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您呢?昨天晚饭吃的好不好?”林薇试图掰开他的手,“一圈长辈坐着,就跟相亲似的,看这架势,您是又要高升了吧?”
陈效却不松手,愈加靠过来,把她顶在门上,办公室都是玻璃墙,也就是门后面还不至于让人看到。他嘴里嗤了一声冷笑,道:“我要坐上那个位子,用得着卖身?你就这么看低我?”
林薇眼看就装不下去了,可还是不让步,揶揄道:“也是,您就算要卖,年纪也太大了点,人家才几岁,您又是几岁?”
陈效倒也不生气,凑在她耳边轻声答:“ 你不嫌我就好。”
林薇被他的鼻息吹的很痒,一下没绷住就笑出来了。陈效捂着她的嘴,探头朝外面看了看。此时午休时间已过,开放区域的职员陆陆续续的回来上班了。
“快走吧你。”林薇扣好衬衣,轰他。
他点点头,启开手,又在她唇上吻了一下,这才松开她,开了门走出去。林薇自觉面孔潮红,低着头就要关门,陈效却又转回来,对她说:“晚上回家,知不知道?”
他说话的声音并不高,可架不住有人竖着耳朵听着,各种含义不明的目光朝他们这里投过来,林薇反倒不怕了,整了整衣服,回答:“知道了。”
公司里的人大都知道他们关系暧昧,可在这节骨眼上做出这样姿态,似乎就更不同一般了。林薇知道,陈效想传达的意思就跟他刚才说的那句话差不多:我要坐上那个位子,还用得着卖身?他这又是在赌,赌何家人离不了他,不敢拿他怎么样。可现在毕竟还有一个杨佑佳掺合在其中,做到这个地步,许多人面子上都不好看。 要是弄的不好,也可能就把关系给搞僵了。林薇隐约觉得,陈效之所以做的这样绝,多少是为了她,因为她昨天闹了场不大不小的脾气。但这样的念头只是一闪而过,她不敢细想。
夜里,她如约去陈效那里,一到就把女佣打发走了。陈效回来的时候,她正在厨房下面条。他换了居家的衣服,站在她身边看。面熟了,她盛了一碗端到餐台上,又发了双筷子给他,自己就着锅,吃剩下的那一半。
“你就这么吃?”他问。
“可以少洗一只碗啊。”她老实回答。
他看看她,摇头道:“一个小姑娘懒成这样,人家看到了会怎么说。”
她笑起来,把那句话回给他:“只要你不嫌我就好。”
他也笑,低下头吃面。她自己几乎没动什么,只是咬着筷子看他吃,莫名想起他们刚认识的时候,她才十九,他已经三十多了,觉得他就好像大叔一样,后来他是上司,再后来变成床伴,时至今日,她有时候甚至觉得他像个小孩子,就好像现在,他坐在她面前,身上穿个白背心,埋着头狼吞虎咽的对付一碗面。她看的实在喜欢,几乎母性大发,放下筷子就走过去抱着他。
“哎,你干嘛?”他嘴上假装不愿意,却伸手把她拉得更近,坐到他腿上。
她搂着他脖子,抱得愈紧,贴着他耳朵问:“你怎么就不怕我一走了之呢?我辞职信都写好了。”
“你跑不了。”他笑答。
她最恨他这幅胜券在握得样子,手伸进他的裤腰,抓着他质问:“你老实说,去美国干嘛了?”
不知是不是错觉,她觉得他身子僵了一僵,过了一会儿才说:“我在考飞机师执照。”
“你胡说八道什么。”她根本不信。
他抱着她,探身去拿手机,打开来交给她,上面有张照片,那是他坐在一架小型飞机的驾驶座上,虽然带了墨镜,可千真万确就是他。
她楞了楞,终于大笑,说:“你这中年危机可真够严重的了。”
“说个一次两次是玩笑,”他抓住她的胳膊威胁,“老是说就不好玩了啊。”
她讨饶,换了话题:“为什么不告诉我?”
