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大获全胜,当然是要把力量用出去,把地盘巩固下来…要是还收缩,那岂不是把已经陷入真空的地盘都拱手送人?
“要得,要得!”
张守仁动辄南腔北调的说话,他在后世时战友来自天南海北,很容易学几句外地的方言。
时间久了,这些部下也有样学样,时不时的冒几句怪里怪气的外地话。
一听说要准备大干一场,孙良栋这样的自然最高兴了。地盘一大,银子更多,酒肉也更多,要是能经常去青楼开心一下,那就是更好了。
“你要小心!”
仿佛看穿了孙良栋的想法,曲瑞很正经,也很尖锐的提醒道:“大人说过,敢去青楼赌馆的,一律阉了,你要不想进宫,还是老实点好。”
“唉,大人什么都好,就是不近人情啊…”
“我倒觉得很好,个个都去嫖和赌的,军纪还存在么?想女人,娶个老婆就是了,青楼那种地方,要不得。”
“唉呀,知道了,不要再废话了啊!”
两个小旗大步走在队列前,开始不停的斗嘴,张世强则紧紧跟随在张守仁的身后,一副随时等候吩咐的模样。
这支一百多人的亲丁队,经历这么长久时间的训练,也是确实跟着张守仁一起成熟起来了!
正文 第120节:第五十九章 地盘(1)
第五十九章地盘
一转眼,就是一个月的时间过去了。激情火暴的图片大餐
从胶州返回张家堡后,张守仁果然是大展拳脚了。
张世禄最先被派了出去,带着自己的一个小旗,先驻守在方家集,那里所有的商行,包括浮山盐场在内,盐货必须要经过张家堡亲丁的抽分后才能发卖,这也是原本巡检司的规定,现在被张守仁给继承过来了。
当然,往盐里掺沙子和泥土的规矩是废止了,收百姓的盐价也是从三钱涨到了五钱,明码标价,每天由张世禄在方家集收盐,或是检验抽分,然后由各商行统一运走。
灵山盐场往胶州的道路,也是在薛家集上设了点,收盐和抽分两不误,没有一斤盐能从卡子里过去。
在胶州,是卡住了白河一带的水路,任何商行如果不是买的浮山盐就得被抽分,每担盐五钱盐子,一文不能少。
收盐是五钱,抽分也是五钱,直接到商行手里就是一两五,掌握了胶州到浮山,再到胶州往平度州和高密一带的水旱道路,也是形成了专卖制度。
现在的胶州一带,根本无所谓官盐,盐场的盐直接算是张守仁的,没有官盐发卖,商行可以直接二两一担或是更多的银子发卖,或是运到外地,一样是有利可图。
平度州和高密是内陆县,不出盐,但距离他们很近的青州和登州出盐,张守仁的手一时还伸不到那边,盐价还没有真正提起来。
他的打算是将来扩充人手后,把登州和青州盐场也控制起来,这样的话,从登州到青州、莱州、胶州、平度州一带,一年百万石以上的一个大市场,就全控制在自己手中了。
但现在他的人手严重不足了。
胶州的风声平定下去,张守仁兑了五百两银子送到胶州,上下打点好了,曲瑞这个小旗官直接任了巡检一职,算是官面上的一个交待。
张守仁的部下在行事时,虽然大家都知道是张家堡的亲丁队伍,但管理盐政的时候,托名是盐政司的盐丁,这样也就名正言顺。
曲瑞上任时,堡中倒是有不少人担心,但张守仁只是笑而不语,不把这种莫名其妙的担心放在心上。
一个小小的巡检,不过是挂个名,曲瑞甚至不大驻在胶州,而是经常胶州和浮山两头跑…他有更忙的事情要做,因为副千户大人要扩军了!
