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气上和贝吉拉分庭抗礼的是嘎啦蒙。当时的少年杂志上一直有《奥特Q》的专栏,介绍即将登场的怪兽。当嘎啦蒙登出来时,我们都被震撼了。因为它的外形和迄今为止的怪兽截然不同。大部分的怪兽都可以用“某某怪兽”这种说法来描述,这家伙却不行。若一定要说,可能算是“松球怪兽”吧。杂志上用了“来自宇宙的恐怖电波怪兽”这种说法,因为嘎啦蒙靠从电子大脑发出的电波行动,即它是机器人。在故事里,它因电波被阻拦而死。死时的样子是那么可怜,这更令它人气飙升,在第十六集《嘎啦蒙的反击》中它再度登场就是证明。当然我们也因此而想出了“嘎啦蒙捉人”的游戏。
除此之外,人气较高的还有《二○二○年的挑战》(第十九集)里的凯姆尔人、《海底原人拉贡》(第二十集)这些。凯姆尔人的奔跑方式很独特,手脚伸展的幅度很大,跑起来轻飘飘的。每个班肯定有那么一两个家伙跑起来会是这副模样,这时其他人就会喊“出现啦,凯姆尔跑法”这样的话调侃。拉贡是半人半鱼,来夺回被人类夺走的孩子,是个外表丑陋却让人落泪的角色。在第十五集登场的卡尼贡人气也很旺,不择手段地敛财结果变成了卡尼贡,这故事对大阪人来说有些难以接受。
我喜欢《燃烧的光荣》(第二十六集)里叫作比达的怪兽。在作品里,它的学名叫阿里盖托塔斯。外形类似变色龙,可以根据周围的温度改变自身体积。它和把它作为宠物饲养的一名拳击选手在心灵上的情感联系令人落泪。
如此令我们魂牵梦萦的《奥特Q》在《消灭206号》(第二十七集)之后暂时落下了帷幕(重播时增加了第二十八集《打开它!》)。之所以说“暂时”,是因为当时已经决定要制作新版本卷土重来。众所周知,那就是后来的《奥特曼》。
沿袭了《奥特Q》的路线、从执着创造具有代表性的英雄的情结中孕育而生的,就是这个叫作奥特曼的超人。听说最开始名字定为“百慕拉”,外形也更接近怪兽,可以说是一个“站在正义方的怪兽”的形象。经过多方探讨,最终外形变得更具外星人气质,好像还另起了个“赤侠”的名字作为候补。而“百慕拉”则被用在了在第一集登场的怪兽身上。
这个超级英雄一登场便让怪兽热潮沸腾了。和当初的哥斯拉一样,因为支持的对象特定,对孩子们来说十分好懂。刚过一个月,我们的笔记本上就画满了奥特曼,不管做什么事,所有人都要先学奥特曼打斗时的样子喊一声“咻哇”。
但是,越着迷要求便越严格,这也是事实。在课间休息的时候,我们就进行过各种探讨。
“都说能量计时器的时间有三分钟,但真的是三分钟吗?之前我看电视的时候,觉得似乎有些短啊。”
“不对,我还觉得长呢。能量计时器变红的话,肯定就只有三十秒啊。但是每次变红之后的打斗也太长了。”
“先不管那个,为什么奥特曼在中途不去补给能量呢?那样不就能想打多久就打多久了嘛。”
对于科学特别搜查队,我们也抱怨了很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这个问题:“科学特别搜查队到底为什么存在?”
在故事里,这是一支专门收拾怪兽的队伍,但完全没有用处,总是陷入困境,让奥特曼出手相助。
“最可气的就是那个姓伊出的队员,他到底是来干什么的啊?总是逃跑,完全靠不住。那种人是怎么成为队员的?要是那样的话,我都能干。”我的朋友M山气鼓鼓地说道。大家也都跟着说“就是就是”,点头赞同。伊出是科学调查部的负责人,真的是个很没出息的角色。
不过,对于奥特曼最大的不满,还数这条——奥特曼为什么不快点使用斯派修姆光线呢?
