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文库小说上一章:红楼邢夫人的康平一生
- 免费文库小说下一章:看了又看同人之人如珍珠
“奶奶高明,这个你打算如何处理,总不能一直带在身上,宝玉,可惜了。”贾琏把玩着玉说到,这块玉他看过无数回,只有这次才如此解恨。
“有什么可惜的,你不会真的相信老太太他们的话吧,要是宝玉真是有造化的,自然不会因为一块石头便有了变化,谁知这个石头是不是他们弄出来的噱头。放心,我给这块玉找了一个好去处,左右不会要了宝玉的命。”王熙凤笑着说道。宝玉的这块玉外分神奇,坚硬无比,摔不裂,烤不热,王熙凤本打算一直收着,等三年后她们回家后,便悄悄还回去,不过经过之前之事,她改了注意。
行了半日便到了通州,众人换船,一日后行至天津港,换了海船,行至深海,王熙凤拿出那块宝玉,扔到大海中,转身便看到鸳鸯站在身后,正双手伸出,欲将她推下去,王熙凤急忙闪开,鸳鸯因踩在王熙凤的披风上,站立不稳,直接落了水。
你道鸳鸯为何出现在甲板上,原来鸳鸯知道父母兄长被琏二爷害死后,只剩下孤身一人,便起了为亲人报仇的心思,她一个小丫头,怎能撼动琏二爷,便贿赂了老太太身边的赖嬷嬷,到老太太身边伺候,后又经过她多番努力,从小丫头升至大丫头,并让老太太将她指给了贾琏为妾。
她明白贾琏夫妻防着她,日后出了荣国府便更是她们夫妻的天下,想要报仇难上加难,于是她下定决心无论如何要在荣国府中解决掉贾琏一家。为降低贾琏夫妻的防心,她平日里都在屋内老实的待着,不过,凭借她拉拢人的手段,不过二三日便拉拢住了给她送餐的三等丫头,并让她往外头传了消息,将王熙凤缝制的荷包芯换了,没想到他们命大,竞提前发现。
再布局时间不足,鸳鸯只得跟着贾琏上路,这段时间她一直想找机会向贾琏夫妻报复,奈何平日里王熙凤和贾琏身边都跟着人,屋子更不让她靠近,今日总算让她逮着机会,瞧见王熙凤一人上了甲板,便悄悄跟了出去,见王熙凤靠近船舷,便起了歹念,将王熙凤推下去。
谁知王熙凤从中拿出一块玉,在清冷的月光下,鸳鸯认出是宝玉的玉,见王熙凤将玉扔进大海,不由一怔,没想到王熙凤如此恶毒,居然连宝玉都不放过,一怔之下便错失了良机,让王熙凤躲了过去,接着便是脚下不稳,整个人掉入海中。
众人被吵闹生惊醒,贾琏见是鸳鸯落水,便不让人营救,鸳鸯知道今日是她的死期,在水中诅咒贾琏王熙凤二人不得好死,还欲将宝玉之事说出,偏刚开口,便倒灌一口海水,不久便沉了下去。
王熙凤破口大骂:“黑了心肝的贱丫头,趁着姑奶奶我不防备,想推姑奶奶下水不成反害了自己落水淹死,这就叫恶有恶报,死了活该。”王熙凤发现整船人都用异样的眼光看向他们夫妻二人,便开口解释。
贾琏一番训话,安抚众人后,扶着王熙凤回去,王熙凤颤栗喝了一杯热水,回过神说到:“吓死我了,差点去见阎王爷,二爷,你说的对,这个鸳鸯,就是一条伺机而动的毒蛇。”
“大半夜的,你出去干什么?”贾琏问道。
“还能干什么,去扔那块玉,真邪门,差点害了老娘的丢了性命,也不知道有没有用。”王熙凤平息急促的呼吸说到。
京中,荣国内慌乱成一团,自贾琏夫妻走后第二天,贾宝玉便痴傻起来,没有往日的灵动,仿佛只剩下躯壳,吃喝全凭丫头们喂。几乎将京中名医请了遍,汤药也喝了不少,偏没有好转。后一丫头在擦拭宝玉的玉时,发现宝玉上有一条裂缝,这下整个荣国府的都惊动了。
王夫人忙命人请了宝玉的干娘马道婆来,马道婆对宝玉的情况早有耳闻,一番做法后,对王夫人说,这是冲撞了鬼神,添一桩喜事冲喜即可。
王夫人禀告老太太后,带人去见薛姨妈,将两人的婚事定下来,并定下马道婆挑的日子完婚,王夫人走后,薛姨妈进了内间拉着薛宝钗的手说道:“钗儿,你这是何苦呢,宝玉如今这般样子,要是痴傻一辈子,可如何是好?”
