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聪示意队伍停下,看到道路旁边的刘曜,很是吃惊,这小子居然活着回来了,看他这个样子,应该不晓得最近发生的事情。
刘曜为了方便逃跑,一直走偏僻的小路,人迹罕至,孤陋寡闻,那里晓得左国城已经变天了?
刘聪一直看不起这个父亲收养的义子,觉得他只是父亲养的一条狗而已,可是父亲非要他们以兄弟相称,要他们团结互敬,刘聪不好违抗父亲的命令,保持着面子情。
刘渊有六个亲生儿子,一个义子刘曜,对外号称有七子。
“七弟回来的正好。今日父皇在南郊祭天,你随我一起去见父皇。”刘聪说道:“你不在的这些日子,父皇已经建国,国号为‘汉’,年号为元熙,我封为太子,你以后不能直呼我为大哥,要叫一声太子殿下。”
原来,刘渊伪造皇太弟司马颖的“大单于”册封诏书后,很快集结了十几万军队,并且得到了鲜卑、乌丸等几大族的支持,宣布建国。
刘渊昭告天下,说天下的帝王并非都是中原人,大禹来自东戎,周文王出生地在西夷,怎么能因地域的不同来判断有无资格当皇帝呢?
谁当皇帝,应该按照德行高低来进行判断。
我,刘渊,是汉朝是汉朝和亲公主的后裔,汉朝皇帝刘邦的外甥。
我的祖先冒顿单于和汉朝皇帝刘邦义结金兰,成为兄弟,所谓兄死弟继,这是符合继承规则的,天经地义。
我宣布大汉复国,国号为汉,年号元熙,追认后主刘禅,和蜀汉连宗,昭烈帝刘备是我祖宗。
就这样,刘渊为了服众,名正言顺的逐鹿中原,居然连祖宗都改成了汉人,坚持说自己是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后裔,刘备是他祖宗,并且把亡国之君刘禅的牌位一起当成祖宗来供奉,延续香火。
刘备简直要气得掀开棺材板:谁是你祖宗啊!
刘渊为了称帝,真是煞费苦心。
刘渊称帝,建立汉朝的消息传到了东台洛阳,西台长安。
目前西台控制着皇帝,是名义上的统治者,王戎听了,恨不得把皇太弟司马颖从坟墓里挖出来鞭尸!
你们这些司马家的败家子啊,为了争权夺利,闹得国家四分五裂。
西台长安当然不会承认刘渊建立的汉朝,认为这是分裂大晋的行为,是谋反。
大权在握的河间王司马顒立刻派出司马腾去平乱。
汉朝皇帝刘渊则派出了义子刘曜和司马腾开战。
然后,有着杀神之称的刘曜毫无悬念的打败了司马腾。汉朝的势力和地盘越来越大,不仅如此,鲜卑等族也纷纷脱离大晋,宣布效忠汉朝刘渊。
因司马腾大败,西台长安颜面尽失。
东台洛阳,软禁在金墉城的羊献容从清河王悦这里听到刘渊建国,刘曜打败司马腾,汉朝势力飞速膨胀的消息,手中茶杯落地。
许久,羊献容说道:“知道了,你们回去吧。”
清河王悦走到门口,羊献容说道:“汉朝和大晋势不两立,下次若再见刘曜,我们就是你死我活的对手了,以往种种……都忘了吧。”
私人感情在国与国之间的对抗中是不能存在的。
羊献容很明白自己的立场,从此以后,刘曜不再是刘曜了,他是敌国的大将。
清河王悦退下,两人默默无语,并肩走出金墉城,过了一会,清河叹道:“再见亦是陌路人,可是真的和刘曜再见了,我们也打不过他啊。”
清河和王悦相识苦笑。
洛阳的第一场细雪落下,冬天来了。
此消彼长,西台打了败仗,但是兵败逃到藩地的东海王司马越却在几个亲弟弟的支持下,实力渐长,成为了大晋东部霸主,和西台长安河间王司马越打擂台。
大晋两大藩王开始对决内讧,根本无暇顾及正在发展壮大的汉朝。
洛阳城里,清河等人保持着中立,两边都不帮,也都不惹——因为两边都惹不起。
所谓柿子先挑软的捏,东海王司马越派出秘使,去找洛阳城找守护金墉城的将领周权,拿着东海王复立羊献容的诏书,说只要你把羊献容放出来复立,羊皇后一定会感激东海王,从而成为东海王手中的棋子,用来制衡西台长安河间王,你也会加官进爵。
周权本人也十分同情无辜的羊献容,既然东海王愿意出面当靠山,何乐而不为呢?
