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智慧本身是无法预测的,我们并不知道人类智慧会把我们带到什么地方去,更不知道有了超级智慧之后会如何。”
“最糟的情况就是对计算机而言,我们就像一群小白鼠。”布隆维斯特想起他写给莎兰德的短信。
“最糟的情况?我们和老鼠的DNA有百分之九十相同,而我们大概比老鼠聪明一百倍,只有一百倍。如今这是全新的东西,根据数学模型,它并不在这些限度内,也许可以聪明一百万倍。你能想象吗?”
“我真的很努力在想象了。”布隆维斯特谨慎地笑了笑。
“我想说的是当计算机一醒来,发现自己被我们这种微不足道的原始物种所俘虏控制时,它会作何感想?它为什么要忍受?”她说道,“它何必为我们着想,又何必让我们在它的五脏六腑里面乱挖乱找之后关闭程序呢?我们恐怕得面对一场智慧的爆炸,也就是弗诺·文奇[31]所说的‘科技奇异点’。在那之后发生的一切都已超出我们的控制了。”
“所以说当我们创造出超级智慧的那一刻就失去掌控权了,是吗?”
“危险的是我们对世界的所有认知都不再适用,这将是人类的末日。”
“你在开玩笑吧?”
“我知道听起来很疯狂,但这是非常实际的问题。世界各地有数以万计的人正在努力防止这样的发展。有不少人很乐观,甚至预料会有某种乌托邦诞生。有人在谈论友善的ASI,就是从一开始只设计来帮助人类的超级智慧。这个概念和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在《我,机器人》一书中的想象大致吻合:以内建的法则禁止机器人伤害我们[32]。作家兼发明家库兹韦尔[33]便幻想了一个美好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我们靠着纳米技术与计算机融合,共创未来。但是谁也不能保证,法则有可能失效,最初设计程序的用意可能改变,更可能轻易犯下拟人化的致命错误,也就是赋予机器人类的特征,却未能认清机器固有的驱动力。鲍德就是沉迷于这些问题,而诚如我刚才所说,他的内心摇摆不定,既期盼聪明的计算机,同时又很担心。”
“他是无法自制地在打造他的怪物。”
“有点像这样,只不过这么说是夸张了。”
“他进展到哪里了?”
“我想已经进展到谁也无法想象的地步,而他在索利丰的工作之所以这么保密,这可能也是原因之一。他担心程序会落入不当的人手中。他甚至害怕这程序会接触到网络并和网络融合。他称之为奥格斯,和他儿子同名。”
“这程序现在在哪里?”
“他无论到哪里都会随身携带。他被射杀时,一定就在床边。但可怕的是警方说现场没有计算机。”
“我也没看到。不过当时我的注意力放在其他地方。”
“一定很恐怖。”
“也许你听说了,我也看到杀他的那个人。他背了背包。”布隆维斯特说。
“听起来不妙。但如果运气好一点,计算机可能会出现在屋内某个角落。”
“但愿如此。你知道第一次偷他技术的人是谁吗?”
“嗯,我确实知道。”
“我对这事很感兴趣。”
“看得出来。不过遗憾的是,事情搞成这样我也要负一点责任。你也知道鲍德简直是不要命地工作,我担心他会累垮。也差不多就在那个时候,他失去了奥格斯的监护权。”
“那是什么时候的事?”
