旨意一出,太后满意,毕竟太后也不喜欢权柄过盛的皇后,后宫也沸腾了,尤其是纯贵妃、舒妃和愉妃,惊喜之情溢于言表,毕竟先皇后虽然贤惠,可即使是有孕的时候,也从未想过把权力下放的事情的,其他的妃子们则开始酸溜溜的,冷笑揶揄不断。太后和皇帝一看后宫嫔妃们的表现,顿时觉得,原来这些嫔妃还是不如皇后的呀。至少对权力的向往就比皇后重了许多。
此后,宝珠就安心养胎,在精神不错的时候偶尔过问一下宫务。乾隆对权力却是看重的,虽然不曾告诉宝珠,却把下面的事情盯得死死的,还要小心照顾着十二阿哥和五格格,四阿哥的事情也时常关注着。
四阿哥已经有了福晋,便从毓庆宫搬进了阿哥所。宝珠虽然有了自己亲生的儿女,对这个养子还是十分上心的,嘉贵妃看到皇后这样的做派,心里也安心了许多。
十一月,嘉贵妃开始时常陷入昏迷之中。
十四日,很罕见的,嘉贵妃精神好了起来,面泛红光,然而,哪怕是年纪不大的八阿哥永璇,也开始偷偷落泪了,大家都明白,这只怕就是回光返照了。
皇帝和宝珠都去探望嘉贵妃,嘉贵妃抓着宝珠的手,恳求道:“皇后娘娘,奴婢此生已无憾事,永珹在皇后娘娘膝下,奴婢也没什么不放心,可永璇才十岁,永瑆更是只有四岁,奴婢实在不能安心。皇后娘娘,奴婢实在是…”
宝珠便觉得也悲哀起来了,反手握住嘉贵妃的手,强笑道:“你自己的孩子,自然还是自己亲自养着更好些,谁都不如亲额娘更心疼孩子的不是吗?他们本宫自然可以先照顾着,不让他们受一丝委屈,你放心,等你病好了,一定会看到白胖的跟小馒头一样的两个阿哥。”
嘉贵妃便笑了。
次日一早,嘉贵妃薨。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s8f8c8"亲的地雷,╭╮
第十二章
乾隆二十年,忻嫔戴佳氏生了皇六女,皇后肚子也起来了,据太医说是个阿哥,令妃这么多年没有动静的肚子也鼓了起来,这都是值得高兴的事情,可皇帝还是乐不起来。
六格格身子骨不甚强健,不若五格格那样讨人喜欢,令妃虽然有了喜,可还是非常坚持的要帮舒妃和愉妃的忙,两人推脱不了,只能捡几件轻省简单的事情交给她,谁知却在走路的时候不小心被没能及时铲掉的雪滑了一下,动了胎气,据说这孩子就算生下来,也可能身体不会很好。
再加上他一向还是比较喜爱的嘉贵妃的去世,虽然追封为皇贵妃,可还是难掩惆怅。
乾隆二十一年元月初一,皇后再一次诞下嫡子十三阿哥。
皇帝见皇后生下的十三阿哥身体瞧着很是壮实,这才高兴起来,想着刚入二十一年就喜得嫡子,想来这一年一定会有好运道。再加上,十三阿哥被养得胖乎乎的,小胳膊小腿看起来跟藕节似的,怎么瞧怎么可人疼,皇帝瞧着瞧着,心里就快活起来了。
后来,清军平定了准格尔叛乱,六月,皇帝以此告祭天地社稷的时候,还想着,果然这十三阿哥是个带福的。
七月十五,令妃生皇七女。
看着这个瘦弱的女儿,皇帝脸色便有些不快。虽然对她身体不好已经有了心理准备,可对她出生在鬼节可是没有半点儿心理准备的。
九月,蒙古准噶尔部阿睦尔撒纳入觐途中反叛。
宝珠担心皇帝会因此怀疑十三阿哥的吉祥招牌,乾隆便出了主意,秘密使自己安插在延禧宫令妃处的人又谈论了几次七格格生在鬼节的事情。其实,本来皇帝还没想到这一遭,可无意中在延禧宫听到几次后,就真的把此二事联系起来了,对令妃母女就有些膈应了起来,去延禧宫的次数便少了许多。
也不知该说令妃好命还是歹命。就在皇帝对她淡了的时候,又爆出有孕的消息来。
