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琏看看贾瑗伸大拇指,也学她伸手指,不过他个傻蛋,伸的两个中指,还是手指朝下。艾若都笑喷了,握住了小呆的小手,亲着他的小胖脸。小呆还以为得自己做对了,开心得咯咯直笑,口水直流。呆得无可比拟!
贾瑗捂住了眼睛,连唾弃都算了,实在看不下去了。
当然,贾瑗的手被轻轻的从她的脸上拿开了,并且温柔的帮她合在一起,放到膝上。贾瑗抬头看看,不得已,自己坐好,双手合起来,放到了一边的膝上。
但他们此时都坐在炕上,而贾瑗本是乱坐的,现在马上并起小肥腿,歪歪倒倒的把腿放到一边,她还小,真摆不出小淑女座姿,那歪歪倒倒的样子,让人看了也忍俊不禁。
130贾瑗的家教
今日第二章
贾政还没见过女儿这样,看看刚刚拿开女儿小胖手的那位三十多岁左右的妇人。这人他倒是见过的,贾敏派人送来给贾瑗请的嬷嬷之一,因为挺年轻的,于是满府上下,都尊称为一声‘姑姑’。他是知道贾瑗现在有人教导了,不过,前一段,他忙着念书,还真的没注意,结果怎么就这样了,女儿捂个眼睛都要管?不过他还真不敢问,直接看向了艾若。
艾若大笑起来,一是笑小呆贾琏,实在太可爱了。二也是笑贾瑗,现在总算有人管了,还是不怎么开口,但是姑姑们也私下跟她说话,慢开口也好,谨言慎行,先天比后天强得多。艾若本也就是这个意思,早请嬷嬷就是怕将来大了掰不过来。现在姑姑们觉得慢开口,说话会先想想,倒是好习惯,他们在宫中看多了,因为嘴快,而连命都没保住的例子,自然宁可让她学不会说话,也比乱说话强。他们当然也不是真的让她不说话,真是哑巴了,只怕他们来都不会来了。
贾瑗知道艾若在笑她,谴责的看了母亲一眼,但是还是保持了她良好的坐姿,这让艾若尤为满意,果然,还是得专业人做专业事,想到她看过的西方中世纪的小说里,贵族小姐请家庭教师,学习各种技能,果然是有用的。一个良好的伴伴,对女孩的教育果然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艾若对女儿一笑,算是给她大大的鼓励。看贾政一眼,让他别心疼了,想想,此时贾政已经考完了,其实再说啥也没用了,所以问也白问,自己还真的越活越傻了。拍拍手,“行了,咱们吃饭。”
“那个…”贾政有点坐不住了,他还去给老爷子请安呢,但想到妻子难得心情好,自己若说此时去给老爷子请安,不陪他们吃饭了,也不知道妻子会不会难受。倒是迟疑起来,不敢说下去。
艾若一看他那样,也知道,自己没想周到。代善好歹也这么大岁数了,总不能因为生气了,于是当成两家过不是。看贾政那样,也是又好气又好笑,她虽说烦贾母,却也没说烦代善,当然了,她对代善也没那种原生的好感就是,没人提,她还真想不起。但他至于表现成这样吗?弄得好像自己有多霸道一样。
“把饭摆到梨香院,派人跟老太爷说说,咱们这就过去陪他老人家吃饭。”艾若瞪了贾政一眼,但还是转头吩咐道。
贾政松了一口气,笑逐颜开。又感动上了,也知道老婆是那心慈手软的主,果然就是善良啊。不过当着孩子们的面,他不好表现得太过,于是对贾琏拍拍手,表示自己亲自抱他过去。贾琏却没给他面子,直接回身抱住了艾若,根本不睬他。
贾政敲了他一下,转头对宝贝女儿拍拍手,他还是更喜欢抱女儿。贾瑗纠结了一下。本来想要有点骨气,坚决不当备胎的,可是想想,路还挺远的,于是还是伸手,准备让老爹抱抱。
“姑娘,咱们走走吧!”贾瑗身后的关姑姑笑着柔声问道。
贾瑗垂下头,滑下了炕,气乎乎的向外走。
“姑娘!”另一位乔姑姑向贾瑗伸出手,贾瑗一脸囧样,但还是恹恹的伸出了小肥手。本来跟个小坦克似的步态,却不自觉的慢了下来,老实的跟着乔姑姑的脚步慢慢的向前走。
贾政看傻了,再看了艾若一眼,这个这个,不让笑,不让做怪脸,现在连抱也不让抱了,这还让不让人活了?