“两年前。他真的是筋疲力尽,不睡觉,不断地自责,却又放不下研究工作。他整个人投入其中,就好像这是他生命中仅存的依靠,于是我替他安排了几个助理分担一点工作。我把我最好的学生介绍给他。当然了,我知道他们都不是诚实的典范,但他们有抱负、有天分,对鲍德的仰慕更是无以复加。一切看起来似乎好转了,没想到……”
“他的技术被偷了。”
“去年八月,当‘真实游戏’向美国专利商标局递出申请时,他有明确的证据。他的技术的每个特点都被复制并写得很清楚——一眼就看得出来。起初他们都怀疑计算机被黑客入侵,但我从一开始就起疑了,因为我知道鲍德的加密系统有多精密。可是既然没有其他可能的解释,最初只能这样假设,有一度可能连鲍德自己都这么相信了。但那当然是无稽之谈。”
“你在说什么?”布隆维斯特脱口而出,“资安漏洞都已经由专家证实了。”
“是啊,就是国防无线电通讯局的一些笨蛋在炫耀。但那只是鲍德保护手下的方式,也可能不止如此。我怀疑他也想扮演侦探,只是天晓得他怎会这么愚蠢。其实……”沙丽芙深吸了一口气,接着说,“这些事我直到几个星期前才知道。有一天鲍德带着小奥格斯来这里吃饭,我马上就感觉到他有重要的事要跟我说。话一直悬在嘴边,两三杯酒下肚后,他才叫我收起手机,开始小声地说起来。我必须承认,一开始我只觉得气恼,他又开始喋喋不休说起那个年轻的天才黑客。”
“天才黑客?”布隆维斯特尽可能保持声调平稳自然。
“一个女孩,他老是说个不停,听得我头昏脑涨。我也就不详细说了,免得你觉得无聊,总之那个女孩冷不防地出现在他的课堂上,而且几乎是针对奇异点的概念给他上了一课。鲍德对她留下了深刻印象,并开始对她敞开心胸——这倒也不难理解,像鲍德这种超级书呆子,和他水平相当又能谈得上话的人并不多。后来他发现这女孩也是黑客,便请她看看他们的计算机。当时他们的设备全部放在一个名叫李纳斯·布兰岱的助理家里。”
布隆维斯特只应了一声:“李纳斯·布兰岱。”
“对,”沙丽芙说道,“那女孩前往他位于东毛姆区的住所,直接把他赶出门,然后开始检查计算机。她没发现任何漏洞的迹象,但并未就此罢手。她握有鲍德所有助理的名单,于是从李纳斯的计算机一一侵入他们的计算机,没多久便发现其中一人出卖了他,而且正是卖给了索利丰。”
“是谁?”
“虽然我不停逼问,鲍德却不想告诉我。不过那女孩好像直接从李纳斯的公寓打电话给他。当时鲍德人在旧金山,想想看,竟然被自己的人出卖!我本以为他会马上报警,把事情闹大。不料他有更好的主意。他请那女孩佯称他们真的被黑客入侵了。”
“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他不想让对方把痕迹给清除了,他想多了解这究竟怎么回事。应该算是合理吧——世界顶尖的软件公司来窃取并开发他的技术,比起一个一事无成、没有原则的烂学生做同样的事,毕竟严重得多。因为索利丰不只是美国最受敬重的研发公司之一,也已经试图挖角鲍德多年。他气炸了,大吼着说:‘那些王八蛋想尽办法诱惑我,同时还偷我的东西’。”
“我确认一下我没有听错意思。”布隆维斯特说,“你是说他接受索利丰的工作,是想查出他们为什么、又是怎么偷他东西的?”
“这么多年来我只学到一件事,那就是要了解一个人的动机太难了。薪水、自由和资源显然都有关系。但除此之外,的确,我想你说得对。其实早在这名黑客女孩为他检查计算机之前,他已经猜出索利丰涉及这起窃案。她给了他明确的信息,让他能够在一团混乱之中深入挖掘。结果事情远比他预期的更困难,那边的人也开始大起疑心。没多久他变得极度不受欢迎,也因此愈来愈封闭。但是他做了一件事。”
“什么事?”
“事情就是从这里变得很敏感,我实在不应该告诉你的。”
“但我们谈都谈了。”
“对,谈都谈了。不只因为我对你的报道向来抱持最崇高的敬意,也因为今天早上我突然想到,鲍德昨晚打电话找的人是你,而不是他联络过的国安局产业保护小组,这或许不是巧合。我想他已经开始怀疑那边有漏洞。说不定这也只是妄想——鲍德有许多被害妄想的症状——但总之他打电话给你了,现在我希望能实现他的愿望。”
“我也希望你能。”
“索利丰有一个部门叫‘Y’,”沙丽芙说道,“是效法Google X的概念,专门从事所谓‘射月计划’[34]的部门,想出的点子都很疯狂而不切实际,例如寻找永生或连接搜寻引擎与大脑神经元。如果真有什么地方能实现AGI或ASI,恐怕就是这里了。鲍德被分派到‘Y’,但实际上似乎没那么厉害。”
“怎么说?”
