胤礽好奇:“麻烦什么?娶媳妇是汗阿玛在张罗。”
胤禔叹气:“看看汗阿玛的后宫。女人,麻烦。”
胤礽扶额。汗阿玛的后宫啊,最近好像的确有点过于闹腾了。
佟皇贵妃和德妃怀孕,受宠的嫔妃一下子有两人失去了战斗力。再加上康熙今年回宫住的时间很短,每次回宫嫔妃们都争奇斗艳,火药味浓得让直觉动物胤禔都嗅到了。
康熙自己乐在其中。讨厌麻烦的胤禔在一旁看着,却有些烦闷。
“你只要不在后院里纳太多女人,又对嫡福晋宠一些,就不会有这些麻烦。”胤礽想起胤禔和大福晋的感情,道,“汗阿玛肯定会给你选一个你喜欢的女子,放心放心。”
“盲婚哑嫁的,不是谁都有鄂伦岱那样的好运气。”胤禔想起鄂伦岱,语气有些酸。
康亲王家有子嗣去黑龙江历练。康亲王格格便借着给兄弟送东西的名义,和鄂伦岱频繁通信互赠礼物。
鄂伦岱送给康亲王格格黑龙江的鹅卵石、雅克萨城象征胜利的干花、密林中不知名好吃果子晒成的果脯等不值钱的玩意儿;
康亲王格格送给鄂伦岱不太精致的绣品、看着牙酸的诗词、京中各处非常普通景色的画像……
胤礽、胤禔在康熙的授意下,与黑龙江侍卫三人组也频繁有通信。鄂伦岱这家伙非常不要脸,每次通信都会向两个表侄秀恩爱。
胤禔认为,鄂伦岱纯属有病。
正常人做得出向表侄秀恩爱的事?!
更可恶的是,鄂伦岱还对胤禔说,大阿哥啊,听说您快到定亲的年龄了,我给你沾沾福气,不用谢,这是表叔应该做的。
胤禔:“???”
人干事?!
胤禔现在恨不得自己立刻长大,然后快马加鞭冲到黑龙江,把鄂伦岱狠狠抽一顿!
“让他得意,让他得意!等他回来,看我怎么收拾他!”胤禔气得鼻子直喷气。
胤礽很想问自家大哥能怎么收拾表叔。为了不让大哥更生气,他忍了。
胤礽转移话题道:“佟皇贵妃和德妃快生了,小四最近心情有些不好。”
德妃快临产了,精力不济,难免忽视了四阿哥。
以前四阿哥每日和哥哥弟弟玩耍还不觉得,现在独自待在永和宫,就开始不开心了。
“好像有人在小四耳边嚼舌根,说德妃有了新的孩子,就不会再像以前那样对小四好。小四是哥哥,必须什么都让着弟弟。”胤礽叹气。
胤禔翻白眼:“啊,这就是传说中的宫斗吗?”


第89章
四阿哥身边有人嚼舌根,原因只有三点。
第一,有妃嫔看德妃不顺眼,挑拨德妃和四阿哥母子感情,损人不利己;
第二,宗室勋贵现在就开始挑选小皇子,所以潜移默化的让四阿哥产生不安全感,依靠身边的仆人,好通过这个仆人影响四阿哥的言行;
第三,那人自以为好心,纯粹是嘴欠。
胤礽问胤禔:“哪个可能性高一些?”
胤禔再次翻白眼:“不管哪条可能性,那刁奴都该打死。”
胤礽叹气:“大过年的什么死不死,真不吉利。若是说开,汗阿玛说不准还认为咱们大惊小怪。毕竟德妃肚子里孩子即将分娩,精力不济,对小四不会像以前那样好,这是事实。教导小四让着弟弟妹妹,也不是什么错处。”
胤禔道:“我管他错不错,统统打死!”
