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凭破案冠绝京华上一章:第4章
  • 我凭破案冠绝京华下一章:第6章

  谢星阑眉头紧皱,“模仿字迹,也需要熟悉他的字迹才行,薛祭酒可知道有哪些人熟悉薛铭的字迹?”

  薛献知微愣,一旁薛肃清道:“我父亲从前收过许多习书法的学生,林公子、裴公子,还有崔世子,都曾去我们府上学过,还有许多世家小姐也去过,短则半年,长则三五年的都有,这期间铭儿也跟着一道进学,此外,铭儿国子监的同窗也都熟悉……”

  薛肃清说得多,可此番需要排查的范围却没有那么大,谢星阑径直问:“除了他们三人,威远伯府的赵雨眠,吏部尚书府的简芳菲,巡防营吴都统家的吴舒月,鸿胪寺卿家的傅灵,陆御医家的陆柔嘉,你教过哪几个?”

  薛献知一听,“只有陆御医家的姑娘未曾教过……”

  京城世家信奉诗书礼仪传家,无论男女,皆四岁开蒙,延请名师教习,男子是为了入国子监求功名,女子则修个才德兼备以说亲事,薛祭酒名望极高,京城公子贵女们自然趋之若鹜,可如此一来,除了排除了陆柔嘉之外,还有四人需得查证。

  谢星阑当机立断,“薛铭的尸体你们可带回,但案子未查清之前莫要下葬,至于这遗书上说的,我们自然会去查证。”

  薛肃清一脸欲言又止,薛献知却十分笃定遗书所言皆是假的,这时,谢星阑又道:“薛铭的贴身小厮何在?”

  “小人在——”

  “小人澄砚,见过大人。”

  谢星阑招手令他近前,“昨日你们公子去伯府赴宴,可有何异常?”

  澄砚摇头,“没有,昨日公子和崔世子他们一直在一起,没有任何异常。”

  谢星阑去看崔慕之,“薛铭和你们没分开过?”

  崔慕之蹙眉,“大部分时辰未曾分开,白日里行宴,他多饮了酒,曾几次如厕,中间总有离席之时。”

  谢星阑又问澄砚,“昨夜案发之后,你们公子从园子里出来到回府之间,可曾遇见过古怪之事?”

  澄砚抿唇道:“小人接到公子的时候,他面色便不好看,当时知道崔姑娘出了事,小人也不意外,一直到上马车,公子都只是有些惊惧,而后小人驾车回府,等到府外时,公子却整个人脸上都是冷汗,他站了片刻进门,当时老爷和二爷都歇下了,他便去见夫人,结果夫人也刚睡下,他在院子里徘徊片刻,什么也没交代便出门了,还不让小人跟随。”

  “这中间,没有其他人与他说过私话?”

  澄砚又摇头,“没有的,也就离开时,和裴公子几个说了两句辞别的话。”

  谢星阑不再问,复又进门查看了一番薛铭的尸首,待确认并无更多线索之后,决定先去往威远伯府。

  秦缨一听连忙道:“我也去。”

  谢星阑盯着她,“你还真是不辞辛劳。”

  秦缨扯扯唇,“既然开了个头,自当有始有终嘛。”

  谢星阑眼神莫测,未做拦阻,待离开青羊观时,崔慕之几人意外地看着秦缨随他而去,都不解眼下是个什么局面,林潜迟疑道:“秦缨是怎么了,要做谢星阑的跟屁虫不成?”

  崔慕之凝眸不语,裴朔摇了摇头,“本来十日破案就难,如今云阳县主跟着捣乱,谢星阑只怕也头痛得很。”

  ……

  马背上的谢星阑不仅不头痛,反而像溺水之人看到救命稻草一般振奋,一个令他心潮沸腾的念头已经出现,却又被他不动声色地,强行压了下去。

  想到这里,他回头看了一眼身后的马车,又吩咐谢坚,“你亲自带人去查崔、林、裴三人昨夜的行径,此外,去找薛家的下人探问探问,看看薛铭与这些人之间关系到底如何。”

  谢坚应是,领命而去。

  秦缨坐在马车里,仔细地琢磨薛铭之死,虽然薛家人不承认遗书,但遗书上面写的不一定是假的,而如果崔婉和薛铭真有过私情,那谁会知道此事?

