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死讯传到京城后,小皇帝不相信他死了,做主保留了这个职位。如今周攻玉确实没事,自然要回归原位。不过周攻玉已经给朝廷去过信件,在身体完全恢复之后,他才会回到原位。而这段时间神出鬼没,就是在清除趁他身死,安插到他旗下营地的不相干的。
这些人分别来自京城不同的势力,要清除,得花一点功夫。周攻玉又暂时不能回京,所以行动非常小心。忙活了正月,他在边疆暗中的事情才算告一段落。至此,周攻玉便马不停蹄地赶往京城。
琳琅在京城,他自然要去见她。
这次回来,苏罗那小子死活要跟着一起。不过周攻玉知道一些金国的消息,这小子的处境也威严。金国如今国内一团乱,耶律王死后,各方牛鬼蛇神都涌现出来。他年纪还小,还不足以应对这样的局面。周攻玉的意思,人还在藏好了更好。
不过小孩儿不能带出来,玉哥儿倒是答应将方家老夫妻两一并捎带上。
方老汉夫妇在晋州生意做了一段时日,确实有滋有味儿。但家里的孩子一个接一个走,他们还是有些受不了。他们也一早知周攻玉和安琳琅并非池中物,真的亲眼看到两人相继离开,玉哥儿也离开,老夫妻还是选择了跟随。就连方老汉这样念故土的人也毅然决然离开晋州。
安琳琅得知方老汉夫妻俩也一并过来了,顿时高兴得不得了。立即就讲这件事告知了安老太太。
安老太太很感念老夫妻这一年多对安琳琅的照拂和救命之恩,更感谢老夫妻两给安琳琅带来的机遇。一大早就将客院收拾出来。
“……倒也不必这么着急,”老两口还不确定是住安家,“他们估计受不了深宅大院的生活。届时入了京,看他俩的意思。”
安琳琅知道方婆子怕生,自然是以她的感受为主。
“那也可以。看你或者玉哥儿怎么安排。”安老太太倒也没勉强,只管尽力便好。
因着安琳琅总玉哥儿玉哥儿地喊,安老太太也学了去。
车马到京城这一日,天气明媚,风和日丽。安琳琅还在老太太的院子里陪她说话呢,一个飞奔的身影便急急匆匆地冲进来。被传话进屋子张口就是一句:“安南王世子的马车已经抵达京城,周家的人如今在门口等着,说是请姑娘坐他们的马车一道去城外迎接。”
安琳琅愣了一下,她到京城这么久,周家还是头一回有人知道她:“周家?谁?”
仆从摇了摇头,表示不清楚:“只听来人说是周家的管家。”
安琳琅觉得奇怪,自打霍和王妃上门提亲,周家人还没有出现过。怎么突然要求她一起去迎接。以安琳琅对周攻玉的了解,这个要求肯定不是玉哥儿提的。
“……到底是谁?”
门房忆起那人的态度,心里也有些忐忑,“姑娘,那叫人在大门口等着?”
“让他们等着。”安琳琅连周衡甫的面子都不给,外面这个人连脸都不露,古里古怪。她何必给人脸?不过说起来她也许久没见玉哥儿和方家夫妻俩,心里也着实有些想念。
“罢了,安排马车,我从后门走。”
“不可,”安老太太不知其中古怪,当下就有些捉急:“人在大门口等着,好歹去问问?”