胤礽被胤禔噎住了。
他发现自己还是和封建时代格格不入。以胤礽的三观,就算对方说了不好的话,也上升不到“打死”的地步。
不过这个时代,如果秉承现代的三观,日子会不好过吧。
胤礽压抑住心中的不适,道:“我们没有资格惩治小四身边的人。等德妃生育结束,能腾出手照顾小四之后,让小四向德妃告状。”
胤禔不爽:“现在就由着小四听刁奴胡言乱语?”
胤礽笑道:“当然不。”
胤礽非常直接的找到康熙:“阿玛,有人和四弟弟说,德妃有了新孩子就不会对他像以前那么好,四弟弟很难过。我要把四弟弟接到身边,教他如何当一个孝顺的儿子,让德妃不至于不要他。”
康熙:“?”
虽然康熙觉得这话怪怪的,他宝贝儿子仿佛是在给谁上眼药,但他还是让大儿子和宝贝儿子帮他带四儿子。
康熙见德妃快要生育的时候突然变得很辛苦,原本打算让四阿哥去太皇太后和皇太后那里住一阵子,和五阿哥作伴,等德妃出月子之后再回永和宫。
现在大儿子和宝贝儿子要养弟弟,他信任胤礽,就同意了。
而且乐子人康熙也想看看,蠢儿子和坏儿子会怎么教导四儿子。
胤禔和胤礽一同去德妃宫中,先与德妃请安之后,告知了自己来意。
德妃赶紧叫出小胤禛,让人打点小胤禛的行李。
“四阿哥,额娘这阵子照顾不好你,你要好好听哥哥们的话。等额娘出了月子就来接你。”德妃温柔地给小胤禛理了理衣服。
德妃已经听康熙说,可能会将小胤禛暂时交给太皇太后和皇太后抚养,等她出了月子再把小胤禛送回来。
虽然皇帝一言九鼎,但怀孕的人总忍不住敏感。德妃很担心自己的儿子这么讨人喜欢,太皇太后和皇太后问皇上把四阿哥要去自己抚养怎么办?
理智上,德妃知道这个可能性很低,但她就是忍不住胡思乱想。
太子和大阿哥养自己的儿子,这就不同了。
德妃信任太子,知道在太子那里,儿子绝对不会受欺负;而且太子不可能一直养弟弟,四阿哥肯定能回到她身边。
小胤禛安静地点了点头,轻轻抱了抱德妃,跟着太子哥哥和大哥离开了。
待到了阿哥所之后,胤礽和胤禔看着变得沉默的小胤禛,交换了一个眼神。
胤礽:弟弟好可怜。
胤禔:打死刁奴!
胤礽深呼吸了一下,屏退了仆人,给胤禔打了一个手势。
胤禔立刻把小胤禛抱起来,丢到了暖烘烘的软塌上。
小胤禛像个小乌龟一样四脚朝天,茫然地划拉了一下短短的四肢。
他的大哥和太子二哥朝着他猛地扑上去,对小胤禛的痒痒肉猛烈攻击。
小胤禛表情立刻扭曲,在两个哥哥怀里拱来拱去试图逃跑:“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好痒,哥哥住手,哈哈哈哈,喘不过气了!”
站在门口的太监和嬷嬷竖着耳朵听着,一个嬷嬷小声抱怨:“太子殿下和大阿哥怎么能欺负弟弟?”
梁九功轻轻扫了她一眼,把这个嬷嬷的相貌记了下来。
“开心了吗?”胤礽放过了已经笑得瘫软小胤禛,给惨遭哥哥们蹂躏的小胤禛整理好衣服。
小胤禛揉了揉笑酸了的嘴角,吸了吸鼻子:“哥哥欺负人。”
胤禔抱着手臂道:“哥哥欺负弟弟,天经地义。”
小胤禛嘟囔:“那大哥怎么不欺负太子哥哥?”
