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o文 婆文推荐PO18上一章:茶艺长姐反向带娃[六零]
- po文 婆文推荐PO18下一章:沙雕女配放飞爆红 顶流她是一只雕
厂里先是不发奖金,到现在只拿基本工资,几班工人领着上班。老徐的日子也不好过,整宿整宿的睡不着!
吉时到了,小毛亲手点燃了鞭炮。她和继兄关系不大好,人没来。至于继父,在上班。
一阵鞭炮响倒也吸引了来来往往的不少人的注意。但进店的人还是少。
小毛站在门口笑道:“买不买,都可以进来看看啊。好看、不贵,广州那边的直销货!”
黎夏拉拉易澜,“看看,有合适的可以试!”
易澜没时间去淘衣服打扮自己,日常就是衬衣配西裤或者一步裙。
而小毛在打扮上是有自己的一套的。她淘回来的衣服款式新颖大方,这些衣服性价比还不错。
易澜便当真挑了起来,一套一套的去试。
她直接挑了六身。
帮着招呼客人的小毛妈妈和徐华都很高兴。招呼着她去试穿,不合适给她再换尺码。
易澜穿一身就出来照照镜子,让黎夏看看。
黎夏不停的点头或者摇头。有几身看不下去的,索性上手给她另挑了色彩明艳的替换了。
“别老是黑白灰,你才二十五六呢。试试这玫红、嫩黄,粉蓝色的。”黎夏衣服、裙子给她各拿了两身。
小毛道:“对,你都试试!黎夏很会挑衣服的。”
易澜最后直接买了八身,四百多块。算是今天的大户了。
她笑着对找钱的小毛道:“以后上新了,给我个电话。”顺手把办公室电话号码写给她。
易澜是真的没时间去挑衣服,小毛的眼光又还可以。
黎夏笑着给自己也拿了三身,她十天半月就会去市里逛一逛给自己和父母、侄儿侄女添置点什么。
三天前只是帮忙进货,自己没去买。这三身就是照顾生意了。
她这三身差不多两百。
不过小毛店里自然不只有这个档次的衣服。主要易澜和黎夏如今收入高,往来的也都是荷包比较鼓的人。采买的东西肯定不会便宜了。
汪敏和刘会计如今手头虽然不如前两年松活,但比普通人还是要有钱点的。
会计、出纳本来就属于管理层,技术员也拿得比普工多。而且汪敏家里也是几口人挣工资。
所以一季采买几身新衣服还是拿得出钱的。
还有黄佳玉,虽然只是民办老师,也是家里没负担,还能贴补她一些。
她们五个再加上徐华,一下子就买了二十三身。众人在几个试衣间嘻嘻哈哈的进进出出,甚至黄佳玉还跑进来和黎夏两个人一起换衣服。
以前两人一起读中学住校,一个寝室的。缺水的时候一个洗澡间洗澡都干过的。一起换衣服,压根不用忌讳的。
都是二十出头的年轻姑娘,嘻嘻哈哈的换装,一下子就让小毛的店子热闹、红火了起来。
而且店里挂的衣服也都很两亮眼,贵一点的三五十,普通的二三十、十几块的也是有的。
电影院门口也是上街赶集的必经之路,也渐渐吸引了路人进来看看、试穿。
一时生意也渐渐来了。
黎夏和易澜拎着十一个口袋放进车子后座。黎夏坐进副驾驶位,“小毛,生意兴隆啊!我们先走了。”
小毛点头,“慢走啊——”
黎夏对易澜道:“易教授不在,你回家也没事。走,上我那儿去,我沏茶给你喝。”
茶是舅舅送给黎夏的,她有一整套茶具。闲来无事在餐馆庭院里沏壶茶也是很自在的。
这会儿早旺场已过,午旺场未至,正是清闲的时候。
坐在黎夏的庭院里,易澜端着茶杯看着路上的行人。
“比起前两年,确实萧条了些。说真的,虽然小毛挺有眼光,我还是觉得此时开店不是什么好时机。”
黎夏道:“跟两年前自然不是好时机,但总比真到了不得不自谋出路的时候才打主意强。树挪死、人挪活!”
