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老先生不置可否,只转头去问秦含真:“你也听到你二叔的话了。你道如何?”
“不如何。”秦含真歪着头说,“章姐儿是陈家的女儿,不但要二叔养,还要二叔教导,长大了还要二叔出嫁妆,帮她说亲事,是因为陈家太穷了吗?”
秦安讶然:“桑姐儿,你为什么会这么说?”
“因为……如果不是太穷了,陈家的女儿为什么要让二叔来教养、发嫁呢?”秦含真说,“二叔跟陈家说好了吗?他们家也愿意?二叔找的婚事,陈家也不会有意见吗?那陈家还真不是什么好人呢。二叔帮了他们家这么大的忙,他们居然连个谢字都没有。”
秦安这回可说不出话来了,讷讷无语。他怎么听着,自己的做法还有些一厢情愿的意思呢?难道陈家还不乐意?
秦老先生却笑了笑,对他说:“这事儿你还真不好做主,当年你娶何氏时,说什么来着?自会将陈校尉的骨肉教养长大,等她成人,便送她归家?当时虽然是把何氏腹中胎儿当成男孩儿来安排的,可即使是女孩儿,也不该有什么差别才是。”
秦安低头受教:“父亲说得是。是儿子想岔了。”
秦含真见状,正想要偷笑,却见得秦老先生转头来看她:“你这小滑头,一心想要你二叔将章姐儿送走,就这么讨厌她么?”
秦含真干笑一声,立刻再次露出了了纯真的表情:“有什么不对么?我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我心里其实挺讨厌章姐儿,她害得我后脑摔了个大口子,差点儿没命了,却不肯认错,对我说声对不起,不但把责任推到无辜的梓哥儿身上,还偷偷跑了。半年不见,她一脸愧疚之意都没有,祖父祖母让我搬进她书房去住,她拦着不让我的丫头进门,还骂我是坏蛋,说以前在我家,她拿我没办法就算了,这里是她家,叫我滚出去。世上怎么可能会有这么不讲理的人?我可不乐意跟她住在一起,还要叫她姐姐。她不是陈家的人吗?她回自己家去就好啦,我包管不会到她家里去的。”
一番话说得秦安心酸又愧疚,他摸了摸秦含真的小脑袋:“伤口还疼么?那事儿是章姐儿不对。她母亲把她宠坏了,教得她这般不知好歹,原该重重罚她的!她竟然还不知错,还要对你口出恶言,那真是饶不得了。”
秦含真故意说:“二叔,你别这么说,我先前讲了,不跟她计较先前的事,只要你替我娘伸冤就行。讲好的事不能食言的,我可没有别的意思。”
秦安不由得笑了:“我知道你没有,你一个小孩子,能知道什么?你不与她计较,是因为你宽宏大量,又有更要紧的事要做。可你不计较,不代表章姐儿就可以不受惩罚了。她既然做错了事,自然要付出代价的。”
他冲着窗外叫了一声“泰生”,不一会儿,便有个看起来有三十来岁的男子走到门外。秦安如此这般吩咐一番,泰生便去了对面的西厢。不一会儿,西厢闹了起来,章姐儿的尖叫哭声刺耳无比,听得东厢众人心烦。秦安起身到窗边大声喝道:“章姐儿!有错就改,耍性子哭闹算哪门子大家闺秀的教养?!你娘就把你教成了这个模样?若不是听话,你就给我回陈家去,少在我这里耍横!”
章姐儿的哭声忽然停了下来,倒不象是她停止了哭叫,而更象是被人捂住了嘴一般。西厢的喧闹就这么忽然停了下来,除了书房那头的春红探头来张望了几眼,卧室里一点动静都没有。没过多久,秦泰生就回来了,向秦安复命。秦安满意地点了点头。
他回身对秦含真道:“我罚章姐儿禁足百日,并且要抄足五百遍的《女训》、《女诫》。虽然我觉得这些书没什么意思,但章姐儿母亲平日教导她,总是拿这两本书来做准,想必章姐儿也熟得很。除此之外,就是让她败几日的火。她脾气如此暴躁,就算装得象是个大家闺秀的模样,也很容易露馅,与其叫她让人看穿了本性,惹来笑话,还不如磨一磨她的性子。若是三日之后,她仍旧不肯收敛,我就要打她几戒尺了。桑姐儿,你别怪我罚她罚得轻,她原是个孩子,罚得重了,就怕会伤身体。”
秦含真心道,我也不是真要体罚一个小孩子出气,有这些手段,应该差不多了。她便笑着说:“现在她在咱们家,二叔自然可以罚她抄书。可等她回了陈家,她要偷懒不认罚了,又有谁能管她呢?”这话却有些试探的意味了。
秦老先生抚着须,看了孙女儿一眼,心中有些诧异,却也颇为惊喜。小孙女比想象的更加聪慧,自然是好事。可惜小儿子却比不得小女孩机灵,被何氏哄了这么多年就算了,如今居然连桑姐儿都能哄住他,真叫人犯愁。
秦老先生暗暗叹了口气。
秦安根本就没察觉到父亲的忧心,也没听出秦含真话里的真义,只沉默了片刻,便苦笑一声:“到了那时候,她不肯听我的管教,我也无可奈何了。她毕竟不是我们秦家的女儿。”
