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自己画好的祝由符也拿了出来。
众人看过来,这符用黄纸画成,符咒写得很神秘莫测,隐约透出几分灵气。
符画得好,就有这个效果,看上去很灵验。
“菀儿,你莫要胡闹。”景氏连忙道。
景氏有点尴尬,她还以为凌青菀在家说笑呢,不成想她真的拿了自己的符咒到安家来。
“娘,我不是胡闹。上次我还治好了程太夫人,您忘了吗?我这符咒,肯定能治好大表嫂的。”凌青菀回眸,一脸慎重看着母亲。
她语气分外肯定。
“好,妹妹贴上吧。”躺在床上的大表嫂,声音虚弱道。她怕景氏骂凌青菀,连忙应下。
大表嫂周氏此刻,心情极好。她日思夜想的丈夫,从信阳赶了回来,解了她浓浓的相思苦,所以她不忌讳凌青菀的祝由符。
心情好的时候,看什么都顺眼,而且人也没那么难受。
况且,周氏瞧见那符,心头倏然清明。她跟那符咒有眼缘,觉得那符看上去很灵验,兴许真的有用呢。
周氏也相信这些。
“嗯。”凌青菀道,“我亲自贴,你们没有学医,不通祝由术,贴的不灵。”
小景氏和安枫面面相觑。
但是,他们都没有开口,怕凌青菀心里不舒服。因为凌青菀没有父亲,小景氏和安枫对待她,总是温柔宠溺,又是亲戚,生怕惹得她不快。
丫鬟们搬了梯子,拿了浆糊给凌青菀。
凌青菀亲自爬上了梯子,把那道祝由符,贴在周氏的拔步床正上面。
大家都在看她。
安檐也瞧着她。
从安檐这个风向看过去,有几缕阳光正巧洒落在凌青菀的身上,让她浓密乌黑的青丝泛出青青光润。
她肌肤凝雪,皓腕映辉,腰身修长又纤细,侧颜精致妩媚。
安檐的眼睛,微微转动了下。他低下头去,不再看凌青菀,只是拳头慢慢松开了。
“这是做什么?”门口,传来一个疑惑的中年男人声音。
凌青菀从梯子上爬下去。
她知道是姨父来了。
果然,她的姨父,身后跟着一名年迈的大夫,进了屋子。
“这是作甚?”姨父抬眸,瞧了眼那道黄纸符,浓眉微微蹙了蹙。
这道符娴熟精致,应该是道行高深的道士画的。姨父不介意家里去拜佛求符,毕竟是个法子。长媳病得这样,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什么法子安家都愿意尝试,姨父也不反对。
但是让凌青菀去贴,是怎么回事?
凌青菀是亲戚家的小女孩儿。
姨父安肃自己没有女儿,又知道妻子和大姨子的约定,凌青菀迟早他的儿媳妇,故而也把凌青菀当成家人。
明明几个儿子都在,却让女孩子去贴符,让安肃眉头深蹙。
他看了眼小景氏和安檐兄弟。
安栋心里有鬼,立马垂头。
安檐一脸冷漠,完全不在意他父亲的目光,只当看不见。他并不是对父亲有意见,仅仅是他的性格使然。
“菀儿说,她会祝由术,这是她自己画的祝由符,要贴在床上。”小景氏解释道,“这不,才贴好。”
安肃吃惊,回头看了眼凌青菀。
凌青菀眼如清波,纯净无畏,冲安肃微笑了下,叫了声姨父。
“你自己画的?”安肃问。
凌青菀道是。
安肃又看了眼那道符,这功力臻熟,不容小觑。凌青菀不过是姑娘家,她什么时候学会的?
“祝由符?”跟着安肃进来的老大夫,声音有点僵硬道,“这都是骗人之术。”
“怎么骗人?”凌青菀立马道,声音清亮,“孔圣人还说,‘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这就是说,人如果没有恒心,就不能做好巫医。这就意味着,巫医是一群有恒心而且医德高尚的人。
“…上古秘术,如今会者寥寥。你们自己不会,就说是骗人之术?”凌青菀继续道。
安肃哈哈笑出声。
那位老大夫,顿时满面尴尬。
安肃其实并不是认同凌青菀的话,而是凌青菀突然背出几句论语里的话,让安肃惊喜。
“大夫来了,咱们先出去吧。”景氏连忙道。
然后,她把凌青菀拉了出去。
安栋和安檐兄弟,也跟着出来了,只留下安肃、小景氏和安枫在里屋照料。
一出里屋,安栋也笑起来,道:“菀儿现在好厉害,说话引经据典,咄咄逼人!”