“妈妈,莫哭,宝玉定是能好的,要是这次宝玉好了,姨妈总会念着我的号,即便日后宝玉痴傻,我也能让自己过的好,妈妈不用担心。”薛宝钗坚定的说道。如今宝玉是她最好的选择,要不是宝玉痴傻,她还不一定能嫁入贾家,她知道,老太太嫌弃她出身底,看不上她。
老太太见林黛玉不成,便将史湘云接了过来,明显是让史湘云和她打擂台。这次宝玉痴傻,总算让她找到机会,因此她早命人买通了马道婆,趁机提出冲喜,果然如她所愿,老太太松口答应婚事。
第二十二章 花烛夜
因宝玉的婚事,王夫人和老太太婆媳间发生了一次正面交锋,当马道婆提出冲喜的建议后,王夫人独自前往老太太处商量。
“老太太,如今宝玉成了这样子,我看冲喜这个法子姑且一试。”王夫人无奈的说道。“如今只有这个法子了,姑且试试吧,宝玉媳妇的人选可定了?”老太太故作不知。
“儿媳此次便是前来与您商讨此事,我看宝钗这孩子不错,为人端方,举止娴雅,与人为善,配宝玉正好。”王夫人笑着说道,她已经想好了法子,对付老太太。
“宝钗丫头的性子是好,但是出身商家 ,蟠哥儿是个不争气的,对宝玉日后仕途没有丝毫助力不少,反而拖后腿,我原先觉得玉儿配宝玉不错,偏你不愿意,现瞧着云丫头不错,出身高贵,性子直爽,与宝玉打小一起长大,青梅竹马,实在般配。”老太太反对到。
“老太太,云丫头出身史家,家世与宝玉倒是般配,偏她有二处不足,一就是这亲缘淡薄,出生便无父母可依,这些年又和叔叔不相亲,她进了门是好是坏都难说,珠儿已经去了,宝玉可不能有事;二是她那直爽毫无忌讳的性子,在自家算天真可爱,到了外头便是不知深浅,且她往日里之和宝玉玩闹,何曾劝宝玉上进?”王夫人差点说史湘云克父克母,谁知道她日后会不会克夫?宝玉是她日后的依靠,无论如何也不能娶一个丧门星进门。
“你即便是瞧不上云丫头,那京中如此多官宦人家,样貌、人品、家世都好的有不少,总能给宝玉挑一个好的,为何偏看上薛宝钗?”听了王夫人一番话,老太太心里也犯了嘀咕,云丫头确实不是一个上好人选。
“老太太,宝玉这般,短时间内哪能找到合适的。我选宝钗,一是宝钗人品好,日后进了门总能规劝宝玉一二,二是宝钗是有能耐会管家的,珠儿媳妇性子软,这才几日就生出多少事端,三是外一宝玉不好,宝钗身份底,也好拿捏,蟠哥儿总的依靠咱们府里过活,不怕宝钗不对宝玉好。”王夫人分析宝钗的好处。“有娘娘在,宝玉的前程必是不差的。”
“说来说去,你还是看中宝钗,罢了,都依你,日后可别后悔。”老太太知道大势已去,老二媳妇钻到钱眼子里去了,那薛家眼看着败落了,薛姨妈再疼女儿,也不能把家产都给了女儿,且宫里的娘娘也看中宝钗,罢了,她算是养了一个白眼狼。
次日,便传出喜讯,众姐妹前去恭喜薛宝钗,纷纷称宝二嫂子打趣,薛宝钗看林黛玉笑若桃花的脸,眼中闪过莫名的光芒。笑闹一番,薛宝钗便跟随薛家一同搬回自家宅子住居。
史湘云心里万分不高兴,到底只偷偷哭了一场,便罢了。史湘云和宝玉自小一起长大,宝玉柔和多情,她自是心里爱他,但是她心也知道她嫁给宝玉的机会渺茫,之前老太太中意林黛玉,王夫人看中薛宝钗,她背地里伤心了不少回。
