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想夺张家的权?」
「父皇不夺张家的权,无论想做什么事,都得看张家人的脸色。以前太后还在,父皇忍了,如今太后薨了,父皇岂容张家人继续指手画脚?」
这是当然,一国之君无法容忍臣子侵犯他的权威,一旦绊脚石不见了,岂会不想除之而后快?!可是……
「此事太急了。」
「是啊,就是太急了,张家人不会坐以待毙。」
「王爷为何不劝着皇上呢?循序渐进看似没有魄力,却往往可以不动声色的清除敌人,于社稷黎民反而是好事。」拿刀杀敌很爽快,一下子就可以分出高下,可是若因此败了,很可能就是死路一条。
「我劝了,父皇听不进去,父皇等这一日等得太久了,如今只想着大展雄心,顾不得张家是一棵盘根错节的大树,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拔除的。」
芍药的手指不自觉的一紧,感觉好像有一场腥风血雨要来了。
戚文怀抓住芍药的手,放到唇边轻柔一吻。「不要担心,无论如何,我一定会护住你和孩子。」
「我更担心王爷。」荣贵妃此时只怕无暇顾及她,反倒是王爷……不,应该说是皇上,她觉得皇上更危险,而皇上一旦有个万一,王爷就有危险了。
戚文怀明白她的担忧。「别怕,如今禁卫军掌握在父皇手上,张家人不敢乱来。」
是吗?芍药心存怀疑,张家人或许不敢明着发动政变,但并非没有法子在不惊动禁卫军的情况下威胁皇上的性命……这个猜测太大胆太吓人了,王爷不会相信吧。
「我们去封地好吗?」以前他会不顾一切走向东宫,可是如今他不能不考虑芍药腹中的孩子。芍药勇敢坚强,无论他想做什么,她都会支持他,不过为了让腹中的孩子平安出世,他们都不能不有所割舍。
芍药闻言眼眶一热,知道他做此决定不易。「皇上会答应吗?」
「父皇可能不会答应,但我必须表态。」他在向太子表明一件事——他无意争夺皇位,尽可能将父皇欲夺张家权的行为单纯化,父皇夺权是为了巩固皇权,这对将来太子即位也是有益,想必太子也不乐意听张家行事。
「嫁给王爷的时候,妾身就做好随王爷去北燕郡的准备。」
略微一顿,戚文怀忍不住问:「会害怕吗?」
「凡是人,皆有害怕之时,可是害怕又如何?遇着困难,还是要走过去。」芍药调皮的低下头,用额头轻撞他的额头。
「王爷想做什么就去做,妾身相信王爷。」
「王妃。」瑞雪的声音在门边响起。「高成在外面,说是皇上要见王爷。」
戚文怀眼神一沉,芍药回道:「知道了。」
「你别动,我自个儿来就行了。」戚文怀旋即起身下床更衣。
随着宫中的情势越来越紧张,戚文怀每一次出门,芍药总是会有一种面临生离死别的不安,因此她每日早上都会亲自送他出门,晚上一定会等他回来,所以此时她还是坚持起身,披上斗篷送他走出房门。
「今晚别等我了,待会儿就上床安置了。」戚文怀深深在她额上印下一吻,贪恋的看了一眼,方才快步转身离开。
许久,芍药动也不动的站着,直到瑞雪出声唤她。
「王妃,你是有身子的人,招了凉就不好了。」
「就是啊,瑞云姐姐如今招了凉,可难受了。」绿儿也忍不住补上一句。
芍药转身回房,同时提醒。「你们也当心一点,季节交替之时最容易招凉了。」
「我们知道,王妃用不着为我们担心,专心照顾好腹中的小主子才是。」
瑞雪随同芍药回房,为她解下披风,绿儿端了热水进来,伺候她洗脸、上床。
虽然累了,可是没有戚文怀在身边,芍药就是睡不着。整个心悬在那儿,怎能睡得着呢?可是,她教自个儿平静下来,太医说了,切莫思虑太重,对孩子不好,务必要放宽心,如今,还有什么事比平安生下孩子重要呢?她将双手放在肚子上,默默祈求上苍一定要让她平安生下孩子。
第十一章 起程北燕郡
皇上与皇子是父子,更是君臣。这一点戚文怀时时刻刻牢记在心,无论父皇有多疼爱他,在他心中,皇帝的身分总是高于父亲的身分,正是如此,他在父皇面前总有一些拘谨。
「这是朕给你的贺礼,贺喜你要当父亲了。」皇帝递了一个木匣子给戚文怀。
父皇此时召他进宫是为了送贺礼?!戚文怀压下心里的疑惑,推辞道:「宫里的赏赐已经塞满库房了。」
「宫里按例会有赏赐,可是,这是父皇给的。」
宫里的赏赐和父皇给的还不是一样吗?戚文怀觉得好笑,不过也没说什么,皇上说不一样,难道他还能坚持一样吗,总之收下就对了。
「打开瞧瞧。」