姨父安肃自己是读书人出身,他说话时喜欢引用圣人之语。所以,方才凌青菀那番话,且不论正确与否,都深得姨父欢心。
“女孩子家,这么不饶人!”景氏则道,声音有点严厉。
凌青菀笑嘻嘻依偎着母亲,道:“娘,我也是想大表嫂赶快好起来,才出言急促。”
景氏顿时不忍心,表情柔和下来,轻轻点了下她的额头:“你啊,爱显摆吧!”
景氏很疼凌青菀。
安檐瞧着这一幕幕,眼底多了几分暖意。他什么也没说,也没有看凌青菀,却不那么紧绷着了。
他们几个人,就在东次间坐下喝茶,等里卧大夫问诊。
今天请的大夫,并非御医,而是从登州请过来的名医。那位大夫姓张,擅长内科。
“腹泻,或湿热蕴结肠中,或寒湿内盛,阻遏脾阳。”张大夫给周氏诊脉之后,对安家众人道,“既然吃了不少健脾扶元的药,都没用,那就改改,用清热除湿的方子吧。”
小景氏听了,沉默不语。
清热除湿的方子,御医早就试过了,毫无作用。
这位张大夫,医术自然是有的,并没有鬼才。但是周氏病情特殊,他也没找准病因。
“那有劳神医了,您赐一方子吧。”安肃不动声色,喊了丫鬟,带张大夫去开方子。
张大夫拱手道是。他快要出去的时候,突然停住脚步,对安肃道:“侯爷,小人再有一言:奶奶的病,理应用药。祝由虽然是上古秘术,可上古秘术,至今还有几人会?且不可耽误了。”
他觉得祝由术没用。
若是安家依靠这种秘术,可能会害死病家。
张大夫如此反感祝由术,是有原因的。早年,他看了一位病家,也是久病不愈,可即将到了病末,再吃药即可痊愈。
偏偏,那家人相信祝由婆,断了药。病家是个十四岁的男孩儿,原本病不致命,结果却因为断药而生生病死,无能为力。
“多谢神医提点。”安肃道。
安肃乃是政客,他对待外人,素来喜怒无形于色。所以,他明知这位张大夫没什么新的见解,依旧对他很客气。
张大夫开了清热除湿的药,就告辞了。
“怎么办,这方子之前孟太医开过。”小景氏拿到方子,对安肃道。
安枫和周氏,心都沉了下去。
“这位张大夫,在登州名气高,虽然和上次孟太医的诊断一样,用药还是有点不同,且试试吧,不管有用与否。”安肃道,“汝宁长公主半个月前就去江南请名医,过几日就会到。”
然后,他又对儿子和儿媳妇道,“你们莫要慌神,一切有我。哪怕我无能为力,还有长公主,还有圣上。”
周氏道是。
周氏的腹泻,比一个月前严重了很多,但是仍不少痢疾那么可怕的腹泻。
所以,她自己明白,自己的病情尚不够危急,不会要命的。
而且,她丈夫回来了,她什么都不会放在心上,心情极好。
安肃和小景氏把张大夫开的药方给下人,让人去抓药,道:“先吃着吧,我们不通医理,医嘱还是要听的。再吃几天,等江南的名医来。”
周氏和安枫道是。
安肃夫妻就从里卧出来。
凌青菀和母亲,跟着安肃夫妻、安栋、安檐,从大表嫂的院子离开,去了姨母的院子。
“栋儿!”安肃突然声音一提,喊安栋,“你大哥说他收到你的急信,匆匆回京,可是真的?”
“是真的。”回答的,却不是安栋,而是抢了先的凌青菀,“姨父,是我让三表兄写信的。”
一旁的安檐侧眸,看了眼凌青菀。
***
第025章痊愈
第025章痊愈
凌青菀话音一落,斗室默然。
“无妨,回来也好。”姨父安肃最先开口,笑着对凌青菀道。
他知道凌青菀的母亲景氏要道歉,就不给她开口的机会,直接对小景氏道:“时辰不早,摆饭吧,我下午还要出去一趟。”
写信让安枫回来的话题,算是揭过去了。
姨父不想怪凌青菀。
安栋暗中舒了口气,给凌青菀递了个感激的眼色。
凌青菀笑笑。
“姨父,我想吃荔枝干,不知城里蜜饯铺子可有?”凌青菀却走到了安肃身边,细声道。
安栋刚刚松下的心,又是一提:妹妹,你太得寸进尺了,这个时候就不要开口啊!
