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也可有特例,时有秀女才姿俱佳,被皇上当场封妃,就好比当年的楚离。
子归殿外,待选秀女各色姿容,五人一组排头入殿,等候被大皇兄问话。
淮王妃与我一般坐于龙椅的一侧,却一直缄默不言。座椅下方立着太监总管刘成宝,以及负责选妃的礼部侍郎王启堂。
大皇兄依规矩选着,与每一个都说上一二言,话不多,问的都是诗书礼仪上的东西,英挺的眉时而深锁时而微蹙,却甚少有过展颜。
自然也不是没有秀女讨得他欢心,詹事府左中允之女襄茹,一袭浅碧小袄在姹紫嫣红的华服中格外醒目,一颦一笑如出水芙蓉。
大皇兄看了她一眼,问:“喜欢碧色?”
她浅浅一笑,眉目已含情,却答:“回皇上,不喜碧色。”
大皇兄眉头一蹙,仿佛明知她话藏玄机,却不欲与她周旋,已步至下一人身前,又听得她道:“皇上若因妾身的衣色便揣度妾身喜欢碧色,未免太不解女子心意。”
大皇兄脚步一顿,回过身淡淡道:“那么朕就给你一个机会,且将你的心意告知于朕。”
襄茹应了声“是”,道:“回皇上,妾身不喜碧色,是因绿叶衬朱花,妾身不甘做衬托他人的绿叶,要做,便做当中众星拱月的朱花。”她说着,抬目看向大皇兄,接着道,“可妾身今日着碧色衣装,是因一众姐妹皆穿粉着艳,是以妾身所着的碧色并非真的碧色,而是能让皇上一眼便瞧见的红朱。”
大皇兄冷笑一声,道:“第一眼瞧你,未必第二眼还会瞧你。”
但襄茹听了这话,却目不转睛地看着大皇兄道:“可有了第一眼,才可能有第二眼。”她一顿,忽又垂下头去,轻声道:“皇上莫怪妾身唐突,然妾身所言所为,不过是因斗胆揣度圣意,想要做皇上的心中的女子罢了。”
大皇兄漠然道:“心中的女子?你且说一说,朕心目中的女子,该是什么样的?”
襄茹道:“皇上天纵英明,但身处帝王之位,未免曲高和寡,是以心中所求,并非才德姿容兼备,怕不过是一名知心人罢了。”
听得“知心人”三字,大皇兄似乎愣了一愣,良久不言。
襄茹咬了咬下唇,认真道:“臣妾心知自己差之甚远,如若皇上肯赐臣妾一个机会,假以时日,臣妾定会做皇上的知心人。”
已经过去了十二名秀女,却无一人被留下来。
襄茹此言一出,子归殿忽然安静了下来,所有人屏息凝神,似乎都在等大皇兄的答案。
我叹了一声,与立在一旁的兰嘉道:“身子有些凉,你去给本公主备个手炉罢。”
她静静应了声“是”,从侧门离开了子归殿。
兰嘉的身影消失在侧门外那一刻,大皇兄忽笑道:“好一个知心人!左中允竟将朕当年与他的闲话说与了你听。”
襄茹一惊,连忙跪伏在地上:“爹爹无心之口,望皇上恕罪。”
大皇兄道:“罢了,难为左中允谨小慎微的性子,竟生了你这么个大胆的女儿,留牌子等册封罢。”
或许因襄茹开了先河,之后的秀女或有姿色或有才德的都被留了牌子。
眼前尽是倾国倾城的美人,可有一瞬间我竟觉得大皇兄的心中必定是颓唐的,他走马观花地为自己充盈着后宫,唇畔的笑容虽多了些,但那份喜色还未至眼底便已消散。
我想也许只有襄茹“知心人”三字无意说中了大皇兄的心思,可惜她并不是他的知心人。
而大皇兄的心思从来可探知而不可触及,他的克己与自持,让他一直都站在最冷漠的一端,不会妄为,亦不会随心所欲。
盛妍进子归殿时,天色已有些暗了,因宁思故去,她这一排只有四人。
大皇兄已有些许疲惫,问的话倒别有深意:“‘无衣’二字,何解?”
其中一名秀女答:“岂曰无衣?与其同袍。回皇上的话,此句出自《诗经秦风》,歌咏的是兄弟情深。”
大皇兄问:“念过书?”
那秀女谦逊道:“回皇上,念过,但念得不精。”
大皇兄略点了一下头,吩咐刘成宝留了她的牌子,又问余下三人:“你们呢?可有不同的见地?”
