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言情小说大全上一章:限时婚宠BOSS大人不可以
- 言情小说大全下一章:大明徐后传
“你放肆!”长沙王再也忍不住了,“不要以为你是公主,就能对我不敬,出言讽刺。”
清河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说道:“不要以为你是藩王,就能对本公主不敬,出言讽刺。”
叔侄二人怒目而视,良久,同时放声大笑。
失意人对失意人。清河如此坦率,让长沙王顿时有了兴趣,“你来找我,不是为了督促我建造的行宫吧?”
清河出言试探,“有人对我说,齐王打通了大司马府和皇宫的墙壁,是为了家族和睦,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要我不要多想。”
“可是,说道血缘亲戚关系,当然是十二皇叔您和我们一家近。您是我亲皇叔,齐王只是一个还没出五服的族叔而已。这个大司马府,应该是十二皇叔搬进来才对。”
“嘘。”长沙王东张西望,就怕有人偷听,“你小声点,齐王不会动你,但是他会动我。今日就当你什么都没说,你走吧。”
当年孙秀也是这样拒绝我的,但是后来……
清河不着急,因为王悦说过,齐王要对付成都王司马颖,在这之前,皇室是安全的。
清河赖着不肯走,“这里是我的行宫,我不走。”
长沙王说道:“你不走,我走。”我还年轻,我还想多活几年。
清河说道:“勤王那天,正好是我十二岁生日,十二皇叔想不想知道那天长乐宫发生了什么?”
那天长沙王在巷战,成都王司马颖忙着灭孙秀满门,齐王司马冏杀进宫廷,并且将伪帝司马伦全家杀死——司马伦全家都出席了清河的生日宴会。
那天生日宴会生还的只有三个人,河东公主,清河公主,南匈奴使节刘曜——另一个外国使节,高丽国使节逃跑时摔倒在燃烧的帷幕里,烧死在长乐宫。
刘曜在逼宫结束后就走了,河东公主和清河对那天生日宴的事情一直缄口不言,所以,清河毒死伪帝司马伦之事,齐王和长沙王都不知情。
司马伦全家被屠之时,伪皇后和伪太子等人都大骂清河毒杀伪帝,被监斩的士兵听了进去,四处传播,一时在朝野传的沸沸扬扬,清河声名狼藉。
皇后羊献容斥责这是中伤清河公主的谣言,绝无此事。当日伪帝的确中毒了,但并非清河下的毒,而是伪帝自家起了内讧,伪太子和济阳王为争夺皇位,济阳王在酒里下毒弑父,以栽赃太子,一家人互相攀咬,清河他们才有机会逃出来。
羊献容哭得梨花带雨,“……我家清河真是可怜,生日那天遭遇此横祸,之后还被传谣,她一个十二岁的小孩子,弱小可怜又无助,懂得什么是毒么?她被吓坏了,之后二十多天一直住在永康里纪丘子夫人家里,不敢进宫,一直到了过小年,我才把她接回来。还请齐王明察秋毫,还我女儿清白。”
越是漂亮的女人,越是会骗人。
齐王一听,顿生怜爱之意,立刻下令禁言,不准传谣中伤公主,在齐王铁腕统治之下,“谣言”迅速消失。官方的说法是伪帝被自己的儿字济阳王毒死了,不是清河干的。
清河晓得舍不着孩子套不着狼,想要和某人建立信任关系,共同分享一件大秘密是最好的方法,把自己不堪的秘密暴露给长沙王,这会让长沙王相信她合作的诚意。
清河想用长沙王制衡齐王。
长沙王七万士兵虽然被齐王打散吞并,但是,长沙王若有机会,未必不能反噬齐王。
果然,长沙王停住脚步,问,“那天发生了什么?”
不会真是你这个丫头毒杀了伪帝司马伦吧?
清河指着暖席,“十二皇叔莫急,坐下听我慢慢道来——反正您也无事可做,不是吗?”
这丫头简直长了一张黄蜂的嘴,一张口就蜇人!