艾若‘嘘’了一下,表明不能干扰她们;贾珠则是一脸的悲催的看着妹妹,虽然妹妹时时的表明对自己的唾弃。但是,基本上,他还是很心疼妹妹的,看妹妹远一点了,偷偷的说道,“这两姑姑是笑面虎。”
“胡说!”艾若又拍了他一下,而小呆看艾若打贾珠,忙学着伸手要打,手太短,打不够,贾珠性子不错,伸过头去让他打了,才又缩回来。
“不是我说的,是远哥儿说的。远哥儿还特意送了点心来,结果被姑姑转送给老太爷了,说是妹妹孝敬老太爷的。一块都没给妹妹吃呢!”贾珠让小呆打了,然后痛心疾首的跟老爹汇报这些日子发生在妹妹身上‘悲惨’的故事。
“乔姑姑和关姑姑说了,你妹妹太胖了,不能再这么吃点心了。过了年就三岁了,要跟我出去应酬,总不能说,我们家有小胖妞吧!这名声传出去,以后长大了,不好听。”艾若顺溜的抱着贾琏起身,顺手拍了贾珠一下,扭头小声跟贾政解释。
虽说过了年,还有八九个月呢,可是是想想他们的话,又觉得也是。她总记得自己十多岁了,跟父母去父母的朋友同事家。那些叔叔阿姨还在说,自己小时候是胖妞,然后,叔叔阿姨家的孩子们一块笑她。等她很大了,上班了,嫁人了,遇到了小时侯的那些朋友们,人家还会提及那时的事,还会加上一句,小肥妞。气得她要死。
所以推已由人,万一将来真有人记得贾瑗小时侯是肥妞,笑话她怎么办?当然这也是小事,关姑姑他们才不怕这些小孩子的记性好呢,他们在乎的是,怕会影响将来说亲是大事。贾家是那出了名,不爱出门应酬的,人家没事也不会特意过来。之前就会打听,听听见过姑娘的人说说姑娘啥样。万一有那嘴欠的说,那姑娘小时候可胖了,现在怎么样,不清楚。那怎么办?艾若一听,马上就坚定的认为,这种事,怎么能发生在自己的女儿身上,于是坚决的支持了两位姑姑的行动。
“瑗儿胖吗?”贾政看贾珠,他真不觉得女儿胖啊。
“当然不胖。”贾珠也不觉得妹妹胖,主要是,贾瑗一出生就这样,在贾珠看来,妹妹可不就该这样吗,他又没别人可比,自然不觉得她胖了。
贾政看到妻子一记眼刀,马上忘记了刚刚要说的话,牵着长子,跟着艾若往梨香院走去。
为了不影响贾瑗的‘教学’,她们和贾瑗的队伍保持了距离,远距离的看看,贾政倒真觉得艾若是真疼女儿了。想想看,两个教养嬷嬷,她还有自己奶娘,还有边上照顾她的四个大丫头。这是面上的,这还不算,她分屋之后,二等还得四个,还有粗使的丫头婆子,至少几十人。这配置,当初自己家的大妹妹也没有的。所以自己虽然分的家产是少点,可是对女儿的教养,自己可比老爹老娘上心多了。
贾政此时的心境是很自得的,他也没想想,这些若不是艾若的坚持,他是不是能坚持得下来。
远远的看到两位姑姑一人牵贾瑗一只手,没事还指指边上的花说上什么,贾政再看老婆。
“教瑗儿认花呢。说了,大家姑娘可要十项全能。”艾若表示又后悔了,自己真没想过要贾瑗进宫,更没想过让她当才女,所以,什么会写诗,会做画,没事指个花都能念一首诗这种,艾若表示很害怕。那个其实女子无才便是德,在某一方面艾若是支持的,她觉得女子应该学会有用的技能,但这些悲春伤秋的东西,能不学还是不要学了。
“太可怕了,妹妹连话都还不会说呢,姑姑教她念诗。”贾瑗表示压力山大了。
“念诗?”贾政也压力山大了。
“所以,我也等老爷回来商量这事呢。要不咱们跟姑姑们说说,咱们家的女儿,规矩好即可,什么吟诗,做画,当才女,这个不用学;主要是学点当家、理财上的事,能管好一个小家就成。至于说针钱,过得去就成,能给公婆绣个鞋面即可。您说怎么样?”艾若忙对贾政说道,她这么天天看着两姑姑真的把贾瑗当未来的皇后一般培养,她有点痛不欲生的感觉。
“当才女这个…”贾政也打了一个寒战,想想自己跟媳妇谈诗,论词,再来一个*添香,又打了一个寒战。觉得还是会整一家人的饭食,一块能吃饭的比较靠得住,点点头,他家养的是大家闺秀,又不是扬州瘦马,想明白了,马上瞪了艾若一眼,这都来了多久了,现在才说,“嗯,你开头没跟他们说清楚吗?”