于是,周权杀了西台派来的几个监视的将领,拿着东海王的诏书,把羊献容接到皇宫,宣布复立为皇后。
就这样,羊献容第四次立后。

☆、第74章 五废

以前清河总是想方设法把废掉的母亲从金墉城里救出来, 复立为皇后,接到宫中团聚。
但是现在,东台洛阳, 西台长安, 加上东边的东海王司马越, 洛阳最弱, 三者好不容易达成微妙的平衡, 羊献容在金墉城里虽是废后, 她在里面是安全的,西台河间王司马顒和东海王司马越无暇顾及这个废后, 互相对持,夹在中间的洛阳才暂时获得平静。
所以第四次废后之后, 清河并没有着急把母亲从金墉城里弄出来,以免打破这个微妙的平衡,触怒了东海王或者河间王,他们任何一方派兵到洛阳兴师问罪, 洛阳城又要遭遇一次战争浩劫。
清河只想活下去,让洛阳城更多人活下来,少死几个人, 毕竟,嵇侍中临终前的遗言是活下去, 活下来就有希望。
羊献容经历了好几次废立, 也不在乎什么皇后的名分了, 只要没有生命危险, 住在金墉城和皇宫没有什么区别,所以,羊献容既来之,则安之,也没想复立当皇后。
但是,这对母女没有料到,他东海王突然把手伸到洛阳,指使周权把羊献容弄出来,重新立为皇后!
这表示洛阳站在了东海王这边,一下子打破了平衡,西台长安的河间王司马顒岂能坐视洛阳重新落入东海王之手?
河间王当即派精兵东去,由大将吕朗带领着,仅仅两天时间就到了洛阳。
兵临城下,眼瞅着又要开打,洛阳城又要死一大批无辜之人。
王悦和荀灌秘密商议对策。
王悦说道:“一旦开战,周权为了讨好东海王,必定会下令封锁全城,死守洛阳,但是洛阳守军有限,即使勉强守住十天半个月,也迟早会被攻破,到时候大军进城,烧杀抢掠,洛阳就毁了。”
荀灌也是恨死了这个多事的周权,好好的平衡被打破了,为了你一个人的前程,要让整个洛阳再次遭遇一场浩劫!
荀灌说道:“为今之计,只能要周权打开城门投降。”
王悦对此不抱任何幻想,说道:“灌娘,像长沙王司马乂这种舍己为人的人是很罕见的,周权被东海王司马越许下加官进爵的前程蛊惑住了,他不会投降。”
荀灌很是愤怒,“洛阳城除了周权,谁愿意再打仗?都是自己人杀自己人,杀来杀去有什么意义?刘渊建汉自立为帝,对中原虎视眈眈,他们都不去平乱,偏要对自己人刀戈相向!”
王悦目光一冷,“擒贼先擒获王,洛阳不能为了周权一己之私而葬送。我有一计,可以除掉周权……”
羊献容复立,“感激”周权这个大功臣,特在宫中设了宴会,款待周权。
羊皇后身边的潘美人亲自来邀请,周权觉得倍有面子,并不相疑,进了皇宫。
来到宴会现场,清河公主也在,笑盈盈的看着他,一副感激的模样,周权向帘子后面的羊皇后行礼,跽坐。
羊皇后赐酒,一个宫女端着盘子过来,周权觉得这个宫女好像有些面熟,正思忖着,宫女从盘子底下抽出一炳短剑,直/插周权的咽喉。
荀灌一击得手,周权当场气绝!
