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大早,汪栋夫妇收拾好就回门去,各家的年礼也交代人送出去,剩下的就是该把这四处打扫干净,门上的对联也该撕下来,等大年三十那日换上新的。
这每年的对联都是汪枝写,今年也不例外,在书房里备好笔墨,就在裁好的对联纸上写起来。往年成业都只在旁边看,今年见汪枝写完一对,就拍手道:“爹写的正好,不过儿子也早会对对子了,不如儿子房门口的对联就让儿子自己写?”
汪枝放下笔瞧着儿子一脸不相信:“你能写?你才学会几天写字?”雨萱也插嘴:“爹,不光弟弟,我也会写,而且写的不比弟弟差。”说着雨萱就走上前拿起一支狼毫来,在纸的空白处写个福字,得意地看向汪枝:“爹,你看我写的好不好?”

汪枝瞧着这个字,唇边带上笑:“是不错,好吧,今年就让你们的爹最后写一年,明年就你们两姐弟写,怎么样?”门外已经传来黄娟的笑声,接着黄娟手里拿着点心走进来:“你啊,也太宠他们了,他们写字的确不错,可是在自己屋子里面贴贴还好,要贴在大门口的,还是要你写。”
成业已经上前去叫娘,雨萱的小嘴撅起:“母亲这话说的不对,爹就只有我和弟弟两人,而且我和弟弟都这么聪明懂事。当然怎么宠都不为过。”这话让汪枝的眉微微皱下,黄娟顺手拿起盘里的水晶糕递给成业一块,又把盘子送到汪枝跟前,笑着对雨萱道:“咱们萱姐儿越大越知道道理了?那我问你一句,你这懂事是从心发出的呢?还是要讨好你爹才让自己懂事的?”
雨萱本来已经去盘上拿点心,听到黄娟这问话就愣了下,手停在半空。黄娟把盘子放下,用手柱着下巴,看着自己的继女。汪枝不由摇头,这三年多来,汪枝已经明白为何妻子会这样对雨萱了,不然雨萱这倔强脾气还真扭不过来,只站在旁边等着雨萱的回答。

雨萱过了会儿才把手缩回去对黄娟道:“爹是我的亲爹,我对他当然是从心里发出的。”黄娟点头:“那为何你爹对你说的,要你对我尊重,你总是忘了呢?”
雨萱四处看一下,见汪枝分明是不想帮忙,而弟弟还在那吃着水晶糕,也指望不上他。不由咬一下唇,这些年来黄娟怎么对待雨萱雨萱是知道的,可是汪太太偶尔也会叹息,说黄娟是在装,对自己好是因为黄娟还没生下亲生子,等有了亲生子就不一样了。
雨萱想低头混过去,可是黄娟不是好这么打混过去,还是望向雨萱:“说啊,你今儿可是自己说自己很懂事的。”雨萱的脸顿时涨红,过了很久才抬头道:“那是因为你…”后面的理由雨萱怎么都说不出来,只有继续低头不语。

黄娟还在等着雨萱后面的话,见雨萱不说话轻轻摸她脑袋一下:“你啊,嘴上那么倔,心里这么软,以后可怎么办?”这话说的雨萱的心微微一动但还是保持着低头不语的姿势。汪枝也摇头:“你啊,总是这么倔,这在家有人护着,等嫁出去了怎么办?”
黄娟笑了:“她才刚九岁,这要等嫁出去总要七八年,怎么能学不会?”雨萱的唇一咬,可以装羞跑了,小辫一甩就道:“我不和你们说了。”说着就往书房外面跑。

汪枝对黄娟道:“说小也不小了,怎么总还是转不过弯?”黄娟低头看着成业写的字,对汪枝笑一笑:“说大也不大,七八年呢,日子还这么长。”再说,比起自己初嫁过来时那满身戒备的样子,现在的雨萱已经好很多了。
汪太太可没有黄娟那么轻松,自汪栋夫妇去了邱家,汪太太就有些坐立不安,女儿家出阁后第一次回门总是要问自己的娘一些事的,也不知道亲家母会怎么教?

