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老太太被她这突然的行为给吓得脸都白了。想叱骂就又错过了时机,瞠目结舌的难受。她一把握住安琳琅的胳膊,企图制止她坏自己的名声。就听安琳琅不怕死的继续道:“我的未婚夫婿人还在晋州,怕是过不久就会来京。婚期尚未定,但也不远了,多谢路家公子的抬爱。”
“琳琅!”安老太太平常最是舍不得凶安琳琅,此时心脏都要跳出胸口,“你说什么胡话呢!”
“没说胡话。”
安琳琅张了张口,想继续说些什么时,就见一个门房满头大汗地冲进来。
“做什么!这般失礼成何体统!”这门房突兀地闯进来彻底惹怒了安老太太,或者说,她有火气舍不得冲安琳琅撒,就全撒到这个仆从的头上,“来人!给我……”
“老太太!”门房连忙打断,“有贵客上门。”
安老太太一愣,没反应过来。
门房怕叫人等太久,连忙又高声喊了一声:“老太太,有贵客上门!”
安老太太可算是反应过来了,她半信半疑地示意门房继续说。门房向前鞠了一礼,大声地道:“周家请了霍和王妃带着官家冰人正在门外,说是来给咱们二姑娘下聘。”
“啊,啊?周家?哪个周家?”安老太太半天没意识到是周家是什么,只听到霍和王妃脑袋嗡嗡的。她当下也顾不上路大太太和路嘉怡还在,立马就殷切地站起身,“快!快快有请!”
霍和王妃那可是沂南王的亲生母亲,当今圣上的亲姨母。霍和王妃这么尊贵的人上了安家的门?还有什么比正更叫人惊悚的?路大太太哪怕远在金陵,也是知晓这位霍和王妃的。这位可是当真金尊玉贵的人。她与路嘉怡面面相觑,没搞明白这里头到底什么事儿。
眼看着安家人大张旗鼓地出门去迎接,两人于是也跟上去。
待到安家人将霍和王妃迎进门,就看到绑在宝箱后头正昂首挺胸精神昂扬的大雁。这个季节不知从哪儿弄来的双雁,霍和王妃的态度也十分和缓。
“霍和王妃您怎么……”安老太太实在是受宠若惊。
“自然是有事上门。”
霍和王妃声音低沉而和缓:“正所谓一家有女百家求,我是来提亲的。”
她话刚说完,外头得知路家上门的安侍郎匆匆赶回来。他还不知霍和王妃上门,只是知晓路大太太来京城,带着路嘉怡上门拜访。他一看门口这大雁和宝箱,原以为路家不离不弃,终于来给安玲珑提亲。结果听得门口仆从胡乱议论,得知是是来上门给安琳琅提亲,当即怒发冲冠。
这路家人把安家当什么了?太不是个东西!
人还没见着,就在门口大喝:“我安家姑娘是你想挑就能挑的?把东西给我丢出去!”
安老太太脸瞬间煞白,没想到儿子如此糊涂,人还没看见这一张口能乱嚷嚷,三十二的人还如此没脑子!
霍和王妃眼看着老太太脸色巨变和满屋子的尴尬。她拍了拍安老太太的手,一句话惊得整个屋子都鸦雀无声:“我是来替昭阳那独生子来提亲的。”
昭阳,昭阳公主,当今圣上的亲姑姑。昭阳公主二十年前便去了,但这个名字谁都不敢忘。她的独生子,几个人面面相觑,倒吸一口凉气——那是周家那据说百年难得一句的奇才继承人,早已在三年前战死的安南王世子,周临川。
安老太太倒吸一口凉气,脑袋都是木的:“可,可安南王世子,不是,不是已经……”
“没死。”
这话不是霍和王妃说的,而是站在人群最后面的安琳琅。她仿佛不知道自己的一言便惊起千层浪,淡淡地道:“玉哥儿人在晋州,璜泾一战虽然身受重伤,但是被方伯伯救了。”
安老太太觉得自己有点傻,就听安琳琅继续口出惊人:“方伯伯把我带回去,就是给玉哥儿当媳妇的。”
“啊,哦,啊?”安老太太觉得这一日的刺激让她心脏接受不了,“玉哥儿是……?”
