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如果他指出这点,康熙肯定会下令用其他人。但这就有违胤礽初衷了。
他在大清生活多年,养出了不少封建皇族的习性,并不是非要在这个时候宣扬什么人权,只是想要在自己能力范围内,保留一些东西。
死囚,流放,教坊司,已经是他想出最好的选择。毕竟落入这等境地,或是迟早要死,或是生不如死。他也给了他们选择,他们可以自行决定愿意还是不愿意。
次日,康熙赶在封笔的最后一天,将这个好消息宣扬了出去。宛如一颗巨石投入湖中,溅起万千水花。朝堂一下炸开了锅。
康熙笑眯眯拍了拍屁股,退朝!
退朝?怎么能退朝呢!
但皇上都走了,还能咋地?不,他们能的!不还有刘太医吗?他可是研究出牛痘的重要人物!还有索额图!他可是全程负责的另一重要人物!
刘太医和索额图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突出重围回到家中。结果,不到半个时辰,家门口挤满了人,一个个全要来访。
索额图没法子,躲到毓庆宫来。可他一个外臣,宫里也不能一直呆啊。实在受不了了,便连夜跑到庄子上去。年都没在家过。
初一那日,别家夫人来访开启三连问。
“索额图大人去哪儿了?哪个庄子?那牛痘是真的吗?”
索额图家女眷一问三不知!所有人都觉得她们是嘴严不肯说。只有她们自己清楚,她们是真冤!索额图跑的时候,就防着这一招,压根没告诉她们!
胤礽还听闻刘太医没跑掉,被逮住,大年夜的居然被人拉上马车,说要同他去天花研究基地,亲眼看一看他的结果是不是真的。
胤礽听完,觉得他们好惨,然后在心里为二人掉了两颗鳄鱼泪。
他突然有些明白,康熙为什么今年要取消除夕之日大宴群臣了!
早有预料啊!看,朕不让你进宫,你就进不来。进不来就见不到朕,见不到朕就烦不了朕!至于烦不了朕后,被加倍骚扰的刘太医跟索额图?
呸!那关朕什么事!死道友不死贫道!
这一招简直绝!胤礽都忍不住给他竖大拇指!
这个年就在这样的氛围中度过。胤礽依旧得了不少红封,但康熙给的却不再是红封,而是一匣子的银票。胤礽美滋滋的。
如此大功,刘太医与索额图都是要封赏的,加官进爵不在话下。可胤礽呢?他已经是太子,不可能再进一步了。只能给银票。为此,康熙还觉得委屈了他。
胤礽连连摆手,笑得合不拢嘴!
委屈个屁!银子多好啊!他爱银子!
这才哪到哪!他要做的事多了,要用银子的地方更多。现在不多攒攒,往后怎么办?
可他高兴了,有人却很不高兴。其中就包括惠嫔与胤禔。
尤其是年后恢复上朝,康熙大笔一挥,封刘太医为一等伯,索额图为一等公②,被授以议政大臣,另赏赐金银珠宝不等。更在文武百官面前,大赞胤礽此等利国利民之举。
胤禔气得一整天吃不下饭,惠嫔撕烂了一块帕子。
这是什么运气!怎么他胤礽就这么好命!老天爷果然瞎了眼!
此时的他们还不知道,老天爷的“瞎眼”之处还多着呢。
作者有话要说:
①苏茉儿,又叫苏墨尔,反正是满语音译过来的。差不多是这个音就成。后来改为苏麻喇姑。
②历史上索额图就是一等公。但我没查到他的一等公具体是啥时候封的。评论区大神也不知道。应该是没有这个记载。我私以为是在尼布楚条约之后。所以这时候应该还没有。所以蝴蝶了一下,现在就给封了。
PS:都说索额图与明珠是死对头。但是明珠到死都没封爵。←_←本文明珠会有机会的。但是估摸着在全文中段了。


第23章
牛痘已经研制成功,接着便是推广了。
如何用药,如何确定剂量,如何观察,如何帮助出现症状的人度过难关,这些都好解决。刘太医一马当先,也不藏私,主动揽过差事,将方法和经验倾囊相授。
但有些事就不这么好办了。比如,谁做第一批接种者?