另两名秀女面面相觑,这时候,盛妍却道:“回皇上,妾身以为无衣所歌咏的兄弟情深不过是就前朝而言,如若放在本朝,无衣二字更是指君臣之礼。”
大皇兄笑了一声:“说下去。”
盛妍道:“昔有淮王率兵出征,为大随保住江山,后淮王归来,太上皇便命人将淮王幼时所居更名为无衣殿。太上皇与淮王虽为兄弟,但更是君臣,臣子为君王出征,但君王更念臣子恩德,便赐殿名无衣,是为即便身为人君亦会以兄弟之礼待之,这是仁君的典范。”
她兜了这么大一个圈子,直到最末,我才听明白她竟是借我父皇的事迹,赞大皇兄亦是个仁君。
因那无衣殿后来为我二哥所居,而二哥也曾领兵出征,于雁关大败敌军,与数十年前淮王的经历一般无二。
可大皇兄听了盛妍所言,只摆了摆手,吩咐刘成宝赐花。
盛妍愣了一愣,似乎难以置信,问道:“皇上可否告诉妾身,妾身竟是哪里说错了么?”
大皇兄回过身来看她,出乎意料地做了句解释:“无衣殿名的来由,与君臣无干,而是感念袍泽之谊。”
的确如此。
当年父皇将淮王所居更名为无衣殿,是因听闻将士在外,大敌当前亦能同进同退,历尽千险仍可生死与共,虽为异姓,但更胜于血亲兄弟。
刘成宝将一枝白茶赐给了盛妍。
盛妍垂眸木然看着手里的茶花,慢慢直起身来,本是要随另外两名落选的秀女一起从偏门退出去,怎奈脚下一个趔趄,忽又跌倒在地,喃喃道:“皇上,皇上只因妾身不知无衣殿的因果,便不要妾身了?”
原来她真地没听明白我大皇兄的言下之意。
“无衣”二字究竟何解并非重要,可笑她竟以为在后宫的种种作为,竟能瞒过当今圣上。
其实大皇兄的那句“袍泽之谊”已是在喻醒她沙场将士尚可互托生死,她安泰无恙又何必苦心算计他人。
新的无名秀女已按次入殿,盛妍爬起身,讷讷退到偏门口,忽然双膝落地直挺挺地跪下,厉声道:“皇上,妾身不服!”
整个子归殿静了下来。
此举无疑与顶撞圣上,众人皆是一惊。
“大胆!”须臾,倒是礼部的王启堂高声喝道,正要上前斥责,却被大皇兄拦了一拦。
盛妍已是满面泪痕,声音亦变得凄婉:“妾身不明白皇上何以因为无衣二字见解不同便要赐妾身花,昔日太上皇与淮王种种妾身不过道听途说,以为更名无衣殿是太上皇念及兄弟情份,是太上皇仁厚,这又有什么错?”
“就好比皇上您正看着一个故事,忽然有人不管不顾地将这故事的结果说与您听,您一头雾水不知因果难免揣度再三,但对这个故事的体会,便与先前全然不同了。妾身于无衣殿,正如一个被告知结局而不知故事因果的人!”
盛妍这一番话分明是强词夺理,可大皇兄听后却愣住了。
好半晌,他忽然抬眼朝我看来。
不,并非是在看我,而是在看本该站在我身侧却帮去我备手炉的兰嘉。
子归殿的气氛因大皇兄的一刻怔怔而变得凝重,盛妍的眼里却似有光,仿佛又瞧见了希望。
可那光只亮了一瞬便灭了,因我大皇兄道:“多年以前,确实有一个人趁朕不防,不管不顾地将朕未瞧完的故事因果说与朕听,朕之后所为,是又将这故事翻来覆去看了数遍,才知同样一个故事,深陷其中与端看因果的滋味不尽相同,而每复看之,都有新的所得。你只知其因果而不究内里,看来朕与你并非同道中人。”
此言刚落,偏门外忽然“啪”地响了一声。
刘成宝疾步走去掀开偏门的帘子,我才瞧清地上碎着的是我的手炉,而兰嘉垂眸跪下,声音平静得不带一丝起伏:“臣女唐突,皇上恕罪。”
大皇兄眉头深锁,良久才缓缓道:“平身。”
兰嘉又抬眸看我一眼,我摇了摇头,示意已不需手炉,她便往我身边而来。
可她才走了几步,仓惶离殿的盛妍却不慎与她撞了个满怀,脚下一个蹒跚,一个物事便从她袖囊里落出来。
而大皇兄瞧见地上的物事,脸色霎时变得苍白。
那是我赠予兰嘉的药囊。
我母后生前所制的药囊。
囊子上那朵分明清丽婉转的杜鹃花在这一刻忽然变得嫣红夺目,随着大皇兄震怒的一声“站住!”,子归殿的气氛一下子凝重到了极点,所有人都齐身跪倒在地,包括我与淮王妃。
大皇兄弯下身子,拾了几次才拾起那枚药囊。
他目不转睛地看着兰嘉,问道:“这药囊,你是从何得来的?”
