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招娣被女儿这话逗笑,揉了揉她脑袋,假意嗔道,“出去可不能乱说。容易得罪人。”
苏以沫点头如捣蒜。那是当然,她怎么可能会出去乱哔哔。
苏爱国摇头失笑,“刘副厂长也分到房了。”他指了指上面,“就住咱们这栋的顶楼。”
刘副厂长排到最后一名。好的楼层自然轮不到他。所以西边户顶层就是他的。
如果这是分配工作,大家可能还会碍于刘副厂长的级别将最好的楼层让给他。但买房是一辈子的大事,这时候连直属领导都得靠边站,就更不说刘副厂长只是销售的部门领导。压根就管不着他们,所以也没人相让。
刘副厂长喜欢说些场面话,为人不实在,张招娣就特别不喜欢他,扑哧一声笑了。又怕被人看到,她笑过之后又憋了回去,轻咳一声,开始细细打量房子。
这是两室两厅,卫生间,厨房,还有阳台。
张招娣特别喜欢这阳台,“咱们以后晒衣服再也不用担心被人拿错了。”
筒子楼那边的晾衣绳非常简单,就是在自家门口的走廊里从南到北拉一条线,将衣服挂在上面。
晚上灯光朦胧,从下往上看,就像一个个尸体吊死在绳子上。许多小孩晚上都不敢出去,就怕遇到这一幕。
有时候收衣服晚了,门口衣服很有可能会被人偷走。筒子楼每天都有人因为衣服被偷,在楼下骂骂咧咧。
苏以沫最喜欢厨房,地上铺了瓷砖,墙面上也是同类瓷砖,干净又光滑,地方不算宽敞,L型,留了冰箱的空位。
张招娣看着屋里的瓷砖,夸张地说,“这么干净的地方,我都不舍得踩了。生怕踩脏了。”
她四下翻了翻,“这怎么还自带灶台?煤气罐摆哪?”
苏以沫还没回答,苏爱国扑哧一声笑了,在边上给她解释,“这不是煤气罐,是煤气管道,只要咱们开通账号,上面的管子就会通气。”
张招娣惊呆了。居然这么方便,以后他们家岂不是不用来来回搬搬般煤气罐了?
“这个太方便了。”
苏爱国笑道,“商品房早就有煤气管道了。新盖的经济适用房也有。用煤气管道比电费要便宜。”
张招娣点头,“好,以后咱们自己在家烧水。不用去暖房打开水。”
三人转了一圈,越看越满意。


第30章
张招娣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咱们家的那个灶台怎么办?”
煤气罐她平时摆摊要用,没什么关系。可是灶台呢?那个灶台是崭新的,没用过几回,当二手卖多可惜。
苏以沫挠了挠头,“要不然您留着?兴许哪天你现在用的那个灶台坏了。也好做个替补?”
她就是开个玩笑。没想到张招娣却当真了,煞有介事点了点头,“可行。”
苏以沫呆了呆,可一想到卖二手,连一半的钱都捞不回来,妈妈有这想法也很正常。
她摊了摊手,“您摆哪儿?”
张招娣翻了个白眼,“咱们家这么大的地方,你还怕没地方摆?”
七十平啊,两室两厅。地方多宽敞啊。
要是刚穿过来那会儿,苏以沫肯定会嫌弃七十平不够一家人住。不过她跟爸妈挤在二十平的房子一段时间,竟然七十平确实够用了。不过她当即表示,“摆你们那屋吧。”
眼不见为净。只要她看不到,她就可以选择无视。
张招娣四下看了看,一口答应,“行。就放我们床底。”
苏以沫被妈妈打败了。行吧,只要您高兴就好。
虽然房子已经拿到手,也不用再花钱装修,但苏以沫还是坚持让爸妈把房子通风一段时间再搬进去。
这时候甲醛危害的概念还没有普及,许多人并不清楚。
二十四户除了苏家,其他人家在一周之内全部搬过去。
张招娣也不知女儿抽得哪门子疯,之前吵着闹着要住进新房,现在新房到手了,她死活不让搬。
女儿说的危害她听不懂,但是听女儿说得这么严重,也怕女儿真的会因此得白血病,张招娣就真的答应再等几个月再搬。
苏以沫也知道妈妈想住新房,说句实话她也想住。谁愿意挤在这筒子楼排队洗澡啊,这不是为了大家的安全么。
“妈,我是为了咱们全家人的健康着想。”
张招娣点头,“我知道。但是你说一年再搬。我答应你,厂里都不可能答应。”她摸摸女儿的脑袋,“咱们等不了几个月。等工厂并入一汽,肯定会来新人。咱们不搬也得搬。”
之前就一直说要并入一汽,这几个月一直没声儿,苏以沫还以为这事黄了,听到妈妈这么说,她好奇问,“什么时候并入一汽?”