不算军官,现在的亲丁队是一百三十五人,方家集一个旗,胶州一个小旗,灵山盐场那边的路上一个旗,几条河口各旗一个旗…十个小旗被放的七零八落,几乎是眨眼间,张守仁就吃成了一个胖子。
不过这个胖子是个虚胖子,圆滚滚的肚子里全是空气,根本就没有脂肪,这个胖子体能太虚,风一大,一吹,就可能扑到在地了。
所以一定要扩军,而且要在短时间内就形成战斗力,这个担子,也是实在不轻松了。
在各地的银子没送来之前,张守仁就是想扩军也没有办法,买巡检这个官把他最后的储银用了个干干净净,除了日常买菜的菜金,整个张家堡的亲丁队伍几乎就是一文钱的储备基金也是没有了。
正文 第121节:第五十九章 地盘(2)
后来各小旗去设卡抽分的时候,差点连头几天的伙食费都要开不出来了。
还好,在严厉打击了冯三宝之后,胶州一带对张家堡的军户们的战斗力还是有数的,除了极少数不开眼的,敢出来捣乱的私盐贩子几乎是一个也没有,这样一来,银子就象一条条小溪,慢慢的向张守仁比海沟还要瘪的钱袋里流淌过来。
在冯三宝时代,巡检司的盐丁是各自为政的,每处盐丁也是各负责一处地方,对私盐抽分抽查,自己也收盐贩卖,然后赚了十文,上交一部份给自己的上司,上司再分一部份上交给冯三保。
这样虽然抽的钱虽然多,弄的怨气很重,但到冯三宝手中的钱却是被分散了,消耗了,数字当然不是很多。
在冯三宝时代,一个月的收入,连卖盐和抽厘都加在一起,到冯三宝手中的时候是一千两左右。
这么大的一个盐枭,一年收入一万五不到,就这样还被胶东一带弄成了传奇人物,听到冯三宝收入数字时,张守仁只能是极轻蔑的一撇嘴了。
他的制度,就是除他之外,没有哪一个够资格领银子!
这个亲丁队是他一手建立,人是他一手调教,包括这地盘,也是他一手打下来的!
银子只能汇总在他这里,然后再重新分配。
甚至连军饷都是,尽管亲丁们每天过手大量的银钱,不过他们连给自己发饷的权力也没有。远在白河一带的那个小旗是苏万年带着,每天抽大量的货船,得银很多,但这些银子都得老老实实的送到浮山来,经过林文远核算之后,到了发饷的前两天,饷银才会从浮山再一次送回白河那边的卡子,所有的小旗,除了伙食银子,一分钱也是不许留下!
除了银钱上的规矩,不准赌博,不准去青楼,不准和百姓打架斗殴,违者是一律重处,没有意外。
所有人都没有挑战张守仁权威的想法,长期的训练和几次做战的经历,这位副千户大人已经是大家心中完全不可替代的权威人物,他的军令,想的通的要执行,想不通的,也要执行。
当然,张守仁也不是完全的不近人情,只知道拿军法来压人。
出差在外的,每月加五钱银子的补助,月饷钱就成了二两,这个收入在普通的军户来说,几个月前就是不可想象的天文数字。
再有就是驻守超过一个月了,可以回家住上三天,休息调整一下紧张的神经。要知道,在驻扎地不仅规矩多,平时下了值还要继续训练,每个旗都要按自己的特色,持续不停的继续训练下去,每天的体能消耗和繁杂的工作一定使人很疲惫,适当的休假当然也是必要的了。
家属方面,每月都是由官厅发给粮食,保障亲丁家属在堡中吃好的喝好的,衣服鞋子都是隔一阵就下发,夏天还统一买西瓜下发,冬天由官厅负责帮亲丁家属捡柴…这些福利都是慢慢的用条例规定下来,写在纸上,白纸黑字,叫人一看就是十分的放心。
正文 第122节:第五十九章 地盘(3)
当然了,以张守仁的信誉,就算没有这些文字,下头的人也绝不会怀疑他所说的话。看娱乐窘图就上
到现在这个时候,整个胶州和小半个莱州都算是在张守仁的势力范围之下,也就是人所说的地盘。
外边的私盐贩子进不来,本地的要抽厘后才能出售,自己手中更是大量出货,反正盐这种商品是必须品,不吃精米白面对老百姓来说是很正常的事,就算现在张家堡的军户都有钱了,每天是吃粗粮,把钱省下来不用的人家也是大有人在。
都是穷怕了的,谁也不敢拿着钱去糟蹋。
精米白面,那是年节时才能吃的,平常时吃这些,穷军户里有这种福份?就算是士绅人家,也没有天天吃鱼吃肉的道理!
