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袖一晃,他便一步步地下了楼。
卫行歌这两日在定远公府里呆得时间是越来越短了。
他为自己找了颇多因由。
家主能在东都调派的人手实在不多,他每日确实都有不少差事。
再说,陈重远的枪法已有了几分样子,余下全靠苦功,秦绪那一脑子春浪滔滔他避之唯恐不及,就算有家主替他将那人抓去干活,他也不敢在府中久待。
宋岳见他天天早出晚归整日不见人影,还以为元帅给他派了个拆东都、迁洛阳的大事。
唯有小清歌抱着剑对他笑嘻嘻地说:“兔子觉得狼要来了,也是想躲开的。”
午时与家主说了几句,卫行歌牵着马又从定远公府侧门走了出来,正在他要上马的时候,就听一阵蹄音从身后传来。
这阵蹄音停在了他身后。
刹那间,卫行歌恍惚嗅到了一路风尘之气,莫名带着北疆的气息。
他猛地转身,便见一群人翻身下马。
带头那人穿着黑甲,有一双蓝色眼睛。
“家主可在?”
少年老成、成熟稳重、特别会演、能把满东都同龄人都比下去的卫行歌只觉得心头一紧,道:
“家主,正在府中。”
“陪我进去。”
“是。”
卫行歌牵着马乖乖跟在那人身后进了府,身后还跟着穿盔带甲的二十余人,与卫行歌手下进了定远公府便如回了家的兵卒不同,他们个个面容冷肃,举止带着一股萧杀之气。
卫燕歌没有先去见卫蔷,而是先将马送去马厩,亲手喂了几把草料,听卫行歌说在定远公府马每两天都能吃顿豆粕,一张端肃的脸上竟微微显出了几分喜意。
早几年,定远军的每一匹马都是用血和命从蛮族手中夺来的,活着的人如何不惜马、爱马如命?
卫燕歌常年领命往返于东都和北疆之间,每次到了一处都要先照顾好自己的马,不管军情如何紧急,这点照顾同袍的功夫总要有的。
“家主刚来东都,你就给她添了麻烦。”
喂完了马一拍手,卫燕歌看向了卫行歌。
在那双蓝眸的注视下,卫行歌险些抬脚后退。
卫燕歌是外族混血,身高只比卫行歌稍矮,气势却要强上几分。
“从今日起十天内不许骑马,既然觉得自己一双腿不需善待,那就用腿跑起来,做些正事总好过跪在雨地里。”
卫行歌面对卫蔷偶尔敢撒娇痴缠,做出孩子情态,在卫燕歌的面前只能直直站着,卫燕歌只比他大三岁,可卫行歌被卫蔷从死人堆里捡出来之后,就是还不到十五岁的卫燕歌领着他们吃饭穿衣,那一年卫燕歌自告奋勇以混血奴隶之身去探查先帝被困之地,他不过是个身上冻疮疤还没落尽的野孩子,元帅虽然统御军马,对他们这些孩子颇有些抓大放小的随性,他们身上的规矩都是卫燕歌立下来的。
对于他们来说,偶尔来看他们的家主是天是地是神明,卫燕歌更像是近在咫尺的师长榜样,众多孩子一意从军,也多是崇敬卫燕歌那份年少亦敢夺蛮族头颅的悍勇坚毅。
所以,此时听见卫燕歌惩戒自己,卫行歌只是低声说:
“是。”
听说卫燕歌已经到了,卫清歌抱着剑哒哒哒跑到了马厩,眼见卫燕歌罚了卫行歌,她转身又想跑,被卫燕歌一个眼神钉死在原地。
“家主每日吃药么?”
“每日都吃的,一夜能睡三四个时辰。”
“可有饮酒?”
“偶尔。”
“边市通商一事进展比预想快上许多,家主可有劳神过度,再出眩晕症候?”