“玉哥儿就是临川,临川字攻玉。”霍和王妃笑了,“原来如此。这里面竟有这样的渊源。”
已经进来的安侍郎,傻眼了。
第一百一十二章 安玲珑流放……
整个屋子, 除了安琳琅毫无感觉,一屋子人都仿佛在听天书。
霍和王妃一番话说完屋里都静默了许久。须臾,安侍郎才咳嗽了一声缓过神。
只是他看着霍和王妃的眼神中仍然不乏迷茫, 不懂周家那样的人家怎么会向安家提亲。他就算自负甚有才华, 却还没有妄自尊大到那等地步。此时询问霍和王妃的语气中遮掩不住小心翼翼的试探:“您, 您刚才说, 是来替安南王世子周临川来提亲?”
“正是。”霍和王妃的态度可以称得上谦和, 她目光落到安琳琅的脸上。打量了她许久,夸了一句,“玉软花柔, 明媚皓齿,是个俊秀的姑娘。”
霍和王妃今日也是头一次见安琳琅, 夸赞也不好从别处夸,只能从相貌上来。
安琳琅故作害羞地谢过霍和王妃。霍和王妃握住她的手轻轻拍了拍,两人于是相携去到椅子旁坐下。安侍郎咕咚一声吞了口口水,略有些惊诧地看向安琳琅。往日琳琅阴沉寡言,可没有这般落落大方。不过……他未来的女婿是周临川?
等等,那个乡下泥腿子的病秧子儿子, 居然是周临川?
“我与玉哥儿早有婚约。”安琳琅一脸平常地说出吓死人的话, “玉哥儿如今有事在晋州暂时走不开。若非如此,此次归京,玉哥儿必定会与我同行。”
“……哦,哦。”安侍郎此时的脑子里都是懵的,耳朵里仿佛有什么在嗡鸣一般。
眼看着安琳琅说,那边霍和王妃就含笑点头附和的模样,他恍惚间以为自己还没睡醒,正青天白日地做白日梦。等狠狠捏了一下胳膊细肉, 疼得他龇牙咧嘴,他才信了这件事,“那,那玉哥儿……”
“没病,只是战场上受了些伤,暂时卧床养伤。”安琳琅没提周攻玉中毒的事儿,含糊道,“如今伤势已无大碍,但还不便于远行。”
“哦,哦,这样子啊……”
其他的事情都不必霍和王妃说合,周攻玉的名字一拿出来,安家就没有不同意的。
安老太太做梦都没想到自家孙女会因祸得福,直接攀上枝头的凤凰。天知道这些日子她暗中相看了多少人家,屡次被婉拒,心中憋得有多难受?如今郁闷一扫而空,她可谓扬眉吐气。老太太拄着拐杖,此时看向脸色煞白的路嘉怡眼神中不由挑剔起来。
若非安玲珑那一举坏了琳琅的名声,她是绝不会考虑路家的。诚如和山所言,她安家的姑娘又不是当真那般低贱,由得路家人随意挑选。
老太太的眼神一扫过来,路家母子俩的脸色都是就不好看。
这人都是这般,没的选之时看什么都是好。哪怕是个不好的选项,也苦于没有选择而咱三斟酌。但若有那最好的摆在眼前,转头再看普通货色自然便免不了挑三拣四。
路家家大势大又如何?路嘉怡年纪轻轻就高中一甲又如何?路家远在金陵,若孙女出嫁了,十年二十年都不一定能回来一趟。远嫁的苦没吃过的人可不懂,那不是一般人能受得住的。再说,这路大太太一脸精明相。琳琅这等大大咧咧的和善性子,落她手中怕是没好日子过。
人都是这般,有了更好的便挑剔,安老太太也不能免俗。
安老太太的心思变化不必用嘴说,是个人都心里有数。
路嘉怡脸上的血色褪尽了。他原以为十拿九稳的事儿结果并不如他想象的那般简单。安琳琅并非离了他便一无是处,也不会总是等着他来挑选。
心中翻滚着难堪的情绪,他一眨不眨地盯着安琳琅,那眼神震惊之中却难藏质疑,对,就是质疑。路嘉怡不明白,当初爱慕他爱慕到为了他能给安玲珑下药的人,怎么可以变心得这么快!不过才一年半的光景而已,对一个人的情意可以消失得这么彻底么?
