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缨听着声音,只觉陌生非常,但朝暮阁外,正要走人的赵望舒却猛地顿足,他转过身来,轻嗤道:“我当是谁,原来是谢钦使。”
待翊卫尽出,分列两侧,朝暮阁中才走出个挺拔煊赫的身影。
此人着金线獬豸纹的玄色箭袖翻领官袍,于槛外站定,居高临下的盯着赵望舒几人,他面如冠玉,又生一双尾端上挑的丹凤眼,乍看上去风流多情,仪采无双,但往深了瞧,便见他眼轮郁黑,寒云密布,周身上下,无数阴戾之气正张牙舞爪。
旁人面生畏忌,赵望舒眼底却闪过一丝不屑,“谢星阑,你查你的案子,我妹妹清白无辜,自然走得——”
远处的秦缨听见这名字,骤然瞪大了眼瞳,谢星阑!那个心狠手辣的大奸臣?!
她分明记得,今夜带领龙翊卫至伯府的是个无名配角,龙翊卫也并未接手此案,只因谢星阑绝不会管这种无关权力之争的案子。
难道她记错了剧情……
看着这争锋相对的场面,秦缨带着疑惑,仔细回忆谢星阑此人,接着她暗觉不妙,如今是原文开篇不久,谢星阑还只是个阴郁且城府极深的龙翊卫钦察使,他为了更高的权位谨慎蛰伏,绝不会轻易为自己树敌,今夜,他只会点到即止。
赵雨眠是留不住的。
此念落定,赵望舒果然带着赵雨眠转身便走,可接着,秦缨眉头一扬,她看见分列的龙翊卫倾巢而动,将赵家兄妹团团围了住!
赵望舒未想到谢星阑要将事做绝,他转身威胁道:“谢星阑,你知道自己的身份吗?便是你们段将军和郑将军,也不敢如此待我!”
他笃定龙翊卫不敢动真格,然而谢星阑轻抬下颌,翊卫们“哗”地抽刃,一片雪亮的寒光中,他眼露讥诮:“巧了,他们不敢做的事,我常常做。”
第3章 死期
秦缨目瞪口呆。
谢星阑出自江州谢氏,幼年失去父母,后被京城的同宗伯父收为养子,他伯父是前任金吾卫上将军谢正则,虽是贞元帝亲信,却因构陷过许多忠臣良将,朝野名声极恶,而谢星阑入将军府不足两年,他便暴病而亡。
这一下谢星阑可遭了殃,将军府嫌他克死了养父,差点将他赶出家门,而他作为谢正则独子,被谢正则从前的仇敌百般折磨,待他坎坷地长到十五岁,靠着谢氏蒙荫进金吾卫时,已是吃尽苦头,见足善恶,从那天起,他为了权力不择手段。
起初,他面上勤恳无害,忍辱负重,只在暗地里施加手段,他耐着性子蛰伏,待后来大权在握,才心狠手辣一一清算,剧情中后期,他是文中与男主抗衡的最大反派,但最终,他因立储之争时站错队下场凄惨。
原文对谢星阑年少凄惨着墨不多,到后来报复作恶时,作者却道明了前因后果,因此,谢星阑并未给人十恶不赦之感,到他死的那一幕,作者更将他的死写得惨烈悲壮,令无数读者扼腕唏嘘,便是秦缨都对他心生怜悯。
但此时,谢星阑刚二十一岁,一年之前才升任龙翊卫钦察使,尚是忍辱负重之时,秦缨不明白,他怎么敢在此时便如此狂悖大胆,他养父给他遗留的仇人还不够多吗?多一个敌人便多一份阻碍,他不想往上爬吗?
龙翊卫拔刀相向,那便是谢星阑铁了心留人。
这简直是没把威远伯府放在眼里,赵望舒怒道:“谢星阑,你凭什么?!”
