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凭破案冠绝京华上一章:第37章
  • 我凭破案冠绝京华下一章:第39章

  卢炴话已至此,自然再无顾忌,“‘王法’是为那些贱民定的,不是为我们这些大周肱骨之臣定的,谢大人说的极好,陛下圣明,陛下不仅不会妄夺他人性命,陛下更会知道,和那几个寻常百姓的性命相比,到底是他们的冤屈重要,还是卢国公府重要!我要面圣!我要请陛下来定夺此案,你一个龙翊卫钦察使,根本不能断我的生死!”

  “卢炴!你真是好大的威风!”

  屏风后的贞元帝听了这半晌,到此处,终于再也沉不住气,他与太后来此本就不是隐秘,见御下臣子这般嘴脸,他自然要彰显天威。

  听见这熟悉的话语声,卢炴背脊一凉,随着小太监拉开屏风,卢炴更面露惊恐,他虽有怀疑,却没想过真是贞元帝,而更令他意外的,是太后也坐在堂上。

  卢炴心一沉,连忙磕头,“陛下!罪臣给陛下和太后娘娘请安,求陛下和太后娘娘恕罪,此番卢旭罪大恶极,罪臣也的确存了包庇之心,但罪臣自十年前便对卢旭痛下狠手,为的便是惩治他,这十年来微臣一直谨慎当差,为的便是不想辜负陛下皇恩,但微臣没有想到,这孽障竟然又起了害人之心,此番还伤了郡王府小姐——”

  卢炴以额触地,磕的咣咣作响,“微臣知错,此番再也不敢存庇护之心,所谓杀人偿命,陛下和太后娘娘要如何发落卢旭,罪臣都无怨言,只是求陛下和太后娘娘,看在卢氏先祖和太妃娘娘的面上,给卢氏一条生路。”

  卢炴满脸痛悔,又夹杂着哭腔道:“罪臣当年便想将这孽障结果掉的,可一来他是我亲兄弟,二来,他这些妄为之行,都是因为他爱妻心切,当年他的夫人忽然病亡,他大受打击之下才得了失心疯,后来种种,皆是因此而起……”

  贞元帝听得眉头微皱,太后亦忍不住道:“他是因爱妻心切?”

  “不错……”卢炴红着眼眶道:“他的夫人当年病亡,太后您应该还记得,他对她夫人情深义重,在他夫人病亡后性情大变……”

  屏风去除,秦缨也对外头情形一览无余,听到此处,她微微眯眸,卢国公府到底是百年世家,根基深厚,而郑太后和贞元帝本也深受王侯世家之利,多少会认同卢炴所说的贱民之论,卢炴眼下一边认了卢旭之罪,满脸悔过,一边又为卢旭找了爱妻痴情的理由,为的不过是为他的罪孽寻个美好旖旎的遮羞布,好牵出郑太后和贞元帝对世家的恻隐之心。

  秦缨赫然道:“卢国公,眼下当着陛下和太后娘娘的面,你是否考虑清楚再找借口?你此刻但凡有一句假话便是欺君罔上。”

  卢炴满面悲苦道:“罪臣不敢欺瞒陛下和太后娘娘,当年我二弟和弟妹两情相悦,喜结连理,还是京城中一段佳话,我二弟当年早早入仕,并非斗鸡走狗之辈,若非妻子病亡,他如今定是朝中能臣,是断不会做下那等伤天害理之行。”

  秦缨和谢星阑看着他狡辩皆未立刻阻止,等他说完了,秦缨才冷笑,“卢国公是否以为十年前的事,到如今已经无人知道,所以才能当着陛下和太后的面如此颠倒黑白?”

  卢炴被秦缨问得神色微僵,还想争辩,太后和贞元帝已看向秦缨,贞元帝道:“云阳,莫非你知道什么?”

  秦缨面色微凛:“陛下,太后娘娘,此番与谢大人一同查问此案之时,我一直在想这卢旭为何专门挑喜着红裙和生有泪痣的年轻女子谋害,直到我找到了卢氏二夫人当年的婢女,这才知道,这喜着红裙是卢二夫人未出阁之时的习惯,而卢二夫人眼下亦生有一颗泪痣,卢旭分明是对卢二夫人憎恨有加,这才挑了与其相似的姑娘加害。”

  太后和贞元帝纷纷拧眉,秦缨又肃然道:“卢旭在人前温良儒雅,爱护妻子,可私底下,却常常对妻子拳脚相加,这是卢二夫人身边侍婢皆知之事,为此,卢旭接连将卢二夫人从密州带来的侍婢仆从全部发卖。”

  “卢二夫人出自密州于氏,本是千金贵胄的大家闺秀,却在婚后被卢旭常年施暴,卢二夫人敢怒不敢言,又信家丑不可外扬之道,因此从不对外人提起,后来她不堪忍受,竟到了给女儿喂食五石散令其装病,继而借机去庵堂避祸的地步——”

  秦缨看向面色惨白的卢月凝,“卢姑娘,我说的对吗?”

  卢月凝跪在卢炴二人身后,面上血色早已褪得干干净净,本以为卢旭和卢炴被指证大罪已经是极刑般的煎熬,可她没想到,好端端的秦缨竟将矛头指向了她。

  她指尖发颤,泪眼婆娑地看向堂中,贞元帝和太后的神色如何她已顾及不上,她只去看崔慕之,见崔慕之满脸沉肃地看着自己,卢月凝心一横,凄然摇头,“不,根本没有这样的事……”

第73章 世家

  “我父亲与我母亲相敬如宾, 我父亲很敬重我母亲,没有你说的事。”

  卢月凝牙关紧咬,眉眼间尽是执拗, 卢炴连忙道:“不知县主从何处听来的谣言,这世上, 还有谁能比凝儿更清楚她父母亲之间的事?”

