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缨瞥了谢星阑一眼,有些哭笑不得,又有些迷惑,前世谢星阑在三四年后才与崔慕之明着杠上,但如今,他便看崔慕之十分不顺眼了。
崔慕之脸色黑如锅底,但他仍不死心,竟问秦缨,“谁教你这些?你怎可能懂这些?”
秦缨叹了口气,“你别管谁教的,你若不信,可找出错漏之地反驳,若找不出,便莫要在此纠缠不清。”
她又去看谢星阑,“此前案发时间算错,嫌疑落在了葛明洲身上,这正证明他不会是凶手,如今要从十一日当夜开始查起,知书那天晚上来给窦煜收拾屋子,凶手必定是在他离开之后才过来,而下毒之物,正是蒲陶糕。”
谢星阑道:“窦煜没有晚膳之后用膳的习惯,但仍然吃了蒲陶糕,足见此人与他十分亲厚,而凶手晚上杀人,第二日早上布置现场,这一早一晚,都得有不在场证明。”
他立刻吩咐谢坚叫齐众人在似锦堂汇合。
崔慕之眼神晦暗不明,他盯着秦缨看了片刻,忽然对周显辰道:“去把你们衙门的岳仵作叫来,云阳县主并非衙门公差,怎能只凭她之言断案。”
周显辰有些作难,却也不得不吩咐衙差去衙门叫岳灵修前来。
秦缨见崔慕之如此,挑了挑眉头,但她懒得多言,转身便往似锦堂而去,谢星阑跟着她过来,问道:“如何发现的?”
秦缨叹道:“昨夜爹爹在经室看了一夜经文,今晨我去的时候,也在窗棂上看到他的影子,当时以为他在看经,可进门才发现他直坐着睡着了,他后靠着椅背,身前抱着软枕,这才令我想到,死者也是可以‘站’起来的,但只能站十二个时辰。”
她说到此处,谢星阑忽而蹙眉:“但若是如此,凶手便是懂得尸僵之人。”
秦缨脚步微顿,“正是如此——”
谢星阑道:“寻常人只知道人死后会变僵硬,但凶手设下此局,明显知道死后变僵硬的时辰与尸僵缓解的时辰,难道窦府之中,也有人学了仵作之术?”
窦府堂堂巨富之家,如今又是官门,而仵作是贱役,没道理为了杀人提前去学贱役之术,秦缨眉头紧拧,“确实古怪,先去查问作案时间。”
二人到了似锦堂,在等窦氏众人来之时,窦启光和崔、周三人又跟了过来。
谢星阑本来对狗皮膏药般的崔慕之颇为不喜,但他忽然发现,高高在上的崔慕之次次在秦缨跟前吃瘪的场景太令人愉悦,他又何必阻拦崔慕之自取其辱?
窦家人来的很快,这次有窦启光在场,所有人都不敢放肆,待谢星阑问起十一那夜和十二日清晨众人在何处,大家才露出几分讶异。
窦文运先道:“那夜我在妾室宋氏房中歇下,不到子时便睡下了,宋氏和她房中下人都可作证,第二日是巳时过半才起,不过好端端的,怎问起了十一那夜之事?”
窦启光坐在首位,双手拄着拐杖面沉如水,此时喝道:“问你你答话便是,哪里来的那般多疑问?”
窦文运不敢顶嘴,呐呐应是,有他在前,其他人都不敢大意,纷纷交代当夜何时歇下,何人作证,一路问下来,众人都说各自早早歇下,并无明显怪异之处,谢星阑扫了众人一圈,“窦文彬和窦晔又去了生意上?”
先前只有葛明洲和窦文珈被看管,其他人并未被限制,而窦家自己的生意早上正轨,多有各处管事操持,如此大房和四房都颇为闲适,唯有窦家三房,因是自己单干的生意,父子二人日日早出晚归,颇为勤恳。
三夫人蒋氏道:“今日夫君要去城东汇账,晔儿要去城南进货,都一早便离府了,只怕要等到傍晚时分才会回来,十一那日,夫君一直和我在一处,晔儿也一直歇在他院子里,他是习武之人,起得早睡得也早,日日如此,只需问他院中小厮十方便可。”
翊卫去叫十方,很快,十方战战兢兢地进了似锦堂。
待谢星阑问起十一那夜,十方道:“那夜公子和我们早早便歇下了,这是公子的规矩,公子歇下之后,我们也都睡下了,您问的那会儿,我们都睡熟了,第二日早上,公子是辰时过半起身的,和老爷用过早膳,是小厮九云陪他们出的门。”
谢星阑蹙眉,“当夜并无任何动静?”
