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为何也让这些管事们去学习?”
“其实人啊,最怕的是自作聪明。他们其实以为自己最聪明,其实看看他们的账本,真是不得不让他们去学了,太笨了。”艾若真的无语了,做小偷其实是个技术活,这些人实在太污辱艾若的智慧了。不过话说回来了,贾母和张氏不像那么没智慧的主啊?看看张氏交给她的她那些私房的账册,她挺精明的。那么只能说,这些人钻了贾母与张氏斗争的空子罢了。不过无所谓了,张氏死了,而贾母关了,这些人只有她一个主子了。
“老太爷的院子按着梨香院来的,只不过,老太爷会去吗?”事情弄情楚了,周瑞家的自然不再多想,直接奔正题。
“他逼我们接受老太太,此时他不去也得去。”艾若微笑起来。这是她最近才想到的,之前若不是代善让他们去荣禧堂,她还不会提前说出回家的话,等静下心来,倒是让她看到代善的破绽了。代善所做的一切其实就是中国父母常做的,一切为子女为上,之前让贾赦出京是死局,因为没办法,他必须得这么做。于是只能让贾政往坑里跳。现在同样的,她也挖了一让代善必须往里跳的坑,你不去就是让人说贾政不孝,老爷子您舍得吗?
周瑞家的也笑了,其它人虽然不明白他们在说什么,但知道,此时二太太却已经掌握了主动权了。
代善是不去也得去,他在梨香院里,早就明白,他这回必须跟着老二一家回家了。已经偏心了一次,这回二房要回自己家,他不跟去,他就是陷二房于不孝。贾政这一年多的苦读就白费了,弄不好还得身败名裂。他是舍不得!艾若赌他舍不得,而且,她也实在是赌赢了。
于是艾若虽说不是先斩后奏,但绝对没有给代善思考的余地。代善真没那本事偏心到底,不过就算他真的偏心,可是为了家族的荣耀,他也不敢,特别是在贾政就要放榜之前。
所以代善默默的让人收拾起来,要搬离了住了快一辈子的荣府,倒真的有些如丧家之犬般的挫败感。果然,人不能活得太久,活得太久,真一点尊严也没了。
有时夜深人静时,他也想过,要不弄死史氏。此时二房最气的,不是把荣府扔给他们,而是把史氏丢给他们。他们并不在意分家时少分了钱,一个老太婆能吃多少,更何况,史氏家底丰厚,将来,这些自然都是二房的。所以这里面已经不是钱的事了,而是意难平。因为这事后续的麻烦实在太多。所以弄死史氏,二房只怕就没那么气了,于是一切也许就好过了。
但代善最终也没下手,倒真不是舍不得史氏,而是不是时机。此时若史氏死了,别说老大,老二也就白考了。弄不好,还引人怀疑,到时,贾家的名声就真的完了。不能为了史氏,让一家子跟她赔葬不是。
再说了,真的弄死了史氏,老大,老二,还有女儿,他们会怎么看自己?那到底是他们的亲生母亲。贾赦离开还去过庵里,并没见史氏,只是在外头磕了个头,才离开。没人教他这么做,但他还是这么做了。老大都能做到这一步,老二,女儿可是史氏亲手带大的,能原谅自己吗?代善最终打消了这个主意,只能由着外头把史氏的名声一踩到底,并且自己跟圣人也表明了史氏的不贤不慈,只希望将来,真的惹出事来,至少圣人能对子女们网开一面吧!
路不群现在倒跟老爷子是忘年之交,很得老爷子的信任,看老爷子这样,路不群也觉得有些难过,可是他也明白,让老爷子和二房一起搬离荣府,却是一招好棋。到时说,老爷子不愿住荣府这伤心地,对贾政名声无损不说,还能顺便宣传一下贾政的高风亮节。分家了,不占兄长一分一毫,还主动担起侍奉父母的重任。将来就算贾赦立下不世之功,人家也不会说贾政是依附父兄了。反而会说贾政淡泊铭志,这才是文人的风骨。至于说贾赦…那个,路不群表示跟他不很熟。
所以路不群自然要劝老爷子的,总不能让老爷子这么搬过去,到时真气个好歹,没几天去了,这戏怎么唱?于是说道,也许换一个地方住住,心境会很大不同。
路不群不管老爷子听明白没,但他话到了。老爷子也没管路不群的真意是啥,但他倒是激起一些气愤来。代善是那种‘你不让我好过,我一定让你一家都不好过’的主。这点他倒是跟艾若很相似,打定主意,‘我虽说跟你们去了,但不代表我会忍气吞声,我折腾不死你们。’倒是一下子斗志昂然起来!