那个双臂交叉成十字将怪兽笼罩在斯派修姆光线之下的姿势,我想恐怕全日本的孩子都模仿过,而且所有人肯定都曾有过这样的疑问。与其朝怪兽使用锁头技或过肩摔而浪费体力,一开始就用大绝招不是更快嘛。大家有这种想法也是理所当然。关于这一点的解释,或者说是借口,曾在某少年杂志上刊载过。大致内容是这样的:
“斯派修姆光线十分消耗能量,奥特曼也不愿意频繁使用。但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还是会作为最后的杀手锏使出来。而且斯派修姆光线也并不是任何时候都好用,所以要先靠拳脚尝试各种打斗。”
这种令人似懂非懂的解释实在叫人怀疑,他们是否觉得我们只是孩子,根本没把我们放在眼里。“唉,太早使用斯派修姆光线把怪兽打倒的话,故事就不够好看,时间也会剩出来好多。”最后还是由我们自己道出了真相,放弃了对这个问题的追究。
虽然有种种抱怨,也全只因奥特曼是我们心目中的超级英雄。我们也如同爱着奥特曼一般地爱着每次登场便注定会被干掉的怪兽们,几乎相互争抢般地收集着各种怪兽卡片。
如果要列举奥特曼系列里有名的怪兽,第一名还是要数巴尔坦星人吧。看预告时还以为它只是只龙虾怪兽,可它既会隐身术又会分身术,还会变得巨大,充分地向我们展示了如同宇宙忍者般的身手。除此之外,还可以举出面相酷似黑社会分子的雷德王、让奥特曼苦战了两个星期的哥莫拉这样的强敌。内隆加、杰罗尼蒙等也很强,但知名度一般。
还有很多值得同情的怪兽。住在雪山里的乌其实并没那么坏,而亡灵怪兽辛勃则是个明明想回怪兽墓场却回不去的可怜家伙。
让我们潸然落泪的,是原本身为人类的贾米拉。他曾是一名宇航员,迷失方向后到达的行星环境令他的身体产生了变化,不得不带着一副怪模样回到地球(第二十三集《我的故乡是地球》)。他被奥特曼打的时候看上去很痛,连我都不禁对着荧幕自言自语道:“就饶了他吧。”我想,应该很多人都知道那种玩法——将头从毛衣或圆领衫的领口里伸出来说:“我是贾米拉啊!”
不过,每周都有全新的怪兽登场似乎十分困难,所以也时常有似乎曾经见过的怪兽被装扮一番后重新登场的情况。常常有仅换个头就作为新怪兽出场的,仅换个名字就再次出现的情况也偶尔能看到。小怪兽匹咕蒙就是《奥特Q》里的嘎啦蒙,这已众所周知,同样来自《奥特Q》的贝吉拉装了对翅膀之后就成了强德拉。有意思的是,其实哥斯拉也在《奥特曼》里登场了。第十集《神秘的恐龙基地》里,它装上了伞蜥蜴般的领圈,用吉拉斯这个名字同奥特曼决斗。
如此这般在每个星期天邀请我们前往神奇世界的《奥特曼》,终于要迎来终结的一刻了。虽然可惜,但也无可奈何,这就是我们当时的心情。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比起惋惜,我们更期待下星期开始播出什么。无论在什么年代,孩子都有着冷酷的一面。
最后一集带来的结局令人震惊,奥特曼败在恶魔般的怪兽绝顿手下,而绝顿竟然被一无是处的科学特别搜查队给干掉了。我咀嚼回味着最后一集带来的感动,同时也佩服着做到了自圆其说的故事情节:“原来如此,这样一来,就算奥特曼不在了,地球也会平安无事的。”
《奥特曼》结束了。接下来是什么呢?我注视着荧屏。
画面里出现了“奥特队长”这几个字,随后是一个头上套着奇怪头盔的大叔,带着一个廉价机器人和怪异的小弟,和做工粗糙的布偶对战的场面。他们身后的背景和微缩模型,让人想起了以前国外的一部电视剧《迷失太空》。
第二天去学校,朋友们都沉默了。M山光是听到“奥特”这两个字就露出了哭笑不得的神情。
“没事的。要不了多久肯定还会出现和奥特曼一样帅气的角色。”我们互相鼓舞,执着地等待着那一天的到来。而那一天真的来了。
赛文?奥特曼登上了舞台。
还我赛文
作为一名怪兽迷,我有个小小的不满——《赛文?奥特曼》的评价怎么能比《奥特曼》低呢?!
