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扶兰心脏一阵狂跳,反应了过来,立刻爬上马车,催促出发。
中午时分,她赶到了马场。
她站在那片一个时辰前才彻底熄灭了火的马厩前,睁大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马夫忙忙碌碌,不断地在冒着烟气的灰屑下扒拉,将一坨坨烧得已经焦黑的马尸抬出来,牙关瑟瑟,整个人不停地发抖,终于听到一个声音高喊“全部清理完毕,五十六匹!无人员伤亡!”再也控制不住,两腿一软,跌坐到了地上。
当初建马厩时,便考虑过防止失火大面积蔓延的可能性,将马厩分区而建,且昨夜火情发现得早,及时转移了附近的马匹,故只烧毁了毗连的几排马厩,伤亡不大。
当时受惊挣破围栏,逃出马场的马匹,总数也出来了,约五百,今早,已陆续寻回大半。
管事汇报完,跪地叩头请罪“火情实在意外,一个炸雷下来,草料起火,马厩就烧了起来。后来下的那点雨水,顶不了什么用。马匹受惊,很多围栏被撞破。当时事情实在是多,我想着小公子已经睡着了,又是上风口,就没留意他那里。等我今早救完火回来,发现他人已不见了!当时就派人到四周去找了。”
“小人有负大人所托,请大人降罪!”
“他的那头马驹呢?”谢长庚面色沉凝,问道。
“马驹也不见了。或许随了群马逃了出去,或许……”
管事迟疑了下,小声说“……是被小公子带着趁乱逃了,也未尝不是没有可能……”
谢长庚想起那夜那孩子对着自己说他不会逃的话,大怒“定是他出了什么意外!不要管马了!调集这里全部人手,都去找人!找不到人,你提人头见我!”
管事连连应是,连滚带爬地跑了,高声召唤人手。
谢长庚叫来一个手下,命去通知刘安,速调士兵过来,展开大范围搜索寻人,吩咐完毕,他转头,望向不远之外,那个向着坍塌的马厩方向坐在地上的身影,走了过去,停在她的身侧,见她面颜雪白,目光空洞,看着那一具具焦黑变形的马尸,迟疑了下,俯身朝她靠了些过去,柔声说道“你放宽心,先去休息吧。熙儿会无事的,我已派人去找了,你等我消息……”
他话音未落,便见她从地上飞快地爬了起来,道了一句“我也去找”,说完,也未看他一眼,从他的身边快步走了过去。
第 47 章
两天过去了, 搜寻的范围在不断地扩大,却始终没有熙儿下落的半点消息。
慕扶兰跟着人,进入马场外那片一望无际的广袤荒野,寻到第三天的傍晚, 终于得知了一个消息,说另一队派出搜寻的士兵,在距离这里几十里外的一片泥泽地旁,找到了一只孩童的鞋子。
她赶过去时,看到那幅场景的一刻,身体里的血液,瞬间停止了流动。
地上掉着一只小小的鞋子, 边上是干涸了的一滩血迹。
几个士兵正低声议论着附近看到的动物蹄印。说除了马蹄,还有狼的足印。
“……必是凶多吉少了……”
他们说话的声音, 随风隐隐传入慕扶兰的耳中。
熙儿被带走时,是赤着脚的。谢长庚在路上给他弄来过一双鞋。他从士兵手中接过那只鞋, 低头看了一眼,便认了出来。
“这是熙儿的鞋?”
他的耳畔,传来一道嘶哑的声音。
他抬头,见她盯着自己,慢慢地朝着这边走了过来,发问。
对着面前这双嵌在惨白面容上的通红的眼睛,一时之间, 他竟不知自己该如何回答她。
他沉默着。
“你给我说!”
