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门骤然而开,分列两侧的虎贲卫齐齐拜下,朱南羡高立于马上,缓缓踏入,他身着月色蟒袍,身覆玄色大氅,淬了星的眸子明亮如昔,微扬的嘴角带着些恣意,阳光歇在眉梢。
苏晋举目望去,忽觉苍穹仿似有日晖大肆洒落,倒山倾海一般,令她不得不移开眼去,却又当自暗处无声惊动。
--------------------------------------------------------------------------------
作者有话要说:说一下卷名:


第一卷 卷名源自网络原创歌曲《月华沉梦》,原歌词是“我心如月,拂过长夜未有声。”


第二卷 卷名源自(异世谣)《灼雪》,卷名就是原歌词。
-
晚上有点事,今天调了一下时间,更早一点,明天更新估计还是晚上~
每晚□□点才来看更新的小天使不要忘记看昨天的一章。


第47章 四七章
朱南羡健步如飞地走上墀台, 撩袍跪地:“儿臣参见父皇。”又道, “儿臣在南昌日夜思念父皇, 无时不盼望父皇日月昌明,松鹤长春。”
景元帝看着他,目光里露出难得的慈爱之色,这个乱世战枭雄的开国君王双鬓已苍苍, 上前两步,宛如寻常老父一般亲自弯身将朱南羡扶起,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朕亦甚思念吾子。”
此话一出, 诸皇子神色各异。
景元帝大手一挥:“三法司留下, 其余的散了罢。”然后回身跟众位皇子道:“朕要议登闻鼓一案,你们一起来听, 出些主意。”
至殿上,右都御史赵衍将案情讲了一遍后,说道:“现已查得第二个自尽的书生姓徐, 与曲知县乃忘年之交, 故里在山西,当年二人上京赶考结识, 同榜落第,之后虽各自回乡, 但多年间仍有书信往来,至于这回上京的目的,都察院已发急遞(注1)着陕西山西两道巡按御史去打听了。”
他一顿又道:“离奇的是后来死的这个女子,目下只打听道她在敲登闻鼓的前夜, 曾在一家客栈留宿,听口音,像也是山西道人,不过奇怪的是——”
赵衍环目看向四周,沉了口气道:“臣命人查过京师户籍,此女子并没有在京师落户,八个城门也没有她的出入载录。甚至将她的画像张贴于城门,悬于重赏,但除了那家客栈的掌柜跑堂以外,尚没有人见过此人。”
景元帝看向诸位皇子:“你们怎么看?悯达,你是长兄,你先说。”
朱悯达弯身一揖,继而问道:“赵大人,照你的意思,这名女子像是凭空出现在京师的?”
赵衍犹疑了一下,道:“是可以这么说。”
可所谓“凭空出现”,“凭空”的方法却有很多,守卫难免有查漏的时候,若从此处入手,宛若大海捞针。
朱悯达也想到这一点,一针见血地问:“那么她的死因呢?本宫听说是溺毙?”
赵衍俯身跟朱悯达一揖,看了苏晋一眼。
苏晋道:“回殿下,并非溺毙,而是中毒。”
今日一早,京师衙门已将验尸卷宗送来,她来早朝前刚看过一遍。
“所中之毒乃番木鳖,也就是马钱子之毒。服用此毒者,初时只有昏眩之症,数个时辰后毒发,胸胀气闷,伴有惊厥症,呼吸不畅,因此,她应当是在毒发时恰好跌入水中,窒息而亡。”
朱悯达点了点头,回禀道:“父皇,儿臣认为,既有人下毒,那么一定有迹可寻,且药局对京师的药材出入及分量都有载录,可从这马钱子的源头查起。”
景元帝缓缓道:“是一个法子。”又看向其余皇子,问道:“你等人呢,可有不同见解?”
这时,十四王朱觅萧忽然越众而出道:“回父皇,儿臣认为,第一个敲响登闻鼓的毕竟是陕西曲姓知县,说明一切缘由皆因他起,此案若能将重点放在他身上,或许更易入手。”
景元帝有些意外,脸上浮上些微赞许之色:“不错,难为你这回深思熟虑。”
正准备再问,目光一扫,忽见诸位皇子中竟有一个垂首而立闭目打盹的,不由怒喝了一声:“朱稽佑!”