父皇哪一次赏东西时会特地叫他瞧瞧了?戚文怀这次倒没有多说什么,打开木匣子,里面是一个雕工精致的赤金镯子,说起来不贵重。
「这是你母妃亲手为媳妇设计的镯子,她总是唠叨将来有一天要亲手为媳妇戴上,可惜她没能等到你迎娶正妃,朕如今只是代她送给媳妇。」
既然是母妃要给儿媳妇的,何必说是父皇给的?戚文怀觉得今日父皇话中有着不能言明的含意,可是他无心追究,只是满怀思念的摸着镯子。
「回去就给你的宝贝媳妇戴上,你母妃一定很开心。」
「谢谢父皇。」
「太后出殡大礼之后,你就进兵部。」
虽然早就猜到了父皇一定会叫他进兵部,目的是接收张家的势力,可是,狗急了会跳墙,这不过是在逼张家痛下杀手。「太后出殡大礼之后,儿臣想去封地。」
「什么?」
「早在二哥坐上太子之位,儿臣就该前往封地了。记得儿臣告诉过父皇,娶个同甘共苦的妻子,两人就前往封地,这乃儿臣肺腑之言。」戚文怀的态度无比真诚,看得出来并非一时冲动的决定。
「朕要你留在京城,朕……朕已经失去你母妃了,不想再失去你。」皇帝看起来非常疲惫,如今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他,为何他不能体会自己的用心良苦?
「儿臣不宜继续留在京城。」
「朕叫你留在京城,你就留在京城,况且你的宝贝媳妇如今是有身子的人,如何禁得起一路折腾到北燕郡?」皇帝微愠的摆了摆手。「不要再提去封地的事。」
「好,儿臣暂且不提去封地的事,可是儿臣好不容易才熟悉吏部,不想去兵部。」
「父皇希望你……」
「二哥如今在兵部,我还是待在吏部。」戚文怀唐突的打断皇帝,因为他很清楚父皇要说什么,可是有些事不能说出口,尤其干德殿一定有荣贵妃的耳目,他们的每一句话皆会传进荣贵妃耳中,若是父皇明明白白露出废太子之意,荣贵妃很可能会冒险发动政变。
皇帝显然意识到自己差一点失言,口气转为温和。「你二哥在兵部毫无作为,朕想让他进工部磨练。」
戚文怀在工部待过,那儿可是苦差事,三年前的水患他还差一点丧命,一个人不小心掉入洪水之中死了,即使是人为所致也无从查起,而且太子从来不是一个可以吃苦的人,又如何愿意去工部那种地方?
「二哥是太子,父皇应该将二哥带在身边,亲自教导他为君之道。」
「想要当一个好皇帝,应该四处多磨练。」
「为君者不必事事躬亲,重在用人。」
是啊,刘邦与项羽争霸能得天下,不是因为刘邦比项羽更有才干,而是刘邦比项羽更懂得用人之道。皇帝转而道:「还记得你母妃的教导吗?」
「儿臣时时刻刻不敢忘了母妃的教导。」
皇帝满意的点点头。「你母妃将你教导得很好,可惜,她去得太早了。」
父皇是在暗示他,母妃也希望他继承皇位吗?不,也许对母妃来说,活下去比成为一国之君更重要。念头一转,戚文怀仿佛没听懂其中的含意,只是淡淡的道:「是啊,母妃去得太早了。」
「你母妃的身子一向硬朗,怎会染上了风寒就一病不起?」
当初父皇不愿意追究,如今说这些又有何意义?戚文怀如此想,却什么也没说。
「夜深了,朕要歇了,你也回去歇着吧。」
戚文怀离开皇宫时,心情莫名沉重起来,父皇显然心意已定,他虽从未放弃那个位置,却不想在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与太子对上,父皇太躁进了,这让他隐隐有些不安。
太后出殡大礼之后,皇上还来不及下旨让戚文怀进入兵部,宫中就传来皇上对太后的死过度哀痛而病倒的消息,戚文怀只能匆匆进宫。
戚文怀一进宫,芍药就一直很不安,太后去了,皇上正准备大展雄心,怎么可能在此时因为过度哀痛病倒呢?此事有诈,宫中肯定有变,可是一想起戚文怀出门之前的嘱咐,她不肯有一丝丝不安流露出来。
「这段日?父皇太过劳累,偶染风寒也是常埋,你就一如平的专心养胎,一概谢绝访客,就是永昌侯府派人来也不要见,我已经命乔总管紧闭门户,严禁府里的人出去,明白吗?」
她明白,此时有所动作很容易被冠上造反的罪名,且府里的奴才有很多都是宫里安插的眼线,若是宫里有意陷害王爷,只要派个奴才从府中溜出去被逮个正着,罪名就有了,至于是真是假,掌握在胜者的手中。
如今,芍药什么也不能做,只能等候。
过了三天三夜,宫里敲响皇上龙驭宾天的丧钟,随后芍药就收到戚文怀让高成递出来的消息,因为她身子不适,不用进宫。
皇上龙驭宾天,这如同宣布太子胜者为王,王爷会如何?