兰嘉似乎不知该怎么答,只垂眸不语。
我想了想,道:“回皇上的话,这枚药囊是昌平在江淩偶然得之,见其精巧动人,便赠予兰嘉做礼。”
“偶然……得之?”大皇兄愣了,片刻竟露出了一丝笑意,可这笑意却冷寒至极:“偶然得之你便随意赠予他人为礼?你知不知道这枚药囊是何人所制?!究竟为何物?!”
我默了一默,轻声道:“昌平知道。”
大皇兄又笑了,咬牙道:“呵,你知道,你竟然知道。好得很,朕有你这么一个皇妹,真是好得很!”
我抬头看向大皇兄,一字一句道:“正是因为知道,皇妹才要将这药囊赠予兰嘉。”
“自幼时起,大皇兄便将皇妹护于翼下,皇妹十七岁被禁于冷宫,后也是因为大皇兄登基以后力排众议大赦天下才将皇妹救出来。皇妹纵然无能,却一直将这些许点滴感念在心,这些年大皇兄汲汲营营无一日不辛苦操劳,皇妹心中别无他求,只盼有朝一日大皇兄能随心随性一回,盼着日后陪在皇兄身边的,不是他人,而是皇兄的……知心人。”
大皇兄的脸色白了一白,看了刘成宝一眼。
刘成宝会意,带着众人退出了殿外,只余了我和大皇兄。
忽然一下子归殿变得深广又寂静,宫外时有萧疏的风声。
大皇兄沉默了许久,才问:“碧丫头,你都知道了?”
我道:“我不知道,我只是……猜到了一些。”
他叹了一声:“你既猜到,便也因猜到朕有所为,亦有所不得不为,何必如此。”
我垂下眸子,不知怎地竟想起一桩往事,不由笑了起来:“阿碧还记得小时候每每与二哥一起被父皇责骂,父皇便会将大皇兄端出来做我二人的榜样。皇兄勤勉自持,一直被父皇捧在手心,可唯一一回顶撞父皇,确是在一桩大事上。”
离妃入宫那年,大皇兄曾因母后的谥号多年未封,便在母后的祭日冲撞了父皇,且被父皇禁足了整整三月。
“皇兄被禁足时,阿碧曾偷溜去东宫探望皇兄,还劝皇兄何必要与父皇硬碰硬,父皇这么疼您,赔个不是不就好了么。可彼时大皇兄只应了阿碧一句话,说没什么,只是因思念母后了。”
“那时阿碧年幼,加之未曾有幸见母后一面,不解皇兄言中之情。如今想来,母后在皇兄心中,必定是谁也不可替代的,是以母后生前若吩咐了什么事,大皇兄纵是拼了性命亦会照办的。”
当年我问大皇兄何时娶太子妃时,他便给我看了他的药囊。
他说母后是江南药商之女,这个药囊是她亲手所制,原是一对。
母后将药囊给他的时候,曾说等有一天大皇兄长大,到了该娶王妃的年纪,她会将另一只药囊赠予她看中的媳妇。
那时我问过大皇兄,另一只药囊呢?
可大皇兄摇头却说不知。
而今日我将这药囊赠予兰嘉,又算不算帮母后了了心愿?
