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言情小说大全上一章:穿成民国文豪的文盲妻子
- 言情小说大全下一章:皇子奋斗日常
第59章
慈安宫里,傅太后和荣贵太妃一起, 看着几名女子的小像, 对照着下面的姓名、出身、年龄等信息, 逐一进行品评和筛选。
因为是要将其册封为公主, 所以出身也不能太低。否则做派太小家子气的话,嫁出去也是给大齐丢人。
傅太后按照选秀的标准,向京城正五品以上的官宦之家传下了懿旨,给自己挑“女儿”。
和预料当中的一样,自愿远嫁的姑娘并不多,尤其是嫡女,简直是凤毛麟角。
相比之下, 倒是有不少庶女呈上了名册。傅太后有理由怀疑, 她们是不是被家族所逼迫的牺牲品。
荣贵太妃觉得傅太后完全没有必要纠结这一点:“要我说, 也是您和皇上都太过心软了。能被册封为公主,这是天大的荣耀,哪里由得她们挑挑拣拣的?直接像选秀一样,把全国各地的适龄女子都召进宫来就是了, 那样的话选择不是更多?”
傅太后摇摇头道:“不仅仅是因为心软。姐姐你也知道, 外族与我中原风俗迥异,如果不是自愿和亲的女子,嫁出去之后若是哭哭啼啼,或是对夫家摆脸子,岂不是反倒坏了大齐与外邦的关系?还是自愿的好,起码她们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不会做出那种糊涂事来。”
荣贵太妃愣了愣,恍然道:“原来是这样。您说的也是…女子远嫁他乡,所能依赖的无非是丈夫子女。若是还不懂事,得罪了夫家,自己过苦日子事小,若是坏了两国的邦交,反倒麻烦。”
傅太后点点头,继续看向那些画像。
荣贵太妃也顺着她的视线看了过去:“这些姑娘里头,出身最高、样貌最好的,莫过于魏首辅家的七姑娘了。要说这魏大人还真是舍得,那孩子我也见过,样貌才情,样样出挑,真是个难得的妙人。”
傅太后略显无奈地笑道:“是啊,本宫当初也见过那孩子,本想着她年纪还小,留两年再让她进宫服侍殊儿的,却没想到魏家把一个庶女送进了宫…都是一个父亲生的,这姐妹俩可谓天壤之别啊。最后阴差阳错的,这会儿却是要便宜了契丹人了。”
荣贵太妃奇道:“契丹人?这么说来,魏姑娘已是定了要嫁去辽国的?”
“八、九不离十吧。其实这次说是要同多个外邦和亲,但是其中最重要的,还属辽国和吐蕃。”
傅太后和荣贵太妃是打小的交情了,所以这些话,她也不怕和荣贵太妃说:“辽国和北夏也是邻国,两国向来交好。万一北夏和大齐开战,辽国是有很大可能帮助北夏的。可若是我们大齐也和辽国交好的话…局势就完全不一样了。”
荣贵太妃微微皱眉道:“那这么说来,这个嫁去辽国的女子,必须非常有魄力、有手腕,能够具备影响辽国皇帝的能力才行。”
傅太后闭了下眼,表示赞同:“所以说,魏氏应当就是最好的人选了。”
荣贵太妃点点头,将魏七姑娘的画像拿到了一边:“那…吐蕃呢?”