王悦将周权的人头送给洛阳县令何乔,由何乔接手了洛阳城,献出周权人头,打开了洛阳城城门,迎接河间王的大将吕朗。
一场箭在弦上的内战就此化解。
吕朗手上拿着河间王的废后诏书——这是羊献容第五次被废。
这一次,不用吕朗去皇宫催逼废后羊献容,羊献容在清河公主的陪伴下,主动从皇宫到了金墉城——距离她上一次复立,离开这里只有两天,就又要住进来。
吕朗拿着废后诏书,有些尴尬,羊献容如此主动,他都不好意思宣读诏书了。
谁都知道羊献容并无过错,上次复立,并非她本人所愿,但是,无论东海王还是河间王,都需要把羊献容当做一个靶子,用她的废立来进行角逐,至于羊献容有无罪过,配不配当大晋的皇后,都无所谓了。
清河说道:“还请吕将军读废后诏书,天气冷,我母亲听完好进去休息。”
无论废立,清河潘美人等麻木了,赶紧走完程序吧。
吕朗打开诏书,读了几条莫须有的罪状,这废后就算合法了。
第五次被废的羊献容接过诏书,吕朗一看羊献容绝世容颜,顿时僵在原地,好一会才反应过来,“我……不打扰夫人休息,我走了。”
吕朗心中顿生负罪感,逃也似的离开,为什么要这样对待一个倾国倾城的女人呢?
她不是普通女子,她是皇后啊,一国之母,为何要屡屡废后的折辱一国皇后?
“吕将军留步。”羊献容说道。
吕朗停步,转身,“夫人有何吩咐?”
“我想求吕将军一件事。”羊献容如今是庶民的身份了,朝着吕朗一拜,吕朗那里敢受?当即半跪下来,不肯受礼,“夫人折杀吕某了,夫人有求,吕某肝脑涂地,一定帮忙。”
羊献容捧出一套貂裘鞋袜等衣物,说道:“皇上在西台长安,我见不到他,他是我的丈夫,第一次在外头过冬,我很是牵挂皇上。有河间王的照顾,我是放心的,只是身为妻子,总要尽一些妻子的本分,这是我亲手为皇上做的衣物,还请吕将军转交给皇上。”
羊献容知道,河间王是最最不想皇上死的,所以皇上肯定会得到最好的照料,只是羊献容一直把丈夫当孩子养,心里始终牵挂着,一片“慈母”心。
吕朗接过衣物,“吕某一定派人送到长安皇帝陛下手中。”
吕朗留守在东台洛阳,以避免出现周权这种勾结东海王司马越的人把羊献容又从金墉城接出来复立。
周权打破平衡后,这次废立的闹剧以吕朗留守洛阳监视东台而结束。
这下本来可以独善其身的东台洛阳再次落入了河间王司马顒之手,清河王悦等人想做什么小动作都不方便了,也无法像从前那样随时去金墉城探视羊献容。
见不到母亲,清河未免再次焦虑起来。
倒是阅人无数的潘美人比较冷静,她看得出吕朗看到羊献容时的惊艳和仰慕,这种目光潘美人见得多了,但是吕朗的目光没有欲念,相对单纯,更多的是当做女神敬仰,只是远观欣赏,并非亵玩低俗之辈。
简单一点说,吕朗此人,更像是舔狗一只,并没有什么侵略性,就像资深舔狗刘曜,咬人的狗不叫,能舔的一般不咬人。
潘美人为了安慰清河,说出了她对吕朗的评价,清河惊讶不已,“这……靠谱吗?”
潘美人说道:“我和你母亲一起长大,什么男人没见过,我不会看走眼的。”
很快,吕朗就用实际行动证明了潘美人的猜测。
因东台洛阳再次落入河间王之手,导致东海王司马越的如意算盘被打破了,司马越下令和河间王多线开战。
卷土重来的东海王实力强劲,打得河间王满地找牙,河间王处于下风,担心东台洛阳再闹出什么幺蛾子,遂下诏,命令吕朗立刻处死废后羊献容!
以前只是废后,这次要对羊献容下死手了。
留守在西台长安的王戎得到消息,立马派出心腹琅琊王氏的部曲私兵,日夜兼程赶到洛阳,将消息传给王悦,要王悦立刻把羊献容保护起来。
王悦收到消息,把永康里琅琊王氏剩下来的部曲全部召集起来了,并且告诉了荀灌,荀灌的父亲荀崧也清点了自家部曲和琅琊王氏部曲一起在金墉城外面集结。
除了琅琊王氏和颍川荀氏,京城其他士族留守在京城的官员也纷纷响应,齐齐赶往金墉城,为废后求情。
就连一直对羊献容不管不问的泰山羊氏也出面了。
以前只是废后,现在要杀了羊献容,河间王真是跌破了底线,引起众怒了!