这话就是默认了他会送章姐儿回陈家的意思了。
秦含真心中相当满意。她想:何氏为了护着这个女儿,连亲生的儿子都能推出来顶罪,可见她有多偏心章姐儿了。既然是这样,何氏被迫与女儿分离,就该知道什么是痛苦的滋味了吧?而陈家这么多年来,除了在暗地里传何氏的坏话,败坏她的名声以外,什么事都没干,估计也是没胆子真正伤害章姐儿性命的,顶多就是让小女孩吃点苦头,衣食住行上克扣些,跟现在没法比,也许还会有语言冷暴力,但只要性命无碍就好。也叫这刁蛮小丫头知道一下什么是人情冷暖,看她还有没有底气任性了。
如果何氏的母爱真的很伟大,完全可以主动去找女儿,将女儿接过去相依为命。可陈家把何氏视作仇人,也认定了章姐儿不是陈校尉的骨肉。到时候何氏与章姐儿会有什么样的际遇,就看她们的运气了。
何氏若不是为恶在先,也就用不着担心什么。可见一饮一啄,莫非前定。
菩萨蛮 第三十三章 好主意
章姐儿在西厢房里闹了一场,正屋中的何氏与金嬷嬷自然不可能听不见。
何氏脸色一变,立刻叫了秦泰生家的来问,得知详情,只道是女儿受了委屈,心疼得不行,口里不由得大骂,又责怪秦泰生家的:“你男人是怎么回事?你嫁给他这么多年,儿女都生了,竟然还没能把他收服么?!我不是早跟你说过,要多用怀柔手段的。一点用都没有不说,他竟然还带头去欺负章姐儿了!”
秦泰生家的目光闪烁,心里却隐隐有些不服气:我们夫妻之间如何且不说,秦泰生也不过是奉命行事。难道二爷吩咐下来,他还能违令不成?若说成婚多年就能把男人收服,奶奶的手段也不见得有多高明。如今带头去欺负章姐儿的,明明是二爷,奶奶却只会把气撒在小卒子身上。
当然这些话,秦泰生家的是不会说出口的。她只低头不语,一副顺从敬畏的模样。
何氏见状,倒消气了几分,正想要再说几句,却听得金嬷嬷开口了:“奶奶怪秦泰生有什么用?他只是奉秦二爷之命行事罢了。依我说,秦二爷罚得也不重,既没打也没骂的,不就是禁足和抄书么?大家闺秀,本来也不好天天往外跑,只顾着疯玩的,正该让姑娘收收心才好。一年大,二年小的,没两年就该说亲了。奶奶只顾着宠姑娘,宠坏了可怎么办?至于抄书,那也是好事。姑娘的字也该练练了,不然出去见人,说起她写的字不好,还自称是大家闺秀,是会惹人笑话的。至于秦二爷说的,叫姑娘败败火的话,也没什么好愁的。谁家还能缺了几块点心?悄悄给姑娘送去,别叫她饿了肚子就是。”
何氏听了恼怒:“金嬷嬷,你说话放尊重些!我的女儿好歹也是你主子,身份尊贵,你话里话外贬低她,也太不知尊卑了吧?!”
金嬷嬷闲闲地看了她一眼:“奶奶多心了。我是教养嬷嬷,自有责任把姑娘调|教好。姑娘有哪里做得不对了,我就该管。若是不说,那就是疏忽职守了,才叫对不起主子呢。哪家贵人不是如此呢?姑娘身份再尊贵,也越不过我那位主母的亲闺女去。那一位还不是照样要守这些规矩?奶奶不知道,还是别乱说的好。”
何氏一阵羞恼。她知道金嬷嬷是晋王妃的人,一向有些看不起她,嘴上说话,虽然是用着敬语,其实明里暗里的大加贬驳。她往日看在晋王妃与晋王世子面上,从不跟金嬷嬷计较,可今天对方把火烧到女儿章姐儿头上,她就不能忍了。
何氏张口就想要骂人,谁知金嬷嬷却抢先一步说话了:“姑娘关在屋子里清静几日也是好事。奶奶与我想做什么,也就不必分心了。否则她小孩子不懂事,成天与秦家的人闹,奶奶又习惯了事事护着她,哪里还腾得出空来忙正事?秦家的人还不知道会在大同待多久。他们一日在此,二爷就一日不会听奶奶的话,万一先把休书送了过来,又或是他们一狠心,连奶奶腹中的骨肉都不要了,只求赶奶奶出门。到时候奶奶便是有再好的口才,又有什么用?”
何氏顿时噎住了,想想就觉得心惊。也对……女儿那里没挨打没挨骂,不就是在屋子里关几天,再抄抄书吗?吃的可以悄悄送过去,抄书也可以叫别人代抄,女儿受的这次罚,好象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最重要的,还是先保住自己秦二奶奶的身份。她自己保住了,女儿受了再大的委屈,也有弥补的一天。若是她被赶出了秦家,女儿日后还不知会如何呢。
于是何氏便再也没反对金嬷嬷的提议了,反而还吩咐秦泰生家的:“好好安抚章姐儿,就说是我说的,让她老实几天,别惹事。她要是听话,我就答应给她买一只猫,就象过年的时候,她在马家那儿瞧见的那只雪狮子一样。”
秦泰生家的吃了一惊,但还是老实应声而去了。
金嬷嬷关上门,回头瞥了何氏一眼:“论理,奶奶也太宠着姑娘了。马家那只雪狮子是别人送的,听说能值上千两银子。以秦二爷家的家境,只怕还买不起这么贵的玩物吧?”