长沙王又生气,更好奇,只得气吼吼的坐在暖席上,“说吧,别卖关子了。”
清河道:“事情是这样的,那天——”
“河东公主!您不能这样直接闯进来!里面——”一个声音打断了清河。
吱呀一声,河东公主推门而入,后面跟着一群张皇失措的大司马府侍卫。
长沙王一见河东公主,立刻就冷了脸。
河东公主继承了先皇后贾南风的黑和矮,连相貌也神似其母,长沙王见她,就像见到了贾南风,顿时恨意滔滔。
为何?因为贾南风当政时期,也玩了一手借刀杀人,害死了长沙王的亲哥哥楚王司马玮——他们兄弟两个都是审美人所生。
当时贾南风和政敌司马亮和卫瓘势不两立,贾南风将锄奸臣的圣旨,交给楚王司马玮,司马玮按照圣旨锄奸的要求,将司马亮和卫瓘两家灭门。
可是,当司马玮完成圣旨任务之后,贾南风派人围攻楚王司马玮,说他图谋不轨,诛杀宗室大臣。
楚王司马玮拿出圣旨自辨,说是封旨为之,但是贾南风说圣旨是假的,是楚王伪造的。
楚王百口莫辩,被砍了头。
那一年长沙王司马乂才十五岁,他相信哥哥,觉得圣旨一定是真的,但是他那时候人言微轻,没有人听他的,司马乂只得眼睁睁看着哥哥蒙冤受屈,死在皇后贾南风手里。
司马乂讨厌先皇后贾南风,恨屋及乌,他当然讨厌贾南风的亲生女儿河东公主,偏偏这张脸还那么相似,司马乂一见就倒胃口,势不两立。
见河东公主风风火火闯进来,长沙王司马乂也不听清河细说了,冷哼一声,拂袖而去。
河东公主再次打断了清河的计划。
清河简直要给姐姐跪下了,“你来干什么?”
河东公主低声说道:“孙会自从去了江南避风头,每个月都会捎一封信给我报平安,但是这个月的信一直没有到,我担心他出事了,你快去找王悦打听孙会的消息。”
☆、第40章 戒掉你
清河很意外, “姐姐居然还和孙会有联络?” 都离婚了,以前还天天打架,是京城最闻名的一对怨偶。
河东公主道:“他救过我们的父母,我们不再是夫妻,但是,他还是你的表舅啊, 你怎么能对亲表舅漠不关心?真是太令人我失望了。”
姐姐无事就抱怨, 有事就推到妹妹身上,清河道:“江南局势稳定, 还有王家暗中照顾, 他能出什么事?他现在比我们安全,我们家现在连围墙都被人推倒了,我得想办法做好准备。”
河东公主欺软怕硬,在大司马府的地盘上,她不敢说什么,道:“你先把孙会的事情办妥,其他以后再说。我在公主府等你消息。”
河东公主一阵风似的来, 又一阵风似的走了,留下清河独自惆怅。
清河好容易下决心“戒“了王悦, 不要依赖他。
岂料这个决心刚刚过了一天, 她就要找王悦帮忙。
清河怕见到王悦,会芳心萌动, 把持不住自己, 就写了个纸条, 交给进宫叫她练剑的荀灌,要荀灌转交给尚书台王悦。
荀灌不愿意,“我是当你老师的,不是给你跑腿的——你以前不都直接找他吗?”
清河伸出一个巴掌,“五个抠门戎家的脆梨。”不让你白跑一趟。
荀灌接过纸条,“以后有这种传纸条传话的事情尽管来找我。”
尚书台,王悦从堆积如山的案牍中抬起头来,“灌娘?”
“清河给你的。”荀灌将纸条交给他,“物归原主,告辞。”
“且慢。”王悦起身,“清河人呢?她是练剑受伤了,不便出行吗?”
清河有话都是当面讲,明明可以来见他,为何要荀灌代为转达?
一定是清河受伤了。
荀灌想起清河拙劣的剑法,“怎么可能,她天资平庸,进步缓慢,也不够勤奋,她不会像你我那样练到受伤的。”
王悦更疑惑了,“她为何不来见我?她很忙吗?”
