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则愣愣的坐在原地,想了一会儿之后,咬牙切齿道:“这些白眼狼!丧门星!居然敢瞒着老娘藏钱!”
老丁头则猛地回过身将窗台上的油灯给吹灭了,冷声道:“藏钱怎么了?就你那偏心眼子的抠门样,放谁家谁家不藏钱,还不睡觉!瞎捉摸什么!”
屋子里面一片的漆黑,加上老丁头的冷言冷语将张氏气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她恨恨的看着老丁头咬牙切齿了一会儿,摸黑将钱匣子收拾了,也躺了下来,不过一直到睡着之前的那一秒张氏都在暗暗的下定决心,这事绝对不能这么算了!
与此同时,丁小桥也在数钱,经过几天的考察她也不在瞒着丁修节,大大方方将自己原来藏下的钱都拿了出来好好的数了一下。对于孩子们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钱丁修节自己好奇,丁小桥他们也不隐瞒,把他们怎么抓的蛇怎么卖的钱说了个原原本本,当然,这事儿是背着米氏说的。虽然丁修节听了之后觉得有些危险,可是也为几个孩子觉得骄傲,更多的是感到了身上沉沉的责任。
米氏的身体差,他不是没有看出来,只是没有想到,在他不在的时候,这些原本是他该担心的事情,都让孩子们承担了起来,感叹之余,他更是下定决心以后一定不能再让孩子们担心了。
他观察了几天,发现丁小桥是个心思缜密的孩子,虽然年纪最小,可是做事说话都很有条理,现在看她保管银子的方法更是颇有心得,就和米氏商量了一下,然后拿出了他退伍发的军饷出来,递给了丁小桥。
丁小桥看着丁修节手里的那个很有些沉甸甸的小钱袋子,心里面猛得一跳,然后抬头问道:“爹,这是啥咧?”
“钱呗,还能是啥?”丁修节望着自己闺女眼睛里那突然就放出的亮光,乐得不得了,就将手里的钱袋子塞给了丁小桥。
丁小桥一提溜,好家伙,不轻啊,她问道:“这有多少?”
“具体多少我也不知道,反正这么多年,军中发的饷银都在这里了,少说也有个二十多两吧,不过那天给人牙子了四两,现在也就是十八九两,或者十七八两?家里没有扥子(den,三声,是古代专门用来称银子的一种精细的小称。)”丁修节说这些的时候一点也不在意,只是笑着摸着自己闺女的头,他觉得自己的闺女那财迷样实在是太可爱了。
丁小桥打开了钱袋子一看,果然都是些碎银子,少数的有一些比较大的看得出是一两一两的银锞子,不过更多的都是些看不出形状的银粒子。很快之后,丁小桥就将这钱袋子又还给了丁修节:“我不要。”
“怎么?”
“爹挣的钱当然是娘管着,我管的是我们挣的钱。”
丁修节愣了一下,然后哈哈的大笑起来,然后转头对着米氏说:“你瞧,咱闺女怕你吃亏呢!”
米氏也是一直笑着,其实从丁修节回来,她脸上的苦涩就再也不在了,就算是平日里张氏刁难她也她不伤心,脸上一直都是笑眯眯的,丁小桥不由得叹息,这爱情的力量可真是伟大啊。“你就拿着吧,你管钱比娘在行,娘现在只要照顾好你们就是了。”
丁小桥看了看米氏,又看了看丁修节再看了看其他三个兄弟姐妹,只见他们都是一副你最合适的表情,于是又小心翼翼的将那钱袋子提了起来,试探着说:“要不,我就管管?”
“你就管管吧。”大家异口同声。
“那我就管管吧!”丁小桥一张脸笑得好像是春天里盛开的花朵,灿烂无比,她将那钱袋子收了起来,欢快的将里面的银子、铜钱都倒了出来,细细的数了一遍,然后再次分成了三个部分藏了起来。
丁修节和米氏饶有兴趣的看着丁小桥将银子分成了三份,多的完整的分别放在了两个屋子里的老鼠洞里,又细心的堵上,剩下一两百个铜钱以及一两多的碎银子则放在了炕柜的钱盒子里,不由得问她:“小桥,这是家里,你把钱放这么多个地方干什么啊?”