“本来应该是个惊喜的。”他答。
“怎么?你驾着飞机降落在我面前?”她问。这样狗血的桥段,却莫名其妙的让她脸红起来。
他看着她,这样回答:“新年的时候,我想带着你飞一次。”
第十三章 (5)
夜里,陈效和林薇在床上。他跪坐在她的腿间,汗滴落在她身上,再滑至两人身体接合处,湿润而柔软。在那里,林薇能清楚感觉到他在她的身体里面,感觉到他体温的炽热,以及每一次冲击和悸动。但即使是在这样的时刻,陈效都不曾对她说一句“我爱你”。
她不明白这是为什么,却也没有资格责怪他,因为她自己也不曾说出来过。 而且,说与不说,也就是那么回事了,她始终这样安慰自己,像他们这种人,可能穷其一生都不会说出那个“爱”字,就好像尘埃里开不出花来。
当年,十九岁的她与何齐热恋,那个清澈简单的何齐,那样轻率而毫无保留的对她说:林薇,我爱上你了。她感动至深,却也是回答:我知道。
现在,大约也是一样的,哪怕她跟着陈效这么多年,哪怕她清楚的知道这些年的每一个日子都是无可取代的。不管怎么样,她至少知道他是可以依靠的,甚至可以确信他是爱着她的。 她与他在一起,不必掩饰,相依为命。她埋头在他的颈侧,紧扣着他的肩,那样放纵的把自己推向他,投身向那一片黑暗,无所顾忌。
几天后的慈善舞会,陈效的plus one不是杨佑佳,而是一个年纪更小的女孩子。可旁人也没有话可讲,因为那姑娘是他的女儿陈千羽。
那一年,千羽已经念高中了,正好趁着圣诞假期回来。这个年纪的女孩子就算个子已经窜起来了,身材较成年女人还是纤细的多,因为时间仓促,礼服来不及定做,只是临时买的。千羽又不喜欢那种太过小女孩的款式,最后选中的那一件,哪怕是最小的尺码,腰和臀都需要改小,胸围更是收掉许多,方才合适。虽说衣服并不出色,也没有什么首饰,可她到底是正当妙龄,身体发肤无一不发着光,脸上又是那样帅气的表情,紫貂或者钻石完全不能比拟,一到场就引来瞩目无数。也是借了千羽的荫头,陈效在那样的场合也名正言顺的没有饮酒,走的也很早。别人来问,就回答说是小孩子要回家睡觉了。
晚上十一点多,父女两个人就已经回转。林薇陪千羽去浴室,帮着卸妆梳头发。
千羽一直在对她说舞会上的见闻:“…我们走进去,老有人大惊小怪的靠过来问,呀!这是谁?陈先生的女伴是谁?他就答,这是小女。他们这才脸色变一变,开始恭维。每一个都假的要死,一帮伪君子!…”
林薇听得要笑,她看得出千羽不屑背后的兴奋,也瞧见陈效回来时脸上的表情——那样亭亭玉立的一个女儿,她知道他是得意的。
带千羽出席舞会,其实就是她的主意。陈效本来是要她去的,她却不愿意。
原因之一,是因为她不喜欢那种场合。舞会之后,报章上年复一年的一句开场白——“是夜,衣香鬓影,冠盖云集”——正如千羽说的:“假的要死”。 名曰慈善,其实不过就是那样,绝大多数人捐掉的钱还不及脖子上戴的一串钻链值钱,那一帮“伪君子”当中,再不可能有另一个何齐了。
其二,则是不想因为这么一件根本就没有实际利害关系的事情,让陈效跟何家的人闹僵了关系。事后,林薇曾反省过自己,这件事的起因其实还是在她身上。那天早上,她在陈效的办公室看到林佑佳,再听别人说几句闲话就恼了,甚至都没去问过他到底怎么回事,就卤莽的在管理会议上提起舞会plus one的人选问题。按照她跟与陈效之间的交情,再怎么样也不至于如此,她至少应该相信他,去找他当面问清楚,也给他一个机会做出解释。但她却没有,这是根本不是她一贯的作风,也是她的不对。 她知道,那个时候的自己是乱了方寸的。如果将错就错,就这样走到幕前,不过是逞了一时的义气,一点意义都没有。
现在这样的结果,大约是最好的。陈效带着千羽出去,这么大的一个女儿,在布莱顿女校读书,算起来还是杨佑佳的校友,比杨小姐低不了几届。杨家那方面也有了默契,杨佑佳跟着父母出席,大家站一起拍了照,大人站在后面,孩子们在前面,好似全家福。这样一来,所有人都知道陈效自认与杨佑佳是两辈人,没什么可能更进一步了。而这种姿态,对陈效来说或许只是自谦,杨家和何家的面子也都照顾到了。唯一的遗憾是大小姐的婚事又无着无落了,这种出身的女孩子能考虑的对象本来就不多,除了陈效,还有谁?倒又是个问题了。
舞会后不久,新年就来了,陈效没有失约,他带林薇去飞行,起飞的地方是在迈阿密。
一月的佛罗里达东南还是晚春初夏般的天气,两人去迈阿密市郊的私人机场,跑道上已经停着一架白色勾着红蓝线条的小型飞机,单引擎,四个座位。车,船,飞机,男人都喜欢那些,即使是陈效也不例外,林薇已经不觉得奇怪了。
“你就是在这里学开飞机?”她问陈效。
“不是,”他回答,“那个航校在新泽西。”
林薇想问为什么不去新泽西?陈效曾跟她提起过他的航校老师,那是一个乌克兰人,长相好似乔治克鲁尼。她挺好奇,想见一见。话眼看就要脱口而出,最后却没说出来。
为什么他们不去新泽西,而来到佛罗里达?