回头父亲想起贸然给军中去信的事,咱们俩岂不是倒霉?
不要触霉头,不要害我啊。
安栋重重咳了声。
凌青菀没理他。
姨父却笑了,道:“有,让你姨母派人去买。”
小景氏也笑了,喊了个丫鬟,让去给凌青菀买荔枝干。
这点小要求,根本不算什么。
“西市还没有闭市,有家叫脯香苑的铺子,蜜饯做得最好了,让管事去西市买。”姨父又道。
他对这件事,还是挺上心的,没有半点敷衍凌青菀。
小景氏颔首。
大家吃了饭,荔枝干就买回来了。
姨父还有事,就先出去了。
等姨父一走,母亲少不得数落凌青菀。
“…她也是担心表嫂,心是好的。”姨母连忙阻止了景氏,“况且,我这些日子整夜梦到枫儿,甚是想念他。他能赶过来,我很高兴。”
“你们都宠着她,这孩子越发不像话了。”景氏仍有愧色。
她女儿从前不这样的。
小景氏和安肃一直很疼凌青菀,凌青菀心里明白,却从来不恃宠而骄。
公然呛声老郎中、让表兄急匆匆回京、还让姨母派人去买点心,这些事,不像凌青菀的做派。
如今,她都做了。
景氏有点担心这孩子。
“这没什么。”小景氏笑道,“是你太管束孩子了,把孩子都养得怂了。那也不好。”
小景氏回眸,对凌青菀他们道,“菀儿,你跟着兄长们出去玩,我和你娘有话说。”
她们姊妹已经半个月没见面,总有些私话。
凌青菀、安檐、安栋三人就从正院出来。
一株株梅树,绽放嫩蕊,细风卷过,寒香浮动。冬天冷,连照在身上稀薄的日光,都带着稀疏寒意。
凌青菀袖底顿时一片冰凉。
“我去大表嫂那边。”凌青菀对安栋和安檐兄弟道,“两位兄长若是有事,也去忙吧,不用陪我。”
“我没事,我没事。”安栋立马道。他粘着凌青菀,有很多话跟凌青菀说。
安檐则淡淡说了句:“我还有事。”就折身往外院走,看都不看凌青菀一下。
安栋则拍着胸脯,跟着凌青菀,道:“吓死我了!没想到,我爹这么轻易饶过了咱们。菀儿,还是有你好。”
“我说了帮你顶事,算顶住了吗?”凌青菀转颐问他。
安栋大笑,道:“算,算!”
他笑声豪迈,爽朗大声,不远处的安檐听到了。
安檐脚步微顿,而后,阔步走了出去。
凌青菀跟着安栋,到了大表嫂的院子。大表兄安枫梳洗更衣,正在大表嫂里卧的炕上小憩。
安枫睡得很熟。
“…这是姨父给我买的蜜饯。我这几日,牙口不舒服,给表嫂吃。”凌青菀把蜜饯拿出来,对大表嫂道。
大表嫂微笑,道:“多谢妹妹。”
她示意丫鬟接下。
凌青菀却打开了纸包,亲自捻出一颗,送到大表嫂唇边。
大表嫂微讶。
她最近吃什么拉什么,毫无胃口。这荔枝干有点甜腻,大表嫂更是吃不下的。
只是,现在当着满屋子丫鬟婆子,不吃凌青菀送过来的,怕凌青菀脸上下不来。
大表嫂素来会替人考虑,不好叫人难堪的。
故而,她吃了。
她刚咽下去,想要道谢,却见凌青菀又递了一颗过来。
大表嫂只得又吃了。
一连吃了五颗,凌青菀才收起来,把纸包放到大表嫂枕边,笑着对她道:“表嫂若是饿了,让丫鬟服侍你吃。”
“辛苦妹妹。”大表嫂道。
凌青菀见她没什么精神,起身道:“表嫂,我们先去了,你休息吧,我改日来瞧你。”
大表嫂颔首。
送走凌青菀,大表嫂胃里有些不舒服,让丫鬟端了杯茶来。每每吃了东西,不过半个时辰就要泄泻一回。
泄完了,倒也没事。
“去净房准备好…”大表嫂周氏对心腹丫鬟道。
丫鬟也知道周氏的病情,晓得她不管吃什么,接下来就是腹泻。故而,丫鬟道是。
净房准备好了,热水和干净的亵|衣也准备妥善,丫鬟回到周氏床边,又端茶给她。
“表姑娘和从前不太一样。”丫鬟对周氏道,“今日穿了件豆绿色的澜裙,那颜色真艳。从前婢子们还说,表姑娘从来不穿艳色的衣裳呢…”
她这么一说,周氏也想起了。
凌青菀最近的穿着打扮,的确比从前华丽了很多。不仅仅是衣着,她脸上肌肤也有淡淡红润,精神抖擞。