不管什么时候,人们总是说“到底还是《奥特曼》好啊”,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拍成动画片、出现在广告里、被《记忆中的英雄》这个节目报道的,全是奥特曼。最近甚至还拍了部名为《成为奥特曼的男人》的电视剧。
每当看到这些时,我都想说:“赛文呢?拍赛文啊!”因为赛文?奥特曼才是我最爱的超级英雄。
《赛文?奥特曼》诞生于一九六七年,它凝聚了更多的奥特曼情结,进化为连成人都喜欢观看的节目隆重登场。
这部科幻电视剧有着连贯的剧情,并不只是一味地放出更多的怪兽,而是以和外星人共存为基调,按照剧情需求加入打斗场面。不用说,这象征着现代不同人种、不同国家之间的关系。可以说,《奥特Q》里曾经蕴含的社会性问题,在《奥特曼》中因重点被放在迎合孩子们的口味上而被忽视,但在《赛文?奥特曼》中则以崭新的形态获得了重生。第八集《被狙击的街道》、第二十六集《超强兵器R1号》、第四十二集《农马尔特的使者》等剧集都包含着强烈的思想性。第四十七集《你是谁?》中的创意极具冲击力,甚至令人产生将其借用到推理小说上的冲动。
为了支撑严谨的故事剧情,质量相当的世界观设定也是必要的。对于这一点,《赛文?奥特曼》做到了精益求精。直接同外星人或怪兽战斗的是“奥特警备队”(简称“U警备队”),而这只是隶属地球防卫军的组织之一,只有防卫军中最优秀的人才可以加入。所以故事中常常还有例如防卫军参谋这种同U警备队分属不同组织的军人出现。这和《奥特曼》中以少量人数敷衍了事的科学特别搜查队完全不同,当然也不会出现伊出这样拖后腿的家伙。
顺便提一下,U警备队中唯一的女性——安奴魅力十足,是当时我们所有人心中憧憬的对象。就因为她穿了一次连体泳衣,我的朋友M山第二天异常兴奋,一直问我:“喂,你看到没?昨天的安奴你看到没?”
地球防卫军那几乎可匹敌经典名作《雷鸟神机队》的装备也让我们欣喜万分。为了迷惑外星侵略者,军事基地建在了地底。U警备队乘坐奥特飞鹰一号出击时,山的一部分会滑动打开。奥特飞鹰一号还可以分解为阿尔法、贝塔、伽马三架战斗机。除此之外,还有火箭形状的奥特飞鹰二号、小型战斗机奥特飞鹰三号、地下战车等武器装备。不管什么事都要靠那架叫作威托的飞机的科学特别搜查队与此根本没有可比性。地球防卫军可是还有一座名为V3的宇宙空间站呢。
赛文本身也是帅气十足,特别是他的动作。我们常常学他的样子,将午饭时学校发的面包捏得扁扁的,顶在头上,大喊一声“头镖”,然后朝别人砸去。还有令我满意的一点是,变身的过程可以看清楚。早田究竟怎样变身成为奥特曼,这一直是我的一个疑问,直到看赛文?奥特曼变身,才终于一清二楚。诸星团戴上奥特眼镜之后,就会从眼睛开始逐渐变身成为奥特曼。在变身中途,仍旧保持着人类造型的鼻子稍稍朝上翘着,样子还挺可爱。
赛文还比奥特曼更加人性化。他保持着巨大身形活动的场面很多,常与外星人对话争论。外星人对他也很了解,还讲过“嘿嘿嘿,欢迎来到我们的秘密基地,赛文?奥特曼”之类的话。这种似敌似友的关系倒是同怪人二十面相和明智小五郎(怪人二十面相是日本推理小说家江户川乱步创造的反派角色,在《怪人二十面相》里首次现身,与侦探明智小五郎相互较量。)之间的差不多,在外星侵略者之间,“诸星团就是赛文的乔装”已是公开的秘密。
那么,最重要的怪兽又如何呢?我首先想介绍的,并不是和赛文战斗过的,而是站在赛文一方的怪兽,即众所周知的胶囊怪兽。诸星团随身携带着几个胶囊,每当自己无法战斗时就会抛出它们。这时怪兽就会从中出现,代替他和敌人战斗。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乌英达姆。它有一张公鸡般的脸,甚是可爱。但是据我所知,这家伙基本上没起到什么作用,顶多也就是个混时间的。