朝堂众人吵得不可开交。他们的心情很复杂。天花啊!让人一听就浑身发抖的东西。如今有了牛痘,只要接种,往后就再也不用怕了。这是好事啊!大好事!
谁都想接种,毕竟谁也不知道明天和天花哪一个先到。万一自己不走运,马上就感染了呢?早一天接种岂不是早一天安全?
可牛痘刚刚面世,虽说他们看过资料,去了庄子,甚至还查访了所有“药人”,情况不错,成功率甚至高达九成五。但那又如何?谁能保证那个零点五成的“万一”不会出现在自己身上?
群臣百官们退缩了。
乾清宫。
康熙看着桌上的奏折,心情不太美妙。梁九功回禀说戴佳氏求见。
康熙怔愣。戴佳氏在宫里地位不高,宠幸不多,也就最近因侍奉太皇太后有功,才渐渐显露头角。但她素来低调,非是张扬之人,别的娘娘小主经常会送吃食汤水来乾清宫。唯独她没有。
学了新的菜式,也会等着他去慈宁宫的时候做给他吃。若有新鲜的糕点,不宜久放的。便遣奴才送过来,自己是不来的。如何今日来了?
康熙带着几分疑惑,让梁九功把人带进来,听闻戴佳氏来意,震惊地睁大了眼睛:“你说什么?”
“妾身自愿接种牛痘,还望皇上准许。”
康熙张了张嘴:“你可知牛痘刚被研制出来,刘太医手上的药人中有一个死了?”
“妾身知道。正因为知道,才会有此请求。”
康熙眼眸微动:“为何?”
“妾身如今在慈宁宫伺候,昨日您与太皇太后的谈话,妾身听到了。牛痘刚刚出世,消息已流传入民间,百姓议论纷纷,踌躇旁观者众。更有别有用心之人,蠢蠢欲动,想借此事大做文章。
“皇上意图推广牛痘,让大清子民再不受天花困扰。本是好事。但以目前的情形,怕是不太好办。最好是皇家自己人做出表率,给百姓当个榜样。
“然而不说宫中诸皇子年岁尚小。刘太医试药所用孩童皆为三岁以上。太子早已出痘,不在此列。唯独大阿哥年纪达标。他们都乃是龙子凤孙,岂可轻易犯险?
“因此妾身回去想了一夜,妾身身为皇上的女人,自然也是皇家人。没有谁比妾身更合适。”
康熙心头一动:“你的心意朕明白了。此事并非一定安全,倘若有个万一……你且回去,容朕想想。”
戴佳氏没有告退,反而更坚定了。
“皇上,妾身不论样貌与才华,都不及诸位姐姐。平日里,您若遇上烦恼,诸位姐姐还可宽慰。妾身于这点上都做不好。
“自进宫以来,蒙您不弃,让妾身陪伴左右,还容妾身生下了七阿哥。妾身感激不尽,日日想着如何报答皇上的情意。这或许是妾身唯一能帮你的事,还请皇上成全!”
戴佳氏叩首,眼中泪光点点。
康熙哪能不感动?尤其他确实有让皇家做表率之意,戴佳氏毛遂自荐,于他而言简直是想打瞌睡就有人送枕头,心里本就欢喜。
见她情真意切,就更欢喜了。康熙难得亲自将戴佳氏扶起来:“难为你如此深明大义,朕允了便是。”
戴佳氏笑着谢恩。
二人正是你侬我侬之时,又听梁九功禀报:“德嫔娘娘求见!”
康熙&戴佳氏:……
……
永和宫。
乌雅氏回来时,特意亲手做好带去给康熙的汤盅已经没有了,但她的脸色并不好。玉娟十分奇怪:“娘娘这是怎么了?”
玉蝉蹙眉:“别问了,出去做事吧!”
玉娟不太愿意,但眼瞧着乌雅氏心情极差,似是随时会发脾气,也不敢多说,低头退了出去。
到底心中不忿,走出老远后跺了跺脚,低声咒骂:“都一样是娘娘身边的大宫女,品级是相同的。神气什么!娘娘都没说话呢,就开口让我出去!你当你是谁!别以为娘娘如今器重你,你就真把自己当根葱!咱们走着瞧!”
