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台女用自己的袖子拭去自织女双眼溢出的眼泪。
「您打算如何寻找牵牛大人他们呢?」
「幸运的是,牵牛大人留下在天上饲养的牛。我想,只要这头牛在,应该可以找到牵牛星大人,所以将它一起带来。我们本来躲在西京的破庙寻找,后来偶然在那里遇见贞则大人,贞则大人是个好人,我们住进他的宅邸,一面受他照顾,一面寻找牵牛大人。每天晚上溜出来,是为了报告这边的情况,顺便打听一下有没有新的消息。」
「你们打算怎么利用那头牛呢……」
「那头牛只要接近牵牛大人附近,会发出像猫儿狗儿般的撒娇叫声。因此,带着牛在这京城四处走动,它应该会在某处发出叫声。只要牛叫,我想,牵牛大人应该也在那个地方。」
「那么,最近藤原兼家大人宅邸附近时常听到的牛叫声,正是织女大人从天上带来的那头牛发出的吗?」
「是。」
「兼家大人因为最近每当宅邸外传来牛叫声,宅邸内都会发生奇事,所以求我设法帮他解决,我登门拜访后,才知道有关牛以及你们的事。我想,事情或许如此,不过没有确证,因而拜托道满大人探寻其中原委。」
听晴明如此说,贞则似乎总算理解了一切,点了点头。
「原来如此……」
「晴明达人刚才所说的奇事究竟为何?」织女问。
「在我说出之前,我想先询问一件事。」
「什么事?」
「你们发现牵牛大人了吗?」
「不,还没有……」
「既然如此,就让我帮你们找吧。」
「真的!?」
「是。」
晴明点头,从怀取出一卷卷轴,搁在灯火下。
「这是什么呢?」
织女和渐台女一起探看卷轴。
卷轴上载有题名。
《古今和歌集》(注11)。
「据说,每逢牛叫时,兼家大人宅邸内的这卷卷轴都会发出青蓝色的光,这正是我刚才说的奇事。」
「发出亮光?」
「是。」
晴明回答后,继而打开卷轴。
「请看这个。」
晴明用手指指着两首和歌。
其中之一是《古今集》编选者凡河内躬恒(注12)的和歌——
唯有我伤悲
孤愤断愁肠
纵是牵牛者
年年一度逢(注13)
另一首是小野小町(注14)的和歌——
痴泪落袖头
此泪犹润珠
我泪若决堤
滚滚大江流(注15)
「这有什么问题呢?」织女问。
「奇怪……」
博雅感到疑问,歪着头。
「看出端倪了吗?博雅大人……」
「这有什么看不看得出的。这边躬恒大人的和歌,写着『牵牛』的地方,应该是『彦星』才对呀,而小町大人的这首和歌,写着『珠』字的地方,应该是『玉』(注16)吧……」
「你说得没错,博雅。」
晴明此时不留神用了只有两人独处时才会用的口气如是说,不过,在场的人都没有注意到此事。
「那天晚上,落下很多星斗,其中两颗正是落在兼家大人宅邸的这卷卷轴。落下后,各自躲在这两首和歌中。在这日本国,我们称呼牵牛星为「彦星』,所以牵牛大人躲在这两个字内,赤珠大人则躲在小町大人那首和歌中的『玉』字内。正因如此,两首相歌中的那两个字词才会分别变成『牵牛』和『珠』……」
「什么!?」
「等等……」
晴明将右手食指贴在自己的红唇上,小声念诵咒语。
然后用指尖触及卷轴上的「牵牛」和「珠」二个字词。
蓦地,这两字词立即各自变成「彦星」和「玉」,接着,卷子发出青蓝色光彩,继而出现两名男女站在灯火中。
是一对身穿唐式服装的年轻男女。
「牵牛大人!?」
织女叫出声。
「在下晴明只能做到这里。接下来就是织女大人和牵牛大人的事了……」
晴明微笑着如此说。