她猛地睁大眼睛,厉声逼问。
声音惊动了附近的人。众人循声纷纷看了过来, 见状,无不暗自诧异。
谢长庚的五指,慢慢地捏紧手中那只沾满污泥的小鞋子,低低地道“是。”
从熙儿被带走的那一天起,她的心便不曾有过片刻的安宁,一路舟车劳顿,终于赶到了这里,等着她的,却又是这样的消息。
过去的几天里,她不知饥渴为何,更无法睡觉。只要闭上眼睛,她的眼前就会浮现出熙儿的模样。他两只小手抱着自己脖颈,笑着叫她娘亲时的模样。
她的精神,早已绷得如同一根被拉得笔直的弓弦。随着熙儿失踪的时间越来越久,人更是到了近乎崩溃的边缘。
她只是不去想,也拒绝去想任何坏的可能性。
她憋着一口气,在心里一遍又一遍地告诉自己,熙儿很平安,他现在只是在一个别人还不知道的地方,迷了路而已。他还好好的。
就是凭着这一口气,她一直撑到了现在。
而就在这一刻,听到那一句“是”从他的嘴里说出来,耳边仿佛发出一声弓弦骤然崩断的嗡声。
她一头栽了下去。
谢长庚吃了一惊,下意识地伸手,将软倒的身子接在臂中,唤她。
她的头软软地耷在他的胸膛上,双目紧闭,毫无反应。
他将她抱了起来,抬头,看了眼将黑的天色。
这里出去马场已经很远,赶不回去。他命手下收队,寻高地搭设帐篷,就地临时过夜。
帐篷很快搭设完毕,谢长庚抱人入帐,放躺在毡床上,随即召入随行的军医。
军医替她诊过,低声说“翁主应是劳累过度,神焦思虑,方才又骤闻噩耗,闭气晕厥。歇息了,便能醒来,节度使不必担心。”
军医退了出去,谢长庚低头,望着灯下这张带着浓重黑眼圈的惨淡面容,慢慢地伸出手,替她掖了掖毡被的被角。
第二天清早,天方蒙蒙亮,刘安来寻他,问接下来的安排。
谢长庚站在帐外,眺望着晨雾迷茫的无垠荒野,微微蹙眉,一时没有应答。
刘安望了眼他身后的帐篷,小声道“已经找了多日,地方实在太大了,寻人无异于大海捞针。何况昨日见到了鞋子,边上还有狼印。十有**,小公子已是凶多吉少。非末将妄言,就算找到,恐怕也只剩下尸骨了……”
他正说着,忽然听到身后帐内发出一声异响,急忙闭上嘴,转头看去。
谢长庚叫他稍候,立刻转身往帐篷走去。
慕扶兰倏然睁开眼睛。
她躺在一只光线昏暗的帐篷里,身上盖着毡被。毡被上,还覆了一件男人的氅衣。
她的目光落在帐顶上,五指死死地抓着身下的毡垫,停了片刻,人直挺挺地坐了起来,撩开盖在身上的毡被和衣服,便朝外走去。
才走了几步,脚步一个踉跄,身子晃了一下。
谢长庚掀开帐帘,正弯腰而入,撞到了,伸臂,将她一把扶住了。
“你再去休息!”
他低头看着她依然苍白的面容,说道。
慕扶兰目光涣散,没有焦点,根本就没看见他似的,推开了他,继续朝外走去。被谢长庚反手一把攥住了手腕。
他箍住了她挣扎的身子。
“再这样下去,你自己也要倒下的!”
他语气严厉。
慕扶兰在他的手里,仿佛一枝就要折断了的柳枝条儿。
“他有两只鞋子的!只见了一只!还有一只,还在他的脚上!你们凭什么说他已经没了!”
她红着眼睛,拼命地挣扎,口中说道。
“放开我。我要去找!”
谢长庚将那柔弱的身子抱了起来,按回到毡床上,说“等下吃点东西,你就回去!”
他的语气斩钉截铁,不容抗拒。
他起身,朝外而去。
慕扶兰从毡床上跌了下去,盯着他的背影,咬牙,拔出头上的一支簪子,追了上去。
她扬起手,用尽全力,将手中那枚尖锐的簪,刺向了他的后背。
簪尖刺破了他的衣裳,刺入皮肉,扎在肩骨之上,深达寸许。
谢长庚的身影倏然僵住。
她拔了出来,再刺。
又是“噗”的沉闷一声。
簪尖再次深深入肉。在她的手中,弯折了。
他慢慢地回过头,眉头紧皱,面容微微扭曲。
在他惊怒的目光注视之中,她红着眼,流下了这几个月来从未曾流过半滴的眼泪,一字一字地道“谢长庚,我知道这不是你的本意。但这是你该受的。”
“你们可以不用找了!我自己找!”