用完晚饭,雨萱姐弟照例陪着汪太太说笑,屋里还有丫鬟呢,黄娟早捏到汪太太当着人总是要拿出慈爱温和的一面,也不怕她会和雨萱姐弟说什么。
但今日的汪太太哪还有心情和这两个不是亲生的孙儿说笑,不管是雨萱拿出做的针线活还是成业要念诗给她听,汪太太都少了平日的那种兴致,嘴里只是应着眼就看向外面。
好在也没让汪太太等多久,丫鬟就来报汪栋夫妻回来了,汪太太忙叫丫鬟把雨萱姐弟带回去歇息,嘴里还道:“你们俩也该去睡了。”雨萱虽照旧行礼告退,可那眉还是不觉皱下,这半日汪太太的敷衍让雨萱联想到曾感觉到的那几次敷衍,祖母究竟是在想什么?

 

、52、颠倒 ...

姐弟俩刚走到台阶那,就看见汪栋和邱氏走过来,雨萱忙停下脚步喊二叔二婶,汪栋伸手往成业头上摸了下,从袖子里拿出两个草编的蝈蝈:“来,你们姐弟一人一个。”冬日到处都是衰草遍地,见到这绿草编的蝈蝈,成业顿时高兴起来:“谢谢二叔。”
邱氏在旁看的有些滴汗,自己的丈夫怎么还纯粹一团孩子气?接着想起自己娘说的话,邱氏把这叹息咽下去,嫁了人做了别人家的媳妇,现在又没圆房,最要紧的把婆婆侍奉好了。 丫鬟已经请汪栋夫妻进去,雨萱牵起成业往下走的时候就听到汪太太在屋里笑了一声,那眉又微微皱下。
成业没有雨萱想的那么多,牵着雨萱的手下去还在那说:“姐姐,我们去母亲那里玩吧?”雨萱的思绪被打断,不由放开手把弟弟的手打一下:“你就知道母亲母亲,就记不得娘了?”成业的眼瞪大些:“姐姐,我当然记得娘了,可是先生说过,生恩养恩都一样大,对母亲,要像对娘那样孝顺才是君子所为。”

成业一板一拍地讲起道理,雨萱没办法反驳,把弟弟的手重新牵起,叹了一声:“你啊,不晓得人是知人知面不知心的。”成业摇头:“姐姐,你说的不对,我怎么会不知道呢?我努力读书每日听先生讲道理。”
雨萱摇头一笑:“好吧,你最有道理了,我们回去吧。”说着雨萱就往汪太太上房看去,祖母她,真的像她说的那样一心为自己好吗?

汪栋和邱氏进了屋给汪太太行礼问安,汪太太照例问几句汪栋在岳父家如何,邱氏又把从家里带的礼物送上,那些东西都是常备的,汪太太只瞧了几眼就让丫鬟把这些拿给黄娟由她安排,还笑着对邱氏道:“这家里一直都是你大嫂子管着家,这些俗事我都不管。以后再有你家送来的礼,直接让她们拿到你大嫂那里就是。”
说着话汪太太仔细观察着儿媳妇,见邱氏的眼微微闪了闪才低声道:“是,儿媳知道了。”汪栋已有些困,在那打了个哈欠,汪太太正要寻媳妇说话见此就对汪栋道:“你下去吧,今儿你忙了一日也该歇歇。”

汪栋巴不得一声,行礼就退下去,汪太太这才让丫鬟也退下才对邱氏道:“我也是从做姑娘时过来的,今儿是你出嫁后初次回门,亲家母可对你说了些什么?你要觉得在这家里有些什么,要对我说。我一生就得你大姑子和你丈夫两个孩子,一直都是把儿媳当女儿相待的。”
汪太太这话让邱氏的眼微微一抬,那唇张了张但没有说出来。汪太太见状抓了她的手在自己手心,叹了口气:“虽说呢,我们这家在外人瞧来是和和美美的,但俗话说得好,舌头还会和牙齿打架。再说原先只有你大嫂一人,现在多了你,我总要晓得你是什么性子的人,日后在这家里若出什么事,我这做长辈的才好调停。”

汪太太这番话听来是极热心体贴的,邱氏想到自己娘说的,自己现在立足未稳,丈夫又一团寒气,要先把婆婆的心抓住,不管是真情还是假意,至少面上还是要掏心掏肺的。想到这邱氏反握住汪太太的手,那眼里就滴下几滴泪来:“原本媳妇还想着这嫁过来害怕,可听了婆婆这番话,媳妇才晓得媳妇嫁到这里是掉进福窝了。”
汪太太十二分地满意邱氏的反应,面上的笑容更加慈爱了:“我们这样人家,也就那么几口人,自然要大家亲亲热热才好。你也知道我一直体弱多病,这家里的一摊子事都是你大嫂管着。你大嫂这个人,相处久了你就知道了,为人真是挑不出毛病来。”
说到后面一句,汪太太的唇往里一缩,面上现出一丝不屑,但这丝不屑很快消失,又换上无奈。这些神情都只做出几瞬就又重新变成慈爱笑容,邱氏看着婆婆面上表情变化,心里揣摩着,大嫂和婆婆,难道不是外表的这么和谐?

