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缨没有细说,只是道:“麻烦将做这糕点的厨娘请来,我有话要问。”
在窦煜胃里,曾发现了一枚半截米粒大小的硬物,当时她不明白那是什么,现在却想明白,那异物正是蒲陶籽!
伍氏虽不知为何,但也明白是和案子有关,立刻吩咐侍婢去叫人,不多时,一个中年妇人面色紧张地走了过来,进了凉亭,不等她行礼秦缨便问道:“十二那日,府上可是做了蒲陶糕?”
厨娘一怔,回想片刻后摇头,“没有,这个月,是逢一五九日做蒲陶糕。”
秦缨眼瞳微震,“十一那夜做了蒲陶糕?”
厨娘点头,“不错。”
秦缨又问:“都送去了何处?”
厨娘道:“此物稀贵,因此做得不多,是用做晚膳后的糕点送出去的,除了不食夜宵的,每个主子房中都送一碟,一碟只有六块。”
秦缨立刻问:“都送了哪些人?给二公子送了吗?”
厨娘摇头,“没给二公子送,二公子虽喜好甜食,但晚膳之后便不再进食,老太爷和二夫人、四夫人身体都不好,都没有晚膳后还进食的规矩,因此未送,其他公子小姐,还有大爷、大夫人,三爷、三夫人,四爷、钱姨娘那里都送了。”
秦缨沉默下来,厨娘见她不说话,又去看伍氏,伍氏安抚地看她一眼,问道:“怎么了?我也想起来,的确是十一那天晚上做的,当时也送给我们了,就是那天晚上歆儿差点被卡到,后来是我与夫君分食了。”
秦缨心跳的有些快,“此物能放多久?”
“如今天凉了,能放十个时辰吧。”
秦缨目光冷沉下来,当天晚上没有给窦煜送蒲陶糕,第二日也没有这道糕点,那窦煜的腹中的,要么是其他人相赠,要么是凶手所送。
她立刻站起身来,吩咐谢坚与沈珞,“去各房问问,十一那日的蒲陶糕,是否有人留下来送给窦煜了。”
虽做此安排,但秦缨心底已经有数,证供问了几轮,但无人提起给窦煜送糕点之事,唯一的葛明芙,送的是秋梨膏,且窦煜根本让她进门。
唯一的可能,便是凶手留下此物,借以稀贵之名送给窦煜示好,窦煜对此人毫无防备,盛情难却之下食用了此物,因此丧命。
秦缨焦急地在凉亭之中等消息,足足过了一个时辰,谢坚和沈珞才归来,谢坚道:“县主,都问了,府里各处当天晚上的蒲陶糕都自己用了,没有专门留给二公子的。”
秦缨目光一凛,“有人在说谎。”
……
谢星阑赶到苏氏别庄的时候已是日头偏西,苏怀章出自麟州苏氏,贵为吏部尚书,亦是三朝元老,他的门生故旧遍布朝野,虽归隐四五年了,仍然极有人望,任何人来拜访都要依他的规矩。
谢星阑来时,苏怀章正在锄地,等他将一颗矮松端端正正的栽好,仆从才将谢星阑请到了后花园之中,苏怀章须发皆白,穿着一袭靛蓝长袍,此刻将袍摆掀起别在腰带之中,又双手撑着锄头,晃眼看去,还以为是哪位老农。
但他精神矍铄,目光明锐,见面先打量谢星阑两眼,而后淡笑道:“跟你亲生父亲极像,与你养父不太像——”
谢星阑行了一礼,开门见山道:“今日打扰苏老,是为了窦煜。”
苏怀章面上笑意微滞,“窦煜出事我知道。”
他叹了口气,将锄头交给下人,放下袍摆后又用下人捧上来的水盆净手,一边道:“上次他来见我,还是他春闱落第之后,他一脸惭愧,说辜负了我,我当时便劝他不可心思太重,科考三年一次,参考之人犹如过江之鲫,但往此前看,双十之龄便高中的并不多。”
“那之后,我们也小半年未见了。”
他擦了手,抬步往书房走,又问:“他是被人谋害?”
谢星阑应是,“凶手先杀人,后放火,对他颇有残忍,我们查到他人际来往并不多,但对您尤其敬重,每次来您这里都要留上整日。”
苏怀章叹了口气,“他是个好孩子,只是过的太苦了,我早给他说过,他资质并非尚佳,便是高中,也多是在二十五岁之后了,但他家里给他的希冀太高,他半刻也停不下来,但再苦读也罢,最后竟出了这样的事。”
谢星阑听他此言,禁不住问:“他天资一般,那您当初为何收他入门下?”
