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进祠堂,里头很是冷清,一只老鼠从香案上跳下来,钻进洞里,香案上的供品被啃噬得七七八八,还有一颗颗圆溜溜的黑色老鼠/屎。
一看到案头供奉的牌位,司马乂直挺挺的跪下,顾不得铺上蒲团。
这是楚王司马玮的祠堂。
司马玮是司马乂的亲哥,生母审美人身份卑微,但楚王当年是最出色的皇子,实力最强。
白痴皇帝司马衷是兄长,什么都不懂,以前靠杨太后和弘农杨氏把持朝政,后来皇后贾南风杀了杨太后,除掉弘农杨氏和其党羽,成为帝国实际掌权人。
当时楚王担心贾南风野心膨胀,篡夺司马家的江山,所以一直拒绝去藩地就藩,守在白痴皇帝身边。结果成了贾南风的眼中钉,设了借刀杀人之法除掉。
清河说道:“楚王生前乐善好施,很得民心,冤死之后,有百姓自发为他建祠堂,供奉香火。只是年岁已久,人死灯灭,人们渐渐忘记了当年的恩惠,这里的香火淡去,再过几年,连牌位都风化腐烂,字迹消失,就没有人知道这个祠堂的主人是谁。”
这就是现实,活人的日子都要向前看,当年自发建祠堂纪念这位冤死的贤王已经很不容易了,祠堂要维护,要一直保持香火,对没有血缘羁绊的普通百姓而言,未免要求太过苛刻,渐渐败落了。
所以连司马乂这个亲弟弟都不知道在伊洛河畔还有一个纪念五哥的小祠堂。
清河这几天都在想办法解开司马乂的心结,既然这个“结”就在楚王司马玮身上,那么就从楚王这里下手,清河拜托了荀灌帮忙寻找司马玮的痕迹,荀灌找到了这里。
清河和司马乂一起把牌位擦干净,再把案几上的老鼠/屎等污秽清理出去,摆上祭品,点燃香烛,这个祠堂总算像个样子了。
司马乂对着兄长的牌位三拜,问清河:“你打算如何为我五哥平反昭雪?”
清河说道:“当年楚王冤死,是因为皇后贾南风说他手中诛杀司马亮和卫瓘的圣旨是假的。如果要为楚王平反,就要找到当年的圣旨,证明圣旨是真的。”
司马乂觉得天方夜谭,“不可能,妖后贾南风早就把所谓假圣旨烧了,死无对证,你根本证明不了任何东西。”
清河说道:“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其实都是人说了算,说它真它就真,说它假它就假。我可以弄个真的圣旨出来,写上要楚王诛杀司马亮和卫瓘,盖上国玺就成了。”
清河一笑,“顺便说一下,去年送到齐王手里的勤王诏书,就是我弄出来的。我去了金墉城,要父皇照着抄录一边,盖上国玺,你们不都相信了吗?”

☆、第42章 结盟

勤王诏书居然是这个小丫头炮制出来的?
这个比毒杀伪帝司马伦还令长沙王震惊。
当然,吃惊过后, 长沙王更多的是生气——为什么不选我这个亲皇叔, 而是选了齐王这个旁支?
清河看出长沙王心中所想, 呵呵笑道:“十二皇叔, 还有成都王他们都是父皇的弟弟们,给谁都不合适, 思来想去, 齐王是旁支, 即使将来野心膨胀, 也会受到皇室血统不正的阻力, 所以,诏书上指定了齐王。”
“你……”长沙王指着清河,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清河说道:“当然,这并非是我一人之力, 我集结了好多盟友, 包括丞相孙秀,我们互相利用,断肠就是孙秀给我的。只是他算中了开头, 却没有猜中结尾。”
清河每一句话都像在司马乂的脑子里扔了一个个炮仗,司马乂被一个个“震惊”炸得嗡嗡响。
司马乂站在冰封的伊洛河畔, 吸了口凉气镇定下来。
司马乂和楚王同母,两人长的有些相似, 都是高大的身材, 英俊的五官, 楚王含冤而死的时候只有二十一岁,永远停留在青年意气风发的相貌。
司马乂今年二十七岁了,从年龄上也是青年,不过眼神的落寞却露出暮年之感。
如果能为五哥沉冤昭雪,将来即使失败被杀,我也有脸去地下见五哥。
司马乂问清河:“你打算什么时候为我五哥昭雪,洗脱冤情?”