“不必管,若是玉哥儿的人自会露面。藏头路面的,铁定没安好心。”
不过安老太太还是不放心。她没亲眼见过安琳琅跟周攻玉的日常相处,想着安家这样的身份,安南王世子能看上琳琅是天上掉馅饼,所以对上周家底气虚。
安琳琅被她催促得没办法,换了身衣裳来到大门前看看。
迎面就看到一个下巴高昂神情倨傲的中年男人从立在大门中央。他一身光鲜的打扮,身后立着两辆十分奢华的马车。二十来个护卫井然有序地分布在马车的四周,而马车之上一左一右还坐着两个打扮体面的车夫。安琳琅的眉头立即就皱起来。
那为首的男人见到安琳琅走出来眼睑微动。站在原地,没有上前迎接的意思。那神情似乎他们来此地等已经是屈尊降贵,等着安琳琅自己下来。
安琳琅于是站在台阶上也没动,倒是她身边送她出来的苏嬷嬷见状,一溜小跑过去问。
那为首的男人瞥了一眼不动的安琳琅,上下那么一打量苏嬷嬷才仿佛鼻孔里冒音儿似的哼声道:“我等乃邬濡夫人身边侍从,此次前来是特意接安姑娘一起,去城外迎接世子爷。”
说着,他故意瞥了一眼上首的安琳琅。声音不高不低,足够上首的安琳琅听得一清二楚:“我等身后这两辆马车,邬濡夫人和凛公子就在里面。夫人和凛公子过来已等了片刻,还请安家姑娘莫要磨蹭,耽搁了夫人和凛公子的事儿,尽快过来便是。”
苏嬷嬷一听邬濡夫人和凛公子,当下就有些着急。站在那男人身边不停地给安琳琅使眼色。见安琳琅还是一动不动,她赶紧小跑着回来想拉着安琳琅上马车。
不过手还没碰到安琳琅,就见她木着一张脸一言不发,转身就回了府中。
安琳琅这一举动突兀又猝不及防。不仅叫没有准备的苏嬷嬷吓白了脸,就是下面昂首挺胸的周家铺从也在一瞬间脸上失了颜色。那高傲的中年男仆脸立即就青了。也顾不上高傲,两三步追上来立在门前朝安琳琅不解地问:“安姑娘,夫人和凛公子还在等着,你这是何意?”
安琳琅能有何意?外人不知周家的局势,安琳琅可是一清二楚。
不仅仅是与玉哥儿整日在一起,得知他的遭遇。更多的是她清楚剧情,原书中玉哥儿陨落跟这对母子脱不开关系。她管他们是什么邬濡夫人什么凛公子,麻溜地给她爬。
“嬷嬷,回来。”安琳琅根本就不搭理他,只对苏嬷嬷道,“玉哥儿的事还轮不到隔房的亲戚来。”
苏嬷嬷也不是个蠢人,这么一会儿早看出来这两位不受待见。此时听说安琳琅的话当下心里明白,这怕是在府中跟自家姑爷不对付的人。大家族里是非多,人心险恶。想到自家姑爷还没死,周家这边就换过一次继承人,她立即就明白了很多。
姑娘敢甩脸子,那必然不是什么好人,她自然就不必给脸。
当下也收了那副殷切的姿态,立即小碎步跟上来。指使了两边的门房:“关门。”
那管家脸上哪里还有什么骄矜之色?他上前两步,结果安家的大门啪地一声关上了。那管家的脸顿时白得跟纸似的,额头的冷汗都冒出来。
夫人千交代万交代,这次世子爷回府,他们千万要请的安琳琅跟他们一道。
想到世子爷的雷霆手段,二房能不能安生地躲过他回府清算的这段日子就靠这姑娘的几句好话了。毕竟他们可是一早就打听清楚,冷酷的世子爷铁树开花,为了这姑娘什么事都愿意做。
管家冷汗越冒越多,两条腿都打起了摆子。
早知这姑娘不好糊弄,他就不该摆出姿态来企图给人下马威,拿捏人家。他尝试地又拍了拍安家大门。然而门房得了嘱咐,不必理会这帮人,自然是装聋作哑。
周家二房的人在门外等了许久,实在等不住,才悻悻地驾车离开。
而回了府中的安琳琅换了辆马车,从后门离开。安老太太这会儿也听说大门发生的事儿,听说安琳琅直接把人撂下,一颗心七上八下的难受。忙拉苏嬷嬷问怎么回事。
主子都不知的事儿苏嬷嬷如何知晓?不过她将门口的情形一五一十地跟老太太说。重点点名安琳琅对那帮人的态度。安老太太听完沉吟片刻,点头道:“周家这个二房跟玉哥儿不对付。玉哥儿出事这几年,二房的长子取而代之,怕是不乐意玉哥儿回来呢……”
周攻玉战死多大的事情,当初可是整个京城都在说。只不过这大家族的事情离的安家太远,安老太太囫囵吞枣地听了点儿就抛到脑后。
“琳琅不乐意给二房脸面,必然是玉哥儿跟她说过什么。我们只当跟着玉哥儿走。”
因着安琳琅总玉哥儿玉哥儿地唤,原先只敢称呼孙女婿世子爷的老太太如今也是玉哥儿玉哥儿的喊。喊得多了,她心里仿佛已经亲近了。
“琳琅呢?”安老太太又问,“不跟二房打交道是以,但玉哥儿回来她总该去接一下。”
“人已经走了,后门走的。”
安老太太一听这话,顿时眉开眼笑:“这丫头看似对玉哥儿不上心,心里还是很看重的。”
苏嬷嬷也笑眯眯的:“可不是?”