  众人都去看秦缨,太后也道:“适才这证人也说卢旭人前与私下是两幅面孔,但他们夫妻之事, 确是他们女儿最清楚才对——”

  “因为她在撒谎。”秦缨眼底满是不解,“卢月凝, 事到如今你还有何顾忌?若说先前你还怕你父亲, 但眼下他的罪行都被揭露, 你还有何不敢说?你最清楚你母亲受的苦, 你不想为她讨个公道吗?”

  卢月凝红着眼眶,满面凄楚,却轻嗤一声, “讨什么公道?我母亲的确命途坎坷,但这一切都是因为她得了病,她得了不治之症, 我只能眼睁睁看着她死去, 我又有什么办法?当年的我才不到七岁,我能怎么办?”

  嘴上说得掷地有声, 可泪珠还是沿着她眼角滑落,崔慕之闻言忍不住道:“可是凝儿, 卢文涛也说你父亲总是对你母亲拳脚相加, 他连主子杀人之罪都指认了,又有何必要在此处撒谎?”

  卢月凝悲戚地望着崔慕之, “慕之哥哥,难道你也不相信我吗?”

  崔慕之摇头,“我正是信你,才觉得古怪,你老实告诉我,当年你母亲陪你去庵堂,是你真的有病在身,还是你母亲为了避祸?”

  卢月凝仍道:“自是我生来便有弱疾。”

  她毫不松口,崔慕之和其他人眼底都生出了几分犹疑,他看向秦缨与谢星阑,“你们可有疏漏之地?许是卢文涛自己弄错了内情呢?”

  崔慕之看了一眼形容狼狈又窝囊的卢旭,又看了一眼背脊笔挺,眉眼间仍支撑着清傲的卢月凝,他分外疑惑道:“到了这般地步,她有何必要袒护她父亲?”

  秦缨摇了摇头,满眸都是失望,她沉声道:“我也没想到她到现在仍是执迷不悟,但她并非没有袒护她父亲的理由——”

  众人呼吸一轻,皆看着秦缨,秦缨凛然道:“若未我料错,她是害怕,害怕她父亲告诉大家,她其实是谋害罗槿儿的帮凶。”

  卢月凝本无畏地看着秦缨,听见此言,她面皮悚然一抖,而众人都未想到还有此事,皆惊愕难当,贞元帝便道:“当年事发之时她几岁?她怎会成帮凶?”

  秦缨眉眼沉凝,谢星阑看向卢文涛:“你说——”

  卢文涛慨然道:“当年小姐六岁,罗槿儿遇害的那日,二老爷不知怎么将小姐一同带去了铺子里,事情败露之后,是卢元斌告诉我们,说二老爷早就注意到了那个叫罗槿儿的姑娘,但那姑娘性子飒然利落,又极有礼数,虽然与长街上的商户们都是熟脸了,却不会轻易入铺内闲话,而她每日清晨去铺子,天黑之前便归家,那长街上白日里又人来人往,二老爷找不到机会动手……”

  “二老爷那日将小姐带去,小姐其实也不知内情,他令小姐装病,将罗槿儿骗进了铺子里,然后当着小姐的面将罗槿儿制住,后来小姐虽离开,但罗槿儿死在了铺子里,抛尸之时,又被小姐看到……”

  卢文涛回头望了一眼,“小姐当年还是个半大孩子,当时不知发生了什么,国公爷知道此事之后,还特意去问了小姐,小姐很聪明,虽然似懂非懂,但知道那是不能对外人道明之事,国公爷几番交代,从那以后,不准二老爷单独带小姐出门。”

  微微一顿,卢文涛道:“并且,小姐也知道当年二夫人并非病死,而是自缢,因为不堪忍受,所以假装养病,却自缢在了床栏上,当时她被伤到下不来床,是自己将腰带系在床头围栏上,而后滚下床榻自缢的,那床栏不堪重负,还折了一根……”

  卢月凝纤细的身形剧烈地抖动起来,“不……不是,不是这样,我母亲是得肺痨而死,她不是自缢而死,不是自缢——”

  卢月凝边说边哭,又哽咽道:“我母亲很疼爱我,我父亲虽不管我,但他不是那等作奸犯科之人,他对我母亲很痴心,我……我也从未去过什么瓷器铺子……”

  谢星阑沉声道:“云阳县主所言已寻到人证,你母亲当年的侍婢全都被你父亲发卖,但还有个婢女被牙行卖在了京城之中,你母亲被施暴,你被你母亲喂药,都是她亲口所言,你父亲虽在府里只手遮天,却到底不敢将所有人灭口,而其他人都被卖去了北边丰州等地,若要找,只要花费些时日便能找到更多人证。”

  他目光微沉,“而当年瓷器铺子里的伙计,也必定知道你当日去了铺子,要找到这些人虽是不易,却也并非不可能,你既然去了铺子,又跟你父亲留到了夜半时分,怎会不知你父亲做了什么?”