“我又没请过嬷嬷,我哪知道都是这样教导啊?倒是想问问姑太太是怎么跟他们说的,姑太太那儿还忙着呢,咱们重孝在身的,也不好过府去。再说,我不得跟老爷商量一下啊?”艾若狠瞪了贾政一眼。
她此时倒真不是尊重贾政才要等他考完了,来问他的意见,而是现在她也养成了习惯,她不惯着贾政,家里有什么事,她都问问贾政,她要的不是贾政的决策,而是让贾政慢慢习惯,这个家也是他的,他要学会负责。她可不能真的把书里那个不通俗物的贾政再弄出来,啥事都不清楚,问下人偏听偏信,问也不问直接就上板子。
打假石头她没意见,可是打她的孩子,她就能跟他拼了。现在关于贾瑗的教育问题,他们一定得有共识,将来贾瑗长成什么样,都是他们两共同的决策,不是艾若一个人的问题。
当然更重要的是,因为贾政这一年多来,一直参与家里的大小事,特别是孩子们的事,贾政对孩子们无比的上心,别说打了,艾若打,他都是要心疼的。这就是参与的好处,越参与,越上心,越心疼,感情也就越深。
131 回家
今天第一章
代善倒真没的觉得诧异,上次儿媳妇不就是把饭摆进了荣庆堂吗?所以这回儿子醒了,把饭摆进梨香院,有什么可诧异的。默默的受了儿孙们的礼,坐到了大方桌的正中,贾政坐左边,贾珠坐右边,贾瑗和贾琏老实的被安排坐在下首的夹椅之上,表示他们列席了。
艾若给老爷子挟了菜,自己到到下首给两个孩子喂饭了。贾琏还只能吃糊状,而贾瑗已经能吃正经的稀饭,配一点低油低盐的小菜,都是单做的,一人一小碗,艾若一手一个,两孩子吃饭时还是挺听话的,而贾琏更是笑得直咯咯,显然他很快活。
代善看看贾琏,倒也安心,显然,二媳妇对长辈是差点,对孩子们,倒还是不错的。
“这回用心多了。”代善侧头看看贾政,昨儿听说他一回来就睡了,此时看他,也真的清瘦了许多,显然是吃了苦头的。
“是!”贾政也不知道怎么跟老爷子说,只能是了一声,低头扒饭。
艾若回头看了一眼,有点无语,这也叫父子,虽说吧,代善对贾政这会是差点,但是好歹也是父子不是。当然,这主要是影响食欲,看看贾珠都不敢挟菜了。
把贾瑗的饭交给了关姑姑,而已经吃完了贾琏给他一个玩具,让他自己玩。她坐到了下首,给贾珠挟了点菜,让他快点吃。贾珠看艾若来了。心里松了一截,马上大口吃起来,不去管爷爷和父亲了。
给儿子挟了菜,看看老爷子,想想,“老太爷,要不您搬到荣庆堂吧?”
“为何?”
“原本荣庆堂就是您的屋子,再说不是离我们近点吗?没事时,琏儿还能去找您玩,多好。”艾若总不能说。梨香院太远,弄得跟十万八千里似的。
“很是,近点也方便些。”贾政点头,虽说跟老爹不怎么亲近,可是现在这府里就这几个人了,再住得这么远,还像是一家人吗?
代善冷哼了一声。不说话,他一点也不想去住贾母的屋子。可是离他们近的屋子,又没有合适的。
“你们搬到荣禧堂就是了。”好一会儿,代善突然言道。
艾若差点没把筷子掉桌上,真想掀桌骂这位老糊涂了。但当着贾政的面,她决定还是给贾政和孩子们面子。她深吸了一口气,对代善赔着笑脸说道。“老太爷。大嫂子的事也办完了。这是大哥大嫂的家,原不该让我们住的。之前是没法子,现在倒是我们该走的时候了。虽说我们是分家了,但奉养父母却是为人子女的义务,老太爷,虽说我们的房子不大,但是也想请老太爷去住些日子,好歹也是我们侍奉过的。省得二老爷和媳妇将来后悔不是。”
贾政一听艾若这么一说,马上精神一振,就是啊,不管自己考不考得上,回家这理由多么好啊。带上老爷子,就带上,比住在人家的地方好得多。
“老太爷,就是这话,儿子也想在自己的家里,侍奉一下父亲。好歹也是儿子奉养过父亲,儿子将来在珠儿面前也能挺直腰板的。”贾政也挺会说话的,已经把这个当成家族传承了,反正,我是不在这儿住了,至于说您跟不跟我去,我也不逼您,但是,您总得给孙子做个榜样吧。
“这儿关了?”代善抬起脸,看着艾若。没想到他们此时就提出来离开!