丁小桥则以一种很深沉的口气对着两个人说:“爹,娘,这人生的风险是无处不在的,我们要学会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回应她的则是大眼瞪小眼以及满屋子的笑声。

第32章 丁修忠回家

对于米氏和孩子们的境遇丁修节不是不知道,他心里也是想分出去过的好,毕竟家里面的娘不是自己的亲娘,怎么看他们都不顺眼,与其在她跟前双方都不痛快,倒不如分出去的好。他也将这个想法隐晦的跟老丁头提了一下,不过,老丁头立刻就给反驳了回来。
“老三,我知道你娘这个人偏心眼子,对你媳妇儿和孩子们都不算好,可是,她就是那么个人儿,你看看,她对老四家的也不算好不是吗?我知道你委屈,可是,老三啊,你走了这么多年,一回来就要分家,这说出去这不是戳我们老丁家的脊梁骨吗?知道的说是你觉得你娘亏待了你们一家所以分家,不知道的都要说你们没良心啊。我们老两口帮你养了这么多年的孩子,你回来,说分家就分家,这说不过去不是吗?”
老丁头这个理由还真是很充分的,弄得丁修节也没有办法拒绝,最后只能迂回的提了一下自己的要求,他要带米氏进城看看病,关于这一点老丁头倒是没有反对,不仅没有反对还表示让张氏拿点钱出来给米氏看病。
丁修节对于老丁头的保证是只听了一半,能同意他带着米氏进城看病他就满意了,至于让张氏拿钱出来,他还真是一丝一毫都没有想过。
这事儿本来也是一件小事儿,当天老丁头就跟张氏说了,张氏自然是不肯拿钱出来的,不过也没有当着面回绝老丁头,只等着丁修节来跟她说这个事儿的时候,她要好好对于钱这个事儿好好的盘问丁修节一番。这个继子一直都是很好拿捏的,原来没有去打仗的时候就是这样,只要她说什么丁修节可是比她的亲生儿子们听话多了,要不是怎么一喊他去打仗他就去了?
下午的时候,丁修节果然来跟张氏说第二天要带米氏去看病的事情,张氏答应了,然后她就等着丁修节提出来让她拿钱的事,不过,丁修节就没有提这一茬,直接就出去了,噎的张氏眼睛几乎都要鼓出来了,可是又没有办法,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丁修节出去之后,猛锤了几下自己的胸口,那口气才算是落下去了。
计划从来都没有变化快。
就在一家人准备第二天去云通镇的时候,丁修忠回来了。
丁修忠进门的时候是个很巧妙的时机,天边的云彩刚刚染上了红色,他的骡车就停在了门口了。人还没有进门,就听到他在外面高声的大喊着:“爹娘!儿子修忠回来看你们来了!”
这是丁小桥第一次见丁修忠,在这之前丁修忠一直只是存在于丁家人的口口相传中,说他如何如何的聪明,如何如何的能干,年纪轻轻的就考上了秀才,就给丁家长脸,他可是上河村出的第一个秀才……反正,关于他的传说很多,丁小桥听得多了也就觉得假了,这些口口相传更多的是从张氏和丁月儿的嘴里冒出来的,从她们的口中说出来,丁修忠就只差是天赐祥瑞的紫微星下凡了。
不过,就算是觉得这些传说假得透顶,丁小桥还是对于这个能独自一人带着老婆孩子住在镇子里的大伯父有着强烈的好奇心的,毕竟在张氏这种无差别全面掌控的高压政策下能不带一丝灰尘抽身而去的人不管怎么看都是一个很牛叉的家伙。
坐在厨房里帮忙捡菜的丁小桥一听到丁修忠在门口的声音全身三万六千个毛孔都张开了,她兴奋的向身边的丁小楼确认对方身份之后,就打算去院子里看热闹,不过丁小楼却一点都不着急,她慢悠悠的对丁小桥说:“你急什么啊,大伯父还有好久才会进院子呢。”
“为什么?”丁小桥有些奇怪的问,谁回家看爹妈不是归心似箭啊,恨不得马上冲进家里面。
对于丁小桥的不了解丁小楼略微有些奇怪,不过,距离上一次丁修忠回家过去也有半年了,半年前丁小桥才四岁多呢,不知道原因也没有什么,所以丁小楼还是很负责的解释了一下:“爷和奶不是还没有出去接呢嘛!”