苏怀章微微眯眸,似乎也陷入了回忆之中,“一开始我是不愿意收他的,当年我去窦氏做客,他祖父无论如何想请我收个学生,结果我看到了四个孩子,是四个吧?我出了一题考较他们,待考完了,本是想收另一人的,但他祖父却求我收窦煜,我便收了,别的不说,窦煜品行端良又刻苦求学,只凭着一点,他往后必定前程远大。”
谢星阑拧眉,“您当时想收另一个?那人是谁?”
苏怀章迟疑一瞬,“都是十多年前的事了,十三四年了,名字我记不清了,不过当时的个头,已经和窦煜相差无几了,那孩子很是机灵,如今也不知如何了,当时我问窦启光为何不能收那孩子,他也未说,只说他看重窦煜。”
谢星阑心底微动,“那当时那个被您看中的孩子知道吗?”
苏怀章有些唏嘘,“我未曾明说,但我觉得,他能看出我对他的喜欢,后来宣布收窦煜入门下,那孩子显然十分失望。”
谢星阑眼底生出一丝狐疑,又问了些与窦煜同窗之事,待日暮西垂之时,才离开苏氏别庄返回京城。
他一路快马加鞭,入城门之时夜幕已至,待快马到了窦氏时,刚进门便碰到谢坚,他看到谢坚心底微安,谁知谢坚当头便道:“公子终于回来了,县主已经走了,她今日死活不要小人跟着,小人有些不安……”
谢星阑登时拧了眉头,“她要去何处不让你跟着?”
谢坚道:“说是要去花神庙,还是与陆御医家的小姐有约,说都是姑娘家,小人跟去十分古怪,还会吓着陆姑娘。”
谢星阑眉眼间覆上了一层寒霜,“今日你们在府中可查到什么?”
谢坚连忙见秦缨所查蒲陶糕之事道来,见谢星阑面色难看,他连忙想告罪,然而不等他开口,谢星阑便已转身出门,“去花神庙。”
第34章 破迷
花神庙位于东市以南, 靠近凌烟湖,其内供奉着善事菩萨与数十位花神,每到花朝节, 花神庙便会举行花神祭祀,整个京城及郊县的女子皆盛装而来, 多为求姻纳福,平日里,花神庙香火亦盛, 来来往往的香客们衣香鬓影,很是热闹。
戌时初刻, 暮色四合, 花神庙外的玉兰街上一片灯火阑珊。
因来花神庙的大多是女香客, 玉兰街多售卖女子喜爱之物, 胭脂水粉、钗环首饰、绫罗绸缎,令人眼花缭乱,期间坐落着雅致秀美的茶肆与花市, 更得贵女们喜爱。
秦缨的马车刚驶到花神庙前,便见陆氏的车马在此候着,陆柔嘉正掀帘张望, 看到她来了笑意一盛, 很快跳下马车来。
“拜见县主——”
陆柔嘉今日着一袭月白兰纹湘裙,人站在灯火之间, 柔美静婉,格外令人赏心悦目, 秦缨上下打量她一瞬, “你可来过花神庙?”
陆柔嘉弯唇,“自然来过的, 今日县主邀我来此,是想让我陪你上香?”
秦缨摇头,指了指花神庙对面的茶肆,“咱们先去那边坐坐。”
陆柔嘉觉得有些奇怪,却也笑着应好,又边走边说:“今日时辰有些晚了,若是白日申时之前来,能找到庙里的慧能师父求签,他的签文极准,好些女子的姻缘都被说中了。”
秦缨面上浮着一丝薄笑,心底却沉甸甸的,但瞧陆柔嘉此刻眸似点漆,笑意真挚,她实在想象不出七年后,她被磋磨的遍体鳞伤而后惨死的模样。
秦缨深吸口气,“那改日再来求签便是,你该记得,十日之前我曾说过,等崔婉的案子破了,我便带你去一个地方。”
陆柔嘉看她,“不错,我记得。”
她往近前的茶肆看了一眼,“难道当时县主便是说要来这花神庙外的茶肆?”