果然,没几天小毛就挪了。
她让她妈替她看店,让牟丽丽骑着三轮车到县城车站那一片卖衣服了。衣服就一件意见跟晾晒似的挂在做的架子上,一目了然。
卖出去一件给牟丽丽提成五毛到一块。这样一天下来总能卖出去三五件。
基本工资两块外加提成两块左右,牟丽丽一个月的收入也能上百了。好的时候一天能卖五六件衣服,提成就可观了。
晚上她想去牟娅那里借宿,彼此算是堂姐妹。
牟娅道:“黎夏姐定了规矩,不能留宿外来人员。不过这主要是针对男的,毕竟我们摊子上都是女的。这样,你跟她说一下,或者让你老板跟她说一下,她们关系不错的。她点了头我才好收留你。不然就是坏了规矩!”
小毛找黎夏一说,黎夏答应了。晚上牟丽丽就和牟娅挤一张床。她的三轮车也停放在屋里。
小毛每天干完技术员的活,能溜开的时候就溜出去看店。让她妈再抓紧时间去买菜做饭。店里赶集天也往往能卖出两三件,平时一两件。
不过,那个十几平的店面本来就是没人租她去租下的。杀了价,一年才两百的租金。当库房兼做展示。
两边算下来,一旬也能出五十件。也能有一百多的净利润,算是不错了!
上一次搭黎夏的顺风车小毛进了两百件的货,到了下一旬她又上去进货了。
这一回她还是一个人去的。但是吸取了教训只喝了很少的水。进了八十件货,自己肩背手扛的坐班车。可比上次累多了!
回到店里,她坐下就不想动了。
她妈心疼不已,“毛毛,这也太辛苦了!”
“有什么办法?那个男人生了个儿子,再被那个女人一撺掇又翻脸不认人了。徐叔倒是人好,可人家也得先顾着自己的亲的啊。”
小毛歇了歇,又跑到黎夏那里打公用电话。她要通知易澜来了新款式,还有特别适合白领女性的几款。
易澜这几天可没时间过来看衣服。
小毛道:“那这样,我让牟丽丽送到你家给你看看。她就住在黎夏车站附近租的房子里。”
“行,那不远,让她晚上七点来吧。”
这是小毛揽的生意,就只给牟丽丽跑路费了。
不过牟丽丽想着兴许易秘书的左邻右舍看到这样的□□也会动心呢。
晚上吃过晚饭,她便也踩着三轮车带着衣服过去了。她如今一日三餐至少有一餐是在黎夏的车摊解决。
她想得没错,左邻右舍看到易澜还享受送货上门的服务,也纷纷过来看看。
看到有中意的,也拿回去试试。要是满意就直接付钱。
牟丽丽这一晚上除了专门给易澜送的三件还另卖了八件。连跑腿费加路费赚了六块钱。
她回去和牟娅道:“要是多些这样熟人家的□□就好了。”
牟娅今天又在外头跟着魏容跑了一天,找到一个可能的点,有些疲惫。
闻言道:“你可以试着自己去发掘。但是,万一上当赔一件你十天就白干了。所以,还是在外头摆摊银货两讫得好。”
易秘书的左邻右舍都是收入高、有文化的。不至于骗一件两件衣服,但旁人可就不好说了。
牟丽丽点点头,“嗯,说得也是。”
牟丽丽来借宿,虽然大家大多是一个村的,但住久了也难免有摩擦。
于是她每天默默地把卫生都搞了,也错开时间不和她们争着用洗漱间、厕所。没办法,她老板租不起或者不舍得租房。
易澜和黎夏说起来时道:“一开始都不容易。不过小毛和牟丽丽都这么踏实肯干,应该还是能出头的。”
黎夏点点头,小毛一个月四百块应该能赚,再加上工资还有一百出头。牟丽丽应该也有一百多。
就是辛苦!一个当老板每旬都得去肩背手扛,挑了货再弄回来。顶多坐两趟三轮车。
一个每天从早到晚对人赔笑脸,讲好话。
不过一直做下去,等以后大家经济条件好了,自然能赚得更多。
小毛妈妈偶尔路过面馆,和黎夏妈讲起来,“每一次去背上都勒得通红的,水都不敢多喝一口。就怕没人帮看着掉了货。幸好第一次进货最多那次,你们家黎夏帮了大忙。”