贾政才不管父亲和妻子在斗什么法,他表示很开心,他终于可以回家了。他不用住在哥哥家的偏院里,开个小门,被人叫二老爷了。人生还有什么比这个还美满?
所以这会看谁都傻乐,开开心心的给老爷子布置书房,把自己分家的名家字画都搬出来,全摆老太爷的屋里,一再的强调,老太爷的屋子,一定要是全府最好,最贵的。
艾若对他的行为表示很无语,但却没拦着。反正这些东西也是老太爷分给他们的,老太爷就算是把东西撕了、卖了,她就当老太爷当初没给就是了。反正,只当是买贾政一个开心就是了,顺便让贾珠好好跟贾政学习,看到没,要当孝子,要知道孝敬父母。贾珠马上点头。
而边上的贾瑗小朋友很优雅的翻了一个白眼,也不知道是鄙视哥哥,还是鄙视艾若。当然她翻完了白眼,就被关姑姑轻轻的拿帕子给她按了按眼睛,就好像她真的眼里进了沙子,她好给她吹吹。贾瑗哭丧着脸,表示压力山大。
133 贾瑚
挑了黄道吉日,他们举家迁回。顺便把荣府正门关死,以后出入都走角门,便于管理。艾若也亲自去把贾瑚接了回来,拉着他的手,慢慢的在府里转了一圈,最后停留在了荣禧堂。
这里一切还保持着张氏当初的样子,虽说贵重的东西已经收起,但张氏的一些小摆设,梳妆台什么的都保持着原样摆着。虽然也不知道将来贾赦会娶什么样的新人回来,但这里的摆设,她还是希望能留一天是一天了。
“二婶以后不再回来了?”贾瑚其实对这里的一切并不熟悉,只是瞥了一眼,便抬头看着艾若。
贵族的孩子,更多的时候都是跟奶娘、嬷嬷们在一起,和父母,不过是每天一早过来请安,晚上问个安罢了。艾若是曾经失去过,于是此时会亲手一一把失去的再补起来。但张氏也是受这种教育长大的,自然不会像艾若一样对孩子都亲自照料。而张氏搬入荣禧堂时,身体已经很差了,每日里都是躺在那儿,贾瑚对这里的一切其实都没有幸福的回忆,有的全是母亲的病容罢了。现在二婶带他过来,他更关心艾若为何离开。
“二婶是回家,这里是你父亲和母亲的家。以后,你父亲不在家,这里二叔二婶就替他们封存起来,等你父亲回来,再交还于他。以后,二婶去接你,就是去二叔家了,所以今天带你再来看看。”艾若坐下,拉过贾瑚与他平视。
“瑚儿没家了吗?”贾瑚抽咽了一下。
“傻话,这里就是你的家,这里永远存在,只是现在没人罢了。二叔、二婶那儿也是你的家,将来你父亲得胜回朝,骑着高头大马,带着你们打开大门,这个家永远都在。”艾若轻轻的拍了他的小脸一下。她其实很理解贾瑚此时的心境,母亲不在了,父亲也走了,他其实跟孤儿没什么两样。就算在舅舅家又如何?那总归是别人的家,他失去的,其实是心灵的归依罢了。就算她再怎么说,二叔二婶的家就是你的家,但她也明白,别说贾瑚不信,自己都不会信。二叔二婶的家,怎么可能能成为他的家呢?
“怎么还没看完?”贾政进来寻他们,看到他们俩还在说话,过来催道,顺便抱起了贾瑚,就往外头走,“放心,这里有人看着。你娘的东西永远都在,丢不了。”
“老爷!”艾若都无语了,贾瑚都六岁了。贾政现在也习惯抱孩子了,就算是贾瑚,他竟然也是习惯的抱起就走。
“怎么啦?”贾政还不知道自己哪错了,“快点,老太爷自己先过去了。琏儿正找你呢,还磨蹭?”