好不容易林黛玉退出,老太太接了她来,她以为她有了机会,不顾家里的反对,来荣国府住,没想到是镜花水月空欢喜一场。等贾宝玉订亲的消息传出,史家太太立刻前来贾家,将史湘云接了回去,出嫁前再不曾来贾家小住。
薛家在京中自有宅院,之所以住在荣国府,便是寻求庇护,如今成了亲家,总得有个避讳,总不能让她薛家女从贾家出嫁,二是要操办薛蟠的婚事,长幼尊卑,总得哥哥成家,她才好出嫁。
好在先前薛蟠的婚事已经订下,是皇商桂花家的独女,听说是个厉害能干的,娶回来总能管束薛蟠一二,不能由着他将薛家败光了,这也是她算计嫁入贾家的原因之一。薛姨妈亲去了夏家,商量提前成亲,夏家看在贾家的面子上,总算是答应下来,这样,短短三天内,薛家办了两场喜事。
成亲当日,薛宝钗身披霞衣,十里红妆,被代宝玉去的贾蓉迎回贾家,拜堂时,宝玉痴痴傻傻依旧,全靠丫头们帮扶才勉强未出错,透过盖头看到贾宝玉虚握着摇摇欲坠的红沙的手,薛宝钗有一刻的迷茫,但她很快便清醒,这是她的选择,无论如何她也要走下去。
好在宝玉只是双眼无神,并无其他症状,并未让宾客看笑话。送入洞房,掀盖头这个动作,宝玉也是由丫头们扶着完成,薛宝钗看着眼中毫无神采的贾宝玉,布置豪华偏毫无喜气的屋子,对着丫头婆子们说到:“先让宝玉歇着,你们去准备水,给宝玉洗漱,袭人,你去前头告诉老太太、太太宝玉一切都好。”薛宝钗抚着宝玉做到床上,亲自伺候宝玉洗漱进食。
“你们都下去吧,宝玉有我看着呢,都下去吧。”薛宝钗淡淡的说道。
一帮丫头除了袭人依言全部退出,只有袭人不舍,说道:“奶奶,你今日忙了一整日,必是发了,还是由奴婢来照顾宝玉吧。”
“出去吧。”薛宝钗目光平静的看着袭人,见袭人面有不舍的退下,又淡淡的说了一句,“传话下去,日后都称呼宝玉宝二爷。”
“宝玉,你是真傻还是假傻?你不是最爱惜女子吗?你要是真疼惜我,便早日好起来吧。”薛宝钗看着宝玉的脸说道,这张脸没有往日的神采,只是一个皮囊而已。薛宝钗说完后,仿佛看到宝玉的眼中看到一丝神采,可惜很快又恢复了原来的痴傻。
“宝玉,都说你是有造化的,必定会度过这次难关,我等着你。”薛宝钗看着依然痴傻的宝玉,扶着他躺在床上,然后起身收拾,刚才她都顾着贾宝玉,如今她还是一身嫁衣。
薛宝钗看着镜中如花似玉的容颜,看着燃烧的红烛,忍不住的感到寂寥,洞房花烛夜,一人独坐,一人痴傻,别样空寂。
次日,薛宝钗和依然痴傻的贾宝玉前去给长辈请安,王夫人看毫无起色的贾宝玉失望不已,但薛宝钗总是她挑选的儿媳妇,见她事事都先顾着宝玉,也不好说什么。老太太看不上薛宝钗,但如今木已成舟,总算是没有让薛宝钗难堪。
薛宝钗自然是见到林黛玉,拉着林黛玉的手笑着说道:“表妹,你貌美才丰,我十分喜爱,先前便恨不得你是我家的,如今总算是成了亲戚,你是我表妹,也算得偿所愿。”薛宝钗这番话自是菜林黛玉,实打实炫耀她是胜利者,她如今是堂堂正正的贾家人,而林黛玉依然只是贾府的亲戚。