“滚开!”
她推开了仍僵直着身体的那男人,朝外走去。
血从男人受了伤的后背上冒了出来。
起先只是两点暗红,渗透在衣裳上。很快,血团变大,迅速湮染开来,连成了一片。
衣裳之下,血柱顺着他劲瘦的腰身,慢慢地流淌而下。
谢长庚双眼一眨不眨,盯着已经走到帐门前,弯腰就要出去的妇人,眸底仿佛突然也染上了血。
他紧紧地抿着唇,伸出手臂,张开五指,将人一把拖了回来,掼在毡床上,没等她能够爬起来,单膝压住她的双腿,制止了她的反抗,随即一手将她双手反扣在身后,另手拿起自己昨夜脱下给她加盖的那件外衣,用牙齿咬住,一扯,撕成两截,充作绳索,将她双手和双脚分别牢牢地捆住。
“我看你是疯了!你这疯妇!竟敢刺我!”
谢长庚制服了她,随即探手,摸了一把自己的身后,看了眼抹在掌心的血,咬牙切齿地道。
慕扶兰停止了挣扎,身子仿佛虾米似的蜷成一团,脸压在毡床上,闭着眼,眼泪不住地从眼角滚落,很快便濡湿了一片毡床。
谢长庚盯着她,喘了一会儿的气,怒道“你给我老实待着!我叫人再去找就是了!人真没了,也替你把骨头找回来!”
他转过身,一把撩开帐帘,走了出去。
刘安方才在外头,隐隐听到帐内发出古怪动静,听着有些不对,仿佛里头两人打了起来,心里不安,又不敢进去,正站在外头张望着,忽见谢长庚走了出来,满面的怒色,迟疑了下,迎了上去。
“传我的令,扎营于此,再从最近的明威戍调两个营的人马过来,全部继续去找!活要见人,死要见尸!给我找到为止!”
他厉声喝道,说完,迈步而去,命人将自己的马牵来。
刘安一愣,也不敢多问,道了声得令,正要去安排,忽然看见他的后背染了血迹,仔细看,染血的衣裳上,竟有两个小儿指宽的洞,仿佛是被什么小的利刃所伤,看这流血的量,伤口应该不浅。
他吃了一惊,追上去道“大人,你身上的伤……”
谢长庚抓住随从递来的马缰,扭头盯了他一眼“去传令!”
刘安十分确定,就在片刻之前,节度使进这帐篷前,从头到脚,人还好好的,现在出来,一转眼,背上就被扎出两个洞。
不用想,下手的人,必是翁主了。
那走失的孩童,据说是翁主的义子。
节度使和翁主为义子的走失而置气,这原也正常。
叫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两夫妻打架,平日看起来弱不禁风温柔贤淑的翁主,竟会对节度使下这样的狠手。
更叫他没有想到的是,节度使不但吃了大亏,很显然,也败下了阵。
见他转头,冷冷地看着自己,刘安赶紧收回目光道“末将这就去!”
……
谢长庚命人将捆了手脚的慕扶兰先送回马场,随后叫来军医,随意处置了下伤口,自己便也加入了搜索的行列。
白天过去,夜间,轮班的士兵执着火杖,继续寻找。
又一夜过去了。
清早,昨夜寻了一夜的士兵在领队的带领下,陆陆续续,回到营地,向他汇报情报。
依然没有什么收获。
谢长庚站在帐外,眺望着远处,心情沉重无比。
昨夜他自己也是寻到深夜才回来的。
后背被那疯妇刺出的伤,并不算如何严重。但伤口也不浅,深已至骨,又酸又痛,极其难受,昨夜回来后,人虽疲倦无比,却根本无法入眠。
那么小的孩童,即便没有遇到任何外来的危险,失踪这么多天,恐怕光是饿,也已饿死在了某个不知名的荒僻之地。
这一片已经彻底搜索过了,不可能再有遗漏的地方。既无果,今日便转移,再去别的地方寻找尸骨,或者那另一只鞋。
他固然厌恶那疯妇,连带不喜这小儿。但想到确实是因为自己将这小儿强行掳来,才导致今日之事,他的心情,亦是沉重无比,心底里,甚至有些不敢回去面对那妇人的感觉。
后背,又一阵胀痛袭来。
他动了动肩膀,皱眉,正要召人,命拔营离开此刻,忽然看到远处来了一匹快马,很快奔到面前。
是他的随从梁团。
梁团的手里,拎着一只小鞋子,还没下马,就高声喊道“大人!我的人在河滩边上,找到这只鞋!”