清河说道:“除掉齐王之后。”
司马乂鼻子一哼,喷出洁白的寒气,“画大饼而已。”
清河说道:“如果我现在操作此事,必然会引起齐王对你我之间关系的警惕,我和十二皇叔表面上不能太过亲近,越是疏离越好。所以,我今天把图纸乱七八糟一顿瞎改,提出各种苛刻的意见,把十二皇叔的图纸改的面目全非,就是演给齐王看的,表示你我不和。”
清河的解释合情合理,司马乂无法反驳,良久,说道:“虽如此,我需要一个承诺——我需要看到你仿造的圣旨,青纸黑字,还有国玺印章,都不能少。”
在大晋,圣旨、诏书,这种出自皇帝的公文用纸都是青纸。
因五哥之死,司马乂被皇室忽悠怕了,就怕什么都不得到。只是借刀杀人,用完就扔的一把刀。所以,他需要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承诺。
清河顿首:“没问题,何止看见,我可以把造好的圣旨放在十二皇叔手中保管,只要除掉齐王,十二皇叔就可以立刻把圣旨取出来,亲自为五皇叔平反昭雪。只是,不晓得十二皇叔敢不敢接?”
圣旨是筹码,谁都想把筹码拿在自己手中,但是,筹码有时候也是一种压力,清河把选择给司马乂。
司马乂说道:“我能在你过生日那天拿到吗?”
清河举起右手,“可以,我们击掌为誓。还请十二皇叔重亲振作起来,暗中联系被打散混乱的旧部,七万旧部,能凑到一万也是好的。如今齐王挖我皇宫墙角,把西苑围墙推倒还打了个大洞。齐王把皇宫当成他的后花园,此事已引起朝中和士族不满,等到像伪帝在位时期沸反盈天、闹得众叛亲离之时,十二皇叔就可以动手铲除此贼。”
啪,司马乂拍在侄女小小的手掌上。
清河从和伪帝司马伦之间的斗争中学到了很多朝斗和宫斗的规律和技巧。
宫斗从开始到爆发都需要契机,就像伪帝司马伦和孙秀执政时期,士族瞧不起他们,尤其看不起寒门出身的孙秀,找各种理由辞官,采用非暴力不合作的态度。甚至逼帝后逊位,把帝后关进金墉城,士族当然强烈反对,但,也只是口头反对而已,并没有什么实际行动。
直到嵇侍中添油加醋,把水搅浑,逼着孙秀搞出“狗尾续貂”、“白板之侯”的骚操作,直接影响到了士族的利益,这才真正引起了群臣愤慨。
到了四大藩王起兵勤王,打到了都城洛阳,所有士族都是打开城门坊门迎接讨伐军,没有任何人组织军队抵抗。
士族,就是一群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火如果烧不到自己头上来,绝对不会出手灭火。
这是清河通过从伪帝以及齐王这两代权臣执政时期,士族的所作所为总结出来结论。
伪帝或者齐王欺负皇室,士族只是动动嘴皮子,说哎呀,你这样做不对巴拉巴拉,但没有士族会真的采取行动表示强烈抗议反对齐王挖皇室墙角的行为。
大家都在观望,都在等,反正现在日子凑合凑合也能过——齐王有没有士族墙角!
就连青梅竹马的王悦,也渐渐受到了琅琊王氏族长、尚书令王戎的影响,他站在士族的角度看待齐王挖墙角事件,已经不是当年伪帝欺负皇室时那样愤慨了。
清河是皇室,王悦是士族,大家立场不一样,所以清河并不会怪王悦,因为王悦是士族,他并没有错,她正在努力戒掉依靠他,学会自己解决问题。
清河也在等,她渐渐学习如何当一个精明的棋手,沉住气等齐王出现失误、下第二步臭棋。
寒冷刺骨的伊洛河畔,清河就像河畔淤泥里的草根,酝酿着力量,等待开春是钻出土层,奋力成长!