乾隆喜欢一个人的时候,能把那个人捧到天上去,比如说当初的慧贤皇贵妃和后来的令妃。但是当他不再喜欢那个人的时候,他也完全可以把那人当做敌人来处理,不留一丝情面,就如同他现在对待令妃。
在发现令妃居然有胆量对着孩子出手的时候,在发现令妃原来不是那么温柔可人的女子之后,他也就不会再存着原本的情意了。
他很清楚自己的性子,便想着,如果令妃连着两个或是三个孩子都正好出生在鬼节的话,皇帝会有什么样的表情。
于是,令妃悲催的在二十二年的七月十五这一天,生下了她的长子,皇十四子,并且因为难产,伤了身体,基本上她以后都没有什么可能再有生育了。
皇帝听到消息的时候,脸很明显的又黑了一下。虽然后来没有说什么,仍旧照例庆贺,可乾隆清楚的看到皇帝连笑容都是硬生生挤出来的,而且太后和皇帝都没有想过要抱过孩子看一看。虽然有“抱孙不抱子”的说法可以解释皇帝不抱十四阿哥,可太后也一样,不只如此,他们两人只是在别人手里远远看了一眼就罢了。这样明显的冷遇,任是个人都感觉得出来这十四阿哥一出生就不受宠爱了。
因为是个不受宠的皇子,再加上迷信的原因,没有谁愿意抚养他,宝珠身边已经有了不少孩子,十一、十二、十三阿哥和五阿哥,哪里还有精力抚养十四阿哥呢,而给别人养吧,又怕遭了人怨,令妃才得以自己养育儿子。
然而,令妃看着面前的儿子,心里却不甘得很。
虽然自己升得很快,在潜邸就一直伺候皇上的黄氏和陈氏现在也不过还是小小的嫔,自己一个伺候皇后的宫女就已经超过她们封了妃,可她也知道,就因为出身,自己一直不大被瞧得起,原想着,有了儿子就好了,自己境遇也会改善的。可现在,自己也算是儿女双全了,但是却是两个被皇上和太后所嫌恶的、无视的孩子,自己的命怎么就这么苦呢?
令妃抱着儿子,指甲嵌进了肉里。
她不信,她就真的这么背运。虽然她不认识字,没什么文化,不像前后两位皇后一样能跟皇上有共同话题,但她却是跟慧贤皇贵妃最相似的人。
令妃是一个固执而倔强的人,她的固执,并不比宝珠的少一分。
原本,她并不打算成为皇上的女人,她只想着熬过这几年,回到家里,嫁一个有出息的可靠的男人,过简单又温馨的日子。
然而,命运最喜欢的就是捉弄人。跟自己一起的,一心想要飞上枝头的那些小姐妹们一个个都出宫了,只有自己,一心盼着出宫回家的自己,留了下来,留在了这个战场上。
先皇后,那个所谓的仁慈和善的菩萨一般的人,就那样轻易的毁掉了自己的人生。然后,又说自己不过是一样工具,一个玩意儿,可以随便扔到一边,这她也能咬牙忍了,可却不该下药让她不易生育,不能做母亲的女人,还是完整的女人吗?也就是那一次,原本想要安安分分守到老的自己,不再甘心了。她出卖了良心,跟嘉妃一起,害死了皇后。其实这不是什么难事,本来就受了打击的皇后,如果再知道皇上不过是以她的名头打掩护,目的是为了会情人,她还会忍得住吗?就算她忍住了,能不气坏身子吗?本来身体就接近崩溃的皇后,面上含笑接纳了皇帝的风流债务,转头没两天就病危了,临死的时候,为了唯一活下来的女儿,还不能让皇帝知道自己是因为对皇帝寻花问柳不满才气死的,还要再最后做一次贤惠大度的模样,让皇帝以为她是因为思念儿子才死的。
不就是因为出身包衣吗?不就是汉人吗?难道你们满蒙八旗就真的有多么高贵吗?孝恭仁皇后不也是包衣出身吗?自己这个被你们当做泥巴一样嫌弃的,汉人包衣,未必就不能把你们踩在脚下呢!