她很担心,深怕王爷遭到不幸,可是除了待在府里,她也不能如何。
五日过了,太子为先皇举行大奠,登基为新皇,可芍药还是见不到戚文怀。
「王妃,如今你是有身子的人,为了孩子,吃不下也要多少吃一点。」瑞云实在很担心芍药,她午膳吃不多,晚膳又没吃几口,这怎么成呢?
杨姑姑点头附和。「王爷不会有事,王妃不用担心,照顾好腹中的孩子,免得王爷回来瞧王妃痩了,反而心疼。」
芍药勉为其难的再吃了几口,可还是咽不下去。基本上有储君的情况下,皇上驾崩,朝堂应该不会生乱,不过,新皇能不能容得下他的兄弟,会不会随便找个理由将人打入大牢,这就难说了。
杨姑姑是从宫中出来的人,当然知道芍药的心情,安慰道:「人人都说新皇贤明,若是王爷在此时出了什么事,天下百姓会如何看待新皇?」
是啊,新皇就是容不下王爷,也不会挑在此时动手,总是要作一下戏,要不,别说天下百姓,就是朝堂上的那些大臣也会人心惶惶,若是过去不是新皇一党,或是新皇看不顺眼的人,岂不是都别想混了?新皇登基,朝堂不稳,天下就容易生乱,新皇绝对不会冒这个风险。
虽知如此,芍药还是放心不下戚文怀,不过就在此时,外面来报王爷回来了。
悬在半空中的心终于落下了,芍药慌慌张张起身出去迎接,可是戚文怀动作比她还快,抢先一步踏进屋内。
「你是有身子的人,怎么可以像个孩子似的如此急躁?」
芍药怔愣地看着戚文怀,他满脸的胡子,说有多狼狈就有多狼狈,教人怀疑他是从盗匪肆虐之地逃出来,而不是从宫中回来的。
「我饿了,不过可以先帮我准备热汤沐浴吗?」
芍药回过神来,连忙吩咐瑞云准备热水。
进了里屋之后,芍药还是一如往常的亲自伺候戚文怀,不过他舍不得她挺着肚子伺候他,推说自个儿来,只要她待在身边就够了。
苟药很乐意为他做这些事,可是见他此时很需要洗个澡,吃顿饭,也就不坚持了。
饱餐一顿,戚文怀直接了当说明如今情况。「皇上要我三日内起程前往封地。」
「什么?」
「他比我想象的还狠,一登基就立刻下旨让我前往封地,连一年的守孝时间都不愿意给我。」戚文怀不由得苦涩的一笑,如此防备亲手足,真是可悲,不过这也不奇怪,父皇病得太离奇了,看起来倒像是中毒,可是他不能追究,一如母妃病逝的道理,他手上无权。
「这是为何?」从先皇突然病倒了到一病不起,芍药对这位人人口中贤明的新皇有了不同看法,他绝非良善之人,还是个装模作样的高手,不过,正是因为善于装模作样,他不至于在此时落人话柄。
「二哥想必知道父皇准备在太后出殡之后,安排我取代他兵部的差事,接管张家势力,并让他进工部磨练。」二哥绝不可能不在父皇身边埋眼线,就像宁亲王府也有二哥的眼线,只是,他们都太小看二哥了,不相信他们的心腹很可能是二哥的眼线。
若是他猜的没错,一向对父皇忠心耿耿的夏公公只怕是二哥的人……不,该说是张太后的人,而张太后临终前就移交给二哥了。
芍药记得那一夜先皇召王爷进宫,王爷带回一个镯子戴在她手上,说是他母妃在世时设计的,父皇不过代母妃送给儿媳妇,当时见王爷神情凝重,她也没多问,想必这些
都是那一夜向王爷提出来的意思。按照王爷的说法,新皇知道这些事,就表示先皇身边有新皇的眼线,也难怪先皇突然病倒了……也许被下毒,可是太医被封口了,说是病倒了,旁人还能如何?