不过再省的人家,他也省不下每天都要吃盐的钱。在官盐腾贵的时候,老百姓再穷也只能咬着牙齿买那种劣质的官盐,黑心的盐场在每斤盐里最少加了三两的泥沙,每次买盐后还得费功夫把那些泥沙给捡出来,这样盐就显的更加宝贵了…但无论如何,不吃盐身上会发肿,全身会没力,这一点再傻的百姓也是知道的。
现在官盐也就是私盐,私盐也是官盐,价码一样,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虽然还是那种青白色的大颗粒海盐,味道口感实在不佳,不过穷人就没有这么多讲究了,最少这些海盐没有泥沙掺在里头,有了浮山来的那些军户的看管,卖盐的人也是老实多了,欺负良善,缺斤少两的现象也是几乎绝迹,在这一个月,外地来买盐的货商明显增加,就是本地的百姓买盐的数字,也是有明显的上升曲线。
毕竟人是知道好歹的!
“三千两,当时大人还不知道是怎么个高兴法!”走在往方家集的路上,曲瑞也是兴致勃勃的想着。
头一个月的收入简直使全堡上下都吓掉了下巴,听到数字之后,所有人都是目瞪口呆,完全想象不到。
就是曲瑞给林秀才送例规银子的时候,因为收入明显增加,张守仁指示份例加一倍,在林秀才问到原因的时候,曲瑞也是如实相告。
当时这个历经宦途,见多识广的知州府中的幕僚就是惊的发呆,捧着手中大包的银子,一时都转不过味来。
半响过后,林秀才才摇头叹息:“我学生在外经历二十年,还是头一回见到张国华这样的人物,奇哉,奇哉!”
他所奇怪的还不仅是张守仁收入的增加,还有对方这种如实相告又主动提升份例的大气。
以林秀才对自己主翁的了解,一听说张守仁在私盐上提高了几倍的收入,而自己的收入却是分文不加,视银如命的秦知州一定会恨的牙齿痒痒,就算是拿张守仁没有办法,但在心里烙下一个对方不识好歹的印象,以前下的功夫就是白费了。
有这种豪爽而有大气,看着愚蠢的做法,其实是最聪明不过,这样的人,林秀才后悔对方在胶州时,自己还是太过托大了一些!
现在的张守仁,地位已经不是半年前可比了!
现在浮山所十个百户全部在替他烧锅煮盐,所有人家都是全家出动,就算是离海边很远,以前很少煮盐的人家,也是出现在了海边。
如果从山上往下眺望,就能看到五六里内的海边,到处都是升起的炊烟,到处都是煮海出盐的军户们。
有钱可赚,没有人怕辛苦,而在交盐时领到银子后,所有人对张守仁的印象,自然是一天比一天有所改观。
现在的浮山,真正的权威已经不是千户周炳林,而是迅速冒起的副千户张守仁了。
正文 第123节:第六十章 收益(1)
第六十章收益
“大人,曲瑞那厮来了。小说排行榜
孙良栋满头大汗,一头撞进屋里。
这幢房舍是方家集镇上典史办公的地方,正堂五间七架,十分轩敞,东西两厢十间屋子,办事见人都很方便,前院很大,站几百人也不嫌拥挤,正好有用处。
后面有一进住宅,还有一进杂房小院,从正堂月洞门穿夹巷,后头居然还有一个小小花园,有假山和一座小池塘,几个亭子几十颗树几百朵花,还很象个样子。
张守仁一到方家集,自是把这座最大的宅院给占了下来。
他的舞台已经不止是浮山所张家堡一处地方了,触角已经从一隅之地从容不迫的伸了出来。
“哦,他来了?”
正伏案工作的张守仁抬起头来,微笑道:“他一定春风满面,给我送银子来了,是吧?”
“没错。”孙良栋笑嘻嘻的道:“曲端带着一辆骡车呢。”
“倒也不会有那么多。”
张守仁失笑,摇头:“一辆大车能拉千多斤,他能送一万多银子来?”