不过想想也是,大哥总不是婆婆生的,这继母和继儿媳中间,就算有些许龃龉,只怕也会被盖掉。但自己是婆婆的亲儿媳,到时婆婆会怎样对待?邱氏不由握紧手中的帕子,汪太太虽面上装作不在意的样子,但那眼一直没离开自己儿媳的手,见儿媳握紧手中的帕子,重新拍下她的手:“你大嫂这个人呢,说能干真是找不出的能干来,只是她手有些散,这不管是做什么花钱都比别人花的厉害些。”
邱氏不由咬一下唇,汪太太见目的已经达到,又把话头转回来:“这花钱也是为我们汪家的面子,不过这外人哪管是我们汪家的钱,还不是个个赞你大嫂好?”邱氏到此时终于忍不住了:“婆婆,我记得这家好像都是在一起的。”

汪太太轻声一叹:“你公公过世早,那时二爷和你大姑子年纪都小,我又是个女人,自然事事都交给大爷夫妇。后来你前头大嫂又过世了,大爷另娶,这中间也是花了无数银钱,到现在,总算是安稳下来也能攒些银子了。”
汪太太虽扯的远,邱氏还是听出她话里的意思,那眉微一皱,汪太太很快就又道:“不过若不是大爷,只怕我们孤儿寡母还会受些艰难,这银子,花了就花了吧。”邱氏不由长吐一口气,叫了声婆婆。

汪太太已经拍拍她的手:“瞧我,这都说了些什么话?平日可没这么多话说。今儿纯是高兴。”汪太太这样的半露半吐,更让邱氏觉得自己心里猜的是对的,还待张口安慰,汪太太已用手按一下额头:“我和你说句掏心窝子的话,现在你嫁过来了,栋儿有了家,你又比栋儿大那么一岁,你以后可要帮衬着他把这日子过好。”
邱氏抬头看着汪太太,见汪太太面上全是殷切之色,重重点下头:“是,媳妇知道了。”汪太太心里得意面上却露出些许悲伤:“好,这才是我的好媳妇,你不知道我盼了多少年了。”邱氏忙又安慰她几句,汪太太说了这会儿,觉得口渴,喊丫鬟进来倒茶,邱氏不由低声问:“婆婆要和媳妇说话,为何房里不留人?”

汪太太瞧一眼丫鬟才叹了一声,等丫鬟倒了茶过来邱氏接过递给汪太太,丫鬟又退下去,汪太太这才开口:“虽说她们是服侍我的,服侍的在别人看来也很好,可是身契总不在我这里,月例什么的又全是你大嫂照管着。”
响鼓不用重锤,邱氏在家做闺女时节也曾听自己的娘说过些这下人们偷奸耍滑的事,自然知道这下人们是谁给银子就听谁的话,不由唇微微一抿。
汪太太已经笑了:“不说这个,你大嫂原来还说要给你挑两个丫鬟服侍你,我说这要挑丫鬟,自然要你点头,明儿就让老林带几个人来给你挑挑。这过年了,也给老林挣几个过年钱。”

邱氏应是,接过汪太太手上的茶杯放好,见汪太太有些困倦,忙起身扶着她去歇息,汪太太被儿媳服侍躺下才拉着她的手满面欣慰神色:“我啊,虽说做了十年的婆婆了,可到今日才知道,这被儿媳服侍是什么样子。”
邱氏又是一笑,把帐子放好才转身出屋,丫鬟听的汪太太已经睡下,也就按着平日的规矩各自去歇息。邱氏回到自己的西厢房,金容已把床铺熏好,又服侍邱氏宽衣卸妆。看着镜中金容的脸,邱氏不由一叹:“你比我生的好,你会不会有些不甘心,你这样的容貌怎能做个服侍人的?”