何氏冷哼一声:“若不是王妃行事不慎,出了岔子,如今世子爷早就入主东宫,用不了多久就能得登九五了。我们章姐儿是金枝玉叶,千两银子的小畜牲,又算得了什么?”她也不说自己这话只是为了安抚女儿,可一想到女儿明明身份尊贵,却要受如今这样的委屈,心里就疼得不行。
金嬷嬷心中冷笑。不过是个外室生的丫头,正经连玉牒都不可能上呢,也有脸自称是金枝玉叶?若不是世子没有别的骨肉,她哪里还用得着理会这个愚蠢的妇人?
金嬷嬷脸上冷了几分,淡淡地说:“我们还是先谈正事吧。奶奶,其实秦二爷愿意管教姑娘,是件好事。他罚得越重,就证明他对姑娘还有几分父女之情。我们便有了做事的余地。”
何氏皱眉:“嬷嬷胡说些什么呢?章姐儿受罚,难不成还是好事?”
“自然是好事。”金嬷嬷说,“若是秦二爷连罚都不罚她了,就意味着他不再把姑娘看作是自己人了。姑娘是好是歹,都与她没有干系。可他既然还愿意管教姑娘,就是觉得奶奶不会教女儿,所以要伸手替奶奶管上一管的意思。这是他对姑娘的爱护,所以我说是好事。”
“我不会教女儿?”何氏冷笑不已,“难不成他就会了?别笑掉人的大牙了。他一个武夫,不过比其他人多读了几年书,又算得了什么?他老子还算有些学问,可他老娘分明就是个乡下村妇,粗俗不堪。秦家若懂得教养女儿,太阳就能从西边升起来了!”
“奶奶,话可不能乱说。”金嬷嬷斜着眼道,“你别忘了,这个秦家,就是京城承恩侯府的秦家,他们家的女儿可是当今圣上的元配皇后。你说秦家不懂教养女儿?却把秦皇后放在了哪里?”
何氏脸色一白,掩口轻呼,心中懊恼。怎么就忘了这一条,一时失言了呢?还好,她面前只有金嬷嬷在,是断不会告发她的。
金嬷嬷心中冷哼一声,淡淡地说:“奶奶知道错了就好。秦家别的不提,女儿的教养却一向是出了名的好。所以我才说,奶奶有机会了。既然秦二爷有意管教姑娘,不如奶奶就借着这次腹痛,请了大夫来,演一出苦肉计,再说些知错赔罪的话。等秦二爷消了气,你再跟他说,等腹中孩子出生,就会出家,到时候无法再陪在姑娘身边了,担心姑娘日后无人教导,若是能将姑娘教给秦太太,那才能安心……”
她话未说完,何氏已经打断了她的话:“你胡说些什么?交给那个乡下婆子?那我的章姐儿才是真的毁了呢!怕什么无人教养?你不就是章姐儿的教养嬷嬷么?怎能把我的孩子交到那粗俗婆子手上!”
金嬷嬷没忍住,瞪了何氏一眼:“奶奶,教养嬷嬷哪里比得上一位有身份的夫人?你以为这教养二字,就是只教姑娘言行举止,规矩女红么?过几年姑娘要说亲的时候,人家问起她是谁教养长大的,难道要拿我的名字去应答?!”
这怎么可能呢?何氏再蠢也知道答案。金嬷嬷——谁知道她是谁?以何氏与晋王府的关系,若不是这次晋王府出事,就连她都不知道,晋王妃身边还有这么一位老嬷嬷呢,还身负重任地逃出了王府,留在晋地主事。若说章姐儿是由这位金嬷嬷教养长大的,别人只会觉得是笑话。
何氏终于明白了金嬷嬷话里的意思了:“你是想……借那乡下婆子秦家太太的名声?”皇后娘家的女眷教养出来的姑娘,自然是好教养的。无奈何氏却看不上牛氏:“可那乡下婆子根本什么都不懂,不过是个没有见识的蠢货。真叫人知道章姐儿是她教养长大的,章姐儿还有脸见人么?”
金嬷嬷知道不把话点明,这个蠢妇是真的听不明白了,只得照实说:“不过是个由头罢了,哪里真叫秦太太教养姑娘呢?便是奶奶答应,我也不能答应的。方才我叫人向秦家带来的下人探过口风,他们此行是要上京的,秦家二老大约是要在京城长住了,十有八九还要住进承恩侯府里。承恩侯府的姑娘,不论哪一房所出,听说都是统一由承恩侯夫人教养。若是秦二爷答应了奶奶所请,自会想法子求得秦太太点头,让她把姑娘一并带到京城去。到时候,她与长房那个桑姐儿一起归到承恩侯夫人跟前教养,便也是侯府的姑娘了。岂不是比顶着一个百户千金的名头更体面?”