“现在没有,将来准定有。”
“这说的是了,也罢,我们去看看。”
张守仁把人撒了出去,分驻各地,就是这方家集也是派了一个小旗,一个人就得盯好几处酒楼和赌坊,怎么收钱,按月的份例银子是多少,都是定的清清楚楚,这一个月下来,银子肯定是如水涌入,曲瑞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一到,自然就轰动整个方家集,除了派在白河和灵山盐场的几个小旗,在方家集的各小旗都闻讯跑了过来。
一路风尘,张守仁出来的时候,曲端和部下们刚洗了脸,用布巾拍打着身上的灰尘。□□,雨水很少,天干物燥,海边的集镇也不少灰尘。
看到张守仁过来,曲瑞立刻立正,他带来的部下们也是两手贴着腿间,昂首挺胸,简简单单的动作,却是漂亮利落,看着就十分舒服。
“好小子,干的不坏!”
骡车里当然没有一万多两白银,不过,三千一百多两也是个不坏的成绩了。毕竟曲瑞接任巡检司才一个来月的功夫,把冯三宝旧的地盘接下来,再派驻新人,收取抽分规费,不管是官盐买卖,还是私盐抽分,反正利益全归巡检司,也就是曲瑞所有,也就是眼前这三千一百多两白银了。
“老曲,这么多银子,看着眼红不?”
眼前大堆的银子,亲丁们还好,一个个目不斜视的样子,但这宅院里有不少雇来打杂的人,此时一个个看的眼都发直,不少人连手中的活计都停了,只是看着银子发呆。
“这有什么眼红的?”曲瑞笑道:“我是小旗,月俸十两银,十石粮,米面各半,还有肉食补贴,一年发两次衣服,鞋和靴子全是大人发放,立了功还有赏…要是还贪,那还是人么?”
一番话说的孙良栋嘿嘿直乐,其实这个团体刚刚形成,向心力很强,大家操守都很不错,孙良栋的话,只是拿曲瑞打趣。
正文 第124节:第六十章 收益(2)
“不过,”曲瑞说完,就是看向张守仁,正色道:“大人,下官还是要请辞巡检。小说排行榜
干了这一个来月的巡检,曲瑞也算是历练出来,不过也是十分想念纯粹的军人生活。早起操练,弄到一身臭汗,饥肠辘辘,然后吃饭,讲评,下午接着就是训练,练刀术,枪阵,他的小旗还要加练很多侦察方面的特殊技能…总之在营中时,吃的香,睡的也香。
在胶州城里,每天和盐商私盐贩子打交道,每天就是盘算收银子的事,虽然看着银子一天比一天多,感觉大人的事业有了保障,但身为军人,还是愿意自己做的事更纯粹一些,也更简单一些。
这种心思,在以前当然不会有。
也是这段日子以来,张守仁的训练之下,这些淳朴的胶东汉子已经有了一个现代军人的灵魂!
“好,曲瑞说的,也正是我之所思,放心,我已经在着手进行了!”
军队经商,在后世都是大忌,张守仁可不会因为几个臭钱把自己辛苦带出来的部下给污染了。银子的事,亲丁队将来是不能插手的,当然,前提是把大局稳下来才行。
“银子到了,就好办事,你们随我来看吧。”
这所宅院是典史衙门,原任的典史已经自己知趣请辞,请上任的典史大家都认得,此时也是笑眯眯的站在门外,正向着所有人点头打招呼…这人自然就是张世福,以试百户的身份兼职方家集典史,正合其宜。
在朝廷的规章制度上,典史一职就是要能骑马射箭,打仗平乱。最著名的典史就是守江阴的阎应元,以小吏之身任职典史,一上任就集结几十个人手去平定江匪,江匪人多,但阎应元勇武善射,几箭过去,射中匪徒首领,于是江阴一境匪盗皆惊,治安自然就大好了。
现在也是巧,张世福正好是赶了过来。
“大人,这个月方家集的账算好了,三座赌坊,十七家酒楼,一百多个大小饭庄,还有绸缎铺子、布店、南货铺子什么的…还有过境盐贩子抽分的盐,一共是一千三百两!”
张世福的脸上也是乐呵呵的,眼前这么多银子是坐地生利,来的太轻松了!