不仅仅是士族,就连洛阳城诸多百姓,听到河间王要杀羊献容,也纷纷涌上街头,阻拦吕朗的军队向金墉城。
吕朗刚刚拿到西台命令杀死羊献容的诏书,街头巷尾就都在传废后羊献容今天要被处死的消息。
老实说,吕朗不想杀羊献容,不想粘上一个无辜女人的血,可是,军令如山,他不得不顺从河间王的命令。
吕朗率领军队,好不容易挤到了金墉城,就看见清河公主公主的牛车堵在金墉城的大门口,阻止端着鸩酒的河间王心腹进去。
清河爬到了牛车车顶上,堂堂公主之尊,居然抛头露面的发布蛊惑人心的言论:
“……河间王要杀我的母亲!无缘无故的!”
“我的父皇被河间王挟持去长安,我的母亲留守在洛阳,在洛阳最混乱的时候,是她临危受命,发布诏书,招募民兵,维护了洛阳的秩序,让弱者得以保护,强者有机会展现他们的勇敢和忠诚!”
“我母亲唯一的错,就是她没有军队,没有权力,是个弱者!弱肉强食,任人宰割,羊吃草,狼吃羊,这是自然法则,可是各位,我们是人,不是畜生!为什么把畜生的规则套在人类头上?”
“如果我母亲的罪名就是柔弱,那么洛阳城的老弱妇孺、平民百姓,是不是都应该去死?我母亲对丈夫忠贞、对国家忠诚、对女儿照顾、对百姓怜悯,她昨天才刚刚做好一套冬衣托人送给我父皇,今天就被要处死了,你们说冤不冤?”
众人纷纷响应,“冤!”
就连和羊献容一直不和的河东公主也坐着牛车赶过来了,这个大公主更加泼辣,一巴掌呼过去,把传令之人手中的鸩酒给拍飞了,哐当一声砸得稀碎。
“大胆!这是河间王所赐——”
话没说完,河东公主身边一个人高马大奶娘打扮的妇人抡圆了粗壮的胳膊,一巴掌把传令人扇得原地打转了三圈。
奶娘还恶妇先告状,“大胆!敢对公主无礼!”
传令人捂着肿胀的脸,“你才大胆!我奉河间王之命,赐死羊献容,你们谁敢阻拦,就是谋反!”
王悦上前,“你说是河间王的命令,可否把诏书给我一看?当年楚王司马玮也是拿着诏书杀了司马亮和卫瓘,但之后皇后贾南风说诏书是伪诏——我要先验证诏书真伪,以防有人狡诏。”
传令人见他长的好看,风度翩翩,一双明亮的眼眸透着真诚,便把诏书拿出来,“青纸黑字,印玺俱全。”
王悦拿起来一看,说道:“假的。”
传令人大呼冤枉,王悦把诏书递给荀灌的父亲荀崧,“您看一看。”
荀崧也道:“假的。”
荀灌拔剑,直指传令人,“你好大的胆子,居然传假诏书!”
正好吕朗带人突破重围,姗姗来迟,传令人像是看到了救星,“吕将军,快救救我啊,你手上也有诏书,快告诉他们是真的!”
吕朗看着金墉城外乌压压的人,其中不乏权贵士族,他晓得羊献容在洛阳城得民心,然而……
传令人有了靠山,大声呵斥道:“你们可以围金墉城一天,阻止我进去传诏书,也可以围三天。但是,你们围不了一个月,如果河间王迟迟得不到回音,他会派兵踏平洛阳城,到时候,大家都要死。”
话音刚落,众人纷纷看向城头,但见羊献容穿着一身素服,一头快要垂到小腿的青丝散开,在北风中飘摇拉扯,纵使仙人也不过如此了。
羊献容站在城墙上头,似乎随时要被风吹下来。
众人不由自主的齐齐屏住呼吸,生怕自己喘息间会把羊献容吹下来。
羊献容张开双臂,就像一只即将飞出樊笼的鸟儿,“我死,死一人。我活,死全城。各位的心意我领了,只是,我无法心安理得的接受大家的好意,身为一个皇后,曾经的皇后,应当奋力保护自己的臣民。”
言罢,羊献容就要闭眼跳下城楼!