嗯?丁小桥的眼睛微微睁大了一点,然后她轻轻的眨了眨,然后又揉了揉鼻子,她怎么觉得她忽然闻到了奇葩的味道呢?
虽然话说着是不着急,不过对于素未谋面的大伯父丁小桥还是赋予了强烈的好奇心的,所以,最后她还是从厨房跑到了前院,准备去看看丁修忠。
果然,等到丁小桥磨蹭了一番来到了前院的时候,丁修忠还没有进院子呢,只听到他在门外高声喊着:“爹娘!儿子修忠回来看你们了!”
刚才在后面的厨房里听着还不觉得怎么,现在站在前院里,丁小桥才发现丁修忠这个喊的声音实在有点太大了,完全不像是在喊爹妈,倒像是再喊左右邻居一般。丁小桥甚至觉得如果他的声音再大一点的话,估计半个上河村都听得见了。
奇怪的不止声音大这一点,还让丁小桥奇怪的是,丁修忠在叫爹妈的时候,居然还要报出自己的名字,难道,家里儿子多得已经记不得他是谁了?这显然不太可能啊!
当然,最最奇怪的一点是,这叫了半天,丁修忠都不见进院子,还在院子外面一个劲的扯着嗓子喊呢,喊得那叫一个惊天动地。
就在丁小桥正在纳闷的时候,老丁头和张氏已经兴高采烈的从正屋里一路相互扶着奔了出来,一边走,张氏一边笑逐颜开:“老大啊,娘的老大啊!你回来了啊!娘的老大啊!”
丁小桥看着张氏脸上的笑容都有点惊到了,原来这老太太也能有这么正能量的表情啊,她这简直是好像看见天下红雨一般。而正处在兴奋浪尖上的张氏根本就没有看见丁小桥这个小虾米,只是快步的朝着院门口走去,就连老丁头也一脸兴奋的完全无视了丁小桥。
既然两大巨头都没有发现自己,丁小桥当然不会凑到他们的面前来提醒他们注意自己。她就悄悄的跟在了两人的身后,凑到了门口探头一看。
只见丁修忠穿着一件宝蓝色的直缀,腰间系着一条月白色的腰带,从直缀的摆子下面随着走路露出了一块天青色的汗巾子,虽然这些东西她都看不出料子,不过用膝盖想也是比较高档的货色。
而在丁修忠的身边还站着一个穿着藕色上衣银红色衣裙的女人,看起来三十岁出头,挽了一个挺复杂的发型,乌黑的头发上插着几股簪子,鬓边还插着绢花,耳朵上挂着两颗明晃晃的耳珠子,随着她说话而左右晃动,怎么看都是富贵无边的。她的面色白净,眉眼不见得有多漂亮,不过却有一股子隐隐的傲气在其中,特别是站在这村子里的时候,怎么看好像是贵妇人。
在她的身边还站着四个人,最大的一个大概有十六七岁的男子,穿着天青色的直缀,面色白净,表情淡然,而在他的身边还站着三个小姑娘,看起来都是十多岁上下,穿得带的没有一件不精致。
丁小桥看了看他们身上的衣服,再低头看了看自己身上的衣服,果然差距很大。
他们这一群人并不着急进院子,就这样站在院子外面的路边,也不管这乡村的路上是不是到处都是泥泞和动物的粪便,站得理所当然,腰板挺直。
而在他们这一群人的身后是两辆骡车,一辆带着车罩子,看起来,一家子人就是坐着这辆车过来的。而另外一辆则是平板车,车上放着很多的东西,大包小包大袋小袋。这辆车子就这么堵在路上,很是壮观,吸引人的目光。再加上丁修忠那高音喇叭一样的声音,早就有很多的邻居们出来看热闹了。
“呦!丁老大了回来了啊!”
“呀,丁老大回来了,还带了这么多东西啊,老丁大爷,老丁大娘,你们可真是好福气啊,生了这么一个好儿子!”
“可不是嘛,你看看这穿的,这带来的东西,真是羡慕死个人了!”
“老丁大娘,你看看你这大儿媳妇,你看看你这三个孙女,都像花儿一样啊。你们家老大可真是太有福气了!”
“呀,丁家老大,这些闺女都许人了没有啊,这么漂亮,就算是杜老财家只怕也娶不得吧!”