“宝姐姐成了宝二嫂子,我也是高兴的,宝姐姐得偿所愿,要是宝玉知道你二人成了夫妻,想必十分高兴。”林黛玉也不是纸糊的,当场便怀了回去,讽刺薛宝钗趁人之危,以冲喜的名头嫁入荣国府。
二人的言语交锋,偏偏言笑晏晏,一片太平,直到薛宝钗和贾宝玉前去祭祖,这才分开。林黛玉在贾宝玉订亲后,莫名其妙的连哭三晚,仿佛要将这辈子的眼泪都哭出来,哭过后,往日的愁绪仿佛从骨子里剥离出去,整个人脱胎换骨,神采飞扬,更加伶牙俐齿起来。
且说贾琏与王熙凤二人,对荣国府内发生的事情一概不知,出了鸳鸯之事后,二人便对奴才管束愈加严厉,即便船舶停靠,除了采买任何人不得私自下船。即便如此,还是出了事。
原来贾蔷带人下去采买,路见两个富家子弟争抢卖身葬父的妙龄女子,明眼人一看就知是仙人跳伎俩,偏两人闹得不可开交,贾蔷忍不住摇了摇头便想离开,谁知竟被那二人身边的奴才揪住,跟着贾蔷身边的奴才救主心切,三家混打成一团,全部进了衙门。
那卖身葬父的女子,见事情不妙,早就逃之夭夭,贾琏接了信后赶紧赶往衙门,那三人在大堂上争论不休,先从打架抢夺奴婢说起,后又开始争论是否仙人跳,偏看三人的衣裳就知都不是好惹的,当地县衙还没弄清楚他们的身份,他们便开始争吵不休。
“蔷儿,之前吩咐你不得惹事,为何偏生事端。”贾琏早就听明白了事情的来龙去脉,见贾蔷只脸上有擦伤,便向知县赔礼后,呵斥贾蔷到。
“叔叔,哪是我惹事,这两个傻子被人糊弄,我只路过,还把我卷了进去。”贾蔷十分委屈,他真的十分冤枉。
“是不是仙人跳还没有定论,你说谁是傻子呢。”贾蔷的话刚落,那边的小公子就跳了起来反驳。“就是就是”二人心中已明他二人被骗了,偏偏年轻气盛,碍于面子,硬撑着不认错。
“还说不是傻子,明明”贾蔷见二人执迷不悟,便张口反驳,被贾琏镇压下来。
“两位小公子,我这侄儿心直口快,见不得别人吃亏,你二人原谅则个,我叔侄二人还要赶路,即将启程,这些不成敬意,权当医药费了。”贾琏并未说明自个的身份,只让人给二人各一百两银子,打算息事宁人,接着又命人取出一百两银子给知县,说是赔偿因打架牵连的商户的损失。
那二人见贾琏一方退缩,便也不再纠缠,一行人出了衙门,便遇到听到消息赶来的两家人,看着那帮人拉着二人检查一副哭丧的样子,贾蔷忍不住笑出来。贾琏眼见三人又要吵起来,便强拉这贾蔷匆匆离开,上船后,贾蔷向王熙凤诉苦道委屈,被王熙凤骂声活该。
东南一带闹水匪,好在他们乘坐的官船,人多势众,一路平安抵达,上了岸,贾琏怕耽误上任,便带着贾芸先走,留下王熙凤并贾蔷带着家私一路前往平远府。
第二十三章宴宾朋
贾琏带着贾芸,还有四个随从,上岸后便快马疾行,五日后便抵达平远府衙,拜访过上司知府后,便带着先前赶过来的幕僚师爷与前任同知交接,前任同知因母病,路远无法照料,上报朝廷调往里家乡更近的邻省,如今终于等到新任同知上任,恨不得立刻交接离去。