  秦缨亦道:“你母亲因何而死,也并非没有法子证明,卢文强当年也是收尸者之一,他们都是证人,而她当年到底是肺痨死还是自缢死,只需掘开她的棺椁令仵作验骨便知,自缢身亡之人,颈骨与常人并不一样。”

  卢月凝本哭得绝望,一听此言,立刻怒瞪秦缨,“你敢!你凭何掘我母亲尸骨,她已经过世了十年,凭何连她的尸骨都要冒犯?”

  秦缨叹道:“你若真对她有半分心疼,为何不指认你父亲罪行?你父亲此等暴行,令你和你母亲都不好过,从前你不敢开口,今日却不同,你年幼时过的艰难,或许麻痹自己能好受些,但你也知道这都是自欺欺人。”

  崔慕之便是再信卢月凝,到此刻也明白是卢月凝在撒谎,他沉痛地看着她,“凝儿,你父亲逼你做帮凶,还那般待你母亲,这些都与年幼的你无关,眼下正是你帮你母亲讨回公道之时,你从前帮着瞒着,哄骗众人也就算了,此刻怎还冥顽不灵?”

  崔慕之字字如箭,卢月凝本还有心顽抗,可见他也这般逼她,她不禁反问道:“公道?我帮我母亲讨公道?那谁来帮我讨公道?慕之哥哥你帮我讨公道吗?”

  崔慕之蹙眉,“若你早日道出真相……”

  “早日道出真相?”卢月凝禁不住一阵惨笑,“早日道出真相,好让大家知道我有个杀人犯父亲?慕之哥哥,你母亲连我多病之身都忌惮,更何况我成了罪臣之后?还有你,你喜欢的是我多病坎坷,是我礼佛良善,是我身有才名,处处都合了你长清侯世子悲天悯人之心,若知道我有这样的父母,你还会那般照拂于我?”

  当着郑太后和贞元帝的面,崔慕之面上一阵青白交加,他欲言又止,卢月凝却不再看他,“这世上哪有那么多公道?我生在尊荣贵胄的国公府,可我也没有公道,我有个早逝的母亲,我有一副残破多病的身子,我夜夜噩梦,我在佛前念着的不是佛经,而是不断告诉自己,我骗别人的都是真的,只有这样,我才不会露出破绽……我还不够凄惨吗?我为何还要有个杀人犯的父亲?”

  谢星阑肃声问:“那你便是承认,你知道你父亲杀了人?”

  卢月凝唇角紧抿,眼泪亦停了住,她紧紧攥着手中丝帕,终于道:“我承不承认又如何?你们不是已经有人证物证了?当年我只有六岁,我是被我父亲哄骗过去的,这些年我虽知情未报,但衙门不是也没有查到吗?你们有何名目治罪于我?”

  谢星阑这时看向卢旭,“在赵镰处搜到的物证,还有两件,一是在灶神庙现场找到的一块玉坠儿,你虽然敢在僻巷中掳人,但到底心中畏惧,作案之后,将随身玉坠落在了现场,另一样物件,则是一方刻有小字的玉砚——”

  说至此,谢星阑朝外吩咐道:“将证物带来。”

  谢咏捧着个包裹入内,果然从里面拿出三样物件,一是桑皮纸包着的几星三彩碎瓷,二是一块成色上品的麒麟纹玉坠,三便是一方巴掌大的玉砚,那玉砚底上刻着“守诚”二字,正是袁守诚的名字。

  证物奉到太后与贞元帝眼前,谢星阑又对卢旭道:“碎瓷是从你那瓷器铺子带走的,麒麟纹玉坠是你之物,还有那方玉砚,若是未曾猜错,是范玉蘋在你们玉行买来,准备送给她当年的意中人的,你是否利用此物诱骗了她?”

  卢旭眼底仓皇恐惧交加,面上却浮着几分怪笑,谢星阑见他不语,又沉声道:“你心理扭曲,对你夫人严加管控,后来得知她在密州有个青梅竹马的故人,便起了疑心,以此长期对她施暴,她的死亦是你一手造成。”

  谢星阑眼底闪过锐芒,“她用死来反抗你,你因此憎恨她,这才找与她闺中模样相似的女子泄愤,你认是不认?”

  当着太后与贞元帝,卢旭再不敢胡乱咒骂,却是咬死不打算开口,谢星阑睨了他片刻,忽然嘲弄道:“事到如今,你仍不敢承认自己做下之事,敢做不敢当,也难怪你会害怕于氏惦记旧人。”

  卢旭眼皮一跳,面上怪笑散去,一双细长眸子,阴恻恻地瞪着谢星阑,谢星阑面不改色道:“是你大哥令你不能人道,还是你本来就难比正常男子?你卑怯懦弱,无法在床笫之间逞能,便只能对夫人施以暴——”

  “是她本来就该打!”

  卢旭到底忍不住,回击道:“她已与我成婚,为何不能安分守己?我让她做了卢氏二夫人,这是怎样的尊荣,她不对我感恩戴德,还要花枝招展抛头露面,是她自己不安分,是她不听话,我打她又如何?”

  卢旭呼吸急促起来,“她留着密州的仆从,留着密州带来的旧物,还常往密州送礼,她敢说自己问心无愧?她甚至还想和离,她怎可能逃出我的手掌心?但她……但她竟然缢死了自己,我真恨不得……”

  “陛下!”卢炴打断卢旭之言,跪伏在地,痛声道:“陛下恕罪,都是罪臣未曾教导好这个孽障,如今金吾卫罪证齐全,他亦认了罪,陛下和太后娘娘要如何发落他都好,只请陛下对卢氏网开一面——”

  卢旭怎不懂卢炴之意,他一脸讥讽地看向卢炴,“大哥害怕了?自从大哥出生起,父亲便打定主意将国公府交到大哥手中,他九泉之下一定没想到,国公府在大哥手中竟变成了这幅样子……”

  卢炴亦恨得咬牙,“你住嘴!我真不知怎会有你这样畜生不如的兄弟!”