清河要在五天之内搞到圣旨。
首先,她需要一份空白的青纸圣旨文书。
门下省嵇侍中那里就有,帝后复位诏书、甚至河东公主和孙会离婚都是嵇侍中所写。
清河去门下省拜访昔日的老师,她还特地背着王悦手造卿卿剑,今日就是与老师一起鉴赏王悦的手艺。
“卿卿?”嵇侍中看着剑柄的刻字,“尚书令和夫人那句卿卿我我的卿卿?这名字取得还真随意。”
卿卿我我已经众人皆知,嵇侍中都耳熟能详,清河把剑给了嵇侍中,“我想看老师雪中舞剑,就像神仙似的,太好看了。”
嵇侍中如她心愿,在雪中仗剑而立,待嵇侍中开始舞剑时,清河假装手冷,跑去房间取手炉,熟练的从屋里水仙盆下取出钥匙,打开一个柜门,从柜门摸出一卷青纸圣旨,揣在怀里,然后将钥匙放回水仙盆下,再抱着手炉跑出去。
庭院里,剑风激起飞雪和落梅,围绕着嵇侍中飘逸其中,嵇侍中飘然若仙,驾车舞剑等等文体活动都是君子六艺之一,士族弟子大多精通此道,嵇侍中是其中佼佼者。
清河抱着手炉叫好。
嵇侍中收剑,将卿卿还给清河,“这把剑不错,王悦用心了。听说荀灌教公主剑法了,可否练给我看看?”
清河不敢,她只要翻个跟斗,怀里的圣旨就要甩出去了。
清河紧紧抱着手炉,“好冷,我在外面都伸不出手来,剑都握不稳,等春天吧。”
嵇侍中教过这个娇软小公主,晓得她娇气,便没有坚持。
清河道:“我今天就是来炫耀礼物的,王悦送了这么漂亮的剑,还有五天就是我生日了,我很期待老师的礼物。”
清河背起剑就走,刚到门口,就听嵇侍中说:“公主且慢!”
清河心里咯噔一下,挂着一张笑脸回头,“嵇侍中现在就要送吗?”
嵇侍中指着墙角案几上的水仙盆,“这个花盆有四足,每个足都放在特定的木纹上,只有我知道,每一次动它,我都会把花盆四足调整到原位。但是现在,四足和木纹纹理对不上,公主有什么要解释的吗?”
“我刚才拿手炉的时候,不小心撞到了一下水仙盆,可能就是在那个时候挪了位置。清河耍赖皮,伸开双臂,“不信的话,嵇侍中过来搜便是。”
圣旨揣在怀里,嵇侍中是正人君子,才不会摸小姑娘的胸。
嵇侍中缓缓走近,清河眼睛都不眨一下,我就不信你敢动手!
终于,还有一拳距离时,嵇侍中停步了,问,“公主最近可是为了西苑围墙之事烦忧?”
清河实话实说,“当然烦忧了,若嵇侍中家里围墙被邻居打个洞,要铺了一条大路出来,想必嵇侍中也坐不住。”
对于此事,嵇侍中在朝中几次抗议,但门下省是白痴皇帝的智囊团,只能提出意见,根本没有实权——因为皇帝是个傀儡,白痴皇帝事事都听嵇侍中的,但决策权在齐王手里。
嵇侍中反对,齐王说反对无效,这事就算完了,嵇侍中不能把齐王怎么样。
嵇侍中说道:“齐王砸墙修路之举狂悖无礼,如果公主今日调虎离山之计是为了解决这件事,我会配合公主,但是公主一定要说清楚你意欲何为。”
嵇侍中和其他士族不一样,因父亲嵇康之死,族人凋零,还有母亲是曹魏皇族的身份,嵇侍中没有强烈的宗族意识,因总是照顾白痴皇帝,又教了清河,嵇侍中偏向皇族,尤其是保护白痴皇帝。
嵇侍中是可信的。
清河说道:“当年楚王司马玮真假圣旨的案子想必嵇侍中是知晓的。”
嵇侍中说道:“当年国玺在先皇后贾南风手中,是真是假没有人知道,她说是假,真的也是假的。”
言下之意,是觉得楚王司马玮手中的圣旨为真。
清河从怀里抽出空白卷轴,“还楚王清白,就需要‘复活’那封圣旨,这是长沙王答应与我合作的条件。”
师生心意相通,嵇侍中瞬间明白了清河的意思,提醒道:“当年圣旨是贾皇后亲手书写,如果你要复活圣旨,就要模仿贾皇后的笔迹,否则很容易被戳穿的,盖上国玺也不管用。”
清河道:“放心,我知道去那里弄到贾皇后的字。”
贾皇后所有的东西都被女儿河东公主搬到公主府去了,她的书信,诗词,画作等等,是河东公主最珍爱的东西,存放在书房里,以缅怀母亲。
清河做的第二件事,是去找姐姐。
清河需要荀灌帮忙引开姐姐,于是邀请她同去。
两人骑马在大街上,往皇家宗室居住地延年里方向而去。
走着走着,荀灌低声说道:“有个人一直跟在我们后头——不要回头,看我手里的镜子。”
清河一瞧,的确有个戴着护耳暖帽,口鼻围着一圈狐皮围脖,只露出一双眼睛的男子快步跟在后面。
此人为了遮掩跟踪,双手还举着草把子,上头插/满了一串串冰糖葫芦。
这是谁?齐王对我起疑心,跟踪我?
