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生下来,便承袭了世子之位,后来,肃宗陛下在乾元二十七年过世,便到了岱宗一朝,岱宗对老定北侯同样器重,岱宗十二年,杜巍才十七岁,因老定北侯患了重病,岱宗陛下便直接让年纪轻轻的杜巍接了副帅之职,两三年历练后,杜巍便彻底顶替了老定北侯之位,这北府军,也牢牢握在了杜氏手中。”
秦璋唏嘘道:“相比之下,崔氏祖上虽也掌兵,但这龙武军,却是德妃得宠之后,才全权交到了崔氏手中——”
秦缨拧眉道:“但,但不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吗?肃宗陛下因老定北侯征战得胜才器重杜氏,岱宗陛下又是因为什么呢?到了肃宗一朝,竟能依旧圣宠不断?”
秦璋想了想,“若非要说杜氏何时被冷落,那……应该是贞元初年,陛下刚刚登基那两年,陛下生母早逝,是跟在太后身边长大的,初初登基之时,予郑氏独掌镇西军之权,又娶了郑家的女儿为皇后,当时定北侯府虽无待嫁女,但杜氏旁支,也是有可入后宫之人选的,但陛下并未选择杜氏,而是选了裴氏,当然,这里面或许有太后的意思,但陛下十分感激太后的养育之恩,也倚重郑氏,对杜氏算看重,但算不上亲信。”
秦缨越听越古怪,“那何时生变的?”
秦璋神色沉重起来,“自是贞元三年之后,陛下北上逃难,定北侯亲自带兵勤王,不过……不过起最大作用的还是郑家,太后的哥哥,老信国公郑成德,甚至因平叛战死,但或许陛下为帝三年,已不喜郑氏专权,从那以后,先是倚重崔氏,对杜家,平日里不显山露水,但回想这十多年可从未派过钦差北上,可谓是将北境完全放心地交在杜氏手中。”
秦缨秀眉几皱,只觉这君臣关系,透着几分古怪。
秦璋看她片刻,莫名道:“你问这些做什么?都是几十年前的旧事了。”
秦缨抿唇道:“女儿在想,倘若定北侯府当真犯了什么错,陛下可会公允处事?又或者,陛下若有何不便之事,是会交给崔曜,还是交给杜巍去办?”
秦璋略作思忖,“那得看是谁犯错,若是府里下人,自没什么,但若是杜巍,又或是他那两个儿子,那便很不容易了,至于你说的不便之事,爹爹也难肯定。”
秦缨早有预料,但秦璋也如此说,她一颗心顿时悬得更高。
……
同一时间的定北侯府中,杜子勤正满面不快地瞪着谢星阑,“你这是做什么?城内城外这些日子死了多少人,怎么就和我们府里扯上干系?”
谢星阑面无表情地看着他,目光一晃,又看向他身后的杜巍,“侯爷,得罪了,如今铁证如山,若不从贵府查起,实在无法交代。”
杜巍倒不觉恼怒,只问道:“除了玉扳指之外,谢大人可还有别的证据?”
谢星阑眉眼寒肃,“证据自然有,但不便告诉侯爷,等查完了,若只是个误会,自然不会牵累你们。”
袁氏站在杜巍身边,面上多有惊慌,“好端端的,马厩里哪来的玉扳指?是二十六捡到的?那天我们都出城去了,马厩里除了马儿,也只停过几辆马车……”
谢星阑道:“夫人所言有理,我们正要去马厩看看。”
袁氏看向杜巍,杜巍吩咐杜子勤,“子勤,你带路吧。”
杜子勤一脸不快,又瞪了那被押着的小厮一眼,忍着气性道:“跟我来吧……”
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往后院马厩而去,袁氏看了看,也带着身边侍婢跟了上,杜巍站在原地,眉眼微微晦暗下来,又招了招手,吩咐随从,“叫赵燮回来。”
等到了后院马厩,杜子勤指着这方院落道:“西边是马槽和马鹏,东侧是停放车架之地,王七,我倒要问问你,你在哪里捡到的玉扳指?!”