  卢炴又朝贞元帝恳求,“陛下——”

  “大哥以为自己就很干净吗?金文延一家四口就算了,元斌当初不也是死在大哥授意之下吗?大哥要他们的性命毫不含糊,怎能让陛下开恩?”

  到了这般关头,卢炴急着给卢旭定罪,卢旭则开始揭卢炴之恶,众人听得瞠目结舌,而二人所犯之罪,简直比话本中兄弟阋墙的好戏更为荒诞可怖,谢星阑与秦缨本就怀疑卢元斌之死很是古怪,一听此言,顿又看到了希望。

  谢星阑喝问道:“你可有证据?”

  卢旭哼笑一声,“当时卢文涛已经守在我身边,这些事,都是卢文强去做的,你们要证据,怎不问他?”

  卢文强跪在最后,早已吓得瘫软在地,此刻道:“小人招……当年是国公爷吩咐小人做手脚的,说卢元斌跟着二老爷多年,并非他麾下亲信,他无论如何信不过,于是在卢元斌回乡的马车上做了手脚,使得那马车只能上行不可下行,后行在半途,果真跌下了山崖……”

  谢星阑语声凌然:“卢炴,你手上人命不比卢旭少,你还有何脸面向陛下求情?”

  “陛下——”卢炴哭喊着叩首,“陛下,罪臣知错,只要陛下开恩,如论如何惩罚罪臣都好,但卢氏的爵位是卢氏先祖拿血汗换来,求陛下手下留情——”

  贞元帝目光暗沉地看着卢炴,盯了他片刻后,语气莫测道:“你卢氏先祖随太祖立朝有功,但他给你的世袭尊荣,便是令你去谋害无辜百姓?”

  卢炴哭诉道:“陛下,微臣不敢草菅人命,但……但此番死的五人,一个是国公府家奴,他助纣为虐,帮着卢旭害人,本就该死,还有四人,却都是贫贱之身,罪臣有罪,但卢氏其他人无罪,罪臣别无所求,只望陛下念在……”

  “贫贱之身?”贞元帝打断了卢炴所言,“他们是大周的寻常百姓,那家主虽染了赌习,却并未做伤天害理之事,无端被你要挟逼迫,后来你还不守道义杀了他们一家三口,你如此妄自尊大,毫无善念,你要朕如何念你先祖之功?”

  卢炴趴在地上的背脊微僵,不敢置信地抬起身子来,“陛下……”

  贞元帝冷冷开口,“自丰州之乱后,天下承平日久,朝中肱骨无不齐心辅国,但你堂堂卢国公,竟能为卢氏尊荣残杀百姓,党豺为虐,今日你能为一己之私如此,来日,你便能为一己之私败坏朝纲,残害忠良,你这样的乱臣,又与贱民何异?!”

  卢炴面露骇色,贞元帝不耐烦地站起身来,“朕来此之前,的确想对你网开一面,但朕未想到,此案内情如此惊世骇俗,你们兄弟二人罪大恶极,难以宽恕,金吾卫和刑部该如何查办便如何查办,绝不可轻饶!”

  贞元帝道出此言便朝外走,卢炴听得肝胆俱裂,骇然往门口扑去,“陛下——请陛下开恩——”

  他还未摸到门槛,翊卫便将其制住拖了回来,贞元帝在黄万福等人的护送下离开正堂,其他人连忙抱拳礼送。

  卢炴被压在地上,那张极擅虚与委蛇的脸沾满了尘泥,见贞元帝远去,卢炴又奋力去看太后,“太后娘娘,请太后娘娘开恩……”

  郑太后拂了拂袖口,淡声道:“皇帝既有此言,哀家便是想保卢氏也不敢违逆,事已至此,哀家回宫后会好生交代你夫人善后事宜,你早些认罪,也好免受皮肉之苦。”

  此言落定,侍立在旁的苏延庆闻弦音知雅意,立刻将拂尘一挥,“太后娘娘起驾回宫——”

  太后缓缓起身,秦缨上前相扶,在卢炴的悲哭哀求声中,秦缨扶着太后走出了堂门,待太后上轿辇之时,她又远远看了一眼谢星阑,恰巧谢星阑也在看她,二人四目相对,眼底皆闪过打了一场胜仗般的振奋。

  回了寿康宫,杨氏正苦苦等候,见到太后,杨氏立刻迎了上来,太后却摆了摆手,苏延庆笑着拦住杨氏,“夫人,太后娘娘疲惫,您还是莫要扰她休憩。”

  郑太后扶着秦缨的手进了暖阁,没多时,只听外头传来杨氏的悲哭之声,但很快,那哭声渐行渐远,天穹仍是一片阴沉,秋风徐徐吹过,彻底将哭声掩了住。

  秦缨正将引枕垫在太后身后,太后靠的舒坦了,看向窗外道:“这天色沉了半日,却始终未落下雨来,大抵是卢氏罪有应得,老天爷懒得为他们落雨。”

  秦缨牵唇道:“也幸得有您和陛下坐镇,您与陛下明断是非,未曾顾念卢氏先祖之功。”

  太后也弯了弯唇,“那卢炴一口一个贱民,却不知皇帝最不喜世家拥功自重,更何况卢氏这几代未出英才,祖宗的功劳也耗得差不多了。”

  贞元帝并非太后所出,当年扶贞元帝为储,多是太后的权宜之计,如今贞元帝登基多年,早就脱离了太后掌控,这二人之间暗藏机锋,秦缨不敢胡乱接话,只是忍不住问道:“卢氏犯下这等罪过,若他们真有何功劳,便可饶恕吗?”