却说龙生九子,子子不同。
景元帝众位儿子中,虽不乏出类拔萃之辈,但也有缺心眼的废物。
废物之首,当属三殿下朱稽佑。
朱稽佑此人年纪虽长,但自小不学无术,好逸恶劳,幼时在宫里约束着还好些,自从封藩山西大同府,骄侈暴佚,白日宣淫,实让人为之所不齿。
朱稽佑被惊得一抖,忙不迭跪下磕头道:“父皇,儿臣知错了,儿臣知错了。”
景元帝原想借登闻鼓一案考考众位皇子,被朱稽佑这么一闹,意兴顿时没了,斥了一句:“朽木不可雕也。”摆了摆手道,“罢了,你们且都退下罢。”
诸皇子齐齐拜下,景元帝又道:“悯达,你与南羡今晚来明华宫,与朕一起用膳。”
朱悯达与朱南羡同时称是。
景元帝对殿中站着的臣子道:“各部堂官留下,其余臣工也散罢。”
众皇子退出奉天殿,下了墀台才停住脚步,朱悯达是长兄,回首道:“诸位皇弟许久不见,不如一道先去东宫叙叙旧。”
话音落,顷刻就有人应道:“行,我与十三当真是六七年不见了,等下还要借大皇兄的院子,跟他切磋一下武艺,四哥,到时还望你判个胜负。”
说话人是十二殿下朱祁岳。
宫中尝有三位皇子尚武,即四王,十二王,十三王,因此朱南羡从小除了东宫两位同母兄弟,便跟此二人走得最近。
四王淡淡道:“你刚至边关回来,历练不少,十三这年余在南昌府励精图治,你眼下说要与他比,实在不公允。”
一旁的七王朱沢微笑道:“四哥,你这就错了,十三虽在南昌府呆着,可有人不愿让他闲着,时不时就派人过去切磋比斗,是故他的武艺是一日也不能生疏,只怕一刻不练说不定就没命了呢。”
这话一出,众皇子都不答话了。
心中有数的不愿接腔,心中没数的不敢接腔。
须臾,忽闻一人道:“七皇兄这话甚么意思?”
问话人是十七,年余时日,他拔高了些许,清秀的眉目间多了一分肖似朱南羡的英挺气质。
朱沢微似乎有些意外:“十七你可是住在东宫,竟甚么都不知道吗?”
然后他弯起唇角一笑,柔声道:“这么说吧,你问问你十三哥,他此次回京的路可走得坎坷,在城外附近的茶寮是不是险些遇害?”说着又道,“得亏你十三哥现如今长心眼了,否则也不知你今日是否有幸能见到他。”
朱十七虽不明这宫中暗斗,但自小到大,谁最爱招惹朱南羡他还是知道的。
是故他当即转头看向十四王朱觅萧:“是你的府兵?”
朱觅萧双手一摊:“跟本王有甚么关系?”
朱悯达早知此事,奈何一月前,朱南羡就传信让他不必担心,他亦没有再管。此刻见老七既已开了个头,顺势便道:“十三,有人在城外设伏?”声音瞬间冷寒至极,“是谁,不站出来,别怪本宫查。”
冬日长风起,墀台下诸皇子淡默而立,各怀心事。
忽然间,九王忽然双膝落地颤颤应道:“回、回大皇兄,是皇弟的府兵。”
一见他跪下,朱觅萧蓦地瞪大眼,九王出生微寒,不过是个未进位份的宫女之子,若不是当年被寄养在皇贵妃膝下两年,这宫里或许都没人知道这号人物。
而朱十四正是皇贵妃之子,这宫中谁不知道九王是他的人?
十二朱祁岳笑道:“九哥自小谦让怯事,哪里来的胆子指使人伏击嫡皇子?恐怕这背后另有其人罢?”
朱觅萧打定主意撇清关系,不温不火道:“十二哥这话甚么意思,难不成还是本王——”
然而话未说完,左脸忽然挨了一拳,朱十七愤然道:“朱觅萧,事不过三!你以为我不知道你这一年来屡派人去南昌府干了甚么?你若再动我十三皇兄一次,别怪我捅到父皇跟前去!”
十七虽文弱,但一个拳头使全力砸过去,朱觅萧的左腮瞬间肿了起来。
苏晋与几位臣工自奉天殿退出来后,见众皇子未曾离去,只好立于不远处站班子,眼下皇子们竟动起手来,四周之人扑簌簌一下全跪了。
朱觅萧一时气极。
他好歹是皇贵妃之子,生母乃后宫之尊,朱十七这个自小没娘的东西,也配在他跟前耀武扬威?
他慢慢点着头,一步一步走近十七:“好,好,你父皇,你皇兄,那本王问你,你朱十七,又是个甚么东西?”