“能搭把手就搭把手呗。不过你闺女这么能吃苦,应该是有后福的。”
时间一晃到了元旦,镇政府借电影院的地方开年度总结大会。镇上就这里能容纳最多的人,这种大日子往往拿来当大礼堂用。
也不禁普通人涌进来看热闹。
黎家的人包括表姨都来了。因为今天是黎夏的大日子,她今天要宣誓入党。
大伯和罗镇长就是她的入党介绍人。
黎夏穿着红色呢大衣、黑色裤子和羊皮鞋。这是时下比较时髦又适合这个场合的打扮。
黎会计在摆弄着相机。有了相机之后,他和黎夏妈的照片日渐增多。家里的大大小小也多了不少被留存的瞬间。
像今天这么有纪念意义的日子,那肯定是要拍下来的啊。
1993年的1月1日,22岁的黎夏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黎会计平常不太舍得胶卷的,今天拍了不少。
大会散了,趁着旗帜还没撤,他让黎远和黎雯也上台和黎夏站在党旗下合了个影。
罗镇长看了笑笑,“黎夏同志,好好干啊!”
黎夏点头不已,“镇长,我一定不会辜负您的栽培的。“
农贸市场3月即将动土、8月竣工。她的第一家超市,要开起来了!
不过之前说要回来过年的彭志杰没能回得来。
他姐姐、姐夫知道那边工资高,想去打工。撺掇着带上他爸妈和外甥去看他了。
第69章
彭志杰只和家里说了自己借老板的钱首付、又向银行贷款买了一套房,如今在出租。以租养供还不够,还要贴补一千多。
这次父母和姐姐、姐夫、外甥过来,他就租了一套短租房安顿他们。
既然黎夏不需要了,他预备在老家农贸市场买两个门面就好。这样每年能收两千左右的房租,够父母日常开销。
毕竟田里还种了粮食和庄稼。他逢年过节再寄一些回去,足够了。
父亲的腿已经治得差不多了,不会再一变天就那么难受。
所以姐姐想出来打工也不是不行。
只是他们夫妻没有特长,想像他一样一来就找到3000月薪的工作不可能。
这短租房是套三的。父母一间,姐姐、姐夫一间,他和外甥住一间。
彭爸爸和□□对深圳过年期间十几度的温度都很满意。
不过,彭爸爸还是不无担心的道:“志杰,这短租房一天多少钱?”这也太漂亮了,全电气化的。
“爸,短租房是按天算的。这房子一天80块。”
老两口倒吸了一口凉气。
“那、那我们过了年就走,你去把房子退了。”乖乖,住一天就80啊!
早知道就不听女儿、女婿撺掇,留在家等儿子回来过年了。
“爸,没事。我要元宵才上班,这二十来天你们就踏踏实实的住。我领你们深圳、广州、珠海到处逛逛。我原本打算过两年涨了工资再接你们来玩的。”
姐夫不无担心的道:“我和你姐不打算回去的,到时候我们怎么办?”
“你们过了初八直接去工地上班,包吃住的。一个做水泥工,900一个月。一个做饭,700一个月。先干着吧,回头你们能找到更好的再换。”
彭志杰直接在他老板的工地给找的。
□□道:“这么高还换什么换啊?还包吃住,这就是净的。好好干,孩子我们给你们带回去照顾。”
彭志杰道:“嗯,你们攒几年应该也能首付买个小房子住。”
姐夫道:“家里有房子,我们挣了钱回家去修大房子。”一个月1600,一年小两万。天啊!来对了,来对了。
“也可以。”彭志杰知道这会儿和他们说不通。等待久了想法自己就变了。
黎夏接到电话得知彭志杰回不来,她其实是松了一口气的。她现在真还不想耍朋友。
“我父母在这边觉得暖暖和和的很舒服。”
“那边过暖冬是舒服啊。我父母也......”黎夏陡然想起这辈子二老还没有去过深圳,赶紧掐住了话头。
“嗯?”