芍药冷不防打了一个寒颤,不是没想过这个可能性,只是觉得太过吓人,教人难以置信……芍药顿时生出一股强烈不安,紧张的抓住戚文怀的手。
「皇上会不会要王爷的命?」新皇若认为先皇有意将皇位传给王爷,必然会想法子杀掉王爷,免得先皇留了后招,给新皇留下后患。
「为了保住名声,他暂时不会动我。」
「先皇死的太过突然,宫里或大臣之间势必有诸多揣测,皇上怎可能不担心王爷私下串连将先皇的决定泄露出去?杀了王爷,即使先皇有过废太子之念,也不必担忧有人藉王爷之名兴风作浪,这是杜绝后患。」
「杀了我,就真的能杜绝后患吗?如今杀了我,只怕更证实诸多揣测是真的。你可别忘了,父皇不是只有二哥和我两位皇子,三哥在西南,还有五弟、六弟、八弟、九弟、十弟。父皇曾经言明,最大的遗憾就是兄弟相残,如今禁卫军还没有掌握在二哥手上,二哥不敢动我。」他在宫中可以太平,不只是因为还有其他的弟弟在身边,更重要的是禁卫军盯着。
闻言,芍药稍稍松了一口气。
「二哥不敢动我,因此想尽速将我打发,不让我有机会在京里建立势力人脉,真正成了他的威胁。」
芍药露出多天来第一个笑容。「京城也不是多好,我们去北燕郡。」
略微一顿,戚文怀做出一个很痛苦的决定。「我已派人去北燕郡了,可是如今还不能确定北燕郡的情况,你还是先留下来,过一段时间我再派人来接你。」
「不要,我们要在一起。」
他早猜到她会如此反应,如同她所言,她会一直守护在他身边,就如同他,若不是情非得已,又怎会做出这样的决定呢?
「你有身子,从京城到北燕郡路途遥远,我怕你受不了。」
「我们走慢一点,无论如何,我们要在一起。」
「那儿可能很苦。」
「我不怕苦,只要与王爷在一起。」
戚文怀还是犹豫不决,但有芍药在身边,就好像冬日见着阳光,很温暖。
「难道王爷放心我独自留在京城吗?虽说新皇以太子身分承继大统,可是不代表他掌握所有势力,荣贵妃更非张太后,往后京中的情势如何还很难说。」
此去北燕郡,他势必带走大部分的侍卫和暗卫,将她独自留在京城,不过是教他时时牵挂难安。
戚文怀思索片刻后点了点头,对着她展露笑容。
「我们一起去北燕郡。」
芍药知道宁亲王府此时的一举一动都在宫里的监控下,因此她不敢回永昌侯府,只是写了一封信,请郭清暗中交给徐丼丹,并将郭清留下来保护徐丼丹。
三天后,天未亮,他们就浩浩荡荡动身前往北燕郡。他们带走大部分侍卫和暗卫,还有几位贴身伺候的人,至于早就被戚文怀丢在一旁的女人,包括乌氏在内,皆留置京城。戚文怀没有问她们是否跟去北燕郡,而她们想必也不乐于前去寒冷的北方,毕竟她们在戚文怀眼中早就是不存在的人,又何苦委屈自己。
因为芍药有身子,他们走得很慢,不过反倒可以藉此机会一览沿途风光。
戚文怀大部分时间都待在马车上陪伴芍药,两人通常静默的相依偎,偶尔戚文怀会向芍药介绍此时经过之处的景物,当然,不时总要问上这么一句。
「还好吗?」
「我们的孩子很懂事,只是偶尔动一下。」芍药温柔的摸着肚子。
戚文怀闻言两眼一亮,急促的问:「他何时动了?」
「王爷骑马的时候,我就告诉他啊——」芍药低着头看着肚子,依样画葫芦的将当时的情景重新上演一遍。
「父王在马车上时,你怎么不动呢?这会儿你父王在外面骑马,我也不可能喊你父王过来与你说话,下一次吧。」
「他有反应吗?」
「有,这一次他连动了两下,我就问:你是不是想跟你父王一起骑马?他又动了一下,我就告诉他,他还在母亲的腹中,不能骑马。」
戚文怀差一点爆笑出声,根据他的解读,这段话真正想传达的意思是——她也很想骑马,不过,为了腹中的孩子她忍住了……戚文怀很认真的给了一个结论。
「这一定是个儿子。」
肩膀垮了下来,芍药可怜兮兮的问:「王爷喜欢儿子,不喜欢女儿吗?」