十方略一犹豫,摇头,“没有,公子院子里拢共三个小厮,当天晚上我们睡在一起,连起夜都无,公子那边也十分安稳,未曾听见他叫人。”
谢星阑凝眸,“既然没有守在身边,便不算人证,其他人也一样。”
与窦晔一样的还有窦焕,其他几位小姐,晚间歇下都有奴婢守在房内,公子们年纪已长则无需如此,听见这话,窦焕忍着不快道:“我是真的早早睡了,因第二日一早约了人打马球,我那夜并未贪玩,何况我那院子里什么都没有,也没什么可玩闹的。”
窦焕是说院中并无侍婢与妾室,这话刚一出,窦启光锐利的目光便落了过来,窦焕缩了缩肩背,小声道:“非要说我偷跑出去害人,那我也没法子,我清清白白,不怕你们查。”
谢星阑站起身来,“干说无用,你与窦晔的院阁皆要搜查——”
谢星阑要亲自带人去搜证,秦缨也跟了上去,崔慕之欲要同去,周显辰却未动,窦焕见龙翊卫要搜自己的屋子,不知想到什么面色大变,但他刚起身,窦启光坐在首位上道:“给我坐下,若是问心无愧,便该敢让他们去搜——”
他说着话轻咳了两声,又道:“今日我也陪着你们等,看看衙门能查到何种地步,我亦想知道,到底是谁那般心狠手辣害了煜儿。”
他一开口,谁也不敢乱动,三夫人和窦桐对视一眼,却是比窦焕还要坦然自若。
崔慕之此时跟去也显突兀,想到谢星阑和秦缨同进同出的模样,他落在椅臂上的指节微攥,很用了几分意志才按捺下心神。
由十方带路,谢星阑和秦缨先往窦焕的院落而去,到了院中,便见是与临风馆一般大小的院落,他们直入上房搜查,谢坚与冯萧去了西厢暖阁,谢星阑便进了东厢卧房,一进门,他先看到了床榻枕头下露出来的书册一角。
那书册明显是被窦焕藏起来的,谢星阑快步上前,一把将枕头掀开,顿时看到底下竟然藏了不止一本,他拧眉将书册拿起,刚翻开看了一眼,人便是愣了住。
秦缨正在看窦焕多宝阁上的器物,见谢星阑人僵住,上前道:“发现了什么?”
谢星阑听见她走近,先前还滞涩的动作骤然变快,一把将那书册重新塞回了窦焕枕头下面,“没什么,几本诗集罢了——”
秦缨“哦”了一声,又往西厢走去,不过片刻回来道:“除了看出来他不爱读书之外,好像也没什么不妥。”
这话落定,她自己心底先“咯噔”一下,她疑惑地看了谢星阑一眼,“不对,他不爱读书,暖阁连一张纸都没有,怎么还在枕头下面放那般多诗集?”
她心思一动,脚步生风地往床榻走去,谢星阑面色一变,“你慢着!”
他想阻拦,但秦缨觉得那“诗集”有古怪,哪能听他的话,只见她将枕头一拨,拿起一本书册便翻了开,眉头一簇,她念出声来,“鸳鸯秘谱?”
扉页几字令她迟疑,她又往下一页翻去,但那副图画尚未看清,一只大手从她身后伸来,一把将书册夺了过去,秦缨吓了一跳,转身便对上谢星阑无可奈何的眸子。
谢星阑为了夺书离她极近,秦缨甚至能闻见他身上淡淡的沉檀香,她纳闷道:“怎么了?窦焕不看书,身边却放着这些书册,这本就古怪……”
谢星阑脸色疑难,欲言又止,秦缨还未见过他如此神色,她不禁轻喃道:“鸳鸯秘谱,这名字听起来……好像是……”
她脑海中灵光一现,“难道是……?”
谢星阑表情未变,不信她能猜到,但秦缨上下打量他一眼,摇头道:“难怪你如此,也是,窦焕时常流连烟花之地,他除了看这些,还能看什么。”
谢星阑惊疑:“你知道?”
秦缨承认道:“鸳鸯秘谱,这名字一听便不甚正经……”
谢星阑剑眉一竖,“你看过?”
秦缨后退一步,“那可没有。”
谢星阑哪里还能信她,若没看过,怎么会见名字就知道,他眼底满是惊疑与沉痛,“以为你出格,却没想到你出格到了这个地步,你是个姑娘家,可知如此是何德行……”
秦缨无语道:“你可不要冤枉人,我还没机会看,我刚才也没看清啊——”
不是没看,而是没机会看,这话一出,谢星阑更觉她不可理喻,他将书册往床榻上一扔,转身便朝外走,“真该让临川侯好生教导教导你。”
门口谢坚听见这话,疑惑道:“公子,教导县主什么?”
谢星阑眼风刀子一般刮了他一眼,出门便令十方带路去窦晔的院阁,谢坚摸不着头脑,一转身,瞧见秦缨一脸莫名的朝外走,他凑上前来,“县主,我家公子怎么了?”