谢长庚上去,一把夺过。
鞋子的底脱了,看起来像是没法再穿,才被丢掉了。
他的心跳蓦然加快,喝道“全部的人,都沿着河滩去找!”
……
在这边荒野里,有一条河,从马场的后面流过,自西向东,弯弯曲曲,蜿蜒不绝。
当天中午,谢长庚带着人,沿着河滩逆流而上的时候,停下了马。
他看到前方,视线的尽头里,出现了一人一马的身影。
人是小人,马是马驹。
一人一马,步履蹒跚,正沿着河滩,往马场的方向,逆流而上。
“小公子!是小公子啊!”
梁团双目放光,高声大吼,纵马追了上去。
前头正在蹒跚行走的那孩子听到了身后发出的阵阵喊叫之声,停了下来,转过身,站在那里,一动不动。
谢长庚纵马奔到了他的近前,勒住了马,看了过去。
孩子面容脏污,衣衫褴褛,瘦得厉害,除了一双黑白分明的眼睛之外,脸上、身上,几乎找不到一处干净的地方。
他的一双赤足之上,布满了伤口和血痕,手中,还紧紧地握着一把马场里的镰刀。
和他同行的马驹,屁股上布了几道结着血痂的仿佛被什么撕咬过的伤口,停在他的身后,不紧不慢地吃着河滩边的几蓬野草。
那孩子正蹒跚独行,突然看到这一行人朝着自己纵马而来,认出了他们,脸上起先露出欣喜无比的笑容,正要朝他们飞奔过来,等发现谢长庚的目光死死地落在自己的脸上,神色古怪至极,他停下了脚步,那张布满了脏污的小脸上,笑容渐渐消失,眼睛里露出不安的神色。
“……节度使大人……我不是故意逃走的……我是迷了路……终于找到了河滩,想回马场……”
“大人你不要生气……”
他的两只脚丫踩在一起,脚趾不安地蜷缩着,眼睛望着谢长庚,怯怯地开口说道。
谢长庚感到自己的胸中,仿佛有一股热流,慢慢地溢了出来,一时之间,连后背的伤痛都没了感觉。
他翻身下马,大步走到那担着心的孩子的面前,弯腰下去,伸手叉住了他的腋,一下将他高高地举过头顶。
“我没生气。我这就带你回去!”
他说道,终于将他放了下来,随即单臂抱了那孩子,将他送到自己的马背之上,跟着上了马。
第 48 章
回去的路上, 谢长庚叫人拿吃的东西。
孩子看到吃的,眼睛发亮,接了过来,低头大口大口地吃。
谢长庚又取自己的水囊, 拔了塞,递给他。
那孩子喝了几口水,终于缓了过来,仰头说“谢谢大人!”