秦缨颔首,说话间二人到了茶肆门口,小厮热情相迎,秦缨便道:“我们要二楼正对花神庙的雅间——”
小厮连声应下,引着二人上了楼,又择了一处布置精致的雅间给二人,秦缨和陆柔嘉进去落座,却令沈珞和白鸳守在外,白鸳有些意外,但当着陆柔嘉并未说什么。
待小厮送上全新的茶具与茶叶,陆柔嘉亲手给秦缨烹茶,秦缨也未拦阻,只微微侧眸,去看花神庙的方向,没多时她道:“待会儿让你看到的,你可能会不高兴,但我思来想去,还是不好瞒着你。”
她的表情太过严肃,令陆柔嘉动作一滞,“县主要令我看什么?”
秦缨道:“等咱们这盏茶煮好之时,你便知道了。”
陆柔嘉越发狐疑,但如今的秦缨并不会害她,她便继续手中动作,没多时,清隽的茶香在室内萦绕,陆柔嘉忍不住问:“县主是不是早就知道了?”
秦缨扬眉,“知道什么?”
陆柔嘉轻声道:“忠远伯府的那个庶子之事。”
秦缨没想到陆柔嘉会问此事,陆柔嘉见她表情如此,心下也明了,便解释道:“当日公审后,本来以为只是崔婉和薛铭生有私情,但今日伯夫人的病有些严重,请了父亲的同僚何御医上门看诊,结果刚好撞见薛家派人去忠远伯府闹,何御医听见了不该听的,吓了一跳,待回了太医院,没忍住与父亲说起此事来。”
秦缨叹了口气,“是真的。”
陆柔嘉眼底尤有震骇,“真没想到竟然到了这一步,伯夫人为了女儿,也是当真铤而走险了。”
秦缨眸色微深道:“此事到了有孩子那一步,便无法挽回了,许多事,要在一开始便做出对的选择才能避免悲剧。”
陆柔嘉总觉得秦缨今日心境格外沉重,说话也颇有深意,正在此时,第一壶茶煮好,她为秦缨倒上一盏,“今日县主怪怪的……”
秦缨接过茶盏时,楼下的长街上驶来两辆马车,秦缨目光一凝,“你往花神庙看。”
陆柔嘉满心好奇,这时转头看下去,只见两辆马车停在了花神庙之外,第一辆马车车帘掀起,一个侍婢先行下车,紧接着,又走下来一个披着斗篷的妙龄女子,那女子体态纤秾,衣饰华贵,只是像生了病,下马车时身形不稳,全靠侍婢搀扶。
她站定,又转身往身后的马车走,这刹那,陆柔嘉看到了女子的侧颜,她秀眉微蹙,“这是哪家小姐,我怎么瞧着有些面熟?”
秦缨一时未语,又见那女子与马车中的人说话,车内人将帘络掀起,虽只露出一角,但从她们的角度看下去,正能看到半张面容,那一刹那,陆柔嘉惊得瞠目,“那、那是世子?”
昏暗的车厢里照进一束光,只露出了半张脸,但陆柔嘉自小对崔慕之多有爱慕,仅此也足够她认出来,秦缨道:“那位姑娘是卢国公府的二小姐卢月凝,今年十七岁,卢国公府与长清侯府是世交,她与崔慕之有青梅竹马之谊,她因自幼体弱生病,曾被送入庵堂养过两年,后来便以佛门俗家弟子自居,这些年深居简出,但你应该在某些宴会上见过她。”
陆柔嘉紧握着手中茶盏,秀眉紧蹙,眼瞳微颤,这才明白适才秦缨语气为何那般沉重,秦缨继续道:“卢月凝如今是这庙内惠安师父座下弟子,每天晚上来听他讲经,崔慕之怜惜她多病,在这花神庙十二花神座下为她奉了一百零八盏莲花心灯,你知道的,此地是为女子祈福的所在,而寻常人,供奉七盏心灯就已经是小圆满了,但崔慕之却为她供奉了一百零八盏……”
陆柔嘉掌心发凉,“我是见过她,确是卢国公府的二小姐,她……她既然是佛门俗家弟子,又与崔世子有年少之谊,那也,也不算什么……”
秦缨怜惜地看着她,在原文中,陆柔嘉是在婚后一年才发现了这花神庙的一百零八盏心灯,彼时她正为崔慕之的若即若离神伤不已,见到了那些心灯,才明白自己不过是崔氏用来向贞元帝表忠心的棋子,她立刻向崔慕之挑明,见她发现,崔慕之索性不掩藏了,只将卢月凝如何可怜如何坎坷道来,后来卢国公府生了变故,崔慕之更将卢月凝接入府中养病,更以整个崔氏之力助卢国公府脱困。
秦缨摇了摇头,“佛门俗家弟子只是种说法罢了,你难道以为卢国公府会让女儿永远不嫁人吗?”