“是,这儿留点人负责打扫即可,这些日子媳妇总理了一下账目,家里开销真的…现在大哥大嫂都不在,府里没人,开销却也省不下来。还不如先关了,重新梳理一下。过几年,新大嫂进门,看看新大嫂的意思再说如何?”
艾若对代善轻言细语。她的意思却很明确,这是荣府,跟她真没关系。她只能说,这三年替大房能省就省点。将来如何打理荣府,那是新大嫂的事。看看代善,柔声劝道:
“您放心,您的屋子一定不比梨香院来得小。再说,我们那儿虽说小点,但是好处在亲近啊!到时一家三代同堂,一同吃饭,您也享受一下含饴弄孙的乐趣,岂不快哉。”
贾政一听什么一同吃饭,吓了一跳,想到以后每天都要跟老爹一桌吃饭,脸都绿了。虽然这个只是一闪而过,生怕让人看到了。但是代善是谁啊,能看不到?真的气得半死,这是什么儿子啊?说得好听,奉养父母,其实就是不想住在大哥大嫂的房子里,生怕人说他依附父兄,又怕人说他不孝,只能带自己回去。可是又不想太近了,想什么好事呢!
“也吃四菜一汤?”代善故意的了,此时桌上摆的就是他们家的四菜一汤,当然还有代善的八个碗,当然,代善的八个碗是针对他的身体做的药膳,看着很丰富,但贾政他们只吃他们自己那四菜一汤,对代善的饮食表示很不感冒。
“五菜一汤也行啊。本就不是菜多少的问题,就是一家人,一块吃,相互适应着对方的口味,让孩子们学会相互迁就。再说,一家人,哪有各吃各的道理。有感情,也磨得没感情了。您说是吧?”艾若给老爷子送了一碗他的补汤,也给贾政挟了些菜,她可不想回去还让厨房再做一桌子,能在这儿吃饱坚决不能让他们回去加餐了。
代善注意到,艾若关注着一家大小的习惯,要的是在一块。因为在一块,所以老二和她的关系,从开始的互不理睬,到现在的恩爱夫妻?
代善不置可否,艾若也没有再说什么,逼着老爷子表态也没意思,但是她却开始按自己想的,开始梳理荣府的后续了。反正您搬不搬是您的事,我们反正是要搬的。
贵重的财物和张氏的奶嬷一块,登记造册,封进库里。而下人们,招集一块,外头买来的那些,直接发了卖身契,让家人来领了回去;大点的家生的丫头,问了意愿,给配了人;还有些年岁大点的婆子们,直接家去了,给了一点养老的银子;但就算是这样,荣府其实还是下人太多。
把年轻力壮的,分成五班。一班都是府里基础的配给,平时四班,都在近郊的庄子里学习培训,每月轮换的当差,薪水减半。并且确定了各处的工作标准,她会随时抽查,若府里的有一丝败坏,她都会追到责任人的。
其实真不用分班,但是因为人太多,人一多口就杂,全留在府里,就是事非,所谓有积善之家,又不能真的大规模的裁人,真这样,到时,人家非说荣府的二太太是败家娘们了。分五班,总有人盯着,相互制约着,反而能起到不错的效果。当然,这是从医院的排班里学来的。
条款定得极细,不过好在管事的们现在都认字了,也知道二太太就是这么一个细致的人,她也许不作贱下人,但她的确要求高。也不敢说什么薪水减半的事了,现在能留下就不错了,还谈薪水多少。
忙了好几天,府内的事总算理顺了。但还有更重要的事,比如说她早就看不顺眼荣府的那些参与经营的管事了。艾若这些日子,把府里这些年账目看了一下,她都想骂娘了,真是叫花子过年,一年不如一年。就算铺子有经营问题,那么庄子呢?庄子的收成总该有点谱吧?她啥也懒得说了,直接把自己的庄子的收成一说,就冷冷的盯着他们看。吓得那些人都差点跪下了,一个个冷汗淋淋的看着艾若。
“多的话我就不说了,之前的事,我当是为先大太太积福,既往不咎。从今年开始,我要看到你们的诚意。你们也知道,我在庄子里开了学校,在培训新人,什么都教,管家、管铺子、做生意、打算盘、学律法…实话告诉你们,你们不干,多的是的人来干。”艾若低头喝了一口茶,慢慢的说道。
管事们不再是冷汗了,而是觉得阴风阵阵了,禁不住发起抖来。他们之前,多少觉得还有一丝侥幸在里的。二太太不会把他们怎么着,毕竟这是大房的产业。二太太真的敢大规模的换人,他们正好说二太太在排除异已,想谋取大房的产业。三人成虎,二老爷可是最要面子不过的,若真有这样的传言出来,二老爷第一个饶不过二太太。
结果现在二太太摆明了告诉他们,现在庄子里的下人们都在培训,将来都是查账的高手,二太太想做手脚,也不会培训这么多人出来,谁动手脚,将来一查即知。所以她一点也不怕换人,全换了,她也不怕。
大家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去的,当然了,回去前,二太太也通知他们,他们也别想跑,都得去培训班,别以为自己最聪明,其实聪明的多了去。他们一时竟也不知道二太太想干嘛了。
其实,周瑞家的也不知道自己家的主子在想啥,搬家什么的,倒是容易理解,二老爷此次院试,不管中与不中,住自己的家,自然比住别人家来得理直气壮不是。但是让荣府的人去大规模的培训、识字,还有这些管事也得去,就真的想不通了。有意义吗?