乾隆看着延禧宫慢慢荒成冷宫,比原先的承乾宫更加荒凉清冷。心里想着,这应该可以惩罚她当时企图对五格格出手了吧,而且,她失去了宠爱,也应该不会生下永琰那个败家玩意儿了。
剩下的日子,乾隆都窝在承乾宫教导几个小家伙。对于自己的教育才能,乾隆是非常自信 。不说远的,单看他教出来的宝珠,永珹,都是不错的,现在对这几个小东西,他可以说是信心满满了。
想想自己曾经看到的那一切,他的国家那样飘摇破败下去,再看现在面前的几个孩子,心里想着,好歹让他们知道,不能抱残守缺,看不到异国的好东西了,就算现在不容易做到,可他们长大以后,好歹还是可以试着去接触一下西方的东西的。
只是,这样一来,只怕五阿哥就不适合为继承人了。现在想想,不说他的年纪,等乾隆六十年的时候,就算他不去云南,也有五十来岁了,年纪太大,精力就不行了。何况他只怕还是抱着天朝上国的想法长大的,现在怕也扭不过来了,倒不如着重培养这几个小的,从里面挑一个目光长远又有能力的出来,也许大清也能来个什么变法维新的,比那什么明治维新还早,让中国早早的富强起来。
十三阿哥年纪还小,对着十一阿哥、十二阿哥和五格格这几个稍微懂事的,他不只是会提前教授上书房的知识,还会给他们讲他所了解到的西方的东西,重点是给他们留下一颗对西方感兴趣的种子,以后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破土而出了。当然,关于西方的,几个小家伙也都信誓旦旦的保证,不会告诉别人。
哪晓得有一次皇帝来承乾宫的时候,五格格说得兴奋的时候,无意中秃噜出一句关于西方的话,皇帝便感了兴趣,问他们为什么对西学感兴趣。
五格格虽然年幼,可脑子最好用,眼珠子一转就胡诌起来了,“皇阿玛,我们是无意中听五哥说起的,他说圣祖皇帝就对西学感兴趣,还曾经亲自教授皇子皇孙这些西学呢,连西洋文字都要学的。皇阿玛,听说您小时候是被圣祖皇帝亲自教养的,您跟我们说说圣祖皇帝的事情好不好?”