“这也是殊儿同我说的。吐蕃虽然不与北夏相邻,但北方开战之后,如果吐蕃从后方偷袭我大齐的话,大齐就会腹背受敌。所以和吐蕃搞好关系,也至关重要。”
“那这么说来,送去吐蕃的女孩儿,身份也不能太低了。”荣贵太妃翻了翻,发现竟是一个合适的也没有。
“再等等吧,消息才放出去没多久呢。”傅太后揉了揉太阳穴之后,又将目光放在了那些画像之上,“先挑几个备选的,回头叫进宫来瞧瞧吧。”
…
与此同时,公孙府。
公孙先生一生对大齐的影响极大,所以在他去世之后,太上皇追封其为襄成伯。
由于这个爵位是追封的,所以并没有世袭到公孙明的头上。
不过,这对于公孙家来说无关紧要。
公孙明是和裴清殊打小一起长大、有从龙之功的伴读,是裴清殊最倚重的大臣之一。有他在,公孙家的地位甚至都不输于某些国公府。
更何况,公孙家还出了一位奇女子,公孙明的母亲公孙夫人。她所创办的华文书社,现在不仅在大齐各地都有分社,其作品甚至还跨越了国界,远销外邦。
所以现在不仅仅是在大齐境内,就是在吐蕃、在高丽等国家,公孙夫人也是赫赫有名的。
左三姑娘一直觉得,自己能得公孙夫人青眼,被她收为义女,是自己今生最大的幸运。
她和公孙夫人向来谈得来,两人是先成了忘年交,而后才做的母女。
但左三姑娘没想到,自己想要远嫁外邦的事情,连她的生身母亲承恩公夫人都同意了,公孙夫人却是坚决反对。
对此,左三姑娘很不理解:“我知道您舍不得我,但遥儿仔细想过了,现在大齐只是表面风光,实际上危机四伏。皇上若想要清除积弊,所需要的时间,远远不止一年、两年、三年…”
“那你也不能去。”公孙夫人向来尊重他人的意见,对小辈也是如此。可是今日,她却是难得的坚决。
“为什么?”左三姑娘不明白,“在遥儿看来,您并非寻常女子,应当不会感情用事才对。”
“我不是感情用事,只是遥儿,你和别的女子不同。”公孙夫人看着左三姑娘,有条不紊地说道:“你有能力,有才华,不是那种需要用身体作为筹码的女子。我不是说看不起那样的女孩子,只是如果能有别的方式为国效力的话,我不希望你选择前者。毕竟在这个时代,像你这样能够独当一面的女孩子实在是太少了。”
左三姑娘好像明白公孙夫人的意思了。
“遥儿,你别忘了,我们现在所做的这一切,不仅仅是为了发展一个书社而已。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我们还要开办女学,让更多的女子拥有读书的机会。你若现在远嫁去了外邦,我一个半截身子入土的老婆子,又该如何实现我们的理想呢?”
“这…”提起自己一直以来的梦想,左三姑娘开始犹豫了。
“远嫁和亲,是报国;留在大齐,在大齐境内帮助皇上改革创新,也是报国,并没有高下之分。今日若说你就是看中了那外邦的皇帝,非他不嫁,那我不会拦着你。但你并不是。遥儿,你要沉得住气,会有比你更适合和亲的女子出现的。”
这个时候,左三姑娘已经基本被公孙夫人给说服了。她笑了笑,自我揶揄道:“也是,遥儿的年纪大啦,就算我想去和亲,人家还可能不要我呢。”
公孙夫人慈爱地笑道:“婚姻是要讲究缘分的。当年我嫁给你义父的时候,也是二十多岁的年纪。在我看来,女子最幸运的事情,莫过于可以凭着自己的本事,掌握自己的人生,决定自己要嫁的人,或者不嫁人。遥儿,你已经做到了。”
左三姑娘苦笑了一声,没有再说什么。
其实,不是她不想嫁人,只是当初她想嫁的那个人,不能娶她啊…
…
八月中旬的时候,傅太后和荣贵太妃终于挑选出了几个和亲的人选,在栖凤园里举办了一场宫宴。
为了让裴清殊也能正大光明地参加,傅太后把所有的太妃和后妃都叫了过来,省的裴清殊尴尬。
宴会开始之后,傅太后象征性地说了几句开场白之后,便进入主题,让这些候选的姑娘们挨个上前自我介绍,并且表演至少一样才艺。
按说这些姑娘都是正经人家出身,不该让她们当众表演才艺的。不过这回特殊,是为了挑选和亲的人选,所以必须检验她们的才能。
第一个上场的,是这些女子当中出身最低的一个庶女。大概是从来没见过这么多“大人物”的原因,这位姑娘显得非常紧张,说话磕磕巴巴不说,弹琴的时候还明显地弹错了好几个音。
傅太后摇了摇头,对近侍使了个眼色,示意换下一个。
傅太后和荣贵太妃是按照出身,从低到高定的出场顺序。所以第二个上场的,也是庶女。不过从仪态上来看,这个姑娘就要比先前那位大方多了。
如此这般看了七八个姑娘之后,裴清殊心中便大致有数了——这些人里,有些是家族想要出风头,在皇帝面前表现自己,所以不顾姑娘本人的意愿,抓了个庶女丢进来的。
这样的人家,裴清殊肯定不会选。
还有一些庶女,应当是她们本人想要进宫的。裴清殊之所以这样认为,是因为她们脸上的目的性非常明显,简直是把想要“出人头地”的这个愿望写在了脸上。
这样的女子,比之前那类要好些,但也不是最好的人选。
裴清殊比较看好的,是那几个看起来淡定从容,不显山不露水,却进退得宜的女子。
这样的女孩子不多,但也有那么四、五个,已经足够了。
这些人里综合条件最好的,当属魏青松的女儿,魏僖嫔的嫡妹魏七姑娘。
按照身份,魏七姑娘毫无疑问是最后一个出场的。和其他那些表演歌舞和弹琴的姑娘不同的是,魏七姑娘展示的是书法。
让人颇有些意外的是,这个看起来娇小可人的姑娘,却写得一手骨力遒劲的柳体。
裴清殊不得不承认,这样才貌俱佳的姑娘,整个人都在发着光。就连他都有一瞬间,情不自禁地对面前的这个小姑娘感到欣赏。
这样的姑娘,才该是当朝首辅的女儿嘛!