居然还有比见我更重要的事情?清河太反常了。
荀灌道:“我只负责传纸条,其他我都不知道,我要去金钩马场练骑射了,告辞。”
王悦打开纸条,清河在上头说了孙会这个月失去音讯的事情。
孙会是曹淑留在江南的心腹帮忙安顿下来的,王悦将纸条扔进火盆焚烧,回家问母亲。
曹淑答应派人去江南找孙会,道:“天寒地冻,路不好走,送信的人脚程慢十天半个月都正常,河东公主太心急了。关心则乱,看来公主和孙会并非传闻中一对怨偶,他们还是有情在的。”
王悦对男女之情懵懵懂懂,“情,为何物?他们两个互相折腾,这也是情?”
曹淑摊了摊手,她性格爽朗,直言不讳,“我和你父亲是盲婚哑嫁,成亲之前连面都没见过,我不知道什么是情。只是如果换成我是河东公主,被刺客挟持,有人愿意用自己的性命交换,我想我会对他生情的。”
曹淑和丈夫王导是政治联姻,没有爱情,把夫妻两个绑在一起的,是儿子王悦。年初春暖花开的时候,王导派家仆催母子两个回江南,曹淑以王悦在尚书台当差,男儿前途重要为理由拒绝了。
丈夫无所谓,儿子最重要。
曹淑又在给儿子洗脑,因为她知道王悦和清河之间多次用生命冒险去救对方,这就是情啊我的傻儿子!
王悦脑子里却是母亲对孙会生情的画面,太可怕了,顿生一股恶寒。
王悦回到房间,拿起刻刀、小凿子等物,在剑柄上雕刻“卿卿”二字。
第一个“卿”字已经完成,今晚刻字第二个,这个字笔画太多,难度颇高,王悦握着刻刀,心里想着清河今日的反常,从小到大,她总是粘着他,想尽办法与他亲近,用崇拜的目光看着他。
王悦习惯了这一切,他也乐意帮忙铲除所有拦在清河前面的荆棘,对她好,保护她,从小如此,也形成了惯性,他所有的付出都是本能,从来不会问自己为什么。
为什么帮她?关心她?他不会去想这些问题。
她想吃抠门戎家的梨,他就发明了勾梨神奇爬到墙头去偷。
她说牙疼,他就递上花椒。
她担心齐王逼宫,他耐心解释齐王不会反的理由,要她安心入睡。
她总是习惯提要求,他也总是习惯去满足她的要求。
但是她突然不见他了,纸条上的话语也是例行公事的阐述失去孙会音讯的消息,这让王悦不知所措,总是想着她哪里不对
正思忖着,锋利的刻刀锉到了手指上,霎时削掉了半个指甲盖那么大的一块皮肉。
鲜血从食指指头涌出来,王悦连忙用帕子裹住手指止血,要侍女把药粉拿过来。
曹淑闻讯赶来,心疼不已,“哎哟,手指头受伤不好写字了,我去隔壁尚书令家给你告个假,明天别去尚书台当差,休息一天。”
上司在隔壁请假就是方便,王悦点点头。
待收拾完案几上滴落的血迹,侍女也退下了,王悦拿出刻刀,改用左手雕刻,清河生日将至,他必须早点完工。
反正明日不用早起当差,王悦房间的灯到了下半夜才熄灭。
到了下午,王悦去了金钩马场,荀灌教清河学习骑射,每次都是下午,因为清和冬天的时候喜欢赖床,早上起不来。
经过一年的训练,清河已经从站在原地射箭不脱靶,演变成为骑在颠簸的马背上弯弓射箭不脱靶。
对于王悦荀灌而言,简直惨不忍睹,但是对清河而言,算是进步了。
清河鼻翼微汗,一副求表扬的小表情,“我变厉害了吧。”
荀灌看着一个个人形靶子上的箭,每一支都射上去了,但是每一支都没有射中靶心。
荀灌用中指的关节敲着靶心划重点,“你是不是舍不得射这里?你把这里当做王悦的脸吗?小心翼翼的避开靶心,怕毁了他的容貌?你敢不敢射中一次给我瞧瞧?”