胤禔冷笑:“哥哥欺负弟弟天经地义,但我也可以不欺负。”
小胤禛:“……”
背过身,自闭。
胤禔才不惯着小胤禛。他把小胤禛抱起来,和自己面对面道:“蠢弟弟。”
小胤禛瘪嘴:“胤禛不蠢。”
胤禔道:“蠢。你是皇子,哪个刁奴让你不高兴,你就可以罚他,根本不需要思索太多。”
胤礽赶紧拉住乱教弟弟的胤禔:“那可别,思索还是需要思索的。如果思索不清楚,又不好意思麻烦德妃,就来问我们。”
小胤禛吸了吸鼻子,轻轻点了点小脑袋瓜子。
他伸出双手,瘪着嘴吸吸鼻子:“太子哥哥抱。”
胤礽把小胤禛抱进怀里,刚被挠了痒痒肉,发泄了一番的小胤禛使劲抓住胤礽的衣服,终于忍不住哭了出来。
对大人而言不痛不痒的“无心之语”,一些只是教导孩子变得懂事孝顺的话,可能对小孩子而言,是巨大的痛苦和阴影。
小胤禛听到德妃会更疼另一个孩子之后,一直打不起精神。
皇子们似乎都挺早慧,小胤禛心里明白这些话或许没错,不敢和其他人吐露自己的难过,只能自己憋着。
别人都说四阿哥变得成熟稳重了,连康熙都很欣慰。只有胤礽抱着他,问他是不是有什么烦心事。
小胤禛刚把烦心事告诉胤礽,他的太子哥哥就像是一个英雄一般,将他从压抑的环境中拯救出来。
“他们说,额娘要照顾弟弟妹妹,不要我……额娘要把我送给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小胤禛哭得直打嗝,“额娘是不是不喜欢我了?额娘经常说我太调皮。我是不是太调皮,所以额娘不要我了?”
小胤禛哭着哭着,就开始认错。
他说他不该不听德妃的话乱跑,藏起来让伺候的人抓不住他;
他说他不该拿小木刀砍德妃精心照顾的灌木盆栽,还把砍下来的灌木叶子踢得到处都是;
他说他不该在枕头里偷偷藏糕点导致蛀牙,然后在德妃怀里哭闹不止……
胤禔露出一个“震撼到爷”的表情。这些事也叫错事?这不就是很正常的事吗?
他把亲额娘惠妃气得大过年的把他赶出延禧宫,让他滚回阿哥所自己住,胤禔都没认为自己哪里错了。小胤禛做的这些事,简直太正常不过。
胤礽轻轻拍着小胤禛的背,没有打断小胤禛不断道歉的话。
胤禔自己从隔间打来了热水,兑成温水后拧了帕子给胤礽。
待小胤禛说累了,胤礽接过胤禔递过来的湿帕子,给小胤禛擦拭眼泪鼻涕:“德妃不会把你送给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女人生孩子之后,得坐月子。”
胤礽解释了何为坐月子之后,道:“你年纪小,汗阿玛担心永和宫的人没有德妃管束后伺候不好你,才打算把你送去和小五一起玩几个月。待德妃出了月子之后,你再回永和宫。”
小胤禛肿着眼皮道:“真的?不是额娘主动不要我?”
胤礽道:“你知道你额娘生你有多辛苦吗?她那么喜欢你,怎么会不喜欢你。”
胤礽给小胤禛洗好脸后,胤禔丢给他一身新衣服,让胤礽把被小胤禛的眼泪鼻涕糟蹋得一塌糊涂的衣服换了。
胤禔自己拎着小胤禛去换衣服。
太监这才进屋,给阿哥们换上热饮和糕点果子,又再次退出门。
换好衣服之后,小胤禛的情绪冷静了下来。
他抱着一个从温泉庄子送来的新鲜果子小口小口的啃着,肿胀的眼睛不好意思的瞅瞅两个哥哥。
“吃完果子,哥哥教你女人生产的那些事。”胤礽道。
胤禔瞪大眼睛皱紧眉头,下巴一缩,深吸一口气:“为什么爷要学这个!”