何氏大喜:“原来如此。嬷嬷果然想得周到!”但喜完了,她又开始忧心,“就怕秦家人不喜章姐儿,会叫她受了委屈。我又不能跟在她身边,她一个小女孩儿,若是有个差错……”
金嬷嬷微微一笑:“这事儿奶奶不必担忧。我既是姑娘的教养嬷嬷,自然是要跟了去的。等到了京城,若有机会,还能联系上王妃与世子。大同离京城六七百里地,王妃与世子即便有心,也难照应到姑娘。但若是姑娘到了京城,要照应起来就方便了。说不定,王妃还能给姑娘寻到一门好亲事呢。承恩侯府出来的女孩儿,又有宗室贵人做媒,奶奶还怕姑娘将来会受委屈么?”
何氏听着,也觉得十分欢喜,若是女儿能嫁进高门,那她……
想到一半,她的脸就耷拉下来了,狠狠地看向金嬷嬷:“你哄我?!你要跟着章姐儿去了京城,那我岂不是一个人留在这里了?到时候你若弃我于不顾,我又要怎么办?!”
金嬷嬷笑笑:“奶奶胡说些什么呀?就算我不顾奶奶,姑娘可是你的亲骨肉,她怎会不要你呢?她去了京城,若讨了贵人欢喜,只需要说一句想念亲娘了,奶奶想去京城与她团聚,还不容易么?到时候,也就用不着讨好秦二爷了……”
何氏顿时转怒为喜,觉得这真是一个极好的主意。
菩萨蛮 第三十四章 拆穿
当何氏与金嬷嬷商讨着如何让秦安答应,把章姐儿送到牛氏跟前教养的时候,秦安正陪着父母与侄女、儿子吃午饭。
这顿午饭来得有些晚,秦含真都饿了。幸好他们赶路,马车里都备有充饥的点心,可以临时拿来垫垫肚子,不然早饿坏了。
侯府派来的那两个灶上的婆子,虽然在秦家人面前还能维持恭敬,对上这宅子里原有的下人,却是傲慢得很。她们看不上这里的厨娘,也看不上秦安家的下人们事先采买回来的鱼肉蔬果,连作料都要挑剔一番。偏偏金象跟着虎伯出门办事去了,没空去管。两个执事婆子里,有一个去了租的那院子里归置行李仆从,剩下那个婆子诸事忙乱,要做的事多得很,一时没顾得上厨房这里。
秦安家的下人自行做了饭去吃,他们都是何氏手里调|教出来的,心里对新来的秦家人存了芥蒂,也不招呼他们。迁去租的院子处的仆从自行做了饭,也不会过来问主人家如何。还是虎嬷嬷去厨房看了一眼,担心侯府灶上的婆子做出来的饭菜不合秦老先生与牛氏口味,才及时拦住了这些婆子们作死。否则这顿午饭,还不知几时才能做好呢。
秦含真饿了,胃口大开。今天她心情好,终于把何氏和她的女儿都解决了,她心头大石得以移开,吃饭都吃得香些。
梓哥儿就坐在她身边,白白的一张小脸,下巴尖尖,吃饭的时候几粒饭几粒饭地吃,也不肯自己挟菜,他身边那乳母也是个小心的,怯怯地给他挟了些鸡蛋、面筋就完事了,鱼肉是碰都不敢碰。牛氏心疼孙子,接连挟了好几块肉给他,还叫他多吃些。梓哥儿仍旧是一脸怯怯的模样,反把肉挟回给牛氏:“祖母吃吧,我不饿的。”
看到梓哥儿这模样,牛氏就忍不住想要摔筷子:“你娘到底是怎么养你的?怎么养得比小姑娘还胆怯呢?我瞧她带来的拖油瓶倒是脾气大得很,都快成霸王了。难不成在我们秦家,章姐儿那丫头还能把我亲孙子给压下去?!”
梓哥儿缩了脖子,没听懂她的话,但还是有些害怕。虽然祖母一向对他很好,来了不到半天,也非常和蔼,可他最怕看到长辈生气。牛氏一板起脸来,他就想发抖。
秦含真见状,就知道他平日没少被欺负。何氏到底是怎么做母亲的?就算偏心女儿,也用不着把亲生儿子折腾成这样吧?
她就对牛氏说:“祖母,别生气。梓哥儿还小呢。我们带着他离开,慢慢教着,他的胆子就会大起来的。”
“也只能这样了!”牛氏冷哼了一声,瞪了对面桌子上的秦安一眼,“我好好的孙子,才半年不见,都叫那贱人害成什么样了?你也是做爹的?居然不管一管?!敢情这不是你的儿子,你不心疼?!”