殿内。
玉蝉只能小心伺候,温声劝慰乌雅氏:“娘娘,好歹皇上知晓了你的心意,咱们的目的也达到了。”
“达到了?”乌雅氏嗤笑摇头:“不是第一个,这里头区别大了去了。”
玉蝉也知这其中的不同,但她能说什么呢?张了张嘴,终是不知如何开口。乌雅氏挥手让她退出去,坐在美人榻上闭目,双侧的双手紧紧握拳。
怎么就慢了一步!怎么就让戴佳氏抢了先呢!
戴佳氏这人她了解,不蠢,也有些小聪明,却也仅仅如此,大智慧是没有的,尤其对涉及朝堂之事并不敏感。
若有人点拨,她自然能听弦音知雅意。若没有人点拨,这主意她自己必定想不出来。十之八九是太皇太后。
乌雅氏深吸了一口气,忽然有点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感觉。
当初指点戴佳氏,是因为觉得太皇太后早就不管事。戴佳氏即便被留下,也不过得几分面子情,虽能稍微改善一点她与胤祐在宫中的情况,却不会造成大多的影响。谁知太皇太后如此看重她!也不知她有什么特别!
乌雅氏双手攒得更紧,有些怀疑这步棋她是不是走错了?
然而事已至此,多想无益。落子无悔。她重新收拾心情,放开拳头,再次将玉蝉唤进来。
“去挑几样拿得出手的礼物,陪本宫一起去看看戴佳妹妹。过几日就要同去宫外种牛痘了,正好与戴佳妹妹商量商量要带些什么东西。”
玉蝉有些吃惊,但见乌雅氏面上带笑,不见半分勉强,只能听命。
乌雅氏眼睫颤了颤,望向远方。她得去探探戴佳氏的态度,戴佳氏是个知恩的人。不论怎么说,自己都帮过她,她心里总要念几份情。她得稳住对方,不能让事情太过脱离自己的掌控!
……
钟粹宫。
惠嫔差点惊掉了下巴!
“你说什么?戴佳氏跟乌雅氏都跟皇上说,自愿接种牛痘?”
芳蕊点头:“是!如今宫里宫外都传遍了。”
一旁的胤禔不敢置信:“她们是疯了吗?不要命了?”
虽说刘太医表明牛痘相对来说很安全,成功率有九成五以上。但害怕的人依旧占大多数。谁知道刘太医所谓的实验有没有问题,他这话有没有水分呢?
大家都在观望,没人敢以身试药。戴佳氏与乌雅氏此举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
惠嫔将奴才都遣出去,咬牙说:“不!她们非但没疯,反而聪明得很!”
深呼吸。惠嫔暗自懊恼,对皇上的心思,她不是没猜出来,这法子也不是没想过,可到底因为诸多顾虑,没敢说出口。哪知就因为这一时的顾虑,让自己落入这般被动的局面。
所以说,人有时候不能太过瞻前顾后,你想得到多少,就得付出多少。成大事者必须果决!
惠嫔看向胤禔:“你同我一起去见皇上,就说我们都愿意接种牛痘。”
胤禔蹙眉:“额娘!那可是天花,会死人的!”
惠嫔瞪眼:“刘太医验证过了,最终选定的这份剂量方案,用药的三十五人,只有一人死亡。而且我特别询问过,死的这个人本就有心疾。
“按理,他有心疾是不符合试药标准的。但他为了翻案,为了给儿女留点补偿银子,隐瞒了下来。刘太医在他用完药犯病后才发现此事。也就是说,除这个本就有病的,其余人全都存活。”
胤禔陷入沉思。
惠嫔见他不再强硬拒绝,又说:“这些人不是呆在牢里,就是在流放之地,教坊司之所。这等地方出来的,身体能强壮到哪里去?你不同。你素来体健,又擅骑射,身体不知道比他们好了多少倍。
“再说,你是皇子。是你汗阿玛的长子。若你真要种痘,你以为你汗阿玛会毫无准备吗?至少你会排在我们所有之后,看过我们接种的情况后再给你用;
“至少不管负责别人的太医是谁,一定会为你安排刘太医。有刘太医亲自在你身边,十二个时辰守着你,你怕什么?