  崔婉身边侍婢四年前被尽数撤换,且是因一场大病拖延了和淮南郡王府的婚事,那这场私情,会否就在四五年前?崔婉真心喜欢的是薛铭,她根本不愿嫁给淮南君王世子。

  秦缨眯眸,若是如此,那林氏必定是知道的。

  等马车停在威远伯府外时,已经是两炷香的时辰之后,谢星阑派人上前叫门,可刚进门,他们便被一个老成持重的中年男子拦住了去路。

  “谢钦使,实在是抱歉的很,我们小姐昨夜回来便病了,今日一早本该入宫拜见皇后娘娘的,因这病,连宫里来接小姐的嬷嬷也告罪拒了,眼下实在不能见人。”

  谢星阑往府内深处扫了一眼,“伯爷和夫人也不在?”

  说话的是威远伯府管家,“伯爷入宫未归,夫人在照看小姐,世子也去神策军了,谢钦使,您想问什么,小人将小姐身边的侍婢叫出来?”

  谢星阑狭长的眼尾微眯,但很快他道:“不必了,改日再上门。”

  谢星阑转身便走,丝毫不拖泥带水,秦缨看的诧异,追上来道:“当真不问赵雨眠了?”

  谢星阑兀自上马,“今日皇后行宴,是为了给二皇子相看皇子妃,威远伯府素来支持郑氏一脉,很希望赵雨眠能嫁给二皇子,可她竟然称病不去,多半不会作假。”

  说完这话,谢星阑为了保险起见,又吩咐翊卫去找常来威远伯府的御医查探,而后调转马头,直往吏部尚书府而去。

  秦缨乘着马车跟在其后,却不想待到了吏部尚书府,仍然吃了闭门羹。

  “真是不巧,我们小姐两个时辰之前,被皇后娘娘派人接进了宫,还不知何时能出来,她身边两个侍婢也跟着一起入宫了,龙翊卫若要查问,只能等晚些时候了。”

  谢星阑有些意外,“昨日你们小姐归府之后,可曾离去?”

  “不曾离去,小姐昨夜受了惊吓,还是跟着夫人歇着的。”

  谢星阑看了一眼简府匾额未做纠缠,他本来就对女子的怀疑更少些,何况这两家又有郑皇后做挡,但一转身,他看到秦缨正微微愣神。

  秦缨正在回忆原剧情,原文中,郑皇后一开始看中的也是赵雨眠,可今日赵雨眠因病缺席,竟是简芳菲被接进了宫中,这是蝴蝶效应?

  谢星阑只以为她气性受挫,便道:“查案便是如此繁琐,很多时候数日都无进展,眼下时辰不早,县主可早些归府。”

  秦缨摇头,“不如去傅家看看?”

  京城贵女皆对秦缨多有芥蒂,但因傅家和临川侯府有些旧交,这位傅灵也未曾与秦缨交恶,秦缨觉得,既然要问些私密之言,交情近些总好开口。

  谢星阑不知想到什么,也正有此意,他们不谋而合。

  鸿胪寺卿虽是一衙之主,但傅氏在贵族间早已没落,谢星阑与秦缨到傅家之时,府里莫名显得有些冷清,听闻他们来了,傅夫人和傅灵一起出来迎客。

  得知为了他们崔婉的命案而来,傅夫人面色不甚好看,“我们灵儿昨夜归府也小病了一场,下人们忙活了半日才看她歇下,她不可能晚上还出去。”

  傅灵闻言便道:“母亲身体也不好,不若先回去歇着,县主和谢钦使有什么要问的,女儿来回答便好了,免得扰了母亲清净。”

  傅夫人皮笑肉不笑地道:“那你可得说快些,免得邻里见着衙门的人在咱们府上不走,还以为你犯了什么过错,传出去可不好听。”

  她说完这话,果真撂下秦缨和谢星阑而走,傅灵送她两步,回来时抱歉地笑笑,“母亲她这几日也有些不适,你们莫要介怀。”

  秦缨当然不会介意,这位傅夫人是傅灵的继母,而她上面那个一母同胞的亲姐姐,两年前便被这个继母送回族地嫁人了,后来她远嫁兖州,也是这位继母的手段。

  秦缨道:“灵儿,你还不知,薛铭今晨也死了。”

  傅灵吓得手中茶盏一晃,“什么?”