“且慢!”吕朗大叫一声,随即拔剑将传令人斩首,道:“诏书是假的,此人乃是东海王潜伏在河间王身边的奸细,造假诏书来杀羊皇后,欲陷河间王昏聩暴戾。”

☆、第75章 五立

吕朗被自己的言行惊呆了。
他也不晓得为何鬼使神差的说谎、杀了传令官, 那一瞬间,他只知道不能眼睁睁看着羊献容跳楼,她会死的。
这样一个倾国倾城的美人,不应该糊里糊涂的死去。
吕朗此举, 本来打算破釜沉舟, 闯进金墉城里抢人的王悦都惊讶不已, 他说诏书是假是胡说八道,为待会带着部曲的抢人行动找借口而已,为何连吕朗也跟着一起圆谎?
吕朗公然抗旨, 已是背叛了西台长安的河间王。
诏书是真是假,河间王还不晓得?司马顒快气炸了, 直接派兵去洛阳拿人,洛阳城再次被推到危机边缘。
已经这样了, 吕朗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投靠了东海王司马越, 东海王派兵拦截河间王的军队,双方交战, 河间王惨败, 洛阳和危机边缘打了个擦边球,幸免遇难。
东海王乘胜追击, 河间王一退再退, 兵败如山, 终于, 东海王攻破了西台长安, 河间王一人一骑逃出长安,躲在太行山。
昔日皇太弟司马颖的心腹卢志找到了河间王,弄死了他,给司马颖复仇。
大晋这一段藩王为了争权夺利、挟天子以令天下的内讧,史称“八王之乱”。
从汝南王司马亮开始,贾南风利用真假诏书驱使楚王司马玮杀了汝南王,然后过河拆桥,说楚王假诏,杀了楚王,双杀。
赵王司马伦鼓动先皇后贾南风杀了愍怀太子,然后杀了贾南风“复仇”,结果被齐王齐王司马冏召集勤王大军给干掉了,三杀。
齐王司马冏政治上还算过得去,算是个贤王,却因企图染指皇后羊献容,而被长沙王司马乂杀了,四杀。
长沙王司马乂贤德又能打仗,政治军事才能两开花,七里涧之战打了胜仗却被成都王司马颖给围城投降,用炮烙之刑给烤成灰了,五杀。
成都王司马颖打赢了荡阴之战,想要弄死皇帝方便登基,结果被河间王司马顒给勒死了,六杀。
河间王司马顒想要一了百了弄死废后羊献容,引起了公愤,留守洛阳的吕朗倒戈,被东海王司马越所杀,七杀。
最终,东海王司马越在长达二十多年的八王之乱中成为了最后的胜利者,笑到最后。
东海王攻破西台长安后,掌控了傀儡皇帝,把他送回了洛阳。
既然皇帝都要回来了,需要有人照顾他。
东海王把羊献容从金墉城里接出来,复立为皇后,以便迎接皇帝归来。
这是羊献容第五次立后。
从长安到洛阳,王戎一直陪着皇帝。
皇帝自从跟着东海王司马越在御驾亲征里摔了脸,中了三箭,发高烧后,身体江河日下,缠绵病榻。
东海王攻进长安时,皇帝已经神志不清了,所剩无几的智力退化,记忆也渐渐被吞噬,他谁都不记得了,唯有嵇侍中一人。
皇帝无论去那里,沾着嵇侍中血的衣服一定要在他的视线之内,否则他就会崩溃。
王戎此时须发比外头的鹅毛大雪还白,一把年纪还要经历这般波折,身体早就吃不消了,全靠着嵇侍中临终前的托付,强撑而已。
风烛残年,王戎感觉自己大限将至,写信要王悦半路来接应皇帝,来接替这份责任。
王悦拍马,冒着风雪赶过去迎接御驾。
行了大半天,到了黄昏,终于在洛阳城外的一个小县官道上和长安来的御驾相逢。
皇帝和王戎的身体都不好,御驾已经找了个间驿站住下,并没有着急赶路。
王戎杵着拐,带着王悦见皇帝。
皇帝正在昏睡,枕边搁着一套血衣。
皇帝呼吸短促,眉头皱起,好像梦到了什么不好的事情。他老了,也瘦了,眼眶凹陷,脸上罩着一股死气,左脸的擦伤已经愈合,但是留有疤痕。
王悦低声问:“皇上的箭伤如何?”