秦缨哼了一声:“你家公子最是个守德行的好男子。”
谢坚一头雾水,见秦缨出了院子,忙跟了上去。
到窦晔的院子时,包括冯萧在内的翊卫瞧见谢星阑脸色不善,都噤若寒蝉地搜查,秦缨心道男子房内还是谨慎为妙,便只看并不翻动,但半炷香的时辰过去,窦晔的屋子简练异常,除了比窦焕的屋子多了两把长剑,也并未有何不同,这窦晔也是个不喜读书的。
谢星阑带人搜了一圈,并未有何发现,见秦缨站在门口候着,他没好气地扫了她两眼,最后一个才走出暖阁,可就在刚踏出暖阁的刹那,他眼风瞟到了北面空墙,他脚步一顿,盯着那空墙上淡淡的影子拧了眉头。
第36章 缉凶
岳灵修刚到窦府便被请到了前厅外, 他在檐廊下候着,没多时,周显辰得了消息走出门来, 岳灵修只以为是周显辰有何吩咐,可下一刻, 他看到又一人跟了出来,而那人他在衙门见过,正是长清侯府世子, 如今的刑部左侍郎崔慕之。
岳灵修对着二人行礼,周显辰道:“世子, 这便是我们衙门的岳仵作, 验出窦煜死因的便是他。”
崔慕之上下打量岳灵修一眼, “你的技艺极好, 今次叫你来,是有一事要问你,你可知人死后有尸僵的说法?”
岳灵修一听忙恭敬道:“小人知道, 这尸僵便是人死后,身躯四肢会变的僵硬——”
崔慕之眉眼微肃,“你说仔细些, 人死多久开始出现此状, 又会被什么因素影响,说的越仔细越好。”
岳灵修虽不知为何有此问, 却半分不敢大意,他谨慎开口, 一词一句皆是严谨, 生怕说错了话令眼前二人大人不快。
等他说完,周显辰道:“世子, 如此看来,县主刚才说的都是对的。”
一听关乎秦缨,岳灵修顿时竖起了耳朵,只见崔慕之眉宇间阴云笼罩,面色更是黑沉的厉害,他又道:“就算说的是对的,也不可能是她自己想到的。”
周显辰犹豫道:“难道县主背后有高人指点?”
崔慕之眯了迷眸子,“她从前胡闹惯了,连戏伶也能拜为师父,还有什么是她做不出来的?此番必定又是临时找人学了些探案之法,与其让她在人前指手画脚,倒是她身后那人或许就在哪处衙司内当值,将此人找出,你我还能将其重用。”
周显辰不是崔慕之,哪敢打探县主私隐,便作难道:“但这是县主的私事,我们这些外人只怕不好多问,反正是为了办差,县主也确实帮了忙……”
周显辰话未说完,崔慕之道:“无事,这件事就无需周大人操心了。”
周显辰面上应是,心底大大松了口气。
岳灵修听着崔慕之所言,一边回想秦缨那日教他的场景,想来想去,都觉得秦缨说的是她本来就会的,而非临时学艺,滥竽充数,他唇角微动,很想替秦缨反驳几句,但想到秦缨的叮嘱,再加上他自己身份低微,到底没敢开这个口。
正在此时,中庭之外响起脚步声,岳灵修抬眸看去,正是谢星阑和秦缨回来了。
秦缨也第一时间看到了岳灵修,见崔慕之真将岳灵修叫来,她眼底生出几分嘲色,心道崔慕之有盯着她的功夫,还不如去办点刑部差事。
谢星阑径直入屋道明搜查结果,崔慕之和周显辰自要去听,秦缨停在门外,又走去檐廊和岳灵修说话,“是周大人叫你来的?”
岳灵修恭敬应是,想到崔慕之二人所言,轻声道:“似乎是您说了尸僵之理,他们要核查您说的是否正确,还……还说您受高人指点,想知道您背后高人是谁。”
秦缨叹了口气,“罢了,他们问什么你答什么便是了。”
岳灵修自然听从,他身份卑贱,唯有秦缨在他跟前并无高高在上之感,而能验出窦煜死因,根本都是秦缨的功劳,周显辰对他夸赞有加,可他却受之有愧,偏偏秦缨不许他道出真相,岳灵修默不作声站在秦缨身侧,眼底带着几分感激。
厅内谢星阑已道明搜查结果,窦启光道:“若是如此,便还是难以确定是谁害了煜儿。”
谢星阑一副若有所思模样,很快他道:“从此刻起,在金吾卫查明真相之前,府内众人皆不可踏出府门一步——”
他忽然如此吩咐,自然令窦家人不满,窦文运道:“你们三五日查不出,我们可以三五日不出门,但倘若你们个把月查不出,我们也不出府门?”
谢星阑冷眸扫过去,“放心,用不到三五日,很快你们就知道真凶是谁了。”
说完这话,他留下冯萧和谢咏带着翊卫在府内看守,又点了谢坚出门,众人不知他是何打算,待他出了门,秦缨也诧异地看着他,谢星阑道:“我出府一趟查些东西,你在府中候着。”
他说完便走,秦缨喃喃道:“此时出府做什么?难道去找窦晔父子?”