皇帝平生最得意的就是此事,没有引子都要拿出来好好回忆显摆一下的,更何况还有这几个小家伙那样亮晶晶的崇拜期待眼神催促着,皇帝兴致便高昂了起来。虽然皇帝在康熙身边呆的时日算不得多久,但至少也是康熙亲自教导过的,康熙那些关于西学的书籍和器具他也是见过的,因此,连着康熙对他的喜爱,以及他见到的那些西学相关的东西,都倒给了几个孩子。看着他们那样羡慕的神情,皇帝自尊心获得了极大满足。
皇帝再看着他们的神情,想起当年自己见到那些东西的时候也是很新奇的,便觉得好阿玛也应该让自己孩子们感受一下自己当年的兴奋的,便大手一挥,同意找出当年康熙所藏的关于西学的图书以及器具,让几个小东西过瘾。不过还是有前提的,那就是他会不定时的考察,孩子们必须得学好了应学的课程才可以摆弄这些。
好歹是乾隆付出了极大的耐心教导出来的,在皇帝考察过后,心里很是满意,还提出可以让他们的十六叔祖,年纪已经一大把的庄亲王抽空给他们讲一讲数学,毕竟庄亲王当年关于数学方面学的很不错。
第十三章
说实在话,虽然十二阿哥和十三阿哥是嫡子,可皇帝还真的没拿他们当继承人培养,毕竟他们出生的时候,自己年纪也不小了,就算按照圣祖皇帝那样的长寿来计算,自己驾崩的时候,他们也才二十来岁,太年轻了,还不成熟,所以,皇帝多是把他们当老儿子来宠着,把大阿哥和五阿哥两个当继承人考察着的。
然而在这段考察他们学习状况的期间,皇帝发现了,原来这几个孩子也是很聪明上进的。十三阿哥太小,虽然是个小人精,但其实还是看不出太多东西的,十一阿哥又是个小财迷,又太过沉迷于书画,也不适合为君。倒是十二阿哥,人虽不是最聪明的,却懂事稳重,功课也学得认真,进步也很大,皇帝便觉得,他虽不如那两个兄长,却也是可造之材了,何况还是嫡子呢。
在发现自己儿女身边都不太干净以后,皇帝就坚定的认为,自己连夭两个嫡子都是人祸,其实自己还是很受上天眷顾的,尤其在他又有了两个聪明可爱的嫡子之后,这个信念就更加坚定了。所以,现在的他,并没有什么自己克嫡的想法,对嫡子也就没有什么想亲近却又不敢亲近的感情,因此,他们父子之间感情还是很不错的。
自己所出的两儿一女都健健康康的活了下来,且都还很受皇帝喜爱,宝珠便觉得,人生真的完满了。
到了乾隆二十五年,太后去了五台山祈福,乾隆觉得,自己期盼了多年的可爱女儿们,马上就要来到了。
这几年,发生了不少事情。
先是愉妃没了。
愉妃虽然没有什么圣宠,但不管怎么样,人家生了个被皇上和太后看重的,被当成储君继承人来培养的好儿子,所以日子过得还是非常惬意的。人都说心广体胖,然而到了愉妃这里,虽然因为生活质量高,体型也比较丰满,然而,心眼却始终没能大起来。
在她眼里,儿子最大的敌人,大阿哥、十二阿哥和十三阿哥,都是跟皇后关系亲密之人,心中便恨不能皇后立时死掉算了,顺便带着那三个挡了自己儿子路的家伙一起上西天得了。因此,五阿哥每每见到生母,被灌输的都是皇后他们一拨人的不好之处。虽然宝珠在乾隆的影响下,对五阿哥还是比较慈和的,但是五阿哥在愉妃的影响下,恶毒皇后的印象已经根深蒂固,自然也就把皇后这样慈爱的举动看成了口蜜腹剑之类。每次见到皇后他们,也都只是面上恭敬,暗自警惕。
五阿哥在宫里,最亲近的,除了愉妃,就是令妃。
他自幼由慧贤皇贵妃抚养,在他眼里,养母是比生母更加温柔慈爱,才华过人的女子,虽然养母去世很久了,可仍然怀念不已,并且时常同皇帝说起儿时慧贤皇贵妃对自己的教导,与自己的相处,皇帝也因此视他与旁的儿女都不同。