府中两人说着话,安琳琅这边已经快到城门口了。安南王世子回京,别说周家出动,宫里都特意派了人来迎接。安琳琅的马车到城门口的时候根本出不去,门口早就被大批的人围住。人山人海的,堵得守城的人把旁边的小门都打开了。但这个小门仅限于百姓通过,不准车辆通行。
“怎么办?姑娘?”安家人还没见过传说中的姑爷,心里都有些替安琳琅着急。
安琳琅左右看了看,干脆从马车上下来:“罢了,走小门。”
城门口看似近在眼前,结果安琳琅从小门这边绕过去走了至少一炷香。丫鬟们看着安琳琅身上流苏累赘,都给她摘了轻松。安琳琅更干脆,直接将一头的钗环拆掉,只留一个白玉钗。
下了马车,她就大步往小门的走去。丫鬟们面面相觑,赶紧跟上。
城门一样人山人海,四辆朴素的青皮大马车缓缓地从官道的尽头驶来。刚到城门口就有人迎上来。官家的,周家的,各大交情不错的友人都来了。稳坐在车椽子上的周影在人群里一找,没看到自家的女主子,心里顿时就是一个咯噔。
果然,身后的车帘子掀开,周攻玉开口第一句话就是:“琳琅那丫头过来接我了么?”
“没,”周影木着一张脸,“没人。”
周攻玉脸上瞬间敷了一层冰,还想说什么,已经上前的各家人都涌了过来。
他刷地一声放下车帘子,挡住了这些人的殷勤。就在周攻玉生闷气之时,官道旁边突然哎呦一声女子低低地惊呼。周攻玉心口一动,掀了车窗帘子看过去。
果然看到一个黑乎乎的脑袋正趴在官道旁边的草丛里头。
眉宇之中的冰雪瞬间溶化,清越如山涧轻雾的嗓音里含了一丝笑意:“先停一下。”
周影翻了个白眼,挺住马车。
就看到车帘子掀开,一道白影儿从车里一跃而下。然后蹲在了官道旁边的灌木丛旁,伸出一只手递过去。
安琳琅也没想到外面人也这么多。她从小门绕过来结果一眼看不到头。没办法,只能从犄角旮旯绕。结果这地方竟然有坑,她一脚踏空,趴在这半天爬不上去。
一只白玉也似的手伸到她的面前。熟悉的嗓音在头顶响起:“琳琅,干嘛呢?”
安琳琅头一胎,就看到玉哥儿那含笑的脸映然眼前。
她啊了一声,半天没反应过来。
周攻玉等不及安琳琅自己把手递过来,亲自俯过身去一把楼主小姑娘的腰。连拖带抱地搂进怀中。众目睽睽之下抱上马车,仿佛强盗掳人似又快又潇洒。他们都没看清楚那姑娘的眉目,就只剩一红一白两道影子闪过,马车的帘子重新盖上了。
一众人人都傻了眼。
“那,那姑娘是谁?”人群中有人问。
“这我哪里知晓?”
“周世子娶妻了么?没有吧……”
“听说看上了一个五品官的姑娘,前不久刚去下了聘……”
众人面面相觑,彼此的脸上都是震惊。周家这棵铁树竟然开花了啊?!
第一百一十四章 双更合一
安琳琅一上马车, 周攻玉的下巴就自然地架到了她的肩膀上。冰凉的头发落下来,蹭到安琳琅的脖子,有些发痒。皮肤上起了一层鸡皮疙瘩, 安琳琅扭着脖子就想躲。奈何腰上的手臂强健有力, 搂着人根本挣脱不开。他就这么抱着也不说话, 跟吸猫似的蹭着她身上的气息。
安琳琅无奈:“……撒手撒手, 喘不过气来了。”
周攻玉微微松了松手臂, 却还是环着不放。从来都好说话的玉哥儿难得用苛责的眼神看着安琳琅,两道好看的眉毛皱着:“趁着我不在,跑了?”