“我父母我也打算以后送他们去南方过冬。那你就陪着老人家好好到处玩玩。”
彭志杰笑,“我爸想去去年小平同志去过的地方都看看。”
他爸当初被打成□□,是小平同志重新出山之后才平的反。
“那很好啊,你带他们去吧。”
表姨今年过年回了趟她哥嫂家,依然是初二下午就一起回来了。父母不在,那儿已经不是她家了。她只是去走亲戚的。
出了年很快就是3月了,黎夏和黎会计、大伯去看了农贸市场破土动工。
罗镇长拿图纸给她看,“喏,大门口这六个正面、中间的门面给你。这可是农贸市场的门脸位置。”这么安排,他也是考虑再三的。
黎夏点头,“多谢镇长关心!”
“兑现你说的话就够了。认购之后就要给三万块,中途和竣工后再发两次付清。没问题吧?”
修农贸市场政府拨了款,但让认购门面的人先掏点钱,压力就小多了。而且他们掏了钱,心头才踏实。
“没问题,我筹到钱了。”
到了认购交钱的时候,黎夏在认购办公室碰上了彭爸爸。他腿脚还是不太方便,但走动无碍了。就连眉宇间的皱纹都松开了些的感觉。
黎夏主动打了个招呼,“彭叔你好,咱们两年前在市里军区医院碰见过。”
“我记得你,小黎。”彭爸爸笑道,“你这也是买门面呢?”
“是,我来交钱的。”
黎夏把三摞百元大钞递给收钱的人,换回一张盖了公章的收据。这是政府的工程,不会是诈骗的。所以她安安心心的收了起来。
彭爸爸看到惊了一下,三万块,这是买了五六个门面吧。
他们家这次只交了一万块。他让儿子先还银行贷款或者老板的钱,儿子说银行的贷款不能提前还。
老板也让他找原计划还,这样人家用他用得安心。
彭爸爸拿到收据,在约定时间去邮电局打电话的时候就顺口把这事告诉了彭世杰。
“那姑娘能干啊!镇上一个餐馆,时不时接些私人宴席,平日就卖面。县城还有三个面摊。这前前后后差不多要拿十万出来。做餐饮这么赚的啊?”
彭爸爸去了一趟深圳,比镇上许多人要有见识得多。不然十万块能直接把他吓到。
“爸,做餐饮赚得都是辛苦钱。她要是肯到深圳来,应该能赚得更多。不过人家志不在此。”
“你还差你老板多少万啊?什么时候能还上?还有银行那边,买个房怎么还要供二十年呢?这是背了半辈子的债啊。”
其实彭志杰手里的钱够还借老板的首付。不过老板说让他别急着还,再去买房。那些钱还是按照原来的约定分五年还清就是了。
黎夏也是这么说的,有钱多买房。
彭志杰在深大经管系旁听了一年多课程,他也是判断房价以后要涨、大涨。
所以,他正准备在大梅沙入手一套270度全景观的海景房。套四,180个平方,总价将近90万。这个可没有内部价格了。
压力有点大,因为抵押了之前的一套房给银行才凑够的首付,并且留了五万在手月供。
不过,他今年工资涨到3600了。而且,老板答应了下半年给他转岗,让他去房地产公司做。只要能升职,天花板比但保镖高多了。
救过自己命的人,又这么有上进心,老板还是愿意提携的。
他的确缺管理方面的人,回头干得好再送去进修一下,好好培养渐渐也能独当一面的了。
能豁出命救自己的人,老板更信得过。
“爸,你不用为我担心,我没问题的。”黎夏这么能干,他肯定不能懈怠。不然要跟她说那些话,的确难免底气不足。
幸亏他只跟家里说贷款买了一套70个平方的,内部价格3200。
要是知道他其实是供着三套房,其中一套还二次抵押了,即将成为百万负翁。他爸估计都睡不着觉。
不过到深圳这两年,他的理念也是变了许多的。反正是以租养供,房租会逐年上涨的。
黎夏一下子拿出三万,她现在手头还只剩四万。到六月的时候,还得再交三万。
然后八月底竣工差不多是四万。
六月的不成问题。到八月还有六个月,如无意外再挣三万块也不是问题。按目前的营收应该是有四万五千块净利润。