  太后这时脉脉看向秦缨,“你是个是非分明的好孩子,但这天下并非只有是非公断,若牵涉朝堂,那便又是一番道理了——”

  见秦缨眸色微暗,太后又道:“不过你能替平民百姓伸冤,总是好事,这案子往下查将再无阻碍,你也能放心了,过两日便是中秋节,到时候与你父亲一同入宫来,给哀家讲讲还查到了什么。”

  虽已找到了关键人证物证,但要定案,还有诸多细节要补全,秦缨闻言立刻应是,又忽然想到,康素琴是在贞元十年的八月十六遇害,中秋后那日,正是她的忌日。

  见她若有所思,太后拍拍她手背,“行了,哀家也乏了,你不必在此作陪,这会儿只怕还在审,哀家看你心事重重,不若去看看还有何查问的。”

  秦缨欣然应下,她行礼告退,待离开永寿宫,直奔禁军衙门而去,到了跟前,果然看到堂中众人皆在。

  谢星阑正审卢旭,卢旭交代着行凶过程,眉眼间毫无愧色,一旁卢炴已是哀莫大于心死,如同傀儡般跪坐在地。

  见秦缨来此,谢星阑并未停下,卢旭看了秦缨一眼,继续道:“我也不知她们怎就碰上了,我根本控制不住,后来我被关了半年,也再未遇到与她那般相似之人,渐渐便也淡了念头,直到……直到那郡王府的小姐入府看月凝。”

  “她独自一人从后院出来,正好被我撞见,她那模样,与当年的清芷何其相似?而我更未想到,第二日她还送上门来,我一听她打探的,便知道她目的为何,我忍了又忍,终究郁愤难平,后来她去了枕琼斋,简直是自寻死路……”

  谢星阑喝问道:“你知道她的身份,你就不怕暴露行迹?”

  卢旭这时瞟了一眼卢炴,“当年那般大的案子都能被压下,我又有何惧?只是我未想到,那郡王府的小姐看起来纤瘦,却是个会武之人……”

  卢旭说此言时,虽然知道整个卢氏都大势已去,可他眉眼间仍有两分难以自持的倨傲,秦缨站在一旁,想到太后适才所言,再无打了胜仗的欣愉,卢旭并非高明罪犯,卢炴行事也并非滴水不漏,这个案子之所以错判十年之久,无外乎是因“权势”二字,这一次她与谢星阑能使冤情昭雪,下一次呢?下下一次呢?

  秦缨心底没有答案,但心腔里却有一股子难以名状的意气催生,她抬眸去看谢星阑,便见谢星阑寒着面孔,正令卢旭在证供之上画押,在卢旭颤颤巍巍按下手印的那刻,一旁卢月凝笔挺的背脊骤然坍塌下来,她耷缩着肩背,凄绝地啜泣起来。

第74章 感激

  将卢氏一门押送出禁军衙门时, 这场沉酝了半日的秋雨,终于淅淅沥沥地落了下来,卢炴和卢旭一个面如死灰一个癫狂无状, 卢氏一众仆从们大都满面畏色,只有擦干眼泪的卢月凝, 显得沉默而平静。

  她低着眉眼走在队伍最后,崔慕之分明站在门外,她却再未看他一眼, 跟着的云竹哭着道:“小姐,小姐求求崔世子, 如今只有他能救咱们了……”

  卢月凝并未回头, 她语气凉薄地道:“没有用的, 树倒猢狲散, 更何况是毫无亲缘之人,国公府如今这步田地,谁还想惹得一身腥呢?”

  她语声不低, 颇有中气,像懒得装柔弱可怜了,索性再无顾忌。

  衙门内几人隐隐听见这话, 都去看崔慕之, 崔慕之面色沉重,眉眼间笼罩着几分阴霾, 周显辰轻咳一声道:“事到如今,崔大人的确不必帮卢国公府了。”

  崔慕之望着卢月凝的背影, 眼底闪过一丝疑惑, 像是不认识她了,“当年的事并非她故意为之, 她这些年为了自保知情不报,我也不知如何苛责……”

  周显辰今日听了半日,叹息道:“她也是个可怜人,这些年来护着她父亲,只怕是不想失去已经拥有的荣华富贵,她母亲早逝,父亲又是如此品行,她有的,也只有在外人看来金尊玉贵的出身了,只是太执迷不悟了些。”

  崔慕之微微皱眉,他从前总以为卢月凝多病之身,柔弱却良善,直到今日他才明白,卢月凝经历这一切,又粉饰太平这样多年,她其实比谁都凉薄,也比谁都看得通透,包括不信他眼下会帮她,亦是因为将世家贵族间的准则认得清楚,她护的不是卢旭,而是自己仅剩的尊荣,为此,不在意亲生母亲的苦难,亦不在意那几位受害者的冤屈。