这银子都不需要自己上门去收,是各大小商家派人送了过来。
延期不送的,派人过去转一圈,店家立刻就得老老实实的把银子送过来。
这种类似后世保护费的东西,在这个时代却是正经的商税。明朝的税实在很奇葩,按理来说,工商最富,宋朝的工商杂费和海洋贸易的收入就很高。
但在明朝农税才是收税的大头,明太祖在立国的时候,士农工商,是把读书人放第一,农民也是基石,工匠和商人就是下等人,要歧视和打压的。
结果事与愿违,洪武过后商人的势力就蒸蒸日上,因为再打压,商人总是能赚钱,农民却是只能在土里刨食,那能有几个钱的收入?
正文 第125节:第六十章 收益(3)
但因为制度设计的缺陷,商人被屏弃在外,既然如此,想商人给国家出力也不太可能,所以明朝的商税虽然定的低,但收上来的税却是屈指可数,寥寥无几。看
淮安和扬州和江南一带的税关,一个关一年的收入才几万两,到了清朝,一年就升到几十万两,这个差距,可是太大了。
不过商税虽低,还能赖帐,各种杂费摊派却是免不了的。城市要防火防盗,雇佣更夫,这些杂派都是商家交付给官府,还有一些地方公益的摊派,就是由士绅和典史、总甲这样的小吏来定,然后和商家分摊。
所以,这银子也不是白收的,冯三宝时代是收钱不管事,还骚扰地方。
现在亲丁队驻在集上,小偷小摸就绝迹了,逮到的小贼一律送到海边,一人发口铁锅熬盐,什么时候把罪洗清了,什么时候放人。
还有那些无赖混混,平日依附那些盐丁,靠敲诈勒索过日子,张家堡的亲丁一来,这些人全部抓了起来,痛打过后也押到海边熬盐去了。
这方家集是四周的商贸中心,有两条大河和几条小河穿流过境,人口有好几万人,论镇子的规模大小比即墨县城还要大的多,军户亲丁们在张守仁这个副千户带领下做了这么多事,名声自然就渐渐传扬开来,现在胶州和即墨一带,张守仁也是个赫赫有名的大人物了。
当然,名声是比冯三宝这样的恶棍匪类要强上一万倍。
“大人,利丰行那边的帐结来了,这个月一共是四千三百石,该是五千一百六十两银,现在全部在此,请大人点验。”
仿佛是商量好的,刚把张世福送来的银子收下来,张世禄又是带人匆忙赶来。
这一次是真的好几辆鸡公车推来的银子,每辆车都压的重实实沉甸甸的,利丰行给的银子是济南府炉房出来的银锭,二十五两一个,银剪剪开的话,里头银子如雪霜一般耐看,十足成色,非常讨军户们的喜欢。
看到这么多银子,在场的人,就是和做梦一样的感觉。
几个月前,大家还是为几两银子辛苦奔波,把人从头到脚倒过来晃一晃,身上也没有一两银子的穷军汉!
现在眼前却是加起来万把两的银子堆在一起,亮晃晃的刺眼,犹如一座银色的小山。
打跨冯三宝后,张守仁又把巡检的位子弄到了,浮山和灵山两个盐场的提举也换成了自己人,还派了一个小旗驻守到灵山盐场,又卡住了灵山盐场到胶州一带的路口,虽然人手不足,漏了不少私盐贩子,但因为掌握的盐多了,所以收入仍然十分可观。
现在还有白河口的银子没送来,那里是苏万年的地方,不过料想今晚之前,苏万年也会赶过来。
河上行船脚程理应更快,来晚了,说明账目做的久了,那边是港口总汇,每天过境的船有几百条,只要是盐船,一律按斤两来抽分,估算收入的话,应该不比张世福送来的少。
这样一来,全部收入加起来,一个月是一万二千以上,最多应该能到一万五千!
一年十八万两白银的收入,这个数字简直象是在做梦!
要知道,大明一年的茶税总和才几万两,五个税关的收入加起来,一年才二十万两!
正文 第126节:第六十一章 扩军(1)
第六十一章扩军
“这么多银子…亲娘,俺不是在做梦吧?”