陆柔嘉这时看向秦缨,“莫非县主是因为知道此事才改了心意?”
秦缨喉头一梗,干脆顺势而为,于是她脸不红心不跳地道:“你说的不错,女子爱慕男子并不算什么,但若是知道那人心底有人,那此人再好,也犯不着我们卑微入尘,何况一个人的心意极难更改,何必去强求别人又苦了自己?”
陆柔嘉唇角抿得极紧,“可如果……”
秦缨叹气,“崔慕之是怎样的人你是最清楚的,他性情冷淡,渴望权力,又以家族荣耀为重,这样一个人,却如此记挂一个多病的小姑娘,这早已超出了世交之谊,他待崔婉只怕都没有这样好,有这样重分量的人在他心里,你若与他成婚该是何等痛苦?”
花神庙前,卢月凝已经与崔慕之说完了话,车帘落下,等卢月凝进了花神庙崔慕之的马车方才离去,陆柔嘉眼底已经生出几丝痛色,“可两家亲事已经定了,卢国公府的小姐,是不可能给人做妾室的……”
秦缨无奈道:“你在他身边,他心底却挂念着旁人,如此你也能忍受?”
陆柔嘉垂下眼帘,“可天下男子三妻四妾,就算没有她,也会有旁人——”
秦缨心底有些焦急,这个世道的确如陆柔嘉说的这般,寻这样一个夫君或许不算最可怕的,但如果会因此葬送性命呢?就算如今剧情走向已经生了变化,但陆柔嘉这样的性子,一旦嫁入侯府,结局还真是难料。
秦缨一脸的欲言又止,但见陆柔嘉面色苍白,仿佛难以承受,只得克制道:“我带你来是不想让你被蒙在鼓里,眼下知道了,无论如何选择皆在你。”
陆柔嘉握着的茶盏已经微凉,却哪还有心思饮茶,她又转眸去看花神庙,片刻后看秦缨,“原来我以为县主是最执着的,却没想到你如此洒脱。”
秦缨心虚,面上道:“崔慕之又非天下间最好的男子,我何必一棵树上吊死?”
陆柔嘉苦笑起来,“万万没想到,有朝一日我与县主坐在一处,竟然是县主劝我莫要嫁去崔氏。”
想到原来的剧情,秦缨也觉得如梦似幻,但话已至此,她说的已足够多,若陆柔嘉铁了心不回头,那她真是毫无办法。
见她恹恹的,秦缨道:“情爱与婚嫁并非女子全部,倘若你不会因崔慕之此行自伤,那嫁入侯府,做个富贵安闲的世子妃也是极好,只看你如何打算了。”
见她手中茶凉,秦缨将她掌中茶盏取出,为她换了一杯热茶,等热茶入口,陆柔嘉眼底才重新泛起了活气,真心道:“我明白,多谢县主。”
秦缨苦笑,“你莫要觉得我是为了破坏你婚事的便好。”
陆柔嘉忍不住笑意,“若是从前,我或许会如此以为,但那夜县主救了我,我没有以怨报德的道理,并且,县主如今与从前大不一样了。”
这话头根本没办法往下接,秦缨端起茶盏喝茶。
见陆柔嘉心神不属,秦缨也不打算在此多留,又饮了一盏便与她出了茶室,二人进去的时候还是好好的,出来时陆柔嘉明显面色难看起来,白鸳和沈珞看的心惊,下楼之时,白鸳跟在秦缨身边低声道:“县主,您莫非又欺负陆姑娘了?”
秦缨几欲扶额,“我不是欺负她,我是救她。”
白鸳哪里能信,但她话未出口,忽然看向了茶肆大门方向,惊呼道:“谢钦使——”
秦缨顺着她目光看去,也是一讶,她令沈珞去付银钱,快步走出门对谢星阑道:“谢钦使也来此地喝茶?”
谢星阑不知该做何表情,“不是。”
“那您是——”
谢星阑言辞滞涩,身后谢坚探出脑袋来:“县主,我们公子是来找您的。”
秦缨扬眉,“难道有何消息?”