  崔慕之喉头微梗,心腔子里也堵得厉害,一转头,却见秦缨正在与谢星阑说着几处尚待查证的细节,她二人一个说一个写,不知何时起,竟有了种外人难以插言的默契,想到自己从前在秦缨面前那般护着卢月凝,他不由面颊微热,但更令他心生郁结的,却是秦缨好像忘了这一点,她没有丝毫以此令他难堪之意。

  “要传翠娘来问证,这是卢旭行凶的动机,要问得清楚明白,除此之外,还有赵镰与郭仲耘这些年受贿索贿的细则,要令卢文涛说的更详细些。”

  秦缨说完这话,周显辰上前来道:“卢元斌的死卢文强已经招认,但卢炴始终不再开口,如何让他主动认谋害金文延一家之罪呢?他到现在都觉得自己只是杀了几个贱民,而他出身高贵,根本不算大罪。”

  这话亦令秦缨和谢星阑面露难色,谢星阑道:“金吾卫想法子审,如今还需追查的人证不少,需得金吾卫与京畿衙门一同查探。”

  周显辰忙道:“谢大人只管吩咐——”

  崔慕之在旁听着,亦道:“刑部与京畿衙门一同探查,如此方能早日定案。”

  谢星阑和秦缨看他一眼,秦缨神色如常,谢星阑眼底到底忍不住闪过一丝讥诮,他将卷宗上几处差漏指出,崔慕之毫无异议配合起来,待安排完,外头时辰已经不早,崔慕之心中煎熬,当先告辞,周显辰见状,也与他一道回衙门调派人手。

  他二人前后离开,站在门口的谢坚忍不住上前道:“恭喜公子和县主,这案子跑了快半月了,终于算是查的明明白白了,只怕谁也没想到,这卢二爷会是这等丧心病狂之人!还有那崔大人……”

  谢坚朝崔慕之离去的方向看了一眼,“当着太后和陛下的面,反倒被护着那般久的卢姑娘反呛回去,小人看他脸都绿了。”

  秦缨失笑,可不知想到什么,又对谢星阑道:“此番还是因为陛下并无回护之心,太后见陛下如此,也不打算硬保,适才太后说,我们往下查会全无阻碍。”

  谢星阑何等心思,立刻洞悉她话中之意,他语声微沉道:“世事便是如此,今次能定卢氏之罪,你我只占五成。”

  秦缨心头沉甸甸的,但忽然,她想到了那件本该发生在两年后的事,她迟疑道:“眼下查的虽是命案,但卢氏会否还有其他祸乱朝纲的罪过?”

  谢星阑一边收拢卷宗一边问:“比如?”

  秦缨正色道:“比如贪腐——”

  谢星阑手中动作一顿,抬眸看秦缨,“为何想到了贪腐之上?”

  秦缨被谢星阑一错不错看着,禁不住眼波微闪,但刹那后她便镇定道:“就凭卢炴看重卢国公府的荣华富贵,此前找人收买郭仲耘或许只是冰山一角,在其他朝政之上,他或许还有手脚不干净之处,他府上做着玉器生意,自己又是礼部侍郎,礼部虽不比户部和兵部富庶,但每年公项出纳也不少,你应该比我清楚。”

  谢星阑眼瞳微缩,“你可是听到了什么风言风语?”

  秦缨被问得莫名,她摇头,“这倒没有,只是随意联想一番罢了,卢炴不是不愿认罪吗?若查出其他罪行,数罪并罚,也能令他心服口服。”

  谢星阑目光幽深地看了秦缨两瞬,复又如常将卷宗交给谢坚,而后道:“你说的我此前也想过一二,如今案子初定,我抽调人手去查。”

  秦缨自然信得过谢星阑,忙点头应好,见外头秋雨霏霏,凉意渐深,她轻声道:“还有几日便是中秋了,希望中秋之前能有好消息,倒时将案子真相告诉他们三家,也好令他们过节时心中轻省些。”

  谢星阑目光轻悄悄地落在秦缨侧颜上,沉沉应了一声好。

  ……

  卢国公府的变故震动朝野,坊间虽不知内情为何,但世家贵族们素来耳清目明,没两日便知与十年前那桩骇人听闻的旧案有关,一时议论鼎沸,杨氏与卢瓒求救无门不说,没两天,连她二人也被下了大狱。

  眼看着距离中秋还有两日,秦缨每日都往金吾卫去一趟,若有帮的上忙的便留上半日,若无用武之地,便探探进展就走,这日她刚从金吾卫回府,便见一辆眼熟的马车停在府门之外,她面上一喜,笑道:“芳蕤来了!”

  待进了府门,果然见李芳蕤侯在前厅之中,看到秦缨,李芳蕤起身迎上来:“一来便听说你去金吾卫了,又说你走了两个时辰快回来了,这才在府中等你,不然我去金吾卫找你。”

  秦缨便带着她回清梧院去,边走边道:“你今日来找我,看来是都知道了?”