“不晓得。”张招娣真不清楚,她毕竟不是员工,最近忙着摆摊,也没有跟人家闲聊,消息比她还要滞后。
苏爱国倒是知道得多一些,见女儿来了兴致,就道,“快了。厂长这几天来来回回开会讨论。听说他还坐飞机去海市和厦门。反正挺忙的。”
苏以沫殷切地看着爸爸,“等工程师来了,您一定要好好跟他们学。”
苏爱国顿觉压力山大,他只学了一点皮毛,厂里这些工程师教他都绰绰有余,就更不用说一汽的工程师了。
但是对上女儿鼓励的眼神,他只能硬着头皮点头,“会的。我一定会努力跟他们学。”
吃完早饭,苏爱国就去厂里上班。
平时他的工作是负责检测配件,这个过程非常枯燥,一般将配件交到这边,其他人就坐在边上歇息,很少人会跟他搭话。
今天却是出乎意料,两名员工将配件推过来,没有歇息,径直站到他旁边,好奇问,“其他家都搬到新房了,你怎么还跟我们一块住在贫民窟呢?”
跟筒子楼相比,集资房不仅面积大,而且住户少,周围很安静,算是不错的生活环境。
这些人出不起钱,说话难免泛酸。
要知道这次评选采用公平公正公开规则,名单也被贴出来供大家监督。二十四户当中,级别高的领导只占了三位,另外二十一户当中,有十五户是工程师,这些人平时工资就很高,而且日常爱鼓捣东西,没有不良爱好,家里自然能攒到钱。另外七户都是家里出资。像苏爱国这样级别又低,学历不高,还没有家里帮衬,仅此一家。
不少人看到苏爱国的名单赫然在列,看他的眼神都不对了。
套用现代一句话“我嫉妒不了别人,还不能嫉妒你了”。
苏爱国自然听出他们语气酸溜溜,不过他自来不会跟人吵嘴,所以很自然解释,“女儿还小,不习惯新房那里的油漆味儿。想通风一段时间。”
其中一人问,“你怎么攒那么多钱的?”
机械厂是国企,级别就对应着工资,苏爱国拿多少钱工资,许多人都能猜到。他们怎么算都算不出他从哪攒到这么钱。
不少人背地里议论,但也有人见苏爱国性子好,就凑到他身边打听。
苏爱国直言自己的钱是向邓厂长家借的。
邓厂长没有分到集资房,大家早有预料。可是他愿意借这么多钱给苏爱国,难免让人吃惊。
以苏爱国的工资,不吃不喝也得三年。邓厂长就不怕苏家还不起钱吗?
苏爱国不能告诉这些人,他媳妇做生意能赚不少钱,于是就装聋作哑。
他不说,反倒让大家浮想联翩。
不少人都在猜测张招娣摆摊能赚多少钱。
不是没人问过张招娣,但她每次都拿话岔开。
现在集资房的名单下来,大家借着上门恭喜的空档,借机向她打听。张招娣依旧用之前的话糊弄过去。
于是张招娣原本就不好的名声又添了几条罪状,比如“不团爱邻里”,“眼睛钻在钱眼里”,“看人时鼻孔朝天”等等。
张招娣平时早出晚归,她还真没时间搭理这些人的酸言酸语。
苏爱国这边倒是听到不少,不过他之前有过预测,接受还算良好。
苏以沫这边却是大受影响。
小孩子都是跟大人学的。大人们看不起张招娣摆摊,平时言语中也会带出来,他们的孩子听到自然就跟着学。之前苏以沫被同学看到摆摊,就笑话她。
这会受父母影响,在学校里就开始孤立苏以沫,甚至就连邓舒月都不跟她讲话。
苏以沫一开始没察觉,毕竟邓舒月一直都很别扭,但是她问邓舒月问题,邓舒月装作没听到,她才后知后觉反应过来,于是盯着邓舒月问,“你这是什么意思?”
