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之所以没有设史官,其中主要原因也是害怕史官记录他的不好言行。阻碍他行权做事。“国不置史”这个举动所产生的最直接的后果,便是在蜀亡以后,即使是作为蜀汉著名史学家谯周弟子的陈寿,在当代人修当代史的情况下,奉命修编的《三国志》里也惟有蜀书因为“行事多遗,灾异靡书”,各类资料的严重匮乏,导致许多著名和重要的人物无法单独作传,最后仅仅只修了一卷便作罢了。
到了清朝,虽然外在上承袭了明代的体制,但由于大兴文字狱的残酷屠杀,清代文史已没有了文人风骨精神!所以终清一代,没有了文人,只有奴才.
直书其事的史官在清一代,消灭殆尽,历史完全被政治所操控。
清朝入关后,对清初士大夫采取了大量的杀戮和株连.首先是杀戮,有节气的人都死了,留下来的自然是"筛选"后的一批,这是第一步对传统文人精神的一个削弱;如果还不放心(因为当时还存在太多反抗),就采取了对其由恩又辱的双重政策,先是从文字狱上对其精神上的把控,然后使其文人自相残杀.
另外,在文字狱和统治方面加强对其的精神折磨和侮辱,比如因为一些小的字眼就犯讳,这使得文人的精神高度敏感和紧张,这比那些投狱和直接杀头的还来的可怕.走入了清庭的仕途,也正式成了没有灵魂的工具和木偶,成了奴才.
清初牵连最广、钉戮最惨的"庄氏史案"。
顺治十八年,浙江乌程(今湖州)南浔镇双目失明的富户庄廷龙有感于太史公"左丘失明,厥有《国语》"之说,也想效法前贤,著书立说,正好他的邻居家中藏有一部明代天启年间做过内阁大学士朱国桢草拟的明史稿本,他的父亲庄允诚便用1000两银子买下来作为儿子著书立说之用。庄廷龙招募宾客,在朱国桢原稿基础上,增补内容,润色文字,编成《明史辑略》一书。庄廷龙不久去世,其父为实现亡子遗愿,决定刻印此书,同时又聘请了十多位名人参与校阅,以示重视,由于朱国桢的原稿在明亡后颇多犯忌之处,满清皇朝得到此书如临大敌,严加惩处。庄氏一家被满门抄斩,已经死了的也被掘墓戮尸。除此以外,凡是与此书有涉的人,包括作序者、校阅者、资助者,就连刻字、印书、卖书、买书、藏书、读此书者都一并处死,有人根据祸及700家的记载推算,认为被杀掉的至少在1000人左右。
清初诗人陈恭尹有诗云:才生文字即风波,鬼哭虽然吏亦歌。三尺龙泉方寸印,不知谁较杀人多。
可怜庄氏并非史官,却也遭受到了史官的厄难。
于是,中国的圣学和史学因此而开始陷入一个混乱的时代.
清朝官方修的《实录》里面包装 清朝的康熙皇帝几乎就是个完美无缺的皇帝,满足了满清统治者的需要,记载他“勇武无敌,出去打猎 ,一天就能打死两只老虎,一次打猎几天下来就能打死八只老虎”。 “另一方面他又是个文质彬彬的鸿儒,博古通今,堪为一代宗师”。完全就是文成武德,简直圣明完美得到了极点。他的孙子乾隆皇帝更厚颜无耻的称自已是"十全人"。
如此搞的清朝只有皇帝史官,而没有文人史官,只有满纸歌功颂德,迄今为止,清史料的真实性,至今难定。
资料来源于书签论文网首页--> 文化论文--> 历史学论文-->中国史官的厄难原谅偶,因此文被各网站转载太多,偶找不到原作者.