“我问过太医院。天花庄子那边为了防止泄密,为首的医者是刘太医,除他外,就两个会医术的协助,另外就是些打下手的。那些药人都是统一观察,可没有一对一这样精心伺候。便是如此,都能存活。可见其中风险不大。
“退一万步说,牛痘有风险,也总比感染天花要好吧。症状轻多了。你想想大前年太子出痘的凶险。”
惠嫔叹了口气,语重心长:“胤禔,你当额娘愿意让你犯险吗?只是我们在其他方面已经落后太多,不能把胆气也给丢了!你马上就九岁了。民间都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你汗阿玛绝不可能把大清交到一个懦弱怕死,毫无胆量的人手里。”
胤禔很是被刺激到,十分不服气:“谁懦弱怕死了!我可是大清的巴图鲁!不就是种牛痘吗!有什么大不了的!我种!我看谁敢说我没胆量!”
惠嫔:……行吧。总归是愿意了。
但胤禔没答应之前,惠嫔绞尽脑汁说服他。待他答应之后,惠嫔又有些心慌起来。
虽说她做了许多功课,将其中情况一一问明,判断与胤禔而言不会有大问题。但万一呢?
她张着嘴,差点脱口而出“不去了”,又硬生生咽了下去。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她会与太医院打好招呼,将一切防护措施做到最好!绝不会让胤禔发生意外!绝不!
太子!皆因太子功劳太多,步子太大。若非如此,怎会将她逼到这个地步,需要用这种方法来稍稍缩小一些差距?


第24章
继惠妃之后,又有好几位妃嫔向皇上请愿。
胤礽听闻,眨眨眼睛,一笑而过。宫里就是这样。若没人出头也就罢了。若有人出了头,其后还有跟随者。其他人便坐不住了。
他们要是屁都不放,皇上会怎么想?岂不是会觉得如何别人能为他解忧,你就这么怕死?难道你不爱朕,不信朕?
因此不论她们心里愿不愿意,都是要表一番爱意与忠心的。只是暗地里把第一个请愿的戴佳氏恨到了骨子里。好处都让你得了,还逼得我们跟着受罪!凭什么!
有得必有失。这点戴佳氏早有预料,依旧每日侍奉太皇太后,对众人的阴阳怪气充耳不闻,淡定自若。
当然,妃嫔们是不可能全都一起出宫种痘的。最终康熙让太医给众人把脉后,选了戴佳氏,惠嫔,德嫔。其他人都安抚了下去。
在胤禔的问题上,康熙将其按下,并未答应。惠嫔暗暗松了口气。但谁知胤禔那日被她刺激说服后,竟当真不愿肯再做怯懦之辈,又与康熙说了两三回。康熙思虑了许久,终是准了。
惠嫔:……
消息传到宫外,有人向康熙求证。康熙在朝会上直接宣布承认此事,更是大肆夸赞胤禔。
能有资格上朝会的,谁不是人精?皇上的态度还不清楚吗?
回家一商量,第二天纷纷请奏,愿意挑选自家子弟接种牛痘。其中还有好几个宗室。
皇上连大皇子都敢扔出来,他们怕什么!
请奏的人太多,皇上仍然按照老办法,让太医先诊脉,选择其中身体好的。
正月十七日,康熙特意辟出一个庄子用作种痘,将这批人员全部送了过去。
至此,宫中上下悬着一颗心等待着庄子上的消息。
正月十九,刘太医传信,所有人都已接种牛痘,出现不同程度的症状,但无重症者。
正月二十,无重症者。
正月二十一,如上。
此后数日,依旧如此。
至得正月二十六,刘太医传来喜讯,大阿哥胤禔已经痊愈。可见他的身体抵抗能力是真的不错。
这天之后,又陆续有人痊愈。
至得二月初,所有人痊愈,种痘成功,无一人出现意外。
朝堂内外,一片欢腾。
百姓更是将刘太医称作“医仙”,将胤礽看作是神人。甚至有话本传闻,说他是在梦中遇见了老神仙,收其为徒,传授他天花诊治预防之事。再经由他的口告知刘太医,这才有了惠及天下的牛痘。
胤礽:……
系统得知后,第一时间跳了出来。
——宿主!你怎么还能这么悠闲,居然坐着喂鱼。你都没有危机感的吗?如今你在民间的威望这么大,你不怕功高震主?
