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礽:“你是想让孤与后妃结盟吗?”
方姑姑点头:“成年皇子与庶母之间自是要避忌的。可殿下年纪还不算大,这一条暂时可以缓缓,是与后妃接触的最佳时机。待过两年就不合适了。
“奴婢纵观诸位娘娘小主,觉得戴佳小主最合适。戴佳小主出身不高,族里虽有个噶鲁,却非她这一支。彼此关系疏远,并无来往。且她所出七阿哥,不会给太子造成任何威胁。
“奴婢见您在慈宁宫与她相处平和,两人借着太皇太后也有许多见面机会,不必再找别的理由和借口。固有此建议。”
朝廷规定,身有残疾者是不能科举入仕的。当官都不能,更别说当皇帝了。因此若要夺嫡,胤祐直接被排除在外。
胤礽想了想说:“方姑姑真觉得这样合适吗?”
方姑姑低眉:“说合适,只是相对别的娘娘而言。若说不合适之处,也是有的。若太子与戴佳氏结盟。
“有您的助力,又有太皇太后的看重,必能节节高升。等她地位攀高,成为一宫主位便难说了。七阿哥虽对太子无碍,她却还年轻。”
还年轻,便可再生别的皇子。
“所以方姑姑,你是什么意思?”
方姑姑道:“奴婢只陈利弊。决定还需太子来做。”
胤礽看了她好半晌,眼神闪了闪,笑着摇头:“孤为什么非得找宫妃?汗阿玛如此疼孤,用得着别人帮孤说话?便是真的需要。孤还有太皇太后呢。孤只管好好孝敬她老人家就行了。”
太皇太后疼他得很,便是现今戴佳氏看似入了她的眼,可太皇太后一直没提出见一见胤祐。由此可见,没人能取代他在太皇太后心目中的地位。
方姑姑听完,没有为建议不被采纳而生气,更不觉得失望,只是恭敬说:“太子决定便好!”
这番动作倒是让胤礽有点看不懂了。
太皇太后虽然疼他,却年事已高,这点大家都明白。胤礽没有戳破,故意这么说,便是试探方姑姑。可方姑姑这番举动,究竟何意?
莫非也是试探他?那这个试探是不是有康熙的意思?
不,不!如今正是他与康熙父子情谊深厚的时候,没有发生任何事让他们产生芥蒂。康熙没必要试探他,就算试探,也不会用戴佳氏一个宫妃来试探。
所以是她自己?
对上胤礽打量的目光,方姑姑不躲不避,竟是直接摊牌:“太子!奴婢入宫十五年。最初五年是在太皇太后身边伺候,后来被太皇太后给了皇上,先是伺候皇上起居,后被调去接管茶水房。”
胤礽睁大了眼睛。
卧槽!太皇太后的人!
当天,胤礽去慈宁宫时,就特意把方姑姑带在了身边。以前过来,他都是带的小太监。
太皇太后一见到人心下就已了然,将室内众人挥退,招手让胤礽走到跟前,一边慈爱地抚摸着他的头,一边说:“保成别怪乌库妈妈没提前告诉你。你现在知道也一样。雪青是个忠心的,你可以放心用她。”
胤礽不解:“乌库妈妈,你不是很喜欢戴佳庶妃吗?”
“谈不上喜欢不喜欢。她这些日子在我身边还算尽心,也知道恪守本分。便是这几日皇上对她颇有恩宠,也未见骄纵狂妄,不忘本心。
“保成,乌库妈妈活了几十年,多少风风雨雨闯过来,自认如今这双眼睛还有几分识人的本事。
“我观察她良久,觉得她在这宫里还算是个良善之人,便是有些心机,也只为自保,不曾脏了双手。此人非是忘恩负义之徒。相反,若有人对她施之以恩,她必会放在心上,他日若有机会,定会回报。”
胤礽一愣,突然灵光一闪,似是想通了什么,心头大为震动:“乌库妈妈留她在慈宁宫,给她脸面,帮她撑腰,是为了我?”
