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时候即便大品牌想往市里、县里发展,考察的时候也要衡量得失。
如果觉得不值得为了占领这样的小地方市场付出那么多精力,不来最好。反正中国这么大,能赚钱的地方多得是。
就算是它们要来,她也有前期的优势了。只要她也能做得这么专业,消费者未必会流失。
至于将来淘宝等网上商城对实体经济的冲击,至少三十年后实体经济还是占主体地位的。
黎夏去交门面的第一期款项,以及找木匠、玻璃工匠都没避着人。她在农贸市场正门买了六个连在一起的门面的事渐渐就传开了!
十万啊,在万元户都还很惊人的今天,十万块是很吓人的数目了。
不是每个人都像彭爸爸一样去深圳见过世面的。
不过啊,小草也只会嫉妒比自己高一些的草木,不会去嫉妒大树。
前两年还有人嫉妒明哥,仇富、说他资本家。这过了两年,明哥已经又登上一个台阶。在众人眼底已经是身家几百万的大富翁了。
他们反倒不嫉妒他了。因为他已经是跳起脚都够不着的人了。
黎夏这个十万元户进入视线,一下子就让舆情沸腾了。
十万啊,她一个小女子凭什么?
镇上领导又是收了她什么好处,把最好位置的门面一下子就批给她六个?
有人捧着钱找门路,一个都买不到啊。
很快,有人说农贸市场动工当天,有人看到那个叫黎夏的年轻、漂亮的姑娘和罗镇长当众有说有笑的。
这种说法在不明真相的人之中越传越烈。
黎夏开始以为只是说她,就没有理会。大不了就说她剥削工人,才短短三年能挣到这十万块。
但那十万块是她一碗面一碗面卖出来的。不服找一天去数数她一个餐馆、三个面摊每天出多少碗的量啊。
五百碗往上!就凭这她三年挣十万块不是理所应当的么?
了不起说她□□员还搞剥削。
但□□员难道就不兴做生意致富了?
她忙着呢,没心思理会嚼这种舌根的人。普通的装修都时候把施工队请去就行。主要就是订做玻璃门和货架需要操心。
下一步她就预备去请个美术专业的学生做设计。
大师、教授请不起,学生性价比最高。
把这件事落实了,让人慢慢设计着,接下来她还有得忙呢。
光一个跑各种证书就够她忙的。还有进货渠道和员工的招聘、培训,还好二嫂能分担一下。
开超市,要申请的资格证书可不是一个、两个。
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税务登记证、卫生许可证、食品流通许可证、烟草零售经营许可证......
黎夏看着列出来这一系列资格证明申请,有点要崩溃的感觉。
算了,先去一趟市里师专找个美术系的学生问问。
她拿起电话打给堂嫂,堂嫂最近就在跟着师专美术系的教授学画画。她能把家装修得那么漂亮,美术方面还是有些天赋的。
请美术系的教授给介绍一个专业水平高、需要勤工俭学的学生,这就比较有的放矢了。
堂嫂听她说了满口答应,“没问题,我明天就替你问问刘教授。你先上家来,我带你去美术系找人。”
“好。”
陈媛拿着一件叠好的白衬衣过来,“小妹,你要的是这样的吗?”
她把衣服抖开,白衬衣的左胸口有个小的‘黎夏大碗面’的彩色logo,背后有个大的。都是喷绘上去的。
黎夏点头,“对,就是这样。你给面摊的人都量一下尺寸,然后一人一件。我按两块一件给你工钱。做好了这个,回头超市员工的工作服也给你做。”
喷绘是找给她订做名片和优惠券的工作室弄的。请大嫂做的就是白衬衣。
陈媛点头,“行,那我明天就去给她们量。回头一起找你报销。”
今天她就跑腿去做喷绘去了。
黎夏笑,“你拿票据找大表嫂报销,每次来回两张票都要。还有你扯布也要让人给你开□□。”
“好嘞。”陈媛每天除了包抄手就没什么别的事了。
如今婆婆安排一家子都在餐馆这边吃,伙食费交到营业收入里给她老人家提成。
反正这边要做豆花饭,再炒几个菜就是了。这都不用她管。
所以她能挪出时间做这白衬衣的。而且,听说超市要招三四十号人呢。一人两件的话,这就又是一两百进账了。
“这件是按照你的尺寸做的。我给你下水搓一搓就可以穿了。”
陈媛去拿盆给黎夏把衣服泡上,泡几分钟搓一下晾上就行。
黎夏妈和张嬢嬢、廖嬢嬢晃悠出来,“黎夏,我们也要穿这个么?”