可首辅的另一个女儿魏僖嫔,见到自己的嫡妹这样大出风头,却是差点咬碎了一口银牙。
魏七姑娘虽然比僖嫔小一岁多,可从小到大,魏僖嫔这个姐姐都被妹妹抢尽了风头。
魏僖嫔本以为进宫之后,自己成为天子的女人,就算是翻了身,这辈子可以狠狠地将嫡妹踩在脚下了。
却没想到,魏七姑娘竟然要被封为公主,嫁去辽国,还非常有可能做皇后。
一想到这里,魏僖嫔嫉妒得脸色都变了。
不远处的谢嘉妃瞥见她这个样子,讽刺地微微牵起嘴角,在心里头骂了一句“蠢货”。
同样是自家有妹妹要去和亲的,人家皇后可不是淡定多了?
第60章
要说起来,宋家要送女儿去和亲这件事, 超乎所有人的意料, 包括裴清殊在内。
在他看来, 宋家是书香门第, 应当不会热衷于这种事才对。却没想到,皇后的妹妹宋三姑娘竟然在最后一刻呈上了花名册。
裴清殊听太后提起这件事的时候,着实吃了一惊。他很快就去了坤仪宫,问皇后这是怎么一回事。
皇后浅浅笑道:“转眼间,意儿也到了该嫁人的年纪了。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她自己愿意去, 也没什么可奇怪的吧。”
虽然皇后说得轻松, 但裴清殊总觉得事情没有这么简单。
不管怎么说, 宋三姑娘虽是庶出,但她毕竟是当朝一品太傅的女儿,又是皇后的妹妹,在出身上面她已经完全可以碾压许多小官家的嫡女了。而且宋家不同于魏家, 庶女教养得也非常不错。
经过商议之后, 去吐蕃联姻的人选就定了宋三姑娘。
…
雍定二年九月,傅太后寿辰之际,除了刚刚与大齐交战不久的北夏之外,辽国、吐蕃、大宛、高丽还有大理等国,皆派使臣前来为傅太后贺寿。
虽说大齐这边早已准备好了联姻的人选,不过傅太后在得到裴清殊的示意之前, 并没有立即将那几个女子封为公主。
紫宸殿里,精通多国语言的四译馆馆长向文昌,向裴清殊转达了别国的意思:“辽国的确,有心与大齐交好。只是,碍于北夏…联姻一事,还需再议。”
裴清殊点点头:“那吐蕃呢?”
“吐蕃人,倒是很乐意,迎娶大齐的公主。不过,他们有一个请求。”
“什么请求?”
“吐蕃与西北的大宛相邻,两国向来不和。所以,吐蕃人希望,大齐能在吐蕃和大宛之间,只选吐蕃。”
裴清殊笑了笑说:“这吐蕃人倒是不傻嘛。”他笑着看了一旁的公孙明一眼,然后转过头对向文昌说道:“告诉他们,朕答应了。”
向文昌有些意外,这么重要的事情,裴清殊竟然不考虑一番就答应了?