  秦缨将前后道来,傅灵听得面色微白,秦缨又问她:“比起我来,你和崔婉他们走的更近些,你可知道崔婉和薛铭之间,是否有何旧情?”

  傅灵瞟了他们二人一眼,又蓦地垂眸,茶盖与杯盏相错,生出一道刺耳的响,“这话从何说起?婉儿早就定了亲事,薛家又是京城中门风最为清正的人家,怎可能有何私情?”

  谢星阑目光微沉,秦缨也看出傅灵不同寻常的紧张,她屏退左右,“现如今已经出了两条人命,衙门却还不知凶手动机,你若是知道什么,切莫瞒我们,你说的话只有我与谢钦使知晓,外人谁也不知你说了什么。”

  傅灵唇角紧抿,“其实我也不知,只是……只是我正月里去忠远伯府拜访之时,听见张姨娘在外吵闹,她言语之中提到,说伯夫人当初将婉儿身边的侍婢卖掉,是因为婉儿有何不可告人之事,又说……又说婉儿装病装得辛苦……”

  她像怕说错话似的,“那次绝没有提过薛家,可这一两年,我唯一想起来的古怪之地,便是那一次了,至于薛铭,他人生的俊逸,性子也极好,我从未听说过他私下与谁过从甚密。”

  她有些后悔说这样多,“比起我来,婉儿与雨眠和芳菲走的更近些,若有何私情,也定是她们才知晓,缨缨,我今日说的,可千万莫要说出去。”

  秦缨自然应下。

  待离开傅家已是日落时分,金灿的晚霞铺满天际,秦缨对谢星阑道:“灵儿听见的话,或许是真的,但张姨娘多半是不知内情,否则也不会只是含沙射影,如今,恐怕只有林氏知道崔婉当初的病到底是怎么回事。”

  “不可能只是装病躲婚事那样简单。”谢星阑沉沉地道:“若只是装病,她们母女又怎会跑去三清山那样远?”

第11章 噩梦

  夜幕初临时,秦缨跟着谢星阑返回了忠远伯府。

  忠远伯崔晋已知薛铭出事,惊疑不定之下,还不知那封遗书上写了什么,见着谢星阑,便问起薛铭之死与崔婉的案子是否有关联。

  谢星阑自然无可奉告,只点名要见张姨娘。

  张姨娘来到前厅时,眼眶还是红的,行礼后哀怨地望着崔晋,欲言又止,谢星阑扫了二人一眼,“请伯爷暂避,有些话伯爷在此,张氏只怕不敢多言。”

  崔晋眉头一竖,“还有什么是我不能听得?”

  谢星阑面无表情地道:“府中内院之事,只怕多的是伯爷不知道的。”

  崔晋犹豫了片刻,告诫地看了看张氏,出门离开,谢星阑又命翊卫在门外守着,这时才问:“你眼下,当不是在为崔婉哭,莫非又是崔涵出了事?”

  张氏本是一脸怯色,但提起崔涵,她顿忍不住:“大人明鉴,这天下间,哪有让三岁的小孩子去跪灵堂的?”

  谢星阑冷着脸面目不亲,秦缨上前温和道:“可是夫人让崔涵去祭拜崔婉了?”

  张氏望向她,满脸的委屈,“不止是祭拜,是让涵儿跪在大小姐灵堂里,跪了快一个时辰我才知道,他们是姐弟,是平辈,又不是长辈子侄的关系,凭什么这样作践涵儿?”

  “才三岁的孩子,什么都还不懂,夫人说什么他便信什么,却不知只有亲生母亲才是最疼他的,可惜自从我生下他,这三年多待在我身边的日子,一只手都数得过来。”

  张氏越说越难过,“我怀他的时候那般不容易,差点连自己性命也丢了,可却是替旁人生了儿子,他如今见着我就怕,必定是听了旁人教唆……”

  张氏显然是无处诉苦了,眼下一位金吾卫大人,一位云阳县主,她得好好吐吐苦水,但说到一半,又想到崔晋临走那一眼,忙止了话头只抹眼泪。

  秦缨叹了口气道:“府内事我们不好置喙,但亲生母子到底是与旁人不同的,或许等小公子再大些,便会感念生母之恩,今日我们是想来问你与崔婉有关之事——”

  张氏狐疑地抬眸,秦缨道:“我们听说,你此前在府中与人吵架之时,说崔婉的病是装的,可是当真?”