我道:“阿碧此去江淩,见到了越叔。越叔与阿碧说,母后毕生所愿,无非是我们三兄妹能平安喜乐,而阿碧亦然。”说着,我又抬头看向他:“所以皇兄不必因担心阿碧受委屈,便执意将凤印交予阿碧,不必选一个无能无才的女子做皇后,好叫后宫之权一直握在阿碧手中,叫阿碧不再因身世之故落入当年九死一生的境地。皇兄更不必因亲眼得见母后被父皇赐死,宁肯与兰嘉此生不见也不愿她入后宫为后,其实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福份,母后一生憾恨,兰嘉未必如她。阿碧知道大皇兄的心中有她,儿时皇兄捧着一卷古镜,与阿碧说起在后宫遇到一个别有见解的女子时,是阿碧
第一回在皇兄的眉梢看到那样的喜色。”
“所以,皇兄更不必因担心阿碧没了您的庇护在远南遭遇种种不堪,而迟迟不肯真正应允阿碧与于闲止的亲事。皇兄放心,往事如何不可追矣,但阿碧是个惜命的性子,只此一生无论走到哪里,也绝不会自轻自贱。”
当我安静地说完这番话,我
第一回在大皇兄的眼里看到了一丝悲凉的情绪。
可这丝悲凉,又恍若溶入了他素有的沉着与自持,叫人不易察觉。
良久,我听得他轻轻叹了一声,唤道:“刘成宝,宣旨。”
作者有话要说:
这几天最好的盆友飞过来看我,但是由于我想更文,今天把她撵出去让她自己闲逛,这才有了这肥肥厚厚的一章啊=33=
这一章的字数相当于以前的两章有没有被感动一下-333-
先回留言去,爱你们哟!
第47章 何夕兮 04
子归殿寂然无声,我听得刘成宝在宫外宣旨。
圣旨册封兰嘉为后,有言曰:“今兰式二女,祥钟华胄,秀毓名门,久昭淑德,允合母仪于天下,以册宝册立尔为皇后,钦此。”
可惜明明是两厢和美,我在大皇兄的眉间,却找不出一丝悦色。
或许因为这一场成全,令他忆起太多往事,那些被他深匿于心底,不堪的,零落的往事。
而皇兄的默认,也证明我的揣测属实。
原来母后当真不是难产而死,而是被我父皇赐死的。
我虽没有亲眼目睹当年的种种因果,但深宫之中赐死自己的皇后,还能因为什么?
但我告诉自己,到此为止。
不要再往下想,到此为止就好。
那时于闲止告诉我木已成舟不必回头,我并不明白,如今看来,才发现字字诤言。
皇上大婚订在除夕,只得月余时间准备,合宫内外忙得四脚朝天,皇兄与我说,他会在大婚上将我赐给于闲止为王妃,也好叫我嫁得风风光光。
我却觉得风风光光已不是我如今所在意的,我只求平平安安。
又是几场落雪,宫人不及清扫便已积起厚厚一层,于墀台眺望,整个九乾城已换了银装,昔日的朱墙碧瓦不见,天地的始与尽皆是茫茫。
盛妍被逐出宫后,淮王妃再无心后宫,我去淮王府探过她一回,她并没有与我多说,只闭目在佛龛前念诵经文,鬓边又添了几缕白。
她是真地老了。
尤姑毒害宁思的事已水落石出,确然是受淮王妃指使。
大皇兄说,此事既出在后宫,便全权交由我处置。
仿佛冥冥之中自有主宰,这个曾令我韶华陷于困苦,希望化作泡影的妇人,她最后的归途,却握在了我的手中。
然而去淮王府宣旨的这个清晨,我竟不由踌躇了。
我想纵然淮王妃从前千般万般地算计过我,害过我,但她这一回想扶持盛妍为后,不过是因自己老无所依,想要过得好些罢了。
而真正的她,不过是一个带着怨与憾一直活到了年色衰败的可怜妇人。
小三登过来与我道:“公主,去淮王府的教辇已备好了。”
我“嗯”了一声,想了一下道:“晚些再去,我先去倚晖堂看阿青。”
小三登道:“公主要去沈三少那里看二世子,不如等世子大人过来再一并去。”他一顿,抬目看了眼我的脸色,又继续道:“这些时日世子大人曾来看过几回公主,公主都因身子困乏推说不见,前几日本已与他说好要一起去看二世子,奴才想左右世子大人午膳时会过来,公主不如等他一起。”
选妃一事耗尽我的心神,却不至于困乏到连见一个人的精神头都没有。
于闲止必定明白我何故不见他,故此这些日子他来天华宫,再未如从前一般久留不走,顶多等上一盏茶的功夫便离开。
我道:“不必了,我独自去倚晖堂便好。”
沈羽住的椅晖堂在九乾城东,与我的天华宫是两头,乘辇过去,亦要耗一个时辰。
椅晖堂中十分安静,沈羽坐在桌案前,持笔似乎正在标注一张军阵图,小胖墩子伏在桌案一旁的矮几上习字,抬头瞧见我了,哭丧着脸唤了声:“世婶——”
沈羽应声抬头,愣了一下,又往我身后看了看,这才道:“你是一个人来的?”
我笑道:“怎么,本公主一个人就来不得?”