王七正是去典当扳指的小厮,此刻指了指停放马车之处,“就在那里,二十六那日,侯爷夫人,还有两位公子都出去了,小人过来整理马鞍和那些杂物,结果就在地上发现了扳指,就在这里,当时地上散落了好些马草——”
杜子勤拧眉,“马车出门之前,都要喂饱马儿的,不是马草里夹带的吧?”
谢星阑上前查看,倏地道:“马车东西停放?”
王七点头,谢星阑便道:“那便不是喂马之时掉下来的,应该是从车厢里滑落出来的,二十六那日,此处停着的是谁的马车?”
王七眼瞳一瞪,似不敢再说,但这时,袁氏身边的婢女惊恐道:“奴婢记得,好像……好像是大公子的马车……”
杜子勤眉头倒竖,“你休要胡言!”
婢女吓得躲去袁氏身后,谢星阑看向杜子勤,冷冰冰道:“把当日用过的马车找出来,此外,再去把杜子勉叫过来——”
杜子勤眼瞳一瞪,“你——”
谢星阑眉眼冷肃地看着他,“要我的人去请他吗?”
杜子勤气笑了,“好,你等着便是!”
杜子勤转身离去,而王七也指这不远处的马车车厢道:“若是未记错,就是那一辆——”
谢星阑又道:“当日杜子勉晚归,跟着他留在相国寺的马车还有一辆。”他目光冷冷地往里头一扫,指着车厢狭长的一辆问:“可是最里面那辆?”
王七回忆片刻,点头,“正是,是下人们用的。”
谢星阑看向谢坚,谢坚立刻带着人上前搜查,几人里里外外搜得仔细,没多时,找到了那狭长的暗箱,那暗箱漆□□仄,谁也难钻到里头去,谢坚目光一扫,往一旁堆放杂物的厢房走去,没多时,抓着个鸡毛掸子走了出来。
目光一转,他又走去不远处的饮马池,将鸡毛掸子打湿,甩了甩水滴后,往那暗箱之中捣鼓起来。
在场围看之人颇多,谁也不知谢坚在做什么,而这时,杜子勤带着杜子勉到了马厩之外。
数日不见,杜子勉比往日清减许多,此刻套着一件月白道袍,眉眼间有几分病态颓唐,来的路上,他已知晓生了何事,此时进门便看到谢坚趴在暗箱处,目光越是暗淡了两分。
没多时,谢坚拿出湿漉漉的鸡毛掸子,轻轻一闻,立刻拧着眉头道:“公子,当真有臭阿魏之气味儿!”
谢星阑眉眼一沉,看向杜子勉,“二十五日到二十六你们出城之前,你在做什么?”
杜子勉眉头轻蹙,杜子勤不满道:“你只凭这些,便怀疑我大哥?”
谢星阑此刻再不理他,只盯着杜子勉,见杜子勉不言语,他便吩咐道:“看看世子身边的亲随与护卫何在,如不开口答话,那就只好一起带回衙门受审了。”
杜子勤还想阻止,谢坚已眼尖地看到了跟着杜子勉而来的两个小厮,吩咐一旁翊卫道:“这两个,抓起来——”
杜子勤大怒,“你们,你们怎敢——”
龙翊卫自然敢,眨眼间,两个小厮便被扭住臂膀。
二人面色大变,皆求救一般地看向杜子勉,杜子勉这时轻咳了两声,又望着谢星阑道:“罢了,与他们无关,我跟你们回去。”
第222章 相救
杜子勤急声道:“大哥——”
杜子勉没什么表情, 谢星阑却比他更不为所动,他看向那叫王七的,问:“当日跟着你们世子一起出城的随从和护卫是哪几人?”
王七此时已经开始害怕, 他只是捡到个玉扳指,哪会想到, 竟牵涉到了杜子勉身上?他结结巴巴道:“是赵副将带着两个护军跟着的。”
谢星阑眸色微凉,“哪个赵副将?”