理由可以很简单——因为是冬天,美东动不动一场大雪,户外滴水成冰,冷的可以冻死人。这里天气更怡人,景色也美。
理由也可以很复杂——何齐就在纽约,去那里就太近了。
一直到坐上飞机,机舱门关上,林薇才又找到话跟陈效讲:“为什么要这么老远的跑到美国来学?”
“香港航线繁忙,学固定机翼飞机很不容易的,而且这里考执照最容易。”他回答。
“那为什么不考直升机驾照?”她又问,“香港就可以学,方便多了,也只要几个月,以后还能开着上班,多牛逼啊。”
“这个飞得更远。”他答的十分简略,仔细检查仪表数字,而后就向塔台请求起飞。
得到指令之后,飞机开始滑行。腾空的一瞬,林薇有种不真实的感觉。有一段时间,她出差很频繁,起飞,降落,起飞,降落,几乎已经成了一种惯例,但这一次却是不一样的,她说不清是为什么。 并不是因为害怕,陈效的动作老练得不像是一个新手,而且她总是信任他的,不管是什么时侯,又是做什么事。
他们继续爬升,脚下的树林、草地和农场很快缩小到玩具尺寸,天却变的极度广阔。那个机场离海湾并不是很近,他们住的地方就在海边,林薇记得他们开了挺长时间的车才来到这里,但飞行和驾车是不一样。起飞不久,她就看到地平线跃出一线湛蓝。真的就是“跃”出来的,海,一下子出现在视野的最远处。而且,愈飞,那一线蓝色便愈宽,逐渐有了细节,由大陆架至近海,无数种由绿到蓝演化的颜色,水波和海浪变的精致,冲浪的人只是一个点,游艇上的白帆小的宛如米粒。再远,连这些都消失了,就连太阳也在另一边,目力可之处再没有任何参照物。
回旋的时侯,天和地在瞬间倾斜过来,从足够远的地方看,这架小小的飞机大约就像一粒微尘,急速坠落进那一片了无边际的蓝色里,不知是海,还是天。
陈效关掉无线电,对她说:“No you take the controls.(现在交给你控制)”
“你搞什么搞?!”林薇以为他是在开玩笑。
“真的,试试看,”他对她笑,“相信我,你会喜欢这种感觉。”
她被蛊惑,手已经伸向操纵杆,嘴上却还在问:“我没有执照,算不算犯法?”