他舔了舔后槽牙,吐出一口淤血,忽然抬起手来:“狐假虎威,你也配?!”
然而手举向半空便被人一把抓住。
朱南羡道:“你动十七一下试试?”
说着一把推回他的手腕,巨大的力道令朱觅萧趔趄了几步才站稳。
朱觅萧心中燃着一团怒火。
他在原地站稳,深深呼了几口气,目光四下一望,忽然看到不远处还有几位弯身站班子的大员,其中一个,可不正是那个朱南羡最着紧的苏晋。
朱觅萧一笑,点头道:“是,我动不了十七。”然后他忽然转首走向苏晋,狠厉道,“但这宫中,总有本王动得了的人!”
然而在他走到苏晋跟前的瞬间,朱南羡已大步跟上来,将他的手肘反手往身后一撇,掀翻在地,朱觅萧还没来得及爬起来,一柄刀鞘已架在了他的脖子上。
朱南羡缓缓道:“只要本王在,你谁也不能动。”
然后他沉默一下,回过头去:“你没事…”
话未问完便戛然而止,因苏晋正也向他看来,目光对上,二人皆怔了怔,竟同时别开了目光。
不知从何处而起的长风忽然自耳畔灌进心里,有个瞬间,朱南羡如雷的心跳竟忽然偃旗息鼓。
须臾,身后才传来苏晋的声音,也是低低的:“微臣没事,多谢殿下。”
朱南羡垂着眼帘,抿了抿唇才轻轻“嗯”了一声。
--------------------------------------------------------------------------------
作者有话要说:注:急遞,就是急递,为什么要遞这个字呢,因为好看并且显得我有文化。
感情戏,嗯…明天争取写一段感情戏…


第48章 四八章
“都闹够了没有?”朱悯达喝道。
他看了眼架在朱觅萧脖子上的刀鞘, 对朱南羡道:“十三,把你的刀拿开。”
朱南羡一声不吭地将刀收了。
朱悯达又道:“十四, 你看清楚了,你眼前站着的可是都察院佥都御史, 你若不放尊重些,莫说父皇, 本宫现下就治你的罪。”
方才一时气极, 竟没注意这苏晋已升了品阶,今非昔比。
朱觅萧一眼扫过她身上的云雁补子,心中突生一计。
他从地上爬起来,眼中狠色未褪笑意却起,一时间显得古怪狰狞:“大皇兄错怪皇弟了,皇弟正是听闻苏御史高升, 想亲自为他道贺。”说着,他忽然回过身道:“啊,对了,三皇兄不是说近日得了一对‘金翅鸟’,邀本王今晚去你府上赏玩吗?这样,你顺便摆个席设个宴,将苏御史也一起请来。素闻苏御史高才,说不定还能为你那一对‘金翅鸟’赋诗一首,更添意趣。”
三王朱稽佑骄奢淫逸, 养得脑满肠肥, 众皇子都不屑与他为伍。
也就朱觅萧, 为了壮大自己势力,竟不惜将此等货色纳入麾下。
朱稽佑听了朱觅萧的话,“咳”了一声郑重道:“苏御史,本王与十四王一起相邀,你不会不赏这个脸罢?”
他们已将皇子的架子端了出来,还要她如何拒绝?
苏晋只得一揖称是。
朱觅萧开怀一笑,故作热忱地道:“诸位皇兄皇弟还有想来的吗?”
没人理他。
朱觅萧又望向一旁朱南羡道,无不遗憾地道:“可惜了,十三皇兄要随大皇兄一起去陪父皇用膳,不然凭皇兄与苏御史的交情,若能一起来赏三哥新得的‘金翅鸟’,那才叫有趣。”
朱南羡一言不发地看了他一眼。
这时候,朱悯达道:“苏晋,你既要去赴宴,不必站班子了,先回都察院罢。”
苏晋弯身应了句“是”,退到百尺开外,折身走了。
被朱觅萧一闹,众皇子都仿佛扫了兴,朱悯达又道:“十三,十七,我们也走。”
三人一路无言行至东宫垂华门外,朱南羡方唤了一声:“皇兄。”朱悯达便回过身道:“我知道你想说甚么,父皇那里,我会找借口帮你遮过去,为兄只问你一句话,你有把握治得住十四吗?”
朱南羡点了一下头,斩钉截铁道:“我要让他再也不敢妄动!”
朱悯达大笑一声:“好!为兄信你!”