胤礽翻了个白眼:“你忘了自己是科技兴国系统?你就没想过,我若是要科技兴国,就一定会功高震主?”
系统:???
系统:!!!
仿佛现在才意识到这个问题。
胤礽:……果然智障人设不崩。
——可……可是,那……那个……
系统声音发虚:
——事……事已至此,咱们怎么也得想办法弥补一下,对吧?宿主!你别喂鱼了!
胤礽生了几分兴致,勾唇挑逗:“那你觉得我现在该怎么办?”
——把外面的传闻压下去!再跟你汗阿玛表忠心!
胤礽失笑:“你认为这样就可以?”
——不……不可以吗?
系统开始自我怀疑。不怪她没信心,实在是被胤礽打击了太多次。信心是什么玩意儿?早不知道哪个天外天去了。
“小傻瓜!你觉得那些传闻是谁放出去的?”
——谁放出去的?不是百姓们自己胡乱编的吗?
“就算是他们自己瞎编的,但能传得这么广,声势这么大,你以为背后没有人推波助澜?嗯,就算没推波助澜,至少也是听之任之。”
系统:???
——宿主,我听不懂。
胤礽叹气:“当初弄出玻璃座钟的时候,汗阿玛没有对百官阐明我在其中的作用,却也没有阻挡别人打探。因此知道这两样东西与我有关的人虽非比比皆是,却也不少。但为何汗阿玛独独在牛痘之事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说明主意是我出的,事情是我主导?”
系统:???更不懂了。
“牛痘之事,汗阿玛大肆封赏。叔公晋一等公,刘太医为一等伯。公比伯大,看似仿佛叔公更高一筹,其实不然。
“叔公伴驾多年,立功无数,助汗阿玛计擒鳌拜,又与三藩战局居中调度,此前政绩便已不凡。又有上回的玻璃制造之功,若要当时封爵,也是说得过去的。
“可汗阿玛没有,只赏赐金银财帛,另提拔了他两个儿子。此次牛痘一出,叔公虽非研制之人,却全权由他主持。又立一功。与之前种种相加,封爵是理所应当。
“便是没有这一回,以叔公往年政绩与本事,封爵也是迟早的事。说白了叔公封爵是多年积累,水到渠成。
“反倒是刘太医。刘家根基浅薄,可没有一个赫舍里这样的家族为后盾,朝中亦无强劲助力。若没有这一遭,他这辈子顶天了也就是个太医院院使。你要知道,整个太医院也不过是个五品衙门。
“可现在呢?依仗牛痘之功,一跃成为一等伯,这才是真正的一飞冲天,改换门庭。”
胤礽顿了片刻又道:“还有关键的一点,叔公是满人,他是汉人!”
——这跟满汉有什么关系?
胤礽又扔了一把鱼食后幽幽说道:“我们满人入关已有几十年,虽坐稳了江山,却也存在诸多隐患。这天下满人少,汉人多。尤其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朝廷还需要汉家学说,更需要汉族官员鼎力相助。
“再有中原百姓早已习惯汉家统治,认为汉人才是正统。我们终究是外族。便是如今百姓们安居乐业,什么都不说,也不代表心底里就真正认可了我们。
“加上民间还有天地会之流,如鲠在喉,芒刺在背。难保他们不跳出来蛊惑人心,煽动百姓,成为我大清的心腹大患。
“牛痘是惠利天下之举,一旦消息传出,便会掀起浪潮。汗阿玛故意将我推到台前,便是要让全天下都知道,牛痘是我们爱新觉罗家的人弄出来的。
“有我,才有牛痘!如此,在百姓眼中,我就是神人。是他们膜拜的对象,是他们新的信仰。我是谁?是爱新觉罗家的太子!是大清储君!”