谢星阑不驯道:“就凭龙翊卫查案,皇权特许。”
赵望舒憋红了脸,卷入命案本就麻烦,若再因此事与龙翊卫起争端,传出去不好听不说,传到圣上耳边,还不知要被这奸恶之徒盖上什么帽子。
赵雨眠也有些怕,“哥哥,不然我们多留一会儿,就当是为了婉儿。”
崔晋眼看要打起来,也上前劝道:“谢钦使息怒,贤侄也莫要气恼,眼下已经十分混乱了,何至于如此——”
“我看在世伯的面子上。”赵望舒找到台阶下。
谢星阑淡哂,目光扫过赵望舒,又凉凉地掠过正安抚赵氏兄妹的崔慕之,“此案龙翊卫与京畿衙门同审。”
撂下这话,他径直朝秦缨走来。
秦缨见过许多凶徒,早练就一身不逊男子的胆气,在她的记忆里,唯独某次与一个反社会人格的爆炸杀人犯照面时,对方那阴鸷冷血,想要毁了全世界的眼神,令她心惊胆战。
此刻与谢星阑目光相撞,夏末初秋的夜,她心底诡异地一寒,他那双极好看的眼睛阴沉莫测,间或还可窥见一丝难掩的戾气。
这样的谢星阑,分明像极了原文中即将功败垂成的他,那种明知大势已去,却无能为力的绝望与暴戾,秦缨忐忑的想,难道因为她的到来,故事已经发生了某种变化?
“县主有何发现?”
走到阶下,谢星阑静静地看着她,他语气无波无澜,威压却十足,秦缨忙提起十二分精神应对,她一边揣度他接管此案的目的,一边道:“发现了一处外伤,还有些异常,不像溺死——”
此一言出,崔晋和其他人连忙围了过来。
林氏也忍不住道:“县主如何知晓?”
秦缨回身,再度蹲在崔婉尸体一侧,“如果是溺死,因呼吸呛水,人死后,口鼻处会有蕈状泡沫,并且——”
谢星阑冷声问:“何为蕈状泡沫?”
秦缨转眸看他,四目相对,秦缨脑海里莫名浮现出他在原著中惨死的模样,她语声下意识缓和了些,问他:“谢钦使见过螃蟹吗?”
谢星阑被问得眼皮一跳,但秦缨已自顾自道:“便如同螃蟹吐出的泡沫一般,除此之外,死者掌心和指甲内太过干净,映月湖湖底多有污泥,若她是溺死,指甲里多少会有泥渍,而外伤——”
秦缨去触摸崔婉后脑,“后脑枕骨处有一凹陷伤,她必定是先受到袭击,而后被抛尸入水,入水之时,已经断了气。”
林氏听见这些,心底更似刀绞一般,捂着嘴巴呜咽出声。
秦缨不忍地道:“她衣裙鞋袜泡过水之后,浅表的污痕都已淡去,唯独那些颜色极深的留下了,她裙后到鞋跟磨损痕迹重,必定是被凶手拖行过,案发现场当有拖痕与血痕,凶手杀人之后,多半来不及清理。”
秦缨面色微肃,“从后脑伤处的情况来看,袭击她的凶器多半是钝器,比如圆润的卵石。”
众人匪夷所思地看着她,谢星阑眼底也闪过一丝探究,他招手叫来身后翊卫,又去看捕头赵镰,“去映月湖湖边搜,主要搜寻水流上游,也就是映月湖东侧。”
他来了半晌,虽未发一言,可朝暮阁中对话他都听着,吩咐完,他转身看向后面男男女女十多人,“虽然适才已经问过证供,但你们众人聚在一处七嘴八舌,所言皆不做数,接下来,你们需得分开供述,问什么答什么,翊卫会记录。”
崔慕之对其他人道:“我去安排笔墨。”
“慢着。”谢星阑出声拦阻,“这些杂事交给府中人去做,崔世子眼下也是嫌疑者之一,未得准许,最好不要离开伯府后花园,否则可就说不清了。”
崔慕之眉头皱紧,立刻回身盯住谢星阑,谢星阑站在阶下,亦冷冷地看着他,四目相对,夜风中颇有剑拔弩张之势。
长清侯府的权势远在威远伯府之上,可谢星阑今日摆明了绝不给他们任何人面子,秦缨在旁看的心惊,不明白是什么让谢星阑有了这样大的变化。
崔晋见事态不好,忙道:“谢钦使,慕之是婉儿的哥哥,不可能是他……”
谢星阑不为所动,眼风更为锐利,“伯爷莫要言之过早,我见过许多案子,都是最为相熟之人作案。”
崔晋还要再说,崔慕之却制止了他,他冷笑道:“龙翊卫破案如神,我们自当按他们的来,只希望谢钦使莫教人失望,早日找出谋害婉儿的真凶。”
谢星阑牵唇,“只要伯爷和夫人配合。”
今日留下的女客,除了秦缨和陆柔嘉,还有威远伯府之女赵雨眠,吏部尚书府的小姐简芳菲,另外两位,一个是鸿胪寺卿家的二小姐傅灵,一个是城防营吴都统家的长女吴舒月。
留下的五位公子之中,除了崔慕之,还有一人也与崔家有亲,乃是伯夫人林氏的表侄,户部侍郎家的二公子林潜,另外三人,有国子监祭酒府上的长孙薛铭,平昌侯家的小公子裴朔,还有卢国公府上的二公子卢瓒,各个都是达官显贵。
谢星阑扬了扬手,自有翊卫大开朝暮阁正堂和东厢,又按顺序请了众人去问供,秦缨、陆柔嘉,还有傅灵三人排在最后,一时都留在了西厢之外。
这时,谢星阑问崔晋和林氏,“敢问伯爷和夫人,今日来的男子之中,可有谁从前与崔姑娘交好过,又或者,有过情愫的?”