而关于敌方的怪兽,我仔细回想后才发觉,《赛文?奥特曼》里从未出现过真正像怪兽的怪兽。如前所述,赛文的对手大多是企图侵略地球的外星人或受其操纵的机器人。比较像怪兽的可能也就是艾雷王这种吧。而外星人里我比较推荐潜伏在黑暗中的佩加星人、在老城区租了间破房子住的梅特龙星人、生活在居民区里的伊卡尔斯星人。这些外星人总让人觉得它们似乎就在周围,所以很可怕。尤其是梅特龙星人,它并不是只会和赛文打斗,还会和他在房间里盘膝而坐,企图靠歪理和连篇废话让赛文屈服,是个具有独特个性的角色。
外星人的机器人有宇宙龙那斯、克雷齐贡等,但我在这里还是想介绍金古桥。它的身体可以分解为四部分,说起来算得上是合体机器人的鼻祖,而且设计也很出色,恐怕是赛文最强的敌人。
赛文还和赛文战斗过。外星人制造了冒牌的赛文机器人。它们通过一种可以让人主动招供的机器从诸星团口中问出了奥特光线的秘密,连那玩意儿都装上了。
恐龙战车则以划时代创意令我们震惊。物如其名,它的上半身是恐龙,下半身是战车,简直就是一座移动要塞。
还有一些摸不清真实形态的敌人。在第三十四集(应为第三十三集,此处疑是作者笔误。)《死神的侵略》中登场的,是些只有黑影、如幽灵般的东西。死人被这些东西操纵、如僵尸般行动时的画面极具冲击力。
即便是如此伟大的《赛文?奥特曼》,也和《奥特曼》一样迟早要结束。最后的敌人是戈斯星人和长着两张大嘴的怪兽庞敦。但其实赛文还有一个更大的、不得不与之战斗的敌人。
那就是疲劳。
由于和太多的敌人进行过战斗,赛文的肉体已经达到极限状态。这是多么伟大的先见之明啊。如今已经成为社会问题的过劳死,在当时就已经关注到了。
决意回到自己星球的赛文刚执行完最后一次任务,便又和发起“史上最大侵略”的戈斯星人开始了战斗。诸星团在安奴面前完成最后一次变身是奥特曼系列当中最令人感动的场面。
“身体状况不好,为什么不早些告诉我呢?”知晓了所有真相的桐山队长看着赛文战斗的背影叹道。
因最后一集的到来而萎靡不振的我无力地跪倒在电视前:“跟你说也于事无补啊。”
之后圆谷工作室还制作了《怪奇大作战》和《全能杰克》,但这些都不是怪兽题材,所以就不提了。不过我要强调,这两部都是水准十分高的作品。
其实在《奥特曼》和《赛文?奥特曼》大行其道时,也有怪兽题材的其他节目。数量实在太多,我也不知该说哪个好,印象比较深刻的应该算是《熔岩大使》和《铁甲人》吧。《熔岩大使》中机器人变身成火箭的设定很独特,而外星人国亚和能变身成任何人的拟人怪都是独具特点的角色,整部作品展现出并非模仿奥特曼系列的独特个性。但是,制造了熔岩大使的亚斯爷爷究竟是什么人,到最后我也没看明白。这部作品的特效技术还有很多诟病,这里就姑且不表吧。但有一点,事到如今说说也无妨。我还是觉得,既然好不容易找来手冢治虫先生的原作,拍成动画片会更好。
《铁甲人》是一部机器人题材的动作类电视剧。因为机器人是靠少年主人公操纵的,所以应该可以归纳到《铁人28号》系列里吧。为营造出适合机器人的氛围而花费的心思在剧中随处可见,还融入了很多新颖的创意,比如每根手指都是一枚火箭。但动作太过迟钝,动作场面看上去有些无聊。这一点对《熔岩大使》也适用。所以,采用了贴合身体的套装设计的《奥特曼》和《赛文?奥特曼》,从道具性能上来说也算是做出了对的选择吧。