  李芳蕤笑意一盛,“不错!我父亲这两日天天上朝后要留在宫中半晌,是他告诉我们的,陛下本就对卢氏没有顾念之心,如今还知晓那卢国公在礼部贪了不少官银,说是气得要将卢炴罪加一等。”

  秦缨感叹,“多亏谢大人查的宽泛,否则卢氏此番被治了罪,这贪腐之行反被掩下。”

  秦缨这赞扬并非有意替谢星阑揽功,是她也未想到,她那日简单一提,谢星阑却是手段雷厉风行,不过三日功夫,便将卢氏这两年在礼部的污遭事全都掀了出来,因此杨氏和卢瓒也被下狱查问,连带着两个深得卢炴提携的礼部主事也一同落马。

  在原文中虽写了卢氏之危,却并未交代前因后果,而当时陆柔嘉小产失子,崔慕之庇护卢氏之行,只成了陆柔嘉的催命符,秦缨本以为卢氏两年之后才被揭发,如今还不一定能查到蛛丝马迹,却不想卢炴在礼部数年,早已开始利用职权中饱私囊,而谢星阑蛇打七寸,出手便是要害,如此一来,卢氏再无翻身的可能。

  二人进了屋中落座,李芳蕤也道:“谢大人实在厉害,卢国公府和段氏争抢玉器生意几年了,却一直未被段氏盖过风头,外人只道卢氏家大业大,根基深厚,却不想是卢炴利用职权作怪,也幸而此番被揭发,若是再过两年,只怕整个礼部都要被他祸害。”

  秦缨应是,“人的贪欲只会越来越大。”

  李芳蕤便又道:“后日是中秋,你到时候几时入宫?”

  中秋节宫中设宴,文武百官与王侯世家皆要入宫赴宴,临川侯府自然也在应邀之列,秦缨眉目微凝,“许得早些入宫,要去给太后娘娘请安。”

  听见此言,李芳蕤又面露苦涩,“前次我母亲哄骗了太后娘娘,太后虽未降罪,但多少有些不快,明日一早我要随我母亲提前一日入宫给太后娘娘献礼。”

  秦缨失笑,“你母亲也是有情可原,前次已经去请过罪,太后娘娘不会怎样怪罪的,明日谢大人要将当年旧案的几位家属请入金吾卫陈情,我到时候要去衙门一趟,这几日金吾卫和两处衙门已将诸多人证补全,明日先告知他们当年真相,好令他们暂且安心,若要等三法司定罪,那还有得等了。”

  李芳蕤也跟着松了口气,“那再好不过,这案子过了十年,这回他们是真的为女儿报仇了,明日几时见他们?若我出宫的早,便去衙门找你。”

  秦缨道:“应是午时之后。”

  李芳蕤忙道:“那我定要赶上!”

  秦缨笑着应是,因中秋将近,侯府中制备了不少点心果子与中秋佳食,秦缨与李芳蕤说了一下午话,又留李芳蕤在府中用了晚膳才放她归府。

  翌日一早,秦缨起身后先帮秦璋写祭文,秦璋惦念亡妻,每逢团圆佳节总要好生祭奠一番义川长公主,往年祭文都是秦璋一个人写,到了今年,秦缨改了贪玩性子主动帮忙,直令秦璋老怀甚慰,待写完祭文已近午时,秦缨便乘马车往金吾卫衙门去。

  一场秋雨稀稀疏疏下了几日,如今雨停了,天气亦发转凉,秦缨披着碧青斗篷下马车之时,便见金吾卫外的长街上停了几辆马车官轿,是有人比她先到了。

  她跟着守卫入衙门,走到半路,便见到得了信的谢坚来迎,谢坚上前行礼,又道:“周大人,崔大人,还有大理寺的少卿方大人都在,罗槿儿的父母也来了,眼下就等康老爷过来,他们都在堂中说话——”

  秦缨应是,待到了偏堂,果然看到谢星阑几人在坐,罗槿儿的父母秦缨见过,当着几位朝廷命官,二人拘谨地坐在下手位上,见她来,二人又连忙起身行礼。

  秦缨摆了摆手免礼,与谢星阑三人招呼之后,看向了大理寺少卿方君然,谢星阑道:“这案子繁杂,部分卷宗已经送往大理寺复核,今日方少卿正好过来,便一同与他们见见,若有何疑问,也可当面问他。”

  “拜见县主——”

  方君然生的高鼻深目,轮廓英挺,此刻恭敬行礼,一言一行颇有股老成持重之感,秦缨道了免礼,方君然便也打量起她来,“下官常听县主之名,今日闻名不如一见。”

  秦缨面露狐疑,方君然便道:“忠远伯府的案子已经送入大理寺复核,几位嫌犯罪名已定,窦氏的案子我们衙门也已复审过,也即将定罪,这两桩案子闹得满城风雨,能速速勘破,都有县主的功劳,下官此前听着传言还有些半信半疑,却没想到谢大人说此番仍然多亏县主,下官任着大理寺少卿之职,在县主跟前实有惭愧之感。”

  若是其他朝官说这话,必定给人讨好逢迎之嫌,可这方君然一板一眼,眸色虽是恳切,面上却不露半分笑意,反倒给人肃穆真挚之感,秦缨客气两句,抓着机会问道:“窦氏的案子要如何判?”