此一言出,崔晋还未有反应,林氏先大怒,“谢星阑,我女儿惨死,你还想坏她清誉?她早就与淮南郡王府世子定下亲事,怎会与别的男子有染?”
林氏的眼神恶狠狠地,因当着秦缨三人的面,越发恼恨谢星阑,仿佛他是故意给他们难堪。
谢星阑倒不恼:“世间命案,不过是为那么几宗,财杀、仇杀、情杀,又或是械斗和意外,械斗和意外首当排除,而今夜游园者皆非富即贵,又与崔姑娘私交甚多,财杀不像,那么,便只有情杀和仇杀最有可能了,伯爷适才又说,崔姑娘性情极好,从不与人结仇。”
秦缨在旁听得挑眉,谢星阑不愧是在金吾卫历练多年,至少比赵镰专业多了,而他是何目的似乎也变得不那么要紧,能破案的龙翊卫,便是好龙翊卫。
“绝无这般可能!”林氏轻喝一句,又去看崔婉惨白的面容,“我女儿是最守礼教的,怎么会私下与别的男子生出情谊?或、或许是仇杀呢?婉儿虽不与人结仇,却也有可能是旁人暗地里嫉恨她……”
崔晋也道:“是啊,婉儿不可能的,她与淮南郡王世子定亲多年,哪会有这些糟污事?”
“与淮南郡王府的亲事是何时定的?崔婉自己喜欢这门亲事吗?”
“五年之前定得。”想到这桩婚事,崔晋仍然止不住地唏嘘,“我与淮南君王是旧交,这是一门极好的亲事,婉儿自己也是乐意的。”
谢星阑看向林氏,“既然五年前定下,为何今岁才成婚?大周女子十九岁成婚虽不算太晚,但亲事说定的,多在十八之前便出阁了。”
林氏握着崔婉的手仍在落泪,似乎打算一直这样守着她,崔晋见她不语,便叹然道:“因婉儿生过病,是在亲事说定没多久就病了,后来她母亲带着她去三清山烧香,去了半年才回来,是三清山的道长算出来的,说她十九岁之前不能成婚。”
谢星阑问:“是何病?”
“是哮喘之症,早两年有些严重,她母亲便想多留她两年,郡王府也很是通情达理,正好郡王世子要考功名,便也不急,因此将婚期定到了今年,可谁能想到……”
秦缨在旁听得有些意外,她记得白日宴上,崔婉曾食过辛辣,且这几年雅集上碰见,也未见她发病,正想着,谢星阑问出了她想问的:“她如今病况如何了?”
崔晋道:“我们找了神医给她调理,如今已大好了。”
谢星阑未曾做声,秦缨心底却有些怀疑,哮喘病在现代尚且不好根治,更何况是古代?而原身的记忆里,这些年与崔婉打照面的次数少说也近百,却从未见她发过喘疾。
谢星阑又吩咐道:“将崔姑娘的侍婢叫来。”
崔婉身边有两个亲信侍女,一个叫碧云,一个叫紫娟,二人到厢房前时,看见崔婉的尸首便呜咽着抹起眼泪。
谢星阑问:“你们跟了崔婉多久?”
“四年了。”
“四年。”
二人几乎异口同声,谢星阑心底滑过一丝异样,又去问崔晋:“可有自小跟着崔姑娘长大的家生子侍婢?”