金容吓得手一抖差点把梳子抖掉,忙跪下道:“奶奶说这样的话奴婢是万死都不能洗的,奴婢是奶奶的人,全家都仰仗着奶奶照管,怎会对奶奶生出异心?”邱氏低头看着她:“好了,你起来吧,我不过白问你一句。你是我的陪嫁丫鬟,在这家里,除了你我还能信任谁?”
金容这才战战兢兢站起,继续替邱氏梳头,邱氏躺下之后,那眉一直紧皱不放,大嫂现管着家,若真是那样的人,自己这个妯娌必然会成她眼中钉。到时自己的日子可怎么过?邱氏想的有些头疼,猛地想到一句话,害人之心不可有但防人之心不可无,多提防点就是了,明日要挑丫鬟,该趁机把那几个丫鬟的身契都拿过来才是。

老林这些年往汪家跑的次数多,承蒙他家照顾,银子也赚了总有那么几十两,一听黄娟又要买人,忙不迭地就带着人让黄娟挑选。邱氏刚服侍完汪太太吃早饭就听丫鬟说黄娟有请,汪太太不由笑着拍拍邱氏的手对她道:“你的主意很对,去吧。”

 

、53、肚皮官司 ...


得到婆婆的赞扬,邱氏那颗微微有些忐忑的心又重新安定下来,行礼退出门外,等在那里的金容已经迎上去,却没像平日一样问好,只是陪着她往外走,来了新人,旧人心里总是会有几分不安的。
邱氏心里也有事,并没注意自己这个贴身侍婢和平日不同,主仆俩沉默地走到黄娟那里,还没进门就听见老林的笑声:“大奶奶,小的带这几个都是好的,其实大奶奶还可以再为姑娘挑两个丫鬟放着,照小的瞧来,原来那几个丫头虽则老实,相貌却有些平常。”

别的倒罢了,这相貌平常的话让邱氏心里如被针刺了一下,脚步顿了顿,忍不住去看金容,金容正好也看向邱氏,见邱氏眼里有些冷然,忙低下头上前一步为邱氏打起帘子。邱氏舒了一口气才让面上重新露出笑容,缓步走进屋内。
黄娟正在那和笑道:“我们这家里,主人本就不多,这下人尽够了,又不是那高门大户里的,必要姑娘们身边跟七八个丫鬟的。”老林双手一拍,正打算继续说,瞧见邱氏走进来,忙起身上前行礼,嘴里又道着喜:“二奶奶好,喜日子那日小的该过来伺候的,只是恰好小的有点不舒服才没过来,二奶奶千万别恼。”

老林是当真懊恼,这做媒不就图谢钱吗?谁知那日偏生过不来,黄娟已经起身拉着邱氏坐下,嘴里还对老林道:“老林也不是我说你,你就这么心不足,这几年光从我们这赚去的银子既不少了,不过漏了一次谢媒钱,方才进来就说了一回,到二婶婶面前还要再说一回,等出门想来还要再说一回,也不晓得你要在嘴泪颠倒多少回才成?”
老林一张脸顿时现出几分苦:“大奶奶,您在这样院里住着,又掌着这家,哪晓得小的家里人口多,家计艰难?”黄娟掩口一笑才对邱氏道:“请你来,也不为别的,你身边只有金容这一个丫头,她贴身服侍你,总有些粗活要人去做,这里有几个小丫头,你挑着瞧瞧。有合意的就来服侍你。”

方才黄娟和老林说话时候,邱氏已经细细打量过在屋里老实跪着的那四个小丫头,心中已经取中一两个,此时听了黄娟的话轻声道:“我在婆婆房里住着,也用不了这么些人。”黄娟拍下她的手:“你在婆婆那边不过权宜之计,总要还回到自己院里住的,难道那时再现寻不成?”
邱氏听了这话也就不再推辞,指了两个还算生的过去的小丫头,由老柳家的带着老林下去立契讲价。等她们走下去了邱氏才开口道:“有件事想和大嫂说。”黄娟嗯了一声:“有什么事就直说,可别猜来猜去的,我最不会这个了。”

邱氏的手不自觉地绕了下帕子才道:“大嫂平日管着家,这下人们的身契自然也是大嫂管着,只是现在我嫁了过来,若再让大嫂管着我们这房里下人们的身契未免有些太劳累大嫂了。”
说完邱氏就停下口看着黄娟,等待着黄娟的推辞或者反对。黄娟的眉微一皱接着就道:“你说的也有理,只是这家一直没分家,这么几年也就这样过来,倒没想到二婶婶已经嫁过来了,自然不能像原先一样。”
说着黄娟就□儿:“你去和你柳嫂子说一声,等这身契写好了,直接送到二奶奶房里。”春儿应是退下,没想到黄娟答应的这么爽快,邱氏不禁愣了下,这一肚子的话倒不知要怎么倒出来,黄娟吩咐完春儿抬头见邱氏愣在那里,眉不由一挑:“二婶婶?”