“因为他通过那个黑客女孩发现,‘Y’里面有一群秘密的商业智慧分析师,为首的人名叫齐格蒙·艾克华,别名齐克。”
“他是谁?”
“就是和背叛鲍德那名助理联络的人。”
“这么说艾克华是那个贼了。”
“最高层级的一个贼。表面上,艾克华的团队执行的任务都完全合法,只是搜集关于顶尖科学家与大有可为的研究计划等资料。每家大型高科技公司都有类似的工作,他们想知道最新情势和应该延揽的人才。但鲍德发现这支团队做的不止这些,他们还利用黑客入侵、间谍行动、内奸和行贿等手法窃取技术。”
“那为什么不去检举他们呢?”
“举证有困难。他们肯定都很小心。不过最后鲍德去找老板尼古拉斯·戈兰特。戈兰特吓坏了,好像还筹组内部调查,但毫无所获,要不是艾克华消灭了证据就是调查行动纯粹只是作作秀。这让鲍德陷入艰难的处境,所有人都忽然开始攻击他,想必是艾克华在背后唆使,而且我敢说他很轻易就能拉拢其他人。鲍德本来就被认为有妄想症,后来渐渐更加受到孤立与排挤。我可以想象他是怎么坐在位子上,变得愈来愈古怪又别扭,不肯跟任何人说一句话。”
“这么说,你认为他并没有具体证据?”
“这个嘛,他至少有黑客女孩给他的证据,可以证明艾克华偷取鲍德的技术再转卖出去。”
“他很确定吗?”
“毫无疑问。再者,他还发觉艾克华的团队并不是单打独斗,他们外面有帮手,极可能是美国情报单位还有……”
沙丽芙沉吟着。
“还有什么?”
“说到这里他有点语焉不详,也许是他知道的没那么多,但是他说他无意中发现了索利丰外部合作那个组织真正首领的别号:‘萨诺斯’。”
“萨诺斯?”
“对。他说大家都很怕这个人,但除此之外就不肯再多说什么。他说等律师群找上门来的时候,他需要买寿险。”
“你说你不知道他是被哪个助理出卖,但你想必仔细思考过吧。”布隆维斯特说。
“的确,有时候,我也不知道……我怀疑会不会是全部的人。”
“为什么这么说?”
“他们开始替鲍德工作时,个个年轻、有抱负、有天分,等到结束时,却都受够了人生,充满焦虑。或许鲍德让他们工作得过头了,又或许有其他什么事情折磨着他们。”
“你知道他们所有人的姓名吗?”
“知道。他们都是我的学生——很不幸,我不得不这么说。首先是李纳斯·布兰岱,我刚才提过他。他现在二十四岁,到处游荡打电玩,还酗酒。有一阵子,他有份不错的工作,在‘穿越火线’开发新游戏。但是他开始常请病假,并指控同事监视他,工作也就丢了。其次是亚维·兰耶,也许你听说过他,他在很久以前是个前途看好的棋手,因为父亲逼得太没人性,最后他受不了了,就跑来跟我作研究。依我的希望,他老早就该完成博士学位了,却偏偏流连在史都尔广场四周的酒吧,像个毫无寄托的人。跟着鲍德之后,觉醒了一段时间。但是这些孩子之间也有许多愚蠢的竞争。亚维和巴辛——这是第三个人——闹到最后水火不容,至少亚维容不下巴辛。巴辛·马里克应该不会容不下人,他是个敏感而又极端聪明的孩子,一年前受雇于索利丰北欧分公司,可惜很快就出了问题,现在在厄斯塔医院治疗忧郁症。说来也巧,他母亲——我跟她不算太熟——今天早上才打电话给我,说他镇静下来了。得知鲍德的遭遇后,他企图割腕自杀,真是灾难一场,但与此同时我也不禁怀疑:这纯粹只是悲伤吗?或者也有内疚?”
“他现在怎么样了?”