黎夏道:“你们想要可以给你们各做两件,不想穿不强制要求。”
她们三人早据讨论过了,“那我们不穿,背后背着那个太花哨了。你要是只胸口弄一个小的还行。”
“就是为了醒目啊,不穿拉倒。”
正说着,徐华来了。
“黎夏,你还这么坐得住啊?”
黎夏看她额上都沁出汗珠了,“徐华姐,出什么事了?你坐下说,先喝杯茶。”她提起茶壶倒了杯茶推过去。
徐华愣愣地看看她,坐了下来端起茶水一饮而尽。
“合着你还什么都不知道啊?”
黎夏想了想,“有人说我资本家?”
徐华道:“这个也有人说,但不多。毕竟面馆的收入,真正有心还是可以算一算的。而且还可能是你找亲朋好友凑的啊。他们说的是你和罗镇长有不正常男女关系,所以你才能买到那么多、那么好位置的门面。”
黎夏楞了下,“我还真不知道传成这样了。这些人,怎么什么都不往好的地方想啊?”
徐华又道:“大桥头底下那家古记杂货铺你知道吗?”
黎夏扭头看了看烟摊,“我的烟一直在那儿进的。怎么,这流言跟古记有关?”
之前她办餐馆的营业执照,是去问过古记的老板娘的。当时对方十分热情的指点了她。
这一次因为大家的业务撞上了,黎夏就没好开口。她直接跑去工商所按大杂货铺问的,又跟人家讲了自己的经营范围。
“我查来查去,源头就在她那里。她也想买两三个门面开杂货铺。慢了一步,等她开始活动的时候已经被预定完了。然后别的也没买到的人提到这茬事,她就说黎夏我知道。就纸厂退休会计的女儿,没听说有其他背景。不过长得多年轻、漂亮的。这几句就够了啊!”


第71章
这位古嬢嬢实实在在的诠释了什么叫‘知人知面不知心’!
徐华道:“罗镇长现在工作挺不好展开的。你也知道,流言传来传去,会越传越走样的。”
“你的意思是,我出面澄清一下?”
徐华摇头,“这种事你这个当事人怎么能澄清得了?会越描越黑的。做为干部,最怕的就是这种事情说不清楚。一个生活作风问题的大帽子扣下来,一辈子的政治前途都毁了啊。罗镇长才36,正是年富力强要做事的时候。再说你一个姑娘家,也不能有这种污名。到时候搞不好还会有人煽动老百姓抵制你的超市。他们雇个人来朝你超市大门扔鸡蛋,在上面挂破鞋,什么干不出来啊?到时候再澄清都晚了。如今,只有曝光你和老镇长的亲属关系才能破了目前的为难局面。”
“但这样我大伯的名声可能要受影响。不过,罗镇长帮了这么大的忙,确实不能让他背黑锅毁了政治前途。”
黎会计和黎夏妈在一旁听了,都气愤得很。
黎夏妈道:“那个姓古的怎么能干这种事呢?我找她去。”
黎夏道:“妈,没用。她说的那几句话连诽谤都算不上。她只是说我年轻漂亮、没听说有什么背景而已。”
只不过结合上下文语境,世人总是会做那样的阅读理解。
黎会计道:“你的名声不能坏,也不能让罗镇长背黑锅。走吧,去找你大伯商量一下怎么解决。小徐,你也一道。”
“好的,老会计。”
大伯知道了这个事也很气愤,他也知道罗镇长让秘书来说的意思。
“曝光就曝光吧,反正咱们也没藏着掖着。”
黎夏道:“但是指责的矛头就会冲着大伯你来了。”
“我都退休了,不用再担心什么政治前途。只要你以后干好了,我就是内举不避亲。我们小小一个镇,在省城都还没有超市的时候就有了,而且还能慢慢开成连锁的。还能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这就是实实在在的成果。那就直接把这个消息散布出去?”