“没有。”
东都午时的光洒下来,照在冷冷的铁甲上,卫燕歌一侧是卫清歌,另一侧是卫行歌。
若说卫清歌还是狼崽,卫行歌是初长成的成狼,那身后以皮带横背两把短刀,神色比自己铠甲还冷的卫燕歌大概就是狼王,一群小狼跟在后面只敢“嗷呜嗷呜”,连一口大气也不敢喘。
如此,一行人疾步到了书房。
卫燕歌看见了穿着一身青色衣袍卫蔷正站在书房门口对自己笑,连忙跑了几步到了她面前。
“元帅!承影部卫燕歌率承影部百人,鱼肠部一百五十人如期抵达,承影部九十人住在城外兵营,鱼肠部一百四十人已全数散入至东都,随时等候调派。”
铁甲落地,是刚刚那只狼王俯首跪了下去。
二十卫甲兵跪地行礼,在院子里跪成了一片,卫蔷眯了一下眼睛,腰背也笔直如刀锋。
卫燕歌又大声道:“另有鱼肠部总管越霓裳等人命卑职送来书信,红封三封,蓝封七封。”
卫蔷亲手接过那些信,点了点头:“来了就好,你们一路辛苦,先下去洗漱休息,城外的士兵可安排妥当了?我最近在东都刮了些钱,总算能请你们吃顿好的,让人准备了二十口肥羊,明日送到城外,你们一起烤羊,就当是我给你们接风了,至于鱼肠部的,先给他们记在账上,回了北疆再请。”
“谢元帅!”
若是卫行歌手下宋岳那群人,此刻已然露了欢喜之色,偏偏卫燕歌带的兵也如其人一样,有肉可吃的好事也换不来他们一展笑颜。
带着长疤的手扶在黑色铁甲上,卫燕歌立刻站了起来。
“你们也都起来。”
“谢元帅!
“兵部去过了么?”
“去过了,兵部特意问了蛮族迭剌部动向,我皆据实说了。”
卫清歌带着那些定远军去洗漱休息,卫蔷站在窗前看着他们的背影,笑着说:“他们还记得蛮族内讧之事,可见也不算是尸位素餐至极,蛮族最近有何动向?”
穿着黑甲的卫燕歌站在案旁,道:“今春暖得晚,进了四月牧草也未丰,蛮族数个小部落迁徙靠近了檀州外长城一线,檀州蓟州幽州百姓略有骚动,徐将军与晏刺史想将之驱赶,越管事一是思及迭剌部若要夺位必要吞下这些小部族,他们近一些我们可以观察蛮族动向,亦想到元帅故意将南下之事传入草原,就是为了让蛮族诸部不再顾及北疆,最终未调兵东去,只令湛卢部略作驱赶,有两个部落已被打怕,见了定远军旗便奉上了羊马,我们只是命其从滦河上游一带西迁二百里,他们不仅照做,还用羊皮换了些陈仓粟米。”
卫蔷认真听完,点了点头,看着洛阳的天,又问:
“棉花种的如何?”
“今年棉种供应充足,全军比武之时东部军屯棉田整地平地松地皆提前完成,趁着偶尔天暖,便提前四日完成了种棉,西边粮食种的更多些,有些地方今年新种棉花,不甚熟练,好在有调熟手相助,虽略慢,也提前一日完成,唯有湛卢一所校尉只知种粮,于种棉一事懈怠,言语责备无效,已将之免除职务,另有涉嫌徇私之事若干,多是论功不均,胜邪部正一一查处,有两件牵扯八部官吏,也已知会监察司同查。”
卫燕歌知道卫蔷无论军政最看重的就是官吏能与廉,便详细讲了些今年军屯时的不谐之事,也将应对讲了个清楚。
“好!”