邱氏被这一叫倒回神过来,面上带上几分赧色:“方才嫂嫂也说了,这家又没分过,我若来要下人们的身契,倒显得生分了。”黄娟不由往后一靠看着邱氏,眉头微微皱了皱。但看向邱氏那紧握的双手,黄娟很快就把眉松开,何必和个十五岁的小姑娘一般见识,再说依了汪太太的性子,这家迟早是要分开的,到时各过各的日子,这时争什么长短?
黄娟勾唇一笑:“什么生分不生分?总还在一个宅子里住着,只要大家齐心,下人的身契在谁手里管着,不都是一样?”邱氏已经紧张的双手都是汗,听到黄娟这样说立即点头:“嫂嫂果然很明理,婆婆说的不错。”

婆婆?黄娟的眉耸一下,汪太太在邱氏面前又是怎样的一副脸嘴?毕竟邱氏和自己不一样,是汪太太嫡亲的儿媳妇。黄娟把那些心事压下,汪太太有的只是那么几手,有时闲下黄娟都为汪太太不值,成日闲着琢磨这些事做什么?生生把好日子过的不好,想到这黄娟不由开口道:“婆婆的话吗…”
说到这黄娟顿一下才看向邱氏,接着勾唇一笑:“二婶婶,人人都想把日子过好,只是若能光明正大过好日子,自然是人人敬佩,若是为了自己过好日子去做些小心思,似乎不那么正大光明。”

邱氏被黄娟说的话心中一跳,但很快就对黄娟道:“嫂嫂这话说的有理,况且婆婆也说过,这家里就那么几口人,若再成日藏着心思才不好。”这话让黄娟点头:“这说的很是,一家子在这宅里住着,总要把话说开。”
邱氏毕竟年纪还小,听了汪太太的话对黄娟有些芥蒂,此时不免把黄娟的话在心中颠倒几个过子想瞧出黄娟话里的意味来,一时两人虽对坐,但竟默默无言。还是老柳家的来回说身契已经写好,那两个丫头先送到厨下学几日规矩,再让她们到邱氏房里服侍。

邱氏这才起身告辞,等邱氏走出去,黄娟才对老柳家的道:“你觉得,婆婆到底在二婶面前说了我多少坏话?”
老柳家的把地上火盆里的火再挑旺一些才道:“这话说出来奶奶您别恼,毕竟二奶奶是太太的亲儿媳,况且小的瞧着太太,心里对您总是有些不满意的。之前姑娘在家时候,她就有些恼怒你们姑嫂相得,让她少了帮手。现在照小的瞧来,只怕是要把二奶奶当做她的帮手。”

黄娟歪下脑袋:“那她谋的是什么呢?况且她再把你二奶奶当做帮手用来对付我,又能得到什么好处?”真要分家的话,就算汪太太偏袒汪栋,这族里又不是没有人了,怎会让汪栋把产业全拿走?况且,这家里最赚钱的两间铺子可是汪枝生母的嫁妆,任谁也拿不走的。那她还求什么?
老柳家的笑了:“奶奶您历来都是顺利的,自然不晓得有些人为了争产业,什么肮脏事儿都做的出来,偏偏面上还要做出一副光明正大的样。依小的瞧来,只怕是…”说着老柳家的用手掩住口不敢再往下说,黄娟倒笑了:“是啊,这族里就算要争产,也不过就是纠齐几个人上门去打,老柳你不知道,我小时候父亲去世那年,就有族人说我哥哥体质不好非要过继一个儿子到我父亲名下,那种大吵若非我娘,只怕那点小产业就落了人手。”

寡母弱子再加幼女,当时若不是黄母拿出不要命的姿态那些人怕闹出人命不好收拾才罢手,真由他们过继一个过来,还能落得什么好?老柳家的在这住了数年,也见过些打吵的,不由笑一笑:“说来,不管是用肮脏手段也好,上门打吵也罢,都不过是求财。有那些算计功夫,为何不好好挣些银子?”
黄娟一笑:“因为来的容易啊,罢了,我们不去说这事,好好过年才是正经事,难得闲半个来月。”老柳给黄娟倒上杯茶才笑道:“奶奶哪里就闲了?这半个月,还有许多事要做呢。”黄娟点头:“是啊,还要回娘家,说起来,我也好久没见到灵儿了。”