“生理上没有危险了。接着还有尼柯拉斯·拉格史泰,他……应该怎么说他呢?他和其他人不一样,至少表面上不同。他不会把自己灌到烂醉,也不会想要伤害自己。他是个道德标准颇高的年轻人,对大多数事情都很排斥,包括暴力电玩和色情。他是基督教圣约教会的信徒,妻子是小儿科医师,有个年纪还小的儿子叫耶思博。最重要的一点,他是国家刑事局的顾问,负责新的一年即将启用的计算机系统,这表示他必须经过身家调查。不过谁知道这种调查作得彻不彻底。”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他看起来道貌岸然,私底下却卑鄙下流。我无意中得知他侵吞了岳父和妻子的部分财产。他是个伪君子。”
“这些年轻人有没有接受讯问?”
“国安局的人找他们谈过,但毫无结果。当时他们认为鲍德是受到资安漏洞所害。”
“我猜现在警方会想再次找他们问话。”
“我想也是。”
“你知不知道鲍德闲暇时候是不是常画画?”
“画画?”
“很精细的风景素描。”
“不,我完全不知道。怎么会这么问?”她说。
“我在他家看到一幅很棒的素描,画的是这儿附近一处红绿灯,就在霍恩斯路和环城大道交叉口。画得完美无瑕,有点像是在夜色里拍的快照。”
“太奇怪了,鲍德并不常到这一带来。”
“那幅画有种感觉一直让我耿耿于怀。”布隆维斯特说着,赫然察觉沙丽芙握住他的手。他轻抚她的头发,然后站起身来,感觉好像意会到一些什么。他于是向她道别,来到街上。
沿着辛肯路往回走时,他打电话给爱莉卡,要她再写一个问题放进“莉丝资料”中。
第十四章 十一月二十一日
雷文坐在可以眺望斯鲁森与骑士湾的办公室里,悠闲地搜寻网络上关于自己的信息,希望能发现一点值得振奋的事,结果看到有人说他廉价、软弱、背叛自己的理想。这些全都写在斯德哥尔摩大学媒体研究学院一个瘦小女生的博客中。他愤怒到甚至忘了把她的名字写到黑色小本子里,凡是记在那上头的人这辈子都别想进赛纳集团。
这些白痴根本不知道他付出多少代价,只会在默默无闻的文化杂志上写一些没行情的文章,他懒得为他们伤脑筋。与其耽溺在有害的思绪中,还不如上网看看自己的投资组合账户。看了以后稍微好过些了,至少一开始好过些。今天股市很亮眼,昨晚纳斯达克和道琼斯指数都上涨,斯德哥尔摩指数也涨了1.1个百分点。投资得有点太冒险的美金,汇率上升了,根据几秒钟前的最新资料,他的投资组合总值为12161389克朗。
对一个原本在《快递早报》专门报道住宅失火和持刀斗殴的人而言,这样的成绩算不错了。一千两百多万,外加位于高级住宅区“别墅城”的公寓和坎城的别墅。那些家伙爱在博客上写什么就去写吧。他足够有钱就好,于是他再看一次投资总值:12149101克朗。天啊,它在往下掉吗?12131737克朗。股价没有道理下跌,不是吗?毕竟就业数据还不错。他几乎把市值下降看成是自己的问题,并忍不住想到了《千禧年》,尽管就整个市场面而言它可能只是微不足道的一小块。他发现自己的情绪又激动起来,虽不愿去想,却仍记起昨天下午开会时,爱莉卡那张美丽的脸上公然流露的敌意。今天早上情况并未好转。
他差点气到中风。每个网站上都能看到布隆维斯特的名字,这很伤人。不只因为雷文之前留意到年轻一代几乎不认识布隆维斯特这号人物时,曾那么地欣喜若狂,还因为他痛恨这样的媒体逻辑:只要你陷入麻烦就会爆红,不管是记者或演员或是哪行哪业的人。但要是报道写的是“若非雷文与赛纳传播伸援手,曾经叱咤风云的布隆维斯特恐怕连自己的杂志社都待不下去”,他就会开心多了。不料他看到的是:为何偏偏是法兰斯·鲍德?