卫蔷听得很满意,十几年来,她从不怕出错,只要愿揭错,敢担错,能改错……便无可畏惧。
“燕歌,把十三州军屯之事交给你,我很放心。”
卫燕歌摘了头盔,一头长卷发束成发辫,如汗血宝马的马尾。
一只手在那马尾上摩挲了两下。
是卫蔷的手。
于是卫燕歌笑了,有些赧然,蓝色的眼睛顿时澄澈起来。
再不像什么狼王,更像一个回了家的孩子。


第29章 烧春 “不过是与我家少将军传几句断袖……
就如在北疆一样,有卫燕歌在,卫蔷便将府中上下一众年轻人都扔了过去。
这世上就有那么一种人,她所在之处就如刮起了一阵狂风。
卫蔷是如此,她到了东都,东都城里到处人仰马翻。
卫燕歌也是如此,她到了这定远公府中,只是站在练武的院子里,所有人就比从前更用功了十倍。
自从来了此地,陈重远一直醉心练武,之前只恍惚察觉府中有人要来,待见了卫燕歌,他才明白为什么卫清歌会跟他说:“幸好家主找了行歌教你,不会再给你换个师父。”
院中,之前在陈重远眼中战无不胜的卫行歌被卫燕歌以单手摁在了地上。
此时卫燕歌已经换了一身灰色劲装,在中原显得有些妖异的蓝眼卷发暴露无遗,陈重远却只能看着那只摁在卫行歌脖子上的手。
“你果然骑马惯了,下盘不稳,再加跑五日。”
被迫躺在地上的卫行歌只能艰难地说:“是。”
陈重远看得目瞪口呆。
卫燕歌站起身,又转头看向了秦绪。
秦小少爷握着扇子站在一旁,脸上有些痴笑。
看一个比卫行歌单薄了两分的人将之掼在了地上,卫行歌还乖顺得像只幼犬,此般情景就犹如以凿子在他头颅之上生凿了一个新的洞出来,在风流红浪里又灌进了无数的浓脂赤酱。
又香又稠,让他几乎神思凝滞。
卫燕歌眼睛眯了一下,承影部在战时承担斥候职责,在山隘荒城草原中刺探敌情之时总有几分要依凭直觉,如此时,便直觉家主的表弟身上有股邪风。
“秦少爷可要学些武艺强身健体?”
“啊?”
卫燕歌走到自己面前,秦绪才惊觉不对,卫燕歌铁爪却已经抓住了他的手臂:
“毫无根基,秦少爷从今日起每日绕府跑十圈。”
顷刻间,秦绪的脑子清净如水。
待卫燕歌走了,陈五郎小心地对卫清歌道:“早知承影将军端肃严谨,没想到看着比阿蔷姐姐更有军人气概,相形之下,阿蔷姐姐有事更像个游侠儿。”
同样被教训过了的小姑娘撅了下嘴,小声道:
“我小时候家主是找来粮食的人,燕歌是分粮食的人,她是家主的手,家主的脚,家主给我们的碗,管束我们的鞭子,她越是严厉可怕,在我们心里的家主就会越好。”
卫燕歌的背影已然消失在墙后,陈重远恍惚觉得自己听懂了卫清歌的话,又觉得自己听不懂。
“那,那承影将军自己?”
“燕歌的命是家主的,她早就活成了家主最需要的模样。”抱着剑的少女歪了下脑袋,“就像我的剑是我的,行歌的命是家主的,我的命也是家主的,只是家主不需要另一个卫燕歌,她需要一个常驻洛阳的卫行歌,需要一个被她弹脑门的卫清歌。”
而把他们这些孩子养大的家主属于北疆的风,北疆的马,北疆的田地和百姓。
她也永远当不了游侠儿。
卫清歌低下头摸了摸自己的剑。
自认自己属于河中府陈家的陈重远也低下了头。
他自认他属于陈家,是因为他的血脉和双亲。
和卫清歌他们似乎一样,又似乎都不一样。
他又想起了那日自己在南市所见所闻的一切,寒门反对世家是因为想要成为世家,而世家所有的,正是如他一般的人。
那,阿蔷姐姐所在的北疆,又算是什么呢?另一个世家?另一个欲搏倒世家的寒门?还是他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一种所在?
挑起枪杆一□□在草靶上,陈五郎重重的地吐出了胸中一口浊气。
他的枪,到底将指向何处?