岳灵修听见“窦晔父子”四字,轻声道:“县主说的可是窦家四公子?”
秦缨转眸,“你认得?”
岳灵修连忙摇头,“小人不认得,只是小人在半年之前的一个案子里,见过窦家四公子……”
秦缨有些意外,“半年前什么案子?”
岳灵修回忆道:“是一个姑娘跳河自杀的案子,那姑娘是窦氏酒楼之中的一个乐伶,因被情郎抛弃,从酒楼二楼跳了出去,正好跳在了护城河之中,而后被淹死了,当时有围看的百姓报了官,是赵捕头带着小人去窦氏酒楼验尸的。”
秦缨眉头一皱,抬了抬下颌,示意他往远处走些,待与岳灵修走到檐廊尽头,秦缨这才道:“说说当日情形。”
岳灵修忙仔细回忆,“那姑娘名叫碧荷,是个孤女,被酒楼的乐师收养成了乐伶,擅琴技,又与酒楼里一个叫长年的伙计生了私情,那伙计说好了今年春日要娶她进门,二人还……还私定了终身,可没想到长年母亲看不起乐伶,不仅不许长年娶她,还让长年辞了酒楼的活归家去,长年留下了一封信不辞而别,碧荷看到信之后伤心欲绝,转头就跳了河。”
“小人还记得那日,那姑娘早上跳河,小人和赵捕头去别处办差,到酒楼已经是傍晚了,当时姑娘身子都僵了,小人勘验过后,发现的确是溺水而亡,赵捕头又问了问楼里的证人,这案子便算了了,当时小人验尸之时,窦府四公子就在一旁,他是那酒楼的少东家,店里死了人,他亲自过来坐镇。”
秦缨眼瞳微深,“你验尸的时候,他就在旁边?你当时说了什么?”
岳灵修道:“就说姑娘腹部鼓胀,口鼻内有水沫,眼膜亦有些出血,正是溺水窒息而亡,当时那姑娘身子僵了,小人还说了她为何发僵——”
秦缨越听神色越是严峻,等岳灵修说完最后一句,她更是神容一凛,而不知想到什么,她立刻对他道:“你带我去当时案发的酒楼看看!”
岳灵修连忙应好,秦缨与留下的谢咏交代一声,带着沈珞和白鸳便朝府门而去,崔慕之和周显辰不知她要去做什么,见岳灵修也一道跟着,更觉得奇怪。
周显辰犹豫道:“世子,时辰不早了,咱们可要回衙门?”
崔慕之神色阴晴不定的,“周大人若是有差事,便先回衙门,我留在此看看他们今日能查到什么。”
周显辰闻言只好干笑道:“那我也等等。”
他们二人要等消息,窦启光也没有歇着的打算,但此刻刚过午时,这一等竟然等到了日落时分,眼看着谢星阑和秦缨都不见踪影,莫说崔慕之和周显辰,便是窦家人都撑不住了。
见窦启光撑着病体,窦文运道:“父亲大病未愈,还是回房中歇着,等来了消息,儿子亲自去告诉父亲——”
窦文耀见状也跟着道:“是啊,儿子送父亲回房?”
窦文耀要招手叫人,窦启光却道:“不必你们费心,事到如今,不找出谋害煜儿的凶手,便是让我睡我也难以安枕。”
说着话,他混浊的眸子看向屋内诸人,每看一人,都像在判断那人是否是谋害窦煜的真凶,待看到窦烁和窦文珈之时,他视线停留的格外久些。
窦烁身形笔直地坐着,窦文珈面上更是波澜不惊,屋内安静的落针可闻,就在其他人大气儿都不敢喘之时,一个门房从外快步跑了进来。
“谢钦使回来了——”
屋内人神色一振,崔慕之和周显辰也朝门口看去,不多时,谢星阑带着翊卫大步而来,他径直进了似锦堂的大门,可一句话未说,便转去了右侧巷道,众人还未反应过来,便听见了谢星阑带着翊卫上楼的声音。
窦家人面面相觑,窦文耀疑道:“谢大人去二楼做什么?”
一楼众人自然无法回答,而楼上,谢星阑正站在布置雅致的茶室之中。
他推开两扇大大的轩窗,从窗口看出去,近处的花林灿如艳霞,而更远处一道竹林苍翠欲滴,在那竹林后,便是窦煜所居的含光阁,含光阁坐北朝南,他正对着含光阁东厢的那扇大窗。
谢星阑又打量茶室,茶室十丈见方,正中放着一张丈余长的茶案,上面一整套汝窑青瓷茶具一尘不染,而两面靠墙则都立着高柜,谢星阑随意打开几处柜阁,只见南面的柜阁多为茶具与茶器,北面的柜阁则都是大饼大饼的茶团,他默不作声,亲自搜查每一个角落,直到搜到最靠近窗棂那处柜阁时,他眉头忽地一皱。
满是茶团清香的柜阁角落里夹杂着一丝淡淡的刺鼻异味,谢星阑仔细一摸,还摸到了一粒芝麻大小的石灰色碎屑,他拈起那碎屑,暗沉的眼瞳陡然闪过一道寒芒。
将此物收好,谢星阑转身往楼下去,边走边问谢咏,“县主去了何处?”