秦安心中愧疚无比。他是真没发现儿子性情变得越发胆小怯弱了。明明从前并不是这样的。这半年里他在家的时间真的太少了,即使回家,也少有见儿子的时候。每每他想去看儿子,或是召儿子来说话,何氏就总是对他说:“梓哥儿正读书练字呢,正是打基础的好时候,你别扰着他。”反倒是常叫章姐儿到他跟前讨好,夜里又缠着他亲热……
秦安甩了甩头,不再回忆下去。他已经知道了妻子的真面目,今后不再受她蒙骗就是。往日犯的错,日后慢慢弥补吧。
一家人默默地吃完了午饭。牛氏笑吟吟地哄着梓哥儿:“陪祖母去午睡吧?梓哥儿好久没跟祖母睡一块儿了。”梓哥儿已经放松了许多,又觉得眼皮子直往下耷拉,点了点头,跟着牛氏爬上炕,没多久就睡着了。这时候牛氏都还没躺下呢。
秦老先生与秦安在外间小声说话,秦含真瞧瞧牛氏,见她顾不上自己,便蹑手蹑脚地走了出去,在祖父与二叔身边坐了,默默听着他们交谈。秦老先生看了她一眼,没有让她离开,秦安虽然有些吃惊,但见父亲没开口,便也默许了侄女留下来旁听。
不一会儿,秦泰生再度过来,小声向秦安禀报:“金嬷嬷说,奶奶怕是动了胎气,必须要请位大夫来看一看,否则奶奶肚子里的孩子怕是难保。如今大夫已经在门房里等着了,二爷您看,是否要放人进来?”
秦安顿了一顿,难不成方才那一推,真个手重了?他对秦泰生说:“就让大夫进来吧,让他替你们奶奶诊治一番,无论是好是歹,也有个对策。若是可以,尽量保住孩子。”
秦泰生看了他一眼,抿抿唇,应了一声,便要离去,秦老先生却叫住了他:“大夫开了方子后,拿过来给我看一眼。”秦泰生脸上闪过一丝讶色,顺从地答应着退下了。
过了一盏茶的功夫,秦泰生过来,送上了一张药方:“大夫说,奶奶的情形不大好,胎气不稳,恐怕要静养,还要小心进补,否则会危及胎儿。”
秦安面露忧色。他虽然已经厌恶了妻子,但她腹中的胎儿却是他的骨肉。对于自己的孩子,他总是在意的。
秦老先生脸上淡淡地,拿过药方看了一眼,挑了挑眉,问秦安:“你们今儿请的这位大夫,平日里风评如何?医术还过得去么?”
秦安看向秦泰生:“是请的哪一位?”
“是北街的卢郎中,奶奶一向请的是他。”秦泰生答道,“他医术在大同城里已经算是不错了,最擅产科。象咱们这样的人家,女眷有孕、生产、产后保养等等,都是请他的多。听闻他祖上也是出过太医的。”
秦安点头,对秦老先生道:“是了,这位卢郎中的父亲,听闻几十年前曾经做过太医,只是不慎治坏了一位宫中贵人,获罪流放到边城。后来获赦,他也没回老家,就在大同城里安了家,娶妻生子。卢郎中是他家嫡长子,医术也算是高明。”
秦老先生笑笑:“我是不知道他医术是否高明,但他父亲既然做过太医,说不定把太医的老毛病也传了下来。这方子没什么不对,是温补气血的,有几味药用得相当高明,只是太过四平八稳了些。这原是京中的贵人平日里请平安脉,有事无事拿来吃吃的方子。有心情呢,就吃两口,没心情了,不吃也不要紧。这卢郎中的医术大约还比不得他父亲高明,又或者是他给一位百户家的女眷开药方,用不着象侍候京城贵人一般小心,所以用的药都偏苦,并没有改善口味。何氏不吃这药便罢,若是吃了,怕是要吃不小的苦。”
秦含真立刻就反应过来了。这是一张太平温补方!对孕妇是否有疗效,她不知道,但对于一位动了胎气、身体情况不佳的孕妇而言,恐怕没多少效用吧?那卢郎中既是城中名医,想来不是平庸之辈,乱给病人开方子,明知病人情况危急,还无动于衷。那就意味着,其实何氏的病情也不过如此,根本连药都不用吃,真要吃的话,就来几副太平温方。
秦含真暗笑一声,何氏这是在用苦肉计?可惜遇上祖父这位行家,立刻就被拆穿了。现在就看何氏这苦肉计还怎么唱下去。
秦安的脸色变了变,他也明白了父亲的意思,心中隐怒,对秦泰生家的说:“去跟卢郎中说,若是病人果真危急,就不要拿这些温补方子来搪塞。若是病人无甚大碍,他也少在这里吓唬人!别以为他在外头有点名声,就敢在我面前装神弄鬼。他胆敢糊弄我,我绝不会让他好过!”
秦泰生忍下笑意,应声而去,不一会儿又回来了:“卢郎中说了,奶奶并没有什么病,倒是有些补过头了,气血旺盛。若再这样补下去,反而对胎儿不利。因此奶奶如今不需吃什么大补之药,每日照着那张温补的方子,一早一晚喝两回药,慢慢调理身体就够了。只是为了药效,熬药时不可再添什么糖呀姜呀之类的东西。良药苦口,奶奶只管照方喝药就是了。”
秦含真又想偷笑了。这位卢郎中倒有些意思。他常常往来于低层官宦人家的内宅,想必也见惯了女眷们装病撒娇的戏码,因此开那种四平八稳的太平方,才会开得这么熟手。如今见秦安拆穿了他的谎言,立刻就把责任推到何氏头上去了,还要阴她一把。如果真要遵医嘱,何氏岂不是要吃得清淡,还要天天喝苦药?这点小惩罚,真是便宜了她。
秦安也不知道是否听懂了卢郎中言下之意,只吩咐秦泰生:“既如此,就照办吧。奶奶那里,一日三餐都尽量清淡些,不要再送补品去了,每日一早一晚的药,绝不能耽误。”
秦泰生深吸一口气,翘着嘴角应声下去,没过多久,就听到他与妻子在院子里小声争执的声音,似乎是秦泰生家的为了他在何氏面前说的话不满。他高声将她斥走,便板着脸进东厢来了,二话不说,跪倒在堂中。
秦安疑惑:“泰生,你这是做什么?”