荀灌觉得身为老师,真是太失败了,是我没有教好。
清河晓得荀灌生气,遂收去笑容,“我敢。”至于舍不舍得中,就另说了。
荀灌双手抱胸,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来,最后一箭,不要让我失望。”
清河拍马,弯弓,感受着马背跳跃和弓箭准心,放箭。
由于太过紧张,这一次干脆脱靶了,箭簇扎进了荀灌脚下的泥土中,露出羽毛箭尾。
清河翻身下马,低头,“对不起。”
荀灌失望的想笑,“没关系,只是以后不要把我的名字说出去,别说是我叫的就行。”
“嗯。”清河重重点头,“我记住了,若有人问,我就说是王悦教的。”
这倒是个遮丑的办法,荀灌表示同意,“我看行。”
这一幕刚好被王悦看见了。
王悦说道:“两位,我答应吗?”
清河和荀灌齐齐回头,气氛有些尴尬。
清河不好意思了,“我就说自学成才。谁都没教过我。”
王悦说道:“我答应了。”
清河荀灌:“啊?”
王悦道:“你就说是我教的。”
荀灌朝他抱拳,“多谢。”我的一世英名啊,差点被清河毁了。
“王……”清河本能的朝着王悦走过去,刚迈开步子,就想起自己发誓要“戒”掉王悦这件事,把悬空的左腿收回。
清河不过去,王悦自己走过来了,拿出捆在背后的剑,“给你的生日礼物,按照你的要求刻上……字了。”
卿卿二字,王悦有些说不出口,觉得怪怪的——尤其是当着荀灌的面。
昨晚刻到下半夜,今天一上午,卿卿剑提前完工。
清河看着王悦食指上包裹的纱布,以及其他手指头上大大小小的新伤,她为了“戒”掉王悦而在心里垒砌的一道道高墙顿时轰然倒塌,就像齐王司马冏敲掉了皇宫西苑围墙一样,砌墙千日,砸墙一时。
清河来不及去看剑,目光全在王悦受伤的手上,心里疼到不行,急道:“刻字交给工匠,你这双手是用来写字、翻书、弹琴、还有握剑的,怎就如此不珍惜,随意糟蹋。”
王悦说道:“送你的礼物,还是不假人手比较好。”
荀灌凑过去看王悦铸的新剑,“卿卿?王悦,你下一把剑是不是叫‘我我’?”
真是搞不懂啊,这么聪明的王悦,一遇到清河就变成另外一个人。坑蒙拐骗偷不说,还变傻了,刻字这种事情交给工匠去做,你不说,谁知道?怎么就这么死心眼呢?搞不懂。
王悦看着荀灌,“我有话和清河说。”
荀灌:“嘴长在你身上,你说就是了。”
王悦静静的看着荀灌。
荀灌一愣,恍然大悟,“我去跑两圈松松筋骨,你们慢慢聊。”
咯噔咯噔的马蹄声远去,王悦问道:“昨日你怎么了?写个纸条不来见我?”
因为我想戒掉你。清河不能说实话,随口道:“我……昨天有些不舒服,不便出门。”
王悦:“就这么简单?”