适才进门他便发觉秦缨不在,他只以为秦缨或许又去了含光阁,可没想到谢咏道:“县主带着白鸳和沈珞出去了,还有京畿衙门的岳仵作。”
谢星阑脚步微顿,“可说去做什么了?”
“没有说,您刚走没多久县主便出去了。”
天边晚霞似火,时辰已经不早了,秦缨能去何处?
谢星阑眉眼间笼上一层阴霾,待下楼到了中堂,先问道:“十二那天晚上,大夫人和伍氏一早带着下人们准备晚膳,而后来的是三房和四房,在等待其他人之时,在似锦堂的人都做了什么?”
谢星阑眸光一扫,径直看向窦启光,窦启光凝眸道:“那夜我来的时候,他们也刚到,文耀见我面色疲惫,便上来为我捶肩,还令窦焕和窦楠将白日里写的《药王经》拿给我看……”
窦启光说着,窦文运在旁不屑地撇了撇嘴,窦启光顿了顿又道:“当时饭食已经备好,但还有几人未来,我也不着急开席,这时,窦晔见我不怎么饮下人送上的茶,便知道是我不喜那日的茶汤,便说上楼取大红袍为我重泡一杯,他——”
“他泡茶泡了多久?”
“不久,楼上没有茶炉,他只是上楼去取茶罢了,这茶室之中藏着些好茶,平日里都是用来待客的,他们都知道,平日里偶有取用,也不必与我请示,只给值守的小厮交代一声便是,他上去下来也就几息功夫,文耀替我按完肩膀去了西边暖阁,四儿媳在帮忙准备膳食,几个小辈去了东边暖阁,文彬和三儿媳则一直坐着没动。”
谢星阑又道:“可有其他人上过二楼?”
窦启光摇头,“应是没有,窦晔取茶后在底下泡好,那盏茶我还未喝完,便知道了含光阁着火的事。”
谢星阑沉吟片刻又道:“白日里和晚间,此处都有人守卫?”
窦启光道:“门是关上的,西北角上的耳房里会有值守的小厮,因每天只有晚上全家人才在此用膳,因此寻常无人专门守在此地。”
谢星阑看向谢咏,“去找小厮问问,看看十二那天白日里有谁来过似锦堂。”
谢咏应声而去,他一走,堂中又安静下来,窦启光忍不住道:“谢大人查到了什么?当夜起火的时候,似锦堂的人都未离开过屋子,总不至于他们会有何嫌疑。”
谢星阑讳莫如深,“未离开过屋子,或许正是凶手误导众人的手段。”
周显辰一听这话看向崔慕之,果然见崔慕之也紧紧地盯着谢星阑,崔慕之问道:“所以你查到了凶手是谁?”
谢星阑扫他一眼,沉着脸未答,崔慕之面上有些挂不住,但他很快定下心神,才过了半日,他不相信谢星阑已经查到了凶手。
不多时,谢咏去而复返,他倾身在谢星阑耳边落下几句话,谢星阑本就沉暗的眼瞳更显得森寒,下一刻,他示意谢咏倾身,又吩咐了谢咏两句,谢咏眼瞳微亮,出门点了大半翊卫,带着翊卫打着灯笼,似一条火龙般朝着含光阁而去。
谁也不知他令谢咏去做什么,大家面面相觑片刻,想问,可谢星阑一脸的生人勿近,是打定主意绝不多透露一字。
此刻夜幕初临,下人们也往厅内送了几盏明灯,厅中明亮如昼,而外间中庭内却一片昏光憧憧,葱郁的花木在夜色之中摇曳,格外有种阴森鬼魅之感,而谢星阑一言不发,目光定定地落在中庭方向,像在等着什么。
焦灼在厅内蔓延,本来问心无愧之人也变得惶恐不安,但谁也不知谢星阑在等什么,足足过了一炷香的时辰,中庭外忽而行来两道身影,待二人进了院子,众人才看清正是消失了一整日的三房父子,窦文彬走在前,脚步极快,窦晔行在后,目光越过窦文彬肩头,不着痕迹地往厅中看来。
窦文彬边走边道:“今日实在是太忙了,几位大人辛苦,听门房说需要重新问证,不知大人们要问什么?我和晔儿知无不言。”
眼看着二人行至廊下,即将要上台阶,站在堂中的谢星阑终于开了口,他森严喝道:“将他二人拿下!”