她如今给三个车摊都弄了一个透明的塑料棚子。好像蒙古包那么撑开,顶部可以开合。
这样一来防尘,二来遮雨。
所以,哪怕是下雨也可以出摊。那种时候,她的摊就成了必须出门的人的首选。
而且她所有证件都是齐全的,从不偷税漏税。也没给别人举报的把柄。
所以,这几个月应该是不会出什么纰漏的。
她的六个门面一共260个平方,单价380块,总价是99800。
用后世眼光看是白菜价赚翻了。但相对于当下的物价和一百多的平均月收入,就还是贵得很。
二店的地址已经看好了几个,不过那是明年的事了。
现在的问题是装修和进货的钱款。
一万五拿来装修是没有问题的,还能有富裕的。但是余下的拿来进货就远远不够了。
她已经打听过了,房本最快要交房之后半年才能办下来。她没法拿去抵押贷款再进货。
堂嫂说到时候可以借自己两万,已经放起来了不会动用。这个钱和公司业务不相干的。
明哥那里还在还着银行贷款。去年底王哥还是和他分家了,搞得他又伤了回元气。马哥倒是没走,和小邱也不知道到底断没断。
黎夏晃晃脑子,别人的事少管。她的餐馆可以再抵押贷款五千。
黎夏拿着计算器坐在柜台后面摁摁摁。
然后抬头对黎会计和她妈,“二位老同志,8月份你们能有多少钱借我?给你们算20%的年利息。”
黎会计告诉她一个数,“一万!”这是和老太婆商量过的。今天黎夏召集开家庭会议,大家都知道她的为了凑钱。
嗯,有四万了。黎夏看黎阳和黎竣甚至两个嫂子都看向自己,“你们愿意借我?”
他们两房应该是有钱的,不过离买房还有不小的差距。所以暂时用不上。
那四个人一起点头。
“不会再出尔反尔吧?”
“小妹,这种事我们干一次就很后悔了。而且要是没有你,我们也攒不下这么些钱。这会儿还跟厂里的人一样,焦愁得很呢。再说,你不还给这么高的利息么?”黎阳道。
20%确实是高利息。尤其今年物价控制下去了不少,银行利息也降了。
黎竣道:“关键是你有手艺,无论如何面摊还是能继续开的。这钱你还得起!”
黎夏笑了一下,这是大实话。
她道:“那你们能借我多少?”
他们也是早有准备,直接开口道:“七千五。”
各七千五,加起来就是一万五了。
现在是1993年3月,距离黎夏重生回来摆上第一个烟摊两年零三个月。
她的第一步计划终于要实现了。
让父母、兄嫂不再为下岗所苦,为自己挣到第一桶金。
“不要再玩我一次啊,这回真的承受不起。”
魏容道:“行了,别臊我们了。”
表姨道:“夏夏,如果是八月份的话,表姨也可以借你五千。”
她这两年的工资一直攒着的。尤其从去年四月去了县城做了店长,收入还是挺可观的。
黎夏笑,“我把你从县城叫回来,就是算了你那份的。”六万的本钱,要做进货的本钱,不多。但刚开始,可以支应下来了。
表姨也笑了起来。家庭会议都叫了她,夏夏的确是没拿她当外人。
很好,这个年头的人攒钱就是厉害!百分之七十五以上的钱都能攒起来。
“好,都不是小数目,到时候我给你们写借条。我借一整年,这样好算利息。中途如果要拿回去,利息减半啊!”黎夏一本正经的道。
第70章
说是八月竣工,但肯定不能等竣工了才开始做开业的准备。
黎夏紧跟着就拿着图纸去找何木匠商量打货架的事了。
这个需要的量比较大。而且万一修出来的房子有十几厘米的伸缩,也不影响放木架的。本来就要预留空间。
所以可以可以开始着手慢慢定制了。毕竟要找同一种木纹、颜色的木头,保持统一。最好以后的超市都用同一种。
她直接拿着大伯当初在上海自选商场拍的照片给何木匠看,告诉他要求。
何木匠看着照片,很快听懂了她要打什么样的木架。
“你到时候要像拼积木一样拼起来的那种木架。这个不难,中国的木工活本来就没有钉子,都是榫头。呃,不过特地要求好拆卸,你难道还要搬地方?”