……
卫蔷看完了卫燕歌带来的所有信笺,将几封红色封章的信扔进了火盆之中。
黑烟随着热气蒸腾而起,她随手挥开,心中甚是松快,北疆诸事皆有条不紊便是她最大的心安了。
日子过得飞快,仔细算算,她寒食祭祀英雄碑后启程,至今也已南下一个多月了。
这段时日,她收获颇丰,前面刮世家地皮之事且不必再提,丰州边市之事已然议定,也让世家提前掏了钱出来,剩下女官之事要借着东都博弈之力打开局面,至于西北……
卫燕歌来到书房,看见自家的家主坐在案前,脊背倚靠在胡凳上,头仰起来看着房梁。
清风吹动了桌上余下的书信,卫蔷抬起右手慢慢压在了上面。
“我在北疆之时对照诸多消息拟定策略,那时以为西北之事要借陇州世家欲要与两京世家相争之力,就如同我本以为通商之事要靠世家贪利动心,继而推动,可没想到真正让此事做成的却是圣人,只因为他要削弱世家,就要我在北疆虚造一座边市蒙骗那些世家的钱财……
“圣人实在不通共谋之道,在他心中世家寒门都是侵染他皇权的仇敌,秦绪说的对,他就如一无知稚童,以为这皇权玉玺是从天上掉到他怀里的,人人要抢,他便要藏起来,再伺机将觊觎之人尽数杀了,借口重病退居深宫,扶持寒门对抗世家,又生怕寒门做大再动了他的权柄,如此寡恩刻薄,别说攻下南吴和蜀国,连发兵西北四州都成让朝臣离心的难事,朝堂虚耗,世家盘剥之基坚如磐石,即使倒下几家也另有世家吞并土地,朝中无钱,边疆难以成事,最后苦的还是百姓。”
卫燕歌站在一旁,却说不出什么,便端起来茶壶给卫蔷倒了一杯热茶。
卫蔷笑了。
“罢了,他们斗他们的,我们打我们的,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将战场变成主场,你们顾师当初所出之策真是万法之宗。无论他们想什么,我们只管把要做之事完成。”
卫燕歌说:“家主,我来之时,越管事叮嘱我,无论何事都没有您身子重要,女官与西北四州伐羌之事能成则成……”
卫蔷摇了摇头,她长出了一口气,坐正了身子:“不,通商是谋财,女官是谋人,伐羌是为谋纵深之地,此三者为北疆未来十年战略之基,不可缺一。燕歌,从前我们在北疆是求存,如今已新的开拓之时,我之所以南下,是因为它们都成了北疆向前一步的桎梏。”
这些道理,卫蔷南下之前已在议事中讲透,卫燕歌自然是明白的。
她与越霓裳不过是心疼卫蔷自己有病在身还要殚精竭虑罢了。
一口气说完,卫蔷转头看了看卫燕歌,忽然笑了:
“燕歌,当初你御前领功的时候才十五岁,他们上上下下把你当个少年也就罢了,这些年你明明常来东都……我也是没想到,有朝一日要借这满朝文武眼瞎之事谋划。”
卫燕歌本就寡言,听了此话静默了片刻,才说:
“能为家主所用就是好事。”
“哈哈哈,我当年在长安自称卫二郎,打得薛惊河他们一众将门子弟鬼哭狼嚎,后来知道我是女子,他们个个目瞪口呆,你在东都可有几分凶名?待那些人知道你是女子,那脸色定然极是可笑。”
不管是当年的卫二郎还是如今的定远公,都是一个很喜欢看别人笑话的促狭人,不然也干不出穿罗裙赴宴这等事。
迎着她有些期盼的眼神,卫燕歌还真思考了片刻,道:“我当初蒙恩在太学读书之时也不好动武,在东都也没有几分名声,家主怕是看不到什么。”
卫蔷大为失望。
“燕歌啊,你未免也太正经了。”
九年前卫蔷从蛮族围攻之中救出了先帝,卫燕歌探路有功,不仅被圣人亲封了承影将军这个杂号,还蒙恩与定远公世子卫瑾瑜一同在太学读了两年书,因她容貌诡奇又平素寡言,在太学的两年里也就只交了杜明辛这一个朋友。
说起东都的浪荡子,混迹花丛的尚书令之孙秦绪秦小少爷算一个,出身京兆杜家的大理寺少卿杜明辛也算一个,秦绪好色,杜明辛好酒。
水秀轩在洛阳一众烟花之地中声名不显,只有一个辛大家极擅古琴,也胜在安静事少,是杜明辛极爱来的地方。
琴声铮铮然如流水击石,杜明辛侧耳细听了一阵,笑着看向对坐之人。
“我家少将军在北疆呆了数月,我这一颗心便如流水一般,一日一日拍着石头,可算是水击石穿,将少将军给拍了出来。”
端着的杯中装着林家最有名的玉烧春,卫燕歌默不作声,只将酒一饮而尽。
杜明辛也自饮了一杯。
“从前便觉得能养出你这般精彩人物的定远公定然不凡,没想到她竟然是如此一个混不吝,一众世家被她挑得嗔痴俱全,全然失了仪态。”
说完,他自己先笑了。
卫燕歌又饮了一杯酒。
一曲罢,辛大家的琴童捧着玉盘等赏,杜明辛随手拿出一枚银饼放了进去,笑着道:
“春日正好,情思缱绻,还请辛大家为在下奏一曲《凤求凰》。”
琴童还未说话,邻座几个锦衣公子先笑出声来。
“杜少卿,你与承影将军断袖分桃,自去房中,何必让我们也一并听着看着?”