秦泰生斩钉截铁地说:“求老爷、太太做主,让小的与妻子和离。从此以后,男婚女嫁,各不相干!”
秦家祖孙三代闻言,齐齐吃了一惊。
菩萨蛮 第三十五章 套路
秦泰生的妻子嫣红,人称秦泰生家的,乃是何氏从陈家嫁过来的时候,带的陪嫁丫头。据说是何氏嫁进陈家后才买的。多年来,一直是何氏的心腹。她与秦泰生的婚姻,乃是秦安与何氏共同做主促成。平日里,他虽觉得这对夫妻说不上恩爱,但也一直相安无事,还生了两个孩子。怎的忽然间,秦泰生会要求与妻子和离呢?
秦安不由得问秦泰生:“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难不成是因为与你媳妇拌嘴了?我知道她素来对何氏忠心,如今何氏受罚,她自然心里不快。可这是我自家之事。你们夫妻是你们夫妻,不能因为我夫妻二人生隙,我要休妻,你就要跟着休呀!”
秦泰生却摇头说:“二爷误会了,我并不是因为二爷要休妻,才要跟着二爷行事的。若不是二爷做主,我当年绝不会娶她为妻。多年来,她看不起我,我也厌恶她,早就貌合神离。若不是顾忌着二爷看重二奶奶,我早就要休了她,这些年只是忍气吞声罢了。如今二爷既然已经决定要与二奶奶分开,我若再不趁机摆脱这妇人,还要与她纠缠到什么时候?!”
秦安大为讶异:“你说什么?你……你夫妻二人怎会到了这等地步?想当年,你们也是彼此情投意合的呀!”
秦泰生苦笑:“二爷说笑了。我几时与那妇人情投意合过?二爷与二奶奶将我二人凑作堆,对我而言,与晴天霹雳无疑了。只是那时候,我还不知道这妇人的本性,勉强与她成了亲。如今早知她真面目,再不摆脱她,难不成真要葬送自己一辈子么?”
秦安不解:“这话从何说起?你们二人当年不是情投意合,连定情信物都有了么?我拿来给你看,你也承认了的。若不是你点头在先,我又怎会擅自替你定下亲事?”
秦泰生淡淡地道:“二爷当年是被二奶奶哄了吧?我心中确有中意的人选,二爷问我时,我不好说她的名字,只说有这么一个人,却需得请老爷、太太、大爷与大奶奶做主。二爷拿出那块帕子,说是对方替我做的,还说知道是谁了,要亲口替我提亲。我在那人处见过那帕子,也知道她是为我做的,只当二爷是真的知道了她是谁,满心欢喜地等待着喜讯。谁知最后……却听说了我心上那人与旁人订亲的消息,二爷反把我与嫣红凑在了一起。我有苦无处诉,若要说出真相,就要连累了别人的名声,无奈之下,只得认了命。”
秦安愕然:“怎么会……那帕子不是嫣红的?那会是谁的?若是别人做的帕子,上面又绣了你的名字,又怎会落在嫣红手中?!”
秦泰生眼圈红了一红,强忍住泪意:“是那贱人看见了,照着仿做了一条。我只匆匆见过帕子一回,心里知道那是给我做的,却没细看。二爷将假帕子递给我时,我只当是真的了,便没提防。后来婚事定下,我才从旁人那里听说,那块帕子仍旧在原主人手里。她去世的时候,帕子便做了陪葬……”
“死了?!”秦安倒吸一口冷气,仔细想想,张大了口,“难道是胭……”
“二爷!”秦泰生打断了他的话,“二爷,人都已经死了,您何必把她的名字说出来,让她身后不得安宁呢?”
秦安张张口,最终还是什么话都没说。
秦含真看了整个过程,只觉得这里头有什么故事,无意中一回头,却瞧见通向里间的门帘下方,露出了虎嬷嬷的裙摆和绣鞋,显然已经在那里听了好一会儿了。
秦含真心想,虎嬷嬷应该知道秦泰生的心上人是哪一位吧?正想着,就被秦泰生的声音扯回了注意力:“二爷,我这一世,被嫣红毁得不轻。往日碍着二奶奶,我也不敢提和离之事。可如今,二爷终于不再轻信二奶奶的话了,我便要顺从自己的心意一回。我已经忍了九年,再忍下去,我觉得自己就快要发疯了。”
秦安苦笑道:“你既然早有此想法,就该跟我说才是,又有什么好顾虑的?你我从小一块儿长大,名为主仆,情同兄弟。我最信任的人就是你,将嫣红许配给你,也是因为相信了她是你心上人之故。我万万没想到,这里头竟有这样的内情。早知如此,我就该把人问清楚,而不是拿些似是而非的话来猜度,倒误了你的终生!”