黎夏点头,“如今的地方其实不是最合适的。所以先把生意做起来再说。你算算大概多少数目,然后尽快报一个价给我。”
“好!三天后给你数。”
六个门面加起来才260个平方,其中一部分还要辟出来做库房,想做大型超市其实着实不够。但再多几个门面,黎夏实在是凑不出钱来了。
比较理想是有一个半这么大的空间,而且是上下两层,这才是大型卖场。
但镇上如今没有这样的地方,等有了她再搬。反正这六个门面到手就是第一桶金了。到时候她再租给别人就是。
农贸市场的门面,而且是正门口,过几年不知道紧俏成什么样。
然后她又去找给她做过玻璃房的工匠。
超市肯定全部不能大敞着门,但又得让外头经过的人都看到她的商品丰富。所以,统统安玻璃门。
这样大且厚的玻璃门,镇上肯定是没有的。镇上就没有人家会用这样的玻璃。所以要给工匠留给出去找货源、进货的时间。
“你说的不会是电视里那种防弹玻璃吧?”
黎夏笑,“那倒不至于,我那里头又不是黄金。但是,抡起一块砖肯定是砸不破的。”
“可以电话里帮你问问。问到了要产生的运输费用到时候告诉你。”
“好的,麻烦了。”
对于装修成什么样子,黎夏只能先自由发挥。她预备先把简装的准备工作做一做,然后再去市里请个学美术的学生给设计一下。
现如今那些知名品牌都还没有进入中国市场呢。譬如家乐福,95年才会来。
而且它们来了也只会进驻一线城市。到二线又是两三年后的事。更不要说四五线开外的县城、小镇了。
而且,就是它们如今已经进驻一线城市,黎夏也不想花那笔加盟费以及后续的管理费、培训费。
小镇的人连超市都不知道,能知道你是品牌不是?她不花那个冤枉钱。
她要做的,就是趁着这些国际大品牌和后来国内的大品牌还没来之前,先占领县级市场。
先镇上,再县城,再辐射周边县。走县城包围市里的路线。
只要她价格亲民、服务专业友善,货源丰富品质有保障,到时候在这些地方的消费者眼底,黎夏超市就是品牌。外来品牌都休想撼动她的地位。
就譬如县城里,,如今好多学生和家长都认得她发出去的背后一大碗面的优惠券。这个是消费满一百都会有的。
而且上面注明了三个车摊的位置,去哪家吃都可以。三个车摊的塑料透明蒙古包上都印了那一大碗面,很好认的。
只要消费满一百,就送一张六碗。
有些学生便会组队来吃。六个人吃一次就是12块,一个多星期就拿到一张。
如今很多学生和家长把她的面称为‘黎夏大碗面’。
黎夏索性便去注册了品牌商标。
她寻思等超市这边盈利了,可以搞个‘黎夏大碗面’助学金,专门扶助贫困且成绩好的学生。
把这个品牌再加固一下。
没准几年后这些受资助的贫困优秀生里还能给她提供几个管理人才呢。
所以,只要趁着大品牌超市没来,她先入为主的让消费者接受了黎夏超市就OK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