皇军入关
两百年前,英国驻中国首任特使马戛尔尼对着满清统治下野蛮落后的荒凉景象,说:“当我们每天都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前进时,他们实际上正在变成半野蛮人…最终,它将重新堕落到野蛮和贫困的状态。”
普及英语,打倒孔家店,接受基督的洗礼,我们疯狂地为自己的传统挖掘坟墓,全然不知历史的幽暗处,有多少前朝的渣滓在窃笑,有多少同胞的冤魂在哭泣。
忘了成祖征大漠横扫北元的那份荣耀,却相信“农耕文化的懦弱性”。
忘了国产红夷令倭寇闻风丧胆的那份自豪,却相信“古中国无科学”。
忘了“为官应直谏,为史应直书”的那份尊严,却相信“汉人奴性乃根深蒂固。”
三百年前的满清朝用他们肮脏的爪牙奸污了我们的传统,现在又在用卑鄙的谎言,把早已消逝的汉文化作为自己丑行的替罪羊。
在相信“满清明君辈出,疆域辽阔,政策开明,国泰民安”时,为什么不活动一下生满铁锈的大脑,戳穿这面纸糊的窗户?
康乾“盛世”中人均GDP最高的时期,却被明末遗民视作“中产之家,尝旬月不观一金”的贫困末世。
康乾“盛世”虽然人口数倍于明朝,然而铁和布匹这两项指标性的工业产品的总产量却始终未能恢复到明末的水平。到1840年,中国工业产量仅为全世界的6%。无论是总产量还是在全世界的比例,都不及200年前的明末。
乾隆朝编纂《四库全书》,销毁的书籍“将近三千余种,六、七万卷以上,种数几与四库现收书相埒”(章太炎《哀焚书》第五十八)。当代学者顾关元先生据海宁陈乃乾的记载,则认为所销毁的书籍是《四库全书》总数的十倍。
因此才有了吴晗“清人纂修《四库全书》而古书亡矣!”的疾呼。
所谓“盛世”,实则一个尸横遍野、民不聊生,精神窒息、尊严全无的时代。
此时的西方学者可以庆幸地说:“中国不可能强盛,它的衰亡是必然的。”
此时的倭人可以幸灾乐祸地宣称:“华变于夷之态也”。“***”一词应运而生。
此时的高丽使臣可以自豪地宣布:“今天下中华制度,独存于我国。”
面对持续满清全朝的汉族暴动和起义,面对三百年经久不衰的“反清复明”的口号,面对高丽王国对“大明国崇祯帝”持续百年的秘密祭祀,责其“愚忠”成了殖民者一面薄薄遮羞布,为什么就没有人敢于将其撕去?
听说“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最腐朽最专制最落后的朝代”时,为什么我们不能耐心翻翻历史,而一定要妄自菲薄地相信?
四百年前,有幸来访的西班牙人这样描述这个处在风雨飘摇中的文明:
“他们首先是极其清洁,不仅在他们的屋内,也在街上。”
“在他们的一切城市中都有医院…我们从来没有见过有人行乞。我们因此问他们原因何在,回答说,每个城市里都有一个大地区,其中有很多给穷人、瞎子、瘸子、老人、无力谋生的人居住的房屋…在他们活着的时候,始终有充分的大米供应。”
“这个国家的男男女女都有很好的体质,匀称而且是漂亮的人,略高…他们对外国人很有礼貌。”
“在中国的其他省份,还有制作奇特和优良的炮…他们的炮特别好,我同意这个说法,因为我看过一些架在船上的这种炮,它制造的比我们的好,更加坚实。”
“总之他们不留下一尺未种植的土地,你在全国看不到任何荒地或无收获的地方…
“我们惊奇的看到那些贵人的良好风度,教养和高尚举止,还有他们在询问他们想知道的事情,以及他们答复我们问题时候的认真。”
四百年后的今天,西方学者这样评价这个处在历史的十字路口的文明:
“如果按照人们通常采用的标准,中国在17世纪可以说有过它自己的科学革命。”
“此时的中国有独特的教育体系。各类图书十分丰富。中国人富于文明和教养。”
“这些(商业活动)都早于欧洲商业扩张时代,而且足以与之媲美。”
“明代社会有无穷活力,这一点是必须记住的。”
汉人主导下的明代学术氛围,继承了以前所有由汉人主导时一样的严谨和开明。正是如此,才可能有黄宗羲等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潮;才可能有朱载堉等人“凡天地造化,莫能逃其数”的科学理想;才可能有徐光启等人“盖彼国教人,皆务修身以事上主,闻中国圣贤之教,亦皆修身事天,理相符合”的开放言论。
也许再给这个文明一百年的时间,它将再次令世界为之骄傲。然而,迎接它的却是一场百年的文化阉割。
三百年前,贪婪的蛮族再一次踏入了中原,颤栗着看到了这一切。
此时的这个文明正拥有着占全球七成的贸易额,世界第一的耕地面积、军工产值和船只总吨位。科学的种子正在种下,人文精神正在日渐觉醒。文明的光辉刺得他们眼花缭乱。
野蛮人惊恐地发现,他们的铠甲在横飞的子弹面前不堪一击,连努尔哈赤本人也丧身于炮火。但最令他们惊恐的是那由两千年的儒、道、释文化熏陶而成的文化脊梁。
试问,有哪个民族的皇帝可以在亡国时羞愧自缢,写下“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去朕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的沉重语句?