  张氏眼皮一跳,“我……我没说过……”

  秦缨淡笑,语气强硬起来,“我们已经找到了人证,这是旁人亲耳听闻,你或许觉得此事不好由你之口道出,但崔婉被奸人所害,相比之下,即便她装病又算什么,孰轻孰重,你可明白?”

  张氏紧紧绞着手帕,半晌才轻声道:“我说她装病,也并非信口开河,两三年前,她病况还颇为严重,可那时,我身边的侍婢,曾发现她经常将药倒掉,倒掉就算了,也没见她配新药,就这般,对外面还说她病一日比一日好。”

  “哪有这样的道理?我便想着,她病肯定是装的,但为何装病却不明白,若没这个病,她早该成婚了,然后我看府上常来往些公子小姐,便觉得是有何不可见人之事。”

  张氏面色微白,“女子名节最为要紧,我也并非存心污蔑她,只是不满夫人独断专横,不让我见涵儿,那样的话我也不敢常说,没想到被人记住了……”

  张氏用心也有几分险恶,此刻自知理亏,看也不敢看秦缨,这时谢星阑又问她:“说说四年前伯夫人和崔婉去三清山前后之事。”

  窗外月光如水,张氏擦了擦眼角回忆道:“那时候大小姐的亲事已经定了半年了,我也有了身孕,只是我身体不好,孕吐十分严重,日日足不出户的养胎,忽然某一日,听人说小姐出门游玩晕倒了,送回府中一查,竟是病重难医,为此夫人大发雷霆,伯爷也很是气恼,那时候小姐十五岁,眼看着过了年,十六岁就可定婚期了……”

  “后来没过两日,夫人便说要带着小姐去三清山走一趟,无论如何,不能看着小姐被这病磋磨没了,伯爷当然没有意见,后来又准备了三五日,她们便出发了,这一走便是五个多月……”

  “夏天走的,快过年了才回来,回来的时候我正临产,也不知小姐是否大好了,等生下孩子坐足月子出门,便见她消瘦了许多,还要日日喝药,又听说她在三清山得了真人批示命格,说绝不能在十九岁前成亲,伯爷和淮南郡王都信这些,当时便定好今岁才成亲。”

  秦缨蹙眉,“若是短时内消瘦了大半,那必定是病过,只是不一定是喘病。”

  张氏也点头,“是啊,大小姐从前身形略显丰腴,可去了一趟三清山,却瘦的变了个人似的,那时候喝药是真的喝药,我发现不对也是在一年之后了。”

  秦缨和谢星阑越听越觉得古怪,如果崔婉真的生过病,却被林氏用喘疾遮掩,那崔婉的病或许十分见不得人,但年纪轻轻的女孩子,能有什么病不能见人?

  谢星阑又问:“你可知她本来的侍婢,被发卖去了何处?”

  张氏摇头,“这便不知了,大小姐回府后没多久,夫人便将她身边所有人都处置了,她疼爱大小姐是出了名的,可那次手段之狠,连自小跟着大小姐的两个丫头都卖了。”

  谢星阑若有所思,片刻后让张氏退下,她一走,秦缨也轻声道:“崔婉的病有古怪,若是能找到当时给她看病的御医,或者找到那两个侍婢就好了。”

  谢星阑也做此想,“我自会派人去查,时辰不早了,你归家吧。”

  谢星阑话落出门,与崔晋告辞后,径直离开忠远伯府,秦缨一路跟出来,“那你眼下去何处?”

  谢星阑已翻身上马,如霜月华洒在他肩头,将他本就冷沉的面色衬的愈发寒意逼人,他居高临下地道:“回衙门,你也要跟着?”

  秦缨干笑,“那倒不必,不过这案子仍无头绪,明日自是继续——”

  谢星阑目泽微深,撂下一句“随你”便扬鞭而去,秦缨看着他的背影秀眉紧拧,这人怎么年纪轻轻就成这幅狗脾气?!

  坐上马车回府,一路上白鸳都在心疼秦缨整日辛劳,秦缨心想这才哪到哪儿,反是她安慰白鸳多些,等回了侯府,秦璋早等着她一道用膳,席上听她去了傅家查问傅灵,一时唏嘘起来。

  “傅灵也是个可怜孩子,你们今日离开后,她那继母只怕要给她气受。”

  秦缨问道:“是因衙门的人上门不好看?”