崔晋摇头,“四年前,婉儿重病,便是因为当时两个一起长大的未曾好好伺候,她母亲一气之下将人全发卖了,这两个是后来采买的,这几年一直跟着婉儿。”
谢星阑打量着二人,“近日你们小姐可有何烦恼?又或是与谁生过龃龉?”
碧云和紫娟对视一眼,皆是摇头,紫娟哽咽道:“我们小姐平日里是待人极好的,并未与谁闹过不快,这两月来小姐都在待嫁,也未有何烦恼。”
谢星阑不再多问,这时,一个翊卫来请秦缨三人录口供,秦缨也未耽误,忙与陆柔嘉和傅灵一起进了朝暮阁的东厢。
所有的问题都如秦缨所料,她对答如流,口供很快便录好,待出了东厢,便见翊卫将所有人的供状送给了谢星阑,昏黄的灯火里,他一袭官袍英武非常,翻看供状的目光也颇为专注,但他眉宇间,却有浓到化不开的煞气。
她原身和谢星阑并无交集,此时绞尽脑汁也难搜寻到和谢星阑有关的重要信息,正发着愣,远处青石板道上,忽而行来一个青裙身影!
“县主——”
来者正是与秦缨从小一起长大的侍婢白鸳,她从外院进来,想要走到朝暮阁前,却被守在外头的龙翊卫拦了住,秦缨连忙朝外走。
因她身份尊贵,龙翊卫并未拦她,但见她出去与侍婢说话,还是有个翊卫跑到了谢星阑身边,禀告道:“大人,云阳县主与她的侍婢说话去了,小人们未敢拦。”
谢星阑抬眸,遥遥往秦缨的方向看了一眼,他没多说什么,待那翊卫离去,他才问身边的亲随,“这个云阳县主,就是对崔慕之爱而不得的那个?”
谢坚跟了谢星阑多年,闻言颔首道:“就是她,她为了崔慕之花样百出,崔慕之喜好作画,她便请大周最好的画师教她,崔慕之想考科举,她便混进国子监进学修文,崔慕之多去了两次盼春楼听戏,她竟以堂堂县主之尊拜戏伶为师——”
谢坚语气颇为鄙薄,谢星阑也听得皱了皱眉头,“没想到她会验看尸体。”
谢坚撇撇嘴,“或许又是为了崔慕之去偷偷学的吧,她这几年折腾了不少稀奇古怪的事,如今她便是给崔慕之做妾室,小人也不足为奇,毕竟崔慕之要娶陆家那姑娘了,不过,崔慕之那厮也忒不是东西,陆家那姑娘平白受冤枉,他竟然一点儿不帮忙。”
谢星阑的表情骤然冷沉了几分,谢坚自知话多了,忙闭了口,这时,他却看到谢星阑只随意地扫了一眼秦缨的证供便又去看下一张。
他迟疑着问:“公子不怀疑云阳县主?”
谢星阑头也不抬地道:“疑她无用。”
谢坚很是不解,却不敢再问,不多时,谢星阑看完了所有证供,又对不远处的崔晋道:“劳伯爷带路,去发现崔姑娘尸体的荷花汀看看。”
崔晋应是,连忙引着谢星阑往映月湖走,直到此时,谢星阑才又往秦缨站的方向看了一眼,这位云阳县主与他听闻之中有些不同,但他的确没必要疑她。
毕竟,十日之后,便是这位云阳县主的死期。
第4章 假山
白鸳一见秦缨便拉着她上下探看,又红着眼道:“县主,您没事吧,听说崔姑娘淹死在荷花汀里了,奴婢生怕县主也出事——”
白鸳是自小跟着秦缨的侍婢,人生的桃腮杏眼,娇憨可爱,性子亦率直迷糊,她急原身所急,想原身所想,眼见原身折腾的声名狼藉,规劝无果后,依旧忠心耿耿当马前卒。
秦缨温和地安抚她,又问:“你们在外面都知道了?”
白鸳点头,“我们都侯在垂花门外的倒座房里,本来只晓得园子里出了事端,伯府还报了官,并不知到底是怎么回事,直到刚才——”
“伺候崔小公子的嬷嬷抱着他进了后园,她刚进去没多久,张姨娘便追到了园门外,她被守门的嬷嬷拦着,竟直接在垂花门外闹了起来,说小公子年纪小,根本不能近死人之身,她哭天抢地的,等嬷嬷抱着小公子出来,还要去抢孩子,如此闹大了,我们才知道,原来是崔姑娘被人害死了……”
秦缨仔细回忆,“张姨娘便是小公子的生母?”