卫燕歌斟酒的手顿了一下,她抬起头,看向仍面带笑意的杜明辛。
便听穿着月白绣袍的杜少卿朗声道:“我与我家少将军两情相悦,不偷不抢,光明正大,如何连一曲《凤求凰》都听不得?”
他理直气壮,旁人反倒无话可说,他纵然不肖,也是京兆府杜家的不肖子孙,又是大理寺少卿,几句言语而已,也无人真疯了一般闹开来。
台上,辛大家铮铮弹起了《凤求凰》。
卫燕歌端起酒,又放下,有些话她实在是忍不住:
“断袖?两情相悦?”
杜明辛左右看看,身子越过桌案,将嘴唇凑到了卫燕歌的耳前。
“我家爹娘这两年越发催我成婚之事,与其被那些女子困住半生不得动弹,还不如和我家少将军多见几面,不过是与我家少将军传几句断袖分桃,燕歌你尽管放心,此事绝闹不到定远公面前让你为难。”
他说话时声音压得极低,玉烧春的酒气喷在了卫燕歌的耳朵上。
“少将军,你可千万要帮了我这一回,我爷爷留下的二十四桥酒我那还有一坛,你应了我此事,我分你一半,明日我们便一起喝了。”
穿着灰衣的年轻人没有说话,杜明辛只当是如从前一般应了。
卫燕歌看着他退了回去,便又端起了酒杯,只见她自己一双蓝眸映在澄澈的酒液中,卫燕歌难得有些迟疑。
灯影朦胧,《凤求凰》声声入耳,面前还有一个传言与她分桃断袖之人。
想了片刻,她淡淡道:
“你放心,就算国公大人知道了,我也不会觉得为难。”
只是……家主会有热闹可看,还会觉得我没那么老实。
一盏清酒入喉。
卫燕歌垂下了眼。


第30章 夜中 “元帅,我们找到了那些内奸如何……
待杜明辛喝到酒酣耳热,宵禁已然开始,他好歹还记得自己“断袖”之事,自己在水秀轩旁客舍的绣阁中高卧,没应了几位名妓的邀约,卫燕歌也宿在了此处,并冷脸拒绝了杜明辛同寝之邀。
二更三刻,她从床上坐起,无声无息地打开了窗。
今夜的洛阳仿佛一切如常,只有在几处民宅里有些微老鼠爬梁般的响动。
“几位好汉有话好好说,我在东都城里只是做些小本买卖,实在没有什么身家,好汉若是看得上,屋里有什么尽管拿走……”
暗室之中灯火未亮,只有窗外一点星月光辉从门口照了进来。
只穿着中衣的汉子对着突然闯进家中的人唯唯诺诺,连脸都不敢抬。
人鬼不辨的暗影中,有人轻声道:“不必慌张,我们要找的就是你这货郎,请你与我们走一趟。”
“不……好汉……我……”
汉子惊惶后退,有人上前一步便要擒拿他。
就在此时,一道寒光从汉子手中闪过,汉子猛的抬头将刀刺向一人胸口,他面露凶色与方才判若两人。
可他面前之人也早有准备,月光不及之处有短兵相接之声,接着,便是长凳倒地,瓦盆碎裂。
门槛被撞了一下,是汉子倒在了地上。
他大口喘着气,还想挣扎着往外逃,鲜血却从他的口鼻中涌了出来,眼见已经是不行了。
一人单手握着刀蹲下,借着月光仔细检查了一番他握刀的手,也不嫌弃血污肮脏,又掰开了他的嘴。
“武艺平常,只粗懂一点刀法,嘴中没有□□,应只是一只灰鸽。”
说完,那人将刀从汉子的身上拔起,汉子的身体轻轻挣动了两下,从此再无声息。
此地乃是靠近洛阳西市的广利坊,所住多是家有薄财的小商人,在此处院中重归安静之后又过了足足半个时辰,隔着四五间院子,一个男子小心地从房中出来,他甚至不敢轻动院门,只是轻手轻脚地翻过土夯墙。
在他落地的瞬间,一道借月而来的流光停在了他的颈间。