胤礽掏出一叠卡片,道:“首先,你们得知这些事后就明白额娘的苦,会更孝顺额娘;其次,将来你们会有媳妇,会有孩子,早点知道一些事,有利于家庭和谐。你以为生孩子只是女人的事吗?”
胤禔道:“就是女人的事。”
“闭嘴吧大哥。”胤礽道,“女人怀孕的时候很辛苦,许多事做不了。你想想将来你福晋怀孕了,后院没人打理,有人把你福晋和孩子害了,你都不知道怎么害的。还是说,你相信你以后的侧福晋庶福晋侍妾们,会诚心希望你的福晋和孩子好?”
胤禔立刻蹬掉鞋子爬上软塌,非常没有礼貌地盘腿道:“那还不快点!赶紧的!”
胤礽把小胤禛塞进胤禔盘着的腿中间坐着,清了清嗓子,拿着绘图卡片开始讲解。
卡片里的图画都很可爱卡通,人体比例不正确,人体器官很抽象。
胤禔和胤礽年纪都不大,胤礽只是想告诉他们一些女性生理常识,具体的等他们成亲后再说吧。
不过只是卡通图片,对两个小男孩而言,也已经够震撼了。
胤禔和小胤禛双手同时按住脸颊,瑟瑟发抖:“要、要剪一道很大的口子,流很多的血,让孩子从肚子里爬出来?!这么可怕吗!!!”
胤礽道:“不然呢?你以为孩子是怎么生出来的。”
胤禔道:“就像我拉屎那样?”
胤礽道:“你能拉出小婴儿那么大的屎?!”
胤禔道:“生孩子的口子比较大的话就可以?”
胤礽黑着脸道:“显然,并不大。你现在已经快被教导人事了,我就和你直说了。”
胤礽凑胤禔耳边嘀嘀咕咕叽叽咕咕,胤禔的脸色越来越白。
他低头看着自己。
第一次那个啥的时候,女人都会流出血,你说生孩子的地方能有多大?
小胤禛茫然。他不太懂哥哥们所说的话,但他至少明白了,生孩子非常非常可怕。
“多子多福,对女人来说,就是拿命换。”胤礽叹气。
古代的贵妇们只要生出两三个儿子,地位有了保障,就会立刻给丈夫找身份低微长相娇美的侍妾。
大度贤惠?
不,她们只是为了活命。
后世许多清朝宫斗小说里都说大阿哥为了追儿子不顾福晋死活,那是不了解古人的小说二设。
古代没有避孕手段。所谓的避孕的药其实都是打胎药,这胎还不一定打得下来。
历史中有许多养着男宠的太后和公主不断打胎的记载;古代后宫记载的那些红颜薄命的专宠妃嫔,大多死于不断生产或者流产。
没有现代技术的避孕套和避孕药,专宠就等于会一直生孩子。
作为皇家媳妇,福晋们不敢打胎,只能一直生孩子,生到生不出孩子或者自己死亡为止。
即使是偷偷喝了药,药也不一定有用。
胤礽曾经看到一个近现代的作家如此描述他的母亲。他的母亲因为频繁怀孕,怀到崩溃。
那位母亲试过许多法子,喝药、剧烈运动、甚至冬天卧到冰上把自己冻伤,都不能阻止自己怀孕,甚至连小产都做不到。
后来那位母亲在试验避孕堕胎偏方时,中毒半疯半傻了。
大阿哥胤禔娶福晋之后,就算如小说二创所说的是为了追儿子,也可以在福晋怀孕和来月事的时候睡其他女人。以满人的传统,先有庶子不算什么。只要他嫡子比太子来得早就行。