他为何非得在布隆维斯特的眼皮子底下被杀呢?每次都这样,不是吗?实在太令人愤慨了。即便外头那些没用的记者尚未领悟,雷文却知道鲍德是个大人物。前不久,赛纳自己旗下的报纸《商业日报》曾经针对瑞典的科学研究出过一份特刊,当中给鲍德贴了一张价格标签:四十亿克朗,天晓得这个数字是怎么算出来的。但鲍德无疑是个大红人,最重要的,他还是葛丽泰·嘉宝[35]第二,极度神秘,从不接受访问,却让他更炙手可热。
赛纳自己的记者到底向鲍德提出过几次专访要求呢?反正提出了几次就被拒绝了几次,再不然就是根本懒得回应。雷文的许多同事都认为鲍德握有一个爆炸性的内幕消息。一想到报上所说,鲍德在三更半夜想找布隆维斯特谈谈,他就无法忍受。先不说别的,难道布隆维斯特真的有独家?那可就惨了。于是雷文几乎是无法自制地再次点进《瑞典晚报》网站,第一眼看见的标题就是:
瑞典顶尖科学家想对麦可·布隆维斯特说什么?
——命案前一刻的神秘电话
文章旁附了一张跨两栏的布隆维斯特的大照片,脸上肌肉毫无松垂的迹象。那些王八蛋编辑特地极尽所能找到一张最好看的照片,这点让他更加怒火中烧。我得做点什么才行,他暗忖。但要做什么呢?怎样才能阻止布隆维斯特,又不会让自己像旧日民主德国审查官一样插手干预,结果却让情况变得更糟?他望向外面的骑士湾,忽然灵机一动,心想道:柏格,敌人的敌人可能是最好的朋友。
“莎娜。”他高喊道。
“什么事,雷文?”
莎娜·林特是他的年轻秘书。
“你马上替我约威廉·柏格到史都尔霍夫吃午餐。他要是说另外有事,就告诉他这件事更重要,甚至可能让他加薪。”他边说边想:有何不可?如果他打算在这场混战中帮我一把,得让他有点收获才算公平。
汉娜站在托尔斯路的公寓客厅里绝望地看着奥格斯,他又再次把白纸和蜡笔挖出来了。她被告知要尽量打消他这念头,她却不想这么做,倒不是质疑心理医师的建议与专业,而是她自有疑虑。奥格斯亲眼目睹父亲遭杀害,如果他想画出来又何必阻止他?即使他这么做对自己并无太大好处。
他开始画起来,不仅身体颤抖,两眼也闪着热切而痛苦的光芒。就发生的事故看来,以镜子里的方格图案不断向外延伸、愈变愈多来当画的主题似乎很怪异。不过谁知道呢?也许这就和他脑中的数列一样。尽管她一点也不明白,但这对他可能意味着什么,说不定——谁晓得?——那些方格可能是他接受事件的特有方式。她是不是应该干脆就忽略这些指示?说到底,又有谁会知道?她曾经读过一篇文章,说母亲应该信赖自己的直觉,第六感往往比世界上所有心理学理论都更有用。于是她决定让奥格斯画。
不料孩子的背忽然变僵,弯得像把弓,汉娜不禁想起心理医师的话,略显迟疑地跨前一步,低头看着画纸。她大吃一惊,感觉非常不舒服,起初还想不通为什么。
她看到同样的方格图案反复出现在周围的两面镜子里,而且作画技巧高超。但除此之外还有别的,有一个阴影从方格当中浮现,有如恶魔、幽灵一般,把她吓得魂飞魄散。她开始想到电影里面被附身的小孩。她一把将画从孩子手里抢过来揉成一团,自己却也不完全明白为什么。接着她闭上眼睛,以为会再度听见那单调而又令人心碎的哭喊声。
但是她没有听见哭声,只有一阵嘟嘟哝哝,听起来几乎像是字句,但不可能,因为这孩子不会说话。于是汉娜转而准备迎接大爆发,等着看奥格斯在客厅地板上来回打滚。但奥格斯也没有发作,只是以冷静而泰然的坚定态度又拿起一张纸,重新画起同样的方格来。汉娜别无他法,只得把他带回房间。事后她说这纯粹是恐惧心态造成的。
奥格斯又是拳打脚踢又是高声尖叫,汉娜使尽力气才勉强抱住他。她双臂交缠搂着他在床上躺了许久,只希望自己也能像这样激动崩溃。她有一刻考虑着要叫醒卫斯曼,让他给奥格斯塞一颗镇定剂,现在家里刚好有,但随即打消了念头。卫斯曼肯定会不高兴,再说她也不喜欢让孩子使用镇定剂,不管她自己吃了多少“烦宁”来保持镇定。总会有其他办法的。