站在门口的冯萧和谢坚一拥而上,窦文彬和窦晔还未反应过来便被钳制了住。
满堂震惊,众人纷纷起身,三夫人蒋氏急道:“大人这是做什么?”
窦文彬和窦晔被挟制的生痛,窦文彬也不快到:“大人这是何意?就因为我们今日未曾留在府中接受查问吗?”
谢星阑缓步走出门,高站台阶之上,他视线在窦文彬面上逡巡片刻,倏地一转,落在了窦晔身上,“我是何意,这要问问他了——”
窦晔是习武之人,就算被反剪手臂也直挺挺地站着,丝毫不见狼狈,他不解道:“谢大人在说什么?我怎听不明白?”
谢星阑目光如剑,“你听不明白?你若不明白,又怎会在前日出城狩猎之时,故意折断了那把跟了你数年的弓弩?”
窦晔微怔,“什么折断弓弩?”
见他此等神色,谢星阑语气愈是锋锐:“那日我们出府们之时遇上你,你分明出城围猎,可回来之时却是两手空空,当时我并不知道你自己有常用的弓弩,直到我带人去搜你的屋子,在你西厢北面那片空墙上,发现了一道弯弓的影子。”
“墙上若常年挂物,挂物之地便会有浅淡不一的痕迹,而我已去问过裴熙,裴熙说你弓马之术极好,可就在前日行猎之时,那把跟了你多年的□□竟无故断了,你是擅长箭术之人,常能百步穿杨,对箭弓更是熟悉非常,若弓身真折损到一拉便断,你又怎会不曾发现?”
谢星阑语声一寒,威压迫人,“你不过是做贼心虚,想要毁掉放火的凶器罢了。”
窦晔眼皮几跳,其他人也听得一头雾水,蒋氏见儿子被指证,语声紧迫道:“谢大人,晔儿是习武之人,熟悉弓马之术最正常不过,弓断了也就断了,怎么还扯到放火的凶器了?难道谢大人是说,是晔儿谋害了煜儿不成?”
谢星阑站在槛外,其他人也纷纷走了出来,听见蒋氏的质问,谢星阑盯着窦晔:“连你母亲都知道你擅长弓马之术,但只怕无人想到,你竟然能想到用射箭放火的法子害人,你十一那天晚上杀了窦煜,又知道第二日辰时初知书会去送早膳,于是你提前返回含光阁布置好了现场,躲在屋内,待知书走后扔掉了窦煜的早膳,做出一副窦煜用了早膳的模样。”
“后来你返回院中又睡了小半个时辰,辰时过半和小厮们一道起身,又与你父亲一起用膳,而后离开窦府,到了晚上归来时,无人知道你在二楼的茶室中藏了一把□□。”
“适才问过值守此地的小厮,在十一那夜用完晚膳所有人都离开后,你曾返回此地说要去二楼茶室寻一饼好茶准备送人,你在生意上常有人情来往,小厮自然不以为意,但当时你穿着抵挡夜凉的斗篷,你并不是去寻茶,而是在斗篷下藏好了弓弩提前放去茶室,放好弓弩之后,你回院中歇下,等小厮们都睡下后,你带着蒲陶糕去找窦煜将他毒死。”
窦晔听完谢星阑所言,紧绷的面皮上扯出一丝讥笑,“谢大人是在编故事吗?那夜我取走的茶饼,第二日送给了万德钱庄的冯掌柜,而那把弓弩跟了我多年,的确早有折损,那日行猎之时遇到了两头鹿,我有心与他们争一争胜,太过情急才力大折断。”
窦晔苦涩道:“当时我还颇为懊恼,事事都有意外,并非像大人说的,一切都是我一步步精心谋划好的,何况弓弩做凶器,这也太稀奇——”
“这当然不稀奇,京城富贵繁华,人人生在安乐窝里,但若是在军中,谁都知道火箭的威力,你擅长箭术,在马背上都可百步穿杨,而茶室二楼的轩窗正对着含光阁东厢的窗户,期间不过数十丈之距,这对你而言不过信手拈来。”
谢星阑森然道:“你早间利用尸僵之道,布置了窦煜还活着的假象,又将他燃香的火盆移到了东厢内,他书房内灯盏极多,你将灯油倾洒在地,到了晚上只需让带着火星的箭矢落入房中便能立刻点燃满地灯油,再加上火盆生热,火势自一发不可收拾。”
“你先令窦煜‘站’着误导小厮,又用这等隔空放火之法毁尸灭迹,若非云阳县主发现了端倪,窦煜之死只能被定为意外失火,你很聪明,但终究还是露了破绽。”
窦启光被管事扶住,痛心地用拐杖砸地,“窦晔,谢大人说的是不是真的?”
窦晔面色一冷,“祖父,您到底是相信外人还是相信孙儿?谢大人说了这样多,不过是自圆其说,又哪来的证据证明孙儿害人?难道孙儿不小心折了自己的弓弩,又取了一块茶饼,便要被栽上这样的罪过?!”