“大概算吧,”他笑答,“不过这里是海上,要死也就是我们两个人。”
不知为什么,她喜欢他说的这句话——要死也就是我们两个人,终于靠过去,接过了操纵杆。
“海上风比较大,你会觉得有些晃,”他对她说,慢慢将手松开,“别看下面,朝前看着地平线,就跟骑自行车一样。”
她感觉到他说的那种晃动,跟做为乘客的时候完全不同,既被某种力量带着走,又跟它较着劲,她能体会到那股力量的温柔和克制,同时却也那样清楚的知道它有多强大。她被震慑住,几乎忽略了飞机引擎发出的噪音,只觉得他们是在风里飘荡。 她不禁又想起起飞时的感觉,方才尚且混乱无形的念头,此刻似乎终于凝成了型——这个世界只有他们两个,再没有其他。
第十四章 (1)
不管那条地平线多么遥远,你都能抵达、超越。
那场宁静的蔚蓝之旅并没有持续很久,陈效和林薇乘坐的那架小飞机在距迈阿密海岸四十公里处差一点失事。仪表上的海拔高度急降,即使不看那串飞速变化的数字,林薇也知道飞机在下落。她惊慌失措,不知道还能做什么,陈效及时接回了控制杆,他们才不至于真的在海上坠机。
真正失控的时间大约只有不到十秒钟,但那短短的十秒确是永世难忘的,她记得自己因为恐惧紧抓着他的手臂,但却没有叫,一声都没有,就跟那一次她目睹他中枪一样。大约真正害怕的人就是这样的,叫喊已被遗忘的,全世界都静了音,发不出一点声响。
那一秒,漫长得像一生。直到陈效轻他拍她的手背,对她说:“没事了,有我在这里,我们没事了…”
她睁开眼睛,惊魂未定,既想揍他,因为他竟骗她,说开飞机就跟骑自行车一样容易,把她置身于这样的境地,又想抱紧他,因为无论如何,他们都还活着,结果却什么都没有做,他们还在天上,她不敢动他,只是怔怔看着他对自己笑。在他的身后,透过飞机舷窗望出去,仍旧是那个广袤的蓝色世界,一点变化都无,却又似乎更加明净如新了。
事后,他们回航,并没飞多久就已经到了起飞的那个机场。降落之后,林薇在机场的小黑板上看到当天的天气预报,晴,阳光很好,但风速有五级,海上的风可能更大,所以他们才能随处看见涌起的高浪,浪尖迸出白色的水花,宛若细致的花边朝沙滩翻滚而去,在种天气条件下,即使是老手,也难免把飞机开的晃晃悠悠,陈效让她接手操控,实在是最疯狂的举动,而她还真听他的这么做了,大约也不比他正常多少。
晚上,他们还是在海滨过夜,租来的那座房子根本没有锁,面对海滩的门一直敞开着,彻夜都能听到海浪扑打沙滩的声响,她听着那声音入睡,又听着同样的声音醒过来。林薇以为自己会做噩梦,重演坠机的那一幕。而且,在梦里,他们会从几千米的高空落下,撞击海面,摔断得粉身碎骨。飞机的油箱还是半满的,大约还会起火,他们都会死,不可能幸免。
但实际上,那一夜,她睡得格外的好。许多年了,她不曾有过那样深沉的睡眠,半夜也没有莫名其妙的醒过来,睁开眼睛,天已经大亮了。晨风吹起白色的纱帘,外面便是海滩,空气中弥漫着海水的腥咸和一种陌生的蜜糖般的花香。一切都让她感觉很好,那是一种妥妥贴贴的宁静的好,使她突然有了兴致,趁着陈效在厨房做早餐的功夫,换了泳衣,溜出去游泳。
海水很冷,浪也不小,她却还是不顾一切的往前游,游了一阵,感觉到手脚都是飘的,才想起来自己什么都没吃过,肚里空空,一点力气都使不上。愈是深入,海愈加显得波澜不惊,浪的力道反倒是大得多,每一次扑向她都可能是灭顶之灾。她突然就放手了,就像在天上的事后一样。她放任自己在那里,直到有人追上来,将她拉回去。
“你个疯子…”陈效喘着气骂她。
“彼此彼此。”她挑衅的笑着,骂回去。
回到海滩,她已经精疲力尽,只是任由他抱着她。他带她回去,扒掉她身上的比基尼,打开莲蓬头冲掉留在她皮肤上的海水和沙粒。大约是因为冷,她紧紧贴着他。没事了,他在这里,没事了,她对自己说。两个人的皮肤都是凉的,隐隐却又透出那么一点热来,而她就是寻着那一点热,不肯离去。
离开迈阿密之后很久,林薇还是清楚的记得飞机在自己手里失控时的感觉,有那么短短的一瞬,她放弃了生还的希望,也终于放开了一切,包括好的,坏的,实在的,虚无的,只是任由引力带着自己下落,下落,再下落。 还有,投身于高过头顶的海浪的感觉,也是相似的。曾几何时,她根本不能理解那些玩极限运动的人,觉得就是没事儿作死,直到这一天才算是有点明白了。但她到底还是个市侩的人,这种疯发过一次两次的,也就过去了。