清河:“是的。”
王悦道:“我母亲已经派人去江南找孙会了,不过路途遥远,要等到开春才有消息,你要河东公主稍安勿躁。江南是琅琊王的地盘,又有我父亲辅助琅琊王治理江南,齐王和成都王的手都伸不过去的,孙会并无性命之忧。”
王悦总是这样,办事周全,考虑周到,不会让她失望,即使暂时没有结果,他也有法子让她莫名安心。何以解忧,唯有王悦。
戒掉王悦实在太难了。简直就是魔鬼,不停的引诱她破戒,让她无法拒绝。
清河把卿卿剑当成宝贝,连睡觉都抱着,生生把一块铁都捂热了,晚上梦到了怀里的卿卿剑变成王悦,她又惊又喜,爱不释手,伸手摸他的发,他的唇,他的喉结,以及脖子以下晋江绝对不容许作者描述等等。
次日,又是日上三竿才醒,清河闭着眼睛,回味昨天的美梦,觉得身体今天有些奇怪,伸手一摸,触手潮湿粘腻。
掀开被子一看,清河张皇失措,一声尖叫,闻讯赶来的宫女却捂嘴笑,赶去未央宫给皇后羊献容报喜。
羊献容匆匆赶来,也是一脸喜气,“我的宝贝女儿终于长成大姑娘了,恭喜。”
☆、第41章 互挖墙脚
面对身体的陡然变化,清河不觉得这是什么值得庆贺的事情, 只是觉得难受、恐惧、焦躁不安、坐卧不宁、连书都看不进去, 总是走神, 神经质般的怀疑是不是弄脏了裙子。
更要命的是, 羊献容告诉她,以后每个月都要经历一次, 一次三到五天。
清河绝望的躺倒, 羊献容却笑眯眯的给她的双足布袜上头又套上一层羊毛袜, “不要冻着手脚, 注意保暖。”
羊献容甚至把纪丘子夫人曹淑都叫到宫里来“参观”小公主的初潮, 曹淑也是一脸喜气,恨不得昭告天下小公主已经初长成。
曹淑搂着她,“我们的小公主长大了。”
清河表示抗议,“我不想长大, 为什么女人长大就得这样?能不能配一副药断了这麻烦事。”
羊献容轻轻拍了拍的她手, “胡说八道,没有这个,就没有子嗣。”
清河:“为什么?小孩子都是这个东西变的?”好可怕。
羊献容和曹淑相视一眼, 这个问题不好回答,说道:“等你再大一些, 嫁了人就知道了。”
清河说道:“你们现在就告诉我,我将来有个准备, 恐惧始于无知, 我若早些知道, 今天早上就不会被吓着,真是丢人。”
这个真不能提前告诉她,羊献容和曹淑慌忙用话岔开。
三天后,清河本着不能让好朋友掉进同一个坑里的想法,把此事告诉了荀灌,“……就是这样,你比我小半岁,自己小心。”
荀灌整个人都不好了,比清河还崩溃,“不能跑跳,不能剧烈活动,怎么会这样?对手可不会管我是否身体不适。能不能配一副汤药——”
不愧为是朋友,想法都一样。
清河一副过来人的样子,“除了接受,别无他法。母后、纪丘子夫人,还有潘美人都说习惯就好。”
短暂的震惊后,荀灌恢复镇定,寻找解决之法,“只要我更强,就不怕这个软肋。”
清河自愧不如,她还停留在自怨自艾的阶段,荀灌就已经找到了答案。
荀灌说的对,对手可不管我是否身体不适。没有人会因女人的不方便而给女人方便。
清河打起精神,她还有好多事情要做呢。
比如,挖齐王司马冏的墙角,把长沙王司马乂拉到皇室的阵营来,用来制衡齐王。
上次因河东公主的出现,打断了清河挖墙角。清河的尴尬期过后,长沙王派人将刚刚绘好的图纸交给她。
清河以恶婆婆挑剔新媳妇的态度对图纸大肆修改,几乎是推倒重绘。
清河亲自拿着图纸送到长沙王手里,司马乂展开一看,气得七窍生烟,“公主不是修行宫,是来找茬的吧。”
清河说道:“十二皇叔,以您的才能,屈尊给我一个小侄女建行宫,连我心里都过意不去。如果皇叔还不醒悟过来,任人摆布,将来上门找茬的就不止是我一个人了。”
司马乂冷笑,“别在我面前耍小聪明了。我晓得你的心思,想借我的手牵制齐王。但是,我为什么要这么做?反正都是当棋子,当齐王的棋子,比当皇室的棋子强多了,齐王大权在握,皇室衰落无力,这两个棋手,当棋子的闭着眼睛都知道应该跟谁。”
司马乂讨厌齐王,更讨厌皇室——因为他亲哥哥楚王司马玮是活活冤死的。当年先皇后贾南风皆利用楚王杀了政敌司马亮和卫瓘,却在事成之后,指鹿为马说楚王手里诛杀奸臣的圣旨是假的。
亲哥哥被利用后惨死,给当时只有十五岁的司马乂留下了深刻的心理阴影,皇室就是这样,利用你的时候下圣旨,你以为是匡扶正义,诛杀奸臣,可是利用完之后,你就是谋反,杀害忠臣的的大奸臣!