杜子勤不快道:“我父亲身边的近卫长赵燮!他们一行护军送我们出城,后来见我大哥要留下祭拜, 我父亲便留下他们三人保护我大哥,他们三人, 个个都是战场上保家卫国的忠诚军将, 他们去谋害一个平头灾民做什么?”
话音落下, 马厩外的人群散开, 却是杜巍走了过来。
杜子勤立刻上前道:“父亲,他们要捉拿大哥,还要捉拿赵副将他们。”
杜巍看了一眼这兄弟二人, 定声道:“当日随扈出城的有十多人,最后跟着子勉回来的,有三人, 赵燮, 王潮,韩锦旭, 谢大人要拿人审问,没问题, 北府军的军将士兵归京, 也受军律管束,若他们当真犯了人命案子, 不消龙翊卫动手,本侯自军法处置。”
杜子勤瞪大了眸子,“父亲——”
杜巍看也不看他,继续道:“谢大人还要如何搜查,尽可自便,待他们三人归府,谢大人可立刻带走他们随意审问,若铁证如山,本侯不会为他们辩解一字。”
杜巍沉稳若定,谢星阑看着他,差点要以为自己疑错了人,他乌瞳微沉,点头,“侯爷配合那是再好不过,除了搜查此处,还要搜查世子,以及那另外三护军所住之地,请找个人带路,对了,还要把你们后门和前门上的门房小厮一并叫来,我有话要问。”
杜巍点头,看向身边跟着的管事似的老者,老者立刻朝外走去。
杜子勤见杜巍是这般态度,心底顿时一松,索性也配合起来,“赵副将几个的院落,就在这不远处,我大哥的院子,则在西南方向,你们跟我来便是——”
谢星阑留下两个翊卫在马厩处,带着其他人往赵燮几人居处走去,沿着小径往南走了一段,便见一处略显逼仄的小院。
杜子勤道:“回来的护军皆在神策军军营之中驻扎,其余几个算是我父亲的亲随,有一半时间住在府里,此处本也是下人院,是收拾出来给他们暂住的,西厢两间厢房,一般情况下住四个人,赵副将身份稍高,独自住着一间,他们随行之物不多,平日里有差事出府,连厢房的门都不锁,你们想看便去看吧。”
谢星阑看向谢坚,谢坚点头,带着人入了院中,又直入厢房。
谢星阑又问:“腊月二十五到二十六,他们三人住在此?”
杜子勤点了点头,一旁袁氏也道:“不错,正是安排赵副将三人住在此,他们回府之后,也不会乱跑。”
她这般说完,身边婢女也跟着应是。
谢星阑不再多问,没多时谢坚沉着脸从房内出来,对着他摇了摇头,杜子勤轻哼道:“早说了不可能是他们害人,到底是什么灾民,值得你们怀疑到他们身上去?”
已经过了月余,谢星阑也不意外了无痕迹,他又看了杜子勉一眼,道:“再去世子院中看看。”
杜子勤无甚畏怕,又转身带路,这时谢星阑吩咐将那两个小厮放开,边走边问道:“二十五夜里,你们世子睡得好吗?”
两个小厮面面相觑,其中一人道:“世子晚上睡下之后,不喜我们照看,因此、因此我们不知晓……”
杜子勤跟着道:“我大哥身体不好,夜里睡下之前,要点许多安神香,这才能睡得沉些,他晚上不可能出来,更不可能害人。”
谢星阑不言,等到了杜子勉的院落,又命谢坚等人入内搜查,杜子勉看着这一幕,面上仍无波澜,杜巍也不显山露水,唯有袁氏,眼底闪着几分期待的明光。
半炷香的时辰之后,谢坚拧着眉头出来,又摇了摇头。
杜子勤“呵”的一笑,“我说什么来着?”
谢星阑不搭话,只看向院外,便见适才离开的老管事,带了四个小厮走了进来。
“大人,这便是我们两处门上的小厮了。”
不必谢星阑问,谢坚已从袖中掏出画像,展开后问道:“你们可认得此人?”