但胤禔在大福晋活着的时候没有其他子嗣;庶子庶女是大福晋死后五年才出生。
以胤禔的生龙活虎,他估计扎扎实实为自家大福晋悄悄守了三年的孝,才碰其他女人。
之后胤禔子女的母亲都是均匀分布,直到他晚年的时候,才有一位侍妾郭氏连续生孩子。估计那时候,他身边活着的侍妾,只有那一位郭氏了。
不仅大阿哥胤禔,十三阿哥胤祥也是如此。
十三福晋原本和胤祥感情一般。后来胤祥被康熙冷落厌恶,十三福晋与胤祥在相濡以沫中感情升温,胤祥宠爱福晋,导致十三福晋频繁生孩子,身体也早早垮了。
再远一点还有朱元璋的马皇后。朱元璋前几个儿子全是马皇后所出,年数相差不大。马皇后早逝的原因也是因为频繁生育拖垮了身体。
古代的女人就这么可怜,连丈夫的专宠都是催命符。早早丧命后,只能落一个红颜福薄的评价。
女人自己要避孕很难,若男人配合就会稍稍容易一些。
尽量不在危险期行房,行房时戴上动物肠子之类的天然避孕套等,虽然避孕率不是百分百,但也能给家中女人在生育后休养身体的机会。
胤礽已经把男人避孕的方法写下来,如果胤禔还如他第一世中对大福晋的感情很深厚,他就把避孕方法送给胤禔,尽可能保住大嫂的命。
有一个心爱的人陪伴一生,大哥会很幸福吧。
现在大家都还小,胤礽没有提避孕的事,只告诉哥哥弟弟女人怀孕生产有多危险,对身体的危害有多大。
“德妃不是不喜欢你了,她是真的没有精力了。”胤礽道,“明白了吗?小四?”
小胤禛缩在胤禔怀里瑟瑟发抖:“好、好可怕?额娘会没事吗?额娘会没事吧!”
胤礽道:“小四可以给德妃肚子里的孩子讲故事,教导你未来的弟弟妹妹要乖,出生的时候不要折腾德妃。小四还可以帮德妃管好永和宫的其他人。你看到有谁偷懒就叫人把偷懒的人送去慎刑司。有人离间你和德妃的关系,你也可以先把人关起来。等德妃坐完月子之后,再由德妃处理。”
小胤禛使劲点头:“我、我要保护额娘!”
胤礽笑着摸了摸小胤禛的脑袋:“德妃保护了四弟弟这么久,现在轮到四弟弟保护德妃了对不对?”
小胤禛立刻挺起胸膛:“我要保护额娘!”
胤礽道:“你一定可以做到。今天你在哥哥这里住一晚,明天你自己请求回永和宫好不好?你告诉汗阿玛,你要保护德妃,不离开永和宫。你已经是大孩子了,可以照顾好自己,对不对?”
小胤禛立刻道:“我可以!”
胤礽道:“四弟弟每日都可以去太皇太后和皇太后那里请安,一边找小五玩,一边向太皇太后请教如何管理宫务。太皇太后一定会教你。”
太皇太后估计会送给四弟弟一个老嬷嬷。有太皇太后送去的人,就不用担心永和宫会有人趁着德妃身体不方便做坏事。胤礽在心里道。
胤礽和胤禔陪小胤禛睡了一晚。
当晚胤禔和小胤禛都在做噩梦,胤礽半夜多次被满床乱滚的哥哥弟弟踹醒。
第二日,胤礽熬不住了。他把小胤禛送回永和宫之后,就回乾清宫补觉,避开看了生理科普知识小卡片之后问题特别多的胤禔。
睡觉前,康熙拎着已经眼皮子打架的宝贝儿子道:“你怎么连女人生产的知识都懂?”