黄娟提到灵儿时候话语里的慈爱是不同的,老柳家的想到曾见过的懂事知礼的灵儿,不由微微叹气,母女分离,是这世上最不好受的事,偏偏这样的分离还是不得不做到的。
邱氏拿了新买下人的身契,汪太太自觉得计,只是不露出急切之情,偶尔话里说出几句黄娟的不是来。邱氏在汪太太的潜移默化之下,也觉得黄娟花钱太过大手大脚,说买丫鬟就买,说做新衣衫,家里上上下下就换了一身的新。

至于过年时候的菜肴这些,更是丰盛的邱氏都暗自咂舌,更别提家里有孩子来拜年,一抓就是一把铜钱。这让一向受的教导是勤俭持家的邱氏暗自承认黄娟什么都好,就是花钱太过分了些,而且这家又没分开,岂不变成拿着公中的钱买她自己的好名声?
黄娟是不去注意邱氏打这些肚皮官司,等到年初二,招待完了回家归宁的月兰,自己也就带上丈夫和孩子们回娘家。


、54、相见 ...


这几年雨萱姐弟去黄家这边次数已经不少,一下了车成业就往大门里面跑去:“舅母,舅母。”虽然这不是头一次,雨萱还是皱下眉头,在背后喊一声:“还知不知道规矩?”然后四平八稳走进去。
跟在后面的汪枝不由摇头一笑:“还说她弟弟,自己走不了几步就跑起来。”黄娟莞尔一笑和汪枝一起走进去,刚走进大门已看见雨萱和成业两人站在黄二奶奶身边说长道短。说来也怪,雨萱对黄娟颇有戒心,这些年也只是在慢慢消除,偏和黄二奶奶颇投缘。

黄二奶奶和雨萱说了两句才道:“你大表姐也回来了,还带了你小外甥,你做了表姨,可是要给压岁钱的。”雨萱的眼睁大一些就要往里面跑,成业也抬头问黄二奶奶:“舅母,姐姐做了表姨,那我呢,我是什么?”
黄二奶奶拍下他的脑门:“你自然是表舅舅了,快去瞧你们小外甥吧。”雨萱两人往后面飞奔,汪枝这才上前行礼:“这两孩子调皮,难得舅嫂不嫌弃。”黄二奶奶请他们夫妻往堂上坐,嘴里笑道:“你侄儿和你侄媳妇归宁了,倒是你侄女婿在,妹夫可千万别恼。”
黄娟也不用黄二奶奶招呼就自己倒杯茶给汪枝,嘴里笑着说:“今年嫂嫂是走了一对,来了一家,明年就该是走了一对来两对,算来还是嫂嫂这边人多热闹。”
宛若的婚期已定在三月,这个年是她在娘家过的最后一个年,提到这事,黄二奶奶不由叹一声:“虽说男婚女嫁是常事,可这嫁女儿哪有讨媳妇那么欢喜?”黄娟安抚地拍下黄二奶奶的肩:“这怕什么,我们黄家的女儿有吃亏的吗?”

汪枝已接口:“自然是没有的,比如娘子你就…”黄娟已经横了他一眼:“当着嫂嫂,你也这样胡说八道?”黄二奶奶不由掩口一笑,巧娘夫妻已经从后面抱着孩子走出,身后还跟着雨萱姐弟,成业一片声地要抱小外甥。巧娘已做了两人的人妇,此时又做了母亲,面上带上温润神情,但一双眼依旧闪着光亮。
她的女婿姓章,读了几年书也没考过,好在家事颇过得去,平日在家帮着父母料理家务,和巧娘也十分相得,见了姑丈人,忙上前作揖打拱,又抱歉地道:“本该在门口相迎的,谁知孩子又拉了尿,在那和巧娘收拾这才耽搁了。”

黄娟让他们夫妻坐下,笑着道:“都是一家子,客气什么?”众人各自坐下,成业还是绕着巧娘打转,要抱抱小外甥,巧娘用手捂一下耳朵才道:“那你搬个椅子来,乖乖坐在那,我把你外甥放你手上你不许动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