……
一句句的恭维话从左邻右舍的嘴里冒了出来,丁张氏和老丁头的嘴都笑得合不拢了,而丁修忠却笑眯眯的,见到了老两口又是一副热泪盈眶的样子,引得众人齐夸这是个多么孝顺的儿子。
丁小桥有点目瞪口呆,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啊,她就说为什么丁修忠一直不进院子,原来他要先让所有的人都看够了热闹,赚得了所有人的赞许之后才会进院子啊。
丁小桥望了望天空,又搓了搓鼻子,她忽然有一种不好的预感,这奇葩的味道是越来越重了啊……

第33章 王氏

丁修忠的到来,据说是因为听说两个弟弟并没有战死在沙场之上,他激动不已,回来叙叙兄弟之情的。不过,丁小桥始终觉得没有那么简单。
吃饭的时候,一派和乐融融。
就连张氏也难得对待他们和气了些,不仅如此,在分饭的时候还给她们舀得多了一点。
丁修忠和丁大郎当然是坐在了男丁的那一桌,而王氏则带着她的三个女儿丁小房、丁小屋以及丁小台坐在了女的这边。
丁小桥端着饭碗,一边吃饭,一边不动声色的打量着王氏和她的三个女儿。
王氏的年纪算起来比米氏要大个六七岁的,不过,相比较之下,王氏可是年轻多了,而且王氏也长得漂亮,她的漂亮和米氏的漂亮不太一样。用现在的一句话就是她的漂亮比较有攻击性,不像是米氏那种虽然感觉漂亮,但是给人的感觉却很舒服。
王氏长着一张瓜子脸,这样的脸型在现代可是多少姑娘梦寐以求的脸型啊,可是在古代,这种脸型最不讨婆婆喜欢了,因为妖娆刻薄,怎么看都不是个富贵人家的相貌。不过,平心而论,丁小桥倒是觉得王氏的脸型挺好看的,虽然是瓜子脸,不过并不像是现代的女孩子们那么瘦,很有些肉,再加上脸上涂着薄粉,看过去就好像是一个剥了皮的粽子一样,皮肤散发着健康而营养的光泽。
不过她的眼睛长得却不是太好看,吊梢眼,虽然搭配她的脸型很是让人惊艳,可是,却隐隐的藏着一种刻薄相,再加上她的嘴唇薄薄的,就更显得不大气了,从私下的八卦中,丁小桥得知,正是这样的长相,也难怪张氏对于王氏并不是特别喜欢。
其实,说实话,丁小桥并没有发现张氏对于哪个儿媳妇喜欢的……
坐在王氏身边的三个女儿就长得差距比较大了,大闺女丁小房长相中上,不算出挑,胜在皮肤白皙,也算过得去,二闺女丁小屋则漂亮极了。丁修忠长得不怎么出众,不过他的眼睛倒是很好,是一双很漂亮的丹凤眼,虽然现在他已经发福得不能看了,但是,那双丹凤眼还是很让人记忆深刻的。
而丁小屋则继承了王氏的好脸型,又继承了丁修忠的好眼睛,这样的脸庞加上这样的眼睛,真真的让人要称赞一句美人那!就连一直被称为丁家最漂亮的姑娘丁小亭跟这丁小屋比起来,也实在不算是什么了。
至于最小的闺女丁小台就实在普通了一些,平心而论,丁小楼觉得丁小台这个长相还是过得去的,皮肤不算白,眼睛不算大,体型不算瘦,总之,就是一个丢到人群里就找不到的普通人。放在乡下也算是个工整的闺女,可是,要是放在两个姐姐,特别是放在丁小屋的跟前,那就没法看了。
这一点大概丁小台也知道这一点,所以,她的脸总是绷着的,给人一种很阴郁的感觉。就好像现在丁小楼再看她,而她也敏锐的抬起了眼睛看向了丁小楼,然后用一种很平静的语气说道:“看什么看,再看我,我把你眼珠子都挖下来!”
哇!这话真是吓到丁小桥了,不是因为这话有多可怕,而是这话从一个八岁的女孩子嘴里用这么平静的语气说出来,简直太可怕了!