安琳琅挣扎的身体微微一僵, 扭着头看他。见他脸色不大好看莫名有些心虚。
“偷跑就算了,给我丢一堆事儿?”
安琳琅微微与他分开了些距离, 更心虚了:“……我不是给你留了封信?”
“那是封信么?”周攻玉学她斜眼看人,“那是份任务书吧?”
安琳琅:“……”
见她吃瘪,周攻玉的脸色才好看了些。
从前他总觉得姑娘家该知书达理落落大方,粘粘黏黏不好。如今他才知当时年轻。姑娘家太不粘人也不好,太叫人闹心。周攻玉人生在世二十三载,第一次尝到了相思的苦, 再没了往日的清高。
悠悠地叹了一口气, 他脑袋搭在安琳琅的肩膀上,眉宇之中有些疲惫之色:“琳琅,往后做什么去哪儿可否顾念顾念我?”
安琳琅也不是故意的,只是当时情况紧急。安老太若是熬不住,她怕是要一辈子良心难安。一直逃避着不面对安家人也不是事儿,总归要解决。不过这些话她说来说去都是借口,她就是怕麻烦,才故意先斩后奏让玉哥儿没话说的:“我知道了知道了, 下次顾念你!”
说着,赶紧将他脸挪开。
周攻玉轻轻笑了一声,非不挪开,还故意的蹭蹭。
两人就这么推推扯扯的,马车缓缓地驶向城内。周影借口周攻玉身体不适,暂不适合出来见面,将不相干的人都打发走才走到宫里的来人面前:“我家主子稍作梳洗以后便会进宫,还请各位先行。”
因为昭阳公主的关系,周攻玉算是小皇帝的亲表兄。但大多数情况下外人提起周攻玉只记得他是周家未来家主,甚少想起他其实还是正统的皇室宗亲。
“圣上在等着,还请世子爷快一些。”宫人的态度足够恭敬,“杂家便先行回宫了。”
人一走,拥挤的城门口便空旷起来。停在人群最外头的周临凛母子的马车便曝露出来。
两人此次过来,是心存侥幸。当初周攻玉出事的噩耗传来,周临凛远赴边疆亲自搜寻。打得是兄弟情深的名号,结果找到周攻玉之后直接将人丢去深山野岭喂狼。想着万一呢,万一周攻玉神志不清记不得是谁,不知他所作所为,兴许还有转圜的机会。
然而真正见到周攻玉,母子俩心虚得不敢上前。
母子二人一番剧烈的挣扎后,周临凛率先绷不住,命车夫掉头就走。什么周攻玉昏迷不一定会发现?这种话连傻子都糊弄不过去!
周临凛一走,周余氏自然是命车夫赶紧跟上。
两人来的悄然,走得也悄然,周影注视着仓促离开的马车缓缓地眯起了眼睛眯。他回到马车边上轻轻说了一句:“主子,二夫人和凛公子刚才已经离开了。”
周攻玉从安琳琅的颈窝里抬起头来,一双眼睛也幽沉如深潭:“嗯。”
……
马车缓缓地驶入城区,周攻玉要去面圣。安琳琅不方便一道进宫,在半路就下了马车。至于方老汉夫妻俩,如今周家情况还不够明朗。玉哥儿一早给两人在外面安排了住处。但安琳琅考虑到两人在外无人照顾,怕是会不习惯,决定带他们回安家安顿。
夫妻俩是没什么意见,他们住哪儿都行,只要能遮风避雨都能安排。
安琳琅哪里让他们真受委屈,直说安排在自己院子的隔壁。住得近,还能时常陪她说话。夫妻两于是看向周攻玉,周攻玉略一思索就答应了。
一行人在城南分开,与周攻玉分开,老两口心中惶惶。方婆子捏着安琳琅的手,有些忐忑。再三地询问安琳琅他们过来住会不会给安琳琅造成麻烦。老夫妻俩没见识过豪门大家族,但方婆子给地主们家中做过差。她知这些贵人家里人多口杂,想着安琳琅能沦落到被人当畜生卖,怕是在家里日子难过。
“无事的,”安琳琅拍拍她的手,宽慰道,“祖母脾性最是和蔼不过的人,父亲性子也算不错,平日里忙碌地很不大来后院。安家人口简单,就五口人。另两个庶出的弟弟如轻易不会来我眼前晃悠。爹娘不必担心。”
方老汉听她这么说,悬着的心多少放下一点。
“娘若是觉得无趣,得了空刚好帮祖母参谋参谋,给我选个性情好点的后娘。”安琳琅于是将安家的情况简单地交代了些。当初之所以会出现在武原镇也细说了一遍。
老两口听得又气又怒,眼泪汪汪的。方婆子这软脾气的都忍不住骂:“这歹毒的母女俩!”