荀灌说道:“这块地方大街小巷子我都熟,你跟着我,我们甩掉他。”
荀灌拐到一个小巷子,清河紧跟其后,跟踪者也迈开大长腿,举着草把子跟过去。
跟踪者七扭八拐,成功迷路跟丢了,眼前却是个没有路的死胡同。
“你是谁?何人派你来的?”荀灌在他身后出现,弯弓搭箭,“把帽子和围脖解开,别藏头露尾。”
跟踪者一愣。
荀灌:“快点,我的箭从不虚发,不信你就试试。”
跟踪者似乎晓得荀灌的厉害,他连忙将草把子靠在墙壁上,老老实实脱帽解围脖,露出真容。
前大姐夫兼表舅。
“孙会!”清河吓得从荀灌身后跳出来,“快把帽子围脖戴上!你不要命了!你跑到京城干什么?江南不好吗?”
孙会委委屈屈的捂住脸,“我在江南过的还行,但是最近听说齐王把皇宫西苑墙壁打了个洞,修了路,把皇宫当自家后院,齐王这是要谋反啊,我想着河东……你们一家人又又危险了,就从江南跑到京城,看能否帮得上忙。”

☆、第43章 多少罪恶假汝之名

孙会到了京城, 他把糖葫芦的小贩的货全部买下来, 就在门下省附近蹲王悦, 但是王悦还没出现, 就看到了清河和荀灌,于是他就跟上来。
清河哭笑不得, “你看看你, 谁家卖糖葫芦的有钱戴狐皮围脖?谁家卖糖葫芦的举着草把子连吆喝声都没有?你要装也要装的像一些嘛, 幸亏你今天运气好, 遇到的是我们, 若是其他人, 你刚踏入京城就被发现了。”
孙会还有侥幸心理, “我已经‘死’了,应该没人发现。”
荀灌恨不得一拳把孙会揍到江南去, 道:“你自己什么本事心里没数吗?你别帮倒忙、扯后腿就不错了。上元节那天晚上, 要不是你打扮成河东公主的‘奶妈’, 后面一系列麻烦事都不会发生,你回到京城,能够帮忙解决什么问题?你告诉我, 只要有一件, 我就服你。”
被一个小姑娘指责, 孙会面红耳赤,他是什么都不会的孙会。论谋略, 他基本是零, 论武力, 十个孙会都打不过一个荀灌。
看到尴尬的前姐夫,清河顿生同情心,老实说,王悦和荀灌这种天才般的存在,也总是她觉得自己什么都不会,一无是处,可是废材也有自尊,并非自身不想努力,不想变的优秀,只是天资这种东西,不是每个人都有的。
清河问道:“表舅,江南不好吗?”
孙会实话实说,“江南很好,风景优美,政局稳定,不像中原隔几年就要内乱动荡一次,江南百姓安居乐业,我每晚都能安然入睡,以前是我太无知浅薄了,以为江南是蛮夷之地,只是……江南虽
好,不是家乡。我牵挂的人都在洛阳城,想到你们被齐王欺负,连院墙都被砸了个大洞,我就再也睡不着了,安乐之地也觉得索然无味。”
孙会惭愧,“我不想冠冕堂皇的说担心你们,我其实还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让自己心安。”
孙会如此坦白,荀灌反而不好再指责他了。孙会起码是个有良心的人。
清河问道:“你有什么打算?跟踪我们是为了什么?”