邓舒月心里委屈,担心她跟妈妈告状,于是写了张纸条推到苏以沫面前。
上面写着:那些人说,如果我跟你讲话,就不让我跟大家说话。
苏以沫捏着纸条气笑了,一年级的学生居然就已经学会校园霸凌。真是太可笑了。
她站起来打量教室,坐在后头的几位男同学当即看了过来。个个眼神带着挑衅。不用说,肯定是这群人搞的鬼。为首之人正是许聪。
许聪为什么会要孤立她,说来也可笑。原本陈贤东的爸爸是车间主任,可以住进新房,可是因为他家钱不够,没有弄到集资房的名额,只能继续憋屈住在筒子楼。陈贤东觉得是苏家占了他家的名额。
许聪为了替好哥们出气,把怨气都发泄到了苏以沫身上。谁叫她家能够住新房,而且她爸级别很低,只是个普通员工呢。
不欺负她,欺负谁!世人就是这么欺软怕硬。
苏以沫切了一声,不就是霸凌么。谁还不会呢?
苏以沫将纸条团成团扔到桌肚里。
第一堂课是数学课,在老师提问的时候,学习好的学生踊跃举手,学习差的肩膀耷拉着,恨不得将头缩在桌肚里。
苏以沫弯了弯嘴角,急得不成,嘴里喊着,“老师,老师,这题许聪会!”
数学老师刚开始带这个班级,幼儿园之前也不考试,自然不知道谁的成绩好。见学生这么踊跃回答问题,他自然高兴,当即就点了许聪的名字。
其他学生纷纷回头看向许聪,不少同学偷笑。
许聪之前躬着腰,两只手伸在桌肚里玩蛐蛐,听到老师叫自己,下意识将蛐蛐塞回抽屉里,猛地站起身。
他刚刚没有认真听讲,自然不知道老师在问什么?
起身时,许聪一张脸涨得通红,就像煮熟的虾子。
数学老师迟迟没有等到他答复,刚开始的兴致完全被败坏,他立刻看向始作俑者,“你起来回答!”
苏以沫施施然站起来,回答完问题。
数学老师见她答对,铁青的脸色终于好看了些,示意她坐下,又沉着脸看向许聪,“好好听课!”
许聪心里憋了一肚子气,愤愤瞪了苏以沫的后背一眼,这才坐下了。
苏以沫回头瞅了许聪一眼,这一眼带着讥讽,许聪正在气头上,被她这个眼神气得不轻,好在他还算有点脑子,没有当着老师的面发飙。只想等着下课结束后,一定要找苏以沫算账。
课间休息时,苏以沫叫住数学老师问问题。
这世上的老师都喜欢好学的学生。见苏以沫有问题请教,数学老师停下脚步认真为她解答。
于是借着这一招,许聪被迫忍了四堂课。
同桌陈贤东是他的狗腿子,见他手捏得咯吱作响,知道他气炸了,忙安慰他,“还有十分钟。她总不能吃饭还不回去。你忍忍。”
许聪点头。
他就这么瞪了苏以沫足足十分钟,原本想等下课,将她堵在教室里,好好教训一通。没想到课刚结束,班主任还没走呢,苏以沫先一个箭步冲出去,擦着老师半边身体,火急火燎的速度冲出教室。
许聪看着她灵巧的背影像一条鱼,飞快跑出教室,而后一眨眼的功夫消失在他的视野当中。
许聪恨得咬牙,一拳捶在桌上。
陈贤东怕他无缘无故发火,立刻劝他,“没事!她躲得了初一,躲不了十五。她总不能天天跑这么快!”