“有鸿鹄自南来,北疆定远公想请去见上一见。”
那人小心抬头,只见一双蓝色的眼睛。
“早知定远公会对我等下手,没想到是名声赫赫的蓝眼狼王亲自来捉拿在下。”
毕竟不久前刚知道派去北疆的群鸟早就被一网打尽,他们自然要想想到底是谁能做出这样的事情。
除了那定远公,这卫燕歌自然也被他们怀疑着。
认真说来,对于北疆,不留行知道的还是比朝中那些人要多的。
比如眼前这蓝眼之人,在北疆,她被称为“蓝眼狼王”,是掌握承影部数百斥候,能在二十二岁就带着一队人马如饿狼一般在草原上跟踪追杀蛮王胡度堇亲弟,与之搏杀七天七夜最后斩首而归的杀神,可在东都大梁人的眼中,她只是个往来传递消息的杂号将军,侥幸受了先帝皇恩的混血杂种。
“狼王,你们如此兴师动众,想必并非抓了在下就能收手。”
“东都城中可有比你在不留行中职位更高之人?”
“有。”
男人点点头,承认了东都有鸢鹫存在,他伸出手,由得旁人将他以绳索绑住。
“可我也不知他究竟在何处。”
这是定远军鱼肠部一百五十人入东都的第二夜,不为人知的争斗发生在洛阳看似宁静平和的里坊之中,一夜之间,南吴不留行放入大梁东都城的飞鸟撞进了来自北疆的网。
不留行分三枝,最低一层分别为麻雀、灰鸽、乌鸦,麻雀传递消息,灰鸽是以各种身份隐藏在敌国的细作,乌鸦专事暗杀,麻雀之上是白鹭,灰鸽之上是鸿鹄,乌鸦之上是枭,到此阶,已经是掌管数州事务的一方统领,再往上就是连不留行内部也极少有人知晓的总管,不留行内部以鸢鹫等凶禽之名称之。
半个多月前卫蔷在南市遇到的那名自称叫“窦黑”的书生,就是一只凶禽。
熹微晨光中,一对双刀被收回了后腰,卫燕歌看着两个鱼肠部之人无声无息地将一名“老者”的尸体处置掉。
这是她今夜杀的第五个人。
“将军,他身上有乔装改扮的痕迹,可依然没有搜到蜀国所制的小弩。”
“再去景行坊,元帅要的那只鸟绝不能飞出东都。”
“是。”
杜明辛睁开眼时,天色已然大亮,他对着纱帐想了片刻,才想起来今日休沐,自己的好兄弟就睡在隔壁。
“少将军少将军,我们今日去梓泽赏春喝酒可好?”
他在门外拍了好一会儿,房门才迟迟打开。
“我今日要回定远公府。”
卫燕歌还未系腰带,头发也未束起,一身灰色的衣袍竟然显出了几分慵懒之气,说话时,她转身去取腰带。
杜明辛站在门口,若是从前,他早就进去歪缠自己这从来一本正经的兄弟,再打趣他这衣冠不整之态。
可偏偏此时,他竟然有些踌躇。
好在嘴巴还长在杜少卿的脸上的:
“少将军在北疆呆了数月,我在洛阳望眼欲穿,你怎能舍得予我一夜温存便走,你北疆是专产负心汉不成?”
卫燕歌又是沉默不语。
她扎好了头发,又拿起了一套皮带,这是她专门用来将短刀固定在后腰的,灵州的匠人取了牛皮制成,两条带子跨过肩头,交汇于后腰,再抽一条宽带扎在腰间,前面,从肩头垂下的两条背带绕过胸肋与宽腰带相接。
两把两尺长的短刀就被铆钉与皮套固定于背带,横在她的后腰上。
杜明辛看卫燕歌的背面,觉得那宽带将腰勒得太细,待卫燕歌转过来,他看看前面,忍不住说:
“燕歌,你骑射是不是练的太多了,腰上那么细,胸前又如此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