几人定睛看过来,又皆是摇头。
谢坚不信,“你们好好看看,当真没见过?尤其你们后门上的!”
四人面色不变,又重重点头,谢星阑这时问道:“腊月二十五那日,你们可看到赵副将回府?”
前面上的二人摇头,后门处的一人则点头道:“见过,那日赵副将是天黑之后回府的,走的后门。”
谢星阑定声道:“说说他们回府的经过——”
小厮默了默,“当夜他们回来的时候,已经是一更天了,到了府门之前,便让小人两个先牵马回马厩,等小人们回来的时候,他们已经回院里了。”
谢星阑道:“他们一行几人?”
二人面面相觑一瞬,一人迟疑道:“应是三人。”
“侯爷,赵副将回来了——”
正问着,外头忽然有人禀告,谢星阑转身看去,便见一个下巴上生着一道疤痕的乌衣男人走了过来,谢星阑眉头一皱,这是他在宫门外遇见过的男人。
跟在赵燮身后的还有二人,谢星阑目光扫过,都觉有几分眼熟,三人通身肃杀之气,与寻常仆从大不相同,一看便出自军中。
谢星阑上下打量三人,眉峰微微一利。
见三人回来,杜巍道明因果,又吩咐:“人命关天,龙翊卫要如何查,你们只管配合。”
赵燮几人应是,他上前两步,“谢大人,不知有何指教?”
谢星阑肃容道:“二十五夜里,几位回侯府之后做了什么?”
赵燮道:“二十五白日,我们跑了一趟神策军大营,制定北上运送粮草之策,回来之后累极,很快便歇下,第二日一早,护送主子们出城去相国寺。”
谢星阑微微颔首,又道:“再回你们院子看看。”
赵燮三人面露不解,但也无慌乱,杜子勤咕哝道:“不是都看过了,还有什么好看的……”
如此说着,倒也在前带路,等众人再回小院时,谢星阑步入了厢房,两间厢房都颇为简朴,除却必要的家具器物外,并无多余摆设,谢星阑目光一转,看到了屋内的火笼,冬日天寒,这些暂住的护军别的都好说,碳炉却是必备,而侯府给他们的亦是带着竹罩的火盆。
谢星阑掀开竹罩看了看,又看向屋内房顶和四周的家具器物,片刻之后问杜子勤,“府内各处的炉灰,最终都倒去了何处?”
杜子勤不明所以,袁氏却面色一变。
赵燮古铜色的眉心拧起,下意识握紧了身侧佩刀。
杜子勤道:“就倒在园子里的,今冬连日大雪,好多花木都被冻死,匠人们交代了要用炉灰来养护花木,因此府里各处的炉灰,都是往花房后的檐沟里倒……”
谢星阑眼神凛然扫过众人,唇角微弯,“带路——”
杜子勤简直怀疑谢星阑在折腾人,却没法子,只能带着他往远处的后花园去,进了后花园,又往西北角走,没多时到了一处花房外,便指着花房后道:“应该都堆在那后面。”
谢坚快步走向花房后,果然看到一片灰堆,他又叫来花匠,问道:“过年之前的炉灰可都在此处?这里夜间可有人守着?”
老花匠也不明所以,摇头道:“夜里无人看守的,从小年之后到现在,各处倒来的炉灰都堆在这里的,如今雪化了,才开始用……”
新灰覆盖旧灰,最先被用掉的,自然是近几日的新灰,谢星阑便看向谢坚,“你带几个人留在此,仔细搜查,看能否发现其他未烬之物。”
谢坚应是,谢星阑看向杜子勉与赵燮几人,“烦请几位回金吾卫说话。”
目光一扫,谢星阑又看向袁氏身边的两个婢女,“这两位姑娘,也要一同回去。”
袁氏拧着眉梢,“谢大人这是何意?我的婢女与此事有何干系?”