秦泰生欲言又止,最终什么都没说,只露出一个更加苦涩的笑容来。
秦含真心里也有些替他委屈。就算他是秦安最信任的人又如何?秦安被何氏蒙蔽这么多年,对何氏言听计从,连家人的不满都没能减少他对何氏的爱意和纵容,以至于连嫂子关氏都被何氏逼死了,秦安却还要等到父母上门,才知道真相。秦泰生身处大同的二房宅子,身边几乎所有人都是站在何氏那边的,就连他老婆也不例外。唯一能帮到他的秦安,又对何氏盲目信任。他能怎么办呢?
就算他能回米脂秦家告状,也还要担心秦安会拦着他吧?
秦安也许也猜到了秦泰生到底在顾虑什么,脸上讪讪地,心中愧疚却是更深,一时间,也不知该如何道歉。一主一仆,就这么沉默相对,半晌无言。
秦老先生咳了一声,引来了小儿子与秦泰生的注意力,方才缓缓道:“泰生,你的想法,我已明白了。既然你与嫣红不和,强扭的瓜不甜,便就此和离也罢。若是她不肯,你就写休书吧。只是你要想好了,你二人还有儿女,儿女将来要如何安排,你可要心里有数才好。”
秦泰生平静地道:“小的心里有数。两个孩子,虽然都被他们的母亲宠坏了,性情不好,但总归是小的亲骨肉,小的会将他们好生养大,日后叫他们在这宅子里寻个差事,等男婚女嫁,就各自迁出去过活,也就是了。但若嫣红要将孩子带走,却是不能的。她心术不正,跟了个主人也是奸滑之辈。把孩子交给她们,再好的苗子也能给糟蹋了,还不如留下来,本本分分地当差做事,至少能得个衣食无忧。”
秦安郑重问他:“你都想好了?不怕一双儿女将来怨你?”
秦泰生摇头:“不怕。我没有任何对不住他们的地方,他们要怪,就怪他们的生母行事不端,帮着二奶奶害人吧。”
秦安的表情一时有些不自在,咳了一声:“既如此,我就做主了。只是你二人即使分开,也还在一个宅子里过活,日后遇上了怕会尴尬……”
“二爷。”秦泰生再次打断了他的话,“嫣红是留不得了。您既然答应了我的请求,我也就跟您说实话吧。嫣红一直瞒着我,在外头借我的名头放印子钱。我跟着您出入军营,大同卫上下就没几个不认得我的,也知道我是二爷的人。她说是借我的名头,其实是拿您做了靠山。从前她只是小打小闹,一年有个百八十两罢了,听说里头还有二奶奶的份子。大同城内外,与二奶奶差不多的太太奶奶们,做这个的也多,利息低一些,大家都不会多事。只是嫣红自打跟着二奶奶从米脂回来,就象疯了似的,忽然间将几千两银子放出去,利息比从前高了一倍有余!她们专盯着营里品级与二爷等同,又或者再低一些的武官们,还有衙门里的小吏。就这么小半年的功夫,就净赚了一千有余。二爷不知有没有发觉,如今共事的其他大人们,对您大不如前了?那是因为她们打着您的旗号放印子钱,早把您的名声给败坏了!”
秦安大怒:“竟有此事?!”
秦老先生的神情也变得十分严肃:“此事需得尽快处置,而且要小心行事。朝廷明令禁止放印子钱,官员如此行事,更是罪加一等。你万万不可轻忽!”
秦安喘着粗气,脸色涨得通红,过了好一会儿,才镇静下来,咬牙道:“父亲放心,儿子知道轻重!”
他又问秦泰生家的,何氏与嫣红到底放了多少钱出去。秦泰生只知道个大概,不清楚具体数目,但他在秦家受仆从教育,虎伯训练他,是照着管家的路子去的,因此他算账的本事还算不错,心下虚虚一掐算,估计本金至少有三千两以上,如今连本带利,差不多有五千两了。不过这里头,收回来的并不多,因为时间短,有许多借款人尚未还钱,而还了钱的部分,何氏又命嫣红把银子重新又贷了出去。月底结账,何氏手里满打满算,顶多有不到一千两银子在身,剩下的都还在外头呢。
秦安又再次涨红了脸:“为什么?为什么?!我难道就缺了她银子使?她既装出一副贤良模样,为何又要为了图钱来害我?!”
秦含真插嘴说:“我听说家里每年都给二叔送五百两银子过来做贴补的,不过去年何氏从米脂逃回大同来,最近的那笔钱大概是没有了……”
秦安一愣,心中明白了,不由得暗叫一声惭愧,却又是他失察之过。
秦老先生对小儿子道:“如今再追问这些,也是无用。你既然已决定要休妻,那就赶紧把印子钱的事处置了,不要留下后患。最要紧的,是把误会向人解释清楚,好挽回你自己的名声。”
秦安耷拉着脑袋,应道:“是,儿子一定会小心处置。”
秦含真眼珠子转了转,只觉得眼下这情形颇为熟悉,她是不是可以利用一下套路?
她抬头看向秦安,笑眯眯地说:“二叔,放出去的那五千两银子,您还打算要吗?”