白鸳点头,“正是,当年张姨娘生下小公子后,他便被抱到了夫人跟前,后来一直养在夫人膝下,伯爷也愿意将他当做嫡子养着,将来好承爵,就是苦了张姨娘,这几年若非逢年过节,夫人绝不让她见孩子。”
这在古代的侯门深宅也不足为奇,秦缨又问:“那你是如何进来的?”
白鸳胸脯一挺,“奴婢看赵家世子来了,便搬出了侯爷的名头,这才让她们放奴婢进来。”
她这气态颇有两分原身之姿,但也是虚张声势,待看去西厢时,眼底只剩惊恐:“县主,我们赶紧走吧,伯府死了人,官府衙差也来了,若是沾上人命官司可了不得,时辰也晚了,再不回去,侯爷该担心了。”
秦缨反握住她的手,“现在还不能走,崔婉死的古怪,我也是嫌疑人之一,若现在走了,可就说不清了。”
白鸳嘴一瘪,怯怯道:“您又是为了崔世子吧……”
秦缨哭笑不得,原身从前给众人留下的印象太过深刻,一时半会儿还真是没法子改变,她虽与白鸳说话,却时刻在关注谢星阑的动向,见他去了映月湖,便道:“倒不是为他,是崔婉死的可怜,我得看到底是谁害了她,这样一个杀人凶手藏在我们之中,想起来便觉可怖。”
白鸳眼底分明不信,却点着头,“您说的有道理,那我们等着吗?”
“不,我们去湖畔看看。”
秦缨转身往映月湖走,白鸳忙跟了上来。
忠远伯府如今式微,可几十年前也有过权势极盛之时,因此,这府内后花园不仅占地阔达,还有内湖碧波荡漾,湖畔十步一楼,五步一景,亦是精致绝伦,如今初秋时节,芳树奇花浓阴尚绿,为秋夕节准备的小灯笼,如萤火一般挂在道旁的高枝之上。
龙翊卫与京畿府衙衙差,手执火把,正在各处搜寻,秦缨未见着谢星阑的身影,便问起白鸳“你可知今夜带着龙翊卫来查案的谢钦使?”
白鸳面色微变,“您说的,是谢将军府那个养子?”
秦缨应是,白鸳顿时有些意外,“您往日最瞧不上他,为何问起他?”
秦缨轻嘶一声,这一切都要怪谢星阑的那位养父,谢正则名声不好,不仅世家权贵,连寒门清流也不屑与他为伍,他死后,谢星阑亦是四面楚歌,而原身做为皇亲国戚,要和王侯世家们保持一致,当然也对这等奸臣养子嗤之以鼻。
白鸳虽诧异,却也接着道:“这半年和他有关的流言很多,往日您全副心思都在崔世子身上,奴婢们便是议论,也不敢当着您的面说。”
“说正月里他生了一场大病,差点失心疯,那之后,他性情大变,不仅遣散了一部分家臣,还将他的养母气的病倒在榻,不仅如此,他连陛下给的差事都能推辞,哦对了,他还和好些世家结了仇,五个月前,他以龙翊卫的名头参了长清侯一本,说他们崔家的家将,在军中贪赃枉法,亏空军饷中饱私囊,一个月前,他还把定北侯家的小公子狠狠揍了一顿,事情还闹到了陛下跟前……”
秦缨讶然,“他参了长清侯,然后呢?”
白鸳抿了抿唇,“什么也没发生,陛下派了钦差去军中查了,虽然揪出了几个军将,但并非崔氏嫡系,崔家还是很受陛下倚重。”
秦缨一阵惊讶,难怪适才谢星阑和崔慕之之间颇有些火药味,原来谢星阑半年前就和崔家杠上了,她忙问:“他正月里得了什么病?”
“这可不知,不过坊间有两种流传,一说他被人下毒了,那毒药让他狂性大发,二是说他想和段家二公子争金吾卫右将军之位,却未争过,而后气魔怔了……”
谢星阑仇敌不少,被毒害确有可能,但要说他现在为了一个右将军之位便魔怔了,那却绝不可能,但不管怎么说,现在谢星阑的变化都与原剧情大不相同了。
“找到了找到了!”