许聪一想也对。还有下午呢。他就不信她落不了单。
苏以沫这边跑出教室后,回头瞅了一眼,没发现许聪跟过来,不由松了一口气,随后转了转眼珠子,计上心头。
许聪和一帮小伙伴刚出学校,正打算回家吃饭,还没走几步,半道上就看到苏以沫正在跟人说话。
许聪眼睛一亮,刚刚还打算再忍一下午,没想到她自己送上门。那可怪不得他了。
他撸起袖子,大踏步往前走,想给对方一个教训,没想到走近了才发现站在苏以沫面前的不是别人,而是他爸。
许主任刚刚被苏以沫拦住,还有些惊讶,得知她要告诉儿子的事,也来了兴致。
他多少也算了解儿子的性情,猜到儿子在学校又闯祸了,于是他主动跟同事们道别,停下来听她细细掰扯。
出乎意料的是苏以沫并没有告状,而是夸许聪非常聪明,脑子很活。她先是用十几个好听词汇夸赞许聪的特异之处,然后才说明来意,“许叔叔,我觉得他的聪明没有用到正道上。他上课的时候一直在做小动作。老师问他问题,他也答不上来。我看着他的天赋被浪费都替他可惜。我觉得您应该把他调到第一排,这样在老师眼皮子底下,他上课就能认真了。”
许聪气得浑身发抖,太阴险了,这世上怎么会有这么阴险的人。他不就是不让其他同学跟她说话么?她居然让他上课偷玩都不行。
许主任是背对着儿子,自然没发现儿子的动静,他对苏以沫的提议非常心动。他这么聪明的人,生的他儿子肯定也很聪明,要是儿子真能改掉毛病,成绩肯定能领先,这是好事啊。
他摸摸苏以沫的脑袋,“好。我知道了。谢谢你啊,苏同学。你这么关心他,叔叔真的非常高兴。”
说着,为了鼓励苏以沫,他还从兜里掏出一个苹果,他是管后勤的,有时候也会顺一两样东西带回家贴补儿子。
现在拿来奖励苏以沫,鼓励她下回再把许聪的消息告诉他。
苏以沫笑着接过,“谢谢许叔叔。”
许主任点头,还不忘提醒她,“以后许聪要是有什么做得不好的地方,你一定要告诉我。”
苏以沫接过这项艰巨的任务,“好的。没问题。”
她像是才发现许聪一般,兴高采烈向对方打招呼,“许聪,你好啊!你爸爸在这儿。”
当许主任转过身,背对着苏以沫,她举起苹果冲许聪露出一个挑衅的笑容。
许聪崩着一张脸,再也忍不了,扑过来就要抢苹果。
许主任见儿子这架势,一看就是来干仗的,那哪行?在对方扑过来的那一刻,他直接揪住儿子的衣领,照着后背啪啪给了两巴掌,“臭小子!你干什么?”
苏以沫吓得瑟瑟发抖,眼泪在眼眶中打转,将苹果双手递到许主任面前,可惜兮兮地道,“许叔叔,这苹果我不要了。我……”
许主任铁青着一张脸,刚刚送出去的东西,就这么被退回来,他多少觉得没面子。可小姑娘被吓得不轻,他也怪不得人家,于是又照着儿子的屁股来了两下,“臭小子!你给我老实些。”
等儿子终于老实了,许主任这才冲苏以沫安抚一笑,“这苹果给你的,你就拿着。我还要拜托你多看顾小聪呢。”
苏以沫在许聪愤怒的目光中“勉为其难”接受了他的好意,挥手向他告别,“许叔叔,那我回去啦。您千万别打许聪,他是个知错就改的孩子,您是大人,手劲儿大,有什么事情,跟他好好说就是了。”
许主任瞧着这位既懂礼貌又懂事的小姑娘,越看越喜欢,脸色也好看了些,“好。叔叔不打他。”
苏以沫一边走一边抛着苹果,蹦蹦跳跳回了家属区。
许聪看着她的背影,气歪了。那苹果是他的!是他的!这可恶的家伙,不仅抢他的苹果,还怂恿爸爸打他!怎么会有这么阴险的人。


第31章
许聪双手被亲爹制住,收回一直注视苏以沫背影的视线,心里憋了一肚子气,不吃饭都饱了。
陈贤东在边上围观全程,这会终于反应过来,赶紧上前劝许主任松开许聪的手,他倒是有点脑子,“许叔叔,那都是苏以沫故意使的坏。”
许主任不是没看出儿子跟苏以沫不对付。但是他想的跟两个孩子自然不一样。
儿子调皮捣蛋,当着他的面还好,一旦脱离视线,谁也管不了。
现在儿子跟苏以沫杠上了,他完全可以借苏以沫的眼睛知晓儿子在学校里的情况,从而好好管教儿子。
至于苏以沫,那就是个小姑娘,连儿子都打不过,又能拿他儿子如何!