果然是有了后娘就有后爹,这糟心的事儿真是到哪儿都有。万姨娘还称不上后娘,但在老夫妻俩看来差不多。两人都不是善口舌之人,气急了也不过骂一句歹毒。这会儿听说这母女俩被官府流放,老两口忍不住拍手称快:“活该!就该报官!敢把亲姐妹往窑子里卖,活该!”
“你爹也不是个好的,拎不清。后娘还真的得好好地选……”方婆子把这话听心里去了。她虽说不懂大家族的规矩。但若选来给琳琅当后娘的人,她可得看着一点儿。
安琳琅笑了笑:“那就拜托娘费心了。”
马车回到府门口之时,安老太太的人一早就派人在等着。安琳琅先带他们去见过安老太太,说了会儿话再下去安顿。且不说安家一切顺利,周家的气氛就没那么和谐。
周攻玉是理所当然的周家继承人,此次回来本该拿回一切。但目前的情况,他在周氏族谱上是个死人。周余氏当初在得知晋州的噩耗便联合族中族老改了族谱,继承人变成了周临凛。如今要改回来,要族老们重新商议。
麻烦就在这里,重新商议就等于需要一个过程。家族越大,人心越杂。周家人才济济,鸡鸣狗盗之辈也不少。趁周攻玉不在浑水摸鱼的人不在少数。
周攻玉重归原位,对这些人可不是一桩好事。安南王世子的雷霆之威并非字面上‘冷酷’那么简单。他自幼在六位名师的教导下,心性、手段甚至强过当今小皇帝。他若追究,藏污纳垢之人必定要掉一层皮。尝到甜头的人自然不乐意。
但他们再挣扎也无用,周影,周战,周城,周剑,周展自幼随他一起长大,只认周攻玉这一个主子。
周家的私兵牢牢握在周攻玉的手中,他若想硬来,所有人都只能认栽。只是他如今也不希望刚回来就动刀,若是能无戈无血自然是更好。
周家的情况玉哥儿当初晋州便已经跟安琳琅说过。安琳琅心里有数,也愿意给等他:“争不过就回来继续跟着我干。包吃包住……咳,还包娶媳妇儿。”
周攻玉笑得肩膀直抖,反正安琳琅的话是撂在那。
两人对婚事心里有数,旁人却不清楚。安老太太看周家迟迟不给动静,急得团团转。安琳琅劝她没用,干脆随她去。再说,安琳琅最近也有不少事儿。
原本打算安老太太身体没事就回晋州,结果玉哥儿把方家老夫妻都带过来。她回去反倒没那么急切。正好安老太太看她亲事定了,就将林氏给安琳琅留的嫁妆胆子给她列出来:“你母亲当初也是林家受宠的幺女,当初林家给她备嫁妆是费了心的,十分丰厚。估计林家是怕你娘远嫁吃亏,特意给她的底气。我跟你爹不图你娘那些嫁妆,就全给你留着,将来你出嫁再添点,一并带走。”
安琳琅还不晓得林母给原主留了嫁妆。突然一听自己有嫁妆,意外之喜。
正好这段时日闲着无事,她都打算远程操控晋州的生意,将来在再照搬到京城。林母的嫁妆算是意外之喜,本来还苦于资金捉襟见肘,如今倒是可以放手折腾。
她交代周攻玉的事玉哥儿已经安排妥当,甚至妥帖得远超安琳琅的期待。
晋州那边初步的框架搭建起来,听说陈家答应给寻的厨子也送到了,就等受过培训以后正式上岗。如今晋州那边是周家一个名唤袁秀的人在管。
这个人是周攻玉手下负责处理江南丝绸行的大掌柜,能力自然不必说,性情颇为凌厉刚烈。算是玉哥儿的死忠。两年前安南王世子身死,周家动乱。暗地里觊觎江南丝绸行的人背地里联手,将他给赶出了周家。去岁周影找到他,把他安置在别处。
玉哥儿跟周家联系上以后,正好琳琅这里要用人,他便把被挤出周家的人给弄到这里来。