虽然算不上超级英雄,不过《快兽布斯卡》也令人难以忘怀。它讲述了一只反应迟钝的怪兽和住在附近的少年之间的故事,是一部暖心的温情剧,感觉上很像藤子不二雄先生的《小鬼Q太郎》。说到藤子先生,我又想起当时还有过一部《忍者哈特利+忍者怪兽吉波》。不管是布斯卡还是吉波,据说都是低预算却获得了良好收视率的作品。说到底,最重要的还是故事本身啊。
《赛文?奥特曼》之后,奥特曼系列经历了一个短暂的空白期。一九七一年《归来的奥特曼》开始播出。我虽已是初中二年级的学生了,但凭着那份怀念,还是欢喜地转起了电视频道。
一看才发现,赛文里的成熟元素不见了,作品又回归到原始奥特曼那面向孩子的路线。我觉得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奥特曼有奥特曼的特色,赛文有赛文的。如果播出的是《归来的赛文?奥特曼》,那么一定可以回应我的期待。
但这种想法是一个巨大的错误。赛文居然在《归来的奥特曼》出现了。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幕。在奥特曼和一只叫作贝蒙斯坦的怪兽苦战时,赛文竟突然现身,交出了名为奥特曼手镯的道具。奥特曼用它打败了贝蒙斯坦。
这一瞬间,直觉告诉我,赛文的世界再也回不来了。让两大英雄在同一次元里出现是万万使不得的。
我的直觉得到了印证,在那之后,赛文又出现在《艾斯?奥特曼》里,甚至还在《泰罗?奥特曼》中以什么“奥特六兄弟”之一的身份和其他人一起登场。既然有泰罗和兄弟,那也得有父母吧,于是乎,奥特之父、奥特之母也都给弄了出来。
几年前,我拿起外甥的书看时不禁愣住了。上面有一张气势磅礴的奥特家族大团圆照片。当然,我的赛文也在其中。我看着它,感到一股莫名而沉重的忧伤。
更衣室里有太多秘密
我就读的F高中曾因两件事闻名。第一,它是日本最先发起学生运动的高中。若是大学则另当别论,高中爆发学生运动本身就很罕见,而且学生们还真刀真枪地架起护栏在校园里坚守,挺有意思。
我记得那应该是高一上伦理社会课的时候。老师在课堂上拿出一本旧杂志给我们看,里面有篇报道,标题是《马克思小子们闹翻天》。
“它告诉我们,各位的前辈们的行动力很强,而且很有思想。”伦理社会老师愉悦地说着,像对待古文献一般小心翼翼地将那本杂志放回了文件袋。看着他,我恍然大悟,校园里闹起学生运动,老师们当中或许也有一些会感到高兴。学生采取那样的行动虽有些过激,但也可以理解为思想上的逐渐成熟,那也不能不说是老师的功劳。
发起运动的学生要求废除校服。这正是让我们F高中出名的第二件事。学生们提出的要求得到了批准,F高中成为了日本第一所自由着装的高中(我们是这样听说的,是否属实并未考证)。
穿什么去学校可以自由决定——这对于那些从初中起就一直穿校服的人来说,简直像梦一般。从今往后,再也不用在炎热的夏日扣上立领,寒冷的冬天只要在毛衣外面套上大衣就行。
即便如此,最初入学时,几乎所有人都穿着学生服来报到。虽然校服没有了,学生服还是作为通用服装延续了下来。随后,渐渐地有一两个学生开始穿便服来上学,到了第一学期的后半段,就有一大半都不再穿学生服了。初中时剃光头的男生们,都等到头发长了之后换上了便服。我初中时就是长发,所以算是比较早穿着便服上学的。
可没过多久我们便意识到,着装自由其实也有相应的烦恼,这恐怕和当今的OL们的烦恼是一样的。
那就是,穿出去的衣服没有新花样了。
在我们看来,如果连续三天都穿同一件衣服会有些不好意思,四天会抬不起头,五天就如坐针毡了。可我们只是穷酸的高中生,衣服不多。没办法,只得连日穿着同样的衣服。这样一来,很快就会被人调侃,接着被大家当作笑柄。不过,说到底每个人的情况都差不多,到最后都是在互相揭短。
“喂,山本,你常穿的那件粉衬衫哪儿去了?时隔一周终于拿去洗啦?”