谢星阑这时道:“苏怀章——”
他话未说完,看到陆柔嘉从后走了出来,见到他,陆柔嘉行了一礼,但人魂不守舍,眼神都是空落落的,谢星阑看看陆柔嘉,再看看秦缨,表情与适才的白鸳十分相似。
秦缨冷冷一笑,“我可没欺负人。”
谢星阑不置可否,秦缨懒得计较,先与陆柔嘉说话,二人要从花神庙归家,都要先过东市往北走,于是等陆柔嘉先上了马车,秦缨才转身看谢星阑,“苏怀章怎么了?”
谢星阑道:“苏怀章说近半年窦煜没说过什么古怪之事,但他说起一件旧事,十三四年前,窦煜拜入他门下之时,他当时想收的学生其实是另一人,是一个与窦煜身量相差无几之人,按照他们四兄弟的年纪,窦煜和窦晔、窦焕三人的年纪皆是相仿,极有可能是他们其中一个。”
秦缨凝眸,“但此事已经过去十三四年了。”
谢星阑点头,“不错,不过此事有可能是凶手藏在心底的一桩旧怨。”
秦缨点了点头,见陆柔嘉坐在马车里等着,便先上了马车再与谢星阑说话,马车辚辚而动往东市的方向去,秦缨得知谢星阑已经知晓蒲陶糕之事,便道:“但还是无法确定凶手,明日到了窦氏,最好将此事仔细的查问,看能不能找到线索,不过我还是觉得哪里怪怪的,几条线索总是对不上——”
谢星阑应是,又往最前的陆家马车上扫了一眼,“未想到你竟会与陆柔嘉相约,但你做了何事,令她那般颜色?”
秦缨冷冷道:“姑娘家的事少打听。”
她“刷”的一声放下帘络,脾气很是不小,谢星阑不禁失笑,忍不住薄唇微牵,这时,秦缨像想起什么似的,又一把将帘络掀了起来,这一掀,直令秦缨微愣,只见谢星阑身似修竹,面如冠玉,阑珊灯火映入他眼底,令他双眸似落入星河般明灿,笑与不笑的谢星阑,像换了个人一般。
谢星阑也微怔,很快,他唇角回落,面无表情地问:“怎么了?”
马车已经行至闹市,周遭人潮与灯火都沦为谢星阑的背景,秦缨正想夸一句他笑眼好看,目光却忽然被街边小巷子里的一阵喝骂吸引,那小巷没有长街上光亮,可秦缨还是一眼看到两个男人正揪着一个姑娘撕打,秦缨眉头一皱,“停一下!”
马车还未停稳她便跳了下来,她几步走去暗巷之中,“你们在做什么?!”
此处不知是哪家后门,两个黑袍男子正揪着一个紫衣姑娘不放,那姑娘面上挨了两下,唇角一片乌青,发髻亦被打散,此刻泪眼朦胧,无助地蜷缩在地上,秦缨喊声落下,紫衣姑娘和两个黑袍男子都看了过来。
见秦缨华服锦衣,当首的男人道:“我们教训自家酒楼的奴婢,贵人还是莫要管我们的闲事,否则——”
他话未说完,表情顿时变了,谢星阑着官袍站在秦缨身后,二人立刻将紫衣姑娘放了开,“大人,我们真是在教训自家奴婢,红袖,你自己说。”
地上的女子拉扯着衣襟跪着,哽咽道:“奴婢是楼里的乐伶,因手贱,偷了东家的钱银,两位大哥略作惩处,都是奴婢的错。”
谢星阑上下打量她两瞬,“偷了多少银钱?”
先前那黑袍男子道:“二十两,是她三年的工钱,银子如今追不回来了,我们没有报官便不错了……”
谢星阑看紫衣女子,“可对?”
紫衣姑娘不住点头,秦缨忍不住道:“你们东家在何处?”