这一句话,可是能决定了未来几年、甚至几十年,大齐和吐蕃、大宛的关系、甚至整个天下的格局啊!
裴清殊见他错愕的样子,便解释了一句:“吐蕃与大宛不和,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这件事情朕自然是早就考虑过的。爱卿只管按照朕说的去做便是。”
向文昌赶忙应了一声。
除了大齐想要联姻的辽国和吐蕃之外,国力较弱的高丽国和大理国也生怕被落下似的,主动向大齐提出,希望能送他们的公主入宫为妃。
“高丽和大理,也不知,是从哪里听说,大齐将要,与辽国联姻的消息。他们,全都送了嫡出的公主来。”
裴清殊听说之后,并不觉得意外。
高丽和大理虽然都是小国,不具备侵略大齐的能力,不过这两个国家肯定都在大齐安插了线人。
再加上裴清殊原本就没让人瞒着大齐想要与别国联姻的事情,所以高丽和大理会听说这个消息,也就没什么可奇怪的了。
虽说之前傅太后挑选了四个女孩子,不过裴清殊并不打算一下子就让这四个女子同时嫁出去,不然的话未免太过招眼了。
类似的道理,裴清殊也不打算一下子纳两个公主进后宫。
想起他五哥的王妃李氏已经过世快两年了,裴清殊便叫来宁郡王,问他可愿意娶高丽公主为继室。
裴清殊没想到,老五听说这事之后,第一个反应就是:“这位公主的嫁妆可还丰厚?”
这话…裴清殊有点不知道该怎么接:“作为和亲的公主嫁过来的话,嫁妆应当不会少吧。”
“那就好。”宁郡王叹了口气说:“皇上,臣这个人您也知道,实在是不会打理家中的财务。臣对未来的王妃没什么别的要求,只要会说汉话,会管家就好。”
虽说那位公主是土生土长的高丽人,不过宁郡王的要求,其实并不算过分。
几十年前,在大齐靖武年间,高丽曾经侵犯过大齐的边境,结果被当时的贤王军打得落花流水。
自那之后,高丽连续向大齐上贡了二十多年,几乎一度成为大齐的附属国。自那之后,为表对大齐的敬畏,高丽的皇室成员和上层贵族们基本都学习了汉话。
所以这位实际上是宗室女的高丽公主,也会说汉话。
同样,那位来自大理国的公主虽然是白族人,但是大理国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很深,所以大多大理国的人都会说汉话。
最终经过双方商议之后,高丽公主嫁给了宁郡王为宁王妃,大理国的公主则被册封为敏妃,入主景阳宫。
同月,傅太后将忠勤伯宋尧之女、皇后的妹妹宋三姑娘,还有首辅魏青松之女、魏七姑娘收为义女。一个封为靖仪公主,一个册为襄仪公主。
就在吐蕃的国君按照裴清殊的意思,求娶靖仪公主之前不久,雍定二年十月,裕妃傅氏在琼华宫内平安产下一子。
裴清殊听说这个消息之后,先是高兴,再是感到哭笑不得——他这是什么命啊,六个孩子里头,竟然有五个儿子?难道他天生就是生儿子的命不成?
不管怎么说,裕妃母子平安,都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
裴清殊继位之初,给裕妃这个太子良娣册的位份本来就不是很高。
这回裕妃生子之后,裴清殊就给裕妃抬了位份,以后她便是琼华宫裕贵妃了。
原先那些嘲笑裕妃生不出孩子的人,包括谢嘉妃、魏僖嫔等人在内,现在全都说不出话来了。
因为裕贵妃已经用事实,狠狠地打了她们的脸。
要说起来,裕贵妃生子之后,最难受的人不是受到威胁最大的皇后,却是位份比较低的惠贵人。
惠贵人原先一直以为裕妃这辈子都不能生了,早晚得靠着她的肚子才能有儿子。却没想到,裕贵妃竟然说怀就怀上了,还生了个白白胖胖的大儿子。
现在,惠贵人算是彻底没指望了。
惠贵人的宫女婵娟见她成天郁郁寡欢的样子,便劝她说:“贵人,您也别太难受了,您还有大公主呢!裕贵妃生了儿子又如何呢,咱们晴姐儿可是皇上唯一的女儿啊!”