系统如醍醐灌顶。
——你的意思是,康熙此举意在民心?他想通过牛痘,获得百姓对朝廷的认可,对皇家的认可?
“对!自古以来,得民心者得天下。不然你以为,什么梦中神仙教授的故事能传得沸沸扬扬?这可是在京师!天子脚下!此事多半是汗阿玛的手笔。”
胤礽放下鱼食,喝了口茶,接着说:“再谈刘太医。太医院这么多人,医术好的不只他一个。其中不是没有满人。可牛痘之事朝廷偏偏交给了他。又在研制成功后,封其为一等伯。这代表什么?
“这是汗阿玛在传出讯号。不论满人汉人,只要有真才实学,朝廷都会一视同仁。汉人照样可以封侯拜相。刘太医是汗阿玛竖起来的标杆。是在告诉全天下。皇家愿意重用汉人,更愿意给汉人天大的封赏。
“一等伯,看似地位不低,但没有实权。刘太医所任职的还是太医院。除每年多给一份一等伯的俸禄,朝廷毫无损失,却能用此笼络汉官之心,何乐而不为?”
系统深吸了一口气,惊讶莫名。
——你你你你……你……
“我什么?你怎么变成结巴了?别着急,慢慢说!”
——你……你是不是在一开始就算计好了,所以才找的刘太医?诶,不对啊!你第一次请太医过来咨询的时候,只让人去太医院请人,没指明请谁啊。
“我是没有指明。但我记得那天的日子。”
——什么意思?
“我知道每个月的那几天太医院都是刘太医当值。当然,当值的太医不只他一个。可经常给我诊脉的太医里,就有他一个。且他是太医院同品级的太医里,干活最多的。
“寻常平安脉,若是别宫娘娘,或许还能得点奖赏。在我这,从没这规矩。倒也有人不求奖赏,求的更大,想讨好我谋前程的。我不但没搭理过,还十分厌烦这种人。
“他们没有油水可捞,又没法走我的路子往上爬。偏偏我的身份摆在这里,还不能触怒我。他们自是保持不出错不得罪最好。
“因此,若我没提犯了什么病,只是寻常平安脉,来的人选,八成会是刘太医。倘若出现其余两成的情况,我也会再找机会叫刘太医。”
系统目瞪口呆,良久吐出几个字。
——宿主,你好奸诈!
胤礽挑眉:“纠正一下你的用词。这不叫奸诈。我这叫走一步看三步。当然,你也可以换个大气点的说法,叫做未雨绸缪,运筹帷幄!”
系统:……
——宿主,我怀疑你在凡尔赛。
“自信点,把怀疑两个字去掉。”
系统:……
“走吧!我们去看看稻子长得怎么样了!”
胤礽拍拍屁股,从凉亭栏杆上跳下来,回到毓庆宫,扎进玻璃大棚。
大步走到水稻田,他眼前瞬间一亮。
水稻开始抽穗了!
作者有话要说:
文中胤礽说“我们满人”只是针对他目前的身份而言。他上辈子是汉人。作者坚持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的理念。爱我中华!所以,别吵。


第25章
水稻抽穗期会维持七到十天左右,大多抽穗之后当天就会开花。现在胤礽要做的,就是选定父本与母本,然后赶在母本开花之时为其去雄。
水稻是雌雄同花,自花授粉类产物。因此最好的杂交办法是利用野生雄性不育株,也就是雄蕊发育不正常,自身无法授粉的植株。
但是一来这类植株不多见。胤礽虽没学过农业,对这行不了解,也听说过当年袁老爷子意外得到一株野生不育株是何等的奉为珍宝。
二来即便有,目前大清连水稻雌雄同花都不清楚,更别提分辨了。这种情况,要如何采集?
所以,胤礽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人工去雄。人工去雄的方法有好几种。比如温水法。这种方法对水的温度有很高的要求,现今条件下无法达成。因此胤礽选择了直接剪除法。当然这也不容易,好在胤礽有作弊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