见她想追究,紫衣姑娘哭着求道,“求大人和夫人放过民女吧,莫要叫东家,若是叫了东家,民女是要被扭送官府的,挨顿打没什么,进了官府,民女便难在京城寻个生计了,求大人和夫人大发慈悲,民女不想没了活路……”
秦缨本是想探问实情,谁知这姑娘如此抗拒,而她一口一个大人夫人,显然是误会了她和谢星阑的关系,秦缨倒没什么,侧眸一扫,谢星阑的表情有些古怪。
她想了想,终是对那两男子道:“你们罚也罚了,若是将人打个不妥,你们也犯了律法,官府若想追查,可是比偷银子罪过大多了。”
黑衣男子此刻恭敬起来,“是,夫人教诲的是,您放心,不打了,明日让她卷铺盖走人便是,那银子我们也不要了。”
说着话,黑衣男子将紫衣姑娘拽起来,几下便推入了门内,又将门一关,小小窄巷之中顿时更暗了三分,秦缨有些无奈,这等理不清的案子她见过不少,许多当事人都拒绝外人帮忙,更何况如今的世道,这姑娘忌怕的也是对的。
见谢星阑不说话,秦缨道:“大人,您怎么看?”
秦缨放肆无忌谢星阑早就知道,可他没想到这等情状,她还能轻飘飘唤他一声“大人”,他硬邦邦道:“还能怎么看,管不了——”
他说完转身便走,秦缨轻啧一声跟了上来,陆柔嘉也早就下了马车,见他们出来,忙问生了何事,待秦缨一说,陆柔嘉叹道,“这样的事天天见,东家打骂犯错的下人,是没法子管的。”
秦缨点头,“是,那姑娘也怕我们多管闲事,便算了,时辰不早,咱们早些归家吧,你莫要因今夜之事太过烦恼。”
陆柔嘉应是,秦缨看着她上了马车,她也要上马车时,忽然转身看了看这处酒楼的招牌,时辰已晚,酒楼内灯火通明,宾客嘈杂,丝竹之声伴着酒令声传出,乃是这条长街上生意最为红火的酒楼,而那明晃晃的“丰乐楼”三字,令秦缨眼瞳微微一缩。
竟这样巧的碰到了窦氏的酒楼。
谢星阑也在看那招牌,“这酒楼是窦氏三房的产业,明日再探一声适才那姑娘去向便可。”
如此秦缨自然放心,上马车往北,至御街时与陆柔嘉和谢星阑辞别,直奔临川侯府而去,谢星阑御马在街上伫立了片刻,今次倒未跟去相送。
谢坚狐疑道:“公子今日怎不送到侯府去?”
谢星阑没好气道:“管她作甚?”
谢坚和谢咏面面相觑,一脸的看不明白。
秦缨归家之时,秦璋正在经室内清修,管家秦广道:“白日里张道长来咱们府上给侯爷讲道经了,他走后,侯爷一直在苦思,交代不许我们打扰,只怕要看半晚上。”
秦缨点点头,“那我也不打扰爹爹了,若他出来,告诉她我早早回来了便是。”
秦广应下,秦缨自去清梧院安歇。
第二日清晨,秦缨用早膳之时仍然不见秦璋,秦广道:“侯爷一夜没出来,瞧着还在看经文,小人们不敢打扰。”
秦缨心道秦璋这般年纪,怎能这般通宵达旦,立刻往经室去。
秦璋醉心修道,经室是独立开辟出的院阁,就在秦璋的书房旁边,秦缨刚进院子,便看见秦璋的侧影落在窗棂上,他仍然坐在经案之后,看得十分专注。
秦缨无奈摇头,走到门前唤了一声“爹爹”,而后轻轻将门推了开,门刚开,秦缨便顿了足,只见秦璋坐在敞椅之上,后靠椅背,胸前抱了个软垫,双眸紧闭,鼾声绵长。
秦广在旁失笑,轻声道:“这哪里是在看经,分明是早就睡着了,侯爷这般年纪的人了,也不知道回房里去睡,县主,要去叫醒侯爷吗?”
未见秦缨答应,秦广狐疑看她,“县主?”
此刻的秦缨双眸明暗变幻,又忽露恍然惊诧之色,像是勘破了什么谜题,又喃喃道:“原来是这样——”
秦广迷惑不解,秦缨吩咐道:“叫醒爹爹,让他用早膳后再去睡!”
撂下此话,秦缨风一般出了院门。
第35章 守德
秦缨赶到窦府, 刚跳下马车,守在门口的翊卫上前道:“县主,周大人和刑部崔大人来了, 此刻都在前厅与窦老爷说话。”
秦缨微愕,“他们怎么来了?”