谢星阑淡然道:“的确无关,不过请回去问问这几日府里人事往来罢了,夫人主持中馈,想来她们是最清楚的。”
袁氏欲言又止,谢星阑已吩咐翊卫拿人,赵燮看了杜巍一眼,见杜巍未出声,不必催促,自跟着谢星阑回去,杜子勉就更是平静。
袁氏见状强笑了一声,“也罢,那你们便去吧,反正你们什么都不知。”
……
回到金吾卫衙门,冯萧与谢咏立刻迎了上来,见拿回来这般多人,冯萧也吓了一跳,又问:“大人,如何审?”
谢星阑看了眼天色,“分开关押,先不急。”
此时正值夕阳西下,包括杜子勉在内的六人被分别关入地牢,几个男子便罢了,两个婢女哪里见过这般阵仗,登时吓得满头大汗。
她二人一个叫宝环,一个叫云珠,做为袁氏亲信,这些年极少吃什么苦头,而这地牢里阴湿昏暗,不时有老鼠虫蚁跑动,自是叫人心生恐惧,
被关了三个时辰之后,饿的头晕眼花的云珠忽然听见外头响起脚步声。
下一刻,牢房大门被打开,谢咏提着灯笼道:“姑娘,该受审了,请跟我来吧。”
云珠立刻从脏污的毡毯上站起,出牢房后,径直走向了廊道深处的审问室,刚一进门,云珠便看到房中刑架上挂着诸多刑具,而谢星阑,正坐在刑案后冷冷望着她。
下午在侯府,正是这位云珠说掉扳指之地停的是杜子勉的马车。
云珠打了个寒战,谢咏抬了抬下颌,示意她坐去椅子上回话。
云珠战战兢兢坐定,一脸惶恐道:“大人,奴婢与这些事无关,实在不明白大人为何要如此关着奴婢,奴婢真是委屈又冤枉。”
云珠红了眼,谢星阑凉声问:“你跟着袁氏多少年了?”
云珠瘪嘴道:“奴婢跟着夫人十多年了。”
谢星阑又问:“那袁氏最信任的,便是你与宝环?你还比宝环先两年入府,多半你比她更得信任——”
云珠下颌微抬,“大人如此说,也无错,毕竟我跟夫人久些。”
谢星阑点头,话锋一转道:“宝环说玉扳指是你发现的,你如何解释?”
云珠眸子一瞪,几乎怀疑自己听错了,她放在膝头的双手捏紧裙裾,颤声道:“玉、玉扳指?大人不是说,是要问府上人情往来嘛?那扳指的事,可与我们无关,也与夫人无关啊……”
谢星阑道:“哦?那该是怎么回事?”
云珠脖子一梗,急声道:“玉扳指是掉在马房里的,今日你们也发现了,玉扳指是马车上掉的,那定然……定然是马车里有什么人,不小心掉落出来,不是从世子马车上掉的吗?大人应去问世子,怎还问起我们来?”
说至此,云珠又道:“夫人出城去法会那日,我可没跟去,我什么也不知,宝环她、她定是脑子不清醒了,才会与大人说这些……”
谢星阑眼底寒芒微闪,径直道:“可马车里掉出来的玉扳指,又怎会有被火烧过的痕迹?”
云珠身形一僵,谢星阑继续道:“那玉扳指是羊脂青玉,其上雕刻着云纹,云纹凹槽有被熏黑之地,贴近指腹的边缘处,还生了一丝裂纹,这样的裂纹,只有被火烧之后才会有,若掉在马房里,又怎会被火烧?”
云珠额上溢出冷汗,“大、大人好生有趣,不管这玉扳指如何模样,都与我们无关,奴婢是跟着夫人的,不是跟着世子的,您应该去问世子。”
谢星阑眼底闪过一丝讥诮,其实在发现扳指被火烧过时,他便已生怀疑,后来到了侯府,王七所指之处,竟正好是杜子勉的马车,便愈发令他笃定了猜测。
杜子勉此人表面温润如玉,实则极谨慎机敏,这玉扳指都见了火,又怎会落在那般显眼之地被个下人发现?