秦缨正兀自琢磨,一道喊声骤然响起,她抬眸去看,竟是映月湖东侧的假山处传来了衙差的声响,她心底微动,忙朝假山赶去,刚走到跟前,便撞上了从西面来的谢星阑和崔晋。
双方照面,崔晋有些意外,谢星阑沉沉看了她两眼,径直转去了假山之后。
秦缨硬着头皮凑了过去,她知道,很快所有人都会觉得她十分异常,但为了案子她顾不得那么多。
假山后,赵镰正对谢星阑禀报,“这里从假山口到水边,皆是青石延伸而下,离水一丈之地发现了血迹,水边积的污泥上,留下的拖痕也十分明显,县主说崔姑娘的裙裳磨损严重,那就必定是被这石面磨出来的,伤人的卵石还未找到。”
火把照着,水边污泥处果然有一片杂乱痕迹,谢星阑站在洞口看向湖里,“现在天色昏暗,明日一早派人去水里捞,凶器多半被扔下水了。”
赵镰应是,见谢星阑打量身后的假山石洞,便道:“刚才问了府内的小厮,他们说这假山有三条小道,一道是谢钦使从西面来的那条小路,是从外面绕过来,还有两道是从假山之中穿出来的,洞内弯弯绕绕岔路不少,识路者也要走半炷香的功夫。”
这假山奇峰怪石错落,有四五层楼台高矮,山顶上有古松回绕的凉亭名为卧云,洞内则险道纵横,迂回曲折,崔晋哑声问:“这意思,婉儿是在此处被谋害的?”
谢星阑颔首,又道:“说说这假山。”
崔晋望着波光粼粼的湖水,有气无力地道:“这假山乃是一位宫中御用的造景工匠设计,已经三十多年了,假山内小道极多,还分了上下几层,映月湖的活水也是由底下的暗渠从此处引入。”
谢星阑仔细去看湖水,又极快撇开目光,“人刚死的时候,尸体是不易浮起来的,可此处暗流比别处都大,所以才将崔婉的尸体冲到了对面的荷花汀里。”
一切都有了解释,此地是第一案发现场无疑,可谢星阑目光微利,“只是,今日除了陆柔嘉之外,所有人都到过此处。”
他目光一转看向秦缨,“林潜几人的证词里说,县主也来过,那县主来的时候,可曾发觉异样?”
秦缨正沉浸在巨大的震惊之中,今夜崔婉走后,这假山陆陆续续来的人不少,都是为了洞中奇景慕名而来,但崔婉竟是在此地被杀,难道他们当中某一拨人过来的时候,凶手正在行凶?
这念头令她背脊一寒,她忙道:“我是跟着崔世子过来的——”
她本意是陈述实情,可话出口,才觉得味儿不对,果然,崔晋等人用一种了然的目光看着她也就算了,谢星阑的眼神也仿佛在说:我就知道是这样。
秦缨自然无法解释,只好继续道:“他们几个入了西侧洞口,大抵两炷香的时辰才从里面出来,夜里洞内黢黑一片,打着灯笼也容易磕碰,我压根不曾进去。”
谢星阑沉吟道:“今夜有五拨人来过此处,开始是赵雨眠与简芳菲,后来是傅灵和吴舒月,薛铭与裴朔则在她们之后,接着,是赵雨眠发觉丢了玉佩,由简芳菲、林潜,傅灵,还有薛铭和裴朔几个一起陪着来找,最终在正面西侧的洞口附近找到。”
“最后,是崔慕之、林潜、卢瓒同来。”谢星阑波澜不惊地,“当然,县主与他们算是一起来的——”
秦缨莫名有种百口莫辩之感,谢星阑又道:“在所有人的证词之中,没有人走过外面这条绕行的路。”
从外绕行,可直达假山之后的洞口出口,可这出口只是一处延伸至湖中的斜坡,并无任何赏景美趣,自然无人去走。
谢星阑吩咐道:“去将他们叫过来。”
翊卫前去叫人,秦缨却往湖边走去,白鸳站在路口动也不敢动,见秦缨涉险,这才上前道:“县主,小心滑下去——”
秦缨摆手,“无事,到有污泥处才滑。”
秦缨是去看那些杂乱痕迹的,淤泥之上本留下了脚印,但很奇怪,脚印似被水浪反复冲刷过,竟然连一个完整的轮廓都找不出来,她不由回头,“伯爷,这暗渠的活水,可是有引入时辰的?”