若论皇宫之中,与慧贤皇贵妃最为相似的人,就是令妃了,毕竟也是先皇后千挑万选出来供皇帝怀念慧贤皇贵妃的人选。所以,五阿哥见到令妃后觉得亲切喜爱也是很正常的事情。然而,这在愉妃眼中就无法接受了。
当初自己无宠无子,只能依附于慧贤之时,在慧贤眼中,自己不过是一条狗罢了。后来,有了儿子,却不敢亲近,只能看着儿子在别的女人怀里撒娇玩笑。在她眼里,慧贤就是压在自己头顶上的,最最沉重的一座山。好容易,慧贤死了,自己可以经常见到儿子了,却没想到又冒出一个令妃来,以肖似慧贤的言行举止,大有夺走儿子的敬爱之心的架势,愉妃如何能够容忍。
本来令妃只是想和愉妃合作,哪里晓得愉妃竟然完全容不得她。令妃也不是什么软柿子,二妃相争的结果是,愉妃病逝,令妃借着五阿哥丧母悲痛之际,以肖似慧贤的优势,让五阿哥对自己亲近了许多。
再借着五阿哥,令妃也终于结束了在皇帝眼中透明人的生涯。
皇帝本就不同于他的父祖,是一个感性大于理性的人。令妃这些年苦练绝技,虽不敢说大成,却也小有收获,行动间与慧贤皇贵妃很是有七八分相像。就因着这个,不单五阿哥对她有了些移情,便是皇帝,视线在她身上停驻的时间也多了几分。
宝珠因此很是不快。
宝珠倒不是一个多么善妒的人,虽然看着皇帝悠游花丛,心里难免泛酸,看那些嫔妃也难免有些不顺眼,但她毕竟从小受这样的教育,知道何为贤妻贤后,因此还是很能够一碗水端平的。但是一碰到和令妃有关的事情,她就很难静下心来了。
自打乾隆把令妃谋害五格格一事告诉宝珠以后,令妃之于宝珠,就如同贪官污吏之于御史清流一般。只是当时尚且没有确凿的证据,何况现在?
本来就恨着令妃,却又抓不到证据,兼之令妃现在又开始狐媚皇帝,宝珠如何容得下她,若不是乾隆在一旁劝她以大局为重,她真能扑上去掐死令妃,尤其是在令妃耍嘴皮子名为示弱暗则挑衅的时候。
宝珠虽然要顾着贤惠名声,却仍是当年的直率性子,吃过令妃不少暗亏也是自然的事情。但是一方面令妃如今在皇帝眼里还没有好到比皇后更得他心意的地步,二来还有个乾隆在宝珠身边帮衬着,令妃也没能占到宝珠多少便宜,但是,乾隆很清楚,如今皇帝对宝珠那点子心意已经慢慢在减少了,虽然还不怎么明显。
十四阿哥永璐自出生身体就不很好,再加上皇帝不喜欢他,令妃也就觉得这个孩子用来争宠是无望了,对他也不大尽心。后来笼络住了五阿哥,十四阿哥在她眼里也就只剩下了一个价值——陷害皇后,得到皇帝怜惜。
然而,宝珠虽然肠子里弯弯绕绕不多,乾隆却是时刻防着令妃的,令妃想要得手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过了几日,十四阿哥又发起烧来,令妃日夜不歇的照顾儿子,才终于让他的情形好了起来。然而十四阿哥渐渐好了起来,令妃却因为没日没夜的照顾而躺倒了。
皇帝虽然不大喜欢十四阿哥,但对令妃的慈母模样,心里却是喜欢的。
然而,令妃病倒了,十四阿哥的身子又甚为虚弱,此刻正是离不开人照料的时候,令妃便对着皇帝提出,皇后娘娘素来大度,又素来细心,在她名下教养的孩子都是一个赛一个的聪明健康,若是能有幸让皇后娘娘抚养十四阿哥一段时日,她便无可忧心了。
皇帝一听,令妃说的倒是没错,皇后名下的孩子,不论是亲子养子,从永珹到永璇到永瑆,再到永璂、永璟和五格格,都是极好的,永珹虽说气度不够,可无论文武都是很拿得出手的,永璇虽然天生腿脚不大好,可也温文尔雅,讨人喜欢,至于永瑆一下那几个年纪尚小的,虽然还不大看得出来,但活泼可爱,脑子转得快却是任谁都看得出来的,好好培养应该也是能成大器的。这样一想,便觉得把永璐送到皇后的承乾宫里是个不错的主意,说不定永璐也能脱胎换骨一番呢。