孙会一懵,“这个……我没考虑过,我本来是想找王悦的,告诉他我回来了,然而看到了你们两个,没有多想就跟过来了。”
孙会的计划就是一摊鼻涕,甩到那里就是那里,没有计划、没有预估风险、没有考虑后果。
但是,无脑的孙会却是琅琊孙氏唯一活下来的人。那么多聪明人都死在他前面了。
清河感叹孙会和姐姐真是天造地设一对,同样的任性冲动无脑有良心。
清河问道:“我们要去公主府,你去不去?”
“我去。”孙会本能的点头,而后,摇头道:“算了,我不去,你姐姐见了我从江南跑回洛阳添乱,她会打死我的。”
知前妻者,前夫也。
荀灌忍俊不禁笑道:“没事的,有我和公主在,保证她不会打死你。”
荀灌已经迫不及待看前夫前妻“喜”相逢的狗血大戏了。
于是孙会同去。
鉴于孙会低劣到令人发指的乔装术和跟踪术,荀灌给他变装,去了成衣店和胭脂水粉店,重新把孙会变成了人高马大的“奶娘”。
所谓女装只有零次和无数次,就是这个道理。
奶妈不要求容貌,但求身体健硕,好生养,喂出来的孩子将来身体好,所以孙奶妈比糖葫芦小贩更合理一些。
三人行到了延年里的河东公主府。
“姐姐,我把你奶妈带来了。”
惊喜不惊喜?意外不意外?刺激不刺激?
河东公主不会隐藏情绪,拉着前夫一会笑、一会哭、一会打、一会闹的,好一场狗血虐恋情深相爱相杀先婚后爱男蠢女作,非励志、非偶像、非浪漫主义狗血大戏。
荀灌在一旁看得津津有味,偶尔出手拉偏架,以免河东公主出手太重,把奶妈打得满地找牙。
乘着外头热闹非凡,清河遛进了姐姐书房,开始搜罗(偷)先皇后贾南风的手迹,找到了她的书信,笔谈,甚至闲暇之余写的诗歌。
贾南风的字挺拔俊秀,有大家风范,她执政十年来,世人嘲讽她面黑貌丑,和太医情人程据公然私通等等,但是对于她的政治才华,就连最挑剔的士族都不得不承认“海晏河清”,“朝野宁静”。
因和王悦的分歧,士族和皇族微妙的对抗和依附关系,清河并不会只从自己的立场来考虑问题。长沙王司马乂是楚王的亲弟弟,在他眼里,楚王当然是无辜且心思纯明的贤王。
但是贾南风看来,楚王兵强马壮,颇得民心,一个藩王的名声远远高于一个白痴皇帝,还坚决不肯去藩地就藩,这分明是对皇位有野心的表现。
楚王是贾南风的政敌,面对敌人,贾南风这招借刀杀人手段玩的着实漂亮。皇宫宫斗,权力纷争,没有正义,只有你死我活。
当然,每个人立场都觉得自己才是“正义”的,正义啊正义,多少罪恶假汝之名。
从陈旧发黄的纸张、蒙着旧尘的书籍来看,河东公主对母亲文字类的遗物只是留个念想的阶段,平时都没有拿出来看过,并没有去理解母亲的思想、继承母亲智慧的意思,这给了清河可乘之机。
她拿(偷了)一小捆纸,打算带回宫仔细临摹贾南风的笔迹,写好圣旨之后,再把贾南风遗物完璧归姐姐,姐姐粗枝大叶,她不会发现的。
完成这项任务,外头河东公主也闹得精疲力竭,孙会的妆花了,衣服也扯坏了,荀灌还意犹未尽,希望河东公主再次发威,再接再厉。
荀灌出身颍川荀氏,看惯了板板正正的士族婚姻,现在看到清河王悦的青梅竹马、抠门戎夫妻的卿卿我我、纪丘子夫人曹淑“丧偶”式婚姻还怡然自得、以及河东公主和前夫孙会的欢喜冤家,很是丰富了荀灌的见识。
围观这些人的生活,这是荀灌平日最大的娱乐活动。
清河咳咳两声,“姐姐,您看表舅他来都来了,就别生气了,他本意是好的,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安顿表舅。”
“来都来了”、“这大过年的”、以及“他还是个孩子”自古以来就是和稀泥的高频词汇,只要灵活掌握,融会贯通,妈妈再也不担心我不会和稀泥了。
孙会说道:“随便你们怎么安排,但是我要留在洛阳,万一齐王逼宫谋反,我还能出一份力。”
河东公主道:“还能怎么办?这个傻子放着江南的好日子不过,非得来洛阳蹚浑水,像个苍蝇似的,撵走撵不走,干脆把他留在公主府当奶娘,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免得像上次那样出门惹祸!”