银子在点检清楚后就送入库房,方家集这里是一个河运中心,也是一个商业中心。
要是把银子收到堡里去,那可就麻烦了,来回的路程不是很远,但是道路条件不好,晴天三尺土,雨天三尺泥,来回折腾,那是脑子有毛病。
眼看一堆堆的银子被放进库里,孙良栋就是忍不住大呼小叫起来。
刚刚他还拿曲瑞来打趣,此时却是自己现眼了。
“你小子,这点银子就花了眼?老实说,银子还不够我用咧!”
张守仁也是横了这个部下一眼,看着发呆的孙良栋,又见张世福和曲瑞几个也是吓的呆了,一时间都没有人敢说话,他忍不住一笑,向着众人道:“怎么,你们都不信?”
“不是不信,”张世福笑道:“实在想不通,一万多银子,大人怎么还不够?”
“很简单。”张守仁简捷答道:“养人,练兵,打造军械铁甲,还有,要修堡,修路,修墩堡造火炮。你们说,我说的这些,要花钱不要?”
这么一说,众人便是明白过来。
上头说的哪一样都是特别的花钱!虽然对张守仁要重修堡垒,又要修路造桥,修海边的防御工事都不大理解,毕竟韩六一伙都被全歼,海上的威胁小的多了。没有仇怨,海盗也不会只盯着浮山所咬,一般海盗还是愿意打劫民户,毕竟按理来说,民户比军户要有钱的多,油水也大的多了。
但疑惑归疑惑,这些个小旗官对张守仁已经是盲目迷信了。
反正大人的布置,从来就没有错过,一切听大人的就是。
此时两边厢房的人声也大起来,刚刚搬抬银子的时候,从东西厢房里出来不少年轻人,甚至有不少是才十五六岁的少年人。
穿的衣服都是青色褂子,是厚布夹袍,头上有帽子,脚下是布棉鞋,看着也是新的。
这些人,大的二十来岁,小的十五六,瞧着都眼带精明,口齿伶俐,不象是普通庄户人的样子。
曲瑞好奇,趁着说话的空档,向着孙良栋问道:“这两边的人,都是干什么的?”
“这些?”
孙良栋的心里大约还在飘飞着银子,又听说张守仁要在短期内全部用掉,所以心还在痛苦着…听着曲瑞的问话,他有气无力的答道:“这就是大人说的养人了。”
“他们是新的亲丁?不象哇。”
“当然不是了,一个个豆芽菜似的,你看他们是当兵的料?”孙良栋没好气的道:“大人说,按他的身份,身边有几个攒吏来伺候文墨和帐务也是该的。这吏员人手,现在还在务色,不过,咱们的摊子大,几个吏员可顾不过来…所以,就养了这些学徒在这里。”
正文 第127节:第六十一章 扩军(2)
“学徒?”
“嗯,学典章制度和财务会计之事。
孙良栋还在絮絮叨叨的说,曲瑞却是没有心思听下去了。
他是世袭的小旗,但家中一直穷困,小时候读过两年书,再下来就没有继续读下去的机会了,但一听到有人能读书上进,还是发自内心的欢喜和羡慕。
当下上前两步,他扒着门缝隙朝里头看,却是瞧着屋里坐着一排排的少年,加起来怕有好几十人,几个老朝奉一样的老头子摇头晃脑的教授算术口决,底下的青年和少年们把算盘打的噼里啪啦直响,听着是十分的悦耳动听。
别的房间里有更年少的就是在读书学字,也是请的先生教读,底下跟随,声音也是朗朗动听。
“大人这心田…”
华夏是以文明传承,薪火不绝,民间哪怕大字不识一个的人也是重读书,也敬重读书人。张守仁这里,一下子就栽培了这么多人,哪怕是教他们学为吏之道,可毕竟也是一件积福积德的大好事了。
当然,曲瑞是不能理解张守仁的深刻用心。
这个年头的读书人,过了十几岁的年纪,怕都是读书读傻了!