他心中陡然生出一股被背叛的感觉,他觉得自己被安琳琅背叛了。这是他命定的妻子,竟然遇上更好的便会领攀高枝、另嫁他人!
心中愤怒却没有办法在台面上说出口。他只能不尴不尬地死死盯着安琳琅。企图让她良心发现。
安琳琅会发现才怪?这人在原书中或许被套上了诸多光环,好像很高大上,但在安琳琅的眼中也不过是个十九岁的少年罢了。相貌算得上英俊,但比起玉哥儿来说就差得远。身量也不如玉哥儿挺拔,何况脾性才学胆魄样样不如玉哥儿,珠玉在前,她看得上他才怪!
一屋子人的注意力都在霍和王妃身上,只有路大太太留心自己的儿子。然而路嘉怡的愤怒别人看不出来,路大太太却心知肚明。
事实上,从一开始路大太太也没有想过改聘安琳琅。今日上门求亲一事根本就是路嘉怡磨了她好些日子才要求来的。若非路嘉怡强势地要求,路大太太根本就不想自家儿子再沾染安家。
一个安玲珑前车之鉴,足够说明问题。
路大太太的眼中,一个姑娘不知自爱,下药逼婚这样的事情都做得出来,只能说整个安家的姑娘教养都值得商榷。安琳琅哪怕是个嫡出,养在安家老太太的膝下。但能落到跟一个庶女相争还被庶女反卖出去的下场,只能说脑筋不好还不够自矜。这样的姑娘她根本看不上,要不是路嘉怡千保证万保证,她也私下确实打听了安琳琅的一些事,她今日都不会出现在安家。
如今婚事不成,她心里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也有些不得劲。毕竟路家在金陵高贵惯了,她路大太太到哪里都是被人捧着,客客气气的。如今到了京城仿佛处处都低人一头,就连这他看不上的安家态度也如此高傲,让高傲的路大太太心中很是憋闷。
可就是这桩她看起来都觉得十分勉强的婚事,结果还有王妃亲自上门来抢,这才是她憋屈的根本。
说到底,她到了京城才终于清醒地认识到一点,她引以为傲的儿子在京城并没有十分突出。虽然才学可以算得上出众,但家世竟然泯然于众。自己自认为的屈尊降贵,在别人眼中不过是寻常。
第一回 被人挑,还被挑人剩下了,母子俩的脸色自然都十分不好看。
……
但安老太太此时哪里还顾得上路家母子?连忙喜笑颜开地邀请霍和王妃进花厅去坐。
安侍郎坐在一旁听着霍和王妃如一个普通人一般与安老太太寒暄,扭头一眼看到院子里的仆从搬运箱子。他呆愣地看着这快要堆满庭院的箱子,感觉整个人都要飘起来。
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虽然这个形容十分的不雅观,但安和山此时就是这种心情。因为琳琅的缘故,他安家居然跟周家搭上了关系。安南王世子周攻玉,一个可以称得上天才的金凤凰落到了他的女儿的肩头。这让人怎么不飘?
安侍郎连忙让下人上家中最好的茶水,张罗起来。
路家人坐在一边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但既然还没有走,就没有赶客的道理。来者是客,安侍郎也顾不上两家的嫌隙,请路家母子一起坐下喝杯茶。
其实路大太太已经想走了。她高傲的自尊心不允许她留下来承受这样子的侮辱。只是路嘉怡心有不甘,人跟长在椅子上似的不愿意起身。她一个人走也不好,硬着头皮坐下来听。
提亲的过程格外的顺利,毕竟霍和王妃亲自来下聘。这等尊荣放眼整个京城有几家能有?安老太太捧着茶水喝仿佛都喝醉了,满面红光。精神抖擞的模样一扫连日来的颓靡,恨不得现在就去找那些拒绝过琳琅的人家炫耀一番,好叫那些有眼无珠的人看清楚。当初她找他们议亲是抬举了!