假期结束,两个人又回到香港,许多本来没有过的庶务落到了陈效的身上。虽然麻烦,却也是个好兆头。
多年前的那场遗产官司让陈效手握着一小部分的股份,进入华善堂之后,又在董事会有了一个席位。如今,他担任集团CEO也有几年,业绩是有目共睹的。现任董事会主席已年近六十,又不是急进功利的人,早就有风声传出来说是准备退休。够资格接任主席位子的人选有几个,但大多对这位子没有什么兴趣,比如何齐,何思睿,或者赖至成,不管是无奈还是自愿,一看便知是与世无争的人。于是,这些人当中最热门的人选还得数是陈效。正如林薇所说,看这架势,他是又要高升了,但真要到那一步,却也不光是会挣钱就可以的。
就好像新年之前的那场慈善舞会,若是在过去,陈效既无时间,也不喜欢去做那些表面功夫。他只用挣钱,现如今却不得不开始给自己挣些名声了。可不知为什么,陈效对这件事表现的还是不那么积极的。
香港本地的八卦新闻业十分发达,也总有那么些有钱人家愿意抛头露面,什么都可以娱乐化,豪门恩怨是最受欢迎的戏码。陈效与何齐的身世已经不是秘密,从陈康峪去世,两兄弟打遗产官司开始,一路故事讲下来。说起何齐,人们总是回想到无国界医生、慈善基金、治病救人,陈效的名字却是跟抢遗产、走私、贩毒连在一起的。何齐若是真善美,他便是假恶丑。
所谓i舆论大概就是这样,一个名声极坏的人即使做了许多好事也会被抹杀,甚至很普通的一个举动也可能被误解。
曾有男士生活杂志撰文,例举了几种时髦的运动,每种运动都采访了一两个热衷者,其中既有演员歌手,也有本城名流。那些运动之一就是固定机翼飞机飞行,专题编辑采访了陈效,事后写到了文章里。虽然所占的篇幅只有短短的一段,不久之后,却也被别家报社拿去另做文章,还是拿他跟何齐相比,说他不做慈善,宁愿去玩烧钱的极限运动,甚至追溯到一年多以前,说他那个时侯已经在飞了,时至今日飞行里程已经累计到了一个不小的数字。
看到那则报道,陈效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反应,可林薇坐镇公关部的位子,却不能坐视不理。
她建议他抽出时间去参加一两个活动,环保或者慈善都可以。此类活动,香港本地就有很多,再远一点,广州附近也有不少,比如去城市自来水水源地监测一下水质,或者爬爬楼,骑骑自行车,承诺每周有一天不使用电梯和汽车之类的。过后她可以找媒体写篇报道,还能写进年报当中企业社会责任那一章,投入不多,收获却不少,既实惠又方便。
陈效没有立刻提出异议,她赶紧把所有近期的活动找出来,汇总在一起,发给他过目。活动林林总总的有不少,推荐的排在前面,不推荐的在后面。陈效对着电脑,将她推荐的那些项目草草看了一遍,最后反倒从她不推荐参加的那一堆里选出一个来。
他指指显示屏说:“这个不错,可以去一去。”
“哪个?”她站起来,探身过去看。
“Water Aid(水援助组织)穿越撒哈拉。”他把显示屏转到她这一边。
她看了看,答道:“这个要徒步穿越沙漠的,就算一切顺利,按计划走完就得十五天。而且,我跟组织方谈过,所有参加的人出发前至少得花几个月时间做身体上的准备,否则根本没可能坚持下来。”
换句话说,这个活动一点也不方便,更谈不上不实惠。 至少在那个时侯,她以为他只是说着玩的,并不是当真要去撒哈拉沙漠走上一遭。他是个坏人,或者说他们都是坏人,坏人是不会浪费时间去做那些不实惠的事情的。
可陈效却看着她的眼睛,对她说:“真的,我想试一试。”
她也对着他,不明白这是为什么。如果说是为了名声,这绝对不是一个最好的选择。这个活动简单的说起来,就是徒步穿越撒哈拉,再帮助摩洛哥的一个村子修建蓄水井,既费时又费力,发生的地点又离此地太过遥远,对目标受众而言,缺少直接的冲击力。而且做起来又不是那么容易的,长征将从摩洛哥的阿特拉斯山脉以西出发,一直走到距离红海沿岸四千八百公里处,相比地图上那一大片广袤的黄色,这只是一指宽的小线段,可按照水援助组织的说法,往年参加的人里面,有不少连第一天都没走完就退出了,如果半途而废,弊甚至大于利。
但如果不是为了名声,又是为了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