米氏对于丁小台的话微微有些不悦,不过她没有说话,只是拨了一点碗里的粥给丁小桥,然后笑眯眯的说:“小桥,快点吃。”
张氏对于米氏的笑容很是厌恶,不过,并没有说话,只是恶狠狠的瞪了米氏一眼,而王氏显然对于丁小台的话并没有放在心上,不过,她很会做人,轻飘飘的扬起手拍了丁小台一下,然后说道:“你这丫头怎么跟你妹妹说话呢。”
丁小台则翻了翻白眼,冷笑一声:“谁有这样的乡下村姑妹子。”
这话真是打击面太大了,一时间,这一边桌子上所有的乡下村姑妹子都抬起了眼睛直愣愣的看着丁小台。丁小屋皱了皱眉,放下了碗,板起了面孔,颇为严厉的对丁小台说:“小台!你怎么这么说话!你以为你就不是什么乡下妹子吗?就算我们在镇子上住,你也要记住,我们丁家是种田的,我们都是乡下的村姑!若不是为了爹爹要下场的缘故,今日我们也是要住在这里,跟大家一起劳作,一起孝顺奶奶爷爷的,而我们这一切都是因为奶奶和爷爷给的,奶奶和爷爷都是乡下人,我们也是乡下人,怎么到你这里就不是了吗?”
丁小屋的这话说出来,果然张氏和丁云儿以及丁月儿的脸色都好多了,甚至连刚才那些看着丁小台的丫头媳妇们的脸色都好看多了,纷纷又继续吃起饭来。
而丁小桥则惊讶得差点合不拢嘴,这个丁小屋也太厉害了吧。就这么几句话不但打击了丁小台,抬高了自己,还讨好了张氏和两个姑姑,更是把丁修忠以及自己放在了道德的制高点上,这,这,这也太高段位了!
这丁小屋看起来不过才十岁出头,居然已经这么伶俐了,这丫头的心是什么做的?这也太……
丁小台的脸色更加的阴郁了,看起来是要马上就砸掉饭碗的节奏,不过,最后在王氏的目光下她还是没有那么做,只是低下头不再多说一句话。
丁修忠说是来看望兄弟,不过,却没有什么表示,只是给了丁修节和丁修义两家一家一个粗布尺头,算是了事,比起那带回来的一大堆东西显然是比不上的。
不过,丁修节和丁修义家却没有半点不满意,吃完饭就都回屋里,女人和孩子们则跟着收拾碗。刘氏带着丁小阁收拾屋子,而米氏和罗氏则带着小楼、小桥和小梁收拾厨房和洗碗。
正在洗碗的时候王氏过来,她一边弯着袖子,一边笑眯眯的对着米氏和罗氏说,:“三弟妹、四弟妹,许久不回来了,这碗还是我来洗吧。”
米氏和罗氏看王氏那一身衣服,哪里像是干活的人,况且她是大嫂,还能真的指挥她干活吗,于是就要推辞,而丁小桥的眼珠子咕噜噜一转,抢在两个人面前说:“呀,大伯娘是回来孝顺奶奶爷爷的吗?”
王氏从回来之后就没有正眼瞧过米氏跟罗氏,更不要说这几个在她看来简直土得掉渣的乡下丫头了,无非是刚才丁小台跟丁小桥说话的时候,她多看了她一眼,所以对她还有印象,她暗自算了一下年纪,对了对人,也不甚在意笑着说:“这是小桥啊,都这么大了呀,大伯娘回来当然要孝顺爷爷奶奶啊。”
丁小桥等得就是王氏这句话,一般这种喜欢做表面工作的,很喜欢把自己包装得特别圣母,这种包装放在朴实老实的人面前可是杀伤力很大的,自觉不自觉的就会帮她干了所有的事情,最后她还会落得一个特别美好的名声。
“娘、四婶,大伯娘回来一次不容易呢,洗碗就更不容易了,我们让她孝顺爷爷奶奶一次吧。”说罢,她左边拉起了米氏,右边拉起了丁小楼就朝着厨房外走去,一边走一边对王氏笑道:“大伯娘,那就辛苦你了啊,这碗洗碗,灶台要擦啊,地上也要扫干净呢!”
丁小梁平时对于丁小桥最是亲密,对于丁小桥做得事从来有样学样,她一见丁小桥这样,也一把拉起了罗氏就说:“娘,让大伯娘来孝顺奶奶吧,我们回去还要捡豆子呢。”说着不由分说的将罗氏也拉出了厨房。
王氏则目瞪口呆的看着两家女人就这么从从容容的从她的面前离开了,留下一堆没有洗的碗,还有厨房里的一片狼藉,她脑子一瞬间都懵了,这是怎么回事?