胤礽脑袋一点一点,小哈欠不断:“因为……哈……我想知道……额娘为什么去世……哈,困,阿玛放手,我要睡觉。”
康熙把胤礽塞进被子里,去仁孝皇后画像前独自坐了半日。
康熙离开时,赵昌偷偷看了康熙的脸一眼。
康熙的眼睛很红,眼皮有点肿。
赵昌垂首,不知怎么,心里也有点难受。
太子教导四阿哥女人生育艰难,让四阿哥一夜之间成熟起来,不肯离开永和宫,要留在德妃身边照顾德妃,小小年纪就学着帮德妃管理宫务,还给德妃肚子里的孩子讲故事的事,被德妃透露了出去。
德妃一边炫耀儿子,一边委婉地感谢太子,替太子扬名。
宫妃们一边羡慕德妃有一个孝顺的好儿子,一边对太子印象更好。
康熙也悄悄放出消息,太子会去研究女人生产之事,是因为想知道仁孝皇后去世的原因。
太子纯孝,纯孝到有些可怜了。
宫妃们无论见没见过太子,都忍不住为小太子撒了几颗眼泪。
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得知此事后,也长吁短叹不已。
她们把小太子揽怀里,乖孙来乖孙去,连辈分都乱了。
太皇太后真正的孙儿康熙在一旁讪讪地摸了摸鼻子,假装自己不存在。
更令宫妃们感叹的是,把惠妃气得失去理智,大过年将其赶出延禧宫门的大阿哥胤禔,居然也知道孝顺了。
惠妃一边说大阿哥最近孝顺得让她毛骨悚然,一边念着佛感叹太子的好。
“没有太子劝着大阿哥,大阿哥迟早气死我!”惠妃拍着胸口道,“我可管不了他,能让他听进去话的人,除了皇上和太皇太后、皇太后,就只有太子了。”
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听闻此话之后使劲摇头。
不不不,这个大曾孙/大孙子从来不听哀家的话。
康熙揉着太阳穴,很想补充一句,胤禔也很少听他的话,除非暴力镇压。
还是太子好啊。太子撑起了后宫一片和谐天空,无论是教养皇子公主、调解妃嫔亲子矛盾,全靠太子。
当康熙又要带着太子远赴五台山时,妃嫔们都哀叹不已。
没有小太子在宫中的生活真难熬啊。
罢了,皇上也走了,这宫中也不是那么难熬了。
“汗阿玛,你会微服私访对吧?你会微服私访对吧?你不微服私访,我和弟弟可以微服私访对吧!”胤禔吵个不停。
康熙按着额头。刚出宫门,他就生出了把大儿子扔回宫的想法。


第90章
五台山位于山西忻州,山下有一座五台山县。因为五台山是佛教圣地,富贵香客络绎不绝,所以五台山县特别繁华,比一些普通州城更壮阔。
康熙一身书生打扮,拿着折扇落在客栈听评书时,仍旧在思索,自己怎么就被大儿子拿捏住了,真的带两个儿子微服私访。
他绝不会说是因为自己也想下山玩,胤禔给了他一个台阶下。
康熙带着两个儿子去了五台县最好的一个酒楼,点了酒楼中最贵的菜。
看着琳琅满目的佳肴,胤禔疑惑道:“这看上去比我们吃的好,怎么比我们的膳食费便宜这么多?”
胤礽道:“宫里咱们吃的东西在采购的时候,都会层层吃回扣,价格贵个十倍左右很正常。”
胤禔惊诧极了:“汗阿玛,您的钱袋子被人偷了!”
康熙黑线道:“在外面叫我爹或者父亲。我的钱袋子没被偷,这是官场潜规则!”
胤禔道:“哦。爹,您的钱袋子被官场潜规则偷了。您一点办法都没有吗?”
康熙:“……闭嘴!”
胤禔耸肩。那就是没办法了。
胤礽赶紧用公筷给胤禔夹肉:“吃菜吃菜。大哥,这个蒸肉据说是贡品,可好吃了。”
胤禔吃完后,道:“好吃是好吃,但肯定不是贡品,我没吃过。店家居然敢骗人!”