太皇太后并不否认:“保成!乌库妈妈老了,不可能护你一辈子。你汗阿玛虽然疼你。可他还有六个儿子,往后只会更多。乌库妈妈想在活着的时候多帮一帮你。”
胤礽听到此话,还有什么不明白的。许久不管事的人,以往也不是没有宫妃想走她的路子,她一个都没理。怎么独独留下了戴佳氏?尤其她日渐喜欢戴佳氏,却半点不提见胤祐。
此前以为的种种不合理,这一刻都变成了合理。
胤礽鼻子一酸,眼泪瞬间掉了下来,哽咽着抱紧了太皇太后:“乌库妈妈千岁,才不会呢!乌库妈妈不许说这种不吉利的话!”
“千岁都是别人喊的,真要千岁,不成老乌龟了吗?”
“那……那也要长命百岁!”
“好!乌库妈妈长命百岁。”话虽这么说,却是哄胤礽的。
等胤礽哭声渐歇,太皇太后接着道,“保成,你差就差在没有额娘相助。现今有我在,还能看着点。
“若是有一日我不在了,你与皇上父子间生出矛盾,只怕这满宫里全是落井下石,趁火打劫之人,连个为你说话、帮你居中转圜的都没有。
“当然,你与皇上如今父子情深,倒是用不着。只是凡事都得未雨绸缪。不如给戴佳氏卖个好,早早准备着。”
说完,太皇太后又是一叹:“只希望我此举是想多了。只盼你与皇上一直像现在这样,永远没有用上她的一天。”
胤礽握紧太皇太后的手,心头大恸:“乌库妈妈,您别担心。您只管享清福。保成答应您,一定听汗阿玛的话,永远孝顺汗阿玛。”
太皇太后摇头,没有接这一茬,反而是转口道:“保成可还记得,乌库妈妈同你说过,怀疑戴佳氏背后有高人指点?”
胤礽点头。
“乌库妈妈怀疑这个人是德嫔。”
胤礽一愣,倒不是因为意外,而是因为他也有同样的怀疑。
“乌雅氏这个人,我接触不多。但能在佟佳氏的眼皮子底下获得圣宠,还接连生下两位皇子,从一个包衣宫女坐到一宫主位,就不是个省油的灯。保成可不要小瞧了她。”
“保成知道!”
“保成!今日乌库妈妈同你说的话,你都得记在心里。戴佳氏,你需示好,可以用,却也要防。此防主要有二。
“其一,正如雪青所说,戴佳氏尚且年轻,往日或许还会再生皇子。胤祐虽无竞争之力,却不代表同胞弟弟没有。我自认此刻当没有看错戴佳氏,但也恐人心生变。”
“其二,便是戴佳氏本心不变,你也要注意。若乌雅氏真是为她出谋划策之人,此计帮她与胤祐闯出一条生路,也算有恩。恩人对恩人,戴佳氏会如何抉择,我们都不知。”
胤礽一一应下。
太皇太后又说起乌雅氏:“此人是个乖觉的。她有野心,但也识时务,懂得怎么为自己在当前局势下争取最大利益。正因为如此,在她的孩子长成前,她不会轻易暴露自己的心思,更不会冒然出手。
“但盼你的太子之位固若金汤,与你汗阿玛两不相疑。如此,她有再多野心,也会压下去。从此安安分分,以求孩子能获得除皇位外最好的出路,自己做除太后外最风光的太妃。
“可若是有一天你出了错,与你汗阿玛离心,她便会抓住时机将你拉下马,绝不会手软。”
胤礽深吸了一口气。不得不说,这番话评价德嫔,绝了!果然姜还是老的辣!尤其还是历经三朝,风风雨雨闯过来的姜。
“保成!你是皇子,日后来慈宁宫,可与戴佳氏多说说话,却不必过分接触。你只需多往东西五所去几趟,看看胤祐,表现出你对这个弟弟的关心。戴佳氏看在眼里,自会记在心里。
“这些,乌库妈妈相信你都能做好。只是既要用,又要防,这其中的度,你得自己慢慢摸索。日后若有不懂的,便问雪青。明白吗?”
字字句句,桩桩件件都是为他谋划。胤礽哪还撑得住,胡乱应着,早已泣不成声,泪流满面!