贾政急急的抱着贾瑚快步往外走,一点也没体会贾瑚此时纠结的心态,到了角门,把他放到车上,四处看看。再无错漏了,让人赶车就走。
贾瑚倒是被贾政给治愈了,不是因为贾政抱他,而是贾政那随便的态度。贾政抱着贾瑚赶紧走,把他扔进贾珠的车里,一切都表明。对贾政来说,贾瑚也是家里的一份子,搬家自然也要带着贾瑚的,不能把他给拉下了。这比艾若说多少句,‘二叔二婶那儿就是你的家’更有用。
荣宁街面的宅子离得本就不远,几步路的事。于是很快就到了,贾瑚、贾珠之前常在这儿玩的,对这里熟得很,贾政先带着他们去给代善请安,四进的宅子,左右都是对称的,最里进,就是代善的居所,本来就是这么设计的。给老人养老的地方,自然在最头,深居简出,安宁祥和。不过艾若还是让人在这院里弄了一个小门,直通外面。这样老爷子想出门走走,也不用太费事。
代善对孙子们其实真不太熟,可能对贾珠略强一点,那还是之前养在贾母跟前,常见罢了。对贾瑚淡淡的,不过,现在也不同了,这是长孙,也是继承人,总要给几分颜面的。对他笑了笑。
“嗯,看着长大了许多。你外祖家家学渊源,能让你过去读书,是莫大的恩惠,你要好好听话,莫要辜负了你舅舅他们的苦心。”代善张口就不是人爱听话,艾若都想翻白眼了。不过也明白,做怪相不雅,贾瑗都知道,她能被女儿比下去。只能忍着。
贾瑚惟惟懦懦的答应了一声,也说不出旁的话来。让人看着又难受起来。艾若忙上前一步。
“老太爷,您也累了,不如先歇一会,午饭您看是摆在这儿,还是摆在正堂?”
这倒不是艾若没话找话,而是各有说法。这是老爷子第一次正式入主贾政家,摆在老太爷屋里,也能说得过去。但是,这儿又是贾政的家,新居入伙,理该祭扫之后,摆在正堂里,这是仪式问题。虽说,这不是他们第一次搬进来,但是,为了表示正式性,艾若做了全套。这是她坚决的向代善、贾政表示,她再不搬家了。
“摆正堂吧!”代善倒有点欣赏起老二家的乖觉来,真的努力在说,他们这是最后一次搬家,她不会离开这里了,想想倒是觉得好笑起来。
“是,那以后,晚饭就摆在您屋里,我们过来吃饭。”艾若笑了笑,点头称是。
代善其实真的没想过跟儿子、媳妇、孙子、孙女们一块吃饭,那个,他真的嫌闹腾。他从小就一个人吃饭惯了,真不会想到晚年,自己还得被逼着跟儿孙们一块吃饭。不过看人家么说了,而儿子一脸牙疼样,他还真不想说不用了,决心先从吃饭折腾起,谁让他们非要自己搬过来的。
“就这样吧!”代善哼哼的说道。
“那您先歇会,媳妇带孩子们去看他们的住处。”艾若忙拉着贾瑚的手退了一步。贾珠也跟着退了一大步,贾政低头作揖,退了出去。贾瑗很优雅的行了一礼,虽然胖点,看着有点别扭。但各种的规范。
一出门口,贾珠倒没多想,就冲了出去,贾政拉都没拉住。而贾瑗看看后头的关姑姑,默默的低头施了一礼,跟着姑姑们去自己的房间。艾若可没功夫管他们了,她主要关注贾瑚。
“原本想你陪着祖父住,毕竟你要替你父亲侍奉的。不过想想你还小,还是跟我们住外头算了。”
艾若一直拉着贾瑚的手,可能是因为这里只有他不是亲生的,所以不自觉的会先拉他的手。贾瑚歪头看着二婶,自己能住这儿吗?自己现在住张家呢。
艾若却没多解释,总不能说,不管名义上怎么着,他们也得给他一个房间不是。
正堂在二进,贾政夫妇住在这儿,而贾珠住在西厢,贾瑚自然就在东厢了,谁让他是长房长孙,比贾珠大呢。
代善分给他们的宅子是很规整的四进院落,却不是现代的四合院,他们虽然也是一进四四方方的院子,但是,每厢前有回廊,后有暖阁,再里才是房间。房间也是分左右堂屋,住贾瑚是绰绰有余的。里面也按之前贾瑚的屋子摆着,连他的书和一些文具也搬了过来,当然还有玩具。
“琏儿跟我和你二叔一屋,现在他还小,暂时不分屋子给他了。这儿小是小点,不过你也还小,现在将就住住吧!”艾若虽然不觉得小,但是比起贾瑚在荣府的院子,倒还是显得小点,人家之前有独立的院子的。
“已经很好了。”贾瑚低头。
“你祖父虽然严厉,不过刚刚的话却是没错的,你是去张家读书的,人家自然不会特意的拔你一间屋子的。你跟着老太太住,也是为了让你陪陪老太太,让她心里好过一点,看到你,她就好像看到了你娘。你当你替你娘在孝顺老太太就是了!你只要知道,你是去读书的,其它的都不重要。”艾若轻轻的摸摸贾瑚的后颈的那块肉,跟逗猫一样。
贾瑚此时跟宝玉一样,住在张老太太屋里的碧纱橱里,都不算是正经的房间,不过那是老太太当贾瑚是心肝才这么做的,要放在眼前,让下人们不敢轻慢了,但贾瑚又不是从小这么长大的,突然的就成这样的,他能不多想吗?