翊卫也有些憋屈, “说是崔大人与死者是同窗,对这个案子十分上心,眼下不仅我们和京畿衙门管这案子, 连刑部也要介入。”
秦缨面色古怪地朝府内行去,又沿着前厅左侧的回廊直去檐廊之下, 还未走到门口, 厅内崔慕之的声音便传了出来。
“衙门仵作已经验出了死因, 你们又查了府内上下人证, 既然葛明洲嫌疑最大,便该早日下狱严审,凶手放火之时, 或许烧毁了一切证据,难道找不到证据,便将他放在府中不管?如此简单的案子也要拖延数日, 龙翊卫便是如此办差吗?”
秦缨听得撇嘴, 厅内谢星阑也似笑非笑道:“崔大人新官上任三把火,不过龙翊卫如何办差轮不到你置喙, 除非崔大人越俎代庖,觉得自己能替陛下执掌翊卫了。”
崔慕之不悦道:“你不必在此颠倒是非, 三法司本就对各办案的衙门有监察之权, 更何况除了葛明洲,你们还能怀疑到何人身上?窦五爷潜心修道多年, 他无缘无故害自己的侄子做什么?但葛明洲却能因为嫉妒窦煜而下杀手。”
窦启光亦沉声道:“煜儿已经死了数日,我虽不愿怀疑明洲,但既然其他人都有人证,你们便早日捉拿了明洲问个结果,也免得府内人心惶惶——”
“葛明洲不是凶手。”
窦启光话音刚落,秦缨的身影出现在了门口,她的话惊得厅内几人神色一变,秦缨却只看向谢星阑,“我们被真正的凶手骗了——”
窦启光和周、崔二人面露惊色,谢星阑站起身来,“怎么说?”
秦缨看了一眼屋内几人,“这里人多,此处也说不清楚,我们去含光阁。”
谢星阑立刻颔首,但这时,崔慕之也站了起来,崔慕之道:“我与周大人今日本就是来问案的,你有何话我们听不得?”
谢星阑狭眸,“崔慕之,你越权了。”
周显辰看看谢星阑,再看看崔慕之,笑呵呵地打圆场,“谢钦使,崔大人对这案子十分上心,已经看过了卷宗,咱们都是为了当差,谢钦使莫要动怒嘛,差事办好了,总还是金吾卫头功。”
窦启光今日精神略好,也拄着拐起身:“早听说云阳县主也跟着一起协查这案子,不知道县主适才所言是何意?老朽也想知道凶手耍了哪般手段。”
谢星阑对眼下情形很是不快,但秦缨倒没那般忌讳,干脆道:“既如此,那便都去含光阁说个明白吧。”
她转身而出,谢星阑阴着脸跟着,冯萧和谢坚等人也鱼贯而出,周显辰去看崔慕之,便见崔慕之一言不发地朝外去,周显辰眼珠儿转了转,与窦启光一起走在最后。
秦缨走在最前,一边走一边回想这几日所得,待到了含光阁外看到了东厢的布局,越发肯定了自己的推测,她看着谢星阑道:“我们被凶手的障眼法骗了,算错了死者的死亡时间,窦煜根本不是十二日下午身亡。”
后面几人刚走出竹林小径便听见此言,窦启光第一个忍不住道:“煜儿不是十二日身亡?那他是何时身死的?”
谢星阑也紧迫地看着秦缨,只见秦缨眉眼一肃,道:“他应该在十一那天晚上便被凶手谋害了,按照时辰推算,应该是在前一夜的子时到丑时之间。”
崔慕之和周显辰早知案子进展,窦启光也时刻令下人汇报金吾卫所查,他们惊诧地望着秦缨,崔慕之蹙眉问:“你凭何说他十一晚上被谋害?又怎断定是子时前后?要知道他的小厮在第二日午间还见过他,他当天早上还用过早膳。”
秦缨知晓众人会质疑她的判断,但她不喜崔慕之那带着质问的口气,仿佛她是个撒谎精,从她口中说出的话格外不能令人相信。
秦缨冷冷看着他:“小厮只在窗棂处看到他的身影,连他当时睁眼闭眼都未看清,而那早膳只是食盒空了,小厮也未亲眼见他用膳。”
崔慕之尖锐道:“但他站在窗后,若人已经死了,怎还能站在窗后?”