“女儿又有什么用!”惠贵人没好气地说道:“女儿长大了嫁出去,那就是泼出去的水。等将来我老了,她能把我接出宫奉养吗?!她能给我养老送终吗?!”
“贵人…”婵娟正要再劝,忽然瞥见门口处一个小小的人影,立马脸色一白,“公主,您不是在午睡吗,怎么起来了?”
惠贵人一听这话,也是吓了一跳,慌忙看向不远处的女儿,勉强地笑了笑说:“婉晴,今儿怎么起来的这么早,不多睡一会儿吗?”
大公主面无表情地摇了摇头:“老做噩梦,睡不着。”
“时辰还早呢,再睡会儿吧,呵呵。”惠贵人干笑了一声,上前说道:“走吧,母妃陪你睡。”
大公主下意识地躲了一下,去拉一旁婵娟的手道:“我要和婵娟姑姑睡。”
惠贵人脸色一暗,有点不高兴地说:“好吧。婵娟,还不带大公主下去休息?”
婵娟应了一声,弯下身子,牵着小公主出去了。
回房的路上,婵娟小心翼翼地看着婉晴的脸色,实在是看不出来这个小女孩刚才究竟有没有听到惠贵人的话。
…
雍定二年十二月底,太上皇和林太后带着乐仪长公主从景和园回到了宫里,准备和裴清殊他们一起过一个团圆年。
这个时候,裕贵妃生的五皇子已经满月了。太上皇一直很想看看孙子,不过他不好去儿媳宫中探望,就让裴清殊把孩子带了过来给他们看看。
“这孩子好,长得白白胖胖的,一看就有福气。”太上皇说着,笑眯眯地对一旁的林太后说道:“殊儿这孩子像朕,儿子多!将来超过朕不成问题!哈哈哈哈!”
对于林太后来说,孙子很多,没什么可稀罕的。倒是那个唯一的孙女,颇让她惦记着。
等裴清殊让人把小儿子送回琼华宫之后,林太后就问:“皇上,我有些日子没见着晴姐儿了,回头让她来永寿宫住两天可好?”
“好啊。”裴清殊不假思索地答应了。
如果婉晴的生母是皇后、裕贵妃或者娴妃的话,裴清殊或许还要先问一下她们的意思。
不过大公主的生母惠贵人出身低微,目光短浅,裴清殊认为,让女儿多和林太后接触接触肯定没什么坏处。
虽说在他小的时候,林太后对他非常冷淡,不过裴清殊现在算是看出来了,在别人那儿,儿子孙子都是宝贝,但在林太后这里恰恰相反,女孩儿反倒金贵一些。
再加上有比婉晴大不了几岁的乐仪在,裴清殊相信女儿一定会喜欢在永寿宫的日子的。
第61章
惠贵人对于林太后要把女儿接去永寿宫住几天这件事情,心里头还是乐意的。虽说在惠贵人看来, 只有傅太后才是正经太后, 不过林太后到底是皇帝的生母, 太上皇又宠着她, 所以让晴姐儿和林太后多相处相处,对她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惠贵人还是算得明白这笔账的。
只是惠贵人没有想到,过了正月十五,林太后和太上皇他们准备启程回景和园的时候,竟然想把晴姐儿也一并带走!
这可大大地出乎了惠贵人的意料。
要知道, 让女儿去林太后身边住几天, 和让林太后抚养她, 可是截然不同的两件事情!
虽说这两种情况对于晴姐儿来说都很长脸,可对于惠贵人来说就不一样了。
裴清殊对她早就没什么恩宠了,不过是因着女儿养在身边的缘故,她才时不时地有机会得见天颜。
现在若是女儿也离开了她的身边, 她还有什么机会争宠, 再去拼儿子?
惠贵人当然不会眼睁睁地看着这种情况发生。
她去林太后宫里又哭又闹,说是女儿太小,实在舍不得晴姐儿离开自己身边。
林太后不耐烦她哭闹,在问过晴姐儿的意思之后,便把孩子还了回去。
说来好笑,婉晴想回华阳宫, 不是为了她的生母惠贵人,却是为了惠贵人身边的宫女婵娟。
虽说林太后对她不错,乐仪这个小姑姑还能陪她一起玩,但林太后毕竟生性清冷,和她并不算亲近。起码不会像婵娟那样温柔亲切,把她当成眼珠子似的疼。
不过,和祖母一起生活的这段时间,小婉晴还是很愉快的。
回到华阳宫之后,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母妃对她的态度也比从前好了不少。
然而好景不长,等太上皇和林太后他们离宫之后,惠贵人便又恢复了以前的态度,对婉晴不冷不热的。
婉晴是她的亲生女儿,惠贵人也不是不爱她。
只是和女儿相比,惠贵人更想生一个儿子,像其他人一样,生个儿子!