崔晋忙道:“不错,这暗渠连接着外头的玉关河,有处渠口,晚上才有人放水,白日里是关着的,免得将外河污物引进来,湖中排水的渠口在西侧的石台之下,水位一旦超过,自然便流出去了,是流入秋水渠的。”
秦缨面露了然,喃喃道:“进水令湖面起了波澜,将污泥处的脚印冲刷了大半,因此,凶手行凶必定是在放水结束之前,只需去问问今夜是哪个时刻放水的,便能知道崔婉遇害的确切时辰,再按照我们过来的时辰推算,便可排除一部分人。”
谢星阑不动声色地打量秦缨的背影,她华服矜贵明艳,却蹲在污泥边上,亦不怕此处便是杀人抛尸之地,而她思维迅捷,竟这样快便发现了关窍。
他对崔晋道:“伯爷派个小厮,去找那看渠门的人问问。”
崔晋自去吩咐管事,而谢星阑倏地眉头一皱,他竟看到秦缨手伸到污泥之上,对着那残缺的脚印比划着什么,又嫌比划着不够利索,转而拔下了发髻上的玉钗。
谢星阑忍不住问:“有何古怪?”
秦缨将玉钗笨拙地插回发髻之中,起身道:“没什么,随便看看。”
谢星阑眯眸,却并未继续问,这位云阳县主名声在外,虽然不知她葫芦里卖着什么药,但他肯定不会把破案的希望放在她身上。
崔慕之十人来的很快,他们被翊卫带着,从假山西面绕到了山洞出口。
谢星阑也不做解释,只道:“今夜除了陆柔嘉,你们都到过此处,且前后分了五拨,眼下,将你们如何入洞游玩,是否分开独行,以及什么时辰来,又在洞内停留了多久一一道来,这对找到凶手十分重要。”
众人面面相觑几瞬,很快,赵雨眠先开了口,“我和简姐姐先来的,来的时候,应该是戌时二刻前后,此地我们来过几次,进去后择了一条中道走,但里头太黑,我们二人有些害怕,很快便出来了,不曾分开过,在里面停留了半刻钟不到。”
下一个开口的是傅灵,“我是和舒月一起来的,就在雨眠她们之后,我们分开走,也不记得是哪条路了,但我们大声喊话能互相听见,在洞内待了一刻钟吧,本想早点出去的,但我们走岔了道耽误了时辰,这中间分开的时辰有些久,超过了半刻钟。”
傅灵不知为何有此问,说完这话,有些懵懂地看着谢星阑,谢星阑又去看薛铭与裴朔,薛铭语声干涩地道:“我和裴朔同来,也是分开走的,这地方我来过一次,我想走通那条路来着,结果耽误了太久,灯笼又没了灯油,便放弃了——”
裴朔接着道:“我绕来绕去,反倒和他绕到了一起,最后一起出来的,也就一刻钟吧,出来的时候,半路碰到了赵姑娘他们,她们来找玉佩。”
赵雨眠轻抚腰间饰物,“不错,我回梅林之后才发现玉佩丢了,他们几个陪我一起来找,我和傅灵,还有简姐姐在洞外找,他们几个则进里头找,结果进去不久,我们便在外头找到了,便喊话让他们出来,前后也不过一刻钟。”
谢星阑略作沉吟,又去看崔慕之,崔慕之便道:“我们来的时候,应当已经过了戌时六刻,因卢瓒说他从未来过假山,我和林潜便带他来转转,我们三人入洞,走了两刻钟才出去,在洞内分开时,林潜去了最底下那条路,我和卢瓒在上面这条,分开的时辰超过了一刻钟。”
“出洞口之后看到……”崔慕之一顿,语声更冷地道:“看到云阳县主在外,后来我们三人便又回了梅林,见天灯取来了,还放了天灯。”
他不停还好,如此一停,反倒强调了秦缨随行之事,又给秦缨惹来几记鄙薄的眼神,见秦缨施施然站着,丝毫不为此羞惭,众人更觉她面皮极厚。
秦缨哪里管得了这些,她推算众人的证词,发觉只有崔慕之这一行进洞的时间最长,且林潜与他们分开走,他一来一去,再加上杀人抛尸,只看时辰必定来得及,而他是崔婉的表哥,与崔婉相熟,肯定还不止一次来过此地,难道是他?