特幕僚李先生、王先生先于贾琏抵达平远府,李先生与林如海师从一人,为人聪慧多智,偏科考不如意,年逾三十仍不中,便放弃科考为师兄做幕僚,他此次答应前来,多是看在林黛玉的面上。王先生前来平远府,目的单纯不少,全因荣国府答应的待遇高,王先生出身贫寒,如今上有老下有小,儿女婚丧嫁娶正用银钱,便答应前来平原府做师爷。
贾琏本身精通庶务,再加上二位先生的帮助,避开了不少陷阱,摸清了不少门道,短短几天的时间,他们便知平远府内并不太平,前任同知调离不仅仅是面上的原因,于是更加小心谨慎,生怕一不留意便被算计。
贾琏一边忙碌公务,还不忘让贾芸四处打听宅院,依朝廷的规制,同知只分七间房子,前任同知只带着妻儿前来上任,人口简单,倒也住得下。偏他带的人多,除了王熙凤,贾蔷、贾芸母子外,还带了四房下人,另外还有幕僚,自然是不够住的。
幕僚李先生和王先生二人也并非孤身前来,李先生带着二子夫妻前来,王先生则带着父母妻儿共八口人前来,如今两家人皆住在驿站。
等王熙凤一行人赶到时,贾芸已花费两千两银子,采买好两处相邻三进宅院,并将西面的三进宅院切墙改造成大小不一的六个独院,供二位先生及奴仆居住,王熙凤贾琏则带着贾蔷、贾芸母子一起住。
王熙凤抵达第三日,还未全部收拾妥当,便带着礼品前去知府家拜访,现任平远府知府姓杨,年纪五十有六,出身耕读世家,其祖父、父亲都是秀才,直到他才考出了一个同进士,现儿孙满堂,有三子二女,皆已成家。
杨知府的母亲及夫人及女眷接待了她,杨老宜人已过古稀之年,身子骨硬朗,精神颇佳,脸色红润,杨宜人身体微胖,因常年管家脸上带有几分从容。杨家特意让家中两个还未出阁的妙龄孙女前来相见,杨夫人相貌平平,没想到家中的连个孙女长得如花似玉,大的温润如玉,小的娇俏可爱。
王熙凤最不惧这人情往来,张口便夸到:“我刚来,便听说贵府藏有两个如花似玉的女儿,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他二人比我往常见得姑娘丝毫不差。”说完从手腕上退下一对虾须绞丝银镯子给二人戴上。
“她们小孩家家的,哪配得上宜人夸赞?宜人才真是好相貌,明艳大方,不愧是大族出身。”老太太笑着应承道,嘴上谦虚,脸上表情却十分受用,被王熙凤一番话恭维的十分高兴。
“两位宜人,十日后,我府中宴客,还请二位赏脸前来。”王熙凤亲自送上请帖。又一番相互吹捧,用了饭,王熙凤这才告辞。
“奶奶,杨家老太太面色慈祥,和我们府里的老太太一样可亲。”秀萍伺候王熙凤上了马车,笑着说道。
“可不是。”王熙凤笑着说道,心里想这位杨老宜人倒是真可亲,但是那个杨太太可是个狠角色,绝对是贪财之人,杨太太和她那个二媳妇,目光时不时落在她的头面上,还有当她给了两个姑娘银镯子是,那隐晦的失望,瞒得过别人,可瞒不过王熙凤。
等王熙凤走后,杨家众人便上前查看各色礼品,只见各色江南细点六样、江南上好绸缎六匹,笔墨纸砚六套,吸引女眷的则是一匣子宫花。
老太太让人将东西分了之后,留下杨太太和两个孙媳妇说话:“这位年轻的贾宜人,你们认为如何?”老太太问道。