“…凌家妹妹她,眼睛里都有几分喜悦。从前,她总是心事重重的样子,如今倒没有了。”周氏道。
丫鬟点点头,同意周氏的话。
景氏和小景氏姊妹俩感情非常好,所以凌青菀常到安家,安家的下人都了解她了。
她们主仆二人说话,安枫就醒了。
丫鬟退了出去。
周氏问安枫:“上次受伤,听说躺了半个月?伤口在哪里,我要瞧瞧…”
安枫上次伤得挺重的。
周氏听说之后,整日整夜的想,一连做了好几天的噩梦。打那之后,她渐渐不对劲,人也无精打采。
没过多久,她开始泄泻,一直至今。
安枫当即解了外衣,把自己的伤口给她瞧。
周氏哭了一场,安枫不停的安慰她,亲吻她。两人浓情蜜意,依偎着说了半晌的情话,互诉相思之苦。
而后,安枫幼子的乳娘,把孩子抱了过来。
安枫甚是想念儿子,抱着孩子亲热个不停。
这么一来,净房准备好的热水,都变得冰凉。
周氏的丫鬟觉得不对劲,就进来看一眼。
自从生病,周氏哪怕吃小半口糕点,都要泄一回。这次,吃了好几颗蜜饯,怎么还不如厕?
一进门,丫鬟就见安枫正在逗孩子,周氏在一旁眉开眼笑的,看着他们父子,脸上洋溢着幸福,精神很好。
丫鬟又不着痕迹退了出去。
他们夫妻带着孩子,嬉闹了一下午,柔声细语了一下午,周氏提也没提如厕之事。
丫鬟心里大喜过望。
这是好了吗?
因为什么?
直到晚膳时分,宣平侯回府,派人请安枫去外院说话,孩子也困了,被乳娘抱回去,屋子里安静下来。
周氏也昏昏欲睡,有点乏了。
心腹丫鬟上前,柔声问她:“奶奶,您饿吗?”
周氏倏然感觉有点饿了。中午吃了五颗荔枝干的蜜饯,把胃口吃开了,现在的确有点饿。
“有点…”周氏道。
说罢,她脑子突然一激,整个人愣了下。她终于察觉到不对劲了。
“…我方才没有如厕,是吗?”周氏压抑着自己的狂喜,问丫鬟。
丫鬟重重点头,眼泪都下来了:“奶奶,您这是大好了!”
大好了?
周氏的喜悦,再也控制不住,她唇角扬起,笑出声来。
“奶奶,这是表姑娘的祝由符咒保佑了您?”心腹丫鬟大喜之余,望着床上的符咒,道。
上午请来的大夫,开的方子还没有用,因为老方子还有两贴药,明天才吃完。
周氏吩咐吃完了之前的药,再用新药。
周氏对药已经不指望了,甚至很抵触,觉得没用。故而,他们根本没有改变方子。
唯一做过的,就是凌青菀在床头贴了道祝由符。
“只怕是了…”周氏又惊又喜,同时心头震惊,凌青菀居然真的有巫医之术?
“表姑娘不是送了蜜饯吗?”周氏又道,“再拿来,我再吃几颗。兴许这蜜饯也有效呢。”
蜜饯被丫鬟放到了一旁。
丫鬟连忙去拿了。
这次,周氏吃了一大半,几乎吃完了。
她胃里填得满满的。荔枝干很甜,有点腻,她让丫鬟那些咸菜给她。
“奶奶,您还不能乱吃东西。”丫鬟道。
但是,周氏觉得没事。
丫鬟只得拿了。
周氏和丫鬟也不太清楚情况,故而暂时不好张扬。若是误以为好了,回头又复发,惹得公婆和丈夫失望。
这晚,周氏睡了个好觉。
次日起来,她神清气爽,没有之前的昏沉、发晕。周氏甚至自己下床了,能走几步路。
肚子里也是很平静,没有往常那种隐隐的疼痛感和坠涨感。
“我这是大好了?”周氏大喜。
她没有再瞒着,自己先告诉了丈夫,再派丫鬟去告诉了公婆。
她公公上朝去了,婆婆小景氏当即赶到了周氏的院子里。
一番询问,小景氏确定周氏九成是痊愈了,也是大喜不已,连声念阿弥陀佛。
“登州的张大夫,还是有些医术的。”小景氏感叹道,“不枉千里迢迢请他来。他还在客栈,回头请他复诊,我让侯爷重谢他。”
“娘,张大夫的药,我还没吃呢。”周氏道,“我昨日只早起吃了一次药,还是从前的,不与张大夫相关。是表妹的祝由符。”
小景氏惊愕。
“你没吃张大夫的药?”小景氏难以置信,反问道,“就…就好了?”