  秦璋点了点头,“她这个继母为人刻薄,对她们姐妹二人皆不亲善,她姐姐那次你或许记不清了……”

  秦缨的确毫无印象,秦璋见她茫然,便道:“她姐姐傅珍比她大三岁,两年之前与人生了私情,被她知晓之后,竟直接送回了傅家族地,在那边找了个人嫁了。”

  “私情?”秦缨咋舌,“与谁?”

  秦璋轻咳一声,他一个长辈说这些小辈风月之事,显得为老不尊,但见秦缨明眸黑白分明地望着他,他只得道:“坊间有流传,说是和定北侯家的小公子杜子勤,说傅珍与他暗通款曲,还送了她私物,送也就送了,傅家和杜家也勉强相配,可杜子勤将那私物露在了人前,这一下流言蜚语顿起,傅家没等来杜家上门求亲,便将傅珍径直送回了老家。”

  秦缨眉头紧拧,“那知道嫁给哪家了吗?”

  秦璋摇头,“回了族地,悄无声息嫁了,京城之中未办婚宴,也未请客,可想而知嫁的人家多半是老家的什么乡绅富豪之辈。”

  好好一个姑娘家,就因为与人生情送个信物,竟落得这步田地,秦缨顿觉心头发酸,而今日看下来,不论是薛家二爷还是傅家夫人,都将家门名声看的极重,便是崔婉的案子,多半也是因着名声,才颇多谎话遮掩。

  想到此,秦缨给秦璋盛了一碗汤,“旁人家的女儿因一件信物便被如此苛待,女儿从前行事无忌,爹爹却从无怪罪,女儿实在让您操心了。”

  秦璋见状大为感动,忙接了汤碗,疼惜地望着她,“爹爹怎会怪罪你?从你生下来起,爹爹便只想让你高高兴兴,何况爹爹知道,你只是还没长大,长大了自然就知道什么值得做……”

  望着这张熟悉可亲地面孔,秦缨心底复杂难言,按照原文,秦缨不久之后将会“意外”而死,但如今,原主被她借身还魂,不论是哪种选择,秦璋必定都无法接受。

  秦缨又给秦璋布菜,“爹爹放心,女儿现在已经渐渐知道了。”

  这一餐晚膳父女二人用得其乐融融,晚膳之后,秦璋留了沈珞问话,待沈珞面色古怪地说完,秦璋诧异道:“就这么跟着那谢星阑跑了一整天?一声未喊累?”

  沈珞重重点头,“不仅没喊累,县主简直比小人跑的还利索。”

  秦璋惊:“没有半点打退堂鼓的打算?”

  沈珞摇头,秦璋又问:“那她可查出什么了?”

  沈珞再度摇头,秦璋听到这话,长长地舒了口气,“不错,不愧是我女儿,这样我就放心了,再看两日吧,什么都查不出,她坚持不了多久的,查案太苦了,何必为了崔慕之做到这个份上……”

  秦璋悠哉地起身回房,没看到沈珞欲言又止的脸。

  ……

  将军府中,谢坚正禀告道:“小人带人去长清侯府、平昌侯府,还有林府查问了,府中小厮和附近邻里的证词都合得上,他们昨夜都未离家,威远伯府常用的大夫也问了,说昨夜子时前后入府,赵家小姐受惊过度,开了安神的方子,又叮嘱她养上三两日。”

  谢星阑坐在漆案之后不语,谢坚道:“看样子没有人说谎,如此就奇了怪了,崔婉和薛铭都出身高门,谁敢这样谋害他们?”

  谢星阑摇头,“凶手必定说谎了,只是我们还未找到破绽。”

  谢坚迟疑一瞬,“今晨陛下下了令,可薛铭也死了,等于让这案子份量更重,当夜您带人去伯府之时,本来只打算作壁上观的,如今这情形,可算坏事了?”