霍和王妃明里暗里把安琳琅夸成一朵花。别说安老太太听得心旷神怡,就是安侍郎也在一边乐得嘴合不拢。若非有外人在,他都能当场赋诗一首。
几乎没什么疑问和不同意,这婚事就这么干脆地定下来。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其实已经没有什么好说的。但是安老太太亲自将霍和王妃送出门,回来后还故意恶心路家一下。她多此一举地当面郑重拒绝路家的求亲:“路家提到的事,怕是不行。”
路大太太差点没被安老太太这一做派给气得吐血,憋到嘴边的话说不出,脸上青青紫紫开起了染坊。
当下她也不装那等温和知礼的模样,冷哼一声,转身就走。
路嘉怡心中仿佛揣了块大石头,压的他透不过气。临走之前还不死心地看了一眼安琳琅,见她稳稳端坐在位置上连头都没抬,眼神瞬间就暗淡下去。一步三回头地离开安家,回到暂时歇脚的住处,路嘉怡就将自己关在了书房。
路家大太太受了一肚子气没处撒,回院子就砸了一套茶具。
“周临川算什么东西?也配跟我家子阐比?”路大太太来京城的日子尚短,她每日里忙着打听各个学子的消息,又忙碌着想撇开安家,根本就没怎么了解京城的局势。
哪怕听到了昭阳公主这个名头她也没觉得周临川怎么样,甚至有些不屑。不过一个勋贵子弟,论起才学,指不定连她家子阐半根手指头都比不上。心中恨恨地诅咒一番,她倒是十分克制地没把这话骂出口:“来人!去打听一下,这个周临川到底是个什么来头!”
且不说她打听到周家的来头以后一口气硬生生憋回肚子里,半个屁都不敢放。就说路大太太不由琢磨起营救安玲珑的事儿。
自打打听了周家的消息,她不得不重新衡量安家的价值。一个安家自然算不上什么,但一旦安琳琅嫁去了周家,安家就跟着水涨船高。不管安琳琅本人如何厌恶庶出的长姐安玲珑,血缘关系是剪不断的。有了安侍郎和安老太太夹在其中,安琳琅无论如何都得面子上过得去。
周家竟是如此势力庞大的家族,面子上过得去,也已经是不小的帮助。毕竟外人不了解内里的龃龉,只会看准了姻亲关系。
正所谓背靠大树好乘凉,周家这颗大树已经不仅仅是枝繁叶茂的程度。子阐若是高中,将来还得在京城做官。那路家必然是不能跟安家闹翻的,这于官场上不利。路大太太素来是个脑筋清楚又十分狠得下心的人。一旦她捋清楚这里头的利害关系,她下决定理智得堪称冷酷。哪怕她心中极其看不上安玲珑和安家,此时也不得不重新衡量安玲珑的那个肚子。
路家说在官场颇有实力,但再有能力也使不到京城。似周家这等跺一跺脚就要引发大齐地动的大家族。他们不说得到庇佑,至少不能交恶和生出嫌隙。
……
安琳琅猜测的光环安玲珑确实有,但很可惜,对上的人周攻玉。
玉哥儿能年纪轻轻就坐稳名为周家继承人实则是掌权人位置,心计和魄力一样不缺。他从来就不是个良善的人,大家族的继承人,必要时取人性命不过是基本生存手段之一。所以杀了安玲珑对于他来说,跟杀只鸡没什么两样。
但他还记得琳琅那些古里古怪的底线和原则——即便是困境也不伤人性命的原则。他虽然不晓得安琳琅这个原则为何养成,但他不会娶触碰,至少不会当着安琳琅的面儿去触碰它。
但琳琅受过的苦,她安玲珑必须十倍百倍的尝。所以,安玲珑的案子很快断下来。
无论是安家还是路家,想尽办法都没有将一个安玲珑给保出来。
京兆尹死活不愿松口,一旦越了线还会警告他们。很快,安玲珑就被判了刑,任由谁都翻不了案。断案的结果也很干脆,流放三千里外的蛮荒之地,‘服役’十年。刑期不满,绝不允许她回归。而至于这个‘服役’是服的哪门子役?只有蛮荒之地的当地官员知晓。