袁秀这个人,安琳琅打算抽空见一见。虽然能力没问题,玉哥儿亲自盖章的,人品应该也没问题。但毕竟在接管安琳琅的心血。她不认得人,往后也不方便。
待到二月份天气暖和,辣椒就该扩大面积种植。安琳琅还是不愿意放下火锅生意。火锅是饮食界的巨头,这是后世的现实明摆着的。前景你不需要她担心,主要是怕辣椒会不够用。安琳琅手里握着将近十种不同的火锅底料配方。辣椒的产量一旦跟上来,她的火锅事业就可以全面展开。
不过若是京城有商铺的话,安琳琅打算在京城做火锅试点。
她去年请桂花婶种植的辣椒还剩很多,有些晒干了的还磨成了辣椒粉。被安琳琅全部收起来存在方家村的老家稻仓里了。运过来也不麻烦。
另外,三四月份,土豆也得跟上来。在武原镇试点的结果还算不错。土豆相关的食品产业还是跟小吃挂上关系会更好。安琳琅能想到的土豆具有广泛意义的代表食物,云贵川的狼牙土豆,风靡全球的薯条,咖喱土豆……不过这些要做好,还是需要人手。
说到种植,自然就得有土地。方老汉在村子里置办的那些田地在安琳琅看来是不够用的。毕竟辣椒一旦搬上台面上来,需求量是非常大的。那几亩田的辣椒,不够她所有店铺的适用。
安琳琅原先的计划是在武安县边缘的村子里扩大种植,算是她的一点私心。武原镇边缘地区的村子里百姓日子过得有多苦,没人比安琳琅更清楚。他们的村子都在山里,地少,位置差,种粮食难不说,收成少得可怜。家里孩子多的,饿死人是常有的事儿。
粮食种不好,换成辣椒或者土豆红薯这些作物情况就不同了。她打算模仿后世领导人的做法,租用村民们的土地,再雇佣他们种。这样每年他们能分得些租子,还能余些工钱养活家里老小。安琳琅也不是圣母,这般是考虑到吃过苦的人做事用心。他们干的认真,自己的生意自然也是得益的。二来在得益的情况下,她也不吝啬给村民们一条活路,也算是给自己积一点福报。
有些村子实在不适合种植,养猪也不错。自打香肠打开市场以后需求量蹭蹭地往上涨。安琳琅看着账簿上飞涨的收益,省城再增开一个香肠作坊也是迫在眉睫。
武原镇的香肠作坊供货最多能到荆州以上地区,再远一些就不行了。这个时代没有可使用防腐剂,食物长途运输会造成变质味道损毁的状况。除非大冬天,否则运送成本很高。另外天气一热,香肠也会坏。为了保证东西的最佳品质,就近生产是最稳妥的。
商业经先放一边,安琳琅在看完林氏的嫁妆单子,顺便清点了原主的资产。
不得不说,‘安琳琅’手中握有的资产是她一个平民百姓想象不到的多。
已过世林母留的东西里,包括铺子,金银首饰,古董字画,还有一些田地。而这些年老太太也没少贴补孙女。安侍郎手松,也给她塞了不少好东西……‘安琳琅’手下光是铺子,好位置的就有七八间,差的不说,有十来间。地契在箱子底下,好田四十多亩,旱地也有七十亩。金银首饰几大箱不说,玉石宝物,古董字画,甚至是金条,堆了小半间屋子。
安琳琅花了整整三日的功夫才把私库里的财产清点清楚。在点清家产以后,她心稳了。这些钱够她折腾了,就算生意赔了也饿不死。
私库里的东西不必说,这些不动产如今是谁在管,安琳琅还得花功夫了解。
她大致列了个名单,第一件事就是命人将这些铺子近一年的账本送过来。见掌柜之前,突击看账是了解这些人品行的最直接的手段。安琳琅上辈子做生意的经验,百分百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