朱觅萧这回实在太过,若非看在父皇寿辰将近,身体每况愈下,他堂堂东宫太子,要了十四的命都是轻的。
不过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当年朱南羡就藩前,曾求他无论如何保苏晋安危,且承诺日后定会助他登基,如今看来,一个苏晋一个朱十四,能换他的十三皇弟旷若发矇,一日千里,不可谓不值。
朱悯达伸出手:“日后险阻,有你与为兄同行,幸甚!”
朱南羡默了一默,抬手反握住他的手掌。
朱十七左看一眼右看一眼,以为他二人只是在说朱觅萧的事,也将手放于他二人交握的掌上,说道:“大哥,十三哥,还有我!”
朱南羡扫他一眼,扬唇淡淡一笑,一把打开他的手:“你凑甚么热闹?”
朱悯达亦笑了笑,负手道:“走罢,你们皇嫂该等急了。”
等朱悯达三人一走,众皇子三三两两须臾便散尽了。
已至未时,一大早还十万分晴朗的天慢慢蓄起云团子,没了倾洒而下的日晖,四周顿时添了几分寒意,朱沢微的马车在一间茶楼旁停下,掀帘看了看,则见周围的人无不拢起袖子缩着脖子,步履匆匆。
他又在马车里坐了半日,直到茶楼里的跑堂过来通禀说,里头的客人已来来回回换了一批,这才下得马车上了二楼隔间。
隔间内,有一黑袍人正临窗远眺,听到脚步声,悠悠道了一句:“这宫中的格局,要变了。”
桌案上摆了一盘残局,朱沢微看了一眼,温雅一笑,坐在棋盘一侧执白:“哦,怎么变?”
黑袍人道:“朱十三回宫,今非昔比,难道不是太子一方独大?他手下人才济济,刑部沈拓,兵部龚荃,大理寺张石山,还有翰林院。”
朱沢微落下白子,漫不经心道:“不过一帮老朽。”
黑袍人道:“所以你该庆幸,户部沈奚虽是大皇兄的小舅子,却是一个凡事都留三分余地的人,否则凭他才干,若当真全心辅佐太子,你的日子可会好过?”
朱沢微的指尖敲了敲棋盘中腹的位子,笑道:“沈青樾的性情,和柳昀有一点相似,他们绝不会真正臣服于任何人,只忠于自己的心,所以本王根本用不着担心这一点。”
黑袍人听了这话,回过身来:“那都察院的苏晋呢?不到两年自从八品升任四品佥都御史,实在有些本事。”
朱沢微看着棋盘摇了摇头:“此人不简单,身上像是藏了秘密。”又冲黑袍人扬了扬下颌,示意他自棋盘对面坐下,“当年苏晋落水,朱十三连夜送了两名侍卫出宫,我派人抓到一个,另一个跑了,可惜没问出甚么来。后又派人去杞州查他的身世,却总查不详尽,像是里三层外三层地被裹了一团雾。”
他说着一笑:“不过他做起事来有一股狠劲,明敏透彻,确实有些本事。”
黑袍人亦执棋落下一子:“那你可要趁她根基未稳,将她归拢过来?”
朱沢微道:“我从不用不知根底之人。”
然后他盯着棋盘,忽而又一笑,以一枚白子吃掉数枚黑子:“不过,可以利用。”说着唤来一旁的随侍,道:“你派人去告诉老九,让他跟朱十四请罪示弱,然后一起去老三府上吃宴席看‘金翅鸟’。”
朱沢微说到这里,忽然皱着眉闭上眼,敲了敲额稍:“我记得当年应天府的府丞,叫孙什么来的,来投诚本王?”
随侍道:“回殿下,叫孙印德,后来殿下让曾尚书将他调去工部任郎中了。”
朱沢微颔首:“是了,朱十四手下,值钱的也就一个工部。”
他对黑袍人一笑:“你不是说我手底下人不如大皇兄多吗?”转头吩咐随侍,“这个姓孙的是个蠢货,刚帮老三在山西建了行宫。眼下苏晋不是正查登闻鼓下死了的山西书生跟女子么?你去告诉老九,让他在宴席上,将孙印德在山西修行宫的事透露给苏晋。”
黑袍人听他这么说,问道:“怎么,这姓孙的府丞跟苏晋有过节么?”
朱沢微笑道:“当年仕子闹事案结下的梁子,苏晋恨不得弄死他。”又执起一子,摇了摇头,“可惜啊,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凭苏晋的本事,定能从姓孙的打开决口,将工部这颗牙从十四嘴里拔了。”
黑袍人也执起黑子:“你既知道那死去的书生与女子与山西道老三有关,大皇兄怎会不知?”