皇室比齐王更可恶——起码齐王现在还活的好好的。
尤其是见到相貌身材酷似贾南风的河东公主,司马乂被勾起了少年时最残酷的回忆,对清河也冷淡防备起来。
清河差点因姐姐而功亏一篑,不过,她并非轻易放弃之人,长沙王司马乂有心结,她就解开心结。
清河说道:“上次我还没来得急给十二皇叔讲十二岁生日那天长乐宫发生的事情,其实是这样的——”
“停!”司马乂捂住耳朵,“我不想知道公主的大秘密,我现在无兵无权,知道的越多死的越快,我才不上你一个小丫头的当。”
分享一个秘密,就要跳上同一条船上,这个分享的代价太大了。
清河在心里把姐姐骂了一百遍啊一百遍!你就不能晚点来吗?
长沙王一旦起了戒心,什么惊人大秘密都提不起他的兴趣。
无论是什么,最好的时机一旦过去,再抓起来就没用处了。
就像一锅饭,煮到一半,灶台里的柴火被抽走了,饭煮夹生了,之后无论添多少火,夹生饭始终都是夹生饭,再也煮不熟了。
但是,清河必须想办法把长沙王这锅夹生饭煮熟——齐王睡在卧榻之侧,清河无法安睡。
清河锲而不舍,抛出另一个诱饵,说道:“我带十二皇叔去个地方。”
司马乂:“不去。”简直油盐不进。
清河说道:“当年楚王蒙冤而死,成为先皇后贾南风手里的一把刀,用完就扔,楚王至今还背负逆贼的骂名,难道十二皇叔不想为五皇叔翻案,平冤昭雪吗?”
这个诱惑着实大,而且对症下“药”,可以解决长沙王的心结。
司马乂上下打量着清河,“离十三岁还有四天吧?人小鬼大,就凭你能还我五哥清白?”
清河说道:“我十二岁那天,给伪帝司马伦敬酒。”
清河晃了晃右手手腕的金镯子,打开镯子上的机括,将暗红色的东西倒进茶里,“我就是这样把断肠投进去,献给伪帝司马伦。”
清河把茶递给司马乂。
司马乂不敢接,眼神抽搐,人不可貌相,难道真是这个小丫头杀的?谣言是真?
清河将茶一饮而尽。
司马乂道:“你疯了!”
“红糖而已。”清河笑道,这东西是她尴尬期代替茶水饮用的,随便藏在手镯里一些。
“然后他就——”清河掐着自己的脖子,做出呼吸困难的模样,“七窍流血,死了。”
长沙王不信,“你当众弑君,如何生还?司马伦全家都死了,剩下河东公主,还有南匈奴使节刘曜,河东公主当然替你说话,我又无法去问刘曜,你说什么就是什么,我焉知真假?”
清河说道:“不,当日服侍的乐工和宫人也是幸存者,只是我父皇复辟当日,都被潘美人秘密弄出宫去,一把火烧了长乐宫,他们都还活着,如果十二皇叔愿意站在我们这边,我可以带你见他们。”
“至于我逃出来的细节,现在还不能告诉十二皇叔,因为皇叔您现在还不是我们的人。”
涉及刘曜和羊献容的复杂关系,清河至今都搞不懂,如果捅出去,羊献容会被按上里通外国、叛国
的罪名,清河不敢拿母亲的安危当筹码。
司马乂有七分信了,问:“你要带我去那里?”
鱼儿上钩,清河说道:“十二皇叔跟我走便是。”
天上飘着细雪,叔侄二人乘着牛车,途中清河要车夫行到奉终里——这是专门卖棺材等等白事生意的的地方。
清河买了一些火烛香,果子,猪头等用来供奉先人之物。
司马乂摸不着头脑,“你要干嘛?还没有到腊八,你去祭拜谁?”
清河还是那句话:“十二皇叔去了就知道了。”
牛车行驶到洛水和伊水两条大河的交汇之地——伊洛河的源头。清河下了牛车,吃力的提着装满香烛等祭品的篮子。
司马乂是个有风度的藩王,他伸手接过竹篮,“我来。”
清河在前面引路,和司马乂来到伊洛河河滩附近的树林,林中有个砖石垒砌而成的小祠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