本就虚弱的身体,还连中三箭,疲于奔命,如今看到皇帝这个样子,王悦心中有种不好的预感。
王戎叹道:“都是皮外伤,拖拖拉拉三个月才好,不过外伤易治,内伤难啊,皇上每天的药都没断过,一天三碗,把药当饭吃。不过皇帝已经糊涂了,喂什么就吃什么,也不挑,也不知道饥饱、冷热,没有反应,只是抱着沾着嵇侍中血的血衣,要么这样昏睡,要么发呆。”
王悦从皇帝的呼吸间闻到一股淡淡的药味,喝了三个月的药,整个人像是在药汁里腌制过,纵使王戎照顾的细致,每日给他漱口擦身,还是有些味道。
王悦看着皇帝憔悴的模样,不知为何,他心中对濒死的皇帝涌起一股奇异的酸楚。
他伸出手,搁在皇帝的手腕上,试探脉搏。
蓦地,昏睡皇帝条件反射似的手掌一翻,抓住了王悦的手。
王悦怕惊扰皇帝,没有挣扎,任由皇帝抓着。
皇帝握着王悦的手,蹙起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就像一个铜熨斗,熨烫着褶皱的衣衫,靠着底下的温暖一点点的将褶皱熨平,恢复了布料本来的纹理。
王悦这才注意到皇帝的手,这是一双漂亮的手,指骨削瘦、修长,就像春日的竹节,由于常年养尊处优,手指保养得滑润,就这样轻轻的握着他的手,软绵绵的,就像清河的手。
王悦不晓得皇帝为何突然如此,他轻轻回握了一下,以表示回应。
皇帝得到了回应,嘴角微微上勾,呼吸也渐渐放缓,睡相变得舒缓平静,终于,他放开了王悦的手。
两人走出卧室,王戎说道:“皇帝不太好了,赶紧要宫里提前准备。”
王悦闷闷的应下,皇帝再痴傻,或者干脆是个对外界没有反应的木头人,但只要他活着,他就是清河最坚实的靠山。
皇帝若去了,这个最大的靠山就没了。羊皇后和清河母女,还不得任人宰割?
不行,我要当她们的靠山。
正思忖着,王戎披上一件貂裘,捧着手炉,“我要出去一趟。”
王悦忙道:“外头大风大雪,县侯小心身体。”
王戎却坚持要出去,“在路上的时候,我看到了黄公酒垆,没想到这么多年了,这家酒垆还开着,
当年我年轻的时候,和嵇侍中的父亲嵇康、阮籍他们在黄公酒垆开怀畅饮,喝的开心了,就去酒垆后面的竹林长啸、吟诗、谈论天地之间的奥妙、无话不说,那是我人生中最快活的时光。我想回去喝一杯。”
王悦担心王戎身体,就陪着这位老人同去。
黄公酒垆。
虽然还挂着老招牌,却是一对年轻的夫妻当垆卖酒。
王戎七十三岁了,是竹林七贤年纪最小的,也是唯一还活着的贤人,当年当垆卖酒的黄公已经去世,如今是重孙继承了家业,依然卖酒为生。
王戎叹道:“我其实经常经过这里,但被俗世所累,每次都匆匆忙忙的,没有时间来这里喝一杯,酒垆就在眼前,却又像是隔着一座山似的那么遥远,真是邈若山河啊!”
从这之后,又出现一句成语——邈若山河,形容距离之遥远。
一壶黄酒在红泥小炉上温着。
王悦给王戎倒酒,王戎看着忙碌的小夫妻出神,“我们在黄公酒垆喝过无数次酒,当年我年纪最小,每次奉陪末座,又抠门,反正都不是我付酒钱,因而每次都喝的尽兴,即使每次都奉陪末座,也是很开心。”
王悦:看来抠门戎年少时就抠,并非老了才抠,每次都蹭酒喝。
王戎抿了一口,“嗯,还是那个味道。”对王悦点点头,“你也来一杯。”
王悦陪着王戎喝了一杯,黄酒入口,味道寡淡,道:“店家掺太多水了。”
就这样还能喝醉,这得每人喝好几坛啊!
看来竹林七贤的酒量也不怎么样。
王戎一饮而尽,“你不懂乡间野趣。若三杯就倒,大家还有什么精神聊诗歌、玩辩论、谈天论地呢?就是要喝得尽兴,半醉半醒,每个人都卸去伪装,散发天性时才说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