  谢星阑下颌微抬,“自然不算。”

  谢坚忍不住嘀咕道:“这桩案子若破了,您先前惹陛下生气的那些事,也不能一笔勾销了,命案到底不比朝中的案子,文州那桩科场贪墨的案子若您带人去查个明白,能发落不少朝官,怎么也比这次的功劳大,您真是越来越让属下看不懂了。”

  谢星阑听他念叨,仪采斐然的面颊上,竟生出了两分凄凉之感,没有人比他更明白去查文州贪墨的案子能得到什么,但也只有他自己知道,顺着那条路走下去,他会落个怎样凄惨的下场。

  谢星阑默然未语,这时,外间响起了叩门声。

  “公子,谢咏回来了!”

  “让他进来——”

  门扇开合之间,另外一个亲信谢咏走了进来,他抱拳行礼,而后便奉上几页文书,“公子,您让小人去查的,小人全都查清楚了——”

  谢星阑接过文册看,谢咏继续道:“这位云阳县主,是贞元三年二月初九出生,今年十七,她母亲和哥哥,在丰州之乱中染了疫病而亡,这些年一直与临川侯相依为命,她是两年之前喜欢上长清侯世子的,当时长清侯世子刚从军中归来,据说是看宫中校场比弓马之术时,对长清侯世子一见倾心。”

  “她跟太后求过两次指婚,太后第二次本来都快下旨了,却被陛下拦阻,据说是崔德妃从中作梗,这两年,她行事无忌,对崔慕之多番讨好,与崔慕之走得近的女子,也都被她刁难过。”

  “小人按公子的吩咐,主要查了陆柔嘉,从一月前陆崔两家即将联姻的消息传出开始,云阳县主与陆柔嘉有过四次照面,每一次她都对陆柔嘉冷嘲暗讽,崔婉生辰宴那天她还差点大打出手,可到了晚上,不知怎么竟帮了陆柔嘉。”

  谢星阑边看边听,“她还为了崔慕之拒绝过三次婚事?”

  “不错,宣平郡王家的世子李云旗,永川伯家的世子柳思清,还有工部侍郎家的公子萧厚白,这些是太后见她对崔慕之念念不忘,想给她赐婚的。”

  谢星阑“啪”的一声将文册合了上,他捏了捏眉心,不敢相信自己即将护着这样一个女人,但除了她,他找不出第二个疑似改变薛铭命格之人。

  谢坚大为惊讶,“昨夜公子回府便招来谢咏,竟然是让他查云阳县主?这半年谢咏查了不少人的生平了,公子到底在找什么?”

  谢星阑将文册放入抽屉,却见那抽屉里竟已放了满满当当的同类文书,关上屉子后,谢星阑淡声道,“龙翊卫本就是陛下手眼,自然知道得越多越好。”

  谢坚半信半疑,谢星阑却已起身回房,又边走边道:“距离陛下定的期限还有九日,让底下人上心些,此案绝不能有半点错处。”

  谢坚和谢咏应是,待谢星阑离开,谢坚看着谢咏问:“你说公子到底怎么了?”

  谢咏惯常黑脸寡言,此时只摇了摇头,显然他也不明白。

  谢坚叹了口气,“你记得吗?就是正月初七那夜公子忽发狂性,后来便性情大变,过去五年公子一直谨小慎微,天大的委屈都咬牙忍了,眼看着局势越来越好,可这半年,公子却将所有隐忍蛰伏求来的平衡都打破了,如今四方树敌,往后可还怎么往上升?”

  谢坚瘪嘴,有些不忿道:“公子连着放了几桩好差事,功劳都叫别人抢了去,晚间回衙门碰见韩岐他们,一个个得意极了,公子却半点不在意……”

  丑时过半谢星阑才歇下,他艰难地入睡,可刚睡沉,熟悉的噩梦如约而至。

  梦里寒风烈烈,他一袭黑袍被鲜血浸透,步履艰难地往深林中走,每走一步,钉入血肉的箭簇便多绞出一股血色,血流顺着衣摆滴滴答答地落在雪地上,在他身后,火把如长龙一般围过来,他已走投无路。

  忽地,又一片箭雨凌空而至,他小腿与后背剧痛,人似断线风筝般摔出,握剑的手一松,连往前爬的力气都没了,鲜血从他口中涌出,他面贴血污趴在地上,在愤恨与屈辱之中,像一滩任人踩踏的烂泥般断了声息……

  谢星阑一个激灵惊醒过来,他冷汗满额,赤着眼瞳大口喘息,他发狠地想,如果真的是秦缨,无论如何都要护她不死!