试问,有哪个民族的军人可以在城破被俘后,留下“城亡与亡,我意已绝,即碎尸万段,甘之如饴。但扬州百万生灵,既属于尔,当示宽大,万不可杀”的感人回音?
没有。当然,也没有哪个民族皇帝面对亡国灭种的危机,还说着“量中华之力,结与国欢心”的无耻字句。也没有哪个民族的军人可以懦弱腐败到使名词“八旗”成为一个彻底的形容词。
汉文化是包容的,但不是精神的垃圾桶。游牧民族的陋习竟然从此被“兼收并蓄”,难道不值得怀疑?
看罢历史,只能感叹,是来自通古斯的劣制文化的喧宾夺主,用丑陋的马褂和旗袍替代了高贵典雅的汉服,用奴性的冷漠和无耻替代了中华传统美德的一切。
而这种遗毒仍在继续流淌。
可以试想,百年后的中国人,为了纪念日军侵华欢的“丰功伟绩”,天喜地地拍起《裕仁大帝》、《大和盛世》、《日本帝国》。
不可能?我不敢说。
辫子戏的迷你翻版而已。侵华日军的罪行不过是小巫见大巫。
扬州十日、嘉定三屠、苏州之屠、南昌之屠、赣州之屠、江阴之屠、昆山之屠、嘉兴之屠、海宁之屠、济南之屠、金华之屠、厦门之屠、潮州之屠,沅江之屠、舟山之屠、湘潭之屠、南雄之屠、泾县之屠、大同之屠…场场惨绝人寰,死者无不以数十百万记。明成祖时期全国人口为6659万人,到清世祖时期,全国人口只剩下1448万人。人口从明末的7000万锐减了近80%,约有5500万汉人惨遭屠杀。
冯玉祥说:“蒙古本有一千二百万人。在满清长期统治之后,今已减少至五十万人。”
然而,我们愉快地将其忘记,举行“清军入关360周年纪念活动”,在滴血的屠刀前高呼“民族融合”。
次次剃发易服、圈地运动,份份“禁书令”、“禁海令”,场场动辄万人“诛九族”的文字狱,杀尽了最后一位有智慧有骨气的汉人,抄尽了最后一本闪着星点思想火花的书籍。海瑞大胆直言的阵阵清风,顾宪成东林讲学的缕缕回音,徐光启浑天仪前踯躅的片片背影,都已从历史的长河中被抹去。只留下祸患百年的愚昧与奴性。
《大清律例》也说:“造卖印刷者,系官革职,军民杖一百,流三千里;买者杖一百,徒三年;看者杖一百。”
想来,倭人的“奴化教育”也只能望而兴叹,始皇的“焚书坑儒”也要自惭形秽。
然而,我们乖巧地穿上了所谓的“唐装”和旗袍,万马齐喑着“文化输血”。
应该澄清的是,鲁迅批判“吃人的历史”实乃批判满清遗毒;五四先烈的文化革命本是要革“辫子文化”的命;真正的汉族文化早在三百年前便戛然而止了。
只有别有用心者正在篡改着先人的用意,以期更完美地埋葬我们的传统。
我们乖巧地继承着只有两百年历史的流氓文化,却以“龙的传人”自诩,不觉得羞耻?