“瞧着为人爽利,处世圆滑,别的倒是没有瞧出来。”大儿媳妇说道。
“还有端视富贵逼人,身上带的头面、穿的衣服,一身的行头,我瞧着不下五千两银子,却是个小气的,只给我们姐儿一个银镯子。”二媳妇张口便是银子。
“你们还是见识浅,贾大人出身京城荣国府,日后必定会袭爵,继承荣国府,这样身份地位的人,虽说老爷官职比他高,但丝毫不敢怠慢,他的太太贾宜人自然也出身豪门,出自金陵王家,本身也是不简单的,年纪轻轻便管着诺大的荣国府,毫不出错,实在厉害。”杨夫人给两个二媳妇指点道,她这几天没闲着,早就派人出去打听消息。
“你们传话下去,在外头遇到贾家人,要多加忍耐,荣国府咱家得罪不起,稍微动一动就能轻而易举罢了你老爷的官。”老太太警告杨太太道,他儿子再过几年就致仕,可不能在此出了差错。
“老太太,这次与贾大人同来的,还有宁国府的嫡孙,听说还未成婚,人长的风流俊逸,咱家的姑娘要是能嫁过去,日后几个哥儿的前途就不用愁了。”二儿媳妇眼珠子一转,算计道。
“十天后贾家宴客,到时再说。”老太太也有些心动。
十日后,平远府有头有脸的管家太太都聚在了贾家,贾琏、贾蔷、贾芸还有两位先生一同在外头接待男客,王熙凤、贾芸母亲在内宅接待女客,身边的丫头将跟来的各家年幼的姑娘、小子被分开引到别处嬉闹,外头的管家安排各家跟来的下人,丫头下人训练有素,应对得体,人头攒动,丝毫不乱。
怕用不惯外头吃食,王熙凤专程带了厨子过来,为这次宴会添彩不少。待开晏,让人赞不绝口,满满一桌淮扬菜,食材不见奢华,却让人胃口大开。另专请了当地的出名昆曲戏班子进府唱戏,最后宾主尽欢。
送走所有宾客,谢辞五婶子后,王熙凤洗漱后侧躺在床上歇息,一会贾琏从外头进来,抱拳对王熙凤施礼道:“今日奶奶辛苦了。”
“有何辛苦?为二爷打理内宅本是妾身的之职,况且这比娘娘省亲可轻省多了,倒是二爷,今日忙了一天,明日里还要当值,早日歇下吧。”王熙凤起身伺候贾琏歇息。
“奶奶,今日我才觉得活的自在。”贾琏闭着眼睛说道,他在荣国府管家,事事不得做主,处处受压制,如今在外头终于当家作主,不用考虑其他,一心为自己前程拼搏,畅快不少。
“不止二爷如此,妾身也是如此,往日里打理诺大的荣国府,反不如今日自在,做起事来十分有心劲。”王熙凤由衷的笑道。
“以往咱们两个都是傻的,以为在府里就能得到有一切,劳心劳力不说,出了差错都怪到咱们头上,如今到了外头才知道,外头更加广阔,放心,爷凭着自个的本事,也能给你挣回一个诰命夫人。”贾琏揽过王熙凤说道,眼中闪过野心。本朝规矩,诰命夫人是诰封给一品大员家眷的,王熙凤现在是从五品诰命宜人。
贾赦之所以将贾琏安排到平远府上任,除了躲开党争之祸外,最重要的是找到外家后人,当出贾赦将人送到平远府留下银两后,为不给小舅舅招祸,便再无联系,再加上山高路远,便不曾有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