「哎呀,这事真是奇怪啊,晴明……」
博雅一面将盛有酒的酒杯送至嘴边,一面说。
「唔,有时候,也会发生那种事吧。」
两人在窄廊上喝酒。
虽然两人的膝盖前都搁着火盆,不过,空气很冷。
夜晚——
虽冷,但因为博雅说想在这里喝酒。
「牵牛大人和织女大人一起回到天上了,这时候,不知他们怀着怎样的心情在过日子呢?」
「谁知道?毕竟天上的事,也有我们无可计量的地方。」
「话说回来,原来天上的各位也会那样移情别恋,或那样嫉妒呀。」
「即使是天上的星斗,在人世,他们也不过是终将逝去的物事之一。虽然寿命长短有差,但同样总有一天会消灭……」
「是吗?原来众神也会消灭?」
「嗯。」
「有道理,或许正因为会消灭,所以他们也如人那般地恋爱……」
博雅戚戚然说,抬头仰望天空。
天空中,牵牛星和织女星正闪耀着。
注1:平安时代的警察司法总监,类似现代的警察或检察官。
注2:下级官员,负责清扫宫中、照顾马厩、看守囚人等杂事。
注3:府生、大志、少志皆为禁军官阶。安倍睛明时代应隶属于左右卫门府,执掌宫城外围警卫工作。少志相当从八品上,大志相当于正八品下。
注4:于今日本国京都滋贺县。自古以来便是灵山圣地,为近畿百岳之一。
注5:宫廷女官正式礼服十二单衣最外面一层的短上衣。
注6:三轮山的清水是圣水,酿造出的酒是美酒。
注7:织女一,又称「天琴座α(αLyr,α Lyrae)」,现代西方星座属天琴座。亦为中国古代星官之一,为牛宿中的织女。
注8:河鼓二,又称「天鹰座α(Altair)」,现代西方星座画分为天鹰座主星。星官为牛宿中的河鼓。
注9:渐台为星官之一,属牛宿,现代西方星座画分为天琴座,含四颗星。渐台位于织女东南方,《晋书·天文志》:「织女东足四星曰渐台,临水之台也,主晷漏津吕之事。」东汉之前织女三星和渐台四星原为同一星官,而渐台正是织女的织机,东汉后才一分为二,成为两个独立星官。
注10:离珠为星官之一,属女宿,含五颗星,现代西方星座画分为天鹰/宝瓶座。《石氏星经》曰:「离珠五星,在须女北,须女之藏府,女子之星也。」
注11:简称《古今集》,日本最早敕撰和歌集,约编成于西元九一四年,共收录和歌一千余首,分为二十卷,所选恋歌颇多,多带贵族化风格,和谐优美。其所选和歌与阐明和歌宗旨的序言,为后来数百年和歌创作树立典范。
注12:八五九~九二五年,日本平安时代前期歌人、官员。其姓为宿祢。三十六歌仙之一。官至六品和泉大掾。
注13:卷十二第六一二首,原文为:「我のみぞ かなしかりける 彦星も あはですぐれる 年しなければ」
注14:约八〇九~九〇一年,日本平安时代早期著名女和歌歌人,「六歌仙」和《古今和歌集》收录作者中唯一女性,着有《小町集》。
注15:卷十二第五五七首,原文为:「おろかなる 涙ぞ袖に 玉はなす 我はせきあへず たぎつ瀬なれば」
注16:日语中「珠」与「玉」的发音都可读作「たま」(tama)。


第8章 望月五品

梅花散发淡淡香味。
庭院某处绽放白梅,香味随着夜间的空气传来。
虽然看不见白梅开在黑暗中的何处,不过,由于香气,令人比实际看见时更能强烈感觉到白梅的存在。
刚升上犹未圆满的月亮挂在天上,青光射在晴明宅邸的庭院。
晴明和博雅两人,身旁搁着火盆,从方才起就在窄廊上喝酒。
博雅望着映在杯中酒里的月亮。映出月亮的酒表面也飘出梅香,与酒香交融,形成一种无法形容的薰芳,飘荡在四周。
博雅连同映在酒上的月亮和香味一起喝干,出神地叹了一口气。
「哦,晴明,我心情非常好。无论怎么喝怎么干,月亮和梅香看上去丝毫也不减……」
博雅好像一面喝酒,一面在与月亮和梅香戏耍、嬉玩。
「博雅啊。」
晴明开口。
「什么事?」
「月亮和梅香或许不会减少,不过,今晚的酒可是有限的……」
「那还用你说,我当然明白。这种事,根本毋须特意说明。晴明啊,难道你没有一颗雅好风流的心吗……」
博雅如此问时,晴明已经抬头仰望月亮。
「快到了……」
晴明望着月亮低语了一句。
「什么快到了,晴明……」
「月亮。」
「月亮?」
「今晚是十三。」
「那又怎样?」
「我的意思是,再过不久……还剩两个夜晚就会满月,博雅。」
「所以我才在问,那又怎样啊,晴明。」
「我是想,在满月之前,必须设法解决问题。」
「设法解决什么问题?」
「式部卿宫担心满月的夜晚会发生某事,因此,我刚才说,在那之前,我必须设法解决问题,博雅。」
「晴明啊,所以我从刚才开始,不是一直在问你到底什么事吗?你是不是因为不想回答,故意摆架子……」
「博雅,这么说来,你不知道式部卿宫宅邱中发生的那件事吗?」
「什么那件事?」
「每逢夜晚都会出现,而且四处徘徊的五品大人的事……」
「是什么事?我不知道。」博雅答。
在此顺便说明一下,晴明口中的式部卿宫,并非宇多天皇第八皇子敦实亲王,而是醍醐天皇第四皇子重明亲王。相当于博雅的叔父(注1)。
「你告诉我,晴明。所谓在夜晚徘徊的那位五品大人,到底是怎么回事?」