当然,既然继承着无赖气质,又怎么会觉得羞耻。
中国人不弄清文化阉割与文化融合的区别,硬是要说那是“学习”、“借鉴”、“融合”过来的,正如不知道热情握手与互扇耳光的区别,不明了见义勇为与流窜****的区别,愚昧到了可悲的地步。
一旦有人觉醒,想重现真实的历史,重新找回那份久违的尊严与自豪时,一些人便小丑似地为其一一戴上帽子:“大汉族主义”、“极端民族主义” 、“民族 分裂主义”、“国家安定团结局面的破坏者”,口诛笔伐。
于是,“中国人在背叛伟大的先辈”便出自一个韩国女大学生之口。
“辫子戏”在上演。屏幕上,珠光宝气的皇上、贝勒、阿哥、们,面对着满堂太监和奴才的翘臀,得意地接受着观众的朝拜。
《某某大帝》、《某某》、《某某王朝》、《某某风云》和各种“戏说”乃至“正史”,流水线生产般新鲜出炉,重复着散发着腐臭的谎言。
本该澄清这一切的文化精英们,却又一次选择了背叛,争先恐后地凑到镜头前,绞尽脑汁令这些遗毒圆满:
“满清的生产力发展达到了中国封建史的巅峰。”
“满清在科技文化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满清为我国辽阔的疆域奠定了基础。”
“满清为我国近代的民族文化的大融合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闯关东”不再是人类饱受摧残颠沛流离的血泪史,而是“清政府为人口结构调整做出的突出贡献”。《四库全书》不再是史实的篡改者、抹杀者,不再是奴才文化用以立足的根基,而成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辫子戏”仍在上演。
《狼图腾》热销全国,为游牧民族的掠夺文化歌功颂德。
伴随着阵阵“翻 案风”,岳飞乃“不识时务”,袁崇焕更是死有余辜。高挺的脊梁被斥为“愚忠”。
血 腥残忍的破坏与屠杀被从教科书中轻易抹去;“男子上城,女子馈饷”的惨烈抗战也于“正史”上一笔勾销。
一批批纪念馆拔地而起,供奉着洪承畴,尚可喜和吴三桂。
一群群意气风发的专家学者歌舞升平,为汉奸人格、屠夫气质、奴才原则树碑立传。
“辫子戏”的泛滥不再仅仅意味着审美的缺陷,而开始预示着文化的断层,脊梁的夭折。
所以说不准哪天,媒体便会爆出“史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
“皇军入关,日本人移民东北,加强了中日民族大融合。”
“日语教育乃文化输血,提高了国人的整体素质,给腐朽沉闷的中国文化了一针强心剂。”
“细菌部队的研究成果乃中日两国劳动人民共同的科学成就。”
以及“大屠杀及三光政策为我国人口密度的调整,经济结构的刷新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鲜花与掌声中,“汪精卫纪念馆”、“溥仪神社”正式对外开放。“皇军入关百年纪念”正式举行。
不可能?我不敢说。
我们除了身体里流淌的血液,已经无所继承了。但这也足以激励我们。
本文转自天涯论坛
醉花缘,极品3D视频
清代辫子的演变[图片]
清朝自建立之日起,一道剃发令改变了占全国人口一半以上的全体男性的传统发式。将原来明朝时的蓄全发束于头顶并挽髻的发式,一夜之间改为剃发梳辫下垂的发式。由此展开了清代特有的激烈、残酷、持久的民族征服与反征服,暴力强权与文明进步的抗争,构成了清代有别于汉族统治朝代的社会内容。
然而,有清一代男子的发式并不像我们在影视剧中看到的那样一成不变,而是经历了数次演变:
1、后金时期以剃发为汉人归降的标准,男人的大部分头发被剃掉,只留脑后小手指细的一绺,拧成绳索一样下垂,称金钱鼠尾式。配合这样的发式,胡须只留上唇左右十余根。
2、清初时期以剃发为治国之策,自辽东地区广大汉族民众的反抗至清入关后的无数次反剃发斗争,成千上万的汉人为之付出了巨大牺牲。而此时的蓄发部位已悄然无声地逐步由脑后移到了头顶,但仍可称金钱鼠尾式。
3、清代中叶,经过清初大屠杀以后,发式约自嘉庆初年起有所变化。头顶着发的部位虽没有变,但面积已远不止于一个金钱大,而是足有四或五个金钱大,相当于一掌心的面积,蓄发数量明显增加。胡须亦从只留上唇左右几根变成包括下巴在内的全部。
4、清代后期,即嘉庆以后男子的发式逐步演变为将顶发四周边缘只剃去寸许,而中间保留长发、分三绺编成辫子一条垂在脑后,名为辫子或称发辫。
5、清代末期,在觉悟了的知识青年和学生掀起的革命斗争中,把剪辫子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从清末开始,到清朝灭亡之时,剪辫子成了全国范围从下到上又从上到下的革命运动。
纵观有清一代经历的辫子演变过程,这个自然和必然的过程具有如下一些很有意思的特点:
第一,发式沿着蓄发越来越多的固定趋势演变。从前期金钱鼠尾式到中期的掌心大蓄发面积,再到后期绝大部分头发被保留下来。用一句形象的话比喻,可以说是由鼠尾巴变猪尾巴,由猪尾巴变牛尾巴,亦可以说是头发越蓄越多,辫子越编越粗。
第二,演变历经整个清代,是一种不以统治者的意志为转移的,没有人倡导的,全社会的,潜在的自然运动。而且是自下而上,不分满汉、不分军民,不分官吏、商人、农夫、市民、书生,乃至九鼎之尊的皇帝,都在跟着变。
第三,发式的演变过程并非匀速,从1644年清兵人关到1799年以前,历时155年,占整个清代267年的多半时间,蓄发虽然也是沿着逐渐增多的趋势,但速度很馒,到1799年蓄发最多时也超不过全发的三分之一。而1799年以后,其变化速度加快。在不过百年的时间里,蓄发已占全部头发中的大部分,超过了三分之二。发式演变的速度正好与统治强弱相反,统治很强演变速度很慢,而统治能力减弱,则演变速度加快。
第四,清代发式的演变还与整个社会发展进步有关。有清一代267年间,一直持续着蓄发越来越多的演变趋势。当这个趋势并没有达到蓄留全部头发的最终结果时,就断然地被剪辫子运动截止了。这个满洲贵族预想不到的形势,是由社会进步的新形势决定的。所以说整个清代男子发式的变化是与政治形势的变化分不开的,也可以说取决于政治形势的变化。满洲贵族不能永远维护清前期那样的稳固统治,所以也没有把发式维护在前期的式样上。
第五,应该承认清代发式演变是向着美化仪容的方向变化。清初推行剃发令时,汉人把剃掉头发看成割断了对父母的孝道。在这种思想观念的基础上,美的标准就是保留的头发越多越好。满族入关以后,获得了与汉人相同的自然环境、生活和生产方式,以及相同的文化,具备了发式演变必然向着蓄发越来越多方向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动力。
虽然这种动力最初敌不过强权和暴力,但是当强权政治越来越削弱时,潜在的动力就逐步显示了威力。清代剃发和辫发的演变历史也证明,人类是要前进的,当文明与暴力冲突的时候,虽然暴力有时占上峰,但是那是暂时的,最终的胜利还是文明与进步。
另:既然清代男子发式有上述演变过程,为何影视剧中任何时期的清代人物一律都按清代后期的发式打扮?是对历史的无知,还是为了美化?
史上最全的清穿俗套总结
( 本篇作者为红袖文学网站的呵呵赫赫大人,偶申请转载之.)