“嗯。你那件破了袖口的外套倒还是那么合身,简直快和皮肤融为一体喽。”
“哪里哪里,还是败给了你那条已经坚持了两个星期的牛仔裤。”
“你还说我,你那件穿了五天的T恤衫,正散发出别致的气味呢。”
这种令人难堪的对话时常出现。
男生即便总穿同样的衣服,多少还有些可以蒙混的余地。只要这样互相嘲笑一番,也就觉得无所谓了。女生却不是这样。她们对于着装的执着和认真远在男生之上,绝非连续三天穿同样的衣服才觉得不好意思的程度。从星期一到星期六,每天穿不同衣服是理所当然的。稍微讲究一点的女生,都有几件每个季节只穿一次的衣服。总之,对她们来说,每天都是时装秀,为了能穿出哪怕只比其他女生好一点点的衣服,她们简直是拼上了性命。
有一次,一个名叫M子的女生穿着新买的衣服来学校。她以浓妆艳抹闻名,平时上课时扑面而来的香水味让坐在旁边的我都张不开嘴,那天更是在化妆上狠下了番功夫,看上去似乎是为了配合那身略显成熟的衣服。
“哟,M子,新衣服啊。”
我刚说完,她便哼了一声。“看出来了?昨天在心斋桥买的。”
“看上去挺贵啊。”
“还行吧。”
M子很满意。可是旁边男生的一句话,让她的表情为之一变。“这衣服,我刚才看七班也有人穿。”他小声嘀咕道。下一秒,M子就挑起了半边眉毛。
“你说的是真的?”
“嗯,我想应该是一样的衣服吧。”
他还没说完,M子就站了起来,活动着肩膀走出了教室。我抱着看热闹的想法跟在了她身后。七班就在旁边。
M子气势汹汹地站在七班教室门口,打量着里面。我也从她身后窥视着教室里的情况。那个女生很快就找到了。因为穿着和M子一样的衣服,很容易找。
我听见M子发出了一声刻薄的“嘁”。
似乎感受到了身后的视线,对方也转身朝向我们这边。当然,她也注意到了M子的衣服。
两人的视线相撞时气势非凡,甚至好像伴随着噼里啪啦的声响。M子猛地转身,返回教室。我也赶忙跟着退下。
“那个丑八怪,穿得一点也不好看。”她粗暴地坐到椅子上,狠狠地吐出这么一句话,又踹了一脚桌腿。老虎屁股摸不得,此时的我只得在一边缩着脖子不作声。
此后M子再也没穿那件衣服来过学校。恐怕七班那个女生也是一样吧。
如此这般为衣服燃烧着异样激情的她们,渐渐地也开始冷静下来。想想也是理所当然,赚不了什么钱的高中生每天穿着花样翻新的衣服来学校,那才不正常呢。
但是,她们并未因此放弃对衣服的执着。既想少花钱又想和以往一样时髦漂亮的她们,想出了一条令人拍案叫绝的妙计——朋友之间相互交换衣服来穿。
在我们学校,每个班级都有个小房间的更衣室,在教室的后面,里面摆着每个人的物品保管柜,女生们常常在那里交换衣服。于是常常有人上午和下午穿着不一样的衣服,甚至有人每隔一个小时就去换一次。她们就这样从中找出最喜欢的衣服,放学后借走穿去约会。
高二时,别人曾让我进过一次女更衣室,我看到里面有一个小小的梳妆台,甚至还有个简易衣柜。我觉得很不可思议,真不知道她们是怎么弄进去的。
那么,当女生在更衣室里梳妆打扮、乐此不疲时,男生在干什么呢?这还用说,当然是偷看她们。
更衣室之间是用金属板隔开的,在金属架上自然会用螺丝进行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