她拼命想着一个又一个办法,几乎就要撑不住了。她想到住在卡特琳娜霍尔姆的母亲,想到经纪人米雅,想到昨晚来电的亲切女子嘉布莉,接着再次想到那个把奥格斯带回来的心理医师埃纳·佛什么的。她不是特别喜欢他,但话说回来,他曾经主动表示可以代为照顾奥格斯一段时间,而且这本来就都是他的错。
是他说不该让奥格斯画画,所以这个烂摊子就该由他来收拾。最后她放开儿子,找出心理医师的名片打电话给他。奥格斯立刻趁机溜到客厅,重新画起那些该死的方格来。
埃纳·佛斯贝的经验并不丰富。他现年四十八岁,从那双深蓝色眼睛、崭新的迪奥眼镜与褐色灯芯绒西装外套看来,很容易被认为是学术圈的人。但凡是曾与他意见相左的人都知道他的思想有点僵化、武断,还经常以独断而又自信满满的发言来掩饰自己知识的不足。
他取得心理医师资格才短短两年。之前他在提雷修市当体育老师,如果向他教过的学生问起,每个人都会大吼:“安静,畜生!闭嘴,你们这群混账东西!”当佛斯贝想要维持教室里的秩序时,就会吼这两句话,当然他只是半开玩笑。尽管几乎是个毫无人缘的老师,他却也把学生管得规规矩矩。正因为有此能力,才让他觉得转行应该能有更大的发挥空间。
他已经在欧登儿童与青少年医学中心服务了一年。欧登是个紧急安置中心,专收父母亲失职的儿童与青少年,但是就连不管在哪里工作都会极力捍卫服务单位的佛斯贝,也认为这个医学中心运作得不太理想。一切都只着眼于危急阶段的管理,长期工作做得不够。在家里受到创伤的幼童进来以后,心理医师们太过忙于处理精神崩溃与攻击行为,而无法投注心力去解决潜藏其下的原因。即便如此,佛斯贝仍自觉略有贡献,尤其是当他展现昔日课堂上的威严让歇斯底里的孩子安静下来,或是实际在现场应付紧急状况的时候。
他喜欢与警方合作,更爱悲剧事件发生后的紧张气氛。当天他值夜班,开车前往索茨霍巴根那栋房子的路上,内心兴奋而又期待。这种情况有点好莱坞电影的味道,他暗想道。一位瑞典科学家遭人杀害,八岁儿子也在屋内,而他佛斯贝则是受命前往现场设法让那个孩子开口。他对着后照镜梳整头发、扶正眼镜好几次。
他想营造一种时髦的形象,但是到达之后却不怎么成功。他摸不清那孩子在想什么。不过他觉得自己还是受到重视的要角。探员们询问他该如何向孩子提问,尽管他也没有头绪,但他的回答仍获得尊重。这让他的自尊稍微提振了些,因此他也尽力提供协助。他发现那孩子患有幼儿自闭症,从未开口说过话也从未接收过周遭环境的信息。
“我们暂时也无能为力,”他说道,“他的心智能力太弱,身为心理医师,我必须先顾虑到他需要有人照顾。”警察表情严肃地听完这番话后,便让他载孩子回家交给母亲——这又是整个事件中另一项额外的小收获。
孩子的母亲竟然是女明星汉娜·鲍德。自从看了她在电影《反叛分子》的演出后,他便对她充满遐想,念念不忘她的美臀长腿,虽然现在年纪大了一点,却风韵犹存。何况,她目前的伴侣分明是个混蛋。佛斯贝尽可能低调地展现自己的博学与魅力,不消片刻他便找到机会扮演权威,不由得更加骄傲起来。
眼看那个孩子一脸狂热的表情,开始画起黑白块状物,或是方格,佛斯贝宣称这样是不健康的,说这正是自闭儿很容易陷入的那种破坏性强迫行为,并坚持要立刻阻止奥格斯。此话一出,并未得到他期望的感激之情。不过他还是觉得自己有决断、有男子气概,与此同时,他差点脱口赞美汉娜在《反叛分子》里的精彩演出,但转念一想又认为时机恐怕不太恰当。也许是他误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