秦安不明白她为什么这样问,苦笑着说:“怎么可能要?那是不义之财,我撇清还来不及呢。”
“那就好办了。”秦含真笑弯了双眼,“我有一个好主意哦。”
菩萨蛮 第三十六章 建议
何氏斜倚在床上,听得门外的嫣红叫一声“二爷”,知道是丈夫秦安过来了,立时有了精神。
站在床边的金嬷嬷迅速给她递了个眼色,她便立刻躺了下去,捂着小腹,面露痛苦之色,双眼涌现泪光点点,一副半死不活的模样。
秦安一进门,瞧见何氏这副架势,脚下顿了一顿。
何氏苍白着一张脸,惨笑着对他说:“二爷,你回来了?你可算来看我了。我知道自己错了,二爷别生我的气。你瞧我如今这般凄惨,就知道我得了报应,只当是看在往日夫妻情份上,怜惜我几分吧!”
秦安脸色有些复杂:“泰生没跟你说吗?大夫给你开的方子不过是温补用的,那些大户人家的女眷平日拿这个方子装病,你根本什么事都没有。你明知道我最讨厌别人骗我,何必又在我面前做戏?!”
何氏脸上一僵,没想到秦安往日待她总是温柔小意,一朝翻脸,就能直接上手撕破脸皮,连表面功夫都不肯做了。这样的男人,她真能哄得回来么?
金嬷嬷在旁咳了一声,何氏便回过神来,对着秦安惨笑道:“如今是不是无论我做什么,说什么,你都不会信了?我也不瞒你,我确实没有大碍,方才那一跤,并不曾真正摔着了我,可是……我受此打击,胎气不稳,却是真的。你看我的脸上没什么血色就知道,这种事,哪里是装得出来的?哪怕你不再对我怜惜,好歹也在乎一下孩子。”
秦安又顿了一顿,心中忽然想起了离开东厢房的时候,侄女桑姐儿曾经拉住他说的话。
她说,何氏最会装可怜搏人同情了。把脸上的脂粉洗净,素着一张脸,又或者是多涂些粉,让脸色看起来特别苍白,好象虚弱病人似的。然后再穿得单薄一些,挑那青白一类的素淡衣裳,衬得整个人楚楚可怜的模样,要是狠心一点的话,还能让自己饿上两天,甚至是真弄出点小病来,取信于人。最后还要一边用可怜的语气说些苦衷,眼里再要冒出点泪花来。
何氏在米脂的时候,就是拿这种方法来骗人的,不过祖父祖母都心志坚定,没上她的当。但从她装可怜的熟练度来看,说不定这一招早已练熟了,试过无数遍。桑姐儿特地嘱咐二叔,要小心,不要上当呢。
秦安其实对小侄女的话本有些半信半疑,心想父亲母亲都没提过这些,怎么小侄女反而发现了呢?难不成何氏做戏,还做得如此明显,连小女孩都没骗过去?
此时此刻,秦安看到何氏的表情作派,倒有几分犹疑了,想了想,他就走到了床边,向何氏伸出手去。
何氏正泪水涟涟,抽抽答答,见他走过来伸出了手,心下一喜,暗道这个男人果然还是舍不得她的,还是对她有情的,瞧,她装几分可怜,他不就信了么?
何氏想得正美,身体还有意无意地朝着秦安那边倾斜,打算要倒到他怀里去,再哭着抱着撒几句娇。哪里想到,秦安并没有伸出双手去接她的意思,而是拿手指在她脸上轻轻刮了一下。
何氏一愣,便看见秦安将手指缩回近前,低头一看,上头沾着一层白色的粉。他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冷笑一声,转身就走:“果然是做戏,你什么时候变得这么会骗人了?还是说,你一向如此,只是我从前有眼无珠?!”
他转身得快,何氏的身体已经冲他挨了过去,没了遮挡,整个人就直往地上扑了。还是金嬷嬷瞧见,三步并作两步冲上来扶住了她,才让她避免了扑街的命运。只是受此惊吓,她额头上也冒出了冷汗来。再一听秦安说的话,以及他表现出来的态度,她的心直往下坠去。
又失败了!而且结果比先前更糟,如今他只怕已经认定了她所言所行皆是假装,从此再也不会相信她了!
何氏无措地拽着金嬷嬷的手。金嬷嬷也是眉头紧皱,意外无比,一时之间,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
秦安却已经在桌边的绣墩上坐下,叫了一声:“嬷嬷,你进来吧。”
虎嬷嬷走了进来,冷冷地朝何氏方向瞥了一眼。这妇人差点儿害了她独生儿子,如今还要再骗人,她绝不会让对方得逞!
秦安对虎嬷嬷说:“她的要紧东西,应该都在这里了。嬷嬷请动手吧。若是这里找不到,我就带着泰生把家里所有房间都搜一遍,不信找不出东西来。”
虎嬷嬷点了点头,什么话也没说,就开始搜索这间屋子。她什么都搜,逢箱开箱,逢柜开逢,每个角落里都要搜到,每件衣服、被褥间都要伸手进去摸了摸,确保里面没有夹带任何东西。她甚至连梳妆台上的瓶瓶罐罐、大匣小盒也都打开搜过了,仔细到仿佛没有任何一件物件,能逃过她的双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