艾若又能说什么,你外祖母很疼你?她倒是想说,不过说着也不像不是。只能这么劝了。
贾瑚低头不语,艾若虽然也知道一些小儿心理学,可是她真的不能把贾瑚当成一个个案来处理。曾经在自己怀中苦苦挣扎着要活着的那个贾瑚,艾若无法客观的来看他。
“娘,我跟哥去找宽哥玩去了。”贾珠又跟坦克一样冲了进来,刚他去找了路宽,报告一下他们回来。可是问题是,路宽他们其实一直在跟着他们搬家啊。一直住在他们很近的地方,真的不知道贾珠有什么非要去报告一声的。报告完了,又知道了新鲜事,于是他又冲回来告诉贾瑚。艾若现在知道为什么贾珠怎么都胖不起来了,这样天天跑来跑去的,吃点什么,也就这样被消耗光了。
贾珠只是随便的跟艾若报备了一声,直接就拉贾瑚的手,回家贾珠是仅次于贾政兴奋的人。虽说天天跟路宽见面,可是他觉得回了家,他们又能跟以前一样,在这儿祸害了,他觉得这才是人过的日子啊。当然兴奋了,急急的跟贾瑚言道,“哥,宽哥又找到好玩的物事了,我们找他去。”
“玩去吧!”艾若放开了贾瑚的手,也许孩子在一块,更容易让贾瑚开朗一点。贾瑚老实的给艾若抱拳一揖,才退了出去。这让艾若心痛不已,才是孩子呢。
134 角度问题
“瑚大爷在张家好吗?”艾若领着人回了自己的偏厅里坐下,冷冷的瞅着跟贾瑚过去的人,刚刚一直她在想,为什么贾瑚会这样。她相信万事有因,她坚决不会让贾瑚跟林黛玉似的,在张家受什么‘一年三百六十日,风霜刀剑严相逼’的日子呢。
这些都是张氏给贾瑚留的人,但却也是张家的人,张氏信他们,因为他们是她的娘家人,可是贾瑚却是姓贾的,她就怕这些人不知道自己的斤两。
“好,老太太,大太太,二太太…”说话的是贾瑚的奶娘,也是张氏的陪房得喜家的。听艾若问了,忙笑着说道。
“混账,怎么说话呢?”如意猛的喝道。
得喜家的还真没意识到自己哪错了,吓得跪下,却一脸盲然的看着艾若。
“大太太去之前,把你们的卖身契都给了我,你们知道吗?”艾若轻轻的吹着茶上的浮沫子,慢慢的说道。
得喜家的还真的不知道,此时脸色一变,不知道艾若想干嘛了。此时提到卖身契,生怕二太太让自己做什么违背良心的事,不禁忐忑起来。
“瑚哥儿是贾家的大爷,不是张家的少爷,你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吗?”艾若盯着得喜家的,轻轻的说道。
得喜家的其实真不是什么机灵的人,张氏可能被贾家的那些机灵的下人弄得很烦,于是她用的都不是很机灵的人。得喜家的当然知道贾瑚是贾家的大爷,不是张家的少爷了。为什么要这么说?