黎夏想了想,“要散布,也不要这么散布。我想想,得让镇上的人都能知道。徐秘书,你能不能安排我和大伯接受一下镇上的采访,然后在闭路电视两部录像的中间插播一下?就算是我为我的‘黎夏大碗面’和‘黎夏超市’打个广告。不过广告费用你帮我压一压啊。我现在可没闲钱!”
要说收视率,镇上收视率最高的其实就是闭路电视地方台的录像了。每晚七点半到十点半,晚间黄金档。
广告镇上放了,还可以拿到县城放一放。
徐华想了想,“这个,应该可以。”
虽然以前镇上的地方台从来没接过广告,但可以从这次开始嘛。
罗镇长知道之后笑了起来,“这个小黎还真是什么机会都能抓住啊。你替她谈的广告费用是多少?”
“我给他们说是政治任务,意思一下就好,下不为例!但他们还是收了666,说低了以后没办法。两分钟为限!黎夏说这么贵,得让我们去她的面摊上拍。然后她和老镇长一起出镜。她还要在广告里给人介绍一下她即将开超市这件事。”
罗镇长笑得更大声,“行,物尽其用。”
三天后,黎夏和大伯出现在车站门口的车摊。
看摊子的表姨和魏容都穿上了和黎夏同款、由陈媛赶制出来再找工作室喷绘上logo的白衬衣。
牟娅、万玲玲也申请出镜端面。
黎会计道:“我都不出镜,你俩出什么镜啊?这儿平时就三个人,她俩也只是作为背景板存在。人不能多了,多了就显得杂乱。”
其他员工就更是只能看着了。谁让人家那二位资历最深呢,应该的。
陈媛瘪瘪嘴,要是她也到县城当店长了,今天还有表姨什么事啊?
地方台带着摄像机的工作人员把周围圈了起来不让靠近。
“大家不要出声啊,不然浪费了胶卷是要赔偿的。”
“哎,你们需不需要群众演员啊。就演吃面的,我可以。”
“我也可以。”
“还有我!”
“都闭嘴,又不是拍电视剧。都保持安静了啊,我要开机了。浪费了胶卷绝对要找你们赔钱的。”
镜头开启,先是透明蒙古包上的logo入镜。镜头一转,唇红齿白、十分上镜的黎夏站在灶台前挑起一碗色香味意形俱佳的牛肉面。
这一幕,很能刺激人的食欲。
她用托盘端了过来,笑得露出八颗牙齿,十分自然地道:“大伯,尝尝我为您做的‘黎夏大碗面’。”
镜头转到卖相极佳的面条上。
这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澄清黎夏和罗镇长没有暧昧关系。黎夏决定不要拍得花哨了。
当然,以她文工团都考不上的文艺水平,她也拍不出花哨的。
大伯当了多年镇领导,自然不会怯场。入镜也是形象、气质都好。
他挑了一筷子面尝了下道:“嗯,这面不错,麻辣鲜香,够劲道!夏夏,你以后就开连锁面馆了?如今各个厂子都不大景气。你这倒也是自主创业的好门路。”
黎夏坐了下来,“大伯,不只呢。我还在筹备一个让顾客可以自选商品的超级市场,就开在镇上农贸市场正大门的位置。我买了六个门面来打通的。”
大伯挑眉,“六个门面,多少钱?”
“99800。”
“你就卖了三年面,挣了十万?”大伯声音里的震惊很是真实。
“三个车摊,一个餐馆,三年卖出了十多万碗。自主创业,勇敢迈出第一步。我可以,你也一样可以!”