沈羽哈哈一笑,将笔往砚台上搁了,起身道:“你跟我摆什么公主的架子。”又看了小胖墩子一眼,笑说:“去吧。”
胖墩子学着他二叔的样子,仔细将笔在砚台上搁好,后才摇摇晃晃地跑过来,抱住我的腿委屈道:“世婶,二叔欺负阿青!还罚阿青抄十遍礼诫!”
我愣了愣,讶然地看向沈羽:“我本以为辽东王教子严苛是有名的,没想到你们沈家一家都有这毛病。”
沈羽一副懒得与胖墩子计较的样子,转身去收桌上的军阵图,一边道:“燕地动乱将起军务本就繁忙,加之你皇兄又要大婚,我自己都忙不过来,却还劳什子地去守他写什么礼诫,你且让他自己说,究竟是怎么回事。”
胖墩子扁着嘴,嘟囔了半日,才道:“前几日三姨来瞧阿青,叫阿青陪她说话,还问阿青世叔对世婶是怎样的。阿青本已十分小心,只略微提了一下世叔曾把脖子上的玉菩萨送给了世婶,不知怎么竟将三姨、竟将三姨惹得落了泪。”
沈羽挑着眉梢,在一旁添补:“我早已提醒过你,少在你三姨面前提你世叔怎么世婶怎么,你却不长心眼,眼下惹了祸,却叫我帮你收拾。”
胖墩子听了这话,皱紧眉头,嘟着嘴道:“阿青人小,心眼便小,三姨本就爱哭闹,阿青已很让着她了。”说着,又摊开他的手给我看,“二叔还叫阿青抄十遍礼诫给三姨看,好叫她消气,世婶你看,阿青才抄了三遍,指头已肿了。”
沈羽瞟了他胖乎乎白嫩嫩的手一眼,漫不经心地啜了口茶:“你闯了祸,要将自己的玉菩萨赔给三姨便罢了,李嫣儿不收,你又要来讨我的玉菩萨送她,你世叔想要与你世婶过一辈子,故此才将自己的贴身之物送她,你却要将我的玉菩萨送给你三姨,你是害我呢还是害我呢?”
小胖墩子被沈羽噎得说不出话来,堵着嘴,一张脸涨得通红,须臾气呼呼又道:“世婶你看,二叔欺负我!”
我却觉得这叔侄二人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沈羽哄胖墩子抄礼诫显然是故意的,胖墩子人小鬼大,要讨沈羽的玉菩萨送李嫣儿,大约也是没安好心。
我想了想,甚明智地转了个话头问:“怎么李嫣儿还在京城?”
沈羽一笑,道:“你以为呢?当今圣上要大婚,我们这些世子郡主哪里敢在这个当头走人。听说大婚的圣旨一下,平西王连夜便启了程,带着年前新纳的宠妃来与皇上道贺。”
我愣然道:“平西王也要来?”
沈羽“嗯”了一声,似乎看出我的困扰,道:“远南王不会来,左右有他家大世子在宫里,他倒不必跑这大老远。”说着,往我手里塞了盏茶,又打起哈哈:“瞧你额头都起了汗珠子,放心罢,有于闲止给你镇着场子,就算是远南王也要让你三分情面,更何况你还是长公主。”
我没有作声。
小胖墩子却在一旁拽了拽我的衣角,小声道:“世婶,世叔正跟世叔爹爹怄气呢。”
我愣了一下:“怄气?”
胖墩子神秘兮兮地晃着脑袋,好半晌才说:“世叔好像收到世叔爹爹的来信了。”又看了沈羽一眼,仿佛生怕自己又多嘴,“三姨说,好多年前,三姨还很小的时候,世叔爹爹原本是让世叔娶三姨的,后来不知怎么就没娶,三姨为这个伤心了许久。世叔爹爹这回的来信,约莫提的是这回事。”
听了这话,我又愣了。
难怪李嫣儿有勇气每年与远南去信一封,求远南王成全她与于闲止的亲事,原来他二人竟是有婚约在先的。
沈羽看了我一眼,笑道:“容我多说一句你且莫怪,于闲止与李嫣儿,跟你与那个谁一样,都是有缘无分,何况他心里除了你,从未有过旁人,所以你倒不必急。”
我摇了摇头,道:“这个并没有什么,我只是……”
话未说完,却见沈羽抬眸便是一愣,忽笑道:“当真是说不得,一说人便到了。”
我呆了一呆,顺着沈羽的目光朝身后望去。
于闲止一身墨色氅衣,正立在椅晖堂门口,目色淡淡地看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