于是许主任不仅没有听陈贤东的话,反而教育起儿子,“下午我就跟班主任说,把你调到第一排。”
说着松开儿子的手。
许聪差点没站稳,气急败坏跺了跺脚,“爸!你还是我爸吗?”
许主任被他气笑了,扭头看向他,“我怎么不是你爸?!”
许聪一张脸涨成猪肝色,两只拳头捶胸口,“你要是我爸,为什么听我仇人的话?”
许主任差点被气笑了,指着儿子的手指跟着颤抖起来,“你才多大,就在学校跟人结仇?让你上学是念书,不是为了拉帮结派。我让你不学好!”
……
苏以沫吃完饭,午休之后,回到学校就听同学们议论纷纷。
这些人声音很大,哪怕她没凑过去,也能听到他们聊的是许聪被他爸收拾一顿的糗事。
那会儿刚好了放学,许多同学都瞧见了。不少人都躲在旁边观看。
孩子是犟不过家长的。许聪在学校里是个刺儿头,谁都不敢惹,算是一班的小霸王,没想到这么豪横的人,愣是被他爸收拾得连个屁都不敢放。
之前同学们害怕他,觉得他特别凶,可现在发现他其实也没两样,对他的惧怕倒是去了几分。甚至议论他时,都敢大声说出来。而不是像以前只敢偷偷摸摸讨论。
不过当许聪从外面进来,这些人吓得闭嘴不言,生硬转了话题。
许聪被父亲教训一通,刚开始许主任没想打儿子,可是许聪脾气犟,又因为父亲没有站在他那边,听信苏以沫的谗言,他心里觉得憋屈,于是就口不择言,许主任直接教他做人,脸上不免挂了彩。
这会看到苏以沫没事人一样坐在教室,可算逮到对方落单的机会,也顾不得浑身酸疼,一个箭步冲到苏以沫旁边,揪起苏以沫的衣领就要打过去。
都是她!要不是她,他不会挨爸爸一顿揍!
谁知苏以沫不仅没有还手,而且还将脸凑到他面前,手指点着自己的脸,上赶着找揍,“来来来!照这边打!有胆子你给我来顿狠的!等你打完,我就顶着伤去找你爸,我倒要看看你爸会不会打断你的腿!”
许聪被打之后也后悔自己脾气太急,惹怒爸爸。现在见她拿爸爸威胁自己,这手怎么就下不去了。爸爸之前还让她监督他。让他的仇人监督他!太可恶了!
陈贤东赶紧过来拉架,将许聪扯到旁边小声劝,“还是算了吧?这人太阴险了。你不是她的对手。”
苏以沫似笑非笑打量陈贤东。
陈贤东被她看得头皮发麻,躲避她眼神。
许聪瞪了苏以沫半晌,最终脸上的伤在提醒他,不能打苏以沫,要不然他还真有可能被他爸打断腿,但是这么多同学看着,他就这么灰溜溜回座位,面子都丢尽了,他故意踹翻脚边的凳子,凳子直接歪倒在地,凳子的主人是刘哲浩,他跟许聪是两个极端。
明明他爸爸是副厂长,却从不仗势欺人,每天只有学习。凳子被踹,他一声不吭,抿了抿唇,将凳子扶正。
许聪瞪了他一眼,看到对方连屁都不敢放,自觉找回面子,冲苏以沫哼了哼,“好男不跟女斗!”