拍完了,一次过!
反正黎夏觉得OK就行。她也不耐烦一遍一遍的来,反正该说的都说了就行。
她招呼表姨,“给电视台的同志都下一碗面尝尝。”
这会儿本来就快饭点了,电视台的员工也乐得坐下吃面。而且看老镇长吃得这么香,不像是装样子的。
电视台的人走了,魏容问一旁的黎远,“妈妈表现得怎么样?”
黎远道:“一般。”
那就是连一般都不如了。不过她当时站在摊子后面确实有点紧张。还不如擦桌子的表姨自然。
徐姐也跑过来了,“我坐在自家檐坎上,不知道把我拍进去没有?”
“明晚就在县台放了,徐姐你自己看吧。”黎夏好笑不已。
走的时候她对表姨道:“今晚镇上放,明晚县里放。后天你多准备些浇头,尤其是牛肉面。应该有人看了会跑来吃。面条就按平时的三倍准备,牛肉面浇头准备四倍!”
啧,她明明拍的是个鼓励人自主创业的公益广告。不但没有出场费拿,还得倒贴钱。
希望带来的生意能把666找回来。
当晚镇台就放了,意外的有些火爆。
地方台第一次有广告插播,还有些新鲜。
而且出镜的两个人,黎夏明眸善睐、美人胚子。大伯也算是镇上的名人了,精神矍铄气质好。这俩人光看脸就够了!
广告最后,附上了餐馆和三个面摊的具体位置。
很多人都关注到了重点。这面三年卖出了十多万碗,美女老板挣了十万,在镇上买了六个门面。
这说明什么,说明面好吃啊!
这一次,关注到自选超市的人还很少。不过黎夏已经想好了,在开张前还要再追加一个有关超市的广告。
第二天一早就涌来了不少人吃。
预估到这种情况,连黎夏都一早起来下面了。
“对对,电视上就是她!夏夏,你是夏夏吧?”几个人站在端面的大窗口喊道。
得,都听到大伯喊她了。
黎夏笑着回答,“对,我就是黎夏。”
这一天早上生意好极了,幸亏是有整整十张桌子。不然还真是不好安顿。
等早旺场散了,黎夏打电话到徐姐那里,通知县城那边临时各添加三套桌椅板凳。蒙古包里打紧点坐,还好一开始就预留了空间。
接下来一个月,餐馆和车摊,轮休统统取消,加班算双薪。店长分成还是2%,再另拿2%给两个员工分。
这么一说,所有员工都高兴起来。
黎夏妈数了一下发出去的牌子,“好家伙,今早卖了两百碗还多!平时两天的分量。怪不得过得跟打仗似的。每天这样就好了。夏夏,你现在就是活招牌,你干脆每天在这儿煮面吧。”
这样业绩自然就好了,她的分成也就高了。
“我忙着呢,我马上解了围裙就要去市里办事了。你自己安排好!”
黎夏妈也知道她事情还多,转头喊黎会计,“老头子,打电话请大哥、大嫂来坐坐。就说我们请他们吃面、吃豆花饭。”
黎夏换了衣服拿着手包出来的时候,大伯和大伯母当真来了。
大伯听说了她要去办的事点点头,“那你就忙你的去吧。老二,你把夏夏的照片挂几张放大了的出来。”
黎夏脚下一滞,怎么发现大伯还玩得挺带劲儿的?
“大伯,罗镇长没事了吧?”
“他没事了。你是我侄女,还有阿明这个堂哥,犯得着那么委屈自己?哦不,该说小罗受党的教育多年,一向洁身自好,有口皆碑。”
昨晚广告传递的隐晦信息,明眼人自然也都看出来了。
罗镇长今早也及时向县里领导汇报了黎夏承诺的优先接收下岗职工。还说了她要在县城开第二家超市的事。
县领导倒是更关注黎夏说的三年卖出十多万碗,挣了十万,买了六个门面的事。
这是多好的自主创业的典型啊。
得知罗镇长已经让下级党组织吸纳她成为了党员,县领导点头,“嗯,这样的同志,就很值得宣传嘛。这个广告要多放几次!”