等她反应过来才知道被人顺坡下驴给陷害了,就连忙往正屋赶,想要去把话给圆回去,顺便再把米氏和罗氏叫回来干活。
笑话,她怎么能干这些活?在镇子里她还什么时候需要干活?家里专门是有一个粗使婆子和两个小丫头来做家务的,哪里需要她来弄这些?
不过,今天她的运气显然不是很好,她才走到正屋边上,就听到丁小桥的声音在正屋门口响起来:“奶!大伯娘说要孝敬你,一定要洗碗呢,把我娘和四婶都赶回去了。”
张氏那不阴不阳的声音随后就传来:“知道了,她那么孝顺,那就让她好好洗!”听得出来,张氏很不高兴,对于不遵守她决定的人,她一向都不会高兴。
王氏气得差点没有倒仰过去,丁老三家这个小丫头实在是太多事了!这种事怎么能随便说!不过,也是因为张氏的这句话,彻底打消了王氏再到正屋去圆话的想法,转身朝着厨房走去。

第34章 到镇子里去

最近的天气一直不错,就算下雨也是晚上下,一到了大早上就放晴了。丁小桥揉着眼睛看着外面如同用水洗过一样的蓝天,只觉得心情都好了。
早上吃饭的时候,大家的气氛有点奇怪。
准确说是张氏和老丁头的气氛有些奇怪,按照丁小桥的理解,昨天丁修忠带了那么多的东西回来,张氏脸上那如花一般的笑容不管怎么说得保持好几天吧,不过,真是稀奇,才这一晚上,那笑容就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了,难道说张氏的胃口已经越来越大,那么多的东西都不能满足了吗?
当然,丁小桥也只是奇怪一下,并没有发散思维,主要是因为她实在是觉得这个事情是与她没有太大的关系,更重要的是,今天他们一家要去镇子上啊!
昨天晚上丁修忠回来了,或许这对于老丁头和张氏来说是大事,可是对于丁家的其他人来说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他们一样要下地干活吃饭做事。
由于丁修节和丁修义回来的时间正是农忙的时间,他们的手脚也利落,就算是有六年没有干农活了,但是原来在家里的时候也是干熟练的,所以,没有几天就是一把弄庄家的好手,也亏得他们回来的及时,往年都比较繁重的农忙在这一年却轻松了不少。
没有几天时间,丁家一家人就已经将早就与毫秒的水稻都种下去了,嫩嫩的绿一片一片的在地里面,看着实在是喜人。
农村的活计忙起来非常的忙,可是轻松起来也挺轻松,栽完了秧,这田里的活计也就算是告一段落,剩下的就是随时看着田里面,注意放水,拔草,到下肥的时候下就好了,好在家里面的人口多,就这么十几亩的地也不怕看不过来,也就因为这样,家里人要是有什么事,可以轮流去做一下。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丁修节跟老丁头和张氏提出来要带一家人去镇子里面转一圈顺便给米氏看病的时候,张氏和老丁头都没有反对,这在农村也算是个惯例了,没有什么特别的。
吃完早饭,丁小桥和丁小楼积极的跟着米氏去把碗筷以及厨房收拾好了,然后跟罗氏打了声招呼就准备去跟张氏以及老丁头辞行,罗氏却拉住了米氏,她一脸忧心忡忡的表情对着米氏说:“三嫂,我有点事想问问你。”
其实米氏也看出来了,这些天罗氏的脸上都是挺忧愁的,这种忧愁跟丁修义没有回来之前的忧愁不太一样,似乎有些惴惴不安的样子。
“怎么了?”米氏也压低了声音问道。
“老四拿回一些军饷,有不少呢,让我好好放好,说是三哥也拿回来了,我就想问问,你们要给正屋吗?”罗氏左右看看,这才小心翼翼的问道,从她那胆怯的表情上看,倒好像是做贼一样。
米氏望着罗氏那怯生生的表情,忽然就想起了她刚进丁家时候的光景。那个时候丁修义年纪小,又不懂事,性格很是叛逆。当年丁修忠要考秀才,是家里花钱的大头,收成也不是很好,这家里儿子娶媳妇的钱是一年比一年少,轮到了丁修义的时候只能娶一个家境很差的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