窦启光被质问的语塞,又去看谢星阑,谢星阑这时从袖中掏出一物,“你一步步算的十分精妙,行事也果决利落并未留下痕迹,但你还是不够小心,茶室中放置茶饼的柜阁,被小厮打扫的一尘不染,可就在靠窗柜阁的角落里,竟然发现了一枚火石碎屑,这枚火石是谁留下?”
窦晔挺直的背脊微僵,谢星阑继续道:“军中的火箭,乃是用浸湿桐油的棉布裹在箭头上,你自不敢用军中的法子放火,否则一支火箭凌空而过太容易引人注目,那茶柜之中,只有一丝极淡的桐油味,你只是用少量桐油,再加上诸多火石,以保证火石燃着,而箭头上只有微弱的光亮,如此一闪而过,便是谁看到了,也绝不会想到那是什么——”
窦晔语声微紧,“就算有火石,也不一定就是我留下的,谢大人是找不出凶手,所以一定要栽赃在我身上吗?”
谢星阑盯着他未语,众人只以为他被问得无言以对,眼神也半信半疑起来,可很快,去了含光阁方向的谢咏从廊道上快步跑了回来。
他鞋履袍摆上尽是黑灰,脸上也沾了不少灰垢,双手更是黢黑一片,可他掌心中捧着一物,还未走近便对谢星阑道:“公子,找到了!果真如你所料,此物并未被烧化——”
谢咏满头大汗地到了谢星阑跟前,谢星阑往他掌心一看,将一个大拇指大小的棱形铁器拿了起来,他冷声道:“火石不是你留下的,那这箭头呢?”
窦晔眼瞳一颤,紧抿着唇角再反驳不出,谢星阑狭眸道:“我曾猜过你用的是别的延时之法,可没想到你却用了自己最擅长之技,但你忘了,你用的□□只能用这等精铁所制的箭头,而这等箭头,寻常的大火很难炼化。”
窦晔牙关紧咬,但他反应极快地道:“就算,就算家里只有我习武,那也不能证明这就是我的东西,或许是有人故意嫁祸给我呢?何况……何况我根本没有害二哥的理由!”
“你有害他的理由!”
窦晔话音刚落,秦缨的声音从中庭外传了过来,她语声冷肃无波,像已经在阴影中站了许久,那里未点灯笼,众人都看着窦晔,竟未发现她回来了。
她大步走入庭院内,无视众人惊疑不定的目光,只对窦晔道:“他知道你违背祖训,在窦氏酒楼里做起了下三路的皮肉生意,所以你要杀了他!”
第37章 打脸
秦缨所言掷地有声, 不仅让窦晔瞬间变了脸色,便是崔慕之和窦氏其他人,也都惊得愣住, 谢星阑一错不错地看着秦缨,眼底像缀了星湖般澈明, 他没想到短短半日,秦缨竟查到了窦氏这等隐秘。
窦启光到底是一家之主,他最先反应过来, “县主,你刚才说什么?皮肉生意?”
秦缨颔首, 又冷眼看着窦晔, “半年之前, 你们城南护城河畔的丰庆楼死了一个乐伶, 那乐伶从酒楼二楼跳窗而亡,你们对衙门的说法,是说她和一个伙计有了私情, 且已经私定终身,后被那伙计辜负,于是她绝望之下跳河寻死。”
“当日那个叫碧荷的姑娘早上跳河, 傍晚时分衙门的人才赶过去, 仵作验尸的时候,你就在边上看着, 当时是冬天,姑娘的尸体早已经僵了, 边上有人说她僵的古怪, 于是京畿衙门的岳仵作对着众人解释了何为尸僵,你在那时便知道人死后何时僵直何时松软, 因此,到了你谋害窦煜之时,便想到了利用尸僵制造死者遇害时间差的法子。”
岳灵修就站在秦缨身后几步,众人听见她所言,适才在心底盘桓许久的疑问也得了解释,周显辰便忍不住道:“刚才谢钦使说的时候我便在想他怎懂尸僵之法,却没想到半年之前他就知道这些了。”
窦晔喉咙里像塞了硬铁,半晌才哑声道:“没错,丰庆楼的确出过那等乱子,但那侍婢的确是因与人生私情而亡,她与一个叫长年伙计私定终身,已经被长年玷了清白,后来长年不辞而别,她生无可恋,这才寻死,怎就被你说成了皮肉生意,你纵然身份尊贵,也没有如此空口污蔑于我的。”
秦缨冷冷牵唇,“你丰庆楼里的确有个叫长年的伙计,可碧荷却并非因那伙计寻死,她跳楼之地,乃是在你们丰庆楼二楼的雅间,那雅间乃是客用之地,她一个乐伶便是要寻死,又怎会从客用之地跳楼?并且——”
秦缨秀眸微眯,“你那丰庆楼的二楼雅间布置别致,整个二楼长约二十丈,只有五间雅间,可每一雅间却不到两丈见方,那其他地方去了哪里?”