听了大伯的回答,黎夏确定大伯拍这个广告真还拍得挺开心的。
“大伯,要不等超市开张前,咱俩再拍一个宣传一下?”
“可以啊。大伯很乐意啊。”
这个广告在镇上和县城火爆了一把。当月带来的收益就三倍于广告费用了。
而且时效还挺长,后面热度又持续了两三个月。
县上、镇上大会、小会提起自主创业的典范,都会讲到黎夏。她不知不觉成为了县上的改革明星。
黎夏坐上去市里的车,在长途车站就被明哥接了。
“我说妹啊,你和我家老头去拍广告,怎么没告诉我一声啊?”
他昨天晚上被人电话告知了。
“明哥,老爷子和夏夏都挺上镜啊!”
他听了描述,恨不能立即就看看。可惜不能,只能等到今天托熟人拷贝了一份送上来才能看。


第72章
明哥他们两口子很久没有坐一起看过电视了,今早破天荒的又坐到了一起。
堂嫂还道:“他们怎么事前也不说一声啊?告诉我一声,我还能给他们设计情节和对话啊。一定比他们这样干巴巴的说两句精彩。”
黎明道:“最抓人的点都出来了啊。三年卖出十多万碗,挣十万,六个门面。”
他看完得知黎夏正坐车上来,便驱车过来接她了。
“明哥,我以为大伯要同你讲的。等超市上好货,我们还要再拍一个的。”
黎明失笑,他老子这是上瘾了么?
他打着方向盘把车开了出去。
“夏夏,广告的来龙去脉我已经都知道了。那个姓古的你打算怎么处理?”
黎夏笑,“明哥,我们是党员,要带头遵纪守法。你不要开口闭口好像混社会的一样。为了维护法纪,我已经匿名向税务机关举报了她偷税漏税,数额巨大。我们要用法律武器惩治坏人。”
古家杂货铺开了好几年了,营收肯定很高。她卖三年面赚十万,古家的收入至少是她的两倍。
但是税嘛,如今大部分人都是能逃就逃,几乎可以说一查一个准。
黎明失笑,“是是是,你说得有道理。不过,你自己干不干净啊?别让人反咬你一口。”
“放心吧,我从第一天做生意就很注意这个。从税务上攻击不到我。你要是税务部门有熟人,打声招呼就行。这回没怎么连累大伯,我很庆幸。”
广告出来,大家的关注重点主要是钱,是她靠卖面都卖出了十万。
而且,大部分人还是觉得当官的哪怕退休了,利用人脉帮一把侄女儿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黎明道:“没问题!”
他让堂嫂直接把那个学生叫到家里来了,带着她的一些设计作品。反正是个女学生,又是她跟着学画的教授带的学生,没妨碍的。
明哥自然没空陪着,去公司了。说是中午派人来接黎夏和堂嫂出去吃饭。
等人到了,黎夏坐在沙发上仔细翻看这个美术生的作品,用色挺大胆的。
“我是要做成连锁的大卖场,所以需要统一装修风格。要显眼,让人一下子就注意到,但也不要太喧宾夺主。毕竟那是农贸市场的地盘。其它的,你可以自由发挥。”
女学生展翘推推鼻梁上的眼镜,“学姐和我说的时候,我其实有些惊讶。想不到小镇上居然有人想法如此超前。还愿意给出一千元的设计费。我能跟你去看看么?看看你们那一方的水土和人文。我已经是实习期,回头在学姐公司开个实习证明就可以了。”
她一开始并没有太想接这样私人的设计。但这个价格和黎夏这个人打动了她。不单是钱,这个老板是懂得知识价值的。而且是个姑娘,跟她回去也不至于有风险。
听学姐说那个小镇很漂亮,山清水秀。她就当是去采风。
“当然可以。我下午回去,你看要不要回去收拾一下?哦,对了,如果你的设计稿我采用了,我们要签个协议。你是直接把所有权卖给我了。”
展翘点头,“可以。”看来很有信心啊,连以后可能发生版权冲突都预防了。
堂嫂道:“那行,展翘你回去收拾东西,十一点半我们开车到学校门口接上你去吃午饭。”
中午明哥接她们出去私房菜馆吃的饭。菜很有特色,要不是明哥为了方便带客人来,办了金卡。还得提前几日预定才有席位。
“夏夏,这私房菜馆赚得很,你真不打算往这个方向发展?”明哥问道。
“我其实不喜欢上灶台的。”
“也行,你也不是个能围着灶台和家人转的主。”
堂嫂看他一眼,谁又该是这样的不成?