据说十天前起,就出现了。
出现在东三条殿南方的假山。
大家都说,有个身高仅三尺,身穿五品装束的胖男人在走动。
他每天晚上都会出现,先渡过池中的桥,再顺着小岛抵达西对屋(注2),之后又返回,不停漫步。
一边走,一边吟诗。
花间一壶酒,
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
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
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
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
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
相期邈云汉。
那声音很怪。
听起来含混,也有口齿不清的地方,却相当响亮。
听在耳里,感觉很舒服。
诗词的大意如下。
在花间抱着酒坛
一个人独自喝着
举起酒杯邀请明月
自己和明月和影子共有三人
月亮本不喝酒
而影子只是跟随着自己的动作
暂且同月亮和影子相交为伴一起饮酒吧
春日时节应该好好享受一番
我高歌时,月亮亦信足漫步
我舞动时,影子亦随我身躯散碎零乱
我清醒时,它们和我一同欢笑
醉酒之后,它们会离我而去
喂喂我们到底能玩到什么时候
来日就相聚在浩邈银河再度共饮吧
对方是个相当风流的人,也有教养。
可是,身高三尺的话,算是小孩儿的高度。小孩儿应该不会身穿五品装束,也不会吟咏如此的诗吧。
此外,任何人都猜不出他到底是谁。
那位五品大人,漫步了一阵子后,会在拂晓前消失踪影。他到底从哪里来?又消失在何方?
莫名地可怕,莫名地骇人。
只是,他的声音极为低沉,沁入人心,因此据说每逢对方即将出现的时刻,重明亲王也不外出,总是躲在西对屋内,敛声屏气倾听五品大人的声音。
「可是,很令人在意。」
有人如此说。
是服侍亲王的下人之一。
「万一发生了什么事也不行,我去观察情况。」
这名下人躲在夜晚的庭院,等待那位五品大人出现。
突然——
花间一壶酒,
独酌无相亲;
声音响起。
而且声音逐渐挨近。
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远远望去,只见有个身高三尺、身穿五品装束的粗胖男人,在月光中,渡过池中的桥走向这边。
虽然是自己主动提出前往观察,但事到临头,下人竟口干舌燥,心脏跳得很激烈,无法开口向对方搭话。
那男人走过他身边后,下人总算竭尽勇气,从草木繁茂处出来,叫唤对方。
「请问,请问……」
声音有点发抖。
我歌月徘徊——
五品男人止住声音,站在原处。
「你,是谁?」下人间。
「没有名字……」
五品男人背向下人如此说。
声音含混不清,却很响亮。
「我是,徘徊的月亮……」
「什么?」
「真希望满月快来……」
身穿浅绯色装束的五品男人说这话时,下人总算注意到了。
作五品装束的男人,头上没有戴乌帽子或冠,什么都没有。
不仅如此。
他的头,形状歪斜。
这,不是人。
既非小个子汉子,亦非小孩儿。
是非人之物。
五品装束的男人回过头来。
下人看到他的脸。
那是张令人毛骨悚然的脸。
没有鼻子。
虽然有眼睛,却只是圆孔。脸左右各有一个圆孔——
而且,嘴巴也是圆孔。
没有表情。
「满月快来呀……」
「满月快来呀……」
下人毛骨悚然。
因为,回头望向他的五品装束男人,头颅右上部分没了。
从头顶到右眼稍微上面的地方——不知是被撞破了,或是被砍掉了,还是被野兽咬走了,总之,头部有三分之一不见了。
他再也忍不住。
「哎哟!」
下人大喊一声落荒而逃。

「这是昨夜发生的事,博雅。」晴明说。
「可是,虽然不知道对方到底是狐狸或其他妖物,不过他吟咏着李白翁的诗,看来有一颗相当风雅的心……」博雅道。
「你太厉害了,博雅,正是这样。就如我刚才所说,身穿五品装束的男人,吟咏的是酒仙李白的〈月下独酌〉一诗。」
晴明钦佩地说。
「这种事,我当然明白。但,不明白的是,那位五品大人为什么吟咏着李白翁的诗……」
「我有几个猜想。」
「什么猜想?」
「那个五品大人,把自己的身体比喻为月亮……」
「啊,确实……」
「他说:『我是徘徊的月亮』,又说:『真希望满月快来』。」
「唔。」
「在李白翁的诗中,不是也有『我歌月徘徊』这一句吗?」
「可是,那到底意味什么,晴明……」
「不知道。」
「怎么?你不知道?」
「不过,重明殿下很担心。」
「担心?」
「担心五品大人说的那句『真希望满月快来』。」
「……」
「后天就是满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