那唯一的解释,便是有人故意叫王七发现,王七贪财,据为己有,又拿去当铺,这等死证便流入了坊市之间,只等衙门探查。
而整个定北侯府,只有一人会如此构陷杜子勉。
“你可能还不知道,死在侯府这人,是远途来京,他在路上被抢走了钱银,这玉扳指,是他唯一剩下的值钱之物,我们从其他人证处得知,他护着这玉扳指,将其塞进了冬袄棉絮之中贴身保管,这也是你们能发现玉扳指的缘故,因为杀他的人,只想速速将衣袍烧毁,并未想过他还藏了个小扳指在其中——”
谢星阑冷声道明原委,云珠面色更白,“我……我不知大人在说什么。”
谢星阑索性道:“你们侯爷有心在年后带着杜子勉北上历练,这意思分明,乃是想以后传北府军军权于他,你们夫人自不乐意,她想为你们二公子谋划一番,于是你们时常盯着杜子勉与其他人的动静,就在腊月二十五那夜,你们发现他们夜半去倒过炉灰,当下便生了疑窦,又在那炉灰之中翻找一番,找到了此物——”
云珠身子剧烈地颤抖起来,“不、不是——”
谢星阑死盯着她的表情变幻,继续道:“也是那天晚上,你们发现侯府之中死了人……即便不知到底是谁杀了人,但这等良机,正是嫁祸杜子勉最好的机会,于是第二日你们夫人带着宝环出城后,你将玉扳指扔在了马房,想借王七之手,让这证物出现在未来官府能查到的地方——”
说至此,谢星阑眸色一戾,“不仅如此,你们夫人还利用了云阳县主!道观偶遇,立春宴邀约,宴上又故意透露杜子勉的行踪,正是想让云阳县主怀疑杜子勉,再将线索带到衙门让我们知晓,而杜子勉近日养病,夜间并无小厮照看,根本无人为他作证。”
“是、是宝环说的?!她怎敢出卖夫人!”
云珠眼眶赤红,不敢置信,她又怕又怒,一时哽咽起来。
谢星阑目光愈发锐利,冷斥道:“你们的手段太过拙劣,不知道一个人从生到死,皆会留下踪迹,当然,还有一种可能,便是人其实本就是你们所杀,为的便是彻底栽赃在杜子勉身上,如此才——”
“不!不是!我们没有杀人!”
云珠断然摇头,惊惧交加之下,骤然哭了出来,“不是我们,是赵副将!是赵副将他们,我们、我们只是想浑水摸鱼而已……”
……
云珠被带出审问室时,身子仍在发抖,谢咏将人带回,又送了些食水,待返回谢星阑身边,便道:“公子,三更了,可要审那宝环?”
谢星阑吩咐:“让冯萧去审,拿到供词便可。”
谢咏应是,正要走时,谢星阑又问:“侯波身上那套冬袄拿来了?”
谢咏点头,谢星阑便道:“拿去给他们三个人试试,看谁能穿上。”
谢咏应声而去,谢星阑坐在刑案之后陷入了沉思。
纵然是袁氏做局,但人定是赵燮三人所杀,赵燮逞凶,自是为了定北侯杜巍,那么定北侯,是否是为了贞元帝呢?
一炷香的时辰后,谢咏快步而来,“公子,是那个叫王潮的,他穿上正正好,但他仍做懵然不知之状,只说衣袍合适只是巧合,并不是他的袍子。”
谢星阑沉吟一瞬,“把杜子勉叫来。”
……
杜子勉进入牢房之时,神色仍是平静,他在椅子上落座,目光无波地与谢星阑对视。
谢星阑不急着开口,他目光锐利,如剑一般悬在杜子勉脸上,片刻,杜子勉眼瞳微动,道:“有什么证据皆可拿出,我知无不言,但我不知情的,也没法子帮到你们。”
谢星阑这才道:“那两个婢女已经招了。”
杜子勉一愣,抬眸问:“赵燮可曾招认?”