胤礽制止住想要找店家说理的胤禔:“这贡品可能是前朝贡品啊。好吃就行,来,再吃一块。”
康熙看胤礽把胤禔伺候得舒舒服服,好几次想制止太子的不合规矩行为,但他听着大儿子的“妙语连珠”,最终自己默默吃菜喝酒,假装没看见。
酒楼的菜不比宫中精致,但对吃惯了宫中御膳的父子三人而言,饭菜特别新奇可口。
更新奇的是,其中大部分菜中都用上了他们很少吃的粗粮。
比如那道贡品蒸肉是用土豆泥和精瘦肉泥合成团后切片蒸制而成;
羊肉汤鱼鱼中的“鱼鱼”是一种高粱面面食,取高粱面团搓成小鱼状,用羊骨头汤煨制而成;
凉拌碗托的碗托为上好的荞麦面,打成面糊后放入碗中,做成碗托形状的面食;
炸制的红薯饼味道甜软可口,不输给宫中精致的糕点……
除此之外,玉米也已经成为五台县的主食之一,精细的白米饭中都会搀着玉米碴子,口感更加丰富清香。
康熙感叹:“都说粗粮口感不好,今日食用,味道居然不错。”
胤礽道:“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
他举了一个四川人吃魔芋的例子。魔芋有毒,做成无毒的魔芋豆腐的方法较为复杂。谁也不知道四川人民经历了什么,才把有毒的魔芋变成无毒的魔芋豆腐。
宫中也吃魔芋豆腐,老鸭烧魔芋是胤禔最爱的菜之一。胤禔知道魔芋居然有毒之后,惊讶极了。
见胤禔不知道自己所吃的食物原型是什么,为了不让胤禔继续气康熙,导致康熙让胤禔滚回京城去,胤礽一边给胤禔挑菜,一边给胤禔介绍各地稀奇的食物原料。
胤礽直到现在每隔几日都还会去丰泽园亲自种地,他知道农作物,康熙并不惊讶。
他只惊讶胤礽的记忆力,居然记住了许多连他都不知道的农作物。
康熙道:“朕命地方官推广玉米等作物时,许多地方官以番来作物口感不佳,民众不愿种植为由,经常搪塞朕。其心可诛!”
胤禔吞下一个红薯饼,满嘴油道:“爹,你自称错了。还有啊,口感差不差,爹你不知道让御膳房做做吃吗?”
胤禔给了康熙一个“爹你真蠢”的眼神。
康熙低下头默默吃菜,不再发表言论。
他怕再说几句话,自己会抄起手中的折扇敲爆大儿子的脑袋。
胤礽见康熙和胤禔都安静下来,松了一口气。
见这父子俩剑拔弩张还不自知的模样,胤礽胃很疼,饭都不香了。
吃饱肚子之后,康熙带着两个儿子继续逛街。
他许久没有微服私访,见什么都新鲜。
康熙和两个儿子走着走着,就走到不知道哪个偏道上。
康熙东张西望,立刻有个侍卫从树上跳下来给康熙指路。
康熙正准备返回大道上,突然听到前面的嘈杂哭喊声。
康熙眉头紧皱,护着两个儿子就想立刻离开,谁曾想对方朝着他们冲了过来。
一个衣衫褴褛的人护着一个小女孩,被一群官兵模样的人追打,眼见着就要冲到康熙身前。
康熙赶紧一手一个儿子,往墙根处躲。
他现在是微服私访,虽然带着侍卫,但并不想打扰官兵办公,以免暴露身份,不能继续游玩。
可康熙已经做出了退让躲闪的姿态,对方官兵为首一人却喊道:“抓住他们!”
那人官话带着口音,康熙没听清楚,正茫然着。
侍卫中有山西人,听懂为首者的话,赶紧从隐藏处冲了出来。
这个侍卫冲了出来,其他侍卫也一窝蜂的全冲了,和官兵对峙。
为首官兵立刻道:“果然有后手!全杀光!”
会山西话的侍卫退到康熙身边,把为首官兵的话翻译给康熙听。其他侍卫拔出刀,与官兵们混战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