这个念头,惠贵人早就有了,而且随着宫里的皇子一个一个地降生,变得越来越强烈。
只是裴清殊现在很少在她这里留宿,惠贵人实在是没有机会。
一想到刚进宫不久的、那个年轻漂亮的敏妃,再想想明年开春,宫中又会举行新一轮的选秀…
惠贵人就感到十分焦躁。
在这份焦躁的驱使之下,惠贵人一狠心,做了一件糊涂事。
…
惠贵人身边的宫女婵媛来到乾元殿时,裴清殊刚好洗漱完毕,正准备就寝。
得知女儿高烧不退的消息之后,裴清殊便立马让人更衣,马不停蹄地赶往华阳宫。
裴清殊虽然不懂医理,但女儿的小脸烧得通红,看起来极其不舒服的样子,一看就知道是病了。
裴清殊皱起眉头,问向一旁的惠贵人:“太医怎么说?”
裴清殊坐在床边,惠贵人不好站着俯视他,便跪坐在踏脚上,柔声回道:“太医说,晴姐儿是染了风寒…”
风寒听起来是小病,但这种小病一旦没养好,就会变得很严重,甚至还会有性命之忧。
裴清殊看着女儿皱着眉头,可怜兮兮的样子,只觉得自己的心都要碎了。但他又没办法责怪南乔,责问她为什么没照顾好孩子。毕竟女儿是他们两个的,没照顾好她,裴清殊也有一定的责任。
“过年那会儿积压了好些天的政务,朕这段时间太忙了,都没时间过来看你们…”裴清殊越说越难受,亲手拿起帕子,替女儿擦起了脸。
惠贵人靠在床头,竟然哭了起来:“皇上日理万机,顾不得我们母女,也没什么可说的。都是妾身的不是…是妾身没有照顾好晴儿。”
不管怎么说,两人毕竟都共同孕育了一个女儿。惠贵人的心情,裴清殊觉得自己可以理解。
女儿生病,做父母的心里本就不好受。若是再加上自责的话,那滋味就更是难熬了。
裴清殊觉得她带孩子也不容易,就帮南乔擦了擦眼泪,安慰了她几句。
两人一边陪着婉晴,一边说话,一直等到下半夜婉晴的烧退了,才去安歇。
惠贵人的位份摆在这里,寝宫并不是很大,甚至有些拥挤。用膳只能在客厅用,没有单独的花厅。除了一间小小的客厅之外,就只有两间厢房。一间惠贵人住,一间晴姐儿和奶娘住。
裴清殊草草洗漱了一番,在床上躺下之后,就在想是不是是时候该给南乔晋位了。
不管怎么说,就算是看在女儿的面子上,南乔的位份高一点的话,以后女儿的日子也更好过一些。
他来华阳宫过夜的时候,也不必如此拥挤了。
裴清殊忙了一天,晚上又来照顾孩子,早已经累得不行了。想到明天醒来之后还有一大堆政务要处理,裴清殊就赶紧闭上眼睛,准备睡觉。
惠贵人躺在一边,手抬起来又放下,犹豫了好半天,最终还是放弃了在这个时候引诱裴清殊的念头。
她看得出来,现在真不是时候。
不过,她还有机会。
虽说晴姐儿已经退了烧,不过她的病还没有好全。
次日晌午,裴清殊便又来了,还亲自喂女儿吃了一小碗药。
比起朝夕相处的母妃,晴姐儿显然更喜欢裴清殊这个父皇。晴姐儿年纪小,身为大公主,也是宫里唯一的公主,有时候难免有一点小小的任性。别人喂她喝那么苦的药时,她就多多少少有一些不情愿。可若是裴清殊喂她时,她便乖乖地躺在裴清殊的怀里,让她张嘴就张嘴,乖巧得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