「我都喜欢,只是女儿娇贵,我担心北方的生活对女儿来说太辛苦了。」
「我们的孩子很懂事,无论儿子女儿,皆是聪颖独立。」
戚文怀轻柔抚着芍药乌亮的发丝,低声道:「我已经修书给外祖父,外祖父也派人送消息过来了,小舅舅会先带几个人去北燕郡的王府打点。」
「外祖父?」她当然知道香贵妃有娘家,可是从来不曾听过王爷提起。
「我母妃出生宣州郡的大族,而宣州郡紧邻北燕郡。」
「宣州郡紧邻北燕郡?」
戚文怀点了点头,细细说来。「父皇原本想要给我的封地在南方,南方富庶,可是太后不同意,硬要将我的封地弄到最危险的北方。太后说得可好听了,因为我聪明有谋略,最适合为大梁镇守北方,父皇还能说什么?后来父皇左思右想选中了北燕郡,正是因为我母妃的娘家在宣州郡,多少可以成为我的助力。」
就芍药的认知,先皇是懦弱无能的,可是如今看来,先皇并非庸才,只是在张太后强势的阴影下有志难伸,致使一生无所作为,甚至死得不明不白。
「比起南方,我更喜欢北燕郡。母妃一直期待有一天可以回宣州郡,她总是在我面前提起宣州郡的一景一物——一望无际的草原,纵马奔驰,我们不过是沧海一粟,如此渺小,可是感觉胸怀天下。」「我会喜欢北燕郡的。」
戚文怀调皮的对芍药挤眉弄眼。「你已经嫁给我了,不喜欢北燕郡也不行。」
「只要王爷在的地方,我都喜欢。」
「北燕郡的日子很苦。」他还是要提醒她。
芍药岂会不知道?不过……芍药摸着手上的镯子,就像她从这个镯子看见一个父亲对儿子的疼爱,北燕郡不也隐含此意吗?垂下螓首,芍药柔声道:「其实,先皇很疼爱王爷。」
戚文怀一怔,顺着她的目光落在她右手腕上的镯子,脑海忽然闪过一个画面——父皇临终前紧紧抓着他的手。当他赶至宫中探视父皇时,父皇时而昏迷时而趋醒,醒过来时,父皇虚弱得说不出一句话,只是握着他的手腕,看着他的眼神仿佛暗示什么,当时他深知父皇必是遭到某人下毒,心情愤怒而压抑,根本没将此事放在心上。
「这只镯子有何不对吗?」芍药见他目光有异。
戚文怀不发一语的将镯子取下来,仔细研究上头的纹路,过了一会儿,发现一道细腻的接缝,接着用力一拉,镯子分开来了,里面藏着一张纸。
两人很有默契的互看一眼,戚文怀打开一看,竟是一张名单,再仔细查看上面的名字,绝大部分是京营的人,有几个是镇守边关要地的大将。
「王爷认识吗?」
「父皇要我进兵部,我因此花了一些心思研究,首先从京营下手,而这名单里面多是京营的将领,平日不显眼,可是带的兵都是最精锐的,是真正懂带兵的人。」
「皇上是什么意思?」
「我想这些人应该是真正属于父皇的人,父皇想必是要我私下连络他们,取得他们相助,以便接管张家势力,只是我还来不及进入兵部,父皇就病倒了。」
芍药突然觉得心酸,先皇如此费心将这份名单交到王爷手上,就这么白费了吗?
「当时父皇绝对没料到如此费心,最后竟然只是成为一张废纸。」戚文怀嘲弄的一笑,准备将纸撕成两半,芍药连忙伸手拦止。
「虽然已经没有意义了,但是留着吧,总是先皇对你的一份心意。」
「父皇对我的一份心意……是啊,就当一份念想吧。」戚文怀将名单重新收回镯子里面,戴回芍药的手上。
「不知道还有多少日可以到北燕郡?」
「再三日左右。」
芍药打了一个哈欠,歪着头靠在戚文怀肩上,闭上眼睛,同时喃喃交代。
「到了北燕郡,王爷一定要记得帮妾身扎风筝。」
戚文怀失声一笑,将她圈进怀里,好教她睡得舒服一点。那一次去庄子时,因为天寒地冻,不能放风筝,因此他没有帮她扎风筝,没想到她对此事念念不忘……去了北燕郡,他应该随时可以帮她扎风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