见谢星阑一副八风不动的模样,杜子勉只能猜测,“赵燮三人在战场上出生入死,刀枪无惧,想让他们开口是极难的,我猜你还没有开始审问他们。”
谢星阑表情晦暗起来,“你可知他们杀人?”
杜子勉摇头,“不知。”
“那你可知他们抛尸?”
杜子勉抿了抿唇,还是道:“不知。”
谢星阑紧盯他一瞬,忽然问:“你可知死者身份?”
杜子勉本就抿着的唇线倏地一紧,比上问多停顿了一瞬,末了仍道:“不知。”
谢星阑唇角牵起,目光反而更为冷峻,“看来你知道,不仅你知道,你父亲也知道,不知情的,只有你继母与杜子勤——”
杜子勉眉眼不动,“我不知你在说什么。”
谢星阑落在椅臂上的指节紧攥,也没了与他兜圈子的耐性,他冷冷道:“那便看看你父亲,想不想救你这个长子。”
从地牢出来之时,冯萧与谢咏都跟了上来。
冯萧面色复杂道:“大人,那宝环的证供已经拿到了,与云珠说的差不多,真没想到,定北侯府还有这等内斗之事……”
谢咏接过证词看向谢星阑,谢星阑便吩咐道:“嫁祸虽假,但此案主谋尚未查清,杜子勉确有主谋之嫌疑。”
冯萧轻嘶一声,“但那灾民并无背景,杜子勉为何杀他呢?还有,那几个北府军兵将还未审呢。”
谢星阑淡声道:“他虽无背景,却与多年前一桩旧案有关,那几人暂扣押着,连杜子勉一起,牢牢看管,没有我的命令,谁也不准放他们走。”
冯萧先应是,又一愣,“啊?旧案?!”
回了内衙中,谢咏看了眼天色道:“明晨还要上朝,公子先回府歇下吧?谢坚这个时辰没消息回来,多半是没查到什么。”
侯府人口众多,那灰堆似小山一般高,自然要费许多时间,谢星阑看了眼窗外寒夜,道:“不回府了,在此将就两个时辰。”
……
前日未入宫求药,至二十七日清晨,刚用过早膳,秦缨便乘着马车往宫中去。
走在半路,便见秦缨眉头紧拧,似在苦思什么。
白鸳便道:“县主在想什么?从昨个晚上您表情便不对了。”
秦缨道:“在想定北侯府之事……”
白鸳眼珠儿微转,“在想谢坚说的玉扳指?”
秦缨颔首,“不错,若真是定北侯府杀人,玉扳指怎会掉在马厩里?死者死后被换过衣裳,凶手更想到让死者成为众多冻死灾民中的一个,如此机敏,却将玉扳指掉在显眼之处?他们出城做法事,不至于夜半出发,那般多人经过之地,怎让那小厮捡到?”
白鸳眼瞳瞪大,秦缨又道:“再想到此前青云观遇见杜子勤的母亲,去赴宴之时,又刚好听到了那些话,总觉得有些太巧了。”
白鸳迟疑道:“总不是侯夫人是凶手吧?”
秦缨摇头,“我不是说她是凶手,而是怀疑她有何目的。”
当日赴宴时,见杜子勤有口难言,秦缨已猜到杜子勉患毒瘾未愈多半是与袁氏有关,那时还想,杜子勤既已经发现,那杜子勉此劫便算过了,待到如今,她又不禁怀疑,袁氏的手段或许还未用尽……
见白鸳不甚明白,秦缨叹道:“罢了,出宫后去衙门一趟,看看谢星阑昨日查到了什么。”
待到宫门外,便见今日早朝未毕,宣武门外还等着不少车马仆从,秦缨目光一扫,一眼看到了谢咏,她眉头微扬,忙吩咐沈珞将人唤过来。
谢咏近前行礼,心知秦缨记挂定北侯府之事,便将昨日进展道来,秦缨惊讶道:“果真是袁氏在作怪?杜子勉一字未招?”
谢咏应是,“此人不好对付,还有那三个护军,公子也还未审。”
秦缨心底阵阵发凉,“便是不审,也知道他们是真凶无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