于是,便笑呵呵的说起皇后的种种好处,主要意思是:皇后是个好母亲,令妃可以放心把十四阿哥交付过去,他对皇后十分的信任。
令妃嘴上同意,可心里却在冷笑:虽然把永璐交给皇后,皇后便是再不乐意也得好生照看着。
不过,就算皇后再怎么小心,再怎么视永璐如己出,只怕都没用了。
损失一个儿子,不是不心疼,可,用一个不受宠,甚至身体差到几乎没有长大机会的儿子,换来皇后的失宠,换来那几个嫡子和皇后养子的失宠,给五阿哥减少敌手,这样的交换,在她眼里,实在是件太过划算的事情了。
于是,便面露感激,用一叠又一叠的好话,给皇后戴了一顶高高的大帽子。
宝珠虽然对令妃很是厌烦,却也知道当着皇帝的面要多加掩饰的,因此,当皇帝说了要她在令妃生病期间照料十四阿哥的时候,她并没有露出什么不悦的情绪。
然而,皇帝一离开,宝珠眉头就皱了起来。
令妃主动提议把儿子给自己养,宝珠自然不会天真的认为令妃是真的相信自己,这定然是她的阴谋。
乾隆想了一夜,终于记起,上辈子十四阿哥就是个早夭的孩子,似乎也是在送入皇后宫中不久就出了事,本来就已经岌岌可危的帝后关系终于降到了冰点之下。
只怕,令妃是知道十四阿哥活不久了,便想用一个快死的儿子,来让皇后完全失去皇帝的信任吧。
到了晚上,心烦意乱的乾隆,在将一张小纸条投入火中以后,面上已经带了笑容。
第十四章
当晚,十四阿哥身边的小太监小贺子抹着眼泪,小声劝道:“主子莫多想,想来娘娘并不是想害了您的,好歹虎毒不食子呢。”
十四阿哥却两眼无神,“这是七姐姐告诉我的,如何会错?那只耗子的下场,你也看到了,原本活蹦乱跳的小东西,在服下额娘吩咐人给我熬的药之后,就…”说着,便落下泪来,哽咽不能言。
“主子,那许是旁的宫的主子下的手呢,娘娘未必就是知道的。”
十四阿哥勾唇冷笑一声,“我这样的,虽也是皇子,可谁会费心费力除了我呢?我,便是连被旁人毒害,都是没有资格的。”
小贺子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还是什么都没有说出来。
十四阿哥却觉得心丧若死,幼时还好,虽然皇阿玛和额娘都不喜自己,虽然自幼吃药跟吃饭一样,可好歹还能放心活着。然而自打额娘重新得了皇阿玛的宠爱,自己就开始活得胆战心惊了。有时候,额娘不愿给皇后请安,便给自己灌些致病的药,然后,就可以借口照看生病的自己不去皇后那里了。有时候,为了给皇阿玛显示自己的慈母形象,自己也要时不时生一些病。可至少额娘之前只是让自己生病而已,却没想到这次竟是要自己的命了,只是为了把皇后拉下来。
若不是七姐姐心疼自己,派了身边的杏姐姐偷偷告诉自己,只怕,自己就真的成了额娘的工具了。
“主子,便是不为了别的,就为了七格格,您也不能消沉下去呀。”小贺子低泣道。
十四阿哥一震,没错,虽然皇阿玛不喜自己,额娘更是意欲置自己于死地,可自己还有七姐姐呢,七姐姐是真心疼爱自己的。若是自己出了什么事儿,七姐姐怕是要难过死了。
我不能死,也绝对不会死!十四阿哥眼中闪过坚定。
“小贺子,那碗药的事情,你知道该如何说如何做的,是不是?”
小贺子低下头,恭声道:“阿哥已是喝下那碗药了,并未发现任何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