“因为尸僵。”秦缨沉稳若定,一字一句掷地有声:“人在死后全身变得僵硬,各处关节难以弯曲,若未经搬动,人最初死后的姿势会被固定下来,凶手正是利用了这一点,让死者先躺的平直僵硬,待尸僵达到高峰之后,令他‘站’了起来。”
谢星阑和周显辰知道这尸僵的说法,崔慕之却只知道人死后会变冷变僵,他拧眉看着秦缨,似乎还想提出疑问,但未等他开口秦缨便道:“我知道你要问我凭何要说窦煜死在子时到丑时之间——”
连他要问什么都料到,崔慕之面色更黑了几分,秦缨继续道:“尸僵最快出现在人死后小半个时辰,在一个多时辰之后,尸僵会变明显,人身上一部分肌理变僵,三到四个时辰之后会遍布全身关节,六七个时辰之后达到高峰,人会僵硬到难以弯折,十二个时辰之后,尸僵会开始缓解,此症状与死者体质、年纪以及周围环境有关,天气冷尸僵来的慢,但持续的久,天气热尸僵来得快,亦消解的快,而若是在异常潮湿之地,尸僵亦会变得缓慢。”
“当日知书来送早膳乃是辰时初,而凶手知道知书送早膳的时辰,在知书来之前,凶手便得布置好现场,要令窦煜‘站’在窗后,他至少得死了三到四个时辰,因此,他死亡的时间必定是在前夜子时到丑时之间,否则窦煜根本‘站’不起来——”
“而这东厢窗前,放着一张琴案,还有一个半人高的瓷瓶,这些东西可以抵住死者僵硬的躯体,令他看起来像站着一般,等尸僵缓解后,尸体又瘫软着倒下,大火将琴案烧掉,只剩了一个瓷瓶放在一边,谁也看不出死者的布局。”
“而窦煜是中毒而死,那毒正能令他呕吐腹泻,痛苦难当,因此他死的时候,口眼皆是微张,正是此处证明他绝不可能是被烧死。”
见秦缨竟能自圆其说,崔慕之挖空心思找她言辞中的漏洞,“那早膳呢?”
“早膳不是窦煜用的,而是在知书离开之后,凶手从食盒中将早膳取出,扔进了前面的竹林之中。”秦缨看向谢星阑,“昨日我来此之时,正碰到来砍伐竹林的下人,他们发现了一处被大火燎死的蚁穴,当时我便觉得奇怪,竹林里泥土干硬潮湿,根本不适合蚂蚁筑巢,那么那般多蚂蚁从何而来?”
谢星阑蹙眉,“是窦煜的早膳,他喜好甜食,将糕点扔进竹林,正好吸引了蚂蚁来觅食,而大火在晚上才起,整整一日,正引来了足够多的蚂蚁。”
崔慕之只知质问秦缨,谢星阑却能帮她补充陈述,秦缨心境微舒,语气也柔和了几分,“不错,因此知书午时过半送午膳之时,才发现食盒空了,再加上看到了窦煜的身影,自然觉得是窦煜用过早膳,你前次说凶手放火用了延时之法,但他更厉害的是在死者的死亡时间上混淆视听,彻底替自己备好不在场证明。”
崔慕之见秦缨与谢星阑说话时的语气都变了,心底顿时生出一股子复杂滋味,他又冷声问:“可是你刚才说,尸僵要在十二个时辰之后才会消解,可葛明芙当天下午来的时候,才不过申时,距离他死亡也才八个多时辰,可她却没看到窦煜的身影,难道期间凶手又返回了含光阁不成?”
秦缨倒没想到崔慕之将案情记得如此仔细,她正想让崔慕之心服口服,一旁谢星阑却冷诮地轻嗤,“崔大人堂堂大丈夫,何必对一姑娘咄咄逼人?她刚才分明说过,天气热尸僵便消解的快,凶手为了放火,曾将放在中堂的火盆搬到了东厢,凶手早间搬好了火盆,将窦煜的尸体烤了四个时辰,因此他只‘站’到了午时之后,待尸僵消解尸体变软,自然便站不住了,崔大人不会蠢的连这都听不明白吧?”
崔慕之只想找秦缨言语中的破绽,哪能想的面面俱到,眼下被谢星阑揪住错处,冷峻面颊上当即青红交加起来,但谢星阑还不收手,他看向周显辰和窦启光,“窦少卿,周大人,你们听懂了吗?”
周显辰是个旁观者,又当了多年府尹,自然不是个呆笨的,立刻点头,“明白,本官听得明白——”
窦启光也哑声道:“没想到煜儿前一夜便被谋害了……”
谢星阑讥诮地看向崔慕之,眼神明晃晃在说,你怎么连垂暮老者都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