朱沢微冷笑一声:“他当然知道,但他就等着我和十四因这桩事斗来斗去,他正好隔岸观火。”又落下子,“再说了,老三修行宫的事,都察院柳昀,户部沈青樾,谁不知?还不是各有各的打算。老三嘛,废物一个,于时局没影响,任他在山西折腾,总比将这块宝地交给一个有野心的人好。”
黑袍人摇了摇头:“所以择盟友,一定要擦亮眼看准了,十四连三哥都要,岂知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朱沢微以为英雄所见略同,粲然一笑,眉间朱砂殷红似血:“所以我只选了你,你我兄弟一文一武,岂不正好?”
苏晋知道朱觅萧不怀好意。
她下值后,回接待寺换了便服,坐在桌前略一思索,将朱南羡予她的匕首揣在了腰间。
得到三王府附近,她又嘱咐覃照林道:“你牵两匹快马,在巷口等我。若我至亥末未出,你吩咐一人去正阳门,找那名叫翟迪的巡城御史,让他跟兵马司借兵,以盗匪潜入王府之命,自请入府搜查。你再去找柳赵钱三位大人中随便一人,先与他们说实话,然后告诉他们,到时可用‘听闻我在三王府中受伤’的名义,强行将我带出。”
覃照林道:“可俺瞅着你没受伤哩。”
苏晋无言:“给自己一刀还不容易?”
三王府前有婢女相迎,苏晋方入府内,就瞧见一旁的石径上有两人走来。
仔细一瞧,走在前头的一位竟是今日在宫中见过的九往朱裕堂。
苏晋连忙拜下,谁知朱裕堂伸手将她一拦,笑道:“既来赴宴,苏御史不必多礼,将本王当做寻常故友就好。”
苏晋称是,直起身,目光自他身旁之人扫过,却不由愣住。
五短身材外加一双鱼泡眼,不是孙印德又是谁?
孙印德时任五品工部郎中,比苏晋已低了一级,然而他仗着是跟朱裕堂一起来的,既不跪也不拜,反而趾高气昂地道:“苏御史,许久不见。”
苏晋懒得理他,跟朱裕堂一揖,站在原地待他先行。
朱裕堂点了一下头,走了两步,忽对孙印德道:“原来孙大人与苏大人是旧识。”
孙印德冷声冷气道:“旧识说不上,微臣哪敢高攀苏御史,也就当年一道在京师衙门任职,见过罢了。”
朱裕堂笑道:“孙大人当真交友遍天下,本王还当你这一年来在山西大同府监管行宫修筑,并不识宫中新贵呢。”
苏晋听到行宫二字,目中闪过一丝异色——圣上勤俭,明令各王就藩后,除自己府邸不可再修筑宫宇殿阁。
她看了孙印德的背影一眼,暗自将此事记下。
筵席设在水榭,四方摆宴,中有数名穿着清凉的女子伴着笙歌袅袅起舞。
朱稽佑高坐上首,一左一右拥着两名金发碧眼的女子,正笑着吃她们喂来的酒。
苏晋跟在九王与孙印德身后要入席,谁知方走过栈桥,水榭前两名侍卫持刀将她一拦,身后款款走来一名婢女,举着一方托盘朝她跪下。
托盘上摆着三杯形色各异的酒。
苏晋不解,抬目看向座上。
朱稽佑吃完酒又凑去舔碧眼女子的纤纤玉手,三人正尽欢事,仿佛并没有看到她。
反是朱觅萧举着酒杯缓步走来,看着苏晋一脸疑色,勾唇一笑道:“苏御史头一回来三哥筵席,恐怕不知这里规矩。这三色酒是三哥亲自酿的,初来乍到的人,都要在其中任选一杯饮下。”说着,将手一抬,“苏御史,请吧?”
水榭里又传来淫|靡的笑声,苏晋暗忖了半刻,想到自己左右已是一条砧上鱼,能多拖一刻是一刻,便开门见山地问:“酒里放了甚么?”
朱觅萧又笑了笑,倒也不跟他绕弯子:“这个苏御史大可以放心,三杯酒里,只有一杯是毒酒,御史如果运气好,死不了。”
苏晋又问:“另两杯呢?”
朱觅萧道:“通常另两杯一杯是清酒,一杯放媚药,不过,苏御史是极难得才肯赏脸赴宴一回,因此今夜这两杯酒里,都放了媚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