秦缨想到此处,下意识去看谢星阑,却发觉谢星阑也正盯着林潜,她随即感叹,谢星阑长着一颗七巧玲珑心,这一点倒是没变。
但谢星阑接下来说:“证供还算详细,天色已晚,诸位可归家了。”
秦缨有些意外,其他人却明显都松了口气,赵雨眠立刻道:“既是如此,那我便和哥哥告辞了。”
她与崔晋辞别,当先离去,其他人也纷纷效仿,谢星阑吩咐翊卫:“留下十人,两人守崔姑娘遗体,其余人皆守住此地,明日天亮后再入洞搜寻。”
秦缨留到最后才走,临走时,谢星阑仍然站在洞口处,他这小半个时辰始终没移过地方,此时目光沉沉地看着倒映疏星朗月的湖面,那模样,像担心湖水深处藏着什么。
秦缨沿着小径朝外走,边走边回忆原书内容,忽然,她心有余悸地顿足。
如果她没记错,谢星阑的生父母,是在多年前死于一场沉船事故,而谢星阑本人,是那场事故之中唯一的生还者,难怪……
秦缨没忍住地回头去看,婆娑的树影下,谢星阑的身影像孤魂野鬼一般茕立在夜色之中。
第5章 限期
临川侯府与忠远伯府只隔了两条长街,坐上马车时,秦缨掀着帘络,打量这官宅林立的长乐坊。
大周立朝百多年,强盛时统御四海,但自贞元帝登基起,朝野内忧外患不断,如今国力大不如前,唯有这京城之中,仍是一片富贵昌隆的景象。
白鸳叹道:“好好一个秋夕节,没想到会出这样的事,崔姑娘还有十天便要成婚了,府里大红喜字都贴齐整了,如今喜事却变成了丧事。”
“伯夫人只有崔姑娘这么一个女儿,后半辈子可要怎么过。”说至此,白鸳可怜巴巴地望着秦缨,“知道死人之时,奴婢吓坏了,想着若是县主也出了意外,那侯爷也不知道怎么样才好了。”
秦缨听见这话,心底沉重起来,若按原剧情,秦缨数日后便会被崔慕之杀死,他将秦缨之死伪造成意外,痛失爱女的临川侯一夜白头。
临川侯名叫秦璋,二十二年前尚义川长公主,他二人恩爱有加,隔年便诞下了长子秦珂,然而贞元三年初,贞元帝大力削藩,使得信阳王世子李长垣起兵造反,他联合了西南几府的藩镇节度使,麾下兵马达到了二十万之众。
叛军攻城略地,一路杀到了京城之外,逼得贞元帝不得不带着文武百官北上逃难,彼时义川长公主刚诞下秦缨不久,秦珂也才四岁,随着贞元帝逃到丰州之后,却又赶上了丰州大爆时疫,产后虚弱的义川长公主和秦珂一起染了疫病,拖了月余后,母子二人皆未救得过来。
秦璋大受打击,从此一蹶不振,若非还有个幼女在襁褓中嗷嗷待哺,他或许会直接落发出家去,到了贞元四年,叛军溃败,回京时,只有父女二人相依为命。
也因此,秦璋宠女如命,逐渐养成了秦缨刁蛮跋扈的性子,这几年,眼看着秦缨为了崔慕之颇为出格,他也不曾严加管束,只后悔他早早放弃了仕途,长清侯府不仅兵权在握,还出了个诞下皇子的崔德妃,若是他临川侯府有这样的权势,他便是为了秦缨,强绑了崔慕之也没人敢说什么。
秦缨回神时,侯府已近在眼前。
秦氏是开国功臣,封临川侯后世袭至今,御赐敕造的府邸气象森宏,但因义川长公主死后秦璋并无续弦,没了女主人费心打理,如今显得有些萧瑟。
秦缨下马车进府门,刚转过影壁,便见一道微胖的身影带着十多个仆从快步而来。
临川侯满脸焦急,见着她身影,顿时面露喜色,“缨缨,爹爹正要去接你——”
秦缨愣了一愣,前世的她也是母亲早逝,父亲操劳多年,在她工作后也因病过世,而眼前的临川侯,浓眉方额,鼻梁高挺,就连发福的身量,也与父亲有六七分相似!
见她驻足发怔,秦璋走到她跟前道:“怎地了?下人刚才说崔家出事了,还报了官,可是将缨缨吓着了?还是见着崔家那小子,他又凶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