正所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虽说玉哥儿不愿触碰安琳琅的底线,却不代表他会轻易放过这个人。安玲珑背地里对琳琅做了何事,没有人比他更清楚。他如何还治其人之身,这些琐事就不必详尽。
安玲珑被流放的这一日,安侍郎亲自去送了。
整个安家除了安侍郎,路家大太太也派人去打点了一二。但消息传回府中,安玲珑的两个胞弟都没有去。不仅没去,态度十分避之不及,连提起安玲珑和万姨娘都一副不耻的态度。
不得不说,这件事给安老太太十分不好的感官。或许是老人家的怪异心思,她对于两个庶孙子的行为感觉到十分的不适。道理上,不去是对的。但老太太还是觉得失望。两人哪怕是偷偷去看一眼,或者给点钱财做做样子,她也不会这么失望。
安玲珑不必说,但万姨娘好歹是生养他们的人。她厌恶安玲珑和万姨娘的种种做派没错,也确实看到这两人恨不得打杀了了事,但并没有教导他们对生母的生死如此漠视,表现得如此事不关己。
旁人都可以唾弃厌恶,血亲的他们不可以如此。
“还是得尽早给你爹寻一位称职的继室才是,”安老太太心情十分低落,拉着安琳琅就嘀咕:“这两孩子心如此之硬,终究是养废了。”
安琳琅没有说话,只是拍拍老太太。
二月初的时候,已经出门赔安老太太出门相看的安琳琅收到了一封信。
是已经等得着急干脆回京的玉哥儿亲笔写的。信里毫不避讳地指责了安琳琅没良心,一声不吭跑回京城久久不归,甚至一封信都不给他寄。玉哥儿跟别人写信或许还咬文嚼字,到了安琳琅这儿全是直白的白话。当然,其中不乏他清楚写的晦涩了这丫头看不懂的顾虑。
安琳琅彼时正在跟老太太商量聘哪家姑娘,看到信都忍不住笑起来。
“怎么了?”因着霍和王妃上门提亲,彻底洗清了安琳琅被败坏的名声。安家一夕之间跃如了京中世家的眼中,连带着续娶继室的安侍郎都成了香饽饽。有些做事没底线的人家,把那十四五岁的小姑娘都敢往安家老太太的眼皮子底下送,“笑得这般开怀?”
“没,”安琳琅将信合起来塞回信封里,“玉哥儿不日要回京,人已经在路上了。”
“啊,玉哥儿要回京……”老太太正在看花名册,实在是送过来的人选太多,她挑花眼了。嘴里念叨着,忽然发觉不对,“玉哥儿要回京!何时?人到哪儿了?”
“人就在冀州,怕是两日就到。”
“两日就到了?!”老太太刷地站起身,手里的花名册哗啦啦地掉地上。名册摊开,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瓜子脸凤眸的姑娘。此人安琳琅看过几次,印象很深。
此人正是武宁侯府二房的大姑娘秦婉。这姑娘当真是时运不济,正值婚配年龄的时候母亲因病去世,守孝了三年。拖到了十七岁,父亲又战死沙场,又是守孝三年。三年又三年,等她出了孝已经双十的年纪。这个年纪在京城是妥妥的不好议亲老姑娘。父母双亡,家中又是伯母当家,对她不怎么上心。她这个年纪高不成低不就,亲事于是就这么耽搁下来。今年二十有二,无人问津。
这回是安侍郎续弦,她干脆豁出去脸面自己寻了冰人自荐。安琳琅当时一眼就看到她,但奈何安老太太怕她太厉害,安侍郎会受不住。
安琳琅于是弯腰将花名册捡起来,拍了拍。
老太太急得团团转,扭头看安琳琅慢吞吞的样子就冒火,“你这丫头怎么回事?玉哥儿都要回京了你也不晓得去准备准备?”
“准备什么?”安琳琅翻到秦婉这一页,盯着上面目光略显犀利的姑娘看,“我什么样子他没见过?蓬头垢面,灰头土脸的乞丐样子他都见过。指不定收拾得太光鲜,玉哥儿瞧我还不习惯呢。”
“什么习惯不习惯!你这丫头就是躲懒!”
安老太太操碎了心,“让你好好涂养体膏你也不乐意涂,给你做了那么多衣裳又不乐意穿。衣裳首饰都不乐意弄,你这丫头到底还有没有姑娘家的样子?再说,哪个男子不好好颜色?”