同学们看着这一幕,眼神悄悄发生变化。
转眼到了国庆,苏家终于开始搬家,这次是由邓厂长下的最后通牒。
国庆他就要去厦门签合同,机械厂正式并入一汽。工程师也会陆续过来,在此之前,肯定要把房间准备好。
放学回来后,苏以沫就开始收拾自己的东西。苏爱国和张招娣负责将东西搬到楼下,然后用三轮车运到新房。
一个下午再加晚上就将东西全部搬空。
苏爱国将原来的住处打扫干净,钥匙交到管理员这边,回到新房这边。
苏以沫睡的依旧是她的小床,别看次卧很小,但是她的床更小,张招娣表示,“回头等我攒了钱就给你买一套书桌。”
最近家里已经掏空了,不能添置东西。只能以后再买了。
苏以沫表示没问题,她提出明天办个乔迁宴。
当然不是请客人来家,而是自家庆贺,做几样好菜,然后在门口放鞭炮,驱邪迎新。
张招娣有点迷信,采纳了女儿的意见。
不过她厨艺不行,所以最终做菜的是人苏爱国,她负责买鞭炮。
苏爱国自然没什么意见,“以后我们一家人都要开开心心。”
翌日,苏爱国去菜场买菜,炒了一荤一素两道菜,还特地炖了一道鸽子汤,再拌两道凉菜,凑了四菜一汤。
张招娣担心天气热,菜吃不完浪费,所以只让做四道菜。
苏以沫觉得书桌不着急,当务之急是买冰箱,鹏城太热了,早上炒的菜,晚上就不能吃了,太浪费。于是就问爸妈,冰箱多少钱?
苏爱国经常看报纸,上面有促销价,“我上次看双鹿冰箱是1780。咱们家还欠邓厂长家五千多块钱呢。暂时没钱买冰箱。”
张招娣觉得丈夫说得对,“等还完钱再说。”
苏以沫没说什么,她岔开话题,打算跟爸爸一块去摆摊卖花甲。
国庆放了七天假,在家闲着也是闲着,苏以沫就想再攒点零花钱。手上没钱的日子真的不好过,她连喜欢的东西都不能买。她可受不了。
苏爱国得知女儿的打算,想也不想就反驳,“咱们可只有一个电瓶,一辆三轮车。”
煤气灶和煤气罐是两个,但是电动三轮车可只有一个,根本没法摆两个摊位。
不得不说,这理由很充分,苏以沫摸摸下巴,“爸,咱们不走远。就在商业街这边。先用三轮车把东西送过去。反正国庆放假,没有城管赶人。”
苏爱国一愣,这才反应过来,是哦,国庆城管也放假。倒是个好办法。
家里正缺钱呢,不仅张招娣焦心,就连苏爱国同样如此。他是农村出来的,还是头一回借这么多钱,一年利息是10个点,光利息就要五百块。太贵了。还是早点还完,他心里才能踏实。他没怎么犹豫就答应了女儿的请求。
于是国庆第一天,苏以沫就和爸爸在商业街摆摊卖花甲。
张招娣没去商业街,她一个人骑着电动三轮车在拆迁村和各大厂门口轮流摆摊。
除了国企的厂子会在国庆放假,私人厂是不放假的。
第一天苏以沫跟着爸爸,但是商业街这边的客人不太多,到了第二天,她主动跟妈妈一块摆摊。
为了多赚点钱,苏以沫特地让妈妈从批发市场那边进了点生活用品,比如说毛巾、牙刷牙膏、洗脸盆、锁。
刚听到女儿让她进锁时,张招娣还特别不理解,问女儿原因。
女儿却故意卖关子。
后来她才知晓,厂里都是集体宿舍,一间屋里住了十几人,柜子不上锁,东西就会被人偷。而工厂附近却连个像样的小卖部都没有。
在门口卖锁,绝对好卖。
当然苏以沫还没那么神,可以猜到集体宿舍的情况,而是有一回宋倩楠过来买花甲,苏以沫听到她跟同事聊天,提起丢东西的事情。
苏以沫听了一耳朵,就将这事记在心上。
马上电子厂要来一批新员工。
新员工最需要什么?肯定是生活用品,除了这些,那肯定是锁。
苏以沫问宋倩楠来的新员工,确定有四十人,她就让妈妈进了三十份,她卖的比小卖部要便宜,很快就卖完。
她没将这些钱给妈妈,而是冲妈妈道,“这些是我的零花钱。”
张招娣愣了一下,这才明白女儿过来摆摊不是为了解决家庭困难。而是因为她缺钱了。
她点了点头,“行。都归你。”
苏以沫于是蹲在地上开始数她的小金库。发财啦!她的小金库又回来啦!
张招娣见女儿脑袋一点点,像极了小财猫,只觉得好笑,“你要是缺钱,只管问我要。妈妈再怎么穷,也不会亏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