第21章
康熙过来的时候,胤礽已经哭累了,躺在软塌上沉沉睡去,一呼一吸间还打着嗝,两只眼睛都肿了。
康熙微讶:“这是怎么了?”
太皇太后叹气:“梦见他皇额娘,又听下头宫女们聊天,言谈间提了许多往日在家时与母亲的事。保成难免想到自身,再思及其他兄弟都有额娘,唯独他没有,就更伤心了。”
康熙神色一暗:“这孩子!便是如此,也该来寻朕,怎能来打扰玛嬷!”
“保成是我看着长大的,他亲近我,我高兴还来不及,怎会是打扰?我就盼着他能多来呢。”太皇太后看着康熙,“孩子难过,自然想找亲人。保成倒也不是不想找你。他是体谅你。”
康熙:???
太皇太后又道:“你素来爱重赫舍里,便是她去后也时常缅怀。此间情谊保成看在眼里。他是怕与你说了,只会让你也跟着伤心。来找我非是诉苦,只是想问我,赫舍里长什么样子。
“是我见他神色不对,多次开口询问他都不答,这才叫了雪青进来逼问出原委。保成……保成说他梦里的额娘瞧不见脸,一片雾蒙蒙的,看不真切。这孩子……这孩子……”
太皇太后叹息:“他打出生就没见过额娘。他来问我额娘长什么样,说希望往后再做梦的时候,梦里的额娘能看清长相,不再是朦胧的人影。”
听到此话,康熙只觉得喉头发堵,心脏一抽一抽地疼。
半晌,他开口说:“朕听闻皇后娘家有个妹妹①,与皇后长得颇为相似。不如朕让她进宫?”
谁知话音刚落就被瞪了一眼,太皇太后只觉得这主意糟糕至极,简直一言难尽,却不能明说,只道:“再相似也是有区别的,不是本人。保成念的是赫舍里本人,这亲生的额娘,哪里是谁都可以替代的。便是姨母也不能。”
康熙怔愣:是啊!就算是亲妹妹,就算是再相似又如何呢?终究不是他的赫舍里!
这话仿佛点醒了他,心中那点想法瞬间荡然无存。
就在此时,胤礽翻了个身,嘟嘟嘴,睡眼惺忪。
“汗阿玛?”有些不确定,揉了揉眼睛,居然真是汗阿玛,忙翻身下床行礼,见康熙双眼泛红,十分疑惑:“汗阿玛怎得了?”
太皇太后将原委道出。
胤礽愣了半秒,很快反应过来太皇太后的意思。此举一来解释他今日为何在慈宁宫大哭。二来是想加深康熙对他的怜惜。
见太皇太后眼含深意,胤礽立马做出回应,他耸了耸鼻子,低下头:“是儿臣不好,又让汗阿玛伤心了。”
那小表情又难过又担心又自责。康熙只觉得更心疼了,赶紧将他搂进怀里:“不关保成的事。是汗阿玛做得不够。”
胤礽连连摇头:“汗阿玛不许这么说。汗阿玛为我已经付出很多了,保成心里都明白。保成虽然没有额娘,却有全天下最好的阿玛。汗阿玛,保成不难受了,你也别伤心,好吗?”
康熙喉头一哽:“好!”
天色渐晚,祖孙三人在一起用了晚膳。
慈宁宫是有小厨房的,一应吃食都是从小厨房出。戴佳氏端了盘水晶丸子上来,专门摆在胤礽跟前:“听说太子喜欢吃这个,我便试着做了一道。太子尝尝。”
康熙脸上带了几分笑:“宫里这么多厨子,怎么是让你亲自做?”
戴佳氏回话:“妾身是想学学手艺,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太皇太后莞尔点头:“她是个有心的,这些日子我胃口不大好,她便想着法子同御厨讨教,寻一些开胃爽口又易克化的菜品。”
胤礽眼珠子转了一圈,今儿这情形不大对头。看了看戴佳氏,又看了看太皇太后,怕不是一唱一和吧?
胤礽瞬间明悟,赶紧跟上节奏,扯住戴佳氏说:“丸子很好吃,谢谢!”
“太子喜欢就好!”