  方君然肃然道:“凶手窦晔判了斩刑。”

  秦缨眉眼微凝,点了点头作罢。

  今日是为了十年前旧案而来,秦缨很快问起了罗槿儿父母的近况,罗槿儿母亲方氏今日依旧是华服加身,但再贵重的绫罗绸缎,也难掩她面上颓唐。

  “自从知道当年的凶手是错判之后,这半月我们未睡一个好觉,每天都在等衙门的消息,还去京畿衙门打探过多回,但我们也明白,这案子过了十年了,哪有这样快的,我和槿儿父亲本来已经做好了等三年五载的准备,甚至想着,过了这么久,凶手大抵再也抓不到了,可没想到才半月便有了转机……”

  “昨日知道消息的时候,我和她父亲立刻去城外给槿儿上了香,半月去上香之时,我和她父亲满心愧疚,后来也给她弟弟去了信,如今还未收到回信,但能想到,她弟弟一定又悲又气,等今日回去,我便再去信,她弟弟只怕也想不到这样快——”

  当着谢星阑几人,罗槿儿父母不敢多言,但秦缨贵为县主,却通身亲和,直令方氏打开了话匣子,秦缨最能体会她们的心思,便静静听着不曾插言,方氏这时感激地看着秦缨和谢星阑,“那日县主和谢大人去我们府上时,我多有失态,这案子能查这样快,一定是你们劳心劳力之故,我们实在不知如何感激才好。”

  秦缨正要安抚两句,谢坚在外道:“公子,康老爷和李姑娘来了。”

  大家正等康老爷,却没想到李芳蕤也来了,秦缨便看向谢星阑道:“芳蕤昨日去寻我,我说今日要见几位家属,她便想来看看。”

  谢星阑不置可否,“此番能破案,也多亏她引蛇出洞,请她进来吧。”

  很快,康修礼带着康素琴的哥哥康素文进了堂门,而李芳蕤一喜绯红宫裙跟在后,一出现便惹得罗永成和方氏多看了她两眼。

  等康修礼父子落座,谢星阑便吩咐谢坚,“去将袁守诚请来。”

  罗槿儿和康素琴的家属好安排,范玉蘋的父亲却是个冷血无情之辈,因此,谢星阑令袁守诚做为范玉蘋的家属出面,他本就被看押在金吾卫大牢,没多时,人便被谢坚叫了出来,谢坚还为他寻了一身干净衣衫,此刻面容虽有些狼狈,却也不失礼数。

  等众人坐定,谢星阑才开口,“案子查清了,当年谋害三位受害者的凶手已经找到,此人是卢国公府的二老爷卢旭——”

  此言一出,几人面色皆是大变,方氏忍不住道:“这几日城中都在传卢国公府出事了,难不成就是因为此事?槿儿当年是被卢家二老爷谋害?!”

  康修礼父子也面露震惊,康素文道:“难怪当年案子错判了,这样的公爵人家,要在衙门里颠倒是非是再容易不过!那负责查案的郭仲耘,一定是听他的授命!”

  康修礼亦意外道:“卢国公府……是那个住在长春坊的卢国公府?真是他们府上的二老爷害了素琴?若是他,那……”

  袁守诚这些日子一直关在金吾卫,并不知外面变故,但卢国公府他却知道,大周立朝百年,被封为公爵的世家不少,但一朝天子一朝臣,如今还在京城立足并身处要职的却不多,而能世袭到如今无不底蕴深厚,亦得天子与宗室看重,袁守诚没说话,面色却是微白,这样身份贵胄之人害了范玉蘋,这份公道可还能求到?

  谢星阑应是,“不错,已经查的清清楚楚,今日——”

  谢星阑话音未落,康修礼便着急道:“谢大人今日请我们来是何意?难道说这案子还有内情?是那卢旭惩办不了?”

  方氏也红着眼道:“卢国公府这样的人家我们不敢招惹,若是别的冤屈也就罢了,但是……但是他害了三条人命啊,已经让他逍遥了十年,难道还惩办不了吗?”

  他们着急的质问令崔慕之几人皱眉,但秦缨却听得心腔滞涩,平民百姓畏权如虎,足见这世道以权压人已是寻常,哪怕身处金吾卫衙门,他们也先入为主的以为今日请他们过来,不是为了令她们女儿沉冤得雪,而是为了安抚与警告。

  谢星阑也看的心底发沉,忙安抚道:“你们莫急,今日请你们过来,便是告诉你们他已经认罪,案子也已经查到了尾声,至多半月之后,便会公审定罪。”

  谢星阑扫了眼秦缨,“明日是中秋节,你们若不知这消息,势必难安稳,因此今日便提前为你们吃一颗定心丸。”

  他语声一肃,“卢旭能惩办,并且死罪难逃。”

  众人听得微愣,袁守诚不敢相信道:“真能给卢旭治罪?真能给他判死罪?”

  谢星阑笃定点头,“不错,他害了三条人命,按照大周律法,足够判死罪,绝无转圜余地,你们不信可以问刑部崔大人和大理寺的方少卿——”

  五双眼睛急切地看向崔慕之和方君然,崔慕之看着这五人,心弦莫名发紧,他亦肃然应是,“不错,是死罪无疑。”

  方君然也道:“卢旭确是死罪。”

  得了这般肯定,方氏瞬间呜咽出声,她紧紧抓着罗永成的手,一声声道:“真能判死罪,真能判,我一听凶手是国公府的主子,还以为这辈子没法子为槿儿伸冤了……”

  康修礼也红了眼眶,他喉咙里“嗬嗬”有声,也紧紧抓着康素文的手,口唇开合,却不知该说什么,康素文哽咽道:“父亲,能为素琴报仇了!终于能为素琴报仇了!母亲在天之灵看着也能安息了……”

  袁守诚直挺挺地坐着,虽未出声,胸膛却剧烈地起伏,他紧紧抓着身侧椅臂,好半晌才将眼眶处的热意压了下去。

  众人模样也看得李芳蕤鼻尖发酸,但这时,康素文欲言又止道:“卢国公府……这是卢国公府犯了事,此番若真的惩治了卢旭,那以后他们会否……会否嫉恨上我们?若是他们报复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