“你是个糊涂的,你们跟着先大太太嫁到贾家,你们可不再是张家的奴才,而是贾家的奴才。你们现如今的主子只有一个。就是瑚大爷。还不明白?”周瑞家的都气闷了,这样的糊涂奶娘,张氏怎么挑出来的。
“这也是个糊涂的。派人跟张嬷嬷说一声,让她再挑个机灵的去伺候瑚哥儿。”艾若也不抱希望了。
“二太太,二太太,小的对瑚哥儿真的是一心一意,小的一直把瑚哥儿当…”得喜家的哇的哭出来了,她真心的待贾瑚好的,她容不得人家说她对贾瑚不好。
“混帐东西。胡说什么?”贾政进来正好听到,怒了,一个下人也敢说把小主子当成亲生孩子,就算还没说出来,透这意思都是大逆不道。
“你既疼瑚哥儿。就该上点心,你也要长点心,你们都是先大太太跟前信得过的人,我把瑚哥儿交给你们,不是让他变得惟惟懦懦的,他是荣府的长子嫡孙,是要承袭家道的。”艾若严厉起来。
“太太息怒,您说了也是白说,她若明白您的意思。就不至于这样了。小的回头跟张嬷嬷说说,让再派两个人跟着,让得喜家的,只侍奉瑚哥儿就是了。”周瑞家的上前劝道。
“你派人去庄子里找两个机灵的小子过来,如今也都识了字,懂了些规矩。让他们去陪瑚哥儿念书,拿个书包什么的。”艾若想想说道,张氏的人都没参加培训,对贾家忠诚度果然低了不少。看看得喜家的一口一个‘老太太、大太太、二太太…’真当自己还是张家人吗?正是这样,他们才会没意识到贾瑚那种寄人篱下的心境。他们其实跟紫娟一样,看似忠心于黛玉,可是她却站在贾家的立场之上,而不是站在黛玉的立场上。
周瑞家的点头,马上派人去传话了,明天就得把贾瑚送回去了,一定得在今天把事情办好。周瑞家的倒真没疑艾若是想把贾瑚怎么着,她现在万分的明白,艾若有多想脱离荣府,贾瑚的存在对长房来说也是有指标性意义的,长房长孙,荣府的继承人,就算是贾赦有个意外,长房嫡长孙的位置也不是一般人能轻易撼动的。所以艾若一定不能让贾瑚有事,而且一定得让贾瑚比贾赦更能撑起荣府,这样她才能脱得开不是。
贾政真是看到这些人都不顺眼,直接赶了出去,自己喝了一大口茶,舒了一口气。
“这样的人,还留着做什么?”
“这是大嫂的陪房,我敢动她,弄不好,张家还得说我想害瑚儿呢!”艾若苦笑一声,长叹了一声,逗逗边上小呆贾琏,这孩子倒是好带得紧,自己忙时,他就自己玩,没事还冲自己傻乐,自己一抱他,就乐得更傻了,让人觉得这就是个爱笑的小弥罗,怎么看都喜性得很。让艾若爱得不行,没事就抱在怀里逗着玩。
“这小子,真是傻。”贾政看贾琏那呆样,也不禁笑了,过来一块逗,现在贾瑗有嬷嬷了,不让抱,不让逗,不让做怪脸,贾政觉得人生都没意思了,好在有贾琏,不然,真的没意思啊。不过他还是比较喜欢女儿,怎么娇惯都不怕的。
“对了,您想好怎么跟关姑姑他们说没?”艾若终于想起女儿来了,之前就已经跟贾政商量过了,要和那两位好好谈谈,可是事又太多,一时也抽不出那个空来,此时家也搬了,为了贾瑗同学的闺誉,让她一个人住在三进里,现在全家就她和老爷子享受一待遇,有自己的独立的院落,让这俩爹妈好一阵的伤感,主要是觉得舍不得,我们是请了家庭教师,不是找了狱卒好不。
“当然是你说了,这是你的事。”贾政翻了一个白眼,但马上被媳妇拍了。
贾政此时倒真不是推卸责任,而是大家里,管女儿真的是主母的责任。真没有说当爹的,去跟家教谈女儿教养问题的,又不是没有母亲。就算真没有母亲,也没有说父亲跟家教谈的,表示这家没教养了。
“那晚上,你就坐边上,让他们知道,我是跟你商量过的。”艾若说道。艾若也知道这点,不过,她不是觉得有贾政在,她说起来更有底气一些吗?
贾政点头,这可以,同时也表示很开心,自己一家之主的位置做得很正。还是回自己的家好啊,虽说看着老爹还在自己头上压着,可是他却真是这里的一家之主,底气都不同。
午饭摆在堂屋,因为有入伙饭的仪式在里头,倒是挺庄严的,一切按着规矩走,说是吃饭,基本是吃的规矩。大家板着脸,话都不说,感觉跟木偶一般。艾若感动了,之前就是太不讲规矩了,现在一定要让孩子们知道,规矩的重要性。
到了晚上那顿,那就随意多了,摆在代善的屋里,代善坐中间,摆上六菜一汤,贾瑚、贾珠都不禁看了代善一眼,都有点阴影。
“快点吃,疯了一天,吃了洗澡好睡了。”艾若决心在这里坚决不能跟《红楼梦》里一样,一群人伺候,连呼吸声都听不到,那还叫什么吃饭。把人赶出去,就留下春喜和夏华伺候着。那还是因为贾瑗和贾琏还得有人喂饭。
艾若站着给代善挟菜,又倒了一碗汤,“老太爷,这是太医开的药膳,媳妇问了一下,补气安神的,孩子们也可以吃,让他们就多做了点,一块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