窦晔唇角紧抿,“我们的雅间之内有暗室,乃是乐伶奏乐之地。”
秦缨冷笑,“只是奏乐?我今日已从一个被你们赶出酒楼的旧仆口中查到,那个叫长年的伙计,乃是京城以南万年县人士,他自幼父母双亡,是跟着一个叔父过活,可你编出的信上却说,是他与碧荷私定终身,而他母亲无法接受碧荷的乐伶身份……”
她语声一沉,“当日碧荷身死,有围看的百姓报了官,你知道衙门必要调查死者死因,于是在衙门之人赶去之前编出了一封信,又给了长年银钱令他离开京城,长年一走,自然是你们说什么便是什么,现如今你丰庆楼中还有乐伶十二人,今日我去楼里点了一首曲子,却只有六人会抚琴吹笛,其他六人任何器乐也不会,那她们到底是做什么的?”
“昨天晚上我在东市丰乐楼外的巷子里,看到你们酒楼的伙计在打一个奴婢,那奴婢名叫红袖,打手看到谢钦使着官袍,心底害怕,随口便说是红袖偷了银钱才被打,红袖当着我们也认了此事,可今日下午我去楼中查问时,大家却都不知红袖偷钱之事,只说红袖本是楼中乐伶,昨夜城东的富绅富员外点了她抚琴,可她却死活不去,这才招来一顿打。”
秦缨这时转身看向庭院之外,“我找到她的时候,她已经被打的半死不活,就关在丰乐楼后院柴房之中,是她亲口说你以乐伶之名豢养年轻女子,暗地里却并非令她们为客人奏乐,而是令她们若青楼妓馆中的风尘女子那般以身侍人——”
众人只看到秦缨和岳灵修,却并未看到一直跟在秦缨身边的白鸳和沈珞,直到此时,庭院外更为昏暗的府中廊道上,白鸳扶着一个面颊青肿的紫衫女子慢慢走了过来,她鬓发散乱,眼角乌青,被白鸳扶着的手腕处也露出大片伤痕。
虽是伤痕累累,但众人仍能看出她姿容秀美,并非寻常下人可比,她脚步蹒跚,眼底闪着忌怯,却走得十分坚定,沈珞跟在二人身后护着,生怕这姑娘哪刻倒下。
窦晔也看到了红袖,他眼底闪过阴厉,目光刀子一般落在红袖身上,红袖被他一盯,当下便顿住了脚步,但这时秦缨上前来从另一侧扶住了她。
“你不要怕,有我在此,谁也不能伤你,这里有金吾卫的钦察使,有京畿衙门的府尹大人,还有刑部的侍郎大人,他们都听你说话,你有何冤屈,尽管告诉他们。”
红袖一眨眼泪珠便落了下来,她怯怯地看向门口,只见着一片锦衣华服,他们各个目光沉郁,除了谢星阑面熟,她一时分不清谁才是能为她做主的青天老爷,她又往秦缨身边缩了缩,“小女子名叫红袖,从前在城南的杂戏班子里学艺,半年以前,丰乐楼的少东家去我们杂戏班子里挑乐伶,选来选去挑中了我。”
“一到丰乐楼,少东家便给我极好的吃穿,也的确令我奏了几个月南曲儿,可半月前,看管我们的赵管事忽然派了楼里绿玉姐姐来找我说话,说楼里不会留那般多乐伶,做乐伶也并无前程,若我愿意替少东家做事,往后半辈子皆衣食无忧,我念着少东家伯乐之恩,自然愿意投桃报李,当时便应了,可我没想到……”
红袖泪珠如雨而下:“可我没想到少东家令我去做的,竟是以乐伶之身去陪那些达官贵人,他们都是有钱有势之人,都是我没见过的大人物,而在我之前进楼里的姐姐,都早已开始陪客,我……我是学艺的,是清白之身,我便是要报恩,也不想用这样的法子,但我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三日之前令我陪一位姓钱的老爷,我装病逃了,管事的来警告,说再有下一次必定要给我个教训,昨日又令我陪一位姓富的老爷,我再也躲不过去,只好到了客人房中,我侥幸地想或许不是我想的那样,但尚未开始奏乐,那富老爷便扑了过来,还扯坏了我的裙子,我吓坏了,挣扎着跑出来……”
“楼里的护卫发现不对,立刻来捉我,我慌不择路,只想逃出去,可刚跑到后门,便被抓了住,他们不由分说动手,我以为我要被当街打死,县主出现了。”
“当时我不知县主和那位大人的身份,又怕他们的手段,自不敢说出他们罪过,他们对县主和大人说不会再打我,可刚关了后院门,他们便将我拖到了柴房之中下手更狠,今日若县主未来,我只以为我要死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