“这些日子您做的孤都很喜欢。”
这几日胤礽确实都有在慈宁宫陪着用膳,戴佳氏也确实在学着给太皇太后亲自做膳食,但基本也就每日一道。似今日这般做了满桌,还特意为胤礽选了一盘的情况是没有的。
可康熙朝政忙,来得少,不清楚啊。
胤礽说得笼统,听在康熙耳里,自然以为戴佳氏为了太皇太后和太子天天亲手做膳食,殷勤备至,脸上笑容更大了:“你也坐吧,一起吃。”
戴佳氏略为惊讶:“这怎么行?妾身伺候您跟太皇太后用膳便是。”
太皇太后笑道:“皇上让你坐,你就坐。这可是圣旨,你难道还想抗旨不成?伺候的事有奴才呢,你放心吃吧。”
戴佳氏这才福身谢恩,坐了最末位。
一顿饭吃完,皆大欢喜。
皇上回了乾清宫,夜里就招了戴佳氏侍寝。太皇太后则留下胤礽在慈宁宫睡。
一老一小躺在床上,太皇太后轻声说:“保成今天表现得很好。”
胤礽犹豫着问起戴佳氏。
太皇太后笑起来:“她是个好母亲,心心念念都是儿子。当初来慈宁宫,也是想让儿子过得好。
“可是我已这把年纪,有句话叫做天有不测风云。若我能多活几年,等胤祐长大也就罢了。若我走得早,她要如何?胤祐又要如何?
“你是太子,是储君。除我之外,没有比你更合适的人选。只需你友善兄弟,胤祐就不会差。因此我没有明说,只与她透了几句话。她是个聪明的,自然会懂。”
太皇太后又问:“你可知我为何不愿你姨母入宫?”
太皇太后虽没明说,但她点出“相似也不是本人”,就是在挑破康熙的幻想,提醒他世上没有一模一样的人。有些东西不可取代。
说到此,太皇太后脸上带了几分讥诮:“据我所知你那姨母今年才十一岁吧。十一岁的小姑娘,脸蛋还没完全长开呢,怎么就传出肖似你皇额娘的话?还传到了你汗阿玛耳朵里?”
胤礽皱眉,这里头怕是有人故意为之。
“赫舍里家出了个皇后,成了你汗阿玛的心尖尖。他们尝到甜头,怕是想再来一回呢。”
胤礽思索了一会儿说:“这应当不是叔公的意思。”
天花实验庄子那边进展不错,索额图最近脚下生风,就是见了明珠脸上都带着笑。对他这个太子也越发敬重。
况且自从将索额图拉出朝堂后,胤礽派给他的任务一个接一个。索额图没这闲工夫。
太皇太后没反驳:“应当也不是你外公。你外公年事已高,这两年身体越发不如从前,今岁听闻病了好几场。”
这个胤礽知道。外公噶布喇因身体不佳,早已卸了职位,在家养病。胤礽不能随意出宫,曾派人送过东西,代为慰问。
太皇太后冷哼:“他没那个精力。可赫舍里是大族,除他们外,还有许多人呢。再说你这个姨母与你皇额娘不同母。”
胤礽了然,同母姐妹都有相争,更何况不同母。
对于叔公索额图与外公噶布喇而言,他已是太子,且甚得皇上疼爱,只需与他一条心,静待他上位便可,不必多此一举。
但对于姨母与姨母的额娘来说,他再大的荣光,她们所得的好处也有限。要想搏更大的利益,有比直接入宫更合适的吗?
都是女人,同为姐妹。凭什么姐姐可以,妹妹就不行?姨母才十一岁,便是选秀也至少得十三岁。所以叔公和外公就算有这心思,也不会这么早出手。
但姨母母女俩就不一样了。她们怕是担心外公病情加重走得太急。想在这之前把事情安排好。
太皇太后又叹:“即便不是你外公和叔公的主意,他们知道了也未必会阻止。赫舍里家若真能多一位姑娘入宫,对他们没有坏处。对你却未必。”
胤礽抱紧了太皇太后:“保成明白!她与皇额娘年岁相差大。她出生时,我皇额娘都已经进宫了。两人没有相处过,能有多少感情?如今传出她与我母亲肖似,可见已经在谋算。
“既然有传言,样貌应当确实是像的。单凭这一点,以汗阿玛对我皇额娘的怀念,她就大有可为。她也是赫舍里家的姑娘。有这层身份,在宫里的地位就不会差。
“若她手段不够看,赫舍里家自然不会生异心。可若是她手段高,用我皇额娘做踏板,得了汗阿玛的喜爱,甚至一步步取代我皇额娘,抹去皇额娘在汗阿玛心中的地位。
“到时候她再生个儿子。往后,赫舍里家是支持我,还是支持这个后来的小阿哥?