“就好了,娘!”周氏恬柔笑道,“娘,表妹的祝由符,救了我的命!”
小景氏抬头,瞧见贴在床头上的祝由符,惊愣了半晌,仍是觉得不可思议。
“去姨太太家里,把姨太太和表姑娘请过来。”小景氏想问问到底怎么回事,立马就派人去晋国公府。
祝由符到底怎么回事,谁给凌青菀的,小景氏要问清楚。
这是大事。
***
第026章奇妙
第026章奇妙
小景氏派人去晋国公府请凌青菀母女,小厮回来禀告说:“姨太太家里有客,一时走不开,需得下午才来。”“什么客?”小景氏问。
小厮回答:“说是亲家太夫人…”
小景氏猜想,肯定是程家太夫人。凌家有哪些亲戚,小景氏一清二楚。
“告诉门房上的人,姨太太和表姑娘来了,无需通禀,直接请进来。”小景氏道。
小厮道是,退了出去。
没等到凌青菀母女,安肃和安檐父子却先下朝回来了。
下人说大奶奶病愈,安肃有点吃惊,带着安檐去了长子的院子。
果然,周氏腹泻戛然而止,就这么莫名其妙的好了。
跟当初莫名其妙病了一样。
“是什么个缘故?”安肃问道。
他的长子安枫,连忙回答,把事情简单说了一遍。
安肃听罢,知道长媳没有换药,仅仅是凌青菀的祝由符治好了她,不由抬头看了看床头:“祝由符…”
安檐也抬眸看,表情复杂。
“黄帝内经记载,祝由乃是巫医秘术,并非不可取。”安肃笑道,“兴许,菀儿学得真传,也未可知呢。”
他竟然相信凌青菀的医术。
“世间高人,讲求缘分。菀儿这符咒画得精致,灵气萦绕,必有高人指点,她定然是得了机缘…”安肃心想。
不知为何,安肃甚是骄傲。
“嗯,我儿媳妇颇有能耐。”他这样想。想到这里,他看了眼第二子安檐。
安檐被父亲看得糊里糊涂的,表情不变。
小景氏和安枫则微讶,都转颐看了眼安肃。
安肃微笑。
中午午膳,周氏腹中空空,吃了碗面条。
汤汤水水的,她全部吃了下去,还想吃第二碗,被身边的丫鬟劝住了:“奶奶,您才大好,且莫要吃坏了胃口。”
周氏颔首,不再吃面了。
但是,她想吃荔枝干,就是昨天凌青菀送给她的。
小景氏听闻了,立马派人去脯香苑,重新给周氏买了荔枝干。
周氏吃了二十颗,仍没有腹泻感。
安家众人皆松了口气。
周氏病了将近两个月,可能从此就痊愈了。
不得不说,凌青菀的祝由符,真真神奇,远胜过药石。
安肃夫妻也带着孩子们,回了自己的院子,没有继续在长媳院子里逗留。
长子安枫送父母回去。
二子安檐和三子安栋坐了一会儿,各自起身告辞,安枫仍留下,和父亲说些军营中事。
说了片刻,话题又转移到周氏的病上。
“没想到,表妹这么厉害!”安枫道,“早知道如此,当初就该请她来治了。”
“当初也不知道她有这能耐。”小景氏道,“你姨母素来谦虚,说起你表弟、表妹,总说孩子们愚钝。
你表妹自己学医,也是两三年的事。当时你姨母说,为难她,买了好写书,看了两天就不看了。哪里知道,她竟学有所成?”
“的确厉害!”安枫赞道,“菀儿性格温柔腼腆,谁知道竟这般能耐?我且想问问她,那个祝由符是如何画的,怎如此灵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