第12章 冷箭

  辰时过半,天色刚见大亮,碧空之上层云浩渺,极东天际,一缕艳阳正破云而出,暖橘的曦光洒在谢星阑身上,将他官袍上的金色獬豸纹映的流光泛彩。

  他人高坐马背之上,目光却停在不远处的巷口,身边谢坚忍不住问:“公子,这吴家不比其他几家,其实无需您亲自来,并且,咱们来了半刻钟了,您要等谁?”

  此处是长兴坊帽儿巷,在他们不远处,便是巡防营都统吴明祥的宅邸,昨夜他们去了傅、赵、简三家,却并未查问吴舒月,因此今日一早,谢星阑亲自来人过来。

  他未立刻答话,又过了几瞬,他目光一收,缓缓催马,“入府吧。”

  谢坚不解地跟着,可这时,他扫向巷口的眼风一顿,只见空无一人的长街上,竟有一辆眼熟的马车辚辚而来,待马车走近,车帘下走出个清隽的身影。

  “谢钦使,真是巧啊——”

  秦缨今日着一袭淡青绣兰纹襦裙,面若春雪,眸似天星,似一支清而不俗的韧柳,再不见半分往日的珠光宝气之感。

  谢星阑昨夜的文书上,连秦缨喜好的装扮口味皆查的详尽,此时不免多打量了她两眼,秦缨牵了牵唇,“我还担心谢钦使快我一步,没想到刚好碰上。”

  谢星阑抿唇未语,一旁的谢坚表情古怪,这哪是刚好啊,这分明是他家公子算准了她要来,专门等她,但是,他家公子为何要等这位县主?

  谢坚纠结茫然地表情让秦缨侧目,秦缨还当他是为了案子,面色一肃道,“昨夜回府,我也对案情百思不解,只是不知道吴姑娘是否知道些什么。”

  谢星阑已命人上前叫门,门房见是云阳县主和金吾卫的官差,立刻进门通禀,不多时,他们被请入正厅落座。

  吴夫人和吴舒月来的很快,上茶之后,吴舒月先愁眉道:“我就知道金吾卫会来人的,只是没想到昨日没等来你们,还听说薛铭也出事了。”

  她有些狐疑地扫过秦缨,又道:“我的亲事在下月,本想着先贺婉儿出阁的,没想到接连出了这等变故,大人想问什么便问吧。”

  吴舒月也是亲事将近,吴夫人显然担心女儿受牵连,神色很是紧张,谢星阑见此,便出言先请她回避,待她离开,谢星阑问道:“前夜你归府后可曾离开?”

  吴舒月坦然道:“自然不曾,当夜归家后与父亲母亲说起伯府之事,唏嘘了许久才睡下。”

  她面上不卑不亢,谢星阑看不出破绽,便继续问:“你可知崔婉的病是否有古怪?崔晋虽说崔婉平日里从不与人交恶,但她的性子,或许你们这些外人才是最清楚的。”

  吴舒月未犹豫地道:“她的病是四年多之前突发的,在此之前,我从不知她有喘病,古怪谈不上,只是有些意外,后来她治病养病一年多,我们见面不多,再常聚时,她便已经大好了,至于她的性情——”

  她说至此,又扫了秦缨一眼,“出身尊贵之人,总归有几分得天独厚的优越感,自以为处处周全,可实际上还是习惯众星捧月,偶尔将别人的自尊踩在脚下,对她们来说也不算什么,但要说与人交恶,那也说不上。”

  她言辞婉转,但也听得出对崔婉评价一般,那看秦缨的一眼更是明晃晃的指责,谢星阑这时不避讳地问:“那你可知,她和薛铭之间可有干系?”

  吴舒月这时抿唇不语了。

  秦缨和谢星阑瞳底微暗,谢星阑道:“看样子你知道什么,如今他们二人被人谋害而死,你的证言很可能会帮我们找出凶手,也算是为他们好。”

  吴舒月犹豫道:“只怕他们在天之灵不会这样觉得。”

  她这样说,便更让谢星阑笃定她知道什么,谢星阑道:“你不必有任何顾虑,龙翊卫不会把你的证词公之于众,薛铭死前留下了一封遗书,已经提到了他和崔婉生有旧情,如今我们只是要多方查明,看看是否真有旧情,以及她们二人之死是否与此事有关。”

  吴舒月一惊,“他留下遗书说了此事?”