孙会提醒前妻道:“上元节那次,是你非要拖着我出门逛灯会的。不是我要出去——”
“表舅!”清河简直要给孙会跪下了,你是不是找死啊!你跟河东公主讲道理——你前妻是不是一个愿意讲道理的人你心里没数吗?
清河连忙阻止孙会自寻死路,“公主愿意不计前谦收留表舅,表舅还不快道谢!”
就这样,孙会以奶娘的身份留在公主府。
荀灌今天围观狗血大戏,很是满足,总结了今天前夫前妻破镜并没有重圆的中心思想,道:“你姐姐和表舅两个,就像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清河得了贾南风真迹后,把自己关在书房里日夜仿写临摹,终于学得八成相似,在青纸上用贾南风的笔迹写下了要楚王司马玮诛杀司马亮和卫瓘的圣旨。
过了前面两道关,到了盖章最关键的阶段反而最轻松,清河用一个大风车就哄得白痴父亲盖上国玺。
皇帝司马衷打开窗户,把大风车伸出去,看着北风吹动大风车转动,看得呵呵之乐。
清河不禁感叹,权力的角逐,居然是儿戏一场,真是可悲可笑。
用长沙王司马乂牵制齐王司马冏,焉知长沙王将来会不会权力欲膨胀,变成第二个司马冏或者伪帝司马伦?
没有人能够抵御皇位的诱惑。
不过,清河除了用藩王牵制藩王,并没有其他选择——士族是唯二可以牵制齐王的一股力量。
但是士族的原则是家族利益大于一切,只要火不烧到自家头上,就能凑合凑合过,并不会干预皇室的内部斗争。
连王悦都渐渐回归了士族的立场,每个人的见识和决定都困于他身处的阶级,很少有人能超越自身的阶级,何况王悦是立志做宰相的人。
清河十三岁生日那天,把伪造的真圣旨交给了长沙王司马乂,“我已经表示合作的诚意,接下来要看十二皇叔的了。”
长沙王展开一瞧,贾南风的字迹,如假包换的国玺印章,清河居然真的做到了。
长沙王把圣旨守在怀中,这是给五哥平凡的关键证据,问道:“你就不怕我将来除掉齐王,成为了另一个齐王吗?”
清河尽量让自己笑的自然,说的云淡风轻,“我不习惯坐以待毙。士族根本不会理会我一个小公主的请求,十二皇叔是我唯一能够争取的人,我没得选择。至于将来的事情,将来再说。我的父亲没有子嗣,他需要一个继承人,大晋也需要一个皇帝,十二皇叔,将来你若能容得我们一家三口,皇太弟的身份指日可待。”

☆、第44章 曲线见清河

后世西方文明有位女作家写过, “凡是有钱的单身汉, 都需要一位太太, 这是举世公认的真理。”
同样的, 封建帝国需要一个皇帝、步入衰老的皇帝需要一个储君,这也是举世公认的道理。
清河明白白痴父亲不配当皇帝, 无法治理国家, 随着年岁见长, 父亲的身体也渐渐衰弱, 当一个吉祥物都不能够, 大晋这时候需要一个合格的储君。
父皇没有儿子, 按照兄死弟及的继承规则, 就轮到庶出的皇叔,那么问题来了, 二十几个皇叔, 选谁好?
清河只能从自己的立场出发, 选一个愿意包容他们一家三口的藩王。
长沙王的心结是亲哥哥楚王的喊冤而死,这说明他是个有人情味、重视亲情的藩王。他愿意和清河结盟的触机也是为楚王平反昭雪。
从这两点来看,清河觉得长沙王是皇太弟的最优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