等吃过,两人把黎夏和展翘送到长途车站。
一个半小时后
展翘背着背包站到了黎夏的餐馆前。
“这个地方透着一股古韵,感觉千百年前好像这里的人就是这么生活的一样。”
黎夏笑笑,老街这边的确是日复一日没什么变化。三十年后也都差不多的样子。但农贸市场那边的镇中心变化可就大了。
“快开始变了,回头让人领你去正在动工的农贸市场看看。反正你自由活动,有了感觉再说。我要八月底才开始进场施工。”
展翘跟着她往庭院里走,听她和店里几个上了年纪的叔叔、阿姨打招呼。
“妈,这我从市里请回来的美术专业的大学生展翘。我请她来给我做装修设计的。你记得管她一日三餐。”
黎夏妈点头,“好的。姑娘,来家里了别客气啊,当自己家就好。”
展翘微微躬身,“谢谢阿姨,要给您添麻烦了。”
“这是我爸。”黎夏指指黎会计。
“叔叔好——”
黎会计点点头,“你好,有什么需要尽管开口。”他也稀罕大学生。
黎夏早就打了电话,让店里帮工的小妹子给另一间房换了干净的床单、被套。
“你休息一下吧。下午店里不营业,一会儿收拾完了几个嬢嬢就回家了。还是比较安静的。”
“不用休息了,我出去逛逛。回头问‘黎夏餐馆’,应该都能找得回来吧?”
黎夏点头,“可以的。如果遇上对你态度不友善的,你回来告诉我。”
她赚了十万,还是让一些人红了眼。又有人开始散布她是资本家的话。
黎夏直接放了话,说她坏话的人,以后她的店里招人绝不考虑他家里人,沾亲带故的也不要。
这种声音才渐渐绝迹了。
如今厂子里死水一摊,不少人还是望着能去黎夏那里上班的。
她已经放出风声了,这一次她要招收银、库管、保安、采购、后勤以及中低层的领导。林林总总大概需要五十人。
超市从早开到晚,需要人轮班。同时也要给二店储备人手。
黎夏安顿好了展翘又出来。她约了二嫂回来谈事,时间差不多了。
黎夏刚在庭院里沏好茶,倒出一杯晾着,魏容风风火火的就进来了。
她这些天一家一家的去跑货源去了。
她家的杂货铺也大多是从二级分销商手里拿货。她要一家一家的去确定。
她坐下端起茶就喝,喝过缓了缓,“夏夏,那些人只肯让咱们付50%的货款拿货,剩下的两个月内付清。或者下次拿货就必须付清。”
魏家的大杂货铺是付30%,三个月内付清。也没说下次拿货前就必须付清剩余货款。
这一项差异就要多押不少货款在上头了。不过魏家的杂货铺开了有十年,和他们合作很久了。
六万块,只能拿到十二万的货。这有些转不开!
还是村里人好,禽蛋、米粮、鸡鸭等直接答应她月结。说是让大表嫂每天把数记好就成。
黎夏蹙眉,这就逼得她还要去搞点钱了。超市开业预定十一月,装修好散两个月的味儿
260平方的超市,起码得有二十万的货才能货源充足。那电器诸如电饭煲这一块是不是只能砍了?
她已经想好了到时候先在农贸市场隔壁租个民房当仓库,两边只隔了几十米。到时候日夜请可靠的人轮班看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