张家堡的那几个秀才,怕就是如此。迂腐自大,脑子里除了儒家的那几本书,别的什么也没有了。
明初时候,考科举的范围还很大,而且生员还要学习骑马射箭,这已经是没出息的宋儒留下来的一点微薄的传承了,但明太祖连这个考试制度也改了,把考试的范围定在了朱熹评注的那几本书上,按八股的形式来回答,从起笔到收束,都有一定的套子。
再好的文章,不合格式,也是判不合格。
这样一来,人的性灵自然受到严重的约束,明朝的读书人,只知四书五经,不知唐宗宋祖的笑话就极多了,甚至连韩愈,苏轼这样的文字大家,也有不少读书十年的人都不知道。
这样的人,读了几本书后还偏偏自视甚高,脾气比天还大。
张守仁和一些读书秀才打过交道,或是听说对方的脾气秉性之后就打定了主意:这年代的正经读书人就不能用!
当然,不是说一律不要,有好的当然要,不过要紧的还是自己培养。
眼下他摊子大了,需要用的人才也多了,有的要帮着建立公文文档,人员档案也要管理建立,要紧的当然是财务制度的管理和建立,也要有专门的人才负责打理银钱收纳的事,还有各地辅助人员的管理什么的,也是要人。
人才的储备现在就要落实下来了,毕竟他的心思,可不是在这海边一隅之地当一个盐枭。
正文 第128节:第六十一章 扩军(3)
他要储备力量,更要一步步向上,天下纷乱,只有提前准备的人,才能博击浪潮,而不是被时代的大潮吞噬掉!
“人是苦虫,不打不行。
在镇子东南角处,张守仁一行还隔的老远就是听到张世强恶狠狠的叫骂声,随着叫骂,还有棍子在空中甩的呜呜响的破空声。
张守仁失笑道:“张世强这厮在做什么?”
一时间,众人也都是哈哈大笑起来。
张世强个子很高,在堡里向来被人嘲笑是傻大个。没骨气,没担当,胆子十分小。堡里原有几个混混无赖,没事就欺负他,这人给张守仁这个百户当传令亲丁,也是没办法的自保之举。
现在在外头听着,这人声音暴烈,语气中杀气腾腾,还哪里有以前那个张世强的影子?
当下索性就不惊动他,各人从正门进去,沿着墙壁斜角绕过去,前头一排营房正好挡住他们的身影,而张世强,也正在校场上训练新丁。
有了钱,就有兵。现在到处都是开辟地盘,亲丁队也是必须扩大。
扩军之前,也是有人有些疑惑。
一个副千户已经有了一百多亲丁,再来招募,是不是会犯忌?
不过这样的说法立刻就是被驳了回去。
冯三宝那样的九品巡检都敢招募五六百人的部下,虽然没有名义,但胶东一带,谁不知道冯三宝有几百条盐狗子部属?
张守仁好歹是从五品的副千户,多招募一些亲兵倒也在情理之中,现在到处战乱,军户武官时被抽调,上次东虏鞑子入关,胶东一带就有不少武官奉命勤王,孔有德之乱时,各卫所也是奉命出兵。
不过这人数多少,就有讲究了,太多了确实不太妥当。
而且,财力也负担不下来。
现在学财会和典章的学员就有一百一十多人,每月连笔墨纸砚开支要好几百两银,加上原本亲军队的开支,买铁和硫磺硝石的开支…每月固定支出已经是在两千白银以上。
赚的多了,给各级官府分的钱也就相应增加,浮山所的千户周大人,每个月分成相信会拿到手软。
当然,千户大人也是识趣,拿的银子多了,就给下头几个靠的住的百户也分了下去。当然,说明了是张副千户的赏赐。
这样一来,就等于是提前帮张守仁把人心拢住了。周炳林已经年近花甲,膝下无子,一两年内就要退下来,到时候接任千户官职的也就只能是张守仁了。
光从这一点看,周老头儿,人还不坏…
眼前张世强训练的,就是新招募的亲丁了。
人数是在张家堡就定下来的,浮山所的董家堡,还有徐、王、周、李几个堡,每堡各招五十个精壮亲丁,本所范围招了小四百人,方家集这里民户愿意吃这碗饭的也不少,也是张榜收人,十几天考核下来,也收了一百多人。
连同原本的亲丁,现在张守仁麾下有六百多人,都训练成了,也就算兵强马壮了!
正文 第129节:第六十二章(1)
第六十二章
六百五十人不到,这个数字说是兵强马壮,有的人自是不以为然。小说排行榜