解释下文章里的几个专用名词,其实爱看网络小说的人不需要我来多费唇舌,不过暗夜好像不看网络小说的人很多。
这篇文归纳的网络小说类型叫“穿越小说”,也就是主人公穿越到过去参与历史进程的故事。是非常流行的一种网络小说题材。穿清,当然就是说穿越到清代。
特别之处要说明的是,本文中归纳的“穿清”小说的作者多数是女性,都是以女主人公为主角来描写的。这些小说的基本题材就是现代女性穿越到清代的康熙末期,参与九王夺嫡的故事。
阿拉伯数字指的是康熙儿子们的序号,4就是四阿哥,也就是后来的雍正皇帝。其他依此类推,如果看过二月河的小说,大体都能知道(二月河为普及清代历史做了重大贡献,虽然戏说成份也比较浓)。
作者不详。
以下为正文:
-------------------------------------
首先要说的是我总结阿哥们的,虽然他们的老爹是源头,可是配老头子的文比较五花八门,形态各异,简直就是什么都有,总结起来比较困难。我稍候再普遍浏览一下再说。
第一种俗套大爆发。始于梦回大清之后。
这一类文里最常见的俗套首先,是穿越方式。为了竟快赶到清朝,穿越的方式越来越简单,越来越迅速。比如在故宫迷路,跌一跤,被车撞,聊天,落水,飞机失事…总之穿越前的字数在全文的平均字数之下,远远低于全文的平均字数。
其次,女主醒过来,根据男主的人选配上不同的姓氏。如4是男主,女主就姓钮钴禄或者那拉,年氏。主要是这三个均分天下。8的就一个姓,太平无事,特别好猜就是郭络罗。如果是和康熙沾亲带故的那会顶个什么格格之类的名号留在宫里。
如果不是那又分情况讨论,第一,女主醒过来就发现穿到某个宫女身上,第二女主接着参加3年一选的秀女,选秀前必要碰到某某阿哥。女主心里琢磨着一定不要被康熙看上(其实我觉得到挺好的,这样那些阿哥都要管你叫妈,多好。而且老头也没几年好活了,一般穿过去都是康熙40年左右,老头也就活个20年左右。他死了你就是有钱的寡妇。如果生个儿子还能搬出宫去和儿子一起住。多好啊,浑身自由。真不懂那些女主怎么想的。而且康熙阅人无数,经验丰富啊。)扯远了,继续。女主们的担心都是多余的,因为她们虽然各个貌美如花,家世都比康熙的那些个老婆们出色,但奇怪的是选秀必定选不上.更离奇的是,选不上不是卷铺盖回家而是去做宫女。这个最好笑了,三年一选的去做宫女,那一年一选的干什么去了?或者做女官,这个也很好笑,高级宫女还是宫女,哪里有女官?清朝的女官都是乐师。不管如何女主最终都会留在宫里。或者是世家女,或者是宫女。
接着,好好,做宫女就宫女吧,开始分配到哪一宫了。这个分配非常的巧妙,它暗示了第一个和女主牵扯不清的男配是谁。分配的时候不是去良妃,德妃那里就是乾清宫…这个视男主是谁而定.如果第一个男配是8,那就是良妃,同理可得,如果第一个女主喜欢上的男配是4,13,14那就是德妃.但是鉴于清穿女主人人爱的中心思想。即使分到良妃那里也会改投门派.貌似要来个大混战的就会一开始就分到乾清宫或者半途被康熙要了去.如果转投4,13,14阵营的则要人的会是德妃.(靠,荣,惠,宜上哪里去了?出来!)。如果女主是格格留宫里陪伴嫔妃的,其实也可以用上述定律。如果女主是宜妃娘家的格格,那第一个男配往往是8、9里面的一个,8占多数。如果是德妃娘家的则4,13,14占多数。
分配完了之后,女主就开始她慢慢地宫中生活。这个可谓是日日惊艳。女主几乎每天都能碰到阿哥.无时无刻无处都能碰到.接着我们来总结一下碰到阿哥们的方式。
一般碰到4和8一般是女主出了个小佯相。比如摔了一下扭到脚,走路迷路,打翻东西。这个时候4和8的不同就要表现一下了。4是冷冷地挑眉,帮了女主然后讽刺一下。女主火,然后4就此对女主有了不一样的感觉。8则是尽显贤王本色。温柔+电眼,总之就是让女主觉得“谦谦君子,温润如玉。”遇到13和14则一般是把他们误认为太监…(靠,对腰上的黄带子视若无睹)万能公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