“就算仍旧有人坚定不移地站在我这边,也必然会有人存在不同意见。这般一来,赫舍里家就会分成两派。”
太皇太后眼中惊讶一闪而过,转瞬欣喜起来。
“好!好!保成看得如此通透,乌库妈妈很高兴。”
胤礽耸了耸鼻子:“乌库妈妈!保成都明白的!保成知道您为我劳心劳力。保成记着了。都记着了。”
正是因为他明白了,记着了,才不想再装。乌库妈妈,这位史书上赫赫有名的孝庄太后,年近七十,本可以颐养天年,不必再理俗事,却为他费劲心思,不惜用上了早已摒弃的算计手段。
这份真心,胤礽如何不懂!
“记着就好。我们保成这般聪慧,乌库妈妈也可放心了。”
胤礽重重点头:“所以您看,保成很能干的,保成能为自己打算,能保护好自己。今日您已经帮保成打消了汗阿玛想纳姨母入宫的心思。往后的事,便由保成自己来吧。
“您也说了,保成不可能一辈子躲在您的羽翼之下,总要学会这些的。乌库妈妈,从今以后,您便安安心心只管享福就好。”
太皇太后红着眼点头:“好!乌库妈妈只管享福,享你的福!”
“嗯!”
一老一小破涕为笑。
作者有话要说:
①赫舍里的妹妹,这里说的是平妃,康熙十九年十月入宫。没有具体年纪,但大概是十岁左右。没错,你没看错。查资料说就是十岁左右。夭寿啦!瞬间觉得康熙让人无法直视。不过一想,康熙自己结婚的时候都才十一二岁……
当然,这里进宫这段被我蝴蝶了。
再说一个,康熙后宫好多姐妹花啊。比如宜妃的妹妹郭络罗贵人(这个似乎是堂妹不是亲妹)。比如孝昭皇后的妹妹温僖贵妃。比如孝懿皇后,也就是佟佳氏的妹妹,悫惠皇贵妃。然后再是仁孝皇后的妹妹平妃
这里头,郭络罗贵人的位份最低。但她有个女儿。固伦恪靖公主。
除了这个其他三个皇后的妹妹,以平妃地位最低。在后宫没啥存在感。生的儿子也早夭了。
但本文对平妃这个人物进行了再创作。不会依照历史来。


第22章
此后,胤礽果然往东五所去了几次,但是慈宁宫去得更勤快。太皇太后也不再把他当做一般的六岁小孩,开始用心给他分析宫中局势,更是用自己的经历举证,教导她宫中生存之法,女人间的争斗手段。
苏麻喇姑于心不忍:“太子还小,现在跟他说这些,是不是早了点?”
太皇太后接过茶盅喝了一口:“我知道你疼他,这宫里头许多腌臜事情,未免他听了害怕。
“《战国策》中有一篇就说:爱之深则为之计深远。你岂知此时护着他,不是害了他?说句不好听的。我们两个这把年纪,半截身体入了土,指不定哪天就不在了呢。”
见苏麻喇姑听不得这话,太皇太后摆手:“也别说什么百岁千岁的。说得好听,事实如何,我们自己心里清楚。生死有命。”
“那也……那也……”苏麻喇姑犹豫起来。
太皇太后笑起来:“我本来也没打算这么早教他。保成从前就聪明,却只是一般聪明,不算特别出彩。可今年不一样,许是长大了,懂事了。
“年后皇上令其就傅,点了张英李光地等人为师。这几个都是有大才的。他们教得好,保成似是开窍了。不但学业出色,别的方面更出色。
“就说座钟与玻璃,还有刘太医主持的天花之事。我听皇上说,那边进展不错,恐怕要不了多久便能传出好消息。
“外人都道是保成运气好。可一次运气好,两次运气好,三次也是运气好吗?这些东西,哪一样拿出来不是了不得的功劳,足够封侯拜相?