132 斗气公媳
今日第二章
“为什么没有意义?荣府里的事最烦在哪?”艾若坐好,抬头看着周瑞家的,还有已经销假回来上班的吉祥、如意,加之最近的心腹春喜、夏华。这五人是她来之后,最信任的下属了,有什么事,她也懒得瞒着他们。
“太太在此管家,名不正,言不顺?”周瑞家的到底是跟她最久的人,马上言道。
吉祥想想,“人多口杂!”
“没规矩!”春喜最恨他们的没事搅三分,就算此时大房二房已经是两个系统了,但是她却还是不可避免的和荣府那边的人打交道,真的头都痛了。
如意和夏华见他们都说了,于是也就点点头。虽说荣府的那些事罄竹难书,但主要的应该就是这三个了。
“就是这个,我既然名不正言不顺的,他们自然以为我要巴结他们,好掌握全府。老太太宽和,我就得比老太太还宽和。老太太给一两银子赏,我得给十两。不然怎么让他们听话?我既已经花了银子,自然要想法赚回来。怎么赚?还得靠他们把荣府的银子弄到我手里。到时,他们就能奴大欺主,合伙的把荣府掏干净。于是最后,成了我喝汤,他们吃肉!真有事,说不得,谁是主子;况且,人多口杂,又没规矩,真的以为没人知道,其实满府上下,就没有不知道的。到时谁背罪名?就是你们主子我!说不得还得背一个心狠手辣,贪心不足的骂名。”
“太太怎么会呢!”夏华忙说道,她和春喜跟王氏时间短。还真不了解王氏,算是多少了解一点艾若罢了。
“我此时自然不会,荣府这点家当,我还真的看不上。二老爷、珠大爷、瑗姐儿的面子。哪一个不比这个贵重?但是,真的按刚说的,说不得。我就得被这些奴才们绑上他们的战车,想不贪都不行。明白吗?我但凡软和一点,他们就能顺杆往上爬。到时由不得我不跟着他们走。”艾若冷冷的一笑。
果然是屁股决定脑袋,做王氏久了,有时就不得不站在王氏的立场考虑问题了。王氏到最后的悲剧,固然是因为她有不该有的欲望。可归根到底,谁的错。贾家母子逼的。老太太利用王氏掌握荣国府,而贾政的无情,让王氏看不到希望,于是只能靠着贾母,保留自己最后的尊严;而最后。靠谱的长子死了,惟一的女儿送进了宫,她惟一的希望就是宝玉,她可以选择自己的路吗?完全不可能。
人生啊!所以她开始就不对任何抱希望,路走对了,贾政也慢慢脱开了贾母的控制,她怎么可能还走回王氏的老路?就算道路是相同的,她一定也能走出一条决不憋屈的路来。
周瑞家的一凛,她是里面最了解王氏的人。她自然会疑惑,太太明明有机会掌握全府,她为什么反而退却了?但此时艾若一说,她马上明白其中之意了。荣府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现在分家了,二房有自己的产业。二爷又听话了。孩子们也乖巧,她还要那些虚的做什么?弄不好反而满盘皆输。现在训练大房的下人们人盯人,谁也别想做傻事,反而二房就安全了。此时,周瑞家的真的佩服起自己家的太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