谢长庚问他那夜为何走失。
孩子小声地说“那天晚上,我被外面的声音吵醒了,看见马厩起了火,我怕火会烧过去, 想叫他们把我的小马牵过来和我一起,可是他们全都不见人了, 我就自己跑了过去,看见里头一群大马撞破了栅栏, 跑了出来,小马驹的缰绳和一头大马缠在了一起。我追了上去,叫它,它听到了我的声音,回头看我。我知道它想回来,可是它自己停不下来,它被大马拖着朝前跑去, 我怕它跟不上,万一摔倒了, 会被他们踩死的,我想割了它的缰绳,我就追了上去……”
他抓起马厩里平日用来割草的镰刀,朝着马匹奔逃的方向,追了出去,但怎么可能追的上那群受惊出逃的马匹,很快就被抛在了后面。
天下起了雨,脚下泥泞,孩子却担心着他的小马驹,一心想将它找回来。他忘记了所有的恐惧,抓着镰刀,继续朝前追去。
他越追越远,走走停停,天亮的时候,听到远处传来一阵悲惨的嘶鸣之声。
他循着声音,找了过去,终于找到了他的小马驹。
它和大马缠成了死扣的那根缰绳,绕在了荒野中的一棵老胡杨树的树干上,绕了好几圈,挣脱不开,停在了那里。
小马驹的脖颈和嘴角上,布满了缰绳扯磨留下的血痕,看见他的现身,前蹄凌空虚跃,发出兴奋的嘶鸣之声。
孩子忘记了自己的疲惫和饥饿,立刻上去,用手中的镰刀割断缰绳,解开了两匹马。
大马一获自由,立刻就跑了。孩子抱住自己那头伤痕累累的小马,激动过后,发现自己迷了路,再也找不到回往马场的方向了。
他在荒野中转了许久,忆起有条河流从马场的后面流过。他希望找到那条河,沿着河往上走,说不定就能回去了。
接下来,一人一马,就这样在这片无垠的荒野里,到处地走,寻找流动着的水源。
第二天,他们在一片泥泽地旁,和一匹落单的独狼,迎头撞上。
狼没去攻击比它体型大了很多的马驹,蹿了出来,朝着孩子扑去的时候,那匹几个月大的马驹奔了过来,扬蹄一脚踢开了它。狼被激怒了,跳蹿起来,一口咬住了小马驹的屁股,被甩开后,又咬住了它的脖颈。
小马驹被拖着倒在地上,眼看就要被狼爪撕裂喉咙,孩子从地上爬了起来,冲上去,举起手里的镰刀,用尽全部的力气,刺了下来。
锋利的圆形勾刃,从狼的脖颈,一直拉到狼的肚皮,划破了它的肚子,肚肠流了出来。
野狼松开了嘴。对着对面那匹咻咻扬蹄的马驹和那个手里紧紧握着武器,冲自己愤怒地大声叫喊的孩子,受伤的它,感到了恐惧。
在对峙了片刻之后,它拖着流出来的肚肠,掉头逃离。
孩子怕野狼再回来,带着受伤的马驹,立刻也朝另一个方向跑了,连脚上少了一只鞋子都没察觉。
他和他的马驹,在狼口逃生之后,运气仿佛终于好了起来。
当天晚上,他找到一株枯死倒塌下来的老胡杨树,蜷在树干下的空隙里,过了一夜,第二天的早上,找到了一片河滩。
一人一马,就这样沿着荒滩,逆流而上,走走停停,已经走了两天,直到此刻,遇到身后追上来的谢长庚一行人。
“这些天,你吃的都是什么?”
刚开始,小马吃什么草,孩子就跟它一起吃。后来肚子总是咕咕作响,全身没了气力,实在走不动路了,他想起以前在君山药庐里,帮师公干活的时候,师公曾对他说,地里的蚯蚓又名地龙,不但可以用药,荒年的时候,百姓也挖它们充饥。
“我不想死在这里……我想回去……饿得实在走不动路了,我就在河滩边的地里挖蚯蚓,吃了它们,就有了走路的气力……”
孩子小声地回答。
周围的人都沉默着,梁团望着这孩子,面露诧色,说道“大人,小公子不但福大命大,吉人天相,小小年纪,竟有如此心力,是我生平头回所见,属下佩服万分!小公子骥子龙文,日后前途,必定无量!”
谢长庚低着头,望着身前正仰面望着自己的这孩子,视线在他那张满是脏污的小脸上停留了片刻,没说什么,只慢慢地抬起手,揉了揉怀里那只小脑袋。
他解下身上的披风,将马前的那个小身子完全地裹住了,让他靠在自己的怀里,说“没事了。这里回去,还有很远的路。你要是乏了,就闭上眼睛睡觉。”
他顿了一下。
“回去了,你就能见到你的娘亲了。”
……
深夜,落起了雨,马场后的一排房屋里,一扇窗户,此刻还透出温暖的昏黄灯光。
屋里已燃起驱寒的火炉,暖洋洋的。刚被梁团送回来的熙儿洗了澡,坐在床沿上。慕扶兰替他清理着腿上和脚上的伤口,仔细地抹着膏药,见他脚趾缩了缩,立刻停住手。
“很疼吗?”