“若这些全是运气,那这等运道岂不是天意?保成就是老天定下的人。况且,座钟这东西虽不常见,勋贵人家有的也不少。宫里还好几个呢。怎么别人看到座钟不想着拆?偏偏保成想着拆开看?
“再说玻璃。那么多窑厂工坊都知道大概的成分材料,只对比例与烧制方式存疑。尝试谁不会?满京城皇室贵胄,达官显贵那么多,他们没钱吗?怎么就保成舍得花这等代价与时间去耗?
“最重要的是天花。听到农户人家聊天说起牛生病的趣事,就想到其中关窍。若是换了别人,会如此吗?”
苏麻喇姑怔了半晌,坚定摇头。那必然是不能的。
太皇太后笑意更大:“这说明什么?说明咱们家保成见微知著,有毅力,有恒心,也不怕事儿。苏茉儿①,我们不能把他当一般小孩儿对待。”
也正是看清了这点。太皇太后才改变了主意。
以往她也疼保成,却没打算插手这么深。毕竟康熙也是她一手带大的孙子。手心手背都是肉。虽然她从没想过伤害康熙,但这等手段已是算计了。
按照她的本心,是不喜欢康熙总念叨赫舍里的。但她听之任之,虽有一部分是觉得康熙越看重赫舍里,越会爱屋及乌。保成可受益。
更多的却是因为她明白,就算自己出面也不管用。福临就是前车之鉴。感情的事,她越是插手,只会将人推得越远。
可是今年在五台山,她听说了许多宫里的事。回来后,亲眼看到胤礽的成长,心思开始一点点转变。当然她也留了后手,她得保证胤礽的地位和利益,也得保证康熙的。
方雪青便是后手之一。她在胤礽身边有两大任务,一则守护胤礽。二则引导胤礽,不能使他长歪了,坏了心性。
只需胤礽能守住本心,再加上他的聪慧,这便是大清最合适的储君。
太皇太后转头看向窗外的蓝天白云。自从康熙亲政后,她便退了,诸事不理。这些年的日子,好听点说是平和安宁,不好听点说是一潭死水。
没想到,临到了了,老天爷还给她一个这么大的惊喜。她如何能不高兴?
……
一转眼到了年关。康熙已准备封笔之时,刘太医带着一份至关重要的奏折风尘仆仆赶到京城。牛痘实验成功了!
“多亏了太子殿下的主意,让微臣分批实验,把牛痘剂量分成不同的等分,先用兔子试药。做好标记。看哪种剂量最合适。
“再以这个剂量配合人体的体重等多面情况进行汇算,做出增减。将其中最可能的三种剂量挑出来,再次分批试药。”
“第一批微臣选了十个死囚,其中七个存活,三个死亡。”
“第二批微臣选了十五个死囚,其中十二个存活,三个死亡。”
“最后微臣选了二十个死囚,其中十九个存活,只有一个死亡!就此,微臣确定了这份剂量,摒弃了前两份。”
“为了知道成人与孩子是否不同。微臣对孩子也另做了试药。按照太子殿下派人传来的指令,在罪臣家眷中寻找被流放到不毛之地和教坊司之人。挑选三岁到七岁的孩子,若他们自愿试药,可免除他们流放之刑或帮她们出教坊司,允其良籍。”
康熙点头。
这事他是知道的。胤礽曾禀过他。虽是罪臣家眷,但既然没被一起处斩,犯得就不是诛九族的罪。何况被施恩的还只是三岁到七岁的孩子。他自然应了。
“这批孩子一共十五个,全部存活。”
也就是说,基本可以确定存活率高达九成以上!
康熙喜不自禁,连连说好。
索额图更是满面红光。
胤礽却觉得这个临床试验的人选数量其实不太够,还得再扩大一圈。但鉴于试药之人的可挑选范围,能找到这么多已经很不容易了。索额图为此可是忙得脚不沾地,头发都白了好几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