“玉哥儿若是好色,照镜子不就成了?”安琳琅不以为然道,“祖母再看看秦婉吧。我喜欢她。”
第一百一十三章 周某人铁树开花……
为安和山选继室的事情迫在眉睫, 安老太太可不希望将来安琳琅出嫁之时双亲不全。后娘也是娘,爹的亲事肯定得排在女儿的前头。安老太太不想为此耽搁了安琳琅,自然是加快了进度。不过, 她打量着秦婉的画像, 心中还是有些不满意。
“……怎么一眼就看中秦婉?我怎么觉得她长得一股子凶相?”
安琳琅仔细打量了秦婉, 摇头道:“没有凶相啊。这姑娘的父亲是武将, 听说自幼习武, 可能眉宇之间有几分英气吧。姑娘家刚强些好,立得住脚步,也管得住人。再说, 祖母不觉得咱们家的人性子都太软和了些么?无论是您还是父亲……”
这话直白得安老太太有些尴尬,她没忍住白了一眼安琳琅, 没好气道:“性子软和还不好?家里清净。”
“家里清净?”安琳琅挨了一巴掌也无所谓,“您真的觉得咱们家清净么?”
这回轮到老太太不说话了。安家这状况若算得上清净,那天底下就没有闹腾的地儿。
“对于父亲,祖母也该学会放手让别人去管了。”安琳琅其实不太擅长跟人谈心,她不喜欢对别人的事情指手画脚。但安家一日不安宁下来,她一日就不能离开回晋州, “你总这么顺从父亲的性子去挑选女主人, 他才会总这般散漫和理所当然。无规矩不成方圆,无强权立不住规矩。”
……这浅显的道理又有谁不明白呢?
安老太太迁就了儿子大半辈子,其实最是懂这句话。只是人慈母心肠,总是有逃避心态。寻一个好拿捏的媳妇儿或者干脆不娶,家中少许多事儿。安逸的日子过得太久,年纪越大的人便越不乐意做出改变。
“我再想想,我再想想。”安老太太看来看去,下不定决心, “你也别操心你爹的事儿了,有空去跟嬷嬷学学规矩。周家可是个规矩大的大家族,你若不想被周家人看不起,可尽快把规矩给学起来。”
安琳琅的规矩当真是差的一塌糊涂。
安老太太是听说她失去了记忆,性子大变,却没想到严重到这等程度。不晓得遭遇了何事,竟然把自幼学的规矩都给忘得一干二净。磕个头跪得歪七扭八,走路都大步流星。仿佛个乡野的粗俗姑娘家。总不能将来嫁入周家连给长辈见个礼都被人看笑话吧?
这一两年就要出嫁,安老太太连忙花重金给她请嬷嬷重新教。
“薛嬷嬷是宫里头退下来的,规矩最是好。京中许多大家族闺秀的规矩都是她教的的,我可是花了好大的人情才把人请来,你可万万不能敷衍。”
安琳琅点点头:“我省的。”
事实上,安琳琅没想到古代对姿势要求这么严格,一点动作不到位都会被看出来。
不过她也不排斥。入乡随俗,往后需要,她就学。
……
学规矩,日子久。不过安琳琅只学个待人接物的礼仪,倒也花不了那么长的时日。
安琳琅在这边学规矩,周攻玉在晋州这边一边叨念她没良心一边却还是将她留下的商业计划书给做出来。也难为他看得懂,安琳琅写的那些狗爬似的缺胳膊断腿的字儿。
她写的这字儿,全大齐估计只有周攻玉能看得懂。
毕竟每日只要抽空都会拿出来研读一二,看得多了,也明白她这字儿是简化的。只要仔细辨认,还是能跟大齐的字儿对上。半个月前,从周家拨来的人已经到了晋州。安琳琅不在,周攻玉就做主把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位置去。他看人比琳琅还准,自然是用得恰如其分。
西风食肆是安琳琅自己的产业,周攻玉特意嘱咐过。一旦进入西风食肆名下的诸多产业,往后就是琳琅的人。主子是谁,说的很明确。周家的仆从对此也没有意义,男主子女主子都是主子,他们接受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