她抬起自己那双红肿的眼,望着孩子问他。
“不疼。”
“娘亲你别哭了。我没事,你不要难过。”
熙儿摇头,伸出手,替她擦眼泪。
这就是她的儿子。那么乖巧,那么贴心,又超乎她想象的勇敢和无畏。一个人在荒野地里,生吃蚯蚓,赤着伤痕累累的双脚,和他的小马驹一起,一步一步,蹒跚前行。
她忍住又要夺眶而出的眼泪,笑着点头“娘亲不难过,是太高兴了。你再忍忍,等下就不疼了。”
她继续替孩子轻轻地擦拭药膏,一边擦,一边替他吹着,上完了药,用干净的细软棉布包裹好他的一双小脚,抱着他躺了下去。
“娘亲,你不要走,你也睡在我的边上,好不好?”孩子央求着慕扶兰。
慕扶兰之前已经让他单独睡了。
她躺在儿子的边上,将他抱在怀里,在耳畔的夜雨声中,哄他睡觉。
良久,熙儿在她怀里动了动,睁开眼睛,小声地说“娘亲,我没听你的话。你不在的时候,我和那个谢大人说话了。”
“你会不会生我的气?”
慕扶兰一愣,随即摇头。
她迟疑了下,终于问出了这几个月来,令她心神不安、时刻牵挂的一个问题。
“熙儿,他把你带走后,路上有没有待你不好?你到了这边,过得怎样?”
熙儿眼睛都没眨一下,立刻说“谢大人对我很好。到了这里后,他很忙,我一个人在他的家里,他让人照顾我。后来他带我去了马场,我喜欢小马,他就把小马送给我了。”
慕扶兰有点意外,望着儿子那双清澈的眼睛,片刻后,慢慢地松了一口气,脸上露出笑容。
她摸了摸儿子的小脸蛋,亲了下他,说“你没事就好。睡吧,等你的伤好了,我们就能回去了。”
窗里的那片灯光灭了,四周暗了下来,屋里那对母子的说话之声,也静悄了下去。
男子在门外的雨夜里,继续立了片刻,将手中的药膏放在门口,转身去了。
慕扶兰熄灯闭目,忽听门外仿佛有一阵轻微响动,迟疑了下,披衣起身,下去打开门。
门口的地上,多了一样东西。
她拿起来,见是一只小巧的药瓶,打开盖子,闻了闻,便知是上好的金创药。
她捏着药瓶子,疑惑地看了眼四周。
夜幕之下,秋雨霏霏,门外空荡荡的,四周漆黑一片,什么也没有。
第二天,前几日回来的节度使府管事急匆匆地赶到马场接人。
慕扶兰带着熙儿,坐马车回了姑臧,把小马驹也一道带了回来。
接下来的那些天,慕扶兰一直没见到谢长庚露面。他似乎很忙,她也没问,只在节度使府里一心照顾着熙儿。
小孩子的皮肉本就好得快,加上照顾用心,没几天,熙儿腿脚上的伤便结了痂,慢慢脱落,小脸上瘦下去的肉,很快也长了回来。
这天傍晚,谢长庚从外头回来,在书房里和刘管等几名属官议事,完毕,众人退去,他继续伏案。
片刻之后,门外多了一个小小的身影。
那孩子藏身在虚掩的门外,探着头,悄悄地看着还在书房里忙碌着的谢长庚,仿佛想进来,又不敢。
谢长庚早就觉察到了,笔也未停,说“进来!”
熙儿起先吓了一跳,回过神来,意识到他是在和自己说话,哦了一声,迈步跨过门槛,走了进去,停在大人的面前。
“有事?”
谢长庚问他。
他问完,半晌没听到回答,抬起头,见那小人拘束地看着自己,欲言又止,急忙停了笔。
“不要怕,你若有事,尽管和我说。”
这一回,他尽量放柔了声音。
熙儿起先摇头,又点头,终于吞吞吐吐地说“小马驹的伤快好了。我想给它起个名字,叫它小龙马。大人,你觉得这个名字好吗?”
谢长庚一愣,没想到他会找自己问这种事情。
不知为何,他忽然难得的高兴了起来。
他看着站在自己面前的这个豆丁大的孩子,正色道“它和你一样勇敢。给它起这个名字,很配。以后就叫它小龙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