  谢星阑颔首,吴舒月思忖片刻下定了决心,“既是如此,那就没什么不能说的了,我从前和她都是薛祭酒的学生,当时在薛府,她和薛铭走得很近,当时我曾想他们二人是总角青梅之谊,以后说不定会成一段佳话,可没想到婉儿先与淮南郡王府定了亲事。”

  “他们那时只是关系亲厚,但要说什么古怪,我也不曾见过,只是两年半之前的一次船宴上,我曾撞见过古怪的一幕……”

  吴舒月陷入了沉思,“当时是在城东的凌烟湖,是朝华郡主宴客,当时请了城中公侯官宦家的公子小姐们二十来人,那楼船有三层,我因多饮了酒有些头晕,便去最上层的船尾处吹风,可还未走到栏杆处,我便听见楼下传来两人的说话声,那二人压着声音,可我一听就知道是婉儿和薛铭……”

  “婉儿说她等的够久了,薛铭却说他是为了婉儿考功名,又说什么淮南郡王府等不了那么多年,让婉儿尽管安心。”

  吴舒月涩然道:“非礼勿听,当时婉儿压着声音,却是在怒吼,我知道事情不妙,不想卷入这等是非,立刻便退了回去,走之前,我只听见婉儿说薛铭不懂她付出了什么……”

  “那之后,我藏着这个秘密谁也没说,婉儿是与淮南郡王府定亲,薛府世代文臣清流,如何比得过?我知道此事不可见天日,他们二人也难修成正果,后来婉儿定了婚期,我便猜他们多半是放弃了,反而替他们松了口气……”

  谢星阑道:“所以薛铭当时的意思是,他是为了崔婉考功名,若是考上了,便在她成婚之前,抢夺这门亲事?”

  吴舒月点头,又苦笑道:“他想的太简单了,别说他没考上,便是考上了,又如何能让淮南郡王府悔婚?我猜婉儿若真是装病,也是想拖到淮南郡王府自己不愿意,可没想到,郡王府就这么等着了。”

  “婉儿自小被宠爱着长大,大抵没想过有什么喜欢的人或物是她得不到的,但她却没想着,此事若是弄得人尽皆知,她会付出什么代价,我本想着等她成了婚一切便都好了,可婚期将近,她却死了……”

  秦缨听了半晌,此刻忍不住道:“除了你,还有谁知道他们有旧情?”

  吴舒月摇头,“这我不知道了,我也只撞见过那一次,后面大小雅集,宫中宴请,他们虽是照面,却都谨慎守礼,自也怕被人知晓。”

  秦缨想到了傅灵姐姐傅珍的结局,她尚未定亲,只因一件信物和风言风语便那般凄惨,而崔婉已然婚期将近,若被人知晓这段私情,势必会名声尽毁,到那时,薛铭难道还能按照约定娶了她?

  秦缨沉吟一瞬,“那你能否将那日船宴的名单写下来?”

  吴舒月应是,“这么久了,我记不太清了,能写几个是几个吧。”

  吴舒月的证词总算让案子有了进展,离开吴家,秦缨立刻道:“如此便能找到薛铭谋害崔婉的动机了,崔婉不想嫁给淮南郡王世子,说不定对薛铭严词相逼,薛铭害怕东窗事发便下狠手杀了她,而谋害薛铭之人,多半也是知情者,利用此事让薛铭前去青羊观。”

  谢星阑道:“昨夜已经让人调查了林潜和崔慕之他们,当夜他们行径并无古怪,也并未听说薛铭与他们谁结仇,凶手杀薛铭的动机还无法推算,还有那雪上一枝蒿,暂时还没找到薛铭采买毒药的线索。”

  秦缨颔首,“毒药要查个明白,至于别的,少不得去问问简芳菲和赵雨眠,昨日傅灵也说她们之间关系更为亲厚。”

  她看了一眼已经至中天的日头,“不若我去威远伯府走一趟?谢钦使带着人去简家看看,免得来去耽误工夫。”

  秦缨只觉兵分两路最为迅捷,然而谢星阑却道:“查案的是金吾卫龙翊卫,县主去威远伯府师出何名?”

  秦缨欲言,谢星阑却已催马,“若还想查这案子,县主还是老